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太子妃很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月月半
石舜华不明白:“想什么?”
“他们一来问你赚钱的法子,你就真给出主意。孤那么多弟弟,等弘晋出宫,他想弄点什么补贴家用,你还有办法?”太子问。
石舜华:“运货才能赚多少钱。赶明儿你搬去乾清宫,把织造和盐铁回来,别说你四个儿子,就算再来四个,这么大一块他们也吃不下。”
“等等,你的意思叫他们出去?”太子道,“不行,他们一旦到地方就成了土皇帝了。”
石舜华:“你那么多弟弟,单单他们的嫡子,将来也得三十四个,把这么多人留在京城,京城也住不下。
“到时候把他们安排在一处,关系再好,不是一个爹的,也不会一条心。弘晏想当土皇帝,也得看看弘晖承不承认。”
“这倒也是。”太子道,“盐铁、织造还有漕运,一处安排十来个孤的侄子,就算有心瞒着孤,日久天长也会出纰漏。”
石舜华:“不担心你儿子将来穷得管国库借钱度日了?”
“不担心,不担心。”太子笑道,“孤一时没想到。嗳,你说孤上辈子做多少好事,老天爷把你送到孤身边呢。”
石舜华心想,是老天爷看我可怜,想让我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都说了,爷您是十世善人。睡吧,后天是你三十岁生时。”
“孤的生时也是皇额娘的忌日。”太子道,“还跟往常一样,大后天再过吧。”
石舜华道:“皇额娘因为你病故,汗阿玛有没有迁怒过你?”
“没有。”太子道,“汗阿玛和皇额娘虽说是少年夫妻,最困难的时候相互扶持,但那时候朝廷急需一个太子。即便皇额娘好好的,后来遇到什么事,让汗阿玛在孤和皇额娘之间选一个,汗阿玛也会毫不犹豫地选孤。
“更何况皇额娘走了三十年,汗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61
阿玛早忘记她长什么样。孤整天在汗阿玛身边,已故的人哪能比得上活的人。”
石舜华:“妾身以前在家时,曾听长辈们说汗阿玛和皇额娘伉俪情深,还以为”
“汗阿玛可是有三个皇后。”太子打断她的话,“伉俪情深这个词用在孤和你身上还差不多。”
石舜华心中微甜,意有所指:“再过两个月又到大选了。”
“你怎么不嫌烦呢?”太子瞥她一眼,躺下就说,“你有这个闲心,不如咱再生一个。等到选秀开始的时候,太医查出你怀了,孤想选几个庶福晋,汗阿玛也不见得允许。”
石舜华:“自打开春天气变暖和,汗阿玛得空就把弘晏、弘曜和小懒货叫去乾清宫,再生个儿子出来,汗阿玛的头发能愁白。”趴在太子身边,“爷,说起朝堂上的事,山东和河南那边的贪污怎么没影了?”
“别提了。”太子道,“孤当时就觉得什么都查不出,从九月查到腊月,钦差向汗阿玛禀报,民不聊生是谣传。户部年底拢账,两地税一点也没少,汗阿玛就丢开不管了。”
石舜华:“去年二伯和五叔去的时候,汗阿玛没一点神,妾身还以为他要倒下。到塞外逛一圈回来,又变得神抖擞。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轮到你。那两地不整治,早晚会出现官逼民反。”
“孤这些日子也在琢磨这事。”太子道,“必须派个孤相信,又得汗阿玛看中的人去一趟,而且还能能震慑住两地巡抚,可是一直没挑出合适的人。”
石舜华:“妾身有人选。”
第141章微服私访
太子猛地转向石舜华,忽然心中一动,福至心灵:“孤也想到了。”
石舜华很意外:“谁?”
“你先说。”太子道。
石舜华没客气:“四弟。”
“老四是不错,做事周全,有勇有谋。但他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汗阿玛说过他好几次,他就卖个耳朵给汗阿玛。”太子道,“老八是个笑面虎,心比老四细,长袖善舞,他俩一块去最合适。”
石舜华:“爷刚才说钦差什么都没查到,朝中肯定有那群贪官污吏的人。四弟和八弟此次过去须秘密前往。”
“汗阿玛经常派老四出去,即便他和老八一起去,也没人会往那方面想。”太子道,“再说了,孤那么多弟弟,少了两个,一时也没人会注意到。”
石舜华忍不住笑了,也不得不赞同:“兄弟多也是有好处的。”
翌日,太子把胤和胤喊去本殿说这事。
四贝勒胤和八贝勒胤做梦也想不到,堂堂杂货店里有几个伙计是遵照前朝探子培养。胤对太子的说辞便有些怀疑:“太子二哥怎么能确定河南、山东两地有大贪官,安徽那边也有些贪官,钦差可是什么都没查到。”
太子自然不能说实话:“你二嫂的杂货店开到安庆府,开封府和济南府,这事你们知道?”
“知道。”胤道,“等等,二嫂又给那边的贪官下套?”
太子很想翻白眼:“你二嫂没这么闲。去年年底拢账济南府杂货店的掌柜过来,曾说那边的人有钱。开封府的掌柜说他那边的有钱人也不少,且开封、济南两地去年赚的钱并不比京城少。
“按理说济南府的人有钱,也没法跟京城比。可事实确实如此。你二嫂命杂货店的掌柜留意,杂货店最大的客人并不是当地商人,而是官吏。孤肯定钦差有所隐瞒。”
“太子二哥,如今我在户部,先不说安徽,河南和山东两地的税银一文没少。”胤道,“照你这么说,当地官员私自加赋?”
太子:“孤是这么想的,有没有还得你们去一趟。”
“二哥特地把我俩喊到这里来,是想我和四哥去跟汗阿玛说这事?”胤肯定道。
太子刷一下合上折扇:“老八,孤不喜欢太聪明的人。”
“我聪明也不如二嫂。”胤别有深意地瞥他一眼,“也没见你讨厌二嫂。”
胤:“这事汗阿玛已经撩开,太子二哥再去跟汗阿玛提这件事,汗阿玛难会觉得二哥跟他顶着干。赶明儿咱们真查出事来,汗阿玛脸上无光,心里也会恼二哥。”
“你俩不愿意揽这事,孤大不了再等几年。”太子道,“弘晋如今已十二岁,再过四五年,孤命弘晋去查,可就没你们什么事了。”
胤笑看着他:“你命弘晏去查,肯定没我什么事。至于弘晋,你确定?”
太子点头:“弘晋是你二嫂养大的,你二嫂不准他说,你确定弘晋会告诉你?”
胤噎住。他不止一次听弘晋说,吃了石舜华十来盒各种燕窝,还有沙参、野山参、灵芝等物,他那条小命就是他嫡额娘给的。
胤拍拍他的肩膀:“这事我俩接下。太子二哥,回头我就跟汗阿玛说,我发现户部的账目不对,命人查一下发现他钦差被骗了。到时候查不出巨贪,就找几个小贪官顶罪。反正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污吏。”
太子微微颔首,算是同意了。
胤和胤怕康熙往太子身上想,也没立即去乾清宫。五月初八,下午,天空飘洒着小雨,哥俩去乾清宫禀报此事。
公主府那么大点的地方都有刁奴,山东和河南乃中原大省,钦差往那边去一趟回来禀报没发现异常,康熙当时就不信。
康熙南巡时经过山东,看出百姓神很好,便觉得有贪官也不算严重,这才丢开不管。如今两个儿子信誓旦旦地说那边有些地方民不聊生,胤更是一副嫉恶如仇的样子,不准他去就像要他的命,康熙摆摆手,算是默许了。
胤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热,乾清宫跑腿太监王以诚来了。
三刻后再次站到乾清宫西暖阁,胤不太明白他老爹搞哪一出:“出什么事了?汗阿玛。”
“你四哥性子急躁,你们去的时候你劝着他点。”康熙很疼太子,也重视其他儿子,不然也不会把儿子们养的一个比一个能干,自然也了解每个儿子的秉性,“你们要微服出访就不能带太多人,发现情况不对务必先写信向朕禀报,然后再行动。”
胤拱手道:“儿臣谨记。”
出了乾清宫就觉得他爹年龄越大越怕事,能出什么事么。不过,有个敢纵容八旗子弟当海盗的兄长同行,胤也没敢托大。
五月十二上午,天空放晴,胤和胤带十来个人骑马前往山东。
快马加鞭,五月十七日下午,一行人抵达济南府。怕打草惊蛇,分批进入开在济南府的堂堂杂货店。
胤把印有石舜华私章的信给杂货店的掌柜,两兄弟就在杂货店后院客房里住下。
翌日早上饱餐一顿,两兄弟挑两个机灵的跑堂,直奔郊外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62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胤看到遍地金黄,不禁感慨:“今年成挺好。”
“成不错也不够交税的。”两个跑堂正是碧水的人,山东贪官遍地走,也是他们向京城禀报,两个探子看到胤和胤就猜出他俩此行目的。
胤故作好奇:“此话何意?我记得赋税并不高,且新开垦的土地前两年并不用交税。”
“田赋这上面不好做手脚,就从别的地方。”跑堂小子说,“挖河、修路,就咱们刚刚走的那条路,今年还没过一半就修四次了。”
胤回头看了看离他有四五十丈远的大马路,看到路上坑坑洼洼:“修四次就修成那样?”
“是的。”跑堂继续说,“衙门说百姓不会修路,叫百姓交钱,衙门请人修路。实际上上来一百两银子,用在修路上面的银子不足一两,能修好才怪。还有什么挖河,建桥等等,钱的名目多着呢。”
胤出门前曾叫两个跑堂跟他们讲讲这边的事,但跑堂这么清楚,胤不禁问:“你都是听谁说的?”
“城里城外的百姓都知道。”跑堂小子刚进杂货店时才十三岁,如今都已成家。这么多年下来,早练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奴才在城外置办一处小院,天天都会从那边过,亲眼见过衙门请的人修路有多敷衍。”
胤挑眉:“我如果没记错的话你只是个跑堂,年龄也不大,居然能置办一处院子。”顿了顿,话锋一转,“杂货店还缺跑堂吗?”
误以为胤发现什么,险些吓一跳的跑堂不自在地笑了笑:“八爷真会跟奴才开玩笑。”
“谁给你开玩笑了。”胤道,“月钱多少?”
跑堂:“不多,一两银子,刚好够一家人用一个来月的。”
“我傻啊?”胤指着自己问。
“奴才还没说完。年底有赏钱,少的能拿到十两银子,多得能拿到上百两。去年掌柜领两千两赏钱。”
胤张了张嘴:“……快赶上我的俸禄?!”
“这,怎么能跟您比呢。”
胤:“别贫了。除了修路、挖河、修桥,府衙还以什么名目赋税?”
“住在城里面的,每个月都得给府衙打扫街道、倒夜香的钱,百姓就交服役”
“等一下。”胤道,“这几年又没打仗,服役,服什么役?”
跑堂道:“每个村夜里都有两个人巡夜,本来百姓是不用交钱,每家每户出几个壮劳力,轮着守夜、打更就行了。如今这一块被府衙上去,必须给钱。也不多,每家每年十文钱。可济南府人多,十文十文搁一块就多了。”
胤惊讶:“还可以这样做?”
“这只是济南府。奴才前些日子接个客商,听说他老家多买一些布都得多交银钱。”
“还真是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胤冷笑道,“这些都是这个知府来之后加的?”
“如今这个知府才来两年,这种事有五六年了。听说是知府手下的人干的,知府不怎么贪,但他也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奴才估计他想打算混到明年回京述职。”
胤道:“咱们再去别处看看。对了,税有账册吗?”
“肯定有,不然小吏从中昧去他们也不知道。”
五月二十一日早上,天蒙蒙亮,胤和胤一块出城,直接往西南,也就是河南而去。
太子算着日子:“胤和胤此时该到济南府了,也不知道查的怎么样。”
“如果没有获,他俩过几天就该回来了。”石舜华道,“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弘,快点吃,别玩了,待会儿得去你皇玛法那里。”
小孩放下勺子:“额娘,我不想去。”
石舜华擦掉他脸上的米粒,“为什么不想去?是皇玛法不好,还是皇玛法对你太严格?”
小孩皱眉道:“皇玛法好烦。”
“烦?”太子好奇,“怎么烦你?”
小孩想了想,“就是很烦。”
“不说清楚,今儿孤亲自送你过去。”太子一看小儿子挠头,就知道他懒得说。
小孩皱了皱鼻子:“皇玛法叫我背《论语》,明明人家都会了,皇玛法还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说烦不烦呐?额娘,我不想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么长的话都能一口气说完,真不错。”石舜华不吝夸赞。
小孩抿嘴笑了笑,继而一想:“额娘同意啦?”
“我同意没用。”石舜华道,“皇玛法是你阿玛的阿玛,是他把你阿玛养这么大,没有皇玛法就没有你阿玛,我们都得听他的话。你不想读,自己跟你皇玛法说。”
小孩烦躁:“皇玛法他,他好固执,不说。”
“我教你个法子。”弘晏道,“但你得说两句好听的。”
小孩一喜:“三哥,三哥,你最好。”
“完了?”弘晏眨了眨眼睛。
小孩点了点头,完了啊。不然还要怎样啊?
“太短了。”弘晏道,“我给你说的办法一劳永逸,再夸我两句。”
小孩想了想:“三哥聪明,三哥读书好,三哥写字好,三哥长得好,比四哥好看。”
“你四哥长得像额娘,我长的像阿玛,夸我比他好看,亏不亏心啊,小鬼。”弘晏瞥他一眼,心里很受用。
太子嗤一声:“孤很丑?”
弘晏一凛:“阿玛自然不丑。可是我全遗传了您的缺点,哪能昧着良心说自己好看啊。”
小孩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弘晏:“三哥胡说八道。”
“还想不想我帮你了?”弘晏问。
小孩甜甜一笑:“三哥最好!”
“机灵鬼。”弘晏虚点了点头,“无论皇玛法跟你说什么,也别管有没有听懂,你都说不懂,然后问皇玛法什么意思。把皇玛法烦的一个头两个大,他就不盯着你背一百遍了。”
小孩眨巴着大眼:“真的吗?”
“一试便知。”弘晏道。
随即,石舜华就看到越来越不想去乾清宫的小孩主动命嬷嬷抱他过去,“你皇玛法会把弟弟当成小蠢货。”
“不会的。”弘晏道,“小弟不懂藏拙,原先表现得很聪明。突然变成榆木脑袋,皇玛法能猜出他是装的。小弟如今才两岁半,皇玛法知道他装,也不好意思训他。”
太子看着不知不觉长成大小伙子的俩儿子:“你们知道你们皇玛法为什么三天两头命弘去乾清宫?”
第142章舌灿莲花
弘晏的眼都不带眨的,悠悠道:“皇玛法打算立小弟为太孙呗。”
“按照嫡长应该立你或弘曜。”太子道,“你俩如今已八岁,都懂事了,弘还小,不知道什么是太孙,孤和你额娘也没跟他提过。你们如果改变主意,孤去跟你们皇玛法说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63
,反正弘出生前,你们皇玛法打算从你们俩当中选。”
“阿玛,我们从没想过跟小弟争。”弘曜开口说。
太子:“这不是争不争的问题。你们比弘年长,也不比他笨,立你们谁都是应该的?”
“皇玛法怎么会想到小弟呢?”弘晏一直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石舜华:“你们阿玛觉得你和弘曜前后还没差一刻钟,无论选谁都委屈另一个,才想着弘那个小懒货。”
“那就立小弟那个懒鬼吧。”弘晏道,“我想好了。”
太子盯着弘晏:“日后你们是臣,弘是君,你们见他虽然无需跪地行礼,也必须自称微臣。”
“像四叔、八叔见着您一样呗。”弘曜道,“也没什么不好的。”顿了顿,“阿玛要是怕委屈我和哥,封我俩铁帽子王吧。”
太子呼吸一窒:“口气不小啊。大清立国以来,铁帽子王两把手都能数的过来,你一口气要走两个,你咋不上天呢?”
“儿子就那么随口一说。”弘曜道,“本来还想着享双俸呢。一想那么多叔伯兄弟要养,小弟也够累得,我才没说。”
太子张了张嘴,好一会儿才说出来:“孤和弘还得谢谢你为我们考虑?”
“不用谢。”弘晏道,“你是我阿玛,小懒货是我小弟,尊老爱幼应该的。”
弘暖瞥他一眼:“三哥,四哥,你俩可以去天桥上说书了。”
“连你哥都敢打趣,找揍啊。”弘晏点了点她的脑袋,“阿玛,就这么说定了啊。”
太子白他一眼:“你阿玛如今还只是储君。”
“不会我俩出宫了,您还是储君吧?”弘曜试探道。
太子脸色微变:“说不准。”
“那儿子回头找皇玛法说说去。”弘晏道,“我是他老人家的嫡长孙,出宫分府怎么也得封我贝勒。”
太子嗤一声:“你们九叔如今还不是贝勒,你们十一叔和十二叔如今还是光头阿哥,封你们贝勒?想得挺美。”
“不给个贝勒爵?我和弘曜缠的他心烦睡不着。”弘晏道,“我才不管九叔、十叔是贝子还是光头阿哥呢。”
石舜华叹气道:“你们别搁这儿气你们阿玛了。有本事你们就去乾清宫要。”
“等我出宫必须得要。”弘晏顿了顿,“额娘,十九叔没了,你听说了吗?”
石舜华颔首:“去的那天当值的太医都过去也没救过来。你们虽然跟他不熟,对他的死没什么感觉,也别在外面打闹嬉笑。毕竟是你们皇玛法的老来子。”
“我们知道。”弘晏道,“民间有句俗语,小儿子大孙子,老头子的命根子。”
太子睨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问:“老头子?”
弘晏浑身一僵。
弘晗不客气的笑道:“舌灿莲花的三哥,继续啊。”
“继续什么?”弘晏转向她,“万寿无疆叫做老,至高无上可以称为头,天父与地母是皇玛法的父母,故而叫子,说皇玛法是老头子,我说错了吗?”
偌大的正堂忽然变得寂静。
弘晗更是瞠目结舌。
石舜华忍俊不禁:“诡辩。”
“阿玛,儿子说得对吗?”弘晏问。
太子无奈地叹气:“你行。孤真该去跟你皇玛法说一声改立你为太孙。”
“千万别。”弘晏道,“皇玛法不喜欢别人忤逆,您是太子也不行。再说了,皇玛法敢立小弟为太孙,小弟不会轻易放过他,您一去说,他老人家真改主意,就变成我和弘曜每天晚膳后去乾清宫了。”
太子虚点了点他俩:“你们也是懒货。孤听说你们四叔家的弘晖,和老大和老三家的那几个如今也在上书房?”
“好像是,不过我和弘曜不跟他们一起。”弘晏道,“皇玛法命师傅单独教我俩,等等,阿玛,皇玛法没放弃我俩?”
太子:“弘那小子还没种痘,熬过种痘,离他六岁进上书房还有三年,在他进上书房之前,你俩都是候补的人。”
“我和哥一直以为皇玛法命师傅单独教我们,是因为我俩是东宫嫡子。”弘曜眨了一下眼,“合着小弟的位子不稳啊。”
太子:“悬得很。”
哥俩打了个激灵。弘掉下去,就得他俩补上去?两兄弟相视一眼,第二天清晨,从南三所出来,按理应该去上书房上早课,弘晏和弘曜拐到东宫东院把撅着屁股呼呼大睡的小孩弄醒。
太子正打算去乾清门上早朝,听到弘的哭声,推门到东院,就看到弘晏和弘曜架着小儿子的胳膊正往门这边来:“你俩做什么?”
“天快亮了,他还在睡懒觉。”弘晏放下弘的左胳膊,“小弟,一天之计在于晨。”
小孩擦干眼泪:“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是夏天。”
弘曜不禁翻白眼:“这话谁教你的?”
小孩懒得搭理他,跑到太子跟前,抱住他的腿:“阿玛,三哥打我屁股,四哥捏我脸,阿玛,你去打三哥屁股。”
太子叹气:“你额娘起来了。去找你额娘,孤也得去做事。”
“听见没,小懒货。”弘晏道,“所有人都起来,就你一个还在睡,你好意思吗?”
小孩瘪瘪嘴:“我小。”
“你小不是理由。”弘晏抓住他的胳膊,“太医说小孩子每日睡四个时辰,你已经睡五个时辰,我不把你打醒,你能睡六个时辰。整个皇宫都没有你这么懒的小孩,真给阿玛丢脸。”
小孩掰掰手指:“我睡四个时辰。”
弘晏踉跄了一下:“你,你会算数?”
“会啊。”小孩张嘴就说,“一个时辰俩小时,我昨儿晚上九点睡着的,你看啊,三哥,现在是五点。”打开挂在脖子上的怀表给弘晏看。
弘晏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那就是我记错了,四个时辰刚刚好。你不准再睡,困了晌午吃了饭再睡。我们去上书房。”
“刚到辰时,你们把他弄醒做什么?”石舜华听到前院闹哄哄的,过来弄清什么事,倍感头疼。
弘曜:“绕着东宫走两圈,出一身汗,身体结实点,赶明儿就给他种痘。”
“这个理由还行。”石舜华道,“弘,额娘陪你一起走。”
1...8182838485...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