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太子妃很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月月半
“贵客,今儿天好,天桥上热闹。”店家跟着出来,“听说还有耍猴和耍蛇,对了,飘香楼还来个说书的,就是讲本朝的事。”
胤来了兴趣:“康熙朝?”
“不是,是当今的事。”店家道,“先前说东宫趣事,这几天说去年的事,小的估计今儿该说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
胤挑眉:“说完了不就没的说了?”
“有,听说过几天说直亲王家的趣事。”店家道。
石舜华好奇:“他说的怎么样?”
“事情是真的,经过都是说书的现编的,大家就图个乐。”店家道,“我家小子去听过两次,说皇帝一顿早饭就要三千两银子,十八个荤十八个素,夸大的没边。”
石舜华转向胤,去不去会会那人?
第191章出宫游玩
胤若有所思:“皇帝一顿饭吃多少,内务府采买的人都知道,城里的百姓应有所耳闻。那位这样说摆明是故意引起朝廷注意。店家,官府的人去过吗?”
“没有。”店家仔细想了想,“这些日子都忙着闲散旗人移去东北一事,官府估计也抽不出人手。再说了,那人只是夸大其词,结束时还特意强调博君一笑,官府就算知道也不好拿人。”
石舜华转向胤:“闲散旗人的事告一段落,这事不就传到您耳朵了么。”
“对哦。”店家猛地反应过来,“小的被那个说书的人当枪使了。”
胤:“看来我还真得去看看。”
两刻后,胤和石舜华到飘香楼门口。巳时一刻,合该酒楼最清闲的时候,飘香楼一楼却快坐满了。
胤和石舜华并没有进去,而是走到飘香楼斜对面的一个小茶馆里要一壶粗茶。胤也没让奴才伺候,倒一杯递到石舜华面前:“夫人,请。”
石舜华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接过来湿湿嘴唇就放下。
胤轻笑:“不渴?”
石舜华白他一眼,粗茶苦又涩,她怎么喝?
“吃好的嘴巴。”胤瞥她一眼,就问店小二,“听说飘香楼来个说书的,我记得去年还没有,从哪儿冒出来的?”
穿着短褐,肩上搭着一块白色汗巾的小二道:“小的见过几次,听说话的口音像是从西南来的。听人说最开始那几个人也不会说书,好像找了什么人才学会说书。”
“几个?”胤注意到这个词。
小二:“四个男人,两个壮年,一个五十左右的老者,还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顿了顿,一脸好奇地问,“客官,您打听这事干啥?”
“听说皇帝一顿三千两,我来看看谁这么大的胆子在这边胡编乱造。”胤道。
小二哥打量胤一番:“您,您不会是四爷吧?”
胤猛地抬起头:“你怎么会这样想?”十分意外。
小二哥咽了口口水,瞧着他不像生气,又素闻雍郡王公正廉明,雍郡王府的奴才也从未干过仗势欺人的勾当,大着胆子说:“您不像商户,腰间的玉佩又不是一般书生能买得起的。这会儿文武百官都在衙门里当差,小的大胆猜敢在‘闲散旗人移东北’这个节骨眼上招摇过市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44
的,除了皇上的兄弟也没旁人。”
“就不能是个富家翁?”胤问。
小二哥看向石舜华:“您的夫人看起来比皇后娘家的石家二奶奶还有气质,富家翁哪有您这么好的福气。”
“合着你还是凭着我夫人断定我的身份。”胤摇头失笑,“现在可以说了吗?”
小二忙问:“您真是四爷?”
“我说我是老三,你信吗?”胤问。
小二摇了摇头:“三爷要是打听这事肯定不会像您这样严肃。”
“幸灾乐祸的口吻问你?”胤肯定道。
小二噎了一下:“小的可啥也没说。”
“你既然这么聪明,嘴巴还这么能说,应该知道我想知道的你也知道。”胤道。
小二不自在地挠挠后脑勺:“不如您聪明。小的听一个客官说,那四个人是上京告御状,只是不知道为啥突然说起书。小的猜是没盘缠了。
“从西南当京城几千里地,那边没便宜的水道,马车、驴车都不便宜,盘缠花光倒也有可能。”胤道,“如今顺天府尹是沈竹,皇上的心腹之一,他们想告御状大可击鼓鸣冤。可最近也没听说京城出了冤案。”
小二:“这些小的就不知道了。对了,那几个说书的就住在郊外的小庙里。爷如果想知道真相,可以派人去那边找他们。”
“我不想知道。”胤道,“我只是好奇打听一下。”
小二楞了一下,看着胤,见他不像开玩笑:“您,您不是四爷?”
“不是!”胤道,“以后啊,少自作聪明。”冲霍林使个眼色。
霍林拿出半两银角子:“我们的茶钱,剩下的算赏你的了。爷,回去吗?”
“待会儿再回。”胤走出茶馆,“你主子娘娘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耍蛇的,我得领她过去看看。”
石舜华好笑:“说得好像你见过似的。”
“我也没说我见过。”胤打量她一眼,“就你这不愿意吃亏的性子,也就我能受得了你。”
石舜华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辛苦您了,忍了我十七年还没烦。”
“哪舍得啊。”胤笑吟吟抓住她的手。
石舜华眼角的余光瞥到霍林、阿鼓等人抿嘴偷笑,使劲掰他的手:“松开。”
“怕你走丢了。”胤道,“找不着回家的路,回头你儿子能闹得鸡飞狗跳。”
霍林:“爷,小公子若是知道您和主子娘娘出来玩,也会闹得人仰马翻。”
“他闹由他闹,不搭理他,闹够了就安生了。”胤说着,突然想到,“老三和老四快回来了。”
石舜华:“您二月中就到八弟的信,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
“正月底八弟和十一弟、十四弟到江宁,明察暗访,搜集证据,又把证人保护起来,这就到了二月中旬。”胤边走边小声说,“带着证据去找张伯行,张伯行说已经放榜,考中的举人也已入档,不能再更改。老八拿出圣旨,张伯行才出面拿人。
“闹事最凶的仕子被放出来,噶礼接到消息。升堂当日噶礼跑过去说当日仕子闹事时,就是张伯行派衙役压下去。张伯行说噶礼受贿五十万两白银,两人当堂吵起来。”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石舜华都很少主动问朝堂上的事。以致于石舜华除了知道两个儿子很好,其他什么都不知道,“噶礼跟张伯行有仇?”
“有仇。不过,老八当时是先把手上没兵的张伯行拿下,准备亲自审理此案。然后当天晚上,噶礼就携重金去驿站。”胤道,“噶礼乃总督,老八怕把他逼急了,就先稳住他。没过几日咱爹到了。咱爹接手彻查此案,查到前十名全是庸才,气得一病好几日。他的病痊愈再判噶礼等人的罪,已到了三月中旬。路上不出意外,再过三五日就能回来。”
石舜华:“噶礼呢?”
“他乃总督,朝中重臣,必须押回京城处死。”胤指着不远处,“我还纳闷京城的人什么时候这么大胆,居然敢玩蛇。”
石舜华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南边的人?”
“对,印度人。”胤道,“霍林,去打听打听,印度人怎么跑京城来了。”
片刻,霍林回来:“他只会说你好、谢谢,其他的都不会说,奴才无能。”
胤摆摆手,示意他退下:“夫人,吃糖葫芦吗?”
“我不吃。”石舜华道,“买给你儿子吧。省得他来回念叨个没完。快晌午了,咱们回吧。”
胤又给弘买两包点心和几个泥人。路过五谷丰登,胤停下来往里面看一眼,瞧着里面生意很红火,就打算回去。然而,刚抬起脚就被人拦住。
几个侍卫下意识挡在胤前面,呵斥道:“你是何人?”
“跑堂。”胤提醒,“有事?”
跑堂吓一跳,瞧着男主人挺和气,不禁告诫自己下次一定不能这么莽撞:“客官要不要进来看看,我们这里有阿月浑子、核桃,还有葡萄干和葡萄美酒夜光杯,只要您能想到的,我们这里都有,您想不到的也有。”
“不了,我们去堂堂杂货店看看。”石舜华故意说。
跑堂噎了一下:“杂货店,杂货店里的东西跟我们一样,价钱也一样,但杂货店没有鲜果,我们店里有。还有蔬菜和牛肉,您来我们店,一次就全买妥了。”
“现在都是这样做生意?”石舜华好奇。
跑堂脸一热:“我们也不想,可是自打我们店的生意红火,城里出现好多家卖瓜果蔬菜的铺子。”
“我看对你们也没什么影响。”胤往里面看了看,人很多,“难不成谁拉进店里的客人多,谁的赏钱多?”
跑堂猛地睁大眼。
胤失笑:“还真是这样。谁想的法子,九贝勒还是十一贝勒?”
“您,您您怎么都知道?”跑堂震惊,“您是哪位爷?”
胤:“看来是他们二人。我们家自己有庄子,找别的客人去吧。”说完就登上马车,“霍林,你去四弟府上,叫胤去查查那几个说书的和耍蛇的印度人。”
“印度人应该没什么问题。”石舜华道,“大概是在印度生活不下去,逃到咱们这里来。只是西南那边的百姓有冤屈,怎么不找当地官府?”
胤:“能从西南来到这边不是一般的百姓。还能沉下心来说书,也不可能是人命官司。”
“你骗那个店小二?”石舜华惊讶道。
胤:“朕只是猜测,没依没据也不好到处说。朕估摸着又是那边的土司争权夺地了。”
“如果真是这样您打算怎么做?”石舜华道,“帮助那几人夺回失去的土地?”
胤指着自己:“朕看起来就这么热心肠?”
第192章小五哭了
石舜华认真打量他一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45
番:“您是挺热心的,热心看热闹。”
胤抬手就要拧她的嘴,瞧见唇脂,手腕一转朝她脸上掐一把:“看热闹不嫌事大,朕可比不上皇后娘娘。”
石舜华:“那您倒是说说本宫何时看热闹不嫌事大了。”
胤仔细回想,他的皇后娘娘近几年不是一般的安分,而是极其安分:“朕,朕年龄大了,记性不好,一时想不起来。”
石舜华白他一眼,打开包着子火烧的油纸,巴掌大的子火烧掰两半,递给胤一半:“咦,里面放的是牛肉?”
胤咬一口:“的确是牛肉。鄂尔泰,牛肉多少文一斤?”
鄂尔泰上次查“闹鬼”一事办的极为漂亮,胤今儿出宫前选随行侍卫时,瞧见鄂尔泰当值,便点了他随行。
霍林去雍郡王府,这会儿便由鄂尔泰驾车,听到两位主子说的话,回道:“以前要六十多文一斤,如今均价是二十五文一斤。自打九爷在庄子上养蒙古牛,京郊百姓瞧着很赚钱,就找九爷和十爷买小牛犊。稍稍富裕一点的百姓,家里都养着两三头牛,只有一头是耕地的黄牛。”
“那有没有养羊的?”石舜华问。
鄂尔泰:“羊味太重。养一头羊整个院里都是味,百姓人家养的少,九爷和十爷的庄子大,倒养了不少。百姓虽然不喜欢羊,但喜欢喝羊肉汤,羊卖的也挺好。
“对了,两位爷的铺子里有时候还卖羊奶。同仁堂的大夫说,九爷卖的羊奶比牛奶好。几位爷就不再往外卖,羊奶留着他们自己喝。”
“是蒙古羊奶吧?”石舜华问。
鄂尔泰:“对。京城的羊产的奶可没人喝。”
“牛肉虽然比以前便宜,但也比猪肉和羊肉贵,牛肉馅的子火烧多少文一个?”石舜华问。
鄂尔泰:“五文。奴才也买过几次子火烧,对那家店比较了解,除了有牛肉馅料的,还有猪肉馅和素菜馅。对了,主子爷,那家铺子的牌匾是您写的,坊间怎么传是太上皇?”
“皇上的字是太上皇手把手教出来的,两人的字差不多。”石舜华信口胡诌,“早年王公大臣没见过皇上的字,便以为是太上皇赐的。”
鄂尔泰明白了:“原来如此。皇上,太子在午门外站着。”
“到了?”石舜华拉开车门,就看到小儿子往这边跑,连忙转身拿胤买的东西,扶着阿鼓的胳膊走下马车,“晌午日头毒,你在这边做什么?”
弘瘪瘪嘴,眼泪刷一下掉下来。
随后下车的胤楞了一下,连忙问:“谁欺负你了?”
“你们!”弘指着胤和石舜华。
石舜华苦笑:“去景仁宫用饭,然后发现我们不在,以为我们晌午不回来了是不是?”
“不是!”弘倔强道。
胤好笑:“就因为这个哭?天天说你十八叔是个娇气包,依朕看来都没你骄气。好了,不哭了。”拿出手绢给他擦擦眼泪,“都快成大小伙子了,也不怕奴才们笑话你。”
“谁敢?!”弘转头看向众人,就见一个个低着头,肩头耸动,“你们”
石舜华打断他的话:“外面出点事,我和你汗阿玛出去看看,也没忘记给你买东西。都没给弘暖和弘晗买。”
“我看看。”泪水止住,弘拿过来,拆开一看,“糖葫芦?泥人?”惊叫道,“汗阿玛,我都十岁了,还给我买小孩子玩意,一看您就不用心。”
胤:“是呀,都十岁还哭鼻子。”
弘脸一热,抱着东西就走。
石舜华小声说:“弘晏和弘曜不在宫里,弘暖和弘晗又住得远,汗阿玛也不在,乾清宫、景仁宫和东宫只有他一个,这小子以为被抛弃了才哭鼻子,不是因为不带他出去。”
胤很意外:“你怎么这么清楚?”
“他是我儿子。”石舜华道,“他什么样,妾身比你清楚。”
弘猛地回头:“讲我坏话请小声点,我不聋,听得见。”
“还真被你说中了。”胤摇头失笑,“他小的时候朕也没说过不要他,怕什么啊。”
石舜华:“您这个儿子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白天无论去哪儿都能看到自家人,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委屈的想哭也正常。以后习惯就好了。”
“你们还要出去?”弘脚步一顿,不敢置信地问。
胤头痛:“飘香楼里来了几个说书的,说朕一顿饭花掉三千两,朕才和你额娘出去看看是谁如此大胆。”
“好大的狗胆!”弘忙问,“汗阿玛,是谁?”
胤:“还不清楚,可能是云南土司。你四叔已经去查,咱们先去用饭。”
下午,申时左右,胤进宫向胤禀报:“臣弟先查的印度人,印度国内已被西洋人占了,把印度百姓当成奴隶用。在天桥耍蛇的那个人听洋人说大清遍地黄金,就带着一家老小偷个小船跑到咱们这边。人已经被臣弟控制起来,皇兄,该怎么处置?”
“不处置。”胤思索道,“跟户部说一声,把你嫂子早年给洋人建的房子买下来,再在旁边建几处,京城的外国人都安置到那边,以便管制。传朕的命令,沿海各口岸严查没有文书凭证的外国人,别什么阿猫阿狗都往这边跑。大清不是破烂的。”
胤:“如果还有人混进来呢?”
“不用把人撵出去,他从哪里混进来的,朕处置哪里的官员。”胤道,“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上心。说说飘香楼的事。”
胤:“那四人是云南人,年龄最小的是土司的儿子,年龄最大的是土司府的管家,两个壮年是护卫。去年年底,土司和土司之间斗争时,这个土司死了。因这次是另一个方先挑起来的,他们才来京告御状。”
“还真被朕给猜中了。”胤道,“为何不去大理寺或者都察院?”
胤:“他们来到京城安置好就打算去大理寺,只是去的路上看到很多人驾着马车和驴车往城外去,一打听是旗人移去东北,就回去合计一下,过些天再去大理寺。他们租下的小院隔壁住着几个仕子,那几人就给他们出个能把皇子皇孙或者皇上引来的主意。”
“那几人跟朕有仇?”胤问。
胤笑笑:“您又猜中了。那几人是江南仕子,去年秋闱虽然考中了,但舞弊一事名次很靠后。您二月份颁布诏旨,今年恩正并科,九月份举行。
“会试、殿试开考前先考乡试,全国秀才都可以来京城参加考试。消息一出,那几人就猜到您知道江南的事,嫌您知道的太晚,才帮云南来的那几人写话本坏您的名声。”
“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胤叹气,“底下人又诚心隐瞒,这也怪朕。朕欠他们的啊。”
胤:“他们是大清子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46
民,也是您的子民,俗话说儿女都是债,可不是您欠他们的么。”
“就你会说。”胤瞪了他一眼,“那几个江南仕子不用管,云南来的人交给大理寺,土司的事明日早朝再议。”
胤:“臣弟到弘晖的信,四月初十之前能回来,是不是等汗阿玛回来再议?”
“土司之间相互抢劫村寨,滥杀无辜,把百姓当奴隶,汗阿玛一直都知道,可他也没想法子改变这种情况,他回来也议不出什么来。”胤道。
胤看了他一眼:“您已经有法子了?”
“朕是想效仿明朝改土归流。”胤道,“但云南那边的土司可不会乖乖同意,势必有一场内战。”
胤:“改土归流,重新丈量土地分给百姓,有兵有粮的土皇帝变成了只有粮的地主,简直是要了土司的命。这场战乱可能还不小。”
“也有可能根本打不起来。”胤不等他开口,就问,“你觉得朕派谁过去恩威并施?”
胤很想问什么叫打不起来,见状,忙说:“咱们兄弟?领兵打仗自然是大哥。只是您对大哥……也不一定非得大哥,十四弟也不错。有了孩子比以前稳重多了,这次又跟着八弟出去那些日子,应该有所长进。”
“你倒是举贤不避亲。”胤瞥他一眼,“先去安排朕交给你的事。”
胤张了张嘴,犹豫一会儿,起身告退。
胤估摸着他快出皇宫,命人备车直奔神机营。
石舜华午睡醒来就使人去宣弘晋和弘皙。
兄弟俩从衙门里回来的路上碰到一辆马车,敢在宫里驾车的只有胤,两人下意识避开。等马车走远,弘皙才问:“为何不跟汗阿玛打招呼?”
“汗阿玛这时候出去肯定有事。”弘晋道,“这也说明汗阿玛不知道皇额娘宣咱们过去。”
弘皙好奇:“哥,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你我都没犯错,只有好事。”弘晋这么说的,到了景仁宫也这么问。
石舜华想笑:“本宫听你汗阿玛说,你府里已经拾好,家具什么的也置办好了?”
“皇额娘准备送儿臣三千两银子的东西?”弘晋忙问。
石舜华微微摇头。
“那您打算送大哥什么?”弘皙很好奇。
第193章改土归流
石舜华转向宫女阿阮:“去把本宫给大阿哥准备的东西搬出来。”
搬出来?弘晋和弘皙相视一眼,大手笔啊。
石舜华瞧见哥俩的小动作,抿嘴笑笑走到院里。阿阮正指着空地对抬箱子的太监说:“放在这里就行了。”
“银子?”以前一大家子住在毓庆宫时,宫外往宫里送银子时用的箱子是黄花梨木,和现在的一模一样。
石舜华颔首:“一万两白银和一千两黄金。弘皙,你的本宫也准备好了,等你搬去宫外就过来拉。”
“儿臣啥时候才能搬去宫外啊。”弘皙道,“今年都快过去一半了。”
石舜华:“本宫听你汗阿玛说闲散旗人移到关外,他们原来的庄子和宅子都卖了。你汗阿玛命内务府出面买下几处,不但你的宅子有了,弘晏和弘曜以及你十六叔的宅子也出来了。等你汗阿玛腾出手来,自然会跟你说这件事。”
“汗阿玛很忙吗?”弘晋问,“儿臣来的路上看到他又出去了。”
石舜华眉头微皱:“出去了?这事我还真不清楚。孙河,敬事房那边应该有板车,去找两辆。”
“谢皇额娘。”弘晋知道石舜华很有钱,也就没跟她客气。待东宫的太监推着板车回来,他就命他的侍从推回去。
弘晋和弘皙哥俩还没出午门,住在后面的李佳氏就到消息。毕竟两人走的时候没有遮掩,非但光明正大,当值的侍卫问车上是什么,弘晋还说他皇额娘赏的。
翌日,李佳氏就使人去找弘晋,问皇后赏了他什么。弘晋直接说真金白银。
李佳氏听完心中很是复杂,想夸自己有先见之明又不甘心。可是让她拿出那么多金银,她自己又拿不出来。晚上转辗反侧,直到天蒙蒙亮才睡着。
话说回来,弘晋到家,胤也到了神机营制火器的地方。头发花白,年过半百的戴梓乍一听皇上来了,忙不迭跑出来,动作利索的跟二十郎当岁的后生似的,吓得前往通禀的小兵跟着喊:“戴大人,您慢点,您慢点,戴大人……”
胤隐隐听见,迎出来故意问:“戴梓何事如此慌张?”
“微臣给皇上请安。”戴梓打个千。
胤:“爱卿坐下回话。”指着里面的椅子,而他也转身回到主位坐下,“火器做到哪一步了?”
“启禀皇上,微臣还没想到该如何改进子母炮,不过,微臣把炮弹改了一下。”戴梓道,“只是方法是依据您给微臣的火药方子。”
胤可没什么火药法子,那个单子是在胤府上的钮钴禄房内搜出来的。康熙觉得神机营的连珠铳和子母炮够用,今年又没什么战事,试过法子可行就命神机营起来了。
1...107108109110111...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