太子妃很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月月半
“可这里是云南,仁厚的土司也不过是让给他做活的百姓吃饱穿暖。吝啬的土司直接把百姓当牲口。如今朝廷给他们机会翻身做人,还能当家作主,他们再不知道把握机会,那就是棒槌了。”顿了顿,“不过,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快,本以为得等咱们把城门炸开呢。”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50
“咱们不趁机进城,百姓会不会认为咱们食言?”胤祺担心这一点。
胤:“不会,我的人还在城里面。”
“怎么又突然承认了?”胤祺问。
胤撇撇嘴:“十四弟全说出来了,我还有什么好隐瞒的。”
“那我回去睡觉,咱们明天早点过去。”胤祯站起来。
胤:“别着急。五哥,去写个告示,朝廷不准民间私藏火器,私藏火器者立即上缴。否则,三日后查出来按叛国罪处置。”
“你是想让各地土司主动把火器交上来?”胤祺道,“这就好比掐住他们的喉咙。”
胤冷笑:“全死了更好。”
“你可真够狠的。”胤祯打量他一番,“我都快不认识你了。”
胤白他一眼:“你也别急着睡,十四弟,给皇上写信,派人来接管云南。”
五月底,胤接到云南的信。这次胤没擅自决定,而是拿着信去找康熙。
康熙看到信中写到胤先暂理云南政务,挺诧异:“这么快?”
“已经开始丈量土地。”胤指着最下面,“各地土司府的兵丁,留了一半,一半解甲归田。如今丈量土地的就是土司府的人。能这么快解决,除了大多数土司失了人心,还有就是火器的威慑。”
康熙颔首:“接下来呢?”
“贵州还有几个土司,朕想命十四弟拐去贵州。”胤道,“不过,在去贵州之前,云南那边还得排个合适的人过去。”
康熙:“年羹尧,你提过。”
“他?”胤挑眉,“太年轻了。”
康熙:“本来朕想任命他为四川巡抚,只是皇后挑中了他妹妹指给胤,朕才把他放一放,由着你来安排。年羹尧进士出身,在翰林院待多年,他父亲年遐龄乃前湖广总督,如今健在,他不懂,年遐龄也会教。”
“那就命年羹尧前往云南处理后续的事。”胤道,“汗阿玛,西域那边”
康熙打断他的话:“保成啊保成,云南各地土司表面上臣服,还没彻底接管过来,你想着贵州,这会儿又盯着西藏,你的胃口真不小。”
“离得近,顺道过去一趟,权当刺探刺探那边的情况。”胤道。
康熙摆手:“西藏那边再过几年,那边和云南不一样,那边的百姓信奉喇嘛,过的再苦也不想朝廷的人管他们。还有啊,保成,朕得给你说,国虽大,好战必亡。”
“儿子也有句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胤顿了顿,“大清被虎狼环绕,露出一点破绽,就能被撕掉一块肉。”
康熙却不这么认为:“大清有火器,八旗骑兵骁勇善战,红毛子兵强马壮,如今也不敢跟大清正面作战。”
“汗阿玛,儿子前些日子曾命户部统计京郊一带有多少闲散旗人。”胤道,“不查不知道,一查十多万,还不算各旗包衣。”
康熙微微皱眉:“这么多?”
“是的。”胤道,“朕瞧着他们烦,就全把人赶去关外了。”
康熙猛坐直,不敢置信:“你?保成!”
“此时已经在关外种地。”胤道,“当年皇玛法带兵入关时,几乎没有闲散旗人,上到五六十岁,下到十来岁,都能上阵杀敌,这才过去五六十年,就滋生出这么纨绔子弟。朕觉得再让他们闲下去,丰台大营的兵丁也会变成纨绔。”
康熙提醒道:“一旦交战就会有死伤。”
“如今交战已不是对砍。”胤道,“神机营当先,伤的是八旗子弟,亡的是胆敢反抗朝廷的兵马。”
康熙叹气:“你如今是皇帝,以后做什么决定不用告诉朕。朕老了,想歇息了。”
“儿子告退。”胤起身道。
康熙见状,眼神一暗,还真不跟他客气:“弘晏和弘曜叫来,朕有事找他俩。”
第196章印子钱
上书房师傅能教的弘晏和弘曜都会都懂,可朝中实在没他俩的位子,胤就命他俩继续去上书房上课,也省得闲着无事,出去惹事生非。
胤站在窗户边冲两个儿子招招手,弘晏和弘曜跑出去齐声问:“汗阿玛找儿臣何事?”满眼希冀。
“想多了。”胤睨了他俩一眼,“你们皇玛法有请。”
哥俩好生失望,耷拉着脑袋到慈宁宫,跨进正殿的那一瞬间,神抖擞,扬起笑脸,齐声道:“孙儿给皇玛法请安。”
“坐下。”康熙指着椅子,随即又命宫人上茶,“回去拾拾,咱们再过几天去塞外避暑。”
弘晏一惊:“天还没热起来啊。”
“再过几天就热了。”康熙看向他俩,目光灼灼,“不想陪朕?”
弘曜:“哪能啊,能出去避暑,孙儿巴不得呢。只是大哥下个月成亲,孙儿想等大哥大婚后再出去。”
“弘晋?”康熙猛地想到,他的十五儿子的婚事和弘晋一前一后,前几天十五成亲了,可不就轮到弘晋,“什么时候?”
弘晏:“汗阿玛也怕往后天太热,就选在六月十四日。”
“那咱们六月十八出发。”康熙道,“这总没问题了?”
弘晏笑道:“还有一点,太子来给您请安时,您可千万别说漏嘴了。”
“朕知道。”康熙答应的干脆,可他如今上了年纪记性大不比从前,弘晏和弘曜走后,还特意交代梁九功,弘来的时候记得提醒他。
皇子阿哥的婚事由内务府和礼部督办,弘晋虽是皇长子,但他是庶子。弘晋大婚当天胤就没过去,弘晏和弘曜倒是一早就过去了。
六月十四日,午时左右,迎亲人之一,内务府总管胤把侄媳妇送到弘晋府上,就看到一个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太子,干么去?”
猫着腰往新房钻的人脚步一顿,回头道:“当然是看看新嫂子长啥样。”不待胤开口,弘钻进去,仰头盯着弘晋。
弘晋接过他三婶递来的合卺酒,发现他的嫡福晋愣住,下意识顺着她的视线回头看,惊道:“你怎么在这儿?”
“孤不能来吗?”弘双手抱膀问。
新房里这会儿除了几个福晋命妇和丫鬟,只有弘晋和他的嫡福晋,一众人的注意力都在新人身上,屋里什么时候多了个半大小子,愣是没人发现。
“孤”字一出,众人连忙行礼。
弘摆摆手:“礼。大哥,继续,孤还等着看呢。”
“出去!”弘晋才不管他是不是太子,眼角的余光瞥到嫡福晋被弘晋看得耳朵都红了,“别等我揍你。”
弘转身坐到新床上:“皇额娘知道孤过来,而且皇额娘还叫孤帮你滚床呢。”指着弘晋,“不识好歹。”随即就问,“三婶,咋滚?”
“你滚床?”三福晋惊讶道。
弘反问:“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51
不然谁滚啊?”
“你十四叔的儿子。”三福晋道,“你进来的时候没看见你十四婶抱着他在外面等着?”
弘眼神一闪,很是肯定:“没有。”
三福晋眉头微皱,这个十四弟妹,怎么这么不靠谱啊。于是就说:“那就太子来吧。规矩是童子滚床,也没说多大的童子。”说这话时看向弘晋。
仪式还没结束,弘晋懒得跟弘叨叨,便由着他在新床上滚来滚去。
午时三刻,胤到景仁宫用饭,却只看到石舜华不见弘:“那小子又跑哪儿玩去了?”
“上个月十五弟大婚,你不准他去,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滚床’这个习俗,昨儿傍晚就跟妾身说,他去帮弘晋滚床,他大嫂来年一准生个大胖小子。”石舜华笑道,“妾身见他为了出去一趟,连这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出口,便同意他去了。”
胤无语:“难怪今儿早上用膳的时候一个人在那儿傻笑。下午不回来了?”
“弘晏和弘曜也在弘晋府上,他不回来,他俩也得把他给绑回来。”石舜华先命宫人摆饭,然后才说,“对他别太严苛,弘那小子得顺毛锊。”
胤:“朕对他比汗阿玛对朕松多了。”
“汗阿玛没有一群能干的叔叔和兄弟,也没想到小儿子们个顶个能干,所以对您寄予厚望。”石舜华道,“弘的叔叔和兄弟们没有一个庸才,就连大哥家的那个也很聪明。有这么多人帮衬,弘不需要太能干,会用人就行。”顿了顿,“真论自身才能,刘邦可没法跟项羽比,可最后是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胤:“你的意思朕懂,可是弘那小子特别小心眼。”
“比起弘的小心眼,他更懒。”石舜华道,“为了能安心出去玩,即便弘晋对他不敬,他指望弘晋帮他分担,也会忍着。忍着忍着就习惯了。”
胤颔首:“朕知道以后该怎么治他。”
“皇上,施大人回京了。”晋江小跑过来。
胤见他满头大汗,眉头微蹙:“出什么事了?”
“宫外传来消息,施大人这会儿在同仁堂。”晋江一口气从敬事房跑到景仁宫,要说话的话说完就忍不住大喘粗气。
胤霍然起身。
石舜华拉住他的胳膊:“施世纶没请太医,说明不是很严重,吃了饭再宣他。”
“也是。”胤坐下就对晋江说,“派个人出去盯着施世纶,等他看了大夫,用过晌午饭就宣他来见朕。也不知道哪个不要命的,敢对钦差动手。”
石舜华:“施世纶握着要对方命的东西,对方自然想要他的命。只是他在同仁堂,难不成是在京郊遇袭的?”
“肯定的。”胤冷冷道:“朕倒要看看何人如此大胆。”
申时左右,弘被两个嫡兄送到上书房,施世纶也到了西暖阁。
胤此时已知道他伤了手臂,但没伤到骨头,并无大碍,便直接问:“谁伤了你?”
施世纶入城时扮作商人,回家换身衣裳,刚刚吃了饭就听到宫里来人?施世纶纳闷,除了自家人和要他的命的那人,没人知道他回来,皇上如何知道?难不成一直派人盯着他的府邸?
仔细一想,不可能。就算盯着他的人快马加鞭去宫里禀报,再回来宣他也不会这么快。施世纶出来看见宫里来的人是驾车,而不是骑马飞奔而来,说明他一入城宫里就到消息。胤对皇城的掌控力,让施世纶心惊不已,又暗暗佩服。
施世纶面对胤的询问,也就没多此一举的问皇上怎么知道他受伤了,直接说:“是前户部尚书希福纳想要微臣的命。”
“早年左都御史参户部侵吞买草豆的银两,后经查出历任户部尚书、侍郎共一百多人亏空侵蚀银两达四十余万,而身为户部尚书希福纳只是被革职,就是这个希福纳?”胤问。
施世纶颔首:“皇上好记性,正是他。但事情不是因他而起。微臣此行从山东出发,从甘肃、陕西那边回来,到达陕西境内查到育婴堂管事放印子钱。后来详细盘查,这个管事手中的印子钱除了朝廷每年拨给育婴堂的银两,还有善心人送给育婴堂的钱。”
“印子钱回来之后,这个管事没有把育婴堂的钱还回去?”胤问。
施世纶:“民间有句俗语,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京城百姓都说主子娘娘的堂堂杂货店日进斗金,但也没法跟印子钱比。那个管事哪舍得还。
“微臣还查到那个管事因为要印子钱,还打死过人。这人是希福纳的亲戚,他的钱一半孝敬希福纳。早先京城的育婴堂的管事被全部处死,希福纳估计怕您要他的命,才买凶杀微臣。
“微臣出去的这段日子还发现一件事,育婴堂的管事都大有来头。而十个管事顶多有一个心善,两三个不大贪,剩下的那些不是贪污,就是靠育婴堂牟利。”
“这种情况朕已料到。”胤道,“朕还记得当年查户部草豆舞弊案时是从康熙三十四年开始查,那时候户部尚书是马齐,六年后马齐才从户部尚书调职武英殿,可当年希福纳事发时,马齐一点事也没有,还记得吗?”
施世纶点了点头:“微臣记得。”
“汗阿玛对手下仁爱有加,不舍得下手,朕应当效仿汗阿玛吗?”胤反问。
施世纶愣住:“皇上,微臣……”
“行了,朕不为难你。”胤道,“你先忍几天,今天发生的事谁都不要提,你这一刀不会白挨,朕会给你个交代。”
六月十八日早上,弘啪嗒啪嗒跑到景仁宫,不等奴才开门,直接推门进去:“皇额娘!”
“叫魂呢。”胤走出来,“什么事?”
弘瘪瘪嘴:“儿臣去找三哥和四哥用饭,才知道他俩根本没去上书房。弘昱堂哥也没去。问了弘晖堂哥,儿臣才知道他们又出去玩,儿臣也要去。”
“师傅没什么可教他们,朕才同意他们出去。”胤睨了他一眼,“你呢?”
弘蔫了。
石舜华走过来,拉住小儿子的胳膊问:“弘晋和弘皙出去住,你三哥和四哥照顾你皇玛法,额娘和你阿玛身边只有你,你就这么不想陪我们?”
“儿臣好像来的不是时候。”弱弱地声音从门口传来。
弘猛回头:“是时候,正好,正好,大姐,二姐,快进来。”说着话甩开石舜华,一手拉住一个,往石舜华身边一推,“大姐和二姐陪你们。儿臣可以去了吗?”
第197章贪官污吏
胤颔首:“可以。”
“谢谢汗阿玛。”弘一喜,拔腿就往外面跑,边跑边冲奴才喊,“快去给孤拾行李。孤去找皇玛法,叫他等等孤。”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52
弘暖看了看被弘甩的晃悠悠的大门,又看了看嘴角含笑的胤,眨了一下眼:“皇玛法不是已经走了吗?”
“是走了。”胤道,“走了有两刻钟,朕亲自送走的,这会儿应该出城了。”
弘晗不解:“那您怎么还让太子去?”
“朕没让他去。”胤道,“他问朕可以去吗,朕说可以。他皇玛法不等他,又怪不着朕。对了,你俩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石舜华:“妾身叫她俩过来,教她俩看账册。早饭用了吗?”
“用过了。”弘暖道。
石舜华:“先去厢房,我和你阿玛还没用饭。”话音一落,门口多出个半大小子。不等来人开口,石舜华就抢先问,“怎么又回来了?”
“我恨你们!”弘咬牙切齿道。
石舜华摇头失笑:“你皇玛法就没想过带你去,你恨我们有什么用。”
“皇玛法是主犯,你们都是从犯。”弘说完,转身就走。
“站住!”胤大声呵斥,“给朕过来!”
弘脚步一顿,回头看到胤面色很冷,哆嗦了一下,磨蹭到正堂,三两步窜到石舜华身边。
石舜华揉揉他的脑袋:“我们若是提前跟你说,你还能静下心来听师傅讲课?就算你知道了,你也去不成。你皇玛法对你可比你汗阿玛对你严苛多了,他不可能带你去玩。还没吃饭吧,坐下,陪额娘用点。”
“可是他们三天两头出去。”弘转向胤,“儿臣也是您儿子。”
石舜华把他按到椅子上:“你皇玛法这次出去还真是你汗阿玛撺掇。别急,先听我讲完。太上皇对下仁爱,他一旦发现你汗阿玛查康熙年间的老臣,一准拦着你阿玛。
“之前江南科考舞弊案,巡抚张伯行虽然没有参与,但事发之后他不极是向你汗阿玛如实禀报,还关押闹事的仕子,准备登基大典后再禀报。
“朝廷选才如此大事,你汗阿玛革了他的职,你皇玛法还因此说落你汗阿玛,对下过于严苛。他老人家在京城,你汗阿玛做什么都束手束脚。”
弘:“汗阿玛现在是皇上。”
“太上皇年龄大了,气出个好歹来,天下人都得指责你阿玛不孝。”石舜华道,“他远离京师,眼不见心不烦,等他回来,所有的事尘埃落定,纵然不赞同你阿玛的做法,也只能接受。”
弘撇嘴:“就像‘京旗移恳’那样?汗阿玛这个皇帝当的够憋屈。”
“都这样了你还恨他呢。”石舜华朝儿子脸上拧一把,“十岁了,大小伙子了,乖乖听话,让我们省点心吧。”
弘哼一声,抓起筷子:“我要吃鸭肉。”
“怎么有鸭肉?”石舜华看过去,不禁皱眉,“以后早上别做这么油腻的东西”。
孙河道:“启禀主子娘娘,不油也不腻,是江宁府送来的盐水鸭。”
“我吃过。”弘道,“皇额娘,儿臣跟皇玛法去江南的时候吃过,可好吃了。给你鸭腿。”说着话给石舜华夹一块,另一块放他碗里。
胤冷笑:“朕的呢?”
“盐水鸭太咸,汗阿玛待会儿还得去西暖阁议政,忙起来没工夫喝水,就别吃了。”弘说完,就埋头啃鸭腿。
胤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瞧着石舜华把鸭腿推给他,胤摆摆手:“你吃吧。这小子说中了,朕待会儿还有好多事。”
从景仁宫回到乾清宫,胤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宣顺天府尹、户部尚书、大理寺卿,同时还宣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胤祥和文华殿大学士。
胤早年说一不二,脾气很是不好。后来娶个门第高,相貌好,贤惠且肚皮又争气的嫡福晋,压整天跟他比高低的胤一头。心情舒畅了,又被石舜华的一句“夫妻一体,荣辱与共”触动,听了石舜华的劝,胤这些年敛脾气,骨子里却没怎么变,依然是那个看谁不顺眼就想整谁的东宫太子。
身为太子时,胤想整谁都不遮掩,如今是皇帝,唯一能左右他的人又出了京城,手脚伸开,胤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于是命大理寺、都察院和顺天府共同查施世纶在京郊遇袭一事。
众人吃惊,下意识看向领侍卫内大臣胤祥。
胤祥也不懂就问:“三个衙门查一件事?”
“朕已经知道是谁要施世纶的命。”胤道,“但那人身后牵扯甚至广,朕希望你们这次能彻底查清楚。”
胤祥想到就问:“谁?”
“前户部尚书希福纳。”胤话音一落,众人脸色骤变。
戴铎试探道:“希福纳是因贪污被革职,微臣等人是不是也得重查当年的草豆舞弊一事?”
“你说呢?”胤反问。
戴铎知道了,新皇这是对太上皇先前的处置不满意,打算重新翻案,而施世纶的事不过是个引子:“微臣知道该怎么做。”
“你不知道。”胤道,“施世纶,把你查到的事都跟诸位臣工说说。”
施世纶今日也在,他原本很纳闷为何多等几日。今儿听说太上皇又出去了,施世纶顿时明白。先前看到宫里来人传口谕,就把他查到的东西一并带上。
“都在这里。”施世纶拎起放在脚边的布袋,“微臣总共写了五本。”
胤颔首:“分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看。”随即命宫人上点冰饮,给众人解暑。而在众臣翻看施世纶所记之事时,胤也没闲着,批阅各地送来的奏章。
午时左右,众人看完。胤放下朱笔:“一家小小的育婴堂都能助各地官府牟取暴利,朕实在不敢想象别的地方得贪成什么样。长此以往下去,又将会出现官逼民反。”顿了顿,“列位臣工有什么想说的?”
无论是大理寺卿还是督察御史都是胤的人,个个正值壮年,都想找个跟新皇大干一番。胤的确没让众人等太久,一个“京旗移恳”就让众人看到新皇的决心。而他今天突然提起户部多人贪污一事,也让张廷玉想到他当年对康熙的处置十分不满。
那时张廷玉回到家中和兄长说康熙太过仁慈,张廷瓒警告张廷玉,皇上已经决定的事,你不满就是对皇上不满。
张廷玉很是无力,总想着如果太子遇到此事会怎么处置。当年的太子,如今的新皇要翻案,张廷玉站出来:“微臣以为当严惩。”
“比如呢?”胤问。
放在以往张廷玉绝对不会出头,可这件事憋在张廷玉心里太久,也是他从翰林院到南书房,成为天子近臣后第一次感到深深地无力:“贪污的银钱应当归还朝廷,然后再按律处置。”
胤笑道:“如果按照朝廷律法,武英殿大学士马齐当革职。”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富察大人只是武英殿大学士。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53
”张廷玉不假思索道。
胤饶有兴趣:“此案太上皇已定,朕突然翻案对外又该怎么说?”
“太上皇年事已高,力不济,当时被奸佞蒙蔽。”戴铎看到胤对张廷玉的回答很满意,顿时确定新皇不是问问,而是下定决心了。
胤:“此事牵涉甚广,你们写个章程出来。再来说说育婴堂的事。”
“微臣觉得京城的育婴堂如今就挺好。”沈竹开口道,“其他地方的育婴堂大可效仿京城的育婴堂,每月邀城中百姓进去两次。”
施世纶:“可育婴堂的管事几乎都得换,撤掉以后由谁来接管?”
“皇兄,臣弟提议把此事交给十五弟和弘晋。”胤祥道,“弘晋办事稳妥,有勇有谋,十五弟从旁协助,回头就在当地找善心之人接管育婴堂。”
众人相视一眼,施世纶开口:“大阿哥乃皇长子,无论到哪里都能镇得住当地官吏,臣等也觉得大阿哥最为合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