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夫人黑化日常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柔桡轻曼
首辅夫人黑化日常 分卷阅读233
个兄弟都被封为亲王,各自有封地,安亲王乃帝王的兄长,应该待在封地上的,怎么回京了?
剩余的事情两人打探不出,姜没再多问,剩余几日都是提心吊胆的。又过去几日,这日晌午姜刚用过午膳,丫鬟们正忙着往外撤食案,外面忽然喧闹起来,跟着就是丫鬟们的惊呼声,阿大急匆匆的跑进来禀告道:“大奶奶,不好了,姑爷受伤了。”
姜吓得脸色都变了,起身就朝外走去,“怎么回事?”
阿大跟在她身后道:“奴婢也不清楚怎么回事,不过姑爷伤的不轻,是护卫搀扶着进来的。”
阿大刚说完,姜已经到来屋外的廊庑下,瞧见几个护卫搀扶着燕过来,他衣袍上大片的血迹,她看着心都跟着颤抖起来,又抬头看他脸色,却发现他满脸肃然,受了这样的伤,他的眉头都没皱一下,她心里难受,过去帮着扶住他的手臂,也不言语,默默的帮着把人扶到房里。
几个护卫她都认识,是他身边常用的人。
进屋后护卫道:“大奶奶,可要去请郎中来?”
第148章
姜还未回答,燕坐在太师椅上挥手道:“不必请郎中来,你们都退下去吧。”他话语刚落,几个扶着他回来的属下已经退下,姜立刻去到屋里拿出药箱,回来见他半靠在太师椅上,脸色苍白,她心疼的慌,上前把药箱搁在案几上,轻轻脱掉他身上的衣衫,他是刀伤,伤的还不轻。
衣物脱去,燕胸前的上从胸口贯穿腰腹,鲜血淋淋的,姜到底没忍住,哽咽道:“不是说出去办案,怎么伤成这个样子了?”她说着从药箱里取出纱布清理伤口,伤口清理干净又继续缝合,没有麻沸散,伤口狰狞,缝合起来会很疼,她抬眸望向他,眼底是浓浓的担忧,他亦正低头看她,目光柔软,看出她的担心,他轻声道:“没多大事情的,别担心,我是去处理安亲王的事情,之前查出安亲王与好几年前太子失踪案有关,查到确切证据后禀明皇上,皇上宣安亲王进京,让我带人捉拿安亲王,没曾想安亲王早有防备,进京想要谋反,所幸并无大碍,事情已经过去了。”
他说的轻松,姜却知当时的情况肯定很严重,前几日京城守备如此森严,他又受这样重的伤,只怕捉拿安亲王时不容易。她沉默不语,低头继续帮他缝合身上的伤口。
伤口缝合好,姜帮他涂抹上药膏,最后包扎好,嘱咐道:“你要休息半月,伤口不能见水,还要忌口,我会吩咐厨房注意些的。”她说着顿了下继续道:“我让丫鬟去跟姨母说了声,待会儿姨母要过来,我先去厨房看看,虽许多东西不能吃,可想要伤口长好,也要吃的好些。”
“你去吧。”燕握住她的手温声道。
姜离开不到半刻钟,何氏就过来,她过来时燕半靠在榻上,半敞着春衫,还能看到缠在胸前透着淡淡血印的纱布,他脸色有些苍白,翻看着手中的案卷,大理寺还有些案子要处理,他虽不能去大理寺办公,案子却还要处理的,何氏见他伤成这样,踉跄走到榻前,哆嗦道:“怎得伤的这么严重?怎么回事,这是怎么了……”
她有些语无伦次的,显然吓得不轻。
“姨母别担心。”燕搁下手中的案卷,“没甚大碍,只是办案时受的些伤,过几日就好起来。”见何氏红着眼,他继续道:“姨母坐下吧,这些日子姨母在家里可都还好?”
何氏坐下道:“姨母很好,阿不必担心,你这些日子可要好好的养伤,下次可千万注意些,你说你若是有个三张两短的,要姨母怎么办,还有燕家……”她的声音暗淡下来,“燕家只剩你一人,阿,你一定要好好的。”
“姨母,我都记着的。”
两人说了会儿话,何氏让他多多休息,这才离开。
…………
转眼半月过去,燕的伤好的差不多,大理寺又是忙碌的时候,大理寺卿已经致仕,他刚回大理寺皇上就下旨任他为新任的大理寺卿,早朝时候都是恭贺他的人,再加上新上任宴请同僚,还要忙碌大理寺的案子,稍微清闲时已经是八月底,天气渐凉,他伤口已经愈合,没甚大碍。
姜这半月也是忙碌,夫君擢升大理寺卿,府中的是事情她都要料理,还要宴请夫君同僚的夫人太太们来吃宴赏花,天气凉爽时才清闲下来,这些日子姜家人只来过一次,恭贺吃宴后就离开的,她那时忙,也没仔细招呼,现在得空就回姜家一趟。
次日,她与燕打过招呼,等着他去大理寺,她也带着两个丫鬟回了姜家探望姜清禄和许氏,临走前嘱咐府里的嬷嬷们照顾好何氏,还遣丫鬟去跟何氏说两声,何氏身子不太好,正靠在榻上打盹,听闻姜回娘家,也未多说,等着报信的桃花梨花离开,何氏靠在姜黄色牡丹刺绣软枕上,神色郁郁,最后忍不住低低的叹口气。
入夜,天色渐黑,燕回来时,姜还未归,有姜家小厮过来递了信儿,大奶奶要晚些回。燕听闻,略颔首,让人把姜家小厮送出去,过去净房梳洗,刚换上常服出来,何氏身边的小丫鬟过来通报道:“大人,太太让您过去陪她用膳。”
燕点头道:“你过去同姨母说,我这就过去。”
他过去何氏院子时,廊庑下挂着的红绉纱灯笼散发出柔软光芒,他推门进去时,何氏正等着他,两人过去食案旁坐下,何氏给他夹了不少菜,温声道:“今儿有你爱吃的菜,多吃些,你这些日子忙碌的很,受苦了。”
燕道:“姨母你也多吃些,这些年你受苦了。”
何氏眼眶渐红,“我倒是没什么,我只是惦记着燕家,你知道的,姨母只是想你好好的。”她说着声音也哽咽起来,慢慢抬起头望着燕,“阿,姨母有些话想对你说,我清醒的也有些日子了,这些日子我反反复复的想,关于燕家的事情,燕家只剩下你这一个血脉,无论如何都不能断掉的,我知晓这话惹人烦,不该管你们夫妻的事情,可是啊……”
何氏擦了泪水,坚定道:“可是我总是梦见夫人,当初我带你离开,夫人就曾嘱咐我,一定不能让你出事,一定要让燕家留后啊。不管如何,你总归要有个孩子的啊,这恶人就由着我来做好了,你,你个丫头吧,挑个乖巧的通房,等着生了孩子,就把孩子留给照顾,那丫头送到偏远的庄子上,不会碍事的。”
自从月前,她见到阿受到那么严重的伤,后怕不说,也想了许多。夫人把阿交给她时说过的,一定要给燕家留后,阿必须要有个孩子啊。
“姨母。”燕搁下筷子,眉峰微皱:“这事情不用您来操心,我与都是
首辅夫人黑化日常 分卷阅读234
知道的,她身子还在调养,等调养好了自然会有子嗣的。何况……”他的声音顿住,声音柔和了些,“在我心中,子嗣可有可无,却无可代替,姨母可明白我的意思了?我不会纳妾,更加不会与别的女子生子,这事情姨母就不必再管,我有分寸的。”
何氏怔住,又苦笑:“罢了,既然你这般想的,我也不多说,是我不好,惹的阿厌烦。”
燕叹声道:“姨母,您何苦这般说,您是知晓的,您便如何我的母亲一般,是我最敬重的人,您与都是我最在乎的人,所以还请姨母莫要有那些想法,我不想你们当中任何一人伤心的。”燕家欠着何氏太多太多了。
“我知晓了。”何氏低低的叹了口气,再不多言。
两人沉默的用过晚膳,燕回房处理公务,亥时刚过,姜跟丫鬟回来,他还在书房忙着。姜去净房梳洗罢出来,就见他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听见动静睁开眸子,他的那双眸子幽深,仿佛能够看穿人的心底,望向她的时候却敛目光里所有的清冷,只有清浅温柔的笑意。
已是初秋,房中却未通地暖,现在通地暖有些早的,何况她也是刚梳洗出来,穿的一身薄衫,经不住打了个寒颤。燕见她如此,起身扯过旁边的大氅披在她身上,“已入秋,夜里有些寒凉,梳洗出来记得披件衣裳,省得着凉。对了,岳父岳母可都安好?这些日子我有些忙,待空闲时再陪你去探望他们。”
两人已走到太师椅旁,姜坐下,柔声道:“夫君不必操心,爹娘都还安好。”
燕陪着她说话,“晚上吃的什么?可都有吃饱,用不用厨房准备些宵夜。”
姜轻笑:“夫君不必管我,我吃的挺饱,夫君明儿一早还要早朝,快些去梳洗睡下吧。”
燕握住她的柔荑,“我先去梳洗,你早些歇息吧。”
姜去到内室的床榻上,丫鬟们已经铺好床榻,熄了外室的烛灯,只余内室一盏,她挥丫鬟们退下,裹在锦被等着夫君,半刻钟后他才洗好出来,披着常袍,进到内室时眉峰微冷,她瞧出他好像有些心事的模样,忍不住撑起身子趴在软枕上问道:“夫君可是有心事?”
“无事。”燕回过神,走到烛台旁熄了灯这才回到床榻上,拥着姜入睡。他心里存着事情,夜里姨母对他说的那些话,他没打算告诉,当初张神医死在狱中,他与的关系一度降至冰点,两人的关系最近才算缓和,他不想任何事情破坏他与的感情了。
燕家灭亡,他经历如此劫难,子嗣在他心中可有可无,否则当初亦不会同意入赘姜家。
若知此事,心中定然难受的。
“夫君。”姜俯在他的身上,白嫩的脸颊贴在他坚硬结实的胸膛上,青丝缠裹在他的身躯上,她柔声道:“夫君若是事情一定要告诉我。”
第149章
入秋后的夜格外寒凉,屋子外,风声吹起落叶簌簌作响。燕慢慢闭上眼睛,心里思绪沉沉,他轻轻抚摸姜柔软娇嫩的后背,安慰道:“好的,有些事情不必操心,我会解决的,你今儿在跑了一天也累着的,早些歇了吧。”他的声音有些暗哑,侧身亲吻她的额头,“睡吧。”
…………
次日姜醒来,身旁早已无人,他如今是大理寺卿,公务繁忙,早出晚归都算好的。很多时候,夜里她已睡下他却还在衙门里处理公务,她应该是习惯这样的日子,半靠在迎枕上待了会儿才由着丫鬟们服侍着起身梳洗用过早膳,何氏那边不用她陪着吃早膳,只是她用过膳后还是要过去陪陪何氏的。
起床梳洗,用过早膳。姜换了身蜜合色梅竹菊纹的对襟褙子,领着桃花梨花正打算过去何氏那边,珍珠进来道:“大奶奶,药已经煎好了,可要现在端进来服用?”这药是温补身子的,当初她跟着师傅试药,身子寒凉落下病根,这药方也是师父当年给她的,要她坚持服用,这药她已服用几年。
“不必,先放着吧,待会我回来再用。”
姨母身子不好,那药味浓郁,若她带着药味过去,怕姨母晌午都不太吃下的膳。
珍珠道:“那奴婢去把药放在小炉子上热着,等大奶奶回来在用。”
姜点头,领着梨花桃花过去姨母院子。才是入秋,何氏的院子里种植的盆景还是绿意盈然的,只是才进到院中,里头漂浮的药味就窜入姜鼻翼间,她微微皱眉,脚步快了两分,走到廊庑下,外面守着的丫鬟婆子们急急忙忙行礼问好,姜摆手低声问道:“姨母身子怎么了?我好似闻见药味了。”
何氏身边的大丫鬟海棠忧心忡忡道:“回大奶奶的话,昨儿夜里突然降温,太太许是着了凉,章嬷嬷已经请过郎中,郎中开过药方,章嬷嬷正在里头给太太喂药。”
章嬷嬷是之前买进府的老奴,年岁和何氏差不多大,被调到何氏院子里,因两人年纪相当,平日里何氏也总爱跟章嬷嬷说话,两人倒不像是主仆关系。
姜轻声道:“我进去瞧瞧吧。”
海棠领着姜进屋,里面药味更重,章嬷嬷正坐在床头给何氏喂药,听见声响回头见是姜,忙要起身行礼,姜温声道:“章嬷嬷不必如何,先给姨母喂药。”她说着已经来到床头,半俯身观何氏面象,颜色暗沉,面颊还有些潮红,她伸手给何氏把脉,的确是染上风寒,可脉象还有些堵淤,这是肝气郁结的表现。
何氏笑着拍拍姜的手,柔声道:“别担心,我没事的,就是昨儿夜里降温有些寒气,我没太注意。”她说着又问道:“阿了?可是已经去衙门了。”
姜点点头,挨着床沿坐下,接过章嬷嬷手中的药碗继续喂何氏吃药,“夫君早起要上朝,姨母先把药喝了,姨母要注意身子才是,这几日让丫鬟们多备些衣裳穿着。”
“我都省得。”何氏望着面如明珠般洁白莹润的女子,心底叹息,昨天是她不好,到底不该跟阿提那种事情,她知道夫君纳妾对妻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更清楚那是怎样的痛苦,她不该强求的,只是,到底还是没法心安啊。
罢了罢了。
“姨母,您一定要保重身子。”姜柔声嘱咐着。当初何氏才醒,问过她是否能身孕的事情,那会儿她心里或许有些别扭难过,却也绝无别的想法,她知晓姨母对燕家的恩情,也拿她当做亲人,自然是不希望何氏有任何闪失的。
何氏笑眯眯道:“别担心,没大碍的,你那边可有什么事情要忙活的,前些日子府中忙碌,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你若得空就去休息,不必来陪我,我找章嬷嬷陪着说会儿话就好的。”
姜点点头,“我看
首辅夫人黑化日常 分卷阅读235
看姨母的药方,若无问题照着吃药便好。”
章嬷嬷闻言,立刻取来药方,姜看过,药方并无问题,其实姨母风寒并不算严重,反倒是肝气郁结不太好,若没法使得肝气顺畅,身子会出大问题的。至于肝气郁结,多数不过是心事太重,姨母在这世间所担心的也不过是燕家,燕家只剩夫君一个血脉,唯让何氏牵挂的也就是燕家血脉。
思绪至此,姜微微垂了眼眸,掩下心底苦涩。
由着章嬷嬷领着出了房屋,站在廊庑下,姜转身跟章嬷嬷嘱咐道:“还劳烦嬷嬷好生照顾姨母,若是有什么事情,立刻过去寻我就是。”
章嬷嬷恭敬道:“老奴省得。”
…………
回到正院,姜洗了把脸,过去半靠在榻上,她心里有事,也难受。等着珍珠端来药碗,她捧着药碗把里头腥苦的药汁一饮而尽,珍珠急忙端着一碟儿蜜饯来,“大奶奶,吃颗蜜饯压压苦味吧。”
“不用。”姜挥手让珍珠把蜜饯搁在旁边,又把空碗递给她,这才轻声道:“也没多苦了。”喝了几年的药,早就习惯这个药味,何况哪有有她心里苦,仿佛两辈子都不能顺遂,上辈子家破人亡,这辈子生不出孩子,照样被人嫌弃。不过至少这辈子家人安康,与她来说,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算事吧。
姜慢慢松口气,可不是,这辈子家人健在,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重要。
至于她能否生出孩子,还有燕家的未来与子孙,她与燕的事情便走一步算一步吧。
虽如此想着,可这些年,她对燕的感情早已生根发芽,与全身血肉融在一起,若两人真的因为孩子有甚分歧或因此和离,她怕也会愁肠百结,痛不欲生吧。
姜慢慢闭上眼,轻轻叹了口气。
…………
燕整日忙着公务,加之天气渐冷,姜也不爱凑热闹,整日留在家中看书练字,或是做做女红,心里郁气倒也少了几分。她知何氏心里惦记着燕家子孙的事情,也不想总去何氏面前晃悠,省的何氏更加郁气。何氏风寒已好,只是有心病,看着还是病恹恹的。
好在有着章嬷嬷陪伴,姜也能放心些。
十一月低,京城里冷的不像样子,家里早就烧了地暖,姜早晨起来就发现外面银装素裹,天地之间都是白茫茫一片,院中的白雪已到脚踝处,天上还飘着鹅毛大雪,她披着厚厚的斗篷站在廊庑下,轻声说道:“下雪了啊。”她转身问道:“姨母那边如何?如今下雪,让厨房多煮些清淡的羊肉汤送过去,温阳散寒,滋养安神效果很好的。”
珍珠忙道:“大奶奶放心,奴婢省的,昨儿夜里已经让厨房熬了羊骨汤,今天就能吃的,夫人那边已经吃过,用羊汤熬煮的米粥,用了不少。”知晓大奶奶担心那边,遂珍珠吩咐丫鬟们每日都要照顾那夫人那边。
姜点点头,“姨母胃口不错。这是初雪,最是用食材补身的时候,每日记得让厨房多做些花样。”
珍珠点头,又问:“大奶奶想吃些什么?”
“早上的时候,夫君吃的什么?”
珍珠道:“姑爷很早就起了,听厨房的说,用羊汤煮的面吃。”
姜温声道:“我也吃面吧。”
……
京城的大雪落了几日,奴仆每日都要清扫积雪,宅子里也算闹热。姜嫌天冷,不愿出门,等到这场雪停下融化已是半月后,她原本还想继续待在暖和的房屋里,倒是翡翠兴匆匆进来通报道:“大奶奶,四姑娘过来了。”
四姑娘指的是姜家的小妤儿,姜的四妹。
姜有些日子没去姜宅,听闻姜妤过来,忙披了件斗篷出去廊庑下迎人,没一会儿就见桃花梨花领着小姜妤从垂花门过来,小姑娘已经长成灵动少女,褪去幼时的婴儿肥,明眸皓齿,杏眼明仁,那双黑色明亮的杏仁眼还是最纯净的,灿若星辰。
小姜妤容貌本就与姜有三四分相似,唯有一双眼是杏仁眼,清亮无双,虽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女,却已让人移不开眼,这样的容貌,只怕姜家以后的门槛都要被人踏破。
望着小姜妤欢喜奔来的身影,姜心里感慨,又怕她摔跤,下了台阶把人牵住,“都成大姑娘了,怎得还是这样莽撞。”
小姜妤笑眯眯道:“想念大姐姐呀,大姐姐有些日子没回去,爹娘都记挂着,我也念着,趁着雪化了就出来寻大姐姐了,大姐姐,你又在家里待了这般久没有出门过吗?会不会太闷,大姐姐,要不我陪你出去逛逛,再家里闷的太久也不太好。”
姜虽怕冷,却也不至于一到冬日就不出门,也知小妹这段日子怕是在家闷太久,遂点头道:“好,待我进屋换件衣裳。”
第150章
姜进屋换了身出门的衣裳,又披了件厚实的狐轻裘斗篷,裹的严实这才随姜妤出门。下人们已备好马车,里头燃着小炉子,门窗都用厚实的金丝线绣重瓣莲花锦绸封住,很是暖和,两人进到马车里脱掉斗篷,靠在松软的垫子上,姜舒服的叹息声,听见小姜妤清脆糯软的声音,“大姐姐,我们待会逛过就在凤满楼用膳吧,听说都是地道的京中口味。”
少女的嗓音都透着轻快,姜心里也跟着轻快起来,笑眯眯的应声好。
今儿大雪都已融化,阳光正好,天气虽还寒冷,可有暖阳照耀身上,还是很舒服的。
小姜妤大概在家闷的有些久,现在有着姜陪着出来闲逛很是高兴,两人逛了不少地儿,买了不少东西,皮毛,玉石,布匹,都由着府中的下人们先送回府。眼瞧着时辰不早,都要晌午,姜让车夫把马车停在附近巷子里,领着姜妤和珍珠过去风满楼用午膳。
天气放晴,出行的人不少,姜和姜妤面容出众,走在路上都有人频频望去,行至凤满楼门前时,一穿着锦衣披着雪白狐裘的少年公子携一婀娜美貌的女子走出来,那女子面皮白嫩,做小妇人打扮,冬日穿的也不算厚实,身姿玲珑,姿态娇媚,软若无骨的依附在少年公子的身上。
少年公子约莫十六七岁的模样,五官略有阴柔,一双丹凤眼,只眼底发青,眼角通红,脚步虚浮,似纵欲过度的模样。
两人出门,两人进门,正好打个照面,姜一见这公子哥的长相,心里咯噔一声,脸色也跟着沉下去。她认识这公子,高家的幼子,比姜妤年长两三岁,上辈子姜妤就是嫁给他,嫁过去两年才怀上,怀上半年后就被高家蹉跎而死。
当初小姜妤死讯传来,她如同疯了一般,跑去质问姜映秋。
姜映秋说她给小姜妤寻的夫君是名门之后,是小姜妤自个摔倒小产的。
当时的姜已经半疯半傻,寻去高
首辅夫人黑化日常 分卷阅读236
家,却得高家旁边小门户里的小媳妇刘氏撞见,刘氏当初与姜妤交好,两人常一起唠家常做女红。对于姜妤的遭遇,刘氏都是一清二楚。刘氏领着姜去祭拜姜妤的路上,把姜妤在高家的遭遇都告诉她。她才知高家小公子在成亲前就有个很宠爱的相好,是红楼女子,不得高家认同,连妾都算。
加之姜妤有个她这样的长姐,公婆待姜妤很差。那时候小姜妤被养的性子胆小柔弱,任由高家揉磨,直到死亡。高家和姜映秋都说是妹妹摔倒小产没熬过去,可她如何会相信,小产没熬过去的几率太低,妹妹那时虽然柔弱,却不会轻易放弃姓名的。
上辈子姜妤的死与眼前的高公子脱不去关系,只怕也与他旁边的女子有关系,能得这些高家小公子恩宠的自然就是那位青楼女子。姜慢慢的牵起小姜妤的手,“小妤儿,我们进去吧。”她声音轻柔却透着冰凉的冷意。
小姜妤自然不知对面两人曾是她上辈子的索命之人,见对面的公子目光落在大姐姐身上,又慢慢移到她的身上,眼睛直勾勾的,她心中不喜,微微皱眉。
且说这高家三公子名高永飞,乃苏州高家人,祖上也曾有长辈入京做官,只后辈没甚大本事,他爹捐了个员外闲职,对外声称名门之后,他是家中幼子,最受爹娘和祖父母宠爱,半年前去青楼闲逛时遇见宓娘,对宓娘一见钟情,想要弄回去做妾,高家人如何看得上青楼女子,莫说作妾,做高永飞身边的丫鬟都觉不妥。
奈何高永飞极喜宓娘,非要将她从青楼赎出,高家人倔不过他,允许宓娘进门,却不许她为妾,通房丫头都算不上,只让她在高永飞身边伺候着。宓娘不过十二三就被卖进青楼,青楼里的日子根本不是人过的,高家小公子看中她,她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去过好日子。她随高小公子回高家,知晓高家人看不起她,也不心急,只要高小公子爱慕她,就好说,一步步慢慢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