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汉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祀
不多时,护卫便回到衙门,向陈庆之禀报:“将军,是周参军、张参军两位来了在他们的外围,有好些军士跟着,骂周参军是北军余孽,扬言要请将军杀掉他,为荥阳城外阵亡的同袍报仇……”
“胡闹当日在荥阳,我不是顺着众将的心思,残杀了荥阳城所有将领,以此祭奠诸位阵亡将士么?难道这还不够给他们出气?”陈庆之的怒意顿时勃发,“战阵之上,各为其主,本来就没有办法计较更何况事情早已过去,连主将杨昱都被魏主保了下来,为何现在却偏偏抓住允宣不放?”
“将军请息怒”面对陈庆之少见的怒火,那名护卫连忙劝道。
陈庆之瞪了他一眼,忽然发现有些不对:“怎么是你在执勤?鱼天愍呢?”
“这个……鱼统领今天有事,令属下临时替他一天。”护卫有些支吾的回答。
鱼天愍有事?大概是和宋景休有关吧他们两人的关系一向很好……陈庆之叹了口气。他现在已经很清楚的明白,到底是谁违反了他的封口令。
好在除了这两个胆大妄为的家伙,外面的诸多士卒都还十分克制,也非常尊重他这个主将,在他发话之前,没有人敢擅自侵犯周惠一行。
对于公然违反将令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陈庆之当即决定免去鱼天愍的职务:“也罢鱼天愍不来,以后你就是我的护卫统领了。现在立刻召集护卫,随我出去接应参军。”
“末将遵命”新任统领大声应道。
有陈庆之亲自出马,很快就斥散围观士卒,将周惠一行接进了衙门。陈庆之握住周惠的手,非常关切的说道:“允宣,你怎么来了?如今城内无事,我不是让张参军知会你,让你暂时留在河阳中城的吗不跳字。
“这是将军的爱护之意,属下自然能够明白,”周惠微微摇了摇头,“只不过,属下同样很清楚,由于属下和宋军主的那番私仇,将军现在肯定很为难。所以,属下决定辞去车骑府录事参军的职务,请将军务必允准。”
“这怎么可以”陈庆之一口拒绝,“我府中诸事繁杂,如何离得了允宣?至于你和宋军主的事情,我自然会妥善调解,允宣你无须放在心上。”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四三章:执令京邑(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将军,宋军主的性格和人望,您比我更加清楚,当初就曾经特意嘱咐过。”周惠叹着气道,心中为陈庆之的器重和维护感动不已。可既然已经决定离开,话却不得不继续说了下去:“有了这番私仇,宋军主和军中的大多数将士,都已经不能容忍属下留在军中。将军若要调解,恐怕很难做到;强行压制的话,又会影响到军中士气,于守城要务大有妨碍……至于将军府中诸事,如今已有各曹行参军和曹吏负责,即使离了属下也没有什么妨碍。所以,属下能够放心的离去,从而免除将军麾下的这番纷扰,这也算是最后一次为将军效命吧”
说完,周惠拜倒在陈庆之身前,等待他作出裁决。
听了周惠的这番请辞,陈庆之默然无语。他心里明白,周惠说的都是事实,而衙门外渐渐响起来的喧嚣,也证明了军中士卒对周惠的怨念。他如果想平息事态,最好的办法便是任周惠离去,如此则自己不必左右为难,周惠也能够脱离纷争。
“唉事已至此,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他叹息了一声,把周惠扶了起来,“允宣,你如此为我考虑,我也不能让你难做……以允宣你的才能,以及如今的功绩和名声,就算离了我这里,也不难得到魏主的重用,自致于青云之上,获取锦绣前程。”
“在下谢过将军,”周惠顺势站了起来,向陈庆之致谢道,“这一段时间,在下随将军学到了很多,今后果真有了些许成就,都是将军的提携之恩,奖掖之德……此恩此德,在下将永远铭记。”
“允宣客气了,”陈庆之令护卫取来佩剑,先在手中摩挲了一番,然后递给周惠道,“此剑是我当年宿卫东宫时,时任左卫将军、太子詹事的都梁县侯韦怀文韦公(韦睿)所赠。韦公体质虚弱,每有出战,皆弃马乘轿,手握三尺竹仗指挥,我对此倾慕不已,后来以文弱之身,自请率军出外,大半都是慕韦公之事迹……如今咱们临别在即,我便以此剑转赠允宣,以寄我对允宣的殷切之望。”
“将军下赐,不敢有辞。”听说是已故梁朝名将韦睿的赠物,周惠大感兴奋,双手从陈庆之手中接过佩剑。不过,想到陈庆之也是不输于韦睿的名将,周惠心里忍不住哑然失笑。真是,自己都和陈庆之共事了一个多月,有什么必要因为韦睿的一件赠物而激动呢?
想到这里,他顺势恭维陈庆之道:“以将军转战千里、直下洛阳、抵御河北百万大军的战绩,已经足以和韦公比肩。他日南返,也自当有公侯之封,不使韦公儒将之名专美于前。”(历史上陈庆之尽管全军覆没,逃回江东后依然封爵永兴县侯,死后追赠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鼓吹一部,谥曰“武”,比韦睿的“严”字谥号评价更高)
“若能如此,就承允宣的吉言了。”说到自己的光明前程,陈庆之脸上也绽开了笑意,把离别的惆怅冲淡了许多。
“所以,请将军一定要珍重,即便事有不谐,也务必保留有为之身,”周惠再次向陈庆之躬身长揖,给了他最后一个忠告,“河北军虽然拿北中城没有办法,却很有可能在别的地方作出突破,届时将军须得当机立断,弃城渡河,以免陷于绝境之中。”
“我会记住允宣的话。”陈庆之知道周惠料事极准,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
由于中渚及南岸的勤勉,南段河桥很快就再次修通。李苗留下周惠守城,自己押着夏州郡兵过河前往谒见元颢,详细的汇报了三日前中渚平叛的经过,并且将周惠的事情一并上禀。
听说周惠被迫离开了南军,元颢大喜过望,当即派人前往中渚,诏令周惠前来谒见。此时,尚书祠部曹的复文也到达了军中,上面列着周惠父亲周析、侄儿周文的详细籍录,元颢点了点头,很快批准了两人的封赠,交还给呈文的祠部郎中。
除了祠部郎中以外,同行的还有尚书都兵郎中清河崔士安。崔士安掌管都内之兵,地位十分关键,元颢见他前来,很关切的问道:“崔卿何以到此?可是洛阳出了什么变故?”
“回陛下,京中尚无变故,”崔士安躬身回奏,“只是陛下亲征在外,抽空了洛阳的所有兵力,只留下千余河南府郡兵守城,城内的治安状况颇为不佳,甚至还出现了不少流言。临淮殿下对此十分担忧,是以遣微臣前来,请陛下回调些许兵力,并遣一员得力将领坐镇,以维持城内的稳定和治安。”
“是么?”元颢略一思索,目光掠过御案上放着的周惠履历,忽然想起前日召见杨昱时提到的事情。这周惠是河南府巩县人氏,麾下也大半都是河南府的府户军或郡兵,与他一样都出自河南府,也许可以调他前往洛阳维持?
以周惠从五品的官阶,虽然离从四品城门校尉还差了两级,却可以担任洛阳令,以此职假城门校尉,率本部及河南府郡兵主持城内治安。如此一来,既能够将他彻底与南军隔开,也显示了招揽和重用的诚意,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啊……
“临淮的意思,朕已经知道了。他要求的维持兵力和得力将领,稍后自会派出,”元颢点了点头,“两位卿家可先回城,等候朕的消息。”
“臣等遵命。”两位尚书郎中一同告退。
才把两人打发出河阳南城行宫,周惠正好奉命觐见。元颢见他身着绿袍,体魄并不如何魁伟,言语间忍不住啧啧称奇:“听说周卿本为河南郡学生员,于武事并不熟谙,当日却能身先士卒,以迅雷之势击破叛军,实在令朕大开眼界”
“贱名微行,得入陛下圣目,微臣幸何如之,”周惠拜倒在地,很从容的向元颢回道,“《论语》‘宪问’一章之中,记夫子曾有言曰‘仁者必有勇’,微臣虽不敢以仁者自居,却也愿从夫子之圣教。”
“好一个‘仁者必有勇’”元颢见周惠态度从容,应对得体,一时大为赞叹。不过,适当的敲打也是必要的,元颢久居人上,对此道自然是驾轻就熟:“然则夫子也有言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周卿可知此语何解?”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四四章:执令京邑(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允宣可是信了京师之风评,以陛下为暗弱之主么?不错,陛下自即位以来,行事的确失之放纵,以致公私不安,人情失望。但允宣若因此而存着怠慢之心,恐怕将有不测之祸”杨昱仿佛看出了周惠的心思,郑重提醒他道,“须知陛下本非心思浅薄之人,以夺爵赐死的罪藩之子出仕,却能大得朝廷信重,屡次统领大军出征,并获三师、三公之高位,这岂是心思浅薄之人所能做到的?广平(孝文之子元怀)、汝南(孝文之子元悦)为帝室至亲,临淮、安丰居宗室之望,然而较之陛下,名位和资历却皆有所不如。否则的话,梁主何以舍汝南而重陛下?济阴王、丘大千等两淮重臣何以纷纷归降?临淮、安丰两位殿下又何以甘心率百官郊迎劝进呢?”
周惠点了点头。杨昱曾经和元颢共事,一同征讨关内叛党,虽然合作得并不愉快,但对元颢本人的性格自然了解颇深。
“杨公这一番话,可谓金玉良言,晚生受教了,”周惠拱了拱手,“方才晚生还在想,令郎孝邕有第七品员外郎的荫封,可以荐他担任城门丞或者假城门司马,替晚生统带麾下那一军士卒。若能如此,令郎能够即刻起家得一要职,而晚生便可以辞职归乡,脱离中枢的这番是非……”
“允宣辞职的话,能否获准先不说;便是辞职,也莫扯上我家孝邕。他性格比较急躁,可应付不来你的这番提携,”杨昱摆了摆手,“况且,他现在正替叔父担任丧主,刻下并不方便出仕。”
“这么说来,晚生只好另寻他途。”周惠叹道。
他现在已经有了一番名声,别说是辞职,哪怕失去现在的官阶和爵位,之后也随时可能受征复出。唯一放不下的,就是现在这一军士卒,若要辞职的话,就必须作出适当的安排,将他们留在编制之内。那么等到他复出时,有之前的渊源,很容易便能再掌这一军,正如他在北中城把这一军从李苗手中要过来一样。
当然,他也可以不辞职,安心的待在洛阳令、假城门校尉的位置上,等元子攸名下的河北军打到这里,便立刻献城相投。可是,休说这种毫无节操的事他做不做得出来,即使真的咬牙做了,因此而保住官阶和爵位,他的名声也会完全毁掉,之后除非他愿意以尔朱荣等只重军功、不管私德的军阀为靠山,否则便随时可能受到御史的弹劾,从而失掉得来的一切,并且再无复出的可能。
到底该怎么做呢?这还真是个难题。但可以确定,杨昱这边的杨孝邕显然是不能指望了,他也就没有必要再打扰杨昱,于是起身向杨昱告辞。
“允宣慢走,”杨昱把周惠送出正厅,忽然拜托他道,“舍弟的四十九日法事,如今只剩下十余天,此事允宣是知道的。等到圆满之后,我将携孝邕扶柩归葬故里,届时若允宣依然假城门校尉,还望莫要留难我父子二人。”
周惠一愕,杨昱也发现局势很紧了么?看来聪明人还是不少啊
他点了点头,向杨昱承诺道:“叶落归根,人之常情,贤父子归葬至亲,晚生自然没有留难的理由。”
……,……
驭马离开杨府,周惠沿着青阳门御道随意的走着,心里想着刚才和杨昱的那番商谈。按照杨昱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他现在不方便立即辞职,即使辞职也会被元颢留任,况且他已经答应了杨昱,至少要协助他父子两人离开。
可是,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啊否则难免会打上了元颢顽党的标签,再加上之前担任陈庆之属官的事,真会像杨昱所说的那样被当即处决。
到底还是没有根基的问题。正因为没有根基,虽然明知这次的机遇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其中,以求得出人头地的机会。这一点,他现在显然已经做到了,当初一同投身府户军的四人之中,比起在河北军中担任军副的田颖,可能担任军主的王建,不知道担任什么的夏侯敬,还有赋闲在家的谢邦,他显然要成功得多。而只要躲过当即处决的风险,随后元子攸肯定会下旨大赦,他就能安然无恙的返回乡里,凭着北中从战、伏波中渚的名声,等待朝廷或哪位府主征辟他复出担任官职。
自孝文帝迁都以来,魏朝对于士人,可以说是非常宽待,除非是你死我活的朝廷政争,亦或是现在这样的夺位之战,否则很少会处决犯事的士人,凡有大臣负罪当死,都允许其归第与家人诀别,然后从容自尽,以保留作为大臣的体面。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人黜职后,不久都能够再次起复;甚至连赐死的大臣,之后若有子弟显贵,都能够重新获得追封和赐谥。
法令如此松弛,这也是魏朝后期政局败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河间王琛,担任定州刺史时大肆搜刮,灵太后评价说“唯不将中山宫来,自余无所不致”(除了没将中山行宫搬回家外,其余哪都逃不掉搜刮),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三次因为贪污而罢官夺爵,结果又三次得到起复;后来领军作战,一败于氐、羌,二败于鲜于修礼,同样是屹立不倒,直到第三次被葛荣击杀,才彻底结束了折腾不已的一生。
至于大赦,在魏朝更是频繁,宣武帝在位十八年,大赦八次;孝明帝在位十三年期间,灵太后一人就大赦了十六次,有时甚至一年三赦。而大赦如此频繁,有多少罪都很难丢掉脑袋,众臣也就越发的肆无忌惮。连身为天子的元子攸,在即位前深受孝明帝的信赖,也会徇私枉法,将作为通缉要犯的杨宽藏到家中,一直等到朝廷发布赦令。只从这一件事上,就可以知道魏朝法令松弛到了什么程度。也难怪后来尔朱荣在河阴虐杀朝臣时,会拿洛中士人骄侈成俗、败坏朝政作为他的借口了。
正是知道魏朝宽待士人,法令松弛,而且大赦频繁,当初周惠才敢铤而走险的投靠陈庆之,并能够预先为自己制定好脱身和起复的计划。只不过,现在这计划出了点问题,他必须尽快解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四四章:执令京邑(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周惠出神的想着事情,不知不觉间就过了孝义里,到达洛阳小市附近。这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一声略显耳熟的招呼:“前面可是周兄?”
周兄?是叫我么?周惠有些迷惘的抬起头,眼前便出现了一张印象深刻的面孔,正是见过两面、有过赠答之缘的邵县侯元宝炬。
说起来还真是巧合,每次和这邵县侯见面,都是在这城东小市附近。不过,这或许不难理解,他的父亲元愉,还有舍宅为平等寺的叔叔元怀,都是虔诚信佛之人,平时颇有交往(史载元愉‘崇信佛道,用度常至不接,与弟广平王怀,颇相夸尚,竞慕奢丽’),所以他经常出入平等寺也在情理之中。
“原来是子炜兄,”周惠回过了神,下马向元宝炬拱手道,“可是又自平等寺奉佛而来?”
“不错,”元宝炬回答着,颇为疑惑的望向周惠,“倒是周兄,不是在随车骑大将军陈庆之驻守北中城么?怎么有空在这洛阳城东闲逛?”
“驻守北中,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周惠状似无奈的一笑,“在下当日在荥阳守卫西门,曾击杀过陈车骑帐下一名得力军将的胞弟,此事最近被揭开,在下为了不让陈车骑为难,已经主动离开了北中城。”
“原来是有这么一番变故,”元宝炬点了点头,“这样也好,周兄毕竟是我大魏之人,效力于客军终归不妥,如今能够待职京师,也算是回到了正途。”
待职京师?哦,自己这样信马由缰的闲逛城东,倒真像是待职的模样。
面对元宝炬的误会,周惠也不说破,回以一个尽量轻松的笑容。不过,他毕竟搁着心事,而元宝炬也立刻发现了这一点,很关切的问道:“周兄可是担心职司的问题?如果愿意屈就的话,我倒是有些门路。现任河南尹天水杨机杨显略,曾为先父藩国中尉,与我数有交往,以周兄的官资和才学,由他荐任从六品河南郡丞当无问题。”
“子炜兄误会了,”见元宝炬这么热心,周惠也不便再隐瞒,将自己的新任命和盘托出,“不瞒子炜兄,几日前在下平定中渚叛乱,因此得入陛下法眼,如今已擢升从五品通直散骑侍郎,加伏波将军,并实授洛阳令、假城门校尉两职,不日便将上任……刚才心不在焉,乃是深感职责重大,因而沉思熟虑,倒是有劳子炜兄费心为在下安排。”
“什么前日平定中渚叛乱之人,居然就是周兄么”元宝炬大为震惊,“没想到周兄不但富有文学之才,还颇得领兵之要,实在让人佩服”
“适逢其会而已,当不得子炜兄谬赞。”周惠随口谦谢着说。
“允宣实在无须太谦,”听说周惠担任了这两项重职,元宝炬的态度变得更加热切,直接称呼起了周惠的表字,“如今允宣即将执掌洛阳城门关防,我倒要向允宣举荐一人,或可成为允宣的得力臂助。”
“是吗不跳字。听到“得力臂助”四字,周惠心里一动。既然说是臂助,而且又和元宝炬这样的近支宗室相熟,想必也有官身了。他现在正愁没人帮忙接掌麾下那一军士卒呢,或许可以拜托给元宝炬的这位熟人?若能如此,就算到时取不回那一军,也能和元宝炬这位未来的至尊结下另一份善缘吧
想到这里,他立刻答应元宝炬道:“既是子炜兄的举荐,想必不会有问题,还请将其姓名、籍贯和履历示下。”
“那我先多谢允宣了,”元宝炬拱了拱手,“此人姓元名整字子肃,乃本朝宗室子弟,曾担任从六品骑都尉之职,现任从六品河南郡尉。他的父亲,生前担任从五品奉车都尉职务,去年在河阴死于尔朱荣之手,所以前时长乐往附河北尔朱荣,他虽然是长乐的侍卫官,却选择了留在洛阳城内。可没想到的是,当今天子即位之后,立刻把侍臣全部换成了自己的故吏旧交,他也被解职回家赋闲,还是我拜托杨府尹,荐他担任了现在这个官职,却是做得十分委屈……允宣若是愿意,不妨荐他担任城门司马,为允宣统领缇骑,以他曾任骑都尉的经验,肯定能够胜任愉快。”
元宝炬介绍的非常仔细,周惠也听得非常认真。起初听说其人姓元字子肃时,他差点吓了一跳,以为是哪个近支宗室呢。要知道,河北那边的元适元子攸,河阳南城的元颢元子明,还有面前的元宝炬元子炜,这三位天子或未来至尊,表字都是这种格式。不过,听说他父亲只是掌御乘舆车的从五品奉车都尉,周惠也就放下了心,这元整元子肃,看来只是偏远宗室子弟,所以他还是用得起的。
元整所担任的骑都尉,掌监羽林骑,位阶和统领缇骑的城门司马一样都是从六品,连职衔也非常类似,其中的区别,仅仅是前者掌巡查皇城、随驾出入,而后者掌巡查各处城门、随校尉缉拿犯人罢了。可以说,元宝炬的这个举荐,真的是再合适不过。
这样一想,周惠忽然发现,元宝炬的交游还真是意外的广阔啊各位宗室他认识,河南尹他认识,自己这个新晋士人他也认识,才一提自己那个假城门校尉的职务,他马上就能举荐合适的辅佐人选。如此一来,在帮助自己的同时,也给了元整一番提携;而如果自己真的待职洛阳,说不定真会接受他的举荐,从而欠下一份提携之恩。
从这一情况来看,元宝炬虽然远离朝堂,除了一个邵县侯的封爵外,没有任何的职衔,但潜在的影响力却不可小视。难怪他出仕之后,立刻青云直上,成为宗室中的第一人,直至登上西魏的天子宝座。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现在要操心的事情。他只知道,元宝炬举荐的那个人,真的是非常合他的心意,也让他忍不住当即提出了要求:“子炜兄,咱们左右无事,不如现在就去河南府衙,让我见见这元整元子肃如何?”
“允宣都说了,我自然无有不遵。”元宝炬笑着说道。
(:元宝炬表字没有记载。但是他长兄元宝月字子焕,按照北魏宗室的取字原则,我私下给他取字为子炜……炜者,光明也,与炬相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四五章:执令京邑(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由建春门进城内,绕过周回三里的翟泉,便是河南府衙门。周惠之前曾经来过,并且和王建、夏侯敬、谢邦、田颖入衙门内晋见,领取府户军官职,对这里的印象很深,毕竟他的从军生涯,乃是在这个地方开始的。当时的河南尹,还是依附元天穆的元子思,等到元颢入洛,元子思自然被斥退,职务由安南将军、司州别驾杨机接掌。
故地重游,周惠很快就发现,这里的人气比上次萧条了许多,建春门御道北面,当日河南府户军集结的那片校场上,如今只有数百名郡兵操练着,都是被元颢挑剩的羸弱之人,这些郡兵固然是有气无力,带领他们的军将也毫无责任心,很随意的歪在泉边树下的一张胡床上面打着盹儿,手上甚至还抱着一只酒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