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人生若初
李玉山没急着走,反倒是带着俩个孩子站在凉亭里头往下看,此处没有高树挡住视线,遥遥的能看见整个青州县城,青河像是一条缎带,弯弯绕绕的将青州县装饰起来。
李子俊看了看前头的寺庙,眼中带着浓浓的失望,显然,这穷酸相的寺院并不入他的眼,如今往下一看,倒是也惊讶的感叹了一句:“原来青州县这么小啊。”
章元敬看着,倒是觉得那寺庙古朴的很,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50
算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出远门,自然带着几分新奇,他往下看了看,试图找出章家的位置来。
李玉山长叹了一声,吟了一首诗,忽然转身问道:“你们可知道,这青河要流往何处?”
李子俊看了一眼师弟,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我知道,青河是流往明湖的,去年我们从京城回来的时候,还经过了明湖。”
李玉山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明湖的水又要流往何处?”
李子俊一噎,回答不出来了,李玉山也不在意,朝着章元敬看去。
章元敬想了想,回答道:“青州通明湖,明湖通运河,运河通南北,南起余杭,北至京城,流经大半个大兴王朝,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江五大水系,运河水系错综符合,各个节点流向不同,倒是说不清楚到底从哪里来,流往何处。”
听见这话,李玉山的眼中倒是出现了几分惊讶,他问起青河主要也是问孙子,毕竟对于几岁的孩童而言,能知道青河就不错了,谁料到一个从未去过明湖府的孩子能知道这些呢。
章元敬抓了抓耳朵,解释道:“我看过父亲留下的书,所以才知道这些。”
李玉山点了点头,又说道:“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一条运河,当年不知道埋葬了多少人的尸骨。”李玉山感叹了一句。
章元敬倒是笑着说道:“但也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李玉山挑了挑眉头,正要说话,却听见后头一声阿弥陀佛,众人转身,只见一个胖乎乎的光头和尚站在身后,笑眯眯的衣服弥勒佛的模样。对着众人双手合十微微行礼:“李施主,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李玉山笑着回礼,显然对这个大和尚十分熟悉的模样:“了悟大师,一别经年,您还是老样子,只可惜老夫已经白发满面啦。”
了悟大师摇了摇头,笑道:“不过是皮囊,有何区别?倒是李施主带来的这位小施主,说的话倒是有几分意思,小施主,在你看来,这运河是好是坏?”
在了悟大师出现的时候,章元敬就做出了鹌鹑样,生怕人家注意他,谁知道这时候的和尚有没有火眼金睛,看出他是个穿越的货呢?
这时候被点名发问,章元敬却不好当自己不存在了,只好说道:“对于死去的亡灵,自然是坏事,但对于如今受益的百姓,却是好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有小天使说家里长短太多啦,后面会加快一点速度,么么哒~~~
☆、辩道
大和尚了悟法师邀请了他们一块儿来到后山的禅寺,禅寺院子里有一个石桌,旁边凳子与其说是凳子,不如说是乱石,不过被人坐的光溜溜的,看起来倒是别有几分古朴的味道。
大和尚悠悠然的跑了一壶茶,亲手给李玉山倒了一杯,笑着说道:“这茶叶是佛祖身边的茶树所产,虽没有龙井出名,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李玉山慢慢喝了一口,半晌长长叹了一口气,笑着说道:“离家多年,这茶还是一样的苦,偏偏喝着却觉得静心。”
了悟大师笑了笑,淡淡说道:“大约常年听着佛音,也还是有些用处的。”
李玉山挑起眉头,忽然问道:“刚才我这弟子说运河当年为恶,如今为善,那在大师心中,当年的隋帝是善还是恶?”
了悟大师慢慢喝了一口茶,说道:“隋帝虽行了恶事,当年害了许多人,绝无向善之心,但如今看来,这运河倒是成了他为世人留下的善果,实属造化弄人。”
李玉山皱了皱眉头,却道:“隋帝对百姓毫无怜悯之心,造运河纯属满足自己的恶念,即使如今运河与老百姓来说有些方便,怎么能说这是他留下的善果呢?这么说来,难道那个暴君倒是成了好人了,这让那些死去的百姓如何是想?”
了悟大师摇了摇头,说道:“老衲并未说过隋帝是好人,是善人,只说运河是他留下的善果,隋帝身为皇帝,不顾黎明百姓的死活,当年这运河不能算是善因,若他能让百姓心甘情愿,无伤无死的造出运河,那才算是他的善行。”
“那就算是善果,也是一种伪善。”李玉山对这一点十分坚持。
“判断善的真伪,要从他做出来的看。做出来的善,我们就认为是善;若是他没做,或者只是心里头想想,并未付诸行动,那么就不算。”了悟大师显然持不同意见,“若一个人行了善,无论他心中是否愿意,是否后悔,是否有其他的目的,也很难说他伪善。”
李玉山却又道:“我心中的善,与大师的不同。存心善,才算善,哪怕出了恶果,也不能说他不善;相反的,心中是恶,便是恶,即使因缘巧合成了善果,那也还是恶。”李玉山又说道,“天下最荒谬的事情,无非是存心为恶,反倒是成了善果,这个作恶的人,倒因为这个恶果受人崇拜歌颂,我每次看见运河的水,都如看见当年的血汗。”
李玉山似乎还觉得不够,继续说道:“俗话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世间种种,大多都是因为心怀恶念之人而来。”
了悟大师听了,倒是哈哈大笑起来,指着他说道:“玉山啊玉山,我才是和尚,你如何比我还要唯心,还要主观,这么说来,好人杀了人便不用偿命了?”
李玉山喝了口茶,淡淡说道:“虽不能不罚,倒也需酌情处理。”
了悟大师却道:“你口口声声要问一个人的本心,但是世人有谁看得清善恶呢?人心复杂,善恶原本就是交织不分的,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旁人又能如何评断?就如隋帝,谁又能保证当年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心意,是为了黎明百姓呢?”
“所以啊,无论是有心向善,还是不善不善,甚至是心怀恶念,但凡是最后行了善事的,也不管他有意无意有心无心好意还是恶意,都算是善。”了悟大师倒是宽容的很。
李玉山不满的说道:“大师是出家人,讲究慈悲为怀,所以才这般宽容。”
了悟大师笑了笑,说道:“慈悲是慈悲,但也有分寸,任何人做出来的善我都肯定,不因他的恶就否定了,这叫不以人废善。而那些说要行善,却一直没去做的人,那是不算的,善和行善是两回事,若是不付诸行动,那是不能算是入善的。”
李玉山觉得自己有些落到了下风,忽然转头问身后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51
的两人,“你们心中如何想善恶的?”
李子俊满眼都是迷糊,显然是已经被他们绕晕了,李玉山皱了皱眉头,又问了一句:“平安,你说说看,说你的心里话。”
章元敬一副无辜的样子,不明白这个台风尾怎么就扫到自己了,他也想要假装听不懂,但李玉山和了悟大师都盯着他等着回答,他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嘴角,这才说道:“平安不懂别的,但若是我快饿死了,有人给我一碗粥,不管他是想要看笑话,还是存心为善,都救了我一条命;但若是一个人心中可怜我,怜悯我,却不给我那碗粥,那我就得饿死了。”
了悟大师一听,顿时朗声大笑起来,指着章元敬说道:“这孩子有慧根,老衲颇喜欢。”
李玉山也并不生气,摇了摇头说道:“我的弟子,倒是跟大师有缘,哎,大师,这佛家不是讲究一个唯心,你说的这些话也太不唯心了。”
了悟大师却道:“当年释迦摩尼与何罗逻仙人论道,曾说,若能除我及我执,一切尽舍,是名真解脱。可见为人不能太执着,若是执着善因,认为心里头有善就是善了,那就是入了唯心的魔道,我佛慈悲,想必也是不喜的。”
李玉山也是一笑,又说道:“大师这番话,让我醍醐灌顶,想来往日倒是我执着了。”
了悟大师举起茶杯,但笑不语,李玉山喝了一杯茶,又哼哼的说了一句:“不过大师这些话,可实在不像是个出家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刑部那些家伙呢。”
了悟大师也不介意,指了指剩下的凳子说道:“让这俩孩子也坐下来喝杯茶吧,只是别嫌弃我这茶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李玉山听了,便让身后的俩个孩子坐下,亲手给俩人倒了一杯茶示意他们喝。
李子俊早就渴了,拿过来喝了一口,差点没苦的吐出来,好歹是脸色扭曲的咽下去了。
章元敬有了心理准备,慢慢品了一口,上辈子咖啡喝多了,这会儿倒是觉得还好,虽然苦,但却带着一股子奇艺的清香,似乎让岁月的时间都慢了下来。
看着俩孩子的表现,了悟大师忍不住说道:“你这弟子适合我佛门,不如舍了我吧?”
李玉山撇了撇胡子,抚须笑道:“这可不行,别说我不舍得,就是我乐意,这孩子三代单传,他奶奶他娘还不得掀了你的青云禅寺。”
了悟大师一边说着可惜,一边摇了摇头,笑道:“可见你是个有后福的。”
李玉山也觉得自己挺幸运,虽说孙子的悟性一般,但挡不住弟子的好啊,这一年多看下来,他心中也是极为满意的,就算发觉许多时候弟子与自己意见不同,他也不觉得生气,反倒是觉得这孩子有主见,这么小就有自己的看法。
李玉山想了想,又问道:“大师既然这么喜欢这孩子,怎么也不给点见面礼,这可显得你悭吝了啊,不符合你青云禅寺方丈的身份。”
了悟大师被他挤兑了,反倒是笑了起来:“这么多年了,你的嘴还是这么毒。”
随即想了一下,他忽然提议:“不如老衲来为两位小施主算一卦,就当是见面礼了。”
李玉山一听,就对俩个孩子说道:“还不谢谢了悟大师,大师的卦象可是千金难求,这些年早已经封卦,这次算是你们的运气。”
章元敬自然跟着李子俊起来恭恭敬敬的谢了一回,心里头却有些紧张,这个大师的观念跟他十分相似,但毕竟是和尚,谁知道会不会看穿他是天外来客呢?
迎着了悟大师的打量,章元敬只觉得手心都是冷汗,生怕下一刻就被道穿了来路。
了悟大师细细的打量着他们,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你这孙子也是读书的料,只是路被铺的太好了,有时候反倒是成了坏处。”
“心气高并不算坏事,只是人生那么长,不管是你,还是你儿子,都照看不了他一辈子,有时候也得狠下心来,让他受些苦楚,才知道世间的艰难。”
李玉山听的心中一动,又是叹了口气,李子俊是他儿子的独子,他有心严厉,家里头也有老婆子和儿媳妇挡着。有些话老婆子他能说,但对儿媳妇却不能。
了悟大师又说道:“若是狠不下心,能够一直留在青州,说不得也是一种福气。”
李玉山眉头紧锁,最后却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只是问道:“那我这个弟子如何?”
了悟大师一双眼睛朝着章元敬看去,后者心中咯噔一下,明明是个看起来脑满肠肥的胖和尚,但被他看了这一眼,倒像是被完全看穿了似的。
章元敬撑住脊背,没让自己避开了悟大师的视线,只让自己勉强稳住不露出异样来。
了悟大师看了许久,忽然微微一笑,意有所指的说道:“是个机灵人,他的心思怕是比你我都通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要什么,将来的路不需要你我操心,自然自己会走。”
李玉山差点翻了白眼,摇头说道:“你这说跟没说有什么不同,谁还不会自己走路了。”
了悟大师继续喝自己的苦茶,好一会儿才说道:“这可不一定,这世上啊,多少人活的浑浑噩噩,看不清别人的心,也看不清自己的心。”
作者有话要说:一直觉得有做慈善的人都挺好的,别管他们是为了宣传还是为了名声,至少钱拿出来了,需要的人也得到了好处,何必斤斤计较那点本因呢?
☆、习字
听了一肚子的玄乎话,回去的路上李子俊悄悄的跟师弟说:“我觉得那个和尚神神道道道,一点儿也不可信,不过咱老师好像辩输了。”
章元敬笑了笑,也说道:“所以咱们别再提了,不然老师要生气了。”
李子俊听了果然点头,心中却对和尚的话十分不以为然,夸他会读书倒是真话,至于其他的完全就不可信,更别说到了小师弟这儿更加应付了。
章元敬原本还期待着秋日的时候可以上山看看神秘的风景,到底是怎么样的风景才能得到李玉山的称赞,谁知道到了秋日,一向还算强健的李玉山偶然风寒。
别看现代电视剧里头动不动就偶然风寒,没啥大事,在这时候风寒却是大毛病,若是不好好医治的话很容易变成致命的大病。
章氏自然是不放心让他再出门,更别说带着俩孩子去桥盘山了。
章元敬虽然觉得可惜,却也没有执着,反正他还小,以后有的是机会去。来年春日,章元敬终于满了五岁,已经痊愈的李玉山摸了摸他的手臂后背,终于答应教他练字了。
为此,李玉山甚至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字帖,弄的李子俊酸溜溜的,私底下好几日都没好好跟章元敬说话,最后到底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52
是没扛住小师弟的讨好,俩个人才和好了。
章元敬翻看着那本字帖,其实孩子一开始习字的时候用不了这么好的帖子,但自从青云禅寺回来之后,李玉山似乎更加看重他了,以至于怕他短了眼界,不肯用外头那些字帖。
章元敬知道感恩,也下了这份好意,心中暗暗发誓要练出一个成就来,不能辜负了老师这些年来的看重和偏爱。
李玉山给的字帖是楷书,出自一位前朝的书法家,是楷书,书法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不得不说,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每次章元敬看着都觉得心情澎湃,只觉得将来自己能练出这样的字的话,就算是不能考中进士,光靠着一首好字就不愁没饭吃。
只是开始练字,章家又多了一笔开销,这笔开销还不小,不管是笔墨纸砚其中哪一样,对于老百姓而言都是昂贵品。
之前李玉山他们给的见面礼就是笔墨纸砚,但章元敬看了看,觉得里头的墨水和纸张都太好了一些,用来给孩童练字实在是可惜了,便只取了笔和砚台来用。
也得亏之前卖雪月饼的方子得了一笔横财,如今两年过去,田地里头的出息也有盈余,虽然多了笔墨纸砚的花销,章家倒是不至于捉襟见肘。
章元敬一开始只买最便宜的纸张和墨水,但买一次也得将近一百文,省着点用也最多能用个十几天,相当于一天就得至少花十文钱。
慢慢的,章元敬也摸索出省钱的路子来,先拿着毛笔蘸水,在桌面上写字,写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在纸张上练,一开始练大字,写满了大字就开始写小一些的,从大到小,一直到把一张纸里里外外正面反面都写满了,再也没有落笔的地方为止。
一开始姜氏心疼的不行,把孩子拉到身边说道:“平安,你尽管练字,咱家虽不富裕,但这点买纸的钱还是有的,用不着这么省着。”
章元敬一听,倒是笑着解释道:“奶奶,我不是故意节省,而是没有这个必要,你想啊,这白纸没用完就扔多浪,再说了,我本来就得练大字小字,这是合理利用。”
姜氏不知道什么合理利用,但她还是记得当年儿子读书的时候,虽然也是正面反面换着用,但鲜少有用的这么彻底的,到底是如今家境不如从前,所以才会如此。
背着孙氏,姜氏偷偷对孙子说道:“你放心,奶奶这边还有钱呢。”
章元敬无奈,只好说道:“奶奶,真的不用,若是需要,我哪会跟您客气啊,我可知道您是最疼我的,有事儿肯定第一个跟你说。”
姜氏这才满意了,但还是偷偷给他塞了一两银子,让他自己拿着用,别太省了。
姜氏好歹还不知道笔墨的好坏,另一头的李玉山祖孙却看得出来,李玉山知道弟子的家境,倒是并不奇怪,反倒是觉得这孩子懂事儿,知道体贴家里,不像一些读书人,那是吃着家里头的肉,喝着家里头的血,还嫌弃不够他们给的不够多。
李子俊却没想那么多,第一天看见章元敬用这些笔墨的时候就皱了眉头,忍不住开口问道:“师弟,你的墨也太差了一些,用着屋子都要发臭了。”
纸张差一些,只有用的人知道,但墨差了,不仅仅容易花开,味道也不太好闻。
就像他们县城里头卖的墨,就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中等的不说多好,但至少闻着有一股子墨香味,这就是读书人口中的书香了。
最差的那一等,磨出来的墨水不好写不说,还有一股子臭味,写出来的字散了再久点味道依旧能够闻得出来,只是淡和浓的区别罢了。
据说那些富贵人家,用的都是香墨,不仅好用,写出来的字还有一股子香味,当然,那些墨块的价格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受得起的。
章元敬笑了笑,也不太在意李子俊的话,他真要是个小心眼的人的话,早就跟这位师兄闹翻无数次了:“抱歉,师兄,要不我坐远一些吧。”
他这般退让,李子俊脸上倒是露出几分不好意思来,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把自己的砚台往他那边挪了挪,说道:“你用我的吧,这坏墨不但闻着臭,有一些还伤身体,你还小,要是因为这个坏了身体可就不好啦。”
章元敬笑了笑,倒是也没客气,说实话,书斋里头正规卖的墨块,伤身体倒是不至于,不过确实是有些熏人倒是真的。
见他接受了自己的好意,李子俊的心情好了许多,勾了勾嘴角看起书来。
李玉山进来的时候,就瞧见两个弟子认认真真的模样,他眼中带着几分满意,走到他们背后看了起来。
章元敬更认真了,被老师站在背后盯着看的感觉实在不怎么好,虽然这些年他已经被盯习惯了,谁让李玉山就了两个徒弟呢。
看了一会儿,李玉山倒是皱起眉头来,开口说道:“平安,你握笔太用力了。”
章元敬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了一句:“老师,用力不好吗,不是都说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吗?”
李玉山却摇了摇头,说道:“握笔用力多大,与你写出来的字的风骨毫无关系,反倒是用力太大,笔下的字容易僵,越是放松,落下的字才越是灵活。”
章元敬受教的点了点头,试着放松了一些,果然觉的落笔也轻松了许多。
李玉山见他一点即通,倒是更多了几分喜欢,看了看,又说道:“你握笔的位置也不要一成不变,写大字的时候,笔就要握的高一些,写小字的时候,则可以低一点,这跟平时吃饭拿筷子是一样的,拿的高,夹的也远。”
章元敬跟着试了试,果然是如此,不得不说,拥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是一件非常省心的事儿,这些事情或许写的多了,写的久了,他自己也能知道,但到了那个时候,写字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再要想改就不容易了。
寒门难出贵子,不仅仅是因为眼界,更多的是缺少一个指路人,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人的一生时间有限,古代人的寿命更短,所以寒门出贵子的几率太低了。
章元敬由衷的感谢李玉山的无私教导,这是拜师的好处,是在外头学堂里头学不容易学到的,老师的一句话,能省了他许多功夫。
李玉山教完之后并为走开,先检查了一番孙子的功课,见他回答道十分顺溜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让他当场写了几个字,仔细的看了看,才说道:“腕力不足,明日开始,你悬着砚台练字,慢慢的,手就稳当了。”
李子俊早已经知道练字的辛苦,这会儿一听忍不住苦了脸。
李玉山一看,倒是似笑非笑的说道:“怎么,你这个作师兄的不肯吃苦不当榜样,到时候让你师弟赶上了,也没有什么好说道道。”
李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54
一些,那时候年纪也不算大,若是顺利,也算是少年才俊,若是不顺利,多熬几年也不怕太迟,那时候他的性子也该定下来了,刚刚好。”
赵大人又问道:“你怎么就这么不放心元敬,我看着他稳重的很。”
李玉山却说道:“元敬确实是自小懂事乖巧,但正因为如此,有些时候反倒是容易钻牛角尖,聪明的孩子,就怕误入歧途。”
赵大人还是觉得他想太多了,摇头说道:“有你看着,他想要误入歧途也难。”
李玉山听着倒是笑了,指着他说道:“你这么急着让元敬考试,是想着县里头再出一个神童,好让你的考评好一些吧。”
赵大人也是跟着笑,说道:“这个我也不否认,主要是您教出来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出色,哈哈哈,若不是老夫还在当官儿,恨不得抢一个过来。”
李玉山也跟着笑道:“那你可出手太迟喽,就算是羡慕也没有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