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朝汉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祀
好在除了周惠,元宝炬还有人可以相托,那就是直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元整元子肃。他是天子在含章殿的护卫统领,呈一封奏疏并不难,而且还可以亲自交到天子的手中,避开尔朱氏在门下省的耳目。
元整没有辜负元宝炬的期望,趁着武卫将军奚毅和他当值的机会,将奏疏呈到了含章殿元子攸的面前。元子攸读罢,又找奚毅核实了几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也顿时轻松了许多。他思索了片刻,郑重的交待元整道:“子肃,你回头告诉南阳,说朕记着他这份忠款和识见,也对他寄予厚望,让他妥善掌握府户军,日后自有大用之时。”
“臣下谨遵圣谕!”元整躬身拜倒,继续上奏元子攸,“好教陛下得知,这份奏疏多半出于折冲将军、阳城太守臣惠的识见。因此南阳托臣建议陛下,请陛下在其返郡之前宣其入觐,或许能够有所裨益。”
“原来如此。”元子攸点了点头,心中颇有些感慨。
之前周惠数次上疏,其意见颇为中肯,他虽然因种种原因没有采纳,却也记住了他的忠勤,并且庆幸比照着安置南人的旧例,给了他门下省的兼官。却没有想到他在婚假之中,在洞房花烛之时,也依然关心着朝廷的处境,并且作出了这样精辟的分析。
如周惠这般,才是真正的忠臣、能臣啊!难怪他一介河南寒士,能够得到南军统帅的厚遇,担任首席幕僚;其后又获得元颢赏识,执掌洛阳京师的关防和治安。只可惜,其人为出身和资历所限,又与他最亲信的元徽不和,暂时只能安置在地方任职。
如今时局纷扰,除了担心尔朱荣篡位之外,朝廷上还有些另外的疑难。既然众朝臣无法解决,倒不妨征求下周惠这个外臣的意见。
“准了,”元子攸颔首吩咐道,“子肃,你为朕谕示南阳,说朕届时会召见周卿!”(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一〇四章 :中枢布局(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
周惠最终没有能够入宫觐见,因为元天穆已经到了河内郡,逐走河内太守封隆之,并且大肆致书朝中诸臣,或者许以新任,或者劝其留职。经他这样亲自安抚,总算安定了朝中的人心,阻止了这股逃亡的风潮。
元子攸起心召见周惠,原本就是打算咨询这件事情。如今既然已经解决,而且元天穆又近在咫尺,让他刚放下的心再次悬了起来,他也就无心予以接见,任由周惠一家返回了阳城。
然而元天穆却并没有立即来京师。安抚了朝臣之后,他继续在河内郡逗留了几天,等待朝中和地方上的反应。
虽然尔朱家权倾天下,大河以北全在节制之中,但依然有些人不太安分,乃至蠢蠢欲动。其中有些是受天子一系的影响,如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等,便接受了天子的招安,随时可能东渡大河,侵入河东尔朱氏作为根本的并、肆诸州。还有一些是自发的,如被驱逐的前河内太守封隆之,与尔朱氏有杀父之仇,回到冀州渤海郡家中,立刻与同郡的高乾相结交,图谋举兵反抗尔朱氏。
这些不安分的因子,都必须加以防备,加以和谐。否则的话,一旦京师有变,他们难免会纷纷跳出来,影响整个稳定和谐、繁荣昌盛的大局。
想到防备纥豆陵步蕃的事,元天穆有些惋惜。可惜尔朱天光去了关内,若是他还在河东。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而现在以尔朱兆留守,节制河东诸军,压制不太安分的六镇余部,他总觉得不太可靠,只能吩咐邻近的晋州刺史高欢等人帮衬他一些,以防万一。
至于渤海那边,元天穆倒不怎么在意。封、高两家虽然势力不小。但是高家的第三子高昂还在洛阳,监禁在廷尉寺内。如今他的禁期将满,高家投鼠忌器。暂时还不会轻举妄动。
朝中的事情,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只要他回到京师。那些人根本翻不起浪来。这一点他非常有把握,之前的近两年时间,京师不都是牢牢的掌控在他手中么?甚至连元颢、陈庆之攻入洛阳那会,他也有把握阻止他们,只是因另有打算,才没有引兵征讨,径直率领着三十余万台军走避河北地方。
更何况,如今还有尔朱荣在,有那五千战无不胜的部落精骑在,足以压制整个京师。元子攸等人毫无军权。连宿卫军都无法动用,如何能够斗得过他们?
元天穆忽然皱了皱眉头。说起军权,他倒想起来了朝廷新建的府户军。那支军队的士卒主要出自河南府户,还收纳了些不得意的河南将领,很难被尔朱家收纳。此外。该部的前身是负责京师关防的城卫军,再往前便是攻略元颢时,曾经在河渚击破夏州义军的北中城余部,倒是颇有些战斗力。
这样一支军队,又驻扎在洛阳城东,或许该防备着点。
元天穆本拟将其直接解散。但想到现在正是改朝换届前的敏感时期,动作不宜太大,于是便放弃了这个想法。他略一思索,决定从指挥权着手,将所谓的府户军大都督、河南尹元宝炬提拔为中书监,延入皇宫内的中书省监控起来,改以前河南尹元子思重任此职。
此外,他还准备以领军将军兼任京畿大都督,节制河南包括台军、郡军在内的所有兵马,以防发生意外。
京畿大都督这个职务,魏朝并无旧制,仅在前年元子攸新近即位、葛荣举兵南下时,他短暂的担任过,目的是为了戒严京师周边。如今要图谋大事,自然要行非常之举,大可将这一职务重新搬出来,立为定例。反正,这几年朝廷创制不少,尔朱荣的柱国大将军、天柱大将军,他的这个太宰,都是朝廷所新设,再多个京畿大都督也无妨。
拟定了这些方略,又见河西纥豆陵步蕃尚属安稳,元天穆终于动身前往京师。表章送到门下,元子攸和尔朱荣一惊一喜,却相互告白,俱至城北迎接。
元子攸善于接纳人心,见到元天穆后,不说他越俎代庖,反而夸奖他安抚朝臣之功:“前时天象有异,长星扫过大角,城内谣言纷纷,朝中人心惶惶。亏得太宰威望隆重,戒示诸臣,京师才得以安定。如今太宰终于入朝,朕也总算可以安心了。”
“臣居枢衡之重,理当为天子分忧,为天柱效命。”元天穆分别向元子攸、尔朱荣二人施礼道。
他的这番言行,显然很不合礼仪。天子郊迎至城北,乃是酬他平定关内的运筹和牵制之功,他只需向天子一人致答即可,为何要涉及尔朱荣,甚至还把尔朱荣和天子并列?尔朱荣是正一品天柱大将军、太原王,他是正一品太宰、上党王,又何须向尔朱荣施礼呢?
元子攸似乎毫不在意,依然含笑着和元天穆应酬。然而,他身后的侍中、黄门侍郎杨侃却变了脸色,望向众臣中地位仅在尔朱荣、元天穆之下的城阳王元徽,期望他能够当众指正元天穆。然而,让他失望的是,那位天子的第一亲信却低眉垂眼,假作不知,显然不敢当面向元天穆发难。
杨侃心中叹息,这城阳王元徽,到底还是少了些凛然正气啊!若是尚书令、临淮王元彧在,大概会当面指责元天穆吧。可惜他不赞同天子郊迎的举动,也不愿和诸臣一同出迎,正在家里装病来着。
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缺少胆气呢?否则的话,他完全可以提出质疑,何必指望城阳王元徽?
至于其他朝臣,那就更不用说了。要么是欠缺胆量,要么已经被元天穆的私信所安抚,要么就干脆是尔朱一党的人。
杨侃忽然想起了秦朝时的一个典故:指鹿为马。当时权臣赵高意图架空二世胡亥,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以马作鹿献给胡亥。胡亥疑惑,问于群臣,群臣或明哲保身,缄口不言;或阿谀逢迎,附和赵高;而少数回答是鹿的人,皆被赵高一一暗害。
如今元天穆严重违礼,众臣却尽数缄默,这已经比二世所面对的朝局更加严峻!。。)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一〇五章 :中枢布局(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郊迎元天穆回来,杨侃找了个空隙,为未能匡正朝仪之事向元子攸请罪,同时表达了他心中的隐忧。
元子攸自然不会怪罪他,叹息着对他说道:“杨卿,朕何尝不知道天穆违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前年朕刚登基那阵,你还在岐州刺史任上,想必是没有见过尔朱天柱的轻脱行径。他每次入朝,都在宫中宴会,邀朕与皇后出席,并召王公妃主杂聚一堂,男女内外尽皆不避。酒酣耳热之时,便带头匡坐舞叫,大唱胡曲虏歌,令将相卿士悉皆盘旋,连临淮那等从容闲雅、注重礼仪之人,都被他强着跳过《敕勒舞》……和这些比起来,天穆今日的举动,倒也不算什么严重的事情。”
杨侃目瞪口呆:“王公妃主杂聚不避,将相卿士悉为虏歌,这……这成何体统?朝廷的礼仪和庄严何在?当这天子禁宫是他的虏帐吗不跳字。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罢了,朕可以不计较。只怕……”
元子攸摇了摇头,没有把话说完。
他想起了元宝炬奏疏中的分析,又听说尔朱荣最近频频前往陈留王元宽宅,有时甚至留宿其宅中。两相印证之下,他知道尔朱荣一时不会发难。
如今距皇后生产,还有一个多月时间,看他二人如何行事吧!
……,……
元天穆加上尔朱荣,行事更加霸道。他本来是想把元宝炬升为中书监,借以夺其兵权。尔朱荣却直接令御史加以弹劾,削去其所任职务。冀州高、封两家不稳的消息传来,元天穆本拟以高昂的性命相要挟,尔朱荣却直接把其从廷尉寺监牢提出来,转往太仆寺驼牛署,令冀州刺史元嶷捉拿高翼、高乾和封隆之。
驼牛署禁制森严,向来是魏朝监禁死囚的地方。数月前解来京师的前关内大行台、齐王萧宝夤。便是禁制在署中,由天子下诏赐其自尽。
对于两人的跋扈,一干君臣约束不来。只好听之任之。
元子攸习惯了这些事情,尚且可以忍受,可是城阳王元徽等人却坐不住了。他们是元子攸的亲信。一身富贵尊荣全在元子攸身上,也注定得不到尔朱荣的欢心。虽然元天穆致信给了众人,保证他们的现有官职,可众人心里都清楚,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元子攸退位,形势也稳定下来,尔朱荣、元天穆二人铁定会他们开刀。
退一步说,就算尔朱荣侥幸放过他们,他们也肯定会远离权力中枢,那又有什么意思?怎么比得上在元子攸身边备受信任、言无不从?
甚至连元天穆的保证。现在也不见得能够管用几天。看那南阳郡公元宝炬,不就被尔朱荣赶回家中了么?
因此,尽管元子攸听进了周惠、元宝炬的分析,暂时还保持着淡定,元徽等人却一个劲的撺掇元子攸。让他先下手为强。元子攸无奈,只好拿出元宝炬的那封奏折,晓谕众人镇之以静,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等皇后生产之后再说。
读完元宝炬的奏折,元徽心中暗自佩服其见地。可是在另一方面,却又对其起了戒心。
之前看到元宝炬被夺职,他原本还有些兔死狐悲之意,但现在却暗自庆幸,庆幸尔朱荣将其赶出朝堂,帮他去了这么一个争宠的强劲对手。
杨侃却有另外一番心思。他沉吟了片刻,对元子攸说道:“陛下,南阳的这封奏疏,固然是非常有道理。可是,咱们却不能干等着。如今元天穆已经入京,开始为篡夺朝政布局,咱们什么都不做的话,等到皇后生产那会,再想做什么就都迟了!”
“杨卿此言甚是,”元子攸悚然而惊,“那依杨卿之见,该当如何?”
“提前发动!先下手为强!”杨侃不愧是带过兵的人,深谙兵法之道,“尔朱氏之所以将南阳赶回家中,一则是夺其对府户军、河南郡兵的节制权力,二来说不定就是知道他曾上过这样一封奏折。既然如此,他们或许会认为,咱们要等尔朱皇后生产后才有动作,因而对咱们掉以轻心。而咱们在这之前发动,正好能够趁他们疏忽之时,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士业兄果然高见!”骠骑大将军、东平郡公李彧大为赞赏,也跟着劝元子攸道,“陛下,机不可失,咱们不能再犹疑了!臣家中还有些忠心的勇士,可以为陛下诛杀贼臣!”
这是众人首次提到诛杀之事,之前他们虽然谈论说阻止尔朱荣,却没有说得这般直白。然而,事到如今,尔朱荣的威势已经达到顶点,宗族党羽遍及天下,控制着朝堂中枢和大部分地域,要阻止他篡夺大位,也唯有设伏诛杀一途。
几人心中明白,相互对望了几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然后一起望向御座,等待元子攸作出最后的抉择。
元子攸沉吟了好一会,依然无法下定决心。他性格向来温和,对权力并没有多少欲望。至于尔朱荣,若非他太过跋扈,曾虐杀包括他亲兄在内的众多宗室朝臣,如今又威胁到社稷的安危,那么凭着他的拥戴之力,凭着他击破葛荣、元颢,派人平定邢杲、万俟丑奴的不世战功,由他代为执掌朝政并不为过。
更何况,他心里明白,一旦踏出这一步,就再无回旋的余地,要么是尔朱荣死,要么是他元子攸亡。而他这三年来的忍辱负重,所受的种种磨折,到底是卧薪尝胆、名垂后世,还是白费苦心、贻笑后人,也将有一个最终的结果。
仿佛是看出了元子攸的心情,城阳王元徽提醒道:“陛下,就算侥幸逃过这一遭,继续这样的日子又有何趣?况且还很可能逃不过呢!”
听到元徽这句诛心之言,元子攸终于不再犹豫。
“好!”他一把将手边的紫檀镇纸砸到地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为大魏皇帝,宁作高贵乡公(战死的曹髦)死,不作常道乡公(禅位的曹奂)生!就算豁出性命,也要保卫祖宗传下来的江山社稷!”。。)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一〇五章 :中枢布局(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
元子攸决心既下,众人开始商议具体的步骤,殿外执勤的武卫将军奚毅也被召进来,由元子攸重新介绍给众人。
得知有这么一位有力的卧底,众人心下更有把握。只可惜,他手下的禁军并非完全可靠,只能够用在事后,而不能用来参与诛杀。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只有光禄寺的少数侍臣,以及骠骑大将军李彧先后进用的百余名勇士。这些人将由侍中杨侃、光禄卿鲁安二人率领,诛杀进宫的尔朱荣、元天穆两人。
或许是觉得大权在握,兵权尽在其手,尔朱荣、元天穆颇为疏忽,之前几次进宫谒见,身边都没带多少随从。这一点,正好给了众人行事的机会,只要能够将他二人杀死,其余尔朱世隆等都翻不起什么大浪。
不过,对于是否能够将尔朱荣、元天穆一齐诛杀,众人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他们必须妥为筹划善后之事。否则的话,即使元天穆那七万虎贲不愿把兵锋指向天子,仅凭尔朱荣那五千部落jing骑,就足以把整个京师翻过来。
元宝炬那两支府户军和其余郡兵,原本可以稍稍遏制事态,但如今元宝炬去职,府户军、郡兵都由兼任京畿大都督的元天穆执掌,已经不能作万全的指望。只有奚毅身为武卫将军,有一定的实权在手中,或许能够从虎贲军中拉出一支部队,用来控制京师。并且进一步控制河桥和北中城,阻挡河东尔朱家老巢及河北诸州的反扑。
只要能够僵持一段时间,凭着天子和中枢的名分,许以高官显爵,完全可以将河北诸州招抚过来,甚至连东北道行台刘灵助也不难拉拢。
至于三徐大行台尔朱仲远,有司徒公、东道大行台李延寔牵制。有东南道大都督杨昱依托荥阳城、虎牢关踞守,显然是进不了洛阳。西面的尔朱天光,目前刚刚平定万俟丑奴。还没有切实掌握关内地区,短时间也无法出兵。实在没办法的话,朝廷还可以向两人作出承诺。保证他们现有的地位,他们至少会有所收敛,并且谋求自立,不与河东老巢的尔朱兆合流。
南面则完全不用担心。目前的三荆二郢大行台李琰之,乃是李延寔的族弟,李彧的族叔,元子攸的族舅,又为元子攸所亲自拔擢,自然不会和朝廷为难。
不仅如此,提到京师南面。杨侃还想起了和兄长杨昱交好、前不久刚刚成亲的周惠,于是建议元子攸道:“陛下,折冲将军、阳城太守臣惠,有族伯死于尔朱世隆之手,对尔朱一党向来敌视。倒不妨引为奥援。”
元子攸还未答话,城阳王元徽立刻提出了异议:“臣惠仅任太守,手中兵力不到一军,能够济得甚事?我等行此诛杀之举,关键在于隐秘谨慎,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泄露的危险,更何况是联系百里之外的阳城?”
杨侃心中叹息一声,知道元徽又在嫌忌周惠,可为了善后大局,他必须据理力争:“臣惠虽然兵力不多,却是府户军都督,并曾经担任过洛阳令、假城门校尉,在洛阳城、城门寺及河南府户军中素有名望。若是有他参与,控制京师就更多了几分把握。”
“此人之名,臣也略有耳闻,曾与南军在北中城踞守月余时间,倒不是浪得虚名之辈,”骠骑大将军李彧也跟着帮腔,“之前臣向陛下进用的勇士之中,有一人名叫夏侯敬,目前担任从七品殿中将军,乃是臣惠的至交好友。咱们起事之
i,不妨遣其兼程前往相召,也费不了什么工夫。”
元子攸对周惠的印象本就不错,又见两人说得有理,自然是从善如流:“如此,就依两位卿家之议吧!”
“末将也向陛下推荐一人,”武卫将军奚毅说道,“中书舍人、兼黄门侍郎温子升,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且文采极为出众。陛下诛杀贼臣之后,以之起草赦书,安抚尔朱余党,定能起到神效。”
“温子升么?”元子攸略一沉吟,“温侍郎文采出众,天下皆知,但其忠心何以见得?”
“此事说来颇为难堪,”奚毅尴尬的笑了笑,“末将出身尔朱氏军府,又有些许亲缘,常被目为尔朱氏亲信,中书、门下众臣大多逢迎不迭。只有温侍郎素来鄙薄末将,见面之时,从未假以辞è。”
“哈哈!倒是委屈将军了!”元子攸忍不住笑了起来,“等到事成之后,朕一定让温侍郎向将军赔礼致歉!”
“岂敢当温侍郎赔礼。”奚毅连忙逊谢。看着天è已经暗淡下来,他又提醒众人道:“时辰已经不早,宫中宿卫即将换班,还请诸位尽快离去,以免走漏密议的风声。”
众人听奚毅说得在理,于是纷纷向元子攸辞别,各自离开含章殿。
虽然众人离去,可是元子攸难抑兴奋,心情久久未能平复下来。想起奚毅的推荐,他索ing派人传谕中舍人温子升今晚值宿省中,并即刻前来含章殿为天子侍读。
含章殿本为天子书阁,故名“含章”,召中书省的文臣前往侍读,乃是很平常的事情。温子升也只道是天子读书遇到了疑难,进殿见礼之后,便问天子所读何书。
“正读南朝范晔之《后汉书》,讲王允诛董卓之事。”元子攸慢慢的回答。
温子升一愣,心中疑惑不已。不过他并没有多问,而是很自然的讲解了起来。
作为当世文宗,魏朝一等一的大文豪,温子升对四史极为熟稔,连书都不用,便能够讲得头头是道。元子攸原本怀着别的心思,一时居然也听住了。
直到温子升讲完,元子攸才回过神来,于是颇有深意的感叹道:“王允可谓失策,若即时赦免凉州人,必然不会遭到李傕、郭汜之辈的反扑,而汉室或可藉此重光。可惜其身边没有远谋之士,也没有堪作赦文之人,温卿以为如何?”
天子把话说得这么明显,温子升哪还不明白?他毫不犹豫的拜倒在地,向元子攸表示忠款:“微臣久荷国家厚恩,若有效劳之处,虽万死亦不辞!”
“好!有温卿如椽之笔相助,朕心甚慰。”元子攸亲自离座,上前扶起了温子升。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一零六章 :风暴前夕(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尽管元子攸自认行事隐秘,尔朱氏却是党羽众多,居中书、门下等要害者不乏其人。天子与元徽、李彧、杨侃等人串联,他们很快有所察觉,曾多次向元天穆发出警讯。然而,元天穆执掌京师已久,深信自己能够掌握事态,也从未把那些毫无反抗力量的臣子放在眼中;对于元子攸,他这两年来多有欺凌,心中更是轻视到了极致,认为他不过是个性情和顺、优柔寡断的傀儡而已,没有能耐作出什么事情来。
况且,从他执掌京师以来,也不是第一次接到这种讯息。如今尔朱荣和他都在,尔朱荣领五千部落精骑,他担任领军将军、京畿大都督,京师兵力尽在己手,掌控力度比任何时候都强,有必要担心什么吗?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筹划,有很多人需要安抚,实在没有工夫理会这些谣言。
至于尔朱荣,向来性情跳脱,惟好射猎,弓箭向来不离于手。之前在晋阳的时候,有次出门围猎,一名部属紧拦着他的马头奏事,阻拦了他围猎的兴头,他居然直接取弓将其射杀。如今他接连击破强敌,威势达到顶峰,又添了些刚愎自用、喜怒无常的性格,除了元天穆还能劝几句外,其余人都不敢随便进言,唯恐一时不慎惹怒了他,成为他手中弓箭的目标。
1...5657585960...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