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科举兴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人生若初
苏守则轻咳了一声,笑着说道:“章弟说的很对,从容兄,小心祸从口出。”
安从容却不在意的说道:“除非你们俩出卖我,不然谁会知道咱们的悄悄话。”
章元敬与苏守则对视了一眼,都看见了彼此眼中的无奈,有这么一个损友在实在是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也幸亏安从容是个知道好歹的,也就是私下吐槽一番罢了。
孔师也是字字珠玑,只是经过安从容的话,章元敬和苏守则都不能全心全意的听,偶尔听见叫好的声音,脸上的神情都古古怪怪的,显然是受了影响。
相比起他们,另一头的朱举人等人倒是兴奋的红光满面,显然对能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大儒十分庆幸,若是放到现代,下头绝对是挤满了疯狂粉丝。
孔师并没有宣讲很久,很快就宣布文会开始,换成了楼下那两位门客来主持,章元敬也是这会儿才知道,这两位都是国子监的讲师,说话刺人的那位姓侯,爱打圆场的姓丁。
侯讲师扫了一眼人群,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试题来,偌大的一幅字悬空而起,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看清楚:「上善若水,德行天下,尔若为官,德与行孰轻孰重」。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章元敬总觉得这位侯讲师多看了自己几眼,但等他看过去的时候,却又发现侯讲师并未看过来,想来也是,今日人那么多,侯讲师也不一定能记住自己。
侯讲师挂好了试题,才说道:“一盏茶的时间,尔等可先破题,若有意者,可上来一战。”
感情这次的文会还有几分新意,飞鹤楼直接出了试题,让到场的学子们来辩论,到时候无论结果如果,总比毫无目的的文会有意思多了。
安从容最是个坐不住的,这会儿看了题目,就忍不住说道:“德行德行,自然要讲究一个德行合一,哪里来孰轻孰重,这不就跟要把人跟影子分开似的吗。”
苏守则却笑着说道:“正是说不清孰轻孰重,飞鹤楼才会选了这个题。”
章元敬一想,觉得也是,若是个毫无异议的题目,到时候出来的必定又是一番歌功颂德,飞鹤楼的主旨是为了皇家选拔人才,自然不会做这种无意义的文会。
这边苏守则思虑了几分,转头问道:“你们且说说看,德行德行,德与行孰轻孰重。”
章元敬想了一下,便说道:“若是为民,自然是德为重,若是为官,还是行为重。”
苏守则抿了抿嘴角,抬头朝着他看去,悠悠然叹了口气说道:“我的想法,倒是正好与你相反,若是为民,行可为重,若是为官,非得有德。”
安从容挑了挑眉头,笑哈哈的看着两人,指着他们说道:“得得得,你俩这想法截然相反,可见一见如故也无甚大用,别等这场文会结束,你俩连朋友都当不成了。”
苏守则却笑道:“辩论是辩论,朋友是朋友,我想章弟必定不会计较的。”
章元敬也觉得如此,当年辩论会的时候,正反双方在台上吵得头破血流,下了讲台还不是相互聚餐,有些人还能成为朋友。他并不觉得一场简单的辩论会影响到他们的朋友关系,便瞪了一眼安从容,说道:“别污蔑我们的友情。”
安从容摊了摊手,这时候第一个人已经迫不及待的上去了,好巧不巧的,他的观点与苏守则相似,也觉得为官之道,德之一字是最为重要的。
能上二楼来的学生都有几分才华,这位上台之后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一时之间说的太下的人频频点头,许多人自然而然的被他带着走了。
就连安从容也忍不住说道:“守则,这人的口才几乎能赶得上你。”
苏守则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转而问章元敬:“要不要上去试试?”
章元敬也慢慢喝着茶,但笑不语,如今时间还早,上去几乎是被人挑毛病,他才不会赶着上台,多听多看才是正道。
辩论的之处就是有来有往,很快,觉得行更为重要的人上台了,但相比起来,不管是文采还是口才,这个人都大大不如,更加糟糕的是,他自己的跟脚也不是很稳当。
苏守则摇了摇头,说道:“此人已然输了,用不了多久就得下台。”
果然如他所说,没一会儿,在台下频频发问之下,那人脸色难看的下了台,在他下去之后,还有人骂道:“哗众取宠,真是没啥本事。”
幸亏行之一派也不是没有人,这个人被打了下去,又有下一个上台,比起前一个来,这位学生口齿伶俐,没理的地方也能说出几分道理来,是个歪理邪说的好人才。
即使如此,中州普遍以德治天下,大部分学子的观点还是以苏守则相同,偶有不同的,也拿不出什么真材实料来,一开始听着似乎有道理,但却经不起敲打。
与之相反,德之一派人多势众,还有许多道德典范可以引经据典,实在是占据了大大的优势,慢慢的,辩论便开始朝着一个方向倾斜,最后,一个德派的学生意气风发的问道:“谁敢来辩?速速上台。”
苏守则微微一笑,挑眉看向章元敬:“章老弟,现在到时候了没有?”
章元敬喝下最后一口茶,拱了拱手站了起来,朝着高台走去,他一上台,台下微微一静,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人大喊了一句:“这文会,可不是长得俊就有用的。”
章元敬微微挑眉,朱红色的衣裳衬托下,颇有几分花间树下拈花一笑的绚烂感觉,他拱了拱手,说道:“多谢夸赞。”
那人下意识的反驳了一句:“我可没有夸你。”
章元敬却说道:“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长得俊,好歹也算是一个优点吧。”
小小少年郎含笑应答,从容大方,倒是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赏,那人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眼看章元敬一上台就抢走了所有风光,对面的学子喊道:“废话少说,你可有话说。”
章元敬点了点头,答道:“自然是有。学生请问,若有一人在朝为官,秉性清正,为人廉洁,性情刚直不阿,上孝顺父母,下体恤百姓,不与恶官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严于律己,生活俭朴,那么此人,可算是有德?”
对面的人微微一愣,不明白他为何提了这么一个例子,毕竟听起来怎么都像是为了他们服务的。他眯了眯眼睛,暗道这个人还是太嫩了一些,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34
分声名狼藉的意思,看着跟小皇帝的关系倒是不错,这会儿笑嘻嘻的接过那幅字,这一看却略略变色。
小皇帝还是毫不在意的笑着,转身问道:“怎么?还不读题!”
雷三额头冒了冷汗,下意识的朝着小皇帝看去,却见他双目含着冷光,与他记忆之中那个嬉笑怒骂的孩子已然不同,雷三心头一沉,却也不敢再糊弄这位皇帝。
雷三咳嗽了一声,朗声读道:“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臣子何如?如民?如君?”
雷三话音落下,原本热闹的二楼却肃然起来,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声音,不少消息灵通的人都面面相觑,要知道早前传言,新君与文阁老闹的颇不愉快。
小皇帝忽然出现在这里,并且问了这么一道题,莫不是对文阁老的不满已经压抑不住,所以才会如此所为?君臣君臣,自然是君在前头,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偏偏皇帝却把臣子与民,与君放在一起对比,其心可见一斑。
台上的章元敬还未来得及下台,这会儿众目睽睽之下,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的很,他虽才来京城几个月,却也知道朝中纷乱。
老皇帝走的急,虽然为皇太孙扫平了对手,却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朝政。
小皇帝毕竟年幼,甚至还未成亲,老皇帝临死之前,亲自为他定下了文阁老的嫡长孙女座位太孙妃,此后又将文阁老,顾阁老和雷太师三人为辅政大臣。
文阁老乃是三朝元老,名声赫赫,用一句不夸张的话说,满朝文武,文官大半姓文。老皇帝在时,还能压制着这位,他一旦去了,小皇帝哪里是对手,联姻显然是最好的办法。
相比起文阁老来,另一位顾阁老显得低调许多,听闻是个老好人,朝中谁有事都喜欢找他调解,如今文阁老如日中天,顾阁老就越发避讳起来。
雷太师是皇太孙的老师,两人是天然的结盟,在太孙登基之后,雷太师屡次与文阁老相争,但屡屡吃亏,若不是小皇帝偏袒,恐怕早就被贬。
老皇帝的安排原本不错,但他绝对想不到,自己心教养出来的亲孙子,朝政才能非同一般,却不是那等可以付薪尝胆的,在羽翼未满的时候,就与文阁老势如水火。
而现在,小皇帝更是将这一盆炭火直接泼向了即将参加恩科的学子们。
看着上头的人,安从容和苏守则对视一眼,都有几分担心,安从容更是压低声音说道:“陛下到底想做什么,不是说文家小姐过了年就会入宫为后了吗?”
苏守则也摇了摇头,其实一开始他也劝过老师,这天下到底是姓萧的,与小皇帝闹开了对文家又有何好处,但老师一意孤行,只认为自己所为才是为了大兴。
苏守则毕竟只是学生,劝说不动,只能眼睁睁看着文阁老在朝上大包不揽,几乎已有摄政的意思,小皇帝年轻气盛,哪里受得了这些,不满之情已经言语于表。
苏守则微微叹了口气,只希望文表妹进宫之后,能够缓和小皇帝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才好。
雷三话音落下之后,在场的学子一片安静,小皇帝脸色一沉,冷笑道:“怎么,刚才一个个跟鹦鹉似的说个不停,这会儿倒都成了哑巴了吗,是不会说,还是不敢说?”
这话竟是意指文阁老权势熏天,竟让即将参加恩科的学子都避其锋芒。
章元敬恨不得将自己变成隐形人,他可不想掺和到这种上层阶级的争斗之中,到时候小身板还不够人家抬一抬小手指拾的。
但小皇帝偏偏不肯放过他,直接抬头看来,问道:“这位魁首也无话可说吗?”
被指名道姓出来,若是真的无话可说,章元敬可算是直接得罪了小皇帝,他脑中闪过万千般心思,却是已经飞快的做了决定,微微一笑,露出原有的风度来。
章元敬先是一作揖,然后才道:“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臣子当如国之利器。”
小皇帝哦了一声,也看不出是不是满意,只是继续问道:“此话何解?”
“国将欲歙之,臣必固张之;国将欲弱之,臣必固强之;国将欲废之,臣必固兴之;国将欲取之,臣必固与之。臣子凡所为,皆为君往。”章元敬朗声说道。
这也算是拍了个小马屁,摆明了说臣子要做的事情,就是国家当前需要的,是国君即将想要做的,说到底就是如同一件工具一般,听从国家君王的指示罢了。
这倒是一下子跳出了君臣孰轻孰重的怪圈来,只从臣子应该做什么事情入手,相比起来反倒是安全一些,国之利器便是如此。
小皇帝听完,忽然笑了一下,指着台上的人说道:“报上姓名来。”
章元敬微微抬眼,只看见他笑的高深莫测,也不知道是不是满意,只好说道:“草民章元敬,乃是明湖府青州县人士。”
小皇帝点了点头,又说了一句:“这章书生长得俊俏,话也说的漂亮,那你再说说看,若是臣子为了国利,罔顾君意,那是对是错?”
章元敬背脊发凉,也不明白小皇帝为什么这般针对自己,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君之意,可与国有利?且不知是否殊途同归,草民不敢妄自断论。”
听完这话,小皇帝眯起了眼睛,一会儿觉得这个书生好是大胆,居然怀疑他是否与国有利,一边又觉得难得有个不畏文阁老之势,敢于说几句公道话的。
一时之间小皇帝阴晴不定,安从容几乎要惊忧而起,苏守则却把他按了下去,摇了摇头说道:“若是看见你我,情况怕是更加不妙。”
谁知道看见文阁老的高徒,小皇帝的情绪会不会更加激烈呢?
安从容也想到这一点,忍着一肚子脾气坐下来,心中却担心不已,章元敬今日的话已经隐隐得罪了文阁老,幸亏有苏守则在,还能中间排解,但若是再得罪了皇帝就更加不妙。
半晌,小皇帝忽然笑了起来,说道:“你倒是敢说,君之行事,难道也会有错吗?”
章元敬却敏锐的察觉到他这会儿心情平静了许多,只得继续说道:“但凡为人,皆可有错,若能知错,则是人间大善,正如草民,在陛下面前放肆乱语,已然犯错。”
小皇帝这会儿倒是舒展了眉头,哈哈笑道:“雷三,你瞧瞧,这俊小子可比你会说话多了,认错也认的比别人有意思,不像你就会耍泼皮。”
雷三也跟着哈哈一笑,看向章元敬的眼睛倒是带着几分意味不明,一想到这位的性取向,章元敬只觉得整个人都要不好了,下意识的把脊背挺的更直。
小皇帝没有再生事,临行之前,笑着留下了一句话:“章生有才,此次恩科想必能中,再有一月,朕就在太华殿上等着你。”
有了这话,谁还敢把章元敬划出名单,章元敬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35
也体会过来,虽说今日惊险,但因此入了小皇帝的眼,为自己会试贴了个必过符,倒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蜚语
从飞鹤楼出来的时候,月亮已经低垂到了西边,走出大门,章元敬忍不住大大出了一口气,旁边的安从容一听,取笑道:“看你侃侃而谈的样子,我还以为你压根不紧张。”
章元敬不客气的说道:“那可是大兴的皇帝陛下,我能不紧张?没有直接结巴就不错了。”
苏守则倒是笑着说道:“刚才元敬的表现确实不错,皇上看着很是满意,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毛病来,此次科举十拿九稳了。”
被他这么一夸,章元敬倒是不好意思的说道:“不过是几分拙见,幸亏陛下是个宽容的。”
苏守则知道他这是谦虚,挑眉笑道:“这会儿倒是谦虚起来,晚了。不过此次之后,必定有些目光短浅之人,将你当成了眼中钉,会试在即,元敬,若是无事的话,不如在家好好读书,也省的多出一些是非来。”
京城人多,虽然有小皇帝的一句话在,没有人敢在明面上动手,但那些人阴损的法子多的是,章元敬不是本地人,到时候怕是吃了亏还无法说出口。
苏守则这般提醒,也是好心好意,不说别的,他都担心自家老师知道了,会想法子来试试看这个年轻人的底细,虽说无伤大雅,但到底有些风险。
章元敬一听,脸色一肃,也把这件事放到了心上,不说别的,被他抢走风头的那几个书生,那眼神恨不得把他吃了似得,如果眼神能杀人,他恐怕早就血溅当场了。
安从容和苏守则要回城南,两行人就在路口分了手,等他们俩的背影消失,憋了一肚子话的朱举人终于忍不住喋喋不休起来:“天哪,我们居然看见皇上了,那可是皇上啊。”
发表完自己对皇帝陛下滔滔不绝的倾慕之情后,朱举人又开始说道:“章老弟,你真的神了,那可是皇帝啊,你居然还能镇定如常,若是我的话,恐怕连话都说不好了。哎,白活了那么多年,陛下出现的时候,我脑子都空了,什么都想不起来。”
章元敬笑问道:“将来我们考中了进士,不也要在大殿上面见陛下?”
朱举人却说道:“那怎么能一样,到那个时候乌拉拉的一群人,陛下能记得谁,要是名次不好的,在后头低着头谨言慎行就是了。”
不管章元敬怎么说,朱举人对他的佩服之情愈演愈烈,倒是弄得章元敬不好意思起来,他能表现的镇定如常,主要还是因为对君权的忽视,以及小皇帝稚嫩的模样。
说到底,就如曾经李玉山所言的,他这个弟子看似恭谨,其实后脑勺带着反骨。
回到家之后,章元敬果然闭门苦读,恢复到原有的状态,若有人闻名而来,想要与这位在元宵文会上大出风头的学子比划比划,也被他以专心备考的接口回绝了。
随着会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上门来的人也渐渐少了,毕竟比起跟他争锋,会试才是更重要的,章元敬有了护身符,他们可没有。
至此,元宵文会的事情似乎已经过去了,章元敬大大松了口气,暗道风头也不是那么好出的,尤其是被皇帝看在眼中的风头。
没过几日,朱举人敲响了他的房门,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章元敬不明所以,也不兜圈子,直截了当的问道:“朱兄,有话就直说吧,咱们之间哪里还需要这些客套。”
朱举人嘿嘿一笑,才说道:“章老弟,这些天你都没出去,所以才不知道这事儿。哎,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家伙传了小话,现在大家都说,你,你,你跟雷家三少交情非同一般,三少在陛下面前美言了几句,所以陛下才会对你刮目相看。”
章元敬眉头一跳,什么雷家三少,这名字他都是从朱举人口中得知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在飞鹤楼里头,这些话完全是无稽之谈。
朱举人继续说道:“我了解你,自然知道这些话都是无稽之谈,章老弟来到京城之后鲜少出去,哪里会认识雷家的人,只是流言之所以害人,就是许多人分辨不了真假。”
章元敬异军突起,忽然得了小皇帝的青眼,自然也挡住了不少人的路。经飞鹤楼一战,他的名声一时之间竟然压过了苏守则和安从容,成了夺魁的热门人选。
这般一来,自然有人心中不忿,也许一开始只是个臆测,但慢慢传着传着就变了味道,如今听起来一板一眼的,似乎有人亲眼目睹他跟雷家三少私交从密似得。
章元敬听完也被恶心了一回,这种流言蜚语没有真凭实据,始作俑者也无从查起,但偏偏让人跟吞了苍蝇似得恶心的不行。
最后,他也只能说道:“清者自清,等会试成绩出来,流言自然会一扫而空。”
实力是让人闭嘴最好的办法,这个道理章元敬上辈子就领会过了。
朱举人见他并未因此着急上火,这才笑了笑说道:“如此便好,倒是我多事儿了。”
等朱举人离开之后,章元敬还是捏了捏眉头,余全却愤愤说道:“那些人真是可恶,自己没有本事,就到处胡说污蔑少爷,太不是读书人了。”
章元敬摇了摇头,文人相轻,这会儿不过是流言,到了朝廷上,相互要了性命的时候也多了去了。正要安慰几句余全,却听见外头又闹了起来。
余全又是皱眉,暗骂了一句:“这申举人真是没完没了了,少爷,我出去看看。”
章元敬一开始没放在心上,申举人带人回来热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一开始他跟朱举人还劝过几次,但这位表面答应的好好的,但该乐呵的还是乐呵。不过他倒是也有几分分寸,从来只在自己的西厢房里头闹腾,他们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余全出去了一会儿,回来之后脸色却有些古怪,低声说道:“少爷,外头那个人,好像是那一日在飞鹤楼里头见过的雷家三少爷,我看不真切,但瞧着像。”
章元敬微微皱眉,方才朱举人还说过雷家三少的事情,这会儿这人就上门了,要说没有一点儿联系的话他是不相信的,犹豫了一下,章元敬还是打开门走了出去。
刚踏出房门,却见大冬天的,雷家三少穿着石青刻丝灰鼠披风,手中还拿着一把白玉扇子,如果忽略寒风瑟瑟的话,倒也是风度翩翩。
看见章元敬出来,雷三少略显轻佻的笑了笑,挑眉说道:“呦,这不是章举人吗,没想到在这儿看见你,当日一别,我可是深感思念啊。”
章元敬一点儿没把这话当真,他入了皇帝的眼,恐怕祖宗十八代都被查的清清楚楚,雷家能不知道?他朝着雷三少后头看去,只见人高马大的申举人跟小鸡似得被人提着衣领,整个人脸色惨白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36
,畏畏缩缩的样子,白瞎了那副好容貌。
对于这个人章元敬是毫无好感的,不过既然看见了,他还是开口问了一句:“雷三少,这是在做什么?”
雷三少摇了摇扇子,淡淡笑道:“有些家伙,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就以为可以为所欲为,吃女人的软饭已经够丢人了,更丢人的居然还学会了嚼舌根。”
章元敬眉头微微一皱,下意识的朝着申举人看去,心中有一个不太妙的猜测,却见申举人低着头不敢跟他对视,章元敬心中冷笑一声,猜测落了实地。
章元敬的眼神冷了下来,他倒是不知自己怎么得罪了这个人,竟然让他冒险传谣言。
雷三少瞄了一眼章元敬,见他一双眼眸点着星星冷光,愈发显得冷峻非常,正是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块儿,心中忍不住有些意动,下意识的撩了一句:“这个人得罪了你,不如我帮你出出气,如何?”
章元敬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冷声说道:“雷三少何必用话逗我,你寻他的麻烦,又与我何干?您这么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联手演了一出好戏。”
雷三少也不在意他的冷言冷语,哈哈笑道:“你这性子,我喜欢,不像有的人一边媚上欺下,一边还指望着几根风骨,不过小举人,你真的不考虑考虑,在京城得罪了某些人,即使有圣上的话在,将来日子恐怕不好过。”
章元敬抬头朝他看去,只见雷三少依旧是那副游戏人间的模样,似乎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不得了的话,他心中微微皱眉,想到京城的乱象,对自己的未来也有几分担心。
但若是让他为了这份担心,就投到雷家旗下,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扫了一眼面如土色的申举人,章元敬暗暗叹了口气,开口说道:“雷三少的好意,在下心领了。”
1...3435363738...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