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城无忌
在fly收购webos30%的股份之后,媒体对世纪巅峰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纷纷开始看好webos的未来了。
“fly加入到webos开发者的行列,再加上系统开源,webos有像安卓一样快速成长、迅速抢占市场的可能,毕竟开源对制造商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可能会让三星、htc和lg等流行手机厂商转移目标。”——《纽约时报》
“webos是一款优秀的系统,亮点很多,但整个系统缺乏像安卓或者ios那样足够强悍的系统架构。在fly加入之后,webos这个最大的不足将得到修正,毕竟fly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架构团队!”——《洛杉矶时报》
webos系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多年来积累一部分忠实的爱好者,这一批人从palm os跟随到webos,粉丝的狂热程度不亚于iphone粉。在听到世纪巅峰将与fly联手开发webos系统之后,粉丝们觉得好似天降甘霖,他们相信这次webos真的有机会崛起了。
在全球最大webos社区,包括开发者、工程师、设计师在内的webos粉丝已经开始联合,准备等webos正式开源之后,立即着手webos应用程序的开发。
在各个fly社区,fly的开发者们也都开始为进军webos做准备了。webos和安卓一样是基于linux,开发方式跟安卓平台开发差不多,对他们来说为webos开发应用程序不难。
谷歌ceo拉里-佩里在看到webos将要开源的新闻后无比愤怒,他并不担心webos会对安卓构成威胁。只是webos开源明显就是冲着安卓来的,他感觉自己被张然耍了,咽不下这口气,当即将电话打到张然的手机上,质问道:“张然,你什么意思?”
拉里-佩里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张然和张婧初正准备出门去参加《未来启示录》的试映。在好莱坞,试映是电影上映前的必备流程,在好莱坞超过80%的电影都会进行试映,其中好莱坞大片更是百分百会进行试映。
试映一般是在还未完成全部制作,在最终剪辑版出来之前进行的内部放映,调查和分析观众对影片的反应。试映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借助观众的反应评估影片的可观赏性,可能根据观众的意见对影片内容做出调整,例如重剪出更符合观众期待的结尾或删去观众厌恶的情节。二是评估影片的可营销性,分析影片中的哪些元素是最吸引目标观众的,为后续的营销提供参考。
组织试映并不是电影公司本身,往往是会聘请尼尔森、nrg这样专业的用户研究公司进行。这些公司在接受试映的任务后,会依据之前为影片所确定的目标观众群体,按照在性别、年龄、观影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标准招募一定数量的观众参与试映。观众招募完成后,会应邀到特定地点观看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往往会派人参加试映,观察观众的反应。当观影结束后,组织者会请参与试映的观众填写调查问卷。
张然知道拉里-佩里是来兴师问罪的,哈哈笑道:“怎么了,拉里?”
拉里-佩里大声道:“别跟我装糊涂!你不是说世纪巅峰准备自己开发系统嘛,为什么买webos系统?为什么还要搞开源?你们这是要跟谷歌开战吗?”
张然信口道:“谷歌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怎么会跟谷歌开战呢!我们自己开发的系统问题比较多,放在市场上完全没有竞争力,所以,还是买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更好!”
拉里-佩里哪里肯信,开口骂道:“你这个骗子!”
张然轻笑一声:“拉里,你搞错了,我不是骗子,我只是一个演员!”
“fuck!”拉里-佩里差点没气吐血,把自己的手机都给摔了。
张然听到电影里传来咚的一声巨响,然后就是忙音,揉了揉自己的耳朵道:“这也太激动了吧,竟然把手机摔了!”
张婧初见张然一脸得意的笑容,知道他又有什么坏主意得逞了,笑着问道:“谁说你是骗子呢?”
张然挑了挑眉,轻松地道:“谷歌的拉里-佩里!”
张婧初问道:“你骗他什么了?竟然把别人气得把手机都摔了!”
张然咧嘴笑道:“我争取到了一个机会,在未来我们有机会从这帮老外的手中把手机系统的市场抢过来。”
张婧初知道世纪巅峰收购webos的事,不过她一向对这种业务上的事不关心,并不清楚张然他们收购webos系统干什么。现在听到张然的话,她顿时明白了,挥了挥拳头道:“你们一定会成功!”
张然冲张婧初笑了笑,道:“我们会努力的!走吧,去电影院!”他拉着张婧初的手,走出房间,开车前往市中心,去《未来启示录》试映的电影院。
电影教师 第898章 试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电影教师最新章节!
杰米-哈根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也是一名电影爱好者。他最喜欢的导演是诺兰,三年前《黑暗骑士》让他成了诺兰的粉丝,去年《盗梦空间》更是彻底征服了他。
平常杰米-哈根喜欢上gofobo看看,这个网站经常会发放免费点映的入场券,不但能免费看电影,有时候还能获得免费的爆米花、可乐,甚至是电影海报和t恤。
这天下午,杰米-哈根早早赶往了洛杉矶市中心的一家电影院。他昨天抢到了一场电影的入场券,不过网站上并没有公布电影的名字,只是说要招募观众。杰米-哈根知道这应该是有电影要试映,只有试映的电影才不会公布片名。
最近几天有网友透露,《黑暗骑士归来》、《复仇者联盟》,以及《普罗米修斯》都在进行试映。作为诺兰的脑残粉,杰米-哈根特别希望好运能够落到自己身上,第一时间看到《黑暗骑士归来》。
走到电影院门口,杰米-哈根看到大厅里观众排成了长龙,就赶紧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一般情况下,片方为了保证试映的观众人数达标,会放出远远大于座位数量的入场券。所以,获得入场资格的影迷得提前一两个小时到场,否则就可能遭没有座位的尴尬情况。
杰米-哈根伸手拍了拍前面的男子,问道:“知道是哪部电影试映吗?《黑暗骑士归来》,《复仇者联盟》,还是其他电影?”
男子耸了耸肩膀,道:“我刚才问过了,工作人员说需要保密。如果是《黑暗骑士归来》就好了,我特别喜欢落难的《黑暗骑士》,真希望能够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续集。”
杰米-哈根见对方也喜欢《黑暗骑士》,是同道中人,便兴高采烈的和对方聊了起来。
正聊得高兴,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过来,给杰米-哈根他们发保密协议,让他们在保密协议上签名。试映影片还没有公映,绝对不能有任何泄露。签完保密协议,还需要填个人情况介绍,性别、年龄、职业等,甚至把自己的驾照证拿出来,放在脸旁边拍照。除此之外,手机、相机、电脑等等都要存在存包处。
足足折腾了半个小时,杰米-哈根终于抱着顶峰娱乐提供的可乐和爆米花走进了放映厅;就在这时,张然和张婧初也来到了电影院。他们都戴着口罩,没有被认出来。
走进大厅,张婧初见大厅里已经人满为患,等待观影的队伍甚至已经蔓延到了大街上。拿到票的观众自然是兴高采烈,而排在队伍后面的人,则不断向队伍前面张望着。
现在暑期档已经走进了尾声,最近两周也没什么大片,不会有这么多观众排队等着看上映的电影,应该是等着参加试映的观众。张婧初嘴角不由翘了起来,:“没想到试映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小张同志,没想到你在美国也挺受欢迎的嘛!”
张然笑着摆手道:“小初同学,你这就不懂了。今天来参加试映的观众有500人,要签保密信息,还要登记个人相关信息,需要时间,所以才会排这么长的队伍;这些观众并不知道等会儿放的是我的电影。”
张婧初有些诧异:“不知道是你的电影吗?”
张然点点头,解释道:“如果知道是我的电影,那来的肯定都是我的粉丝。既然是我的粉丝,那就算电影很烂,给出的评价和分数肯定也很高。这样试映就失去意义了。所以,试映不能召集粉丝,招揽的都是普通观众。这样你才能知道普通观众的反应和心声,才能对电影作出相应的调整,该改的改、该删的删,该补拍的就补拍。”
张婧初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不过国内的试映基本上都是招募粉丝,招募影评人和媒体记者,为电影宣传造势!”
张然翻了翻白眼,道:“你还是电影圈的呢,连试映和点映都分不清楚。在电影上映之前,招募影评人和媒体记者为电影宣传造势,这个叫点映。点映和试映是两回事,是两个概念!”
张婧初冲张然做了个鬼脸:“我知道了,张老师!”
张然轻笑一笑:“行了,我们进去吧!”说着,他带着张婧初往放映厅里走去。
张然是电影的导演兼制片人,自然不需要排队等候,也不需要填相关信息,直接走进了《未来启示录》的放映厅。这是一个大型的imax厅,能够坐500多人。整个大厅前面几排已经坐观众,可能有2,300人。远远看去,黑压压的一片。张然他们坐到放映厅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这里比较偏僻不容易被人发现。
张婧初是第一次参加好莱坞电影的试映,见前面的观众神情激动地进行着各种讨论,心里有些好奇,问道:“好莱坞大片都会做这样的试映吗?”
张然十分肯定地点头道:“都会做的。”
张婧初问道:“那有没有不做的?”
张然想了想,道:“商业大片都会做,不做试映的基本上都是独立电影,像伍迪-艾伦、奥利弗-斯通等导演不喜欢试映,就在合约中明确要求不准电影公司试映。在我看来,试映其实一个与观众沟通的过程,让你明白观众喜欢的是什么,对导演来说,这很有意义的。”
等参加试映的观众基本上都入场了,一位三十来岁的女性工作人员走上舞台。她拿着麦克风,看了看台下的观众,微笑着道:“欢迎大家参加我们这部电影的试映,这次放映的是一部类似《拯救大兵瑞恩》的战争电影。”
这句话刚刚出口,很多期待看到《复仇者联盟》或者《黑暗骑士归来》的观众都微微摇头,心里都有点小失望。
女工作人员继续道:“这部电影有很多电脑特效,而且特效还没有完成,因此里面有些场景还是绿幕,演员身上还穿着动作捕捉服。等到电影制作完成,最后成片肯定不会是限制这样。”
等女工作人员讲完后,大银幕上放映了一段小视频,里面有个身穿外骨骼装甲的卡通人物现身说法,告诉大家等电影后期完成之后自己的样子会很酷,目前看到的还非常粗糙。接近着,小视频展现了一些已经完成的镜头和未完成时的对比,以便让观众有更直观的感受。
只是当身着外骨骼装甲的马特-达蒙出现在银幕上时,整个现场响了一片惊呼声。人群中有观众叫喊起来:“《未来启示录》!上帝啊,这是《未来启示录》的试映!”随即,整个现场响起了一片议论之声,不少观众脸上都现出了惊喜之声。
杰米-哈根听到这是《未来启示录》的试映先是有些惊讶,随即整个人也变得兴奋起来。《未来启示录》投资高达3.5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投资最高的电影,而且有马特达蒙、罗伯特-德尼罗、斯嘉丽-约翰逊等大明星加盟,他对电影本来就很感兴趣。4月份《未来启示录》在放出导演特辑之后,他彻底被征服了,他已经将《未来启示录》列为仅次于《黑暗骑士归来》明年暑期的必看影片。
观众们都望着前面的大银幕,只见银幕上放出了顶峰娱乐的标志,紧接着电影正式开始。
果然像工作人员提醒的那样,电影不少场景特效制作还没有完成,不少镜头连绿幕都没扣,经常能够看到人物身上掉着钢丝,看起来比较滑稽,但没有哪个观众笑场,所有人的思维和眼球都被张然的镜头牵着走,所有人都进入了电影构建的世界中。
《未来启示录》是杰米-哈根见过最写实、最残酷的科幻片,真实得像纪录片。反对机器联盟对机器人的残害,人类士兵躺在地上凄厉的惨叫,士兵的头颅转瞬间被子弹击中血肉横飞,这些残酷至极的画面冲击着杰米-哈根的内心,以至于他的手都在颤抖。
观看《未来启示录》是一次并不愉悦,却让人全情投入的体验。力道十足的视觉和氛围效果,让整部影片颇具冲击力,直指内心。
电影的战争戏很长,杰米-哈根简直以为会从头打到尾。但他显然错了,张然不是迈克尔-贝,不可能拍一部从头打到尾的爆米花电影。马特-达蒙扮演的亚当斯战败,向古上校投降,被带到了南极机器人修建的监狱中。在这里,他见到了自己失踪三年的妻子斯嘉丽-约翰逊,而他们正在谋划一场起义,想要夺回南极的控制权。
《未来启示录》有200多分钟,超过了三个小时,好莱坞电影很少有这么长的影片。因为电影太长的话,你排一场的时间,人家的电影都能拍两场了,所以院线就不愿意多排。
不过尽管电影的时间超过了三小时,但杰米-哈根却全然没有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当电影结束时,他的胸口添堵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厚实。这不仅仅是看过一部好片的充实和快感,中间夹杂着思考,震撼,余音绕梁,发人深省。他直接站了起来,用力拍着双手。
有杰米-哈根带头,全场观众都集体起立,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在场不少观众都看过《未来启示录》的预告片和导演特辑,他们都相信这部电影会是一部特别牛逼的电影,但他们真的没想到这部电影竟然会好到这种程度。
几乎所有人观众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震撼,除了震撼还是震撼。这还是特效没完成的版本,如果特效完成后,电影会好到什么程度呢!
杰米-哈根望着大银幕,感慨万千地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但我真的喜欢这部电影,我想我成了张然的粉丝了!他真的太厉害了,一点都比诺兰差!”
旁边观众是张然的影迷,有点无法接受杰米-哈根的话,在他看来,张然比诺兰厉害多了,就道:“张然是新生代导演中的第一人!连斯科塞斯、科波拉、以及伯格曼这些大师都格外欣赏他,我觉得他比诺兰强!”
旁边有人感叹道:“这部电影太酷了,尤其是结尾,简直震撼人心。可惜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完成版的电影,还要等一年,要是能马上看到就好了!”
另外一个观众附和道:“这是一部留名影史的科幻杰作,简直太完美了!”
电影教师 第899章 调研报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电影教师最新章节!
就在观众们议论纷纷之时,工作人员拿着麦克风走了上舞台,告诉大家接下来会把调查问卷发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填写,并告诉大家会选择12位观众参加随后的焦点小组讨论。
紧接着,几位工作人员各自捧着一叠粉红色的问卷,向现场的观众分发。
杰米-哈根接过调查问卷翻了翻,一共两页,上面都是量化后的各种问题。他知道问卷调查的结果可能会对剪辑以及未来的宣传和发行策略会产生影响,便认真填写起来。
第一个问题:从整体来说,你对本片评价如何?从一星到五星。杰米-哈根想也没想直接打了五星,这么牛逼的电影不给五星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么?
第二个问题:你会将本片推荐给朋友吗?绝对会?可能会?不确定?也许会?也许不会?绝对不会?杰米-哈根选择了绝对会,他不但会向自己的朋友推荐,而且还会在网上作推荐,这么好看的电影就应该向大家作推荐。
第三个问题,你会推荐朋友以何种方式观看这部电影?上映首周末去电影院看、有时间去电影院看、租dvd看、通过付费电视看、等电视免费看。杰米-哈根选择了上映首周末去电影院看,这么优秀电影就应该第一时间看到。
第四个问题,这部电影有让你不喜欢的地方吗?请指出来。
杰米-哈根对《未来启示录》非常满意,如果非要说不满,就是特效没有完成,看起来有点不爽。不过工作人员已经说过了,等特效完成后肯定不会是这样。他想了想,实在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写道:“这是一部完美的电影,我爱死这部电影了!”
写完之后,杰米-哈根瞄了一眼旁边人的答案,旁边的仁兄对《未来启示录》的最大不满是电影太血腥、太残酷,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杰米-哈根对这种看法嗤之以鼻,这可是战争片,肯定要真实反应战争的残酷,要是像漫威电影那样老少咸宜,那还是战争片吗?他摇了摇头,开始看下一个问题,你最喜欢的角色是谁……
填表问卷调查表,杰米-哈根将调查表交给工作人员后,正准备离开。没想到工作人员在接过问卷调查表看了看后,叫住了他:“哈根先生,一会儿我们有关于《未来启示录》的焦点小组讨论,我们想邀请你参加讨论,你愿意参加吗?”
杰米-哈根参加过几次试映,还是第一次接到焦点小组讨论的邀请。他知道在当问卷收集完毕后,调查公司会邀请10到15位观众留下来参加焦点小组讨论,深入的谈谈自己对影片的看法,电影公司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意见对影片进行修改。杰米-哈根非常喜欢《未来启示录》,很愿意为电影提供帮助,就道:“当然,我非常愿意参加!”
工作人员就道:“哈根先生,请你稍等片刻,我们很快带你到会议室去!”
在电影结束后,张然没有急着离场,和张婧初坐在椅子上,认真倾听着观众的议论。直到电影院的观众大部分散去后,张然和张婧初才起身,前往电影院的办公室,去参加焦点小组讨论。
一般情况下,导演不会出席焦点小组讨论,因为导演在场有些观众就不愿意把真实想法说出来,担心会伤害导演的自尊心,他们往往说“我爱死这部片子了,简直完美”,这种奉承话对调研其实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另外,有些观众说话比较狠,有些内心脆弱的导演就受不了,觉得自己被威胁、被蔑视了,会非常受打击。
不过张然是一个特别喜欢与观众交流的导演,坚持要参加焦点小组讨论。
张然和张婧初来到焦点小组讨论的会议室的时候,主持人,12位观众,以及顶峰娱乐负责《未来启示录》的主管都在里面。顶峰娱乐的几个主管见到张然和张婧初进来,赶紧起身问好,态度十分恭敬。
参加讨论的12位观众这时也认出张然了,都纷纷向他打招呼。这12位观众25岁以下男女各3人;25岁以上男女各3人;他们是专门挑选出来的,都不是张然的粉丝,所以他们看见到张然虽然比较兴奋,但还是非常冷静,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寒暄过后,张然看了看12位观众,微笑着道:“《未来启示录》投资3.5亿美元,超过了《加勒比海盗3》,是世界上投资最高的电影。成本这么高,我们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一会儿讨论的时候,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哪些地方是你们不满意的,你们一定要说出来,这样我们才能进相应的调整,让电影变得更紧张。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听到大家内心的真实感受,不用担心会伤我的自尊。”
在场的观众听到张然这么说内心的顾虑就打消了,觉得确实应该实话实说。
张然在执导北平奥运会的时候组织过上百场类似的会议,知道组织这种讨论最重要的是要让观众说出有效信息,必须对观众进行引导。他决定自己先把观众可能不满意的地方先提出来:“我们这部电影有213分钟长,三个半小时。你们觉得影片的长度合适吗?觉得影片过长的请举手!”
12位观众你看我,我看你,最终有3位观众将手举了起来。
张然伸手点了一个举手女孩,微笑着问道:“你觉得电影太长了是吧?说说具体的看法!”
女孩看了看张然,又看了看其他人,抿了抿嘴巴道:“是的,我觉得电影有点太长了,看完之后有点累,要是能够稍微短点就好了。”
女孩讲完后,另外两个觉得电影过长的观众也谈了自己的感受;紧接着,张然将不觉得影片长的观众叫了起来,让他们谈自己的看法。这9位观众看得比较投入,都沉浸在电影中,完全没有感觉到到影片的长度。他们纷纷表示:“完全不觉得长。”、“电影字幕出来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快就完了!”、“对啊,完全不够看,要是五个小时就好了!”……
焦点小组讨论本来该由主持人组织讨论的,但张然希望自己跟观众直接进行交流,主持人就只能在旁边打酱油了。不过主持人始终在旁边观察着张然和观众的讨论,他发现张然对这种讨论非常有经验,总是能够通过引导观众表达出对于影片某些方面的看法,而在一个观众发表完意见后,张然总会问大家:“还有没有其他人同意这一点?不同意的举手!”张然总是能让所有人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说出来,简直就像专业主持人。
两天后,圣莫尼克顶峰娱乐的办公楼里,众多的高管汇聚在一间会议室里,与张然一起讨论《未来启示录》的调研结果。
主持会议的是顶峰娱乐的ceo罗伯-弗雷曼,他拿起一份调研报告,沉稳地道:“最近我们为《未来启示录》举行了两次试映,现在nrg的调研报告已经出来了!”他冲会议秘书招了招手,示意她把文件分发给众人。
会议秘书立即抱着一沓文件给在座的众人挨个分发,很快每个人的手里都拿到了一份nrg的调研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