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城无忌
听到张然的话,两个演员,以及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大笑起来,他们也是同样的感觉。
戈达尔也哈哈大笑:“你这就不懂了吧,我是在探讨世界的真实性。”他看着张然,好奇地道:“我听他们说,你准备拍一部vr长片,你打算怎么拍呢?”
张然摊开双手,无奈地道:“现在只有大的构思。我要拍的是一部赛博朋克电影,故事发生在未来的网络世界中。人物会在不同的网络空间穿梭,可以避免场景转换带来生硬感,让我顺利完成叙事。第一场戏,我想好怎么处理了。但后面还没想好。只能慢慢尝试,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找到属于vr电影的语言。”
戈达尔盯着张然看了几秒钟,突然笑了起来:“我相信你能够找到的。”
张然笑道:“对我这么有信心啊?”
戈达尔很认真地点头:“在电影诞生之初,对电影语言进行探索的梅里爱、格里菲斯他们都才华横溢,同时要么足够有钱,要么有大公司在背后支持,所以他们才能进行探索。你同样才华横溢,而且更有钱,更具探索精神,我相信你能够创造出全新的电影艺术来。”
说到这里,他看着张然,略带不解地道:“我探索电影语言是因为电影是资产阶级的,要反抗资产阶级,就需要把电影的传统全部粉碎。那么你呢,探索电影语言是为了什么?”
张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非常认真地道:“很多外国人不理解中国人,说我们没有信仰。这是不对的,我们有信仰,我们的信仰是历史。你们基督徒追求的是上天堂。”
戈达尔打断了张然的话:“我不是基督徒,我的信仰是共产主义。”
张然听到这话笑了,作了个抱歉的手势:“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高追求是青史留名。我们国家有个商业片导演叫冯小刚,他的商业电影很受欢迎,但前两年他拍了部偏艺术的电影《1942》。在拍之前,他就知道票房不会太好,因为电影非常压抑,不是观众喜欢的类型,但他还是拍坚持拍了。他说,希望拍几部能够被记住的电影。道理很简单,他什么都有了,就欠一个青史留名,我也是这样。
电影从诞生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很多红极一时的导演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但我们还记得格里菲斯、记得爱森斯坦,因为他们奠定了电影语法的基础,是所有电影人的老师。我希望自己能像他们那样,在几百年后依然能被铭记。”
说到这里,张然呼了口气道:“你刚才说,你在探讨世界的真实性。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为此困惑过。我觉得人活一辈子,总要留下点什么,告诉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所以,我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创造一种全新电影。”
转眼间,已经是5月25号,戛纳电影节闭幕的时间到了。这个时候,该放映的电影基本上都放映了,此时奖项归属成为各路媒体关注的焦点。
今年的戛纳是继2000年之后,质量最高的一届,是难得的大年。今年主竞赛单元的19部电影,场刊评分超过3分的有5部,其中张然的《烈日灼身》以3.8分高居榜首,迈克-李的《透纳先生》以3.6分排名第二,俄罗斯电影《利维坦》以3.5分排名第三;土耳其导演锡兰的电影《冬眠》以3.4分排名第四;达内兄弟的《两天一夜》以3.1分排名第五。
在这五部电影中,《透纳先生》的导演迈克-李和《两天一夜》的导演达内兄弟都获得过金棕榈,再次获奖的可能性比较小。金棕榈基本上就在《烈日灼身》、《利维坦》和《冬眠》这三部电影中产生,其中《烈日灼身》的呼声最高。
影帝的热门人选,一个是《烈日灼身》的主演李雪建,一个是《透纳先生》的主演蒂莫西-斯波。媒体普遍认为李雪建的表演更出色,难度更高、完成度也更好,但戛纳现在有明确规定,一部电影只能拿一个奖。《烈日灼身》的质量特别高,肯定有奖,而《烈日灼身》一旦拿奖,李雪建就不可能拿奖了,因此,蒂莫西-斯波获得影帝的可能性更高。
当然,这只是媒体的预测,奖项的归属从来都与媒体无关。凡是能成为戛纳评委会主席或者评委的,都很有个性而且固执,不会轻易被媒体和观众所左右。真正决定奖项归宿的,是评审团九位评委的喜好。
电影教师 第1035章 闭幕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电影教师最新章节!
在距离戛纳不远,有一个叫多梅尔格的海景庄园,这是戛纳电影节最后一天闭幕日,主竞赛单元评委被关起来,讨论奖项归属的地方。评委们从早上九点开始讨论,在中午前必须讨论出结果,这样才有足够时间把获奖者从其他国家召唤回来。
此时,庄会议室内,主竞赛单元的九位评委正集中在一起,讨论奖项的归属问题。
戛纳电影节的评奖规则跟威尼斯和柏林类似,大致上有两种;第一种,大家先把最好的七部电影选出来,然后分配奖项;另一种是按奖项分别讨论,讨论后马上投票;然后再讨论第二个奖项。采用哪种规则由评审团主席决定。
在会议开始之后,简-坎皮恩就宣布按奖项讨论,然后大家投票。首先讨论的是金棕榈的归属,这是电影节的头等大事。
第一个发言的是索菲亚-科波拉,作为张然的脑残粉,她肯定是为张然大唱赞歌:“《烈日灼身》是电影节开幕以来,唯一让我感到精神一震的电影。越看越觉得巧妙,越看越觉得意蕴悠长,越看越能够体会到电影的乐趣。我完全进入了张然构筑的电影世界。我认为不把金棕榈给《烈日灼身》完全说不过去。我支持把金棕榈给《烈日灼身》!”
贾樟柯跟张然关系非常好,这个时候肯定要站出来挺自己人了:“戛纳电影节一直以来所秉承的精神,就是鼓励新电影语言的诞生,表彰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观照。《烈日灼身》大家都看了,对画面、对空间、对声音的处理都有很多新颖的地方,整部电影完成度非常高。我认为不是金棕榈不足以表彰这部电影。”
全度妍也特别推崇张然的电影,这个时候也是力挺:“《烈日灼身》真的太震撼了,电影拍摄的手法让你觉得你好像和角色在银幕中生活了一遍一样,让我觉得自己就是电影中的角色。”
这时候,简-坎皮恩开口了:“《烈日灼身》是一部非常出色电影,但张然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导演,根本不需要金棕榈,他本人也不在乎。我们都知道,张然并不想来戛纳,是福茂和雅各布请了他好几次,才把他请来的。对张然来说,拿不拿金棕榈意义不大。相反,锡兰一直在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从未想过对商业市场做出迎合和妥协,我觉得这样坚持自我的独立导演更值得肯定。”
丹麦导演尼古拉斯-雷弗恩表示认同:“我同意,《冬眠》非常广阔,这种对人生、人性和生活理解的视野广阔性,有点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那样的视野不仅在文学中少见,在电影中就更少见了,《冬眠》值得一座金棕榈。”
索菲亚-科波拉听到他们这么说,非常不服气,马上跳起来反驳:“我们这是电影节,我们评判电影的标准难道不应该是探讨电影本身吗?难道不应该选最好的电影吗?为什么要扯其他的?张然的电影是最好的,为什么要把奖项给其他人?”
贾樟柯坚决反对:“我们都是做电影的,应该知道电影创新有多难。你们去看那些成名的导演,绝大部分都在原地踏步。如果说需要鼓励的话,难道张然这种不断寻求突破,不断探索电影语言边界的导演不更值得鼓励吗?”
简-坎皮恩哑口无言,在座的其他评委也陷入了沉思。
在评审团讨论奖项归属的同时,戛纳的记者们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经打探消息,各种谣言在网络上乱飞。比如简-坎皮恩不喜欢《冬眠》,在看电影的时候看睡着了;尼古拉斯-雷弗恩认为《烈日灼身》过于炫技等等。
中国记者今年比谁都积极,简直跟疯了似的,蹲机场的蹲机场,守酒店的守酒店,找旅行社找旅行社。只要有可能打听到奖项消息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记者的身影。
《烈日灼身》质量可以说是所有参赛影片中最高的,而且还拿到了创纪录的3.8分,是金棕榈的大热门。而中国上一次拿金棕榈是1993年的《霸王别姬》,那已经是21年前的事了。记者们都非常希望《烈日灼身》拿下金棕榈,自然比谁都上心。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获奖结果出来后,电影节组委会就会通知获奖者参加颁奖礼。不过在通知的时候,组委会是不会说具体是什么奖的,因为万一人家已经飞回家,你跟他说他拿了尾奖评审团奖,那人家可能不愿意为了拿个安慰奖飞回戛纳。
在这个召回的过程,就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消息泄露的情况。那些离开戛纳的剧组坐飞机回来,而且他们参加完颁奖礼,又不可能马上离开,肯定要住一夜,所以,从航空公司,从酒店前台都有可能打探到相应的消息。
中国记者对这几个地方自然是重点盯防,都想方设法地打探消息。
随着时间推移,被召回的信息越来越多,获剧组逐渐明朗。《透纳先生》剧组被召回、《利维坦》导演萨金塞夫被召回、《狐狸猎手》导演贝尼特-米勒被召回。可《烈日灼身》剧组始终安静如鸡,完全没有动静。
快到十二点的时候,蹲守在马丁内斯酒店的中国记者发来消息:“评委们已经回来了,据说今年评委很快就把结果选出了,争执较少。目前本尼特-米勒,锡兰,萨金塞夫都有奖。朱利安-摩尔可能是影后。张然和《烈日灼身》还不清楚,没有打探到具体消息。”
下午三点,中国记者终于打探到了准确信息,蹲守在电影宫的记者弄到了一份名单,是闭幕式嘉宾座位以及专车接送的名单。能上这个名单,那肯定有奖。中国记者们看到名单后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名单上有不但有张然,还有李雪建和王珞丹。
拿到名单后中国记者都非常兴奋,《烈日灼身》是整个剧组一起走红毯,那么电影获奖的可能性更大。要么是评审团奖,要么是评委会大奖,要么是金棕榈大奖!
这个消息传到网上后,张然的影迷们欢声雷动,都对晚上的颁奖礼期待起来。
不过中国记者和影迷没有兴奋多久,很快有小道消息传来,锡兰的《冬眠》是大奖,但具体是什么大奖不清楚;而《烈日灼身》是小奖,因为简-坎皮恩认为张然已经是全球最好的导演,而且足够有名,不需要金棕榈的加持,应该把金棕榈给其他导演,这样可以让这些导演获得更多的关注。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中国记者和影迷都非常愤怒,fly上和海外影迷论坛上的记者影评人和影迷们也都纷纷表示不满。如果《烈日灼身》质量一般,就算不给你奖,大家也无话可说。但现在明明《烈日灼身》质量是最好的,你却因为张然名气够大而不给奖,这就太不公平了。
当然,这只是小道消息,最终结果到底是什么,还很难说。不过在场很多记者都已经打定主意,如果《烈日灼身》真的被小奖打发了,那等到发布会的时候,一定要好好问问简-坎皮恩,电影节评判电影的标准难道不应该是电影本身吗,为什么要掺杂其他因素?
晚上七点,第67届戛纳电影节颁奖礼正式开始。
第一个颁发的奖项是短片金棕榈,获奖影片是西班牙的《莱迪》,而颁奖人是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和中国明星李宇春。张然对阿巴斯非常佩服,阿巴斯的电影不反社会,也不带任何政治性的东西,他的电影总是着力发现日常生活和琐事中的人性,一些看上去很平常的小事,他却能拍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这才是真正的大师,这才是真正的牛逼。
短片金棕榈颁发之后,九位评委齐齐亮相,并在舞台左边的座位落座。紧接着,雅各布和金摄影机评审团的主席走上舞台,颁奖最佳处.女作奖,也就是金摄影机奖。
搀扶着雅各布慢吞吞的走上舞台,现场观众全体起来,用掌声向雅各布致敬。自1977年开始在戛纳担任总监,2001年开始任主席一职,供职戛纳最高领导层三十七载,带领戛纳电影节创造了辉煌的历史。雅各布的后半辈子几乎相当于半部戛纳影展的历史。
在70年代以前威尼斯一直世界第一电影节,但由于威尼斯自己作死,在70年代取消了评奖,加上雅各布对戛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积极向好莱坞靠拢,并花尽心思将科波拉、伍迪艾伦等大师请到戛纳,最终在八十年代戛纳超越威尼斯,成为了艺术电影第一圣殿。
雅各布站在话筒前,慢吞吞拆开信封,微笑着宣布道:“获得本届电影节金摄影机奖的是《弗鲁特维尔车站》!”
现场的观众和嘉宾都在鼓掌,而《烈日灼身》剧组鼓掌鼓得特别卖力。在《烈日灼身》拍摄过程中,瑞恩-库格勒一直呆剧组,跟大家一起工作,可以说是剧组的一员。他的电影能够在戛纳获奖,大家打心眼里高兴。
在热烈的掌声中,瑞恩-库格勒走上舞台,从雅各布手中接过奖杯了。他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激动地道:“感谢评审团把这个奖项颁给我,感谢剧组所有工作人员,特别要感谢张然导演。在我拍《弗鲁特维尔车站》之前,在《烈日灼身》呆了好几个月,从张然导演身上我学会了什么叫导演,也学会了什么叫坚持。”
电视台把镜头切给了张然,只见他站起来,满脸微笑的冲瑞恩-库格勒鼓掌。
镜头切回,瑞恩-库格勒继续道:“如果没有在《烈日灼身》剧组的学习,没有张然导演的指点,《弗鲁特维尔车站》不会拍到这种程度。真的特别感谢张然导演。最后,我把这个奖献给所有用心拍电影的人,我是你们的中一员。”
在瑞恩-库格勒下台后,现场气氛骤然紧张,媒体中心的中国记者,以及电脑和电视机前所有关心《烈日灼身》影迷的心弦都绷得嗡嗡直响。下面将颁主竞赛单元的奖项,《烈日灼身》到底会是什么奖呢?
电影教师 第1036章 金棕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电影教师最新章节!
颁奖嘉宾莫妮卡-贝鲁奇致辞后,现在所有人的目光便集中在简-坎皮恩身上,等着她揭晓影帝的获奖名单。新闻中心的中国记者和影评人,电脑和电视机前的中国网友此时都屏住了呼吸,心里非常紧张。
简-坎皮恩微笑着揭晓了答案:“蒂莫西-斯波,《透纳先生》!”
《透纳先生》剧组成员拥抱在一起,欢庆胜利;中国记者和网友都长舒一口气,《烈日灼身》没有拿到影帝,那就意味着还有机会拿金棕榈。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奖规则一直在变。1991年波兰斯基把金棕榈、最佳导演和影帝全部颁给了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此后戛纳电影节就规定一部电影只能拿一个奖,但可以附带一个表演奖,比如94年张一谋的《活着》就拿到了评审团大奖和影帝。
这个规矩后来被违反了三次,1999年柯南伯格把评委会大奖、影帝和影后颁给了杜蒙的《人啊人》;2001年丽芙-乌曼把评委会大奖、影帝和影后颁给了哈内克的《钢琴教师》;最严重的是2003年,夏侯把金棕榈和最佳导演全部颁给了格斯范桑特的《大象》。
不过从那年开始,戛纳电影节就明文规定:戛纳的七个奖项只能有一个奖出现双黄,而且这个奖不能是金棕榈;一部电影只能拿一个奖,除非这个奖是最佳剧本或评审团奖,在经过电影节主席批准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再附带一个演员奖,比如2016年法哈蒂的《推销员》获得了最佳编剧和影帝两个奖。这种规则保证了主竞赛单元的七个大奖中,至少会有六部电影获奖,最多只能有八部电影获奖。
在《透纳先生》拿下影帝后,美国女星朱利安-摩尔轻松摘走了影后桂冠。她也成为继朱丽叶-比诺什后,第二位三大电影节满贯影后。朱利安-摩尔并没有到场,奖杯由制片人代领。朱利安-摩尔02年获得威尼斯影后,03年获得柏林影后,都没有到场。
不只朱利安-摩尔,好莱坞明星大多如此,他们不是太看重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影后。对美国演员来说,三大电影节的影后,对他们的表演生涯没有太大的加成,不值得上心。
不过朱利安-摩尔还是请制片人转达了感谢之意,她说:“身为一个美国演员,却能荣获这项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影展颁发的影后头衔,真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我实在受宠若惊了!”
张然看着代替朱利安-摩尔发言的制片人,心想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五年之内肯定会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希望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中国明星不再把三大电影节,甚至奥斯卡影帝影后放在眼里,而是以中国自己的奖项为荣。
颁奖礼继续进行,安德烈-萨金瑟夫的电影《利维坦》获得最佳编剧奖;意大利女导演爱丽丝-洛瓦尔彻的《奇迹》赢得最佳导演奖;青年导演多兰的《妈咪》与戈达尔的《再见语言》共享评审团奖。
颁奖的过程对中国记者、影评人,以及广大的网友来说,是一个紧张不安又焦躁万分的过程。每颁发一个奖只要获奖者不是张然和《烈日灼身》,大家都会长舒一口气,然后继续担心下一个奖项。
电影圈都知道多兰是张然的铁粉,当初多兰甚至想考亚洲电影学院。张然在看到多兰的作品后,给他写了封信,鼓励他走艺术电影的道路。多兰从出道开始,就一直将张然视为精神导师,在多兰的电影中,总是能够看到模仿和向张然致敬的段落。
现在多兰获奖,而张然就在台下,他便在台上向张然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在我15岁那年,看到了张然导演的电影《飞行家》,那部电影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发现原来电影可以这样拍,镜头还可以这么使用。09年,我的电影《我杀了我妈妈》在戛纳获奖后,寄了dvd给张然,还给他写了信。他给我回了封信,说你要找到自己的路!这句话一直指引着我。今天,我想对张然说,你是我的老师。谢谢你!”
贾樟柯看看台上的多兰,又看看旁边的索菲亚-科波拉,心里有些感慨,张然影响太多年轻导演了,科波拉、多兰、瑞恩-库格勒,还有《聋哑部落》的导演,这些年轻导演将张然视为精神导师,随着这些年轻导演逐步成长,张然的影史地位会越来越高!
影史地位跟奖项没有太大关系,决定影史地位的是粉丝。当然,这个粉丝不是普通人,而是影评人和导演。为你写文章、为你著书立说的影评人越多,视你为精神导师,从你的电影中得到启发的导演越多,影史地位就越高。
李鞍拿奖无数,但影史地位并不是特别高,远不如王家卫、侯孝贤和杨德昌,关键就在于李安的粉丝中影评人和导演少,没有多少导演学李安,也没有多少影评人为李安著书立说。侯孝贤的情况不同,他虽然奖项不是太多,但贾樟柯、是枝裕和等中外名导都以他为精神导师,他们的电影都深受侯孝贤的影响。有这么多知名导演为侯孝贤背书,侯孝贤的地位自然就高了。
张然也是这个道理,张然的电影备受影评人青睐,有大卫-波德莱尔这样的理论家为他背书;在年轻的导演中,又有多兰他们这些追随者。可以肯定,随着张然的迷弟迷妹们逐步成长,张然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走上舞台后,她要颁发的是评委会大奖。
现在整个颁奖礼只剩最后两个奖项,评委会大奖和金棕榈大奖;而到场的剧组也只剩两个,《冬眠》和《烈日灼身》剧组,谁是今晚的大赢家就在此一举,现场气氛骤然紧张。
新闻中心的记者和影评人,电脑和电视机前的影迷们都屏住了呼吸,双眼紧紧盯着屏幕,心里默默的祈祷着,千万不要是评委会大奖,千万不要是评委会大奖!
抱着女儿坐在电脑前看直播的张婧初,此时也有些紧张了,手握鼠标不住的刷新屏幕。
简-坎皮恩站起来,打开了手中的获奖名单。她知道获奖电影是哪一部,但还是看了一眼名单,确认了一下最终的结果,微笑着宣布:“获得评委会大奖的是《冬眠》!”
镜头切给了《冬眠》剧组,剧组的演员们都站了起来,抱在一起庆祝。导演锡兰则有点失望,他已经在戛纳拿了两次评委会大奖,没想到这次还是评委会大奖。他在心里安慰自己,一个导演三次获得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这也算是创造了一个记录!
新闻中心的中国记者和影评人都站了起来,振臂不高呼。《冬眠》拿到评委会大奖,意味着金棕榈是《烈日灼身》的,金棕榈是中国的了。与此同时,电脑和电视机前的张然粉丝,以及普通网友也都开始庆祝胜利。
从微博到fly,从猫扑到虎扑,从百度贴吧到豆瓣八组,无数人在疯狂刷屏:“哈哈哈哈!金棕榈到手了!快发金棕榈!快发金棕榈!”
“金棕榈是张然的了!她真的太厉害了,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在《霸王别姬》拿下金棕榈21年后,中国电影重夺金棕榈!”
张婧初脸上的笑容比三月里的桃花还灿烂,她用力亲了亲女儿,指着屏幕,道:“笑笑,爸爸又拿奖了!你说爸爸怎么就那么厉害呢?”
小丫头好像听懂了似的,小手对着电脑抓啊抓,兴奋地喊道:“爸!爸!”
锡兰发表获奖感言后,《低俗小说》的经典配乐响起,昆汀与乌玛-瑟曼挽着手走上了舞台。今年是《低俗小说》在戛纳首映二十周年,戛纳官方举行了专门的庆祝活动,将电影的主演和导演请到了戛纳;同时他们也成为了金棕榈的开奖嘉宾。
在昆汀叽歪一通后,所有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到简-坎皮恩身上,等着她揭晓最后的结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