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数学书怎么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木匆匆
“这一关没有被病毒入侵。”涂化刚刚判定恐怖的氛围就是病毒营造出来的,苏格池就出口否认了他的看法。
涂化不可置信地指着头顶平白无故开始晃悠的吊灯:“所以这些灵异事件都是你设计的?”
苏格池好笑地耸耸肩:“我怎么知道你会怕这个。”
涂化欲哭无泪,小心翼翼地跟在苏格池身后。王博宇那傻子早就兴奋的窜到楼上去了,所以涂化决定从一楼开始搜索。虽然他有点怕,但既然苏格池说了这一关没有病毒,就证明并不会出现害人的npc,只是气氛恐怖了点儿。前面的关卡都能过得去,如果败在一个鬼屋上就太没面子了,所以涂化只好壮着胆子搜寻线索。
地板的木头应该是年久失修,踩在上面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因为古堡太过空旷,还带着回声,就显得更加诡异了。
涂化谨慎地从门口挪到了客厅的位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生怕从黑暗中窜出一个鬼魂来。客厅的沙发上都是灰,茶几上还放着一块切了一半的苹果,苹果已经有些发霉了,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涂化蹲下来在茶几上搜了一遍,除了水果刀、烟灰缸和一叠被撕碎的废弃报纸之外,并没有其他可能含有信息的东西。涂化拿起水果刀在烟灰缸里翻了翻,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可旁边的报纸,好像就不那么对劲儿了。
那张报纸被撕掉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整个版面都是一条社会新闻。新闻的标题是《见死不救……》,“见死不救”四个字后面似乎还有几个字,应该被撕掉了。
这条新闻很有可能与系统提供的线索有关。壁炉里似乎塞着一坨报纸样的废纸,涂化连忙跑过去把那个纸团捡起来,展开之后和茶几上的报纸拼在一起果然,正好是丢失的另一半。
报纸拼好之后,上面的信息就完整起来。那条社会新闻的标题十分骇人,原来在“见死不救”后面还跟了三个字杀无赦。
涂化借着窗外透过来的月光,
穿进数学书怎么破 分卷阅读62
迅速将新闻报道内容看了一遍,大致了解了这条新闻的概况。
这是一个自以为自己是天道者的杀人魔,据说有一位年轻女性在大街上被人用刀捅死,围观者竟然没有出手相救,而是目睹着她残忍死去。杀人魔随即向报社写了匿名信,并附带了一张照片,说是要杀光所有的围观者。
文字下方配了一张照片,应该就是随着杀人魔信件一同寄来的,相片中央躺着一个倒在血泊中的年轻女性,站在她旁边的总共有五个围观者:一个是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按照新闻中的报道他已经在杀人魔寄来照片的两周之后死去了;还有一个看起来流/氓模样的男人,嘴里还叼着烟,他也已经被杀人魔杀掉了;在他身旁站着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带着一个看起来七八岁的小女孩,在小女孩身后有一个老人,正探着头向事发处张望。
这张图片里一共五个人,前两个男人已经被杀人魔杀害,还活着的就只剩下中年女性、小女孩和老人了。报道最后说警方已经派人严加保护剩下的这三个人,希望惨剧不会再次发生。
这条新闻就这样结束了,可涂化却觉得隐隐有些不对头。报纸上的这个新闻到底是不是系统给出的线索呢?如果是的话,它到底想表达些什么?
最奇怪的是这张报纸的背面完全是空白的,也就是说整张报纸只透露出一个信息给涂化,那就是这件杀人案。
提示的如此明显,这就证明这条新闻中肯定包含通关需要的信息。
涂化把新闻又看了一遍,还试着用古代人常用的藏头诗或者藏尾诗分析报道内容,依然没有得到什么有效信息。
难道说……信息和这个案件本身相关?
涂化的目光又落在了那张照片上。报道说围观的五个人中已经死掉了两个,而杀人魔已经放出豪言,一定要杀光所有的围观者。可另外三个没死的人已经被警方保护起来了,他能杀谁?还是说他已经神通广大到越过警察杀人吗?
涂化盯着照片陷入沉思。围观者……难道说围观者不止这五个人?这张照片的拍摄角度非常巧妙,正好将整条街道全部入镜头,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死者的情况,甚至连围观者脸上的表情都一清二楚。
可……这张照片是谁拍的呢?
涂化瞬间恍然,这张图片里,不仅仅有五个围观者,还有另外一个,那就是拍照的人!警方并没有派人保护他,也就说……杀人魔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
这张报纸的谜题已经解开,可是这又和六个按钮的线索有什么关系呢?涂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准备先暂时放下这个线索,去别的地方看一看。
与客厅隔了一条过道的地方就是餐厅了。餐厅的桌上还点着蜡烛,惨白的蜡液滑落在桌子上,烛火影影绰绰,使整个餐厅都亮了起来。
涂化小心靠近,餐桌旁边挂着一幅挂画,画上是一个年轻男人,他脸色苍白,站在一处像是墓地的地方,胸前挂着一台相机,眺望远方。涂化不禁一阵恶寒,居然去墓地拍照,而且还把这种照片挂在餐桌旁边,也亏得这人想得出来……
餐桌不大,旁边放着六把看起来快要散架的椅子,涂化一一拉开查看,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发现了一台单反相机。
正是挂画中年轻男人身上背着的那一台。
涂化把相机拿起来,按下左上角的开机键,“刷”的一下,原本漆黑的屏幕居然亮了起来。
还有电!
这个相机里会不会有什么线索?涂化连忙将保存在相机内的照片翻了出来,相机里只有两张照片,第一张正是报纸上那张拍摄围观者和女性尸体的照片。
涂化诧异地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画,难道说报道中那个围观者杀人案的拍照人就是这个年轻人?在这间古堡里先后出现了与他有关的报纸,他的相机,还有印着他的挂画……这个拍照的年轻人就是古堡的主人吗?
涂化一头雾水,手指触滑屏幕,翻到了下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却让他兴奋地差点跳起来。因为这张照片上没有别的内容,只有一行字:【a按钮在b按钮的左边】。
这显然就是对按钮的提示!
涂化连忙抱着相机跑到大门口,对照着这句提示对门口的六个按钮做标注。提示说“a按钮在b按钮的左边”,所以说这六个按钮的顺序就是:a、b、c、d、e、f吗?
正好符合这条线索中提到的信息,a在b的左边。涂化拿出马克笔在按钮下方做了标注,左起第一个和第二个下面分别写了a、b两个字母。
按照规则所说,古堡里总共有五条线索,没有被线索提到过的按钮就是正确按钮,这样看来,a和b两个按钮都在第一条线索中出现过,这就证明正确的按钮应该在后四个中。
涂化对自己的这个发现信心十足,胆子也不知不觉地大了起来,正准备上楼找王博宇互相交流一下信息,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道阴森的男声:“谁让你动我的相机了?”
第42章
“谁让你动我的相机了?”
那声音仿佛还带着凉气,森森地钻入涂化的衣领里。涂化顿时浑身僵住,后背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大脑一片空白,想都没想扔下相机就迅速躲到苏格池身后。
他连眼睛都不敢睁,瑟瑟发抖地拽着苏格池的手臂。
苏格池连忙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背,然后对那人道:“你别吓唬他。”
只听刚刚那个有些阴森的声音瞬间变得委屈起来:“我没吓唬他……我只是问他为什么拿我的相机……”
涂化紧张地心脏都快从嗓子眼儿跳出来了,这才小心翼翼地睁开眼,探着头朝声音的来源处瞟了一眼,好像生怕对面是洪水猛兽似的。
那人正是餐厅画框中拿着相机的年轻人。他把涂化扔在地上的相机捡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拍拍灰,又打开检查了一下才放心,嘴里还嘀嘀咕咕:“幸好没摔坏……”
涂化这才看清了他的长相。面色红润,五官端正,走路脚踏实地不飘不浮,完全没有想象中鬼的样子,应该是个人类。涂化松了口气,从苏格池身后钻出来,心有余悸地质问他:“你为什么要装鬼吓人?”
捧着相机的青年表情夸张地看着他:“我哪里装鬼了??”
涂化掰着手指头指控他:“茶几上的报纸证明你已经死了,餐厅旁边还挂着你脸色苍白站在墓地里的画,而且这栋房子里到处都是灰尘,一看就是很久没人住了,结果突然有人站在我背后说话,除了鬼还能是谁!你这样吓唬人,我能不多想吗?!”
青年也掰着指头反驳他:“报纸上拍照的那个人并不是我,我相机里存的这张
穿进数学书怎么破 分卷阅读63
照片不过是从别人那里拷贝来的,我只是想学习一下取景技术;你觉得餐厅里的画恐怖是因为你根本不懂艺术,你连哥特风的图片处理风格都不知道;最后……房间里落灰?大哥,这栋古堡这么大,我一个人住,每天打扫会累死的!”
“最后,”青年指了指餐厅的方向,“你都走到餐厅了,为什么不去厨房顺便看一看呢?或许你就不会这么害怕了,因为你肯定能看到正在厨房煮泡面的我。”
涂化:……
涂化无地自容地戳了戳旁边的苏格池,小声道:“你不是说这一关有鬼的吗?”
“我只是赞同了你鬼屋的说法,并不代表有鬼。”苏格池无辜地耸耸肩,“毕竟这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游戏,怎么可能出现封建迷信呢。”
涂化:……
最终的结果是涂化二人跟着青年一起回到餐厅,一边看他吃泡面,一边听他讲故事。这个古堡是这青年从祖辈那里获得的一份遗产,他搬进来之后才发现大门被上了奇怪的锁,需要按对正确的按钮才能打开,并且只有一次机会,一旦按错,古堡就会启动自动保护系统,永远也没有办法打开。
而他相机里那张照片就是他找到的第一条线索。青年嘬了口面,抬头对涂化道:“接下来你们必须自己独立找到另外4条线索,否则就一辈子呆在古堡里陪着我吧。”
涂化不由得咂嘴:“你还是我遇到的第一个需要挑战者解救的npc。”
青年兴奋地看着他:“那我很特别吗?”
“对。”涂化被吓的那口恶气还憋在心里,于是以牙还牙道,“特别没用。”
青年:……
没过一会儿王博宇就从楼上冲下来了,他似乎发现了什么线索,激动地喊着涂化的名字。在看到正在吃面的青年时愣了一下:“这是谁?”
“一个没用的npc。”涂化站起身跟他走,“你发现的线索在哪儿?”
王博宇带着他往二楼走,时不时回头看一眼青年碗里的泡面,馋兮兮地说:“我也有点想吃……”
涂化:“吃多了泡面会变得跟他一样没用的。”
青年欲哭无泪地叼着面,对坐在他对面的苏格池道:“这个挑战者怎么这样啊?”
苏格池站起身准备跟上他们,对青年笑道:“我觉得很可爱。”
青年:……
王博宇在二楼发现的线索是一台电话机,电话旁边贴着一张纸条:【将这个电话号码乘以5后加6,得出的和再乘以4,后加9,然后再乘以5得出的结果减去165,把最终结果的最后两位数遮住就回到了最初的数。】
这张纸条上的提示似乎是让挑战者根据冗长的计算,推算出电话号码来。王博宇简直一个头两个大:“我觉得电话号码肯定是线索,很有可能是让我们用这台电话拨打这个号码,然后电话那头就会告诉我们线索。可这一会儿乘一会儿加一会儿减的,我们连电话号码到底有几位数都不知道。”
涂化也觉得有点懵。首先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电话号码是几位数,其次想要在一切都未知的情况下找到符合纸条上计算程序的数字,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这道题根本不是无解,而是让人看一眼,就不想做。
王博宇也有些烦躁:“要不这条线索就算了,我们去找找别的?”
涂化皱眉:“可是整栋房子里只有五条线索,而且缺一不可,这道题……就算再恶心,也得把它算出来。”
涂化摸着下巴,盯着纸条上的数字沉思。
这道题目的冗杂程度看起来并不像《数学大闯关》应有的风格。一路走到现在,涂化已经摸清了这个游戏的套路,遇到的关卡题目都看起来很难,但实际上会有一个出其不意的结果。
所以这道题……也是和以前一样剑走偏锋吗?
涂化心里默默验算纸条上的数。首先将电话号码乘5再加6,得出的结果在进行一次演算,乘4加9,接着再进行第三次演算,乘5减165。前面所有的运算过程都是简单的个位自然数,只有最后突然冒出个三位数165……难道问题出在这个165上?
涂化从旁边的抽屉里摸了两张草稿纸出来,准备实际笔算一下。
首先假设这串电话号码代表的数字为x,那么经过乘5加6的第一轮演算之后,这个数字就变成了5x6。接着在5x6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轮演算,即对5x6乘4加9,也就是(5x6)x49,去掉括号演算之后就变成20x33。
最后在20x33进行乘5减165的计算。
涂化终于明白过来了这道题目的奥义,果然还是一道需要脑筋急转弯的题目!(20x33)x5-165进行去括号演算之后,得到的式子就是100x165-165,两个165相互抵消,这串看起来十分冗长的演算最后其实只得到了一个结果,就是在原有的号码基础上乘以100,即100x。
而纸条最后一句话说“把最终结果的最后两位数遮住就回到了最初的数”,对于100x来说,不论这个x是多大的数,后两位都必定是0。
遮住后两位的0会变成原来的数字,这就意味着这个电话号码可以是任意一串数,这一段计算过程并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
听涂化这么一解释,王博宇也明白过来:“也就是说我们随便拨一个电话号码就行了对吗?”
涂化点了点头。
王博宇立刻拿起电话,随便在键盘上按了一串数字,果然听筒中传来了机械女声的提示音:【b按钮是c按钮右边的第三个】。
涂化瞬间愣住,他得到的上一条信息是【a在b的左边】,他当时下意识的判断六个按钮是按照abcdef的顺序分布的,可直到这第二条信息的出现。
b在c右边的第三个,这就证明c在b的左边第三个,如果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c是不可能排在b左边的。所以他第一轮想当然的判断是错误的。
王博宇顺手拿过桌上的纸,结合涂化告诉他的第一条信息边写边分析道:“a在b的左边,且b在c右边第三个,这就证明a排在b和c的中间。按照这样的顺序大概进行排列一下,我们可以得到c、a、x、b、x、x或者c、x、a、b、x、x这样的顺序。”
涂化点头:“对,不过我们信息不全,不能保证c就是第一个按钮,它前面很有可能还有1个或者2个按钮。”
两人决定尽快去寻找其他线索。王博宇刚刚搜遍了整个二楼,也只找到这么一条线索,这次他们准备一起行动,先去三楼。
整个三楼一层就有7个房间,大多数是一些废弃的客房或者下人房,里面除了床
穿进数学书怎么破 分卷阅读64
和衣柜什么都没有,只有靠近楼梯拐角处的一个房间看起来十分怪异。
这间房子里到处都是钟表。
有那种欧式的雕花挂钟,有机械型的摆轮钟,还有各种电磁式的石英钟和电子钟。墙面上挂满了钟,地上也摆满了钟,所有钟表的时间都是一模一样的,甚至连秒针的跳动都是整齐划一的。
成百上千个秒针一起走动,原本细微的滴答声都变成了洪亮的咚咚声。两人好奇地在这间钟表房中巡视,每一台钟表似乎都讲述了一个年代的故事,符合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的各种钟表汇聚在一起,就像一条用时间构成的画卷。
涂化还沉浸在时间的长河里欣赏着,就听见王博宇在一旁惊讶道:“涂化!你快来看这个钟表!”
顺着王博宇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之间墙角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牌匾。他的模样并不像个钟表,牌面上也没有任何和时间指针有关的东西,只有四行奇怪的算式。
【2436=1】
【1113=1】
【158207=1】
【4654=1】
“这应该和线索有关系吧?”王博宇挠着头,“这些等式真的很奇怪,等号两边根本不相等啊。”
这四个算式不论左边的结果怎么计算,都是不可能等于右边的1的。涂化蹲下来自己观察这块奇怪的牌匾,它混在这么多钟表中,到底有什么意义?而他牌面上的四个式子又代表了什么呢?
王博宇皱着眉思考:“会不会是那种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题目,让我们移动一个数字或者符号,使两边的数字相等?”
说完他拿第一个等式试了一下,发现无论怎么挪动数字和符号,等式两边都不可能相等。王博宇一头雾水,甚至想把牌匾抠开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提示。
涂化也觉得如果这是一道题目的话,明显信息不够完整。一道题目不仅要有题干,最重要的就是问题。只有提出了问题,答题者才能知道这道题目想要干什么。
王博宇干脆坐在地上,摆弄了半天也没把那块牌匾弄出个所以然来,有些沮丧道:“难道真的没有别的信息了?”
涂化和他并肩坐下来,耳边秒针的滴答声吵得他心乱如麻。
等等……时间?!
这块牌匾莫名其妙的放在满是钟表的房间里,而他看起来似乎和时钟没有任何关系。可如果这真的是一道提示信息的话,它必定是要给出挑战者线索的。摆在满是时钟的房间里,就必然和时间有关,否则这块牌匾可以放在任何地方,系统完全没必要给它设置一个这样复杂的环境。
与此同时,王博宇也发现了这四个等式上的问题,他兴奋的爬起来,指着牌匾上的算式道:“你看,第一个式子,2436恰巧等于60;第二个式子,1113也正好等于24;158207正巧等于365;4654也正好等于100。这四个算式得出的结果看似和1没有关系,可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就是1。”
涂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时间。”
王博宇点头,激动道:“60分钟恰好等于1小时,24小时就是1天,365天是一年,而100年……就是一个世纪。”
涂化蹲在牌匾面前,手掌轻轻拂去牌面上的灰尘:“所以这四个等式其实是让我们找到令其相等的单位。我们就处在一个被时间充满的房子里,时间正是系统给出的提示。”
牌面上的灰一点一点被涂化擦掉,牌匾上的数字也清晰起来。同时,每个数字后面都有一个小滚轮,在灰尘淡去之后,滚轮的形状也展现出来。
涂化试着抚动第一个滚轮,发现滚轮上印着不同的数字:“分、秒、时、天、年”,涂化连忙将四个等式后面的滚轮都拨动到正确的位置,终于得到了正确答案。
24(分)36(分)=1(时);
11(时)13(时)=1(天);
158(天)207(天)=1(年);
46(年)54(年)=1(世纪)。
所有单位就绪之后,只听“咔哒”一声,原本严丝合缝的牌匾突然打开了。
王博宇惊道:“难怪我刚刚掰了半天都没开,原来有机关!”
牌匾的夹缝中有一张纸,王博宇把纸条拿出来,上面果然给出了关于按钮的第三条信息:【c按钮在d按钮的右边】。
两人连忙将得到的第三条信息与前两条信息相结合,试图进一步分析答案。
王博宇道:“刚刚我们已经猜测那六个按钮是c、a、x、b、x、x或者c、x、a、b、x、x这样的顺序,而我们并不能确定c到底在不在第一位,所以也有可能是x、c、a、x、b、x或者x、x、c、a、x、b以及x、c、x、a、b、x或x、x、c、x、a、b这样的顺序。”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第三条信息:c在d的右边,这就证明前两种推测一定是错误的。d会排在c的前方,至于是前方一位还是两位还需要再判断。”
涂化点点头:“所以综合三条信息,我们可以断定d就在前两位,即总共有六种可能性:排在c前面的任意一个按钮都有可能是d,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判定。”
已经获得了三条信息的两人信心十足,决定立刻寻找下一条线索。
但是这个古堡真的是太大了,他们十分幸运地在一二三层楼找到了提示信息,接下来运气就不那么好了。两人又足足翻了三层楼,也没有找到任何一条有用的信息。
就在他们以为自己可能在刚刚的三层楼里漏掉了什么的时候,他们来到了顶层的书房。
这个书房正是涂化梦寐以求的样子。涂化从小就喜欢看书,每周都会去图书馆学习,可对于任何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拥有一间能藏下万卷书的书房,都是终极梦想。
涂化没想到自己居然在游戏里见到了自己做梦都想要的地方。
整个顶层全部被打通,足足有三四百平的面积,与其说这是一间书房,还不如说是一间图书馆。推开书房的大门,从门口的墙面开始,整整一圈都被摆上了直通楼顶高度的书架,每一层书架上都摆满了书,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