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人生若初
章元敬忍不住翻白眼,没好气的说道:“你送什么礼,到时候师娘自然会过来。”
李子俊一个青年男子,好端端的给他姐姐送礼,那不是让人多想吗!
李子俊也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说道:“行啦行啦,我就是顺口一说,走吧,以前我也常陪着我娘我妹去银楼,倒是还算熟悉,到时候还能帮你讲讲价。”
章元敬是不太信这位能讲价的,不过有李子俊在,银楼估计也不敢蒙骗他们倒是真的,章元敬摸了摸怀中的图纸,那可是他花了大半个月的业余时间才画出来的。
那是一个铃兰花簪,整体需要染上淡淡的蓝色,下面垂挂着一颗颗珠子,十分别致。
这边章元敬想着亲姐姐,那头在家做绣活儿的章铃兰也想着亲弟弟。因为已经订了亲,章铃兰就得开始绣自己的嫁妆,这年头除非是大户人家,否则小门小户的,姑娘家出门时候的盖头背面都得自己绣出来,除此之外还得准备多多的鞋底荷包什么的,到时候认亲的时候送人用,若是绣活太差了,到时候可是十分丢人的事情。
一个人做绣活是十分枯燥的事情,幸亏偶尔隔壁吴家的金桂经常过来陪她,两人一起做做活说说话,倒是也算轻松自在。
吴家跟章家就隔了一个孙家,因为两家没有龃龉,平时走动的倒是比孙家更勤快一些。
吴金桂比章铃兰小了三岁,但人很机灵,手上的绣活儿也不错,这会儿她摸着手中的料子,叽叽喳喳的说道:“铃兰姐,你奶这次可真大方,这种好料子可贵着呢。”
吴金桂是家里头的小女儿,向来也是得宠的,但是她家境一般,父母就算是想要给她好的也没有,再说了,前头还有几个嫂子盯着呢,她娘最多也就是让她出门多走走罢了。
章铃兰听了笑了笑,她可不会告诉别人奶奶隔了肉似得模样,要不是有元敬在,别说嫁妆了,能有一块红盖头就不错了:“羡慕什么,到时候你也会有的。”
吴金桂撅了撅嘴巴,说道:“希望吧,我可没有一个小三元的弟弟,哎,平安弟弟怎么就那么聪明呢,他这才八岁呢,我哥八岁的时候就会欺负我,抢我吃的。”
听着别人夸自家弟弟,章铃兰也是高兴的,抿着嘴角笑道:“人跟人天生就不一样,平安脑子聪明,但力气就不大,你看你几个哥哥,哪一个不是力大如牛的,所以人家才抢着要他们当伙计呢,再说了,上次你哥不还给你带了糖葫芦。”
吴金桂却说道:“哪儿是给我的啊,是给我小侄子的,我也就是个顺带,就这个,我那嫂子还阴阳怪气的,气得我直接塞给小安子了。”
别人家的事情章铃兰也不好说道,再说了,谁家还没有一点磕磕碰碰的事情,她笑了笑,不再提这话,直接拿出一个花样子问道:“你瞧瞧这个怎么样,绣在鞋面上好看吗?”
吴金桂看了看,也觉得那花样子挺新鲜的,笑着说道:“可美了,到时候到鞋子的人肯定心里头开心,不过那个颜色浅一点的更好看。”
章铃兰比了比两个花样子,说道:“颜色深一些的给长辈,浅色的给平辈,正好都用上。”
吴金桂也觉得是,倒是踏踏实实的跟着做了一会儿活计,只是一边做一边偷偷的打量章铃兰,他娘曾说过,秀才公还没落地的时候,章铃兰在家里头可不讨喜,章婆婆一口一个赔钱货,连个正眼也不看她,那时候谁知道她能有今天。
不过吴金桂年纪小,并不太记得那时候的日子,在她有印象以来,章婆婆对章铃兰倒是还好,虽然不怎么疼爱吧,但该给她的一样不少,平日里也是吃香喝辣的,这要还算不好的话,她倒是宁愿来过这种不好的日子。
一直到章铃兰说亲遇到了坎儿,吴金桂才隐隐约约明白了娘亲的话,就算日子过得不差,这位姐姐怕是得不到好亲事,因为谁家都知道章铃兰年幼丧父,下头还有个读书的弟弟,花销不是一般的大,嫁出去肯定是要补贴家里的。
但谁也想不到,偏偏就是这个时候,章元敬出门考试去了,一次次顺利的考过,最后还得了个小三元,这可是青州县从来没有过的好事儿。
原本不受欢迎的人立刻成了香饽饽,就连镇上的杜家都来提过亲,她曾经见过一次那位杜公子,最是英俊潇洒,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样子。
虽说后来章铃兰选了丁家,但吴金桂心里头还是有些酸溜溜的,个人知道各家事儿,她就是想要嫁人,杜家也肯定是看不上他们家的。
再听丁家送来的小定礼,章家准备的陪嫁品,吴金桂只觉得自己像是泡在了醋坛子里头,整个人都是酸溜溜的,连带着都打不起神来。
正做着活儿呢,忽然前头有声音传来,吴金桂眼神微微一亮,低声问了一句:“莫不是秀才公回来了,不是说去看龙舟了吗?”
章铃兰被她这幅热情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回道:“大概是结束了吧,没事,我弟不会往后院来,咱们继续做绣活就是了,不耽误。”
吴金桂却有些扭扭捏捏的说道:“秀才公好容易回来,估计也累了,铃兰姐姐,你要不要去迎一迎,丫头小子哪有你细心呢。”
章铃兰也不是笨的,只是笑道:“哪儿用得着,前头有人在亏待不了他。”
吴金桂想要再说话,章铃兰却已经笑着说道:“陪我坐了大半天了,你累不累,不如咱们吃点东西,待会儿你就回去歇着吧,可不能让你累着了。”
吴金桂抿了抿嘴角,到底是年轻女子脸皮子薄,不敢再提去前院的话了。
等她吃过东西被送出门,回家一看她娘就在正厅里头等着呢,吴金桂眼睛一酸差点就要哭了,她娘哪有什么不明白的,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左右也不合适。”
母女俩个却不知道,隔壁他们家大媳妇儿媳妇也在说嘴呢,都道:“咱金桂又懒又馋的,人家秀才公能看上她才怪了,你看吧,到时候娘肯定是空欢喜一场。”
☆、两姓之好
章元敬还不知道自己以八岁的稚龄就成了别人眼中的东床快婿,不怪他完全没往这方面想,实在是在他眼中,他姐章铃兰都还是小丫头呢。更别说他了,放到上辈子那就是刚上小学的年纪,哪有什么情情爱爱的意思,忒早熟了。
章元敬还把自己看作祖国的花朵,却不知道在李玉山的眼中,自家弟子也是吾家有子初长成了,八岁,实在是不小了,性子大约也定了。
这一日李玉山心情极好,溜溜哒哒的回到家中,就瞧见他家夫人正在做粽子呢,她便不喜欢下人做好的,自己带着人慢悠悠的一个一个绑着五绳子。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86
前留下的人脉来也更加名正言顺。
摸了摸自己的美须,李玉山觉得自己十分明智:“你觉得这主意怎么样,元敬是在咱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是什么性子最是清楚不过,别的不说,你看他对自家姐姐那般重情重义,细致贴心,将来对自己媳妇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章氏被他带着想了一会儿,忽然觉得这主意似乎真的不错,她忍不住说道:“也是,子琳丫头性子有些急,最是没有心机,有什么说什么,整日就没有做得住的时候,这要是去了规矩大的人家还不得受罪。”
章氏还有一个犹豫的点,这会儿也提了出来:“章家规矩倒是不大,但是元敬上头两层婆婆呢,到时候怕是不太好处理,我那老嫂子把孙子当命根子看呢。”
李玉山却说道:“至少你那老嫂子不是糊涂人,知礼识规矩就好,别的不怕。”
章氏听了,倒是好笑的说道:“咱们俩个老的在这里嘀咕也没啥用,子琳上头有爹娘呢,总要问问他们的意思,再说了,元敬那边也还有长辈,说不定还看不中咱家。”
李玉山倒是信心满满,笑道:“怎么可能,至少在青州,再没有旁人更适合元敬了。”
章氏也跟着笑了起来,心底也有这份自信在,不过还是说道:“你可别口快漏了风声,我先问问媳妇,看她心里头是怎么想的,若她不乐意的话,这事儿到底是不大好。”
李玉山却道:“怎么,我还做不得这个主了,得了,你先去问,反正我看都挺好的。”
☆、拒婚
心里头有了结亲的想法之后,李玉山看弟子的目光就更挑剔了一些,虽然在妻子的面前,李玉山对妾的存在不屑一顾,但他心里头自然也是盼着孙女好的。
这一日,检查完两个弟子的功课之后,李玉山也没跟往常似得回去看书,反倒是坐在上头一眨不眨的盯着他们看,那目光时而柔和时而尖锐。
章元敬被他看的浑身不自在,总觉得他家老师跟神经病似得,那眼神几乎要演绎出一个爱恨情仇史来,他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回忆这些天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李玉山挑了挑眉头,忽然开口问道:“元敬,听说你姐姐快要及笄了?”
章元敬倒是不奇怪他会知道,毕竟师母章氏跟他们家走得近,前些日期姜氏还打算邀请她当正宾,以两家的关系,章氏应该是不会拒绝的。
“是,家姊的及笄礼放到了八月初八,到时候还得辛苦一番师母。”
李玉山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着说了一句:“一眨眼的功夫,你们都长大了,元敬,这些年你做的不错,我们男儿不说建功立业,至少也得撑起门户,不然跟生个女儿有什么区别。”
“你父亲走的早,你便是家里头的依靠,世间女子多艰难,若是家里头男儿出息一些,她们才能轻松一些。”李玉山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睛闪过一丝盈光。
对于这一点章元敬无比赞同,大兴王朝其实对女子的限制并不算太多,但封建王朝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男权的体现,虽说也有女户,但女子大多还是身如浮萍,需要磐石可依。
“老师,学生明白,学生必定努力读书,让家中长辈姊妹有人可依。”
李玉山点了点头,忽然又说了一句:“不说旁人,将来你的妻子也是如此,元敬,你可曾想过娶妻?将来若有了妻子,你这肩头的担子可是更重了。”
章元敬没想到这话题怎么就转到了娶妻,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老师,我还是个孩子呢,就算是要娶妻也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何必操心那个。”
李玉山一听,不赞同的说道:“你都已经八岁了,不是个孩子了,娶妻生子可不就是眼前的事儿,男儿当成家立业,这成家还在立业的前头呢,怎么就不着急了?”
章元敬不明白他老师怎么就忽然关心自己的婚姻大事了,摸了摸鼻子说道:“师兄还比我年纪大呢。”
忽然中枪的李子俊不干了,站起身说道:“爷爷,你可别给我说亲,等我考中了进士再提也不迟,我哪有功夫伺候媳妇,忙着读书呢。”
李玉山被孙子呛了一句气恼的不行,骂道:“去去去,没你的事儿,娶媳妇那是伺候你的,哪用得着你伺候,滚一边看书去。”
李子俊觉得他家爷爷外加老师越来越不讲道理了,果然年纪大了脾气也就更坏了,他爹说的不错,赶紧考出去比较好,不然整天都得被他盯着骂。
被他这么一打岔,李玉山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是等着夫人那边先去探探口风再说。
偏偏这一日钱氏又让李子琳过来送点心,自从李子俊中了秀才,钱氏更是把唯一的儿子看成了心肝宝贝,生怕他渴了饿了。但李老爷子十分不喜欢有丫头小厮过来打扰,钱氏没办法,每次都使唤女儿当跑腿的,李老先生总不能对着孙女发火。
以往李玉山知道这事儿总是要皱眉的,觉得儿媳妇太娇惯孙子,但这一日不但没有生气,反倒是笑盈盈的,倒是让李子琳松了口气。
李玉山只是看着三个小儿女说说笑笑,等李子琳走了,他忽然走到章元敬身边,问了一句:“元敬,这点心味道如何?”
章元敬觉得十分不错,但今天老师的眼光怪怪的,让他几乎有点食不下咽,他吞下了口中那一口甜点,忍不住问道:“老师,您有啥话就直接说吧,我扛得住。”
李玉山嘴角抽了抽,有些不习惯弟子的直接,但还是低声问道:“你觉得子琳丫头如何?”
章元敬差点没把咽下去的点心吐出来,结合刚才李玉山的话,他哪有什么不明白的,看着兴致勃勃的老师,他咽了咽口水,说道:“子琳姐姐挺好的,我一直把她当做亲姐姐看待。”
李玉山一听,这不对啊,小儿女家家的,他们家子琳长得也不错,怎么这徒弟不但没有情窦初开,还直接认亲了呢:“亲姐姐?”
章元敬暗道其实是亲妹妹,李子琳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丫头了,那就跟晚辈没啥两样,有时候他帮章铃兰买礼物,也会想到这位妹妹,他看了看脸色不大好的老师,连忙说道:“是啊,我们也算是一块儿长大了,这情分跟亲人也没差了,就就把她当第二个姐姐看。”
李玉山眯着眼睛仔细看这个弟子,想着他是真的年纪太小不明白呢,还是揣着聪明装糊涂,但迎着章元敬正正堂堂的眼神,他心中叹了口气,大概是还是年纪太小,没开窍。
多好的青梅竹马啊,怎么就成了亲姐弟呢?真要是当姐弟的话,以后这事儿还能成吗?
李玉山心中嘀咕着,倒是没有再说什么,章元敬松了口气,想起李子琳那初中生的模样就觉得头痛,幸好他年级还小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87
,这些事情倒是真的不急。
他却不知道,李玉山可没心思,只想着等他开窍呢,还觉得男孩子开窍晚点也是正常的。
等到晚上,李玉山回到房中,就提起了这事儿,还说道:“别看元敬这孩子平时沉稳,这会儿倒是十分孩子气,果然还是太小了一些,还不懂呢。”
谁知道章氏不但没有跟着一块儿说笑,反倒是阴沉着脸孔皱着眉头,一看就是心中有气,李玉山一看,便说道:“怎么还生气了,这是什么了?”
章氏冷笑了一声,瞪了他一眼说道:“你给我找的好媳妇,胆子越发大了,我今日不过是提了一句元敬的事儿,她倒是好一口就给我回绝了。”
李玉山也皱了皱眉头,却还是说道:“莫不是嫌弃元敬家贫?莫欺少年穷,跟她说道说道就好了,她也不是那等没见识的人。”
钱氏原本是李玉山一个老友家的孙女,当年李玉山与她爷爷交情好,两家这才做了亲,却是两家的男人定下来的,章氏并未亲自掌眼,等她进了门,章氏看着便有多般不好,深觉自家男人被骗了,但也不好多说,不多大的毛病她也就算了。
只是年纪越长,钱氏倒是越发的不着调起来,来到青州以后对这边的人多般看不上,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章氏教导了几次,见她只是表面答应,次数多了也就懒得管了,只是说好了将来长孙媳妇必定要她来看过的,不许家里头男人随意给定了。
这会儿提起此事,章氏还是觉得心中憋火,怒道:“只是这般我也不说了,你道如何,她竟是私下把子琳的庚帖给了娘家,说是已然定了亲了。”
女还舅家不是大事儿,但问题是钱氏居然私底下就做了这事儿,压根没有问过公婆的意见,若不是这次她提起子琳的婚事,恐怕还不知道!
果然,一听这话李玉山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与钱家老爷确实是好友,但儿媳这般做法确实是不太妥当:“当真,莫不是为了回绝的托词?”
章氏却冷笑道:“就算是托词,她心里头怕也是这个想法,再说了,我是子琳的亲奶奶,若她心中有想法,又有什么不能对我说的。”
在章氏看来,媳妇会这么做,显然是没把自己当做李家人看,一门心思就只顾着姓钱了,她可以理解钱氏想让女儿高嫁的心思,钱家如今也确实是比他们李家略好一些,至少钱老还在朝中任职着呢,但她既然已经是李家媳妇,这般做显然没把他们二老放在眼中。
一想到这个儿媳妇章氏就觉得一肚子的气,忍不住又抱怨了一句:“当年就不该娶她进门,如今你还在她就敢这般,以后还不得肆意妄为。”
是,李家如今不如钱家一些,但作为儿媳妇私底下敢这样胆大的也是少数。
李玉山心中其实也后悔着呢,但一听这话也不高兴了,皱眉说道:“你现在说这个又有何用?女人就是喜欢翻旧账。”
章氏也不高兴,转过身说道:“怎么,我还说不得了,哼,明日就让她来立规矩,这些年我就是让宽容了,才让她不知道天高地厚。”
李玉山皱了皱眉头,又问:“那子琳的婚事怕是不成了。”
章氏也说道:“那是自然,除非你想跟钱家闹掰了,不然庚帖都换了,难不成还要悔婚,别的不说,子俊的婚事却不许她再插手,若不然的话我让儿子休了她!”
因为李子琳的婚事,章氏跟钱氏的矛盾闹得更大,钱氏虽然有一个得力的娘家,但挡不住她是人儿媳妇,此事又不占道理,故而不得不伏小做低了一段时间。
只是章氏心底认定了这个儿媳口蜜腹剑,对她到底是更疏远了一些,以至于后头儿子闹出了庶子来,钱氏闹起来的时候她也懒得理会。
☆、成书
李家的暗潮汹涌章元敬一无所知,在李家的时候,他大半时间都在读书,偶尔有离开学堂的时候,也是多与李子俊在一块儿。自从知道公婆的心思之后,钱氏十分紧张,再也不肯让李子琳过来了,似乎生怕章元敬做出什么事情来。
章元敬不觉得奇怪,章氏却看在眼中,心中对这个儿媳越发的不满,她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怕自己来一个生米煮成熟饭不成,子琳也是她的亲孙女,她难道会败坏自家的名声不成,这样小家子气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这个插曲对章元敬毫无影响,这些日子除了忙活读书之外,他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写书上。是的,写书,而不是他姐姐的及笄礼。
倒不是他不关心章铃兰,而是姜氏孙氏不约而同的将他排除在外,说再没有弟弟帮着操心这事儿的,他们家也不是没人了,让他安安心心读书就是。
说起写书这事儿,还得从他中了小三元开始说起,那时候就有人上门来,让他写一本文集什么的,趁着小三元的名头说不定能大卖一场。
章元敬当时一口回绝了,他可不觉得自己有写文集的本事儿,到时候难贻笑大方。
谁知道等端午节斗诗的事情一出,原本已经消声灭迹的书店掌柜又一次找上门来,这次不是让他出文集,而是让他出诗集。
章元敬也不觉得自己有写诗的天赋,但想了一想却没有再次回绝,反倒是询问起出书的事情来,文人的名声可贵,但好名声却不易得。
再有一个,写出来的书若是能卖出去的话,他也是能拿到银子的,虽说文人不该为了五斗米折腰,但他自问是个男人,至少也得养家糊口不是。
不过说起写书,他要写的也不是文集诗集这种考验功底的,而是偏向于科举考试参考书,或者说是考前培训以及心理辅导的书。
论写诗写文他的能力一般,这辈子不打算抄袭的话眼看着估计就这样了,但论起考前辅导的话,他可是有过丰富经验,阅读过无数参考辅导书的。
虽然针对的考试不同,但有些道理却是相通的,章元敬把自己的主意提了一提,那书斋的掌柜倒是也觉得有几分意思,只是也不敢直接答应,只说要等他写出来再看。
打定了主意,章元敬就提笔刷刷刷的写起来,写写改改的,最后他打算把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自然是重中之重的考前准备,需要看到的书,往年的考题和案例,以及最最重要的复习计划;第二部分则是讲考场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自我心理疏导;第三部分则是考试之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句话说那就是胜败转眼皆成空,甭管考没考上,心态也好。
一旦写起来,章元敬倒是有些不住了,古代的文集通常比较短,毕竟纸张不太好装订,一旦写得多就得分成好几册,到时候购买的价格也就上去了。
看着桌上厚厚的一叠纸,章元敬忍不住有些头痛,却不得不从头开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88
始修改,改删减的删减,改浓缩的浓缩,势必要把文字压缩进一册书,他可不觉得自己能卖系列文。
写书只用了十天,但修改却足足用了一个半月,可见要成稿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这还是他要赶着自己的热度还在,不得不放弃了修改第三遍的念头。
章元敬将最后的成稿叠在一起,自己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觉得至少都是干货,对于科举考试,尤其是童生考试十分有用,这才觉得放心了一些。
只是不知道这种干货合不合现在人的口味,毕竟书店里头卖的最好的除了四书五经之外,通常都是大文豪出的文集诗集,旁的就是话本了。
这么想着,章元敬又有几分不确定起来,不过写都写出来了,总不能放在家中蒙尘,他伸手将前半部分折叠起来,招手让余全过来:“帮我送过去给书斋的掌柜。”
余全点了点头,什么话也不问转身就走,章元敬倒是也不担心,他们镇上统共就三家书斋,他常去的就是那一家,距离他们家也不远,走路过去也就是一炷香的时间罢了。
送走了书,章元敬倒是也不着急了,站起身走出去打算透透气,正好这时候天色还不晚,晚霞映射之下,原本平凡的院子也显得古朴唯美起来。
看见他出来,姜氏倒是挺高兴,笑着说道:“是该出来走走啦,休沐的日子还在家看书写字,可别把眼睛都累坏喽,如今你都是秀才了,咱不用那么心急。”
章元敬见她正在分线头,便笑着走过去要帮忙,谁知道姜氏又道:“这个不用你,你在院子里头痛快休息一会儿,别这个眼睛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