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太子妃很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月月半
“您怎么突然想着出去?”胤想不明白,难不成真玩野了心,“您从畅春园回来还没一个月呢。”
康熙不解:“不是你跟弘说,朕在宫里住够了就出去逛逛。等一下,弘那个小混蛋自己想去?”
“你如今已五十有八,气色看起来比以前好,可儿子知道您体力不如从前,怎么可能放心你出去么。”胤道,“弘不是很想出去,是非常想出去。这事您别跟他说,他知道了,宫人一眼没看见,他就可能跟着你们混出去。”
康熙:“这算是同意了?”
“您不急着赶路,儿子稍稍放心一些。”胤道,“不过,随行侍卫由儿子来安排。”
康熙心想,禁军首领都是你的人,朕想自己挑人也使唤不动。一想到这一点康熙就来气,可是再一想领侍卫内大臣是胤祥,又没法朝胤发火:“随便你怎么安排,同意朕和他们一起去就行。”
去年年中,大清人口登记结束,十一贝勒就一直很清闲。乍一听胤宣他进宫,十一贝勒神大振,终于有活了。可是到日门门口,看到走在前面的人,十一心中一凛:“八哥,你怎么也来了?”
“你也来了?”胤回过头,“十四弟?”
十一贝勒转过身,看看哥哥又看看弟弟:“宣咱们三个不会因为同一件事吧?”
“天塌了不成?”十四贝勒想到什么说什么。
胤朝他屁股上一脚:“别胡说八道!跟我进去。”
“坐。”胤冲三人抬抬手,随即吩咐宫人上茶。
胤见状,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以往他们去东宫,对他们这般客气的人只有当时的太子妃,如今的皇后娘娘。
“皇兄,出什么事了?”十一贝勒也不太敢喝胤的茶。
胤:“江南出事了。”先说科考舞弊,然后才说,“朕本打算命十一弟和十四弟一起去摸摸漕运和盐课的底。没曾想考场上会出事。
“八弟和十四弟先去查科考舞弊,十一弟,你去查盐课。你们轻装简写,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江宁,到了之后再好好歇息。”
“很严重?”胤不禁抛开心中杂念。
胤:“严不严重,事情已经出了,朕明年开恩科,所有人重考。只是汗阿玛也要去。你们先别那么震惊,朕已经说通汗阿玛,带着几个孙子在后面慢慢走。朕会交代弘晏和弘曜尽量拖住汗阿玛,你们也可能的在汗阿玛到江宁之前把舞弊一事查清楚。”
“这又是为何?”十四贝勒不明白。
胤:“去年查育婴堂,朕杀几个贪官,抄了五六家,汗阿玛觉得朕不应该这么快就清洗旧臣。总督噶礼和江苏巡抚张伯行都是汗阿玛很器重的人,两人若是错的很严重,胤,朕许你先斩后奏。”
“那您可能得给臣弟个护身符。”胤道,“放到江南的人,不是汗阿玛的心腹,汗阿玛也很喜欢。到时候臣弟真把噶礼给杀了,汗阿玛能跟臣弟急。”
胤:“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钦天监算过日子,二十二是个好日子,太子的册封仪式在那天举行,你们二十三一早就出发。”
“臣弟遵命!”三人起身领旨。随即,胤开口问:“汗阿玛到了江南还住行宫吗?”
胤:“你们此行不宜太过张扬,等汗阿玛到了,你们搬去督统府。”
“还有一事,臣弟来的时候瞧着很多侍卫交头接耳议论着什么,出什么事了?胤关心道。
胤下意识说:“没事。”话说出口,想到乾清宫通往慈宁宫的小门被封住。他和石舜华经东面的月华门,隆宗门,绕到慈宁宫,当时也没坐轿,“霍林,请皇后过来。”
“跟皇嫂有关?”十一贝勒肯定道,“那一准是好事。”
一炷香后,石舜华着明黄色缎绣栀子花棉袄,明黄色白莲坎肩和团龙妆花缎袷朝裙以及月白色绣花厚底鞋进来。
胤起身迎上去:“怎么穿这么薄。”
“有太阳,不冷。”石舜华笑道,“找妾身来何事。”
胤侧开:“叫他们见见你。”
“弟弟又不是没见过二,二嫂?”十四贝勒瞠目结舌。
胤看过去:“你乱喊什么,十四弟,她……二嫂?”
“二嫂?!”十一贝勒目瞪口呆,“您,您怎么换了张脸?”
胤皱眉:“胡说!”
“不,不是臣弟胡说。”十一贝勒惊得忘记对面的两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后,用手指着石舜华,“明明就是换了一个人。”
石舜华早就料到这种反应,可是看了好几次依然想笑:“本宫生弘晏和弘曜的时候脸就在一点点变,我额娘若是还活着,见到我变成如今这样也不敢认。”
“可是也变得太多了吧。”十四皇子不信她的说辞。
石舜华:“我今天用的面脂显得脸色白里透红,水嫩气色好,其实这种面脂很伤人,有些人用了满脸起痘,有的甚至小产,所以我以前从未用过,妆容也就不如现在致好看。”
“你说真的?”胤转向她,不是在糊弄他们仨。
石舜华:“是真的。”
“皇嫂明知不好,怎么突然用那种面脂?”胤很好奇。
石舜华:“总该让你们知道我真不丑,省得你们同情皇上啊。”
“那您和二哥大婚时,干么不直接这样上妆?”十一贝勒问。
石舜华噎了一下:“那时候我还没长如今这样。”
“您的意思你的脸变了?”十四贝勒说完,猛地想到,“对对对,臣弟以前跟额娘说过,皇嫂的脸巴掌大。现在您的脸好像比以前大一圈。”
胤瞥他一眼:“吃胖了。”
“没有。”石舜华道,“脸上的肉比以前还少了。”
胤噎住。
十一贝勒扑哧笑喷,随即就说:“皇嫂,臣弟承认您确实福气满满,生几个孩子不见老态,反而比年轻时还好看。”
“石家的饭菜和皇家没法比。”石舜华不管他们信不信,反正她已经决定,无论谁问起来,无论怎么问,都这样说。
翌日上午,命妇福晋入宫谒见皇后。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38
打头的裕亲王老福晋再次见到石舜华,也忍不住惊讶,还没坐下就好奇地问,皇后怎么像换了一个人。
石舜华见状,便跟众人解释一遍。
裕亲王老福晋直呼不敢相信。
石舜华和胤大婚那日,老福晋也在场,她是除了石家女人,最清楚皇后原本长什么样的人之一。从坤宁宫出来,众人就围着老福晋问,皇后以前什么样。
裕亲王老福晋也不想再说谎,又不好说皇后以前故意扮平凡,便说远不如现在好看。事实上那时石舜华长得出挑,面相却不像当家主母。
如今脸庞不如当年致,给人的感觉却是贵气逼人,但又不盛气凌人,看面相就像个贤妻,当得了一国之母。
二十二日,太子册封仪式结束,二十三日早上,胤哥仨带着侍卫低调出京,当今皇后“逆长”的消息传遍京师。
胤端着茶,听着晋江念宫外传来的消息,一口茶全喷到奏章上,惊讶道:“什么是逆长?”
“别人都是年龄越大越难看,主子娘娘越来越好看,逆着长就叫逆长。”晋江为此还特意找借口去景仁宫一趟,确定传言无误,也是惊得不得了,“皇上,内务府已开始准备十五爷和大阿哥婚事,四爷有次见到奴才就顺嘴问,两位爷是在宫里迎亲还是先搬出去。如果是在宫外迎娶福晋,奴才也好把人手抽出来帮两位爷拾东西。”
胤:“他俩的宅子拾好了?”
“奴才去问问。”晋江使人出宫看看。然而,得到的结果让晋江又一次惊得不得了,连忙向胤禀报,“十五爷的宅子闹鬼。”
胤又毁了一本奏折,很是头痛:“你这奴才是故意的吧。从头开始说,别直接说结果。”
第188章装神弄鬼
晋江躬身道:“这事没有头,就是闹鬼啊。”
“皇城里住着两个真龙天子,什么鬼敢在朕眼皮子底下闹。”胤瞪他一眼,“挑几个侍卫晚上过去查清楚。去之前记得对外放出风声,省得野鬼不出现。”
晋江:“奴才遵命。”
胤拿出怀表,瞧着酉时了,起身出去活动活动筋骨,直到上书房放学,他才往景仁宫去。
弘一看见胤,拔腿追上去:“汗阿玛,等等儿臣啦。”到跟前就抱住胤的胳膊,“汗阿玛,儿臣也想去江南。”
“你两个哥哥出去忙正事,不是游山玩水。”胤拨开胳膊上的手,“好好走路。”
弘仿佛没听见,再次伸手抱住他的胳膊:“汗阿玛,儿臣是太子,要了解民间疾苦。”
“还想去景仁宫用膳就松开朕。”胤淡淡地瞥他一眼。
弘登时不敢歪缠,小心试探:“汗阿玛今儿不高兴么?皇玛法不在京城,您想干啥都没人拦着你了。”
“你皇玛法在京城,朕想做什么,他也拦不住。”景仁宫白天不闩门,胤直接推门进去,“少自作聪明。”
石舜华笑道:“他一向自诩聪明。”
“皇额娘。”弘撇下胤,跑到石舜华面前,“皇额娘,你咋不穿汉服,直裾、曲裾、襦裙,无论哪一个都比旗装好看。”
胤朝他脑袋上一巴掌:“看不上旗装?”
“没有。”弘道,“可是确实不如汉服好看啊。额娘”
石舜华被他喊得头疼:“还没做好,洗洗手,待会儿用膳。八弟几天能到江宁?”
“朕也说不准。”胤道,“以前朕跟老八提过,处事方面多像老四学学。他若真聪明,这次能让朕满意,朕自然不会亏待他。”
弘夹菜的手一顿:“汗阿玛准备怎么赏八叔?”
“许他世袭罔替如何?”胤问。
弘的手一抖:“不行!”
“为什么?”胤刚刚不过是随口一问。
弘:“郡王俸禄比亲王少多了。儿臣以后还得出很多俸禄养八叔的儿子,儿臣不同意。”
“小气鬼。”胤无奈地摇头,“年氏或者施世纶的闺女生的儿子将来承爵,不老老实实做事,你就把他的‘铁帽子’夺了。即便没犯事,你不想多出这笔俸禄,也可挑个小错给他夺了。”
弘眼中一亮:“汗阿玛就是汗阿玛,这么坏的招您都能想到,厉害!”
“夸朕还是损朕呢。”胤失笑,“这种招只能用一次,否则会让他们跟你离心。”
弘:“您别乱封铁帽子王,儿臣以后连一次也用不到。”
“封还是要封的。”太子道,“对了,老四那边查的怎么样?”
石舜华:“内务府十几个司库,全部清理一遍,还得再安排顶替的人,估计还得一两个月。”
“霍林,待会儿使人去宣老四,朕在西暖阁等他。”胤道,“现在别去,老四可能还没用饭。”
石舜华:“说起四弟,施世纶那边呢?”
“大清有育婴堂的府、县将近上百个,施世纶查清京城育婴堂的事才以钦差的身份去查底下的育婴堂,最快也得年底才有结果。”胤道,“关乎到百姓的事无小事,详查探访快不了。”
弘很好奇:“京城育婴堂出事,汗阿玛查别处干啥?”
“天高皇帝远,其他地方的育婴堂的管事可能比京城的还过分。”胤道,“朕不知道就罢了,知道了就必须追究到底。”
石舜华:“查清楚以后您打算怎么安排?”
“虽说朝廷早已把育婴堂算在政绩考核中,当地知府、县令若想把考核的官员糊弄过去非常简单。可大清幅员辽阔,朝廷经常派人过去,一年浪的物力财力足够再修建二三十个三进院那么大的育婴堂。”胤道,“朕决定由百姓监察。”
石舜华诧异:“百姓怎么查?”
“大善之人很少,也不是没有。”胤道,“赶明儿朕命各地官府,育婴堂每月接待两次对育婴堂好奇的百姓。心存善意,又不畏官府的人看到育婴堂的人不尽心,出来后一传十十传百,考核的官员自然就知道了。”顿了顿,“这样一来就算依然有人糊弄百姓,也是少数。”
弘皱眉:“汗阿玛为啥不想更周全的法子?”
“世上没有万全法。”石舜华道,“你汗阿玛有张良计,底下人有过墙梯,他们总能找到漏洞,这个法子能杜绝大部分管事糊弄朝廷,已经极好的法子。弘,你要记住,有时候有些事必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弘抿抿嘴:“这样看来皇帝也不是万能的啊。”
“皇帝也是人。”石舜华道,“以后百姓的日子好了,能养得起儿女,就不会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育婴堂这件事的根本在这里,并不在管事身上。”
胤看她一眼:“听你这么说,朕莫名觉得身上的担子好重。”
“爷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39
扛起的是大清江山,还想着轻啊。”石舜华瞥了他一眼,想的真美。
弘扑哧笑了:“皇额娘说得对。汗阿玛,儿子看好你哟。”
“小子,你已经九岁了。”胤道,“小心朕十年后就退位。”
弘一窒:“您,您,您耍赖!”
“菜都凉了。”石舜华提醒道,“多吃点米饭,米饭顶饿,省得你半夜饿醒。”
弘扒一口米饭,咽下去就说:“皇额娘,儿臣十九岁的时候,汗阿玛要是退位,儿臣就不当皇帝了。”
“给你三哥?”石舜华道。
弘连连点头:“好啊!”
“应的倒是干脆。”石舜华瞪他一眼,“别瞎想。被废的太子可没什么好下场。”
弘:“您不是把那个戴梓接回来了么,儿臣就把戴梓带走,然后弄几条大船,把倭国人都扔海里去,把倭国占了,当个山大王想想就挺美的。”
“闭嘴!”胤道,“戴梓的事谁都不能说。”
弘吓一跳:“为什么?”
“戴梓当年把南怀仁比下去,南怀仁怀恨在心,又因戴梓刚正不阿,得罪不少人,南怀仁和别人给戴梓扣上‘私通东洋’的帽子,你皇玛法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石舜华道,“你汗阿玛把戴梓召回来,百姓和群臣会认为你皇玛法错了,无异于打你皇玛法的脸。”
弘:“戴梓现在何处?”
“在神机营。”胤道,“除了制火器的那些人和你舅舅庆德,没人知道戴梓已回京。”
弘:“可是也不能一直藏着戴梓啊。”
“一旦他做出比现在更好的火器,朕就可以放他出来。”胤道,“你皇玛法要面子,在国之重器和颜面之间,你皇玛法会毫不犹豫的选前者。如今他还没做出火器,朕任用他,也是徒增是非。”
弘叹了一口气:“皇玛法在京城,汗阿玛干啥都束手束脚。”
“是你皇玛法刚刚退下,等过了五六年,朝中没有他熟悉的人,你皇玛法就只是你祖父。”胤道,“徐徐图之,不要着急,想要的都能得到。”
弘举起大拇指:“厉害了,我的爹。”
“咳咳……”胤连忙转过身。
石舜华点点儿子的额头,“欠揍!”把手绢递给胤,又给他盛一碗汤。
“儿臣说错啦。”弘仗着爹娘痛他,“汗阿玛和皇额娘越来越像夫妻,行事作风都一样。”
胤:“今天朕跟你说的这些,在你皇玛法面前一个字都不能说。”
“知道,知道。”弘道,“京城的文官武将有一大半是皇玛法的人。皇玛法真有心,未尝不能再登基。”
胤:“知道就好。”
“天快黑了,除了四弟过来,还有别的事吗?”石舜华问。
胤:“今儿可能会忙到很晚,你早点歇息,朕今晚就不过来了。”
“什么事要忙那么晚?”石舜华并不是对胤不放心,而是怕他熬夜,天不亮又去上早朝,再折腾病了。
胤很少瞒石舜华,如今石舜华唯一跟宫外联系的几个人还都在敬事房,胤对她更是一百二十个放心。于是,把十五府上闹鬼的事说给她听。
“汗阿玛要派人去捉鬼?”弘很感兴趣,“儿臣也去。”
胤狠狠瞪他一眼:“没你不去的。吃了好就回毓庆宫做功课,朕明天检查。”
弘回了毓庆宫,命侍从拿着他的书,直奔乾清宫西暖阁。
胤到时天已经黑了,看到弘趴在小方几上写字,下意识问:“太子又偷懒了?”
“四叔!”弘很生气,“你们一个个能不能别一开口就说孤偷懒,孤如今已经很勤快了好不好。”
胤冲胤招招手,宫人搬来绣墩:“别理他。他只是好奇朕召你来何事。”
“臣弟也想知道。”胤坐下就问,“出什么事了?”
胤:“汗阿玛已出京城,朕估摸着他一走得两个月才能回来,你尽量赶在他回来之前把内务府的事处理干净。”
“皇兄指的干净是哪方面?”胤道,“犯事的人全部抓起来?”
胤看他一眼:“这么说已经被你查出来?”
“广储司那边好一点,毕竟是只掌内库库藏。”胤道,“贪污最严重的是掌宫廷修缮的营造司以及出去采买的奴才。打比方一片瓦一文钱,营造司记十文乃至一百文,把会计司诸人买了,您不派人查永远不知道真相是这样。”顿了顿,“经臣弟彻查,慎刑司也有奴才贪污。您如果要干干净净,就无人可用了。”
胤:“这一点无需你提醒,处死六七个贪污最为严重的人,别只处置各司郎中或者员外郎,也处死两个小官大贪,提醒内务府诸人,从上到下只要贪污的人,朕都知道。”
“当初汗阿玛把海拉逊的家都抄了,也没能震慑住那些奴才。”胤道,“臣弟是这么想的,先处置两个,过个把月再处置三四个,一年之内把贪污在千两以上的奴才全处置了。不断有人进去,他们才会惶恐不安。像您这样一次处置这么多,那些奴才会认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安全的。”
“你对内务府较为了解,此事就按照你说的办。”胤道,“对了,待内务府的事处理好,你就去宗人府。”
胤大惊:“宗人府?臣弟不合适吧。宗人府宗令一直都是亲王。”
“再过几天四叔就是亲王啦。”弘突然开口。
胤一喜:“谢皇兄!”
“弘,竖起耳朵听朕和你四叔说话,功课没写完甭想睡觉。”胤道。
弘悠悠道:“瞌睡虫不听儿臣的话。”
“瞌睡虫听朕的。”胤转向胤,“老四,你觉得谁适合接管内务府?”
胤:“虽说内务府各司管事多是包衣奴才,可汗阿玛在位的那些年,很少查内务府的账,早已把奴才的胆子养大敢欺主,臣弟觉得必须挑个镇得住,做事又周全的人。”
“比如呢?”胤问。
胤看了看胤,瞧着他不是试探自己:“三哥。”
“咳!”弘呛着,“四,四叔,你说啥玩意?”
胤转向弘:“不是什么玩意,是你三叔。”
“三叔管着内务府,还不把内库里的东西全搬他家去啊。”弘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孤不同意。”
胤无奈地看他一眼,继续跟胤说:“三哥跟汗阿玛去过几次战场,上阵杀敌从也不含糊,他狠的下来。
“三哥的脑袋有时候的确异于常人,但他不傻,反而很聪明。您不喜欢他却重用他,他定会极其用心,端怕您挑出错把他从亲王降到郡王。还有一点,你和三哥和解,汗阿玛也会退一步。”
“皇上,回来了。”晋江的声音传进来。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40
胤站起来:“臣弟告退。”
“坐下。”胤道,“宣他们进来。”
眨眼间,门口多四个黑衣人。
胤不禁眨了一下眼:“怎么回事?”
“捉鬼!”弘扔下毛笔,跑过去,“捉的是吊死鬼,还是贪吃鬼?”
胤叹气:“弘,过来。”指着打头的侍卫,“鄂尔泰,你来说。”
“!”鄂尔泰拱手道,“禀报皇上,是有人装鬼。”
胤:“朕已经猜到,何人如此大胆敢在皇城里装鬼。”
“太上皇前年封的奉恩镇国公,已故简亲王的第九子扬桑阿十一天前的晚上经过十五爷的宅子,一个胆小的人见其晃晃悠悠,眼睛猩红,误认为其是鬼,吓得大喊大叫。醉酒的扬桑阿觉得好玩,就躲在宅子附近故意吓唬走夜路的人。”鄂尔泰道,“奴才奉命前去查看,扬桑阿伙同六七个宗室子弟试图吓唬奴才等人,万没想到奴才认识他,他一开口,奴才就听出他是谁。”
胤:“扬桑阿现在何处?”
“因其是镇国公,奴才手无圣旨,不敢把他绑来,就把他放了。”鄂尔泰道,“奴才怕他狡辩,放他之前故意把左右街坊喊出来给奴才等人做个见证。”
胤:“朕记得宗人府宗令如今是保泰,你们随裕亲王一起去拿人。”
“皇兄,快十点了。”胤提醒道,“等裕亲王回来至少得丑时,不如明天再处置扬桑阿。”
胤摆手:“你先回去歇息,朕拿他过来另有其事。”
第189章纨绔子弟
胤不赞同:“再大的事也没法跟您的身体比。”顿了一下,“弘,去请你皇额娘。”
“好的。”弘抬脚就往外走。
胤连忙抓住他:“你们都回吧,此事明日再议。”随即就问,“太子,功课做完了?”
“啊?”弘心中一凛,“汗阿玛说啥?儿臣的耳朵突然听不见了。汗阿玛,天儿不早了,您快去歇息,儿臣告退!”不待胤开口,挣开他就跑。
1...105106107108109...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