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很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月月半
太子和石舜华到东厢房,看到个三尺长两尺高的箱子:“什么东西?”
“镜子。”石舜华道:“妾身打算以后修葺本殿时,在纱窗外罩上玻璃,冬天不会进风。”
太子打开箱子,亮光一闪,下意识闭上眼睛,再睁开就看到许多包铜边玻璃镜,有婴儿拳头大,有成人巴掌大,还有几个一尺长半尺宽的镜子,看起来像是梳妆镜:“你庄子上的工匠做的?你要这么多做什么?”
石舜华:“送人啊。谁来东宫找我唠嗑我送给谁。”
“主子,四福晋来了。”孙河跑进来,“奴才想着殿下在后院,就请四福晋去前院西暖阁等主子。”
石舜华无语又想笑:“她真会挑日子。”
“不会是到什么消息,来咱们这里碰碰运气吧?”太子道,“孤听说五谷丰登那个店铺子如今被老四他们几个搞得红红火火,每天赚的钱快赶上杂货店了。”
石舜华:“赶不上。内务府的工匠现在都会做怀表和自鸣钟,妾身打算把自鸣钟和怀表的法子卖出去。”
“这是为何?”太子不明白。
石舜华:“年后见我额娘一次,额娘说在内务府有亲戚的勋贵都请内务府的工匠做自鸣钟和怀表。趁着如今找内务府的工匠的王公大臣还不多,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23
卖出去还能赚一大笔钱。再说了,这天下以后都是爷的,赚再多钱也没多大意思。”
“那你还叫工匠做镜子?”太子根本不信她的说辞。
石舜华笑道:“那些是给弘晏和弘曜准备的。爷,您把喜欢的都挑出来,我去看看四弟妹找我何事。”
“二嫂,快坐。”四福晋招呼道,“我有件事想跟你说。”
石舜华下意识看她的肚子,“别告诉我你也有了?”
“没有,没有。”四福晋脸通红,颇为窘迫,“是五妹的事。额娘不知道怎么了,居然找我商量是叫五妹嫁去蒙古,还是留在京城好。”
石舜华问:“你怎么回的?”
“我能咋回啊。”四福晋道,“嫁人的是五妹,以后跟五妹一块过日子的是额驸,不是咱们。”
石舜华问:“你就这么说的?”
“是呀。”四福晋道,“额娘抬抬手叫我回去,我就来见你了。以后五妹的日子不痛快,额娘不会骂我吧?”
石舜华:“她凭什么骂你?这么多公主只有五妹可以随便选,可她还不好好的选,娘俩三天两头闹一出。汗阿玛也由着她们。”
“我听四爷说,汗阿玛其实想叫五妹去蒙古。”四福晋小声说,“以前额娘跟五妹说蒙古不好,五妹就跟皇祖母说她不要去蒙古。
“已经就有四个公主嫁去蒙古,汗阿玛这次就依着皇祖母。如今啊,汗阿玛巴不得五妹能说服额娘。”
石舜华:“公主到蒙古有公主府,可以住在城里,除了那边的大夫不如京城,其他的跟京城没差多少。四妹如今就住在归化城,听说将军和督统见着她都行礼。要是嫁到京城,额驸一家能对公主客客气气的就算顶好了。”
“五妹没有四妹厉害。”四福晋道,“额娘怕她降不住额驸。”
石舜华:“时刻记住自己是大清公主就行了。蒙古铁骑厉害,也不如咱们的火器。”
“嗯,下次我就这么跟额娘说。”四福晋想到她等了石舜华好一会儿,石舜华才过来,“二嫂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石舜华:“太子在后院,是有点事。”
“那我不打搅你了。”四福晋起身。
石舜华跟着她出去。谁知却看到大门敞开,晋江正在跟一个眼生的太监说话。于是,石舜华就问:“晋江,出什么事了?”
“禀报太子妃,直郡王请您过去一趟。”晋江走过来说。
石舜华转向四福晋,无声地问,你刚从外面来,知不知道怎么回事?
“听说大嫂不大行了。”四福晋小声说,“不知道这次是真是假,我就没敢跟你说。”
“看来是真的。”石舜华不解,“喊我过去做什么?”
晋江看向来人。
对方道:“禀报太子妃,不是郡王,是福晋请您去一趟。太子妃,奴才求求您尽快过去。福晋,福晋她……”
第120章全家出游
石舜华听到来人心里说,大福晋病入膏肓,请太子妃过去可能是托孤:“大嫂一向不喜欢我,怎么可能请我过去?”不待来人开口,就说,“想来是病糊涂了。晋江,带他去延禧宫。”
“不是的,太子妃”
石舜华指着四福晋,打断他的话:“我这里还有些事要忙。晋江,还有你,快点去吧,别耽误大嫂的正事。”
“!”晋江应一声,使劲把直郡王府的人拽出去。
四福晋看了看两人的背影,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石舜华,试探道:“二嫂,您不去?”
“朝野内外皆知太子和直郡王感情不睦,我今天到直郡王府,明儿大嫂去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我把她给气走的。”石舜华道,“你去看看她找我做什么。”
四福晋觉得不会传出这样的流言,可人心易变,谁也无法保证以后:“大嫂若是让我来找您呢?”
“那你就说我是太子妃,你请不动我,我也不会听你的。”石舜华神情淡然,“如果要你给我带话,你就说带话可以,但你没法保证结果。”
四福晋猛地抬头,看向石舜华:“您知道大嫂找你什么事?”
“不清楚。”石舜华道,“反正没什么好事。不过,你也别担心,我没欠过她什么,无论她说什么,你都别替我答应就行了。”
四福晋抿抿嘴:“我知道了。二嫂,我回去直接去大嫂那里。”
石舜华点了点头,送走四福晋就吩咐孙河:“把大门关上。待会儿有人来找我,就说我在忙。乾清宫的人除外。”
两刻钟,延禧宫的管事嬷嬷过来,到本殿被谢嬷嬷拦下来。
谢嬷嬷以前是乾清宫的管事姑姑,如今是东宫后院管事嬷嬷,她挡在本殿明间门口,延禧宫的嬷嬷顿时不敢硬闯,只能请谢嬷嬷通融一下。
“太子爷和太子妃在商量要紧的事,不许老奴靠近。”谢嬷嬷岿然不动,“嬷嬷还是待会儿再来吧。”
延禧宫的嬷嬷张了张嘴,看着谢嬷嬷古井无波的脸,想到惠妃还等她回话,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
谢嬷嬷见状,立刻回后院向石舜华禀报。
太子正打算出头,听到谢嬷嬷的话脚步一顿,转向石舜华:“你刚才说老大的福晋请你出去可能是托孤?惠妃使人来找你也是托孤?”
“不可能。惠母妃无病无痛,大格格和二格格此时就住在”
“额娘?”弘暖颤巍巍站起来,扶着石舜华的肩膀,歪着头看着她,一脸懵懂。
石舜华想笑:“额娘没叫你和弘晗。”拍拍弘暖的小屁股,“跟妹妹玩去。额娘跟你阿玛说话。”
太子:“不是孩子的事,还能有什么事?”
“妾身没说不是孩子的事。”石舜华道,“妾身原本也以为是托孤,可惠母妃的人过来,妾身可以肯定不是托孤。至于什么事,四弟妹过来就知道了。”
申时两刻,四福晋再次进宫,大福晋病故的消息也传遍紫禁城。
除夕家宴上,石舜华见过大福晋,一脸病容,神不济。大福晋想找石舜华说话。石舜华听到她的心声,便坐在太后身边和太后一起逗弘暖和弘晗。
家宴结束,石舜华起身就走,没给大福晋拉着她“叙旧”的机会。岂料躲了初一,险些没躲过十五。
这会儿听到四福晋说大福晋去了,石舜华叹了一口气,就问:“然后呢?”
四福晋盯着石舜华,见她一点也不难过,不禁问:“二嫂,大嫂死了。”
“我要哭吗?”石舜华问。
四福晋下意识摇头。
石舜华:“是不是觉得我无情?凭纳兰明珠和索额图是死敌,大哥跟太子不合,大哥的嫡福晋去了,我没拍手称快是给几个孩子面子。”
“那二嫂,大嫂走之前求我跟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24
你说,别把她的四个闺女嫁去蒙古。”四福晋喃喃道,“您也不会答应?”
石舜华惊讶:“她找我就这事?”
“不然是什么事?”四福晋问,“请你帮忙照看她的四个闺女吗?”
石舜华微微摇头:“大哥如今三十来岁,以后肯定还会娶继福晋。我原本想她找我可能是怕继福晋对弘昱不好,趁着这个机会把弘昱送进阿哥所,将来跟弘晏和弘曜去上书房读书,请我看着弘晏和弘曜别欺负他。”
“您,您怎么会想到这些?”四福晋很是好奇。
石舜华:“弘昱是她拼命生下来的,又和弘晏、弘曜同年。没想到她到死还是那么小心眼。”
“二嫂,您的意思答应了?”四福晋看向石舜华。
石舜华嗤笑道:“我答不答应都没用。大格格和二格格再过四五年就可以嫁人了,汗阿玛年富力强,少说还能再活二十年,四格格的婚事也轮不到我和太子做主。”
四福晋有几年没见过康熙,但去年冬又有个小公主出生,虽然没到春节就夭折,凭这一点四福晋也知道康熙龙马神,不会那么快驾崩。
“二嫂说的是。”四福晋道,“大嫂可能想着汗阿玛快五十岁的人了,撑不了几年乾清宫主人就是太子二哥,才想见你一面。”
石舜华:“所以我说她小心眼。话说回来,即便太子能做主,蒙古那边要是没合适的人,太子也不能随便挑个蒙古汉子就把她闺女嫁过去。甭说宗人府会不会答应,天下百姓也能骂的太子抬不起头。”
“大嫂是想多了。”四福晋顿时明白,蒙古也不是随便就能去的,“大嫂那边你过去吗?”
石舜华想也没想:“不去。我是太子妃,她是郡王福晋,使谢嬷嬷过去就成了。”
“惠母妃会不高兴吧?”四福晋提醒道。
石舜华:“她生气也不能把我怎么着。她一时高兴了,赶明儿大哥跟太子吵起来,她也不会向着太子。什么都得顾及到,明年的今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就是我。”
“二嫂,您的心真宽。”四福晋由衷佩服。
石舜华笑道:“你也可以。你是贝勒福晋,又住在宫外,四弟还不管后院的事,你想开了,日子比我舒服。”
“我尽量。”四福晋嫁进皇家的时候年龄小,很多规矩和人情往来还没来得及学,恐怕出错,做什么都小心谨慎。日久天长,胆子也变小了。
石舜华看到大门打开,弘晋进来:“天色不早了,你回吧。”
“弘晏和弘曜也快回来了吧?”四福晋站起来。
石舜华和她一起出去:“快了。对了,你们家弘晖明年也好开蒙了。”
“四爷今年就开始教他写字。”四福晋说起这事,就忍不住头痛,“我跟他说弘晖还小,四爷说我妇人之仁,头发长见识短。”
石舜华:“据我看你的头发没有四弟的头发长。”
“噗!二嫂,您千万别在他跟前说啊。”四福晋抿嘴笑道。
石舜华:“弘晖还没种痘,当前最要紧的是养好身子熬过种痘。一两岁的孩子,瞎教什么写字,也不教点他能学的进去的。”
“我回去就跟他这么说。”四福晋望着石舜华,“二嫂,行吗?”
石舜华:“行啊。反正四弟又不敢来问我。”
四月底,大福晋入土六天后,太子的剃头匠来给太子和四个小阿哥剃头。
翌日早朝,直郡王盯着太子,恨不得把太子头上的凉帽看出个窟窿。
太子起先不明白,以为胤没睡醒,瞧他不顺眼。后来意识到胤盯着他的头,太子明白过来,顿时懒得理他。即便胤下了朝,直奔东宫。
胤发现胤往乾清宫方向去,追上太子,“二哥,您不过去看看?”
“孤看他做什么?”太子说着,拿掉凉帽,“胤去跟汗阿玛说我剃头了?”
胤一窒:“大嫂的三七还没过。”
“她就算头七没过,还没入土,孤想剃头也照样剃头。”太子抬头看着乾清宫方向,“孤是储君,又是嫡子,庶兄的妻子病故,孤给她守孝?他胤还真把自己当老大了。行了,没你的事,该干嘛干么去。”
胤没走:“那我也可以剃头?”
“你试试看,汗阿玛会不会训你。”太子怂恿道。
胤见他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我的头发刚长出来,还能再撑几天。”
“没出息。”太子鄙视他一眼,继续往前走。到东宫门口,看到胤耷拉着脑袋出来。太子眼珠一转,贱兮兮问:“大哥,怎么了?汗阿玛训你了?因为什么?”
“关你屁事!”胤瞪他一眼,疾步往南去。
“这个直郡王怎么这么不识好歹啊。”听到太子的声音,连忙跑过来开门的晋江正好听到这句,皱眉道,“活该当鳏夫。”
太子转身朝他屁股上一脚:“他不识好歹也是主子。”
晋江踉跄两步,捂着生疼的屁股:“爷,您才是奴才的主子,奴才帮您说话,您怎么还踢奴才啊。”
“提醒你祸从口出。”太子一副大人有大量的样子,“大嫂去了,撇下四女一子没人照看,大哥都这么可怜了,他心情不好,说几句就让他说几句。斤斤计较,你还是不是男人?!”
“不是!”晋江歪着脖子,第一次这么理直气壮。
太子一窒:“滚蛋!”
“滚就滚。”晋江跑走关门。
太子听到声音回头看他一眼,见他还揉屁股,啧一声,抬脚回后院。
大福晋早年忙着生孩子,后来忙着养病,连跟她前后嫁进皇家的四福晋都不怎么熟,以致于她死的时候,除了直郡王一家、惠妃和太后,紫禁城的大小主子没有一个掉眼泪的。
胤倒是难过几天,可是,随着一儿一女会走路,会缠着他喊阿玛,没多久就把大福晋的死抛到脑后。
六月中,康熙前往畅春园,太子一家随他过去。弘晏、弘曜的课停了。太子一想弘皙也有六岁了,直接把他扔去无逸斋。
弘晏和弘曜四岁,比去年更懂事了,也更会玩了。石舜华干脆叫他俩照看弘暖和弘晗。
小哥俩不愿意,嫌弃两个妹妹是女娃。然而,石舜华跟两个闺女说,弘晏和弘曜特别会玩。两个会走会跑还会喊哥哥的小姑娘自己去找弘晏和弘曜。
哥俩试图把她俩甩开,可石舜华就防着他俩这一点,当时也没数落他俩。等太子回来就告诉太子,弘晏和弘曜没有一点当哥哥的样。
太子指着哥俩说落一个时辰不带重复,打这以后哥俩再也不敢撇开妹妹自己去玩。
石舜华轻松了,反倒病了。
太子乍一听宫人说太子妃病了,顿时吓得手脚同步。
石舜华一年最多生两次病,往往是换季的时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25
候忽冷忽热折腾病的。从未在夏天生过病,中暑除外。
太子扔下奏折就往讨源书屋跑,进门时听到太医说,太子妃天天呆在冰盆边受凉了。太子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石舜华痊愈,太子就叫她照看弘暖和弘晗,别整天窝在屋里一动不动。
弘晏和弘曜乐了,年龄小还不甚懂事的俩小子还偷偷祈求,让额娘多病几次吧。然而,石舜华这次病愈,一直到康熙三十九年底都没再生病。
康熙四十年,五月,巡幸塞外,太子一家随行。这也是太子大婚后第一次跟康熙去塞外。却不是石舜华第一次去。
石舜华当鬼的时候跟着客商来过蒙古。那时的蒙古给石舜华的感觉只有一个词荒凉。
如今有草原的地方就有蒙古包,而看见蒙古包仿佛就能闻到马奶酒的味道。下车吃饭时,石舜华到太子的车边小声问:“咱们回头住蒙古毡包吗?”
“你儿子以前没跟你说?”太子纳闷。
石舜华:“说过,但没说女人住哪里。”
“咱们住一块。”太子说着,一顿,“你的脸色这么白?没化妆,不对,麻子还在,化妆了。是不是病了?”
石舜华道:“没有,只是晕车。”
“晕车?”太子惊呼一声,“你什么时候得了晕车的毛病?”
石舜华仔细想了想:“出京城的时候。也有可能水土不服。没事,不严重。”
第121章太子妃又怀了
太子盯着石舜华,若有所思道:“你不会有了吧?”
“不会的。”石舜华肯定道,“上个月妾身的那个来了。”
太子问:“这个月什么时候来?”
“再过五六天。”石舜华记得很清楚,“妾身下了马车就好了,肯定不是。”
太子:“孤不管是不是,你脸色是真不好看,还是悠着点为好。过个七八日没来,立刻请太医给你诊脉。”
“知道。”石舜华说:“孩子都生四个了,妾身比您了解。”
太子真不想说:“你只生两次。”
石舜华一窒:“一回生二回熟。”
“行,孤说不过你。”太子道,“太医查出有身孕,你给孤老老实实在车里待着,哪也别想去。”
石舜华笑问:“蒙古毡包里也不行?”
“抠字眼有意思?”太子白她一眼,就回身冲他的马车里喊,“弘晏,弘曜,你俩赶紧下来领着妹妹玩去。”
以往跟康熙出来,马车一停立刻跑出来的俩小孩躺在他阿玛的马车里,哼哼唧唧道:“阿玛,我们很累啊。”
太子:“孤数三声,一,二”
“下来,下来啦。”弘晏钻出来,冲驾车的太监伸出手。
两个太监给弘晏和弘曜穿好鞋,抱着他们送到石舜华的马车边。
走在最前面的康熙往后看了看,眉头微蹙:“太子喊什么?”
“禀报汗阿玛,太子二哥训弘晏和弘曜。”胤走过去说,“叫他俩陪弘暖和弘晗玩,那俩小子不愿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康熙大乐:“朕说怎么一路上这么乖,也没来烦朕,合着躲懒呢。活该!”
“汗阿玛,他俩才五岁。”胤提醒,没这么说嫡孙的。
康熙又往后面看一眼:“加一块十岁了。朕八岁登基,十岁不小了。”
“还可以这么算?”胤祥惊讶道。
康熙:“朕就这么算,你有问题?”
“没有,没有,汗阿玛英明。”胤祯拉胤祥一把,“汗阿玛,儿子有点饿,先去吃饭了。”说着话,拽着胤祥离去。
胤祥走远了,才说:“汗阿玛真是越活越回去,跟两个五岁小孩计较,怎么好意思啊。”
“弘晏和弘曜太会闹他。”胤祯道,“我听额娘说,有次汗阿玛跟听唠嗑的时候说,如果太子妃二嫂能生个聪明懂事又乖巧的嫡子,就立他为太孙。”
胤祥眨了眨眼,望着远处牵着弘暖和弘晗的弘晏和弘曜:“汗阿玛是有多讨厌他俩啊。”
“汗阿玛真讨厌,这次就不会同意二嫂带着他们出来。”胤祯道,“你没发现吗?除了大哥和八哥没带女人,其他几个兄长都只带一个庶福晋过来。”
胤祥:“难道不是因为二嫂是太子妃,身份尊贵?”
“汗阿玛真不想见到弘晏和弘曜,可以说弘暖和弘晗还小,不适合去塞外,叫二嫂留在京城照看她俩。”胤祯说着,一顿,“说起那俩小丫头,越长越漂亮,要不是鼻子像二哥,脸型像二嫂,我都忍不住怀疑那俩小孩是二嫂从宫外抱来的。”
胤祥打量他一番:“想要这么漂亮的闺女?那你回头叫德母妃给你挑个漂亮的嫡福晋。”
“不不不,十三哥,你不懂,漂亮的媳妇生出来的孩子不见得漂亮。”胤祯道,“据我观察,得挑个耐看的,就是像二嫂那样,乍一看不怎么样,越看越好看,生出来的孩子才好看。”
胤祥想笑:“你倒是看得仔细。对了,听说二嫂有两个庶妹,叫二嫂帮你留一个。”
“我倒是想啊。”胤祉道,“可是那俩小姑娘和十五弟差不多大,年龄太小了。太子妃二嫂的妹妹又不可能给我当侧福晋,只能便宜十五弟或者十六弟了。”
胤祥诧异:“这么小?”
“石文炳去福州时,石家太太得留在京城给二嫂筹备妆奁,没法跟石文炳去福州照看他,就选两个老实的丫鬟去照看石文炳。那俩小姑娘就是那时候出生的。”胤祯说。
胤祥很是无语:“你还真打听过啊。”
“十四哥打听啥啊?”十五皇子突然问。
胤祯吓一跳:“你从哪里窜出来的?”
“我一直在啊。”十五皇子抬手一指。
胤祯发现已来到他的马车旁边,而十五皇子的马车就在他后面:“我们在说二嫂有两个妹妹和你年龄相仿,以后给你当嫡福晋。”
“我可以选俩嫡福晋?”十五皇子伸出俩指头。
胤祯朝他脸上拧一把:“想得美。只能选一个。”
“那我要个漂亮的。”十五皇子道,“和二嫂一样疼我的。”
胤祯扑哧笑喷:“你这小鬼。想要去跟二嫂说去。”
“好啊。”十五皇子转身就朝石舜华的马车跑去。
胤祥瞪他一眼:“他万一当真了呢?什么话都说。”
“没事的。”胤祯笑道,“十五弟才几岁,二嫂不会当真的。”
石舜华的确没当真。然而,十五皇子当真了。当晚见着康熙就跟康熙说这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