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汉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祀
看着此人的形容,周惠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这货该不就是元宝炬推荐的元整元子肃吧?
他的预感显然就要变成现实,因为元子攸径直走向了那名军将。不仅如此,另一名十三四岁的健壮少年也跑了过来,大力的推搡他道:“姐夫快醒醒邵县侯来看你了”
“阿毅,别扰我,”军将嘟哝道,“管他什么侯什么公的,只有不是你姐就成……”
“是街对面的邵县侯啊,姐夫”被称为阿毅的少年不屈不饶的推着,只可惜军将看似摇摇欲坠,却总能像不倒翁似的稳住身形。这看似滑稽的一幕,却让周惠瞪大了眼睛,因为他曾经听文德宿卫骑军军副马佛念说过,骑兵在马上作战,下盘一定要稳当,腰腹一定要灵活,而看这军将的下盘和腰腹,显然是一名极为出色的骑将。
果然不愧是监羽林军的骑都尉,也不愧是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之子……周惠忽然来了一些兴趣。
被唤作阿毅的少年,见推不倒这位军将,只好另寻他计。他仔细观察着军将的呼吸俯仰节奏,忽然伸手一探,迅速向他手中的酒瓮抓去。可这军将看似迷糊,却能下意识的将酒瓮往外急撤,而阿毅则顺着他的撤势一推,终于将他推得失去了平衡,也让军将惊醒了过来,有点手忙脚乱的稳住了身子,酒瓮也依然在手中抱着。
“好你个阿毅,倒是有了点长进”他哈哈大笑道,“咱们再来”
“姐夫邵县侯在旁边呢”阿毅连忙提醒道。
“哦……是子炜兄么?”军将眨了眨眼,这才看清一旁的元宝炬和周惠二人。他把酒瓮放下,向元宝炬拱手致歉,“子炜兄,刚才是我怠慢了。来,咱们喝酒我先自罚一樽”
“子肃,你可不能再喝了,”元宝炬拦住了他的酒樽,“这一阵子,你每天就这样练兵吗不跳字。
“那我能怎么练呢?”元整元子肃放下酒樽,长声叹息着说道,“子炜兄,我是骑将,只会带骑兵。这些步军,我可实在带不来,更何况还都是挑剩下的老弱,看着都让人丧气”
元宝炬知道元整说得不错,也没有反驳什么,只是转过话题问道:“杨府尹不在么?”
“杨府尹去洛阳县衙了,”这次回答的是名为阿毅的少年,“听说县里又积了些政务,而新的洛阳令还没有到任,杨府尹放不下心来,昨日就去了那边。”
“又去洛阳县衙了么?”元宝炬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元整散乱的发髻上面,“子肃,我有事情要和你商量,你先稍稍整理下仪容,别在人前失礼。”
“子炜兄,你别打闷葫芦,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吧”元整看了看元宝炬,又看了看周惠,直觉告诉他事情与周惠有关,“这位是?”
“我是新任洛阳令义兴周惠,并领伏波将军,假城门校尉,掌洛阳内外治安和城门关防,说来也算是河南郡兵的上司,”周惠笑呵呵的望着元整,好似看着一块宝玉似的,“听子炜兄说,子肃长于骑战,因此我想荐子肃担任我的城门司马,统领缇骑巡查各处。”
“统领缇骑?这事情不错,比守着这些老弱残兵强多了”元整哈哈一笑,向元宝炬、周惠两人拱手致谢,“既然是子炜兄的好意,在下更是没有二话,也谢过周将军的举荐之情。”
“子肃的性子还是这么急,”元宝炬笑着摇了摇头,“也罢,等子肃你整理好,咱们就一块去洛阳县衙,让你向杨府尹提出辞呈,之后交代了公事,允宣便可行文向尚书吏部和都兵部荐举子肃。”
“看来我也这洛阳令也要及早上任了,”周惠笑道,“原本还有两天假,准备回乡一行,却没想到县衙积了那么多公务,居然劳动府尹代为处理……对了,子炜兄,河南府尹可以兼理洛阳县吗不跳字。
“一般是不成的,但杨府尹有些不同。他之前曾以伏波将军任河阴令、洛阳令两职,官声极好,离任后还有洛阳吏民为他在县衙门外立了清德碑。如今他虽为河南尹,对洛阳县依然十分关注,见洛阳县公务积累太久,便奏明陛下,以府尹兼理洛阳县事,”元宝炬向周惠解释说,言语间颇有期许,“如今允宣也和杨府尹一样,以伏波将军任洛阳令,他日说不定也能主政河南府哩……”
说话之间,元整已经下了翟泉池边石阶,就着水面草草整理好仪容,戴好郡尉武冠,催促元宝炬和周惠道:“子炜兄,周将军,咱们这就动身如何?反正洛阳县衙也不远,出了建春门过马市和阳渠东石桥就是”
“那去吧,”元宝炬熟知元整性情,有些无奈的说道。
一行人离开校场,出建春门沿阳渠向东而行,连那个被唤为阿毅的少年也跟着。经周惠主动问起,元整才想到将这个少年介绍给周惠:“这是我内弟长孙毅,今年十三岁,自幼父母双亡,和他姐姐两人相依为命,之后就一起来了我家,倒是个非常机灵的孩子,武艺也还使得……阿毅,来见过周将军”
“是,姐夫,”长孙毅应了一声,却指着前面的马市说道,“姐夫你看马市外怎么围了这么多人?难道是杨府尹要处决洛阳县的死囚吗不跳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四五章:执令京邑(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周惠一怔,不是说杨机颇有清德知名么,怎么一来就见他处决死囚?要知道,魏朝前期虽然法令极苛,但是在中后期,对死囚都非常慎重,而且在太武帝时,即采纳源贺的意见,“宥诸死刑,徙充北籓诸戍”,“ 一岁所活,殊为不少”,到了孝文帝当政期间,因为哀矜庶狱,死囚大多得以保留性命,发配边镇戍守,之后便差不多成为定例。
更何况,除叛逆等特别严重的罪行以外,死囚一般都要留待秋后处决,而现在不过是初秋时分,怎么就如此急迫了呢?
四人加快脚步,排开围观的人群,来到马市的正门之外,便看见一名囚犯背门而坐,头戴一具大得惊人的重枷,几乎被压得了直不起腰来。在他的身边,有两名狱吏持械看守着,另有一名十余岁的女孩,身着仅能勉强遮体的破旧衣服,正竭力用小手托着枷锁,好减轻囚犯的负担。
仔细打量着这具重枷,周惠暗暗咋舌。他曾经听人说过,这种重枷号曰“弥尾青”,长一丈三尺(约合现在的三米八左右),喉下长一丈(三米左右),乃是魏朝最重的大枷,轻易不会动用。而动用这种大枷,几乎比处决死囚更加难得一见,也怪不得会有这么多人围观。另外,那个托着重枷的孩子,显然也很能吸引众人的注意和怜悯,周惠就听见身旁有人在慨叹,说这囚犯倒生了个好女儿之类的话。
周惠同样也很感慨,再想到这个女孩和妹妹差不多大,处境却如此凄惨,忍不住就懂了恻隐之心。他走到狱吏面前,很是和蔼的问道:“两位,这人究竟犯了什么事情,居然动用这么大的重枷?”
见周惠穿着绿袍官服(从五品已经可以服绯袍,只是没有换上),身边还跟着一名头戴武冠的军将,狱吏不敢怠慢,躬身向他和元整回答道:“回禀两位官人,此人盗窃宗室贵戚之家的财物,按律当判斩首,或者发配边镇;但府尹念他乃是初犯,而且还有子侄需要抚养,不适合流放到边地,因此动用大枷禁锁十天,以代替斩首的刑罚。”
那小女孩却是机灵,听周惠向狱吏问起囚犯的事,立刻扑到他面前跪下求告:“官爷求你放了我的叔叔他是为了给我治病,才不得不去偷别人财物的……叔叔还说,要偷就偷有钱有势的人家,不然偷了像我们这样的小户人,人家肯定承受不起损失……”
“这倒是个义贼,”周惠转头向元宝炬叹道,“我倒有心救他一救,不然十天下来,恐怕也免不了大病一场,也等于是到了绝路……子炜兄,我既为洛阳令,可不可以改判?律例上可有什么条款可依?”
“本朝麟趾格律令,我却不是太熟,”元宝炬摇了摇头,“不过,允宣既然颇有才学,又说他是个义贼,倒不妨引经义决狱的前例,看能不能有所转圜。”
“子炜兄高见”周惠点了点头,心中立刻有了主意。
元宝炬口中经义决狱,汉时董仲舒提出来的断案方法,由于多引《公羊春秋》的内容,又可称为《春秋》决狱。这种断狱方法,在汉朝时期十分普遍,北魏兴起之后,也废除了军法或部落旧法,重订律令,并于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下诏,“诸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等于是将经义作为决狱的最高判定。而后来改订律令的诸大臣中,声望最为隆重的名臣高允,即是“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的经义决狱大家,改订律令时也参考了不少经义决狱的原则。
经义决狱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两项。一是法不违礼,二是法求于心。法不违礼很好理解,礼律古代本为混通之学,魏朝士族又最重礼法,自然将礼居于法之上,以之作为决狱标准,最为典型的就是处理孝道与法令之间的冲突。例如藏匿罪人,本是违法行为,但如果父子之间藏匿的话,就绝对不会追究藏匿者的责任;与之对应的是,儿子如果状告父亲,不论有理无理,首先就是犯罪行为,必定受到惩罚。
至于法求于心,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注重犯罪动机。如果主观上没有犯罪行为,即使违法,也不会给予惩处,例如两家结婚之后,有谣传说男方已经在外面病死,然后女方家族将女儿另嫁,那么即使男方回来,也不会追究女方重婚的罪责,因为她并不是要故意犯罪。除此以外,如果动机合于道义,即使有意犯罪的话,按照经义决狱的主张,也能够凭着这好的动机减免不少罪责。
如今周惠想改判此人,就是想引用上述最后一条。所以他很快和元宝炬等人赶到洛阳县衙,拜见代理政务的河南府尹天水杨机杨显略,然后拿出身上携带的诏旨,向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见周惠是新任的洛阳令,又与元宝炬联袂而来,杨机的态度颇为谦和:“县内政务纷扰,周令能提前销假履任,甚是难得。至于改判此案,只要能妥善处理,我并没有什么意见。”
“杨府尹如此大度,下官感佩不已,”周惠躬身拜揖,进一步问道,“不知这囚犯是何身份,所窃的是哪一家?”
“这囚犯名为申屠纥逻,却也有些来历。他有一位姑母,曾为庶人元禧宠妾,生有两子,因此元禧谋反后,他家也受到牵连,彻底败亡了下去。至于失窃的那家么,”杨机转头望向元宝炬,“乃是已故右中郎将赵郡李作予家,子炜应该是知道的。”
“居然是舍妹的夫家?”元宝炬大感诧异。右中郎将赵郡李作予,正是他的妹夫,同时也算得上是他的表弟(元宝炬母亲杨氏原为歌姬,深受其父元愉爱幸,因担心她过门后受正妃轻视和欺凌,托李作予的祖父赵郡李恃显收养她,诈称赵郡李氏女儿),他如何能不知道?只不过,“前日与舍妹见面,舍妹并未提起这件事。敢问杨府尹,不知舍妹家中被窃去了什么东西?”
杨机回答道:“子炜放心,被窃的东西并不多,几件首饰和衣裳而已,衣裳估计是犯人准备改小给侄女穿的,首饰则也已经全部追回。令妹也未曾遣人出告,乃是金铺掌柜见首饰形制不凡,知道是宫中赐物,因而主动送来告官,然后顺藤摸瓜查明了此案……虽然事主未予追究,但令妹毕竟是亲王之女,身份亲贵,按律自当严惩犯人。”
“原来是这样,”周惠明白了原委,心中更加笃定。他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向杨机和元宝炬拱了拱手:“那么下官倒有一法,既可以惩恶扬善,也可以补偿李家的损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四六章:昔人重逢(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经过周惠引经据典的争取,杨机解除了申屠纥逻重枷十日的刑罚,改为没入李家操持三年贱役。这样处理,既惩罚了他盗窃财物的罪责,也避免了他因受刑过重而伤及性命,并给他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让他叔侄二人得以免于饥寒。
将申屠纥逻从重枷礼放出来时,周惠惊讶的发现,此人身形居然极为雄壮,这让他更加感慨不已,对元宝炬说道:“以此人的体格,足以横行街市,或者落草为寇,所谓‘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是也,可他却能够甘守清贫,足见本质不坏。子炜兄不妨转告令妹,勿以偷窃而轻视此人,若能善加接纳,以其守卫门户,必可大收其功。”
“方才在县衙里,允宣说了他那么多好话,连杨府尹都被你折服,我和舍妹又怎么会轻视他呢?”元宝炬笑着回答道。
“杨府尹也真是。在下不过偶起怜悯,想帮这人一把,结果就被杨府尹拿话套住,不得不销假提前上任,”周惠摇了摇头,“离家近一个月,难得陛下给了两天假期,本来还想回去探望一番的。”
“允宣也体谅下杨府尹如何?最近洛阳城内颇不安稳,事务繁多,他手下只有那么千余羸弱郡兵,就算把精力和力量全部用在洛阳,恐怕也难以应付得来,更何况他总判河南府,手下有十余个县要顾及,还要赴尚书省朝堂听事呢?”元宝炬替杨机分辩道。
“在下自然明白,也能体谅杨府尹的处境。”周惠点了点头。
……,……
既然走马上任,管理这首善之区,周惠也很快开始履职。他把自己那一军从河阳中城调来,安置在马市和租场之间的营地,以周忠周允恭兼任县尉,维持洛阳诸城区的治安;城门校尉的职责,周惠全部委托给城门司马元整元子肃,由他率领身着红色戎服的缇骑,总督洛阳内外诸门关防。
至于他自己,则是全力处理洛阳县内堆积的政务。这些政务,很多都是些非常简单的纠纷,周惠既然不熟悉魏朝现行的麟趾格律令,干脆全部依据经义执行判决,速度倒比一般县令快了不少,而且还赢得了不错的评价。
这在当时而言,并不是离谱的事情。周惠以前看史书或裨官野史,就经常看见某某名臣硕儒主政地方,三两日之内判完挤压数月的政务,引起全县轰动之类的事情。譬如庞统,担任耒阳令时,因嫌官小,故意轻慢政务,尽废县事,等到引起刘备的注意,即将调任身边时,则“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于半日间将百余日积累的政务全部清理干净。这虽然是有所夸张的小说家言(《三国演义》文,《三国志》则说是“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但自有其现实来由,也就是撇开律令,引用经义决狱的原则进行判案。
周惠虽然只是粗通经义,比不上那些浸yin多年、顺手拈来的名臣硕儒,但他有现代社会的经验。在现代的英美,所采用的海洋法系,实际上就和经义决狱非常类似,只不过经义决狱以经义礼法为最高判定,而英美法系则以过往判例、或者陪审团代表的民意为指导而已。因此周惠先依据礼法和民情作出判断,然后再从经义中寻找支撑,也大致能够胜任愉快,颇有几分“名臣硕儒”的风范。
与河南尹杨机一样,周惠作为洛阳令,也必须入尚书省朝堂听事议政。总理朝政的录尚书事、临淮王元彧,乃是魏朝的经义大家,因周惠曾入陈庆之幕府,本来对他很有些不待见,但如今听了周惠经义决狱的名声,又见洛阳治安的确大为改善,倒是改变了不少态度。某天散朝时,还特地送了他一张新制的琴,以示勉励和训诫的意思。
“虽为新琴,却也能发清音,唯琴铭尚无,周令可细细思之,自行补上,”元彧颇有深意的交待周惠道,“后汉《白虎通》(东汉白虎观经学会议之总结)有言,‘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感发善念’,周令既有经义决狱之能,当知先贤此言之深意。”
这是将新晋士族的自己比作新制的琴,希望自己能够坚守节操……周惠心中了然,躬身向元彧致谢:“殿下厚赐,下官不敢推辞,定当奉入正堂,朝夕相对。”
“如此甚好。”元彧点了点头,满意而去。
回到洛阳县衙,奉命送周怀国、周怀荆二人回家调养的周禄,已经自巩县来到了洛阳。他恭敬的向周惠复命道:“听说二郎君建立大功,得到朝廷褒赏,家族得以改入士籍,家主大感欣慰,令全家焚香告祭先祖,并且令人妥善照顾怀国和怀荆两人,还各自赏下好米二十石,免除了他们父母的劳役。便是大郎君,听说文小郎君被荫封为员外司马督,成为朝廷从九品内官,也感到非常高兴,特地令小人代他向二郎君致谢。”
“阿兄客气了。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周惠微微一笑,“你阿娘和阿兄可还好么?平伯刚刚故去,本来不该让你随我从军的,只是我身边实在少不了亲信的人。”
“二郎君别这么说,小人可担待不起至于小人的阿娘和阿兄,有家主妥善安排,自然也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地方,”周禄躬下身去,“另外,二郎君上次和庄西张二家的三女儿定亲,这个月已经到迎娶的时候。不过家主认为,咱家现在是士族,二郎君是身服绯袍的朝廷大臣,不能够再和农家结亲,所以准备向女方退掉这门亲事,让我来问二郎君怎么说。”
亲事?对了,自己刚回家那会,伯父是为自己定下了一门亲。那个时候,尽管自己大力反对,却没办法改变伯父的决定,可现在那位伯父却主动提出退掉……想到这里,周惠心里不免有些好笑。
尽管周惠并未把亲事和什么张家女儿放在心上,不是刚才周禄提起,他甚至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婚期就在这个月中。但如今听说伯父准备退亲,周惠却觉得不太妥当,也对不起临淮王元彧刚送的那张新琴。
“这样不妥”周惠连忙吩咐周禄,“烦你再回家一趟,请家主不要退掉亲事,只需暂时推后一两个月,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就行。否则的话,咱家的名声可就坏了,今后怎么在乡里立足呢……反正,我现在也能够自立,不需要和其他士族攀亲,免得被人说咱们负义忘本,趋炎附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四六章:昔人重逢(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
被周惠释放的申屠纥逻,带着侄女申屠迦娜返回家中,休养了两日之后,便主动前往城东昭义里的李府待命。看在元宝炬和周惠的面子上,李家对他颇为优待,让他担任家中门房总管,而他的侄女申屠迦娜,则被孀居的主母娘子、元宝炬之妹元明月收为侍婢。
能够脱离重枷禁锁,免去性命之忧,连叔侄两人的生计也得到保障,申屠纥逻对元宝炬、周惠两人的感激之情自不待言。原本他宁愿居无定所,以替人帮拥为生计,也要坚持留在洛阳,是希望有朝一日,逃往南朝的表弟元翼元仲和、元昌元茂和(两人为申屠氏所出)能够重归大魏,因为前几年朝廷已经下令,允许谋反的前咸阳王元禧、前京兆王元愉诸子重归宗室属籍,并且追封元愉为临洮王,由长子元宝月、次子元宝晖先后袭爵。
所以,只要两人愿意回来的话,不仅没有任何风险,还能够恢复宗室的身份,而元翼身为元禧幸存的诸子之首(嫡长子元通元昙和被诛),甚至很有可能重新被封为郡王。到了那时,他作为元翼的亲表兄,也能够借此获得朝廷官职,进而重振申屠氏的家业。
只可惜,元翼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市井上的传言却是不断。有的说他受到梁帝的器重,被封为咸阳王;有的说他亮节高风,把王爵让给了嫡出的弟弟元晔;有的说他领南朝青、冀二州刺史,正在和大魏故国交战;还有的说他图谋举州入魏,不小心被梁帝察觉而遭到诛杀……总之就是没有任何确切的音信,也让申屠纥逻一次次失望。到了现在,他差不多是绝了那个念想,如今有了主家,而且待他不薄,他也就很安心的为主家效力。
这一天中午,申屠纥逻奉李府大总管的命令,往家寺送去两桶香油,替已故家主李作予的祈福海灯上供。回来的时候,他看着天色还早,时间比较充裕,就顺便去了建阳里一趟。
建阳里位于阳渠北面、洛阳县衙所在的绥民里以东,在整个洛阳都十分知名。里内士庶二千余户,普遍都非常的崇佛,虽然没有豪富大贵之家,却合力供养起了璎珞、慈善、晖和、通觉、晖玄、宗圣、魏昌、熙平、崇真、因果等十所寺院。这些寺院感于民众的恩德,也倾力为他们提供方便,不仅没有设置任何出入门槛,还专门辟出一些空房,收留里内无家可归的贫苦信众。
之前一个多月的时候,因洛阳形势不稳,申屠纥逻生计无着时,叔侄俩就曾经在慈善寺住过一段时日,直到准备行窃之前,为了避免亵渎佛祖,影响寺院的清誉,才勉强搬离寺中。所以他现在手上有了点余钱,就立刻想到去寺里捐献功德,顺便拿回寄放在那的几件行李。
来到慈善寺中,寺中的知客僧人却还认得申屠纥逻,见他往大殿功德箱里投钱,双手合什致了一礼,笑着问候道:“申屠檀越,上两旬离去时,令侄似乎有些伤风,不知现在是否已经安好?”
“劳和尚挂念(和尚原本是敬称),小侄的病已经痊愈,”申屠纥逻合什回礼,然后向知客僧人询问道,“请问和尚,在下当日住过的厢房,如今是否有人入住?在下还有几件行李放在房中,不知是否方便拿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