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长城上的王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点爷01
不惜一切代价,她都必须得和艾格保持住稳固而良好的互助互信!
……
艾格客不清楚梅丽珊卓到底在想什么,但这不打紧,他敏锐地察觉到女巫不想和自己对立:身份超然,对任何人都大不假颜色的红神祭司,却不仅在接到邀请后立马赶来,还如此耐心、不骄不躁地向自己解释一切发生的缘由,其内容真假不重要,这种“解释”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示弱!
自己这“预言之子”的身份,在女巫心中的分量,似乎还远在原先预计之上。在双方都以大局为重,都急切地想与对方弥合关系时,先发现这一点,并保持强硬的一方——便能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nb
第317章 开源
就如同文明发展的螺旋上升一样,所有的故事似乎总要出现些波折。莫尔蒙的意外身死,让这场生死大战最前线的人类守军磨蹭了几个月没能有大动作。如果要说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地方,那大概就是在这场竞选中的几乎每一方都保持了底线的大局观和克制——人类方的脚步“虽然没前进,起码也没因过度内斗而倒退”。
现在,一切总算是回到正轨……准确地说是艾格的轨道上。发挥乐观主义精神往好处想,满肚子想法的人亲自上阵,比起站在别人身后来,说不定能将这盘棋下得更彻底。
……
艾格让卡特派克“得到允许方可返回东海望”,是为等铁金库的贷款粮抵达,目的并不复杂:本着谨慎的原则,将最后一个可能变数化为确定量。
在接到来自铁金库的非官方提醒近二十天后,万众期待的运粮船队总算是没出什么差池,抵达了守夜人海港。有后冠镇早早调动进驻东海望的数百人在,场面堪称稳稳当当,整个卸粮过程异常顺利。仅花几天时间,价值上万金龙、足够赠地所有居民放开了吃几十日的粮食便被搬下船,并很快在人推马拉之下,迅速转运到了住满完全支持并服从艾格指挥的改革派守夜人和山地民、半个反对派都无的新启用要塞“烽火台”内,只待天气好转便可输送后冠镇。
至此,这场赠地顶层权力交接总算是落下帷幕,明里暗里任何人,都再无坏大事的办法。在派人告诉卡特可以回去继续赴任后,艾格也收拾行装带上随从,赶赴一年前还是一片废墟、如今却已是赠地唯一城镇、并顺利升级为新守夜人大本营的后冠镇。
在这个完全充满他自己人的要塞内,首位并非本土人士、首位当选时不在选举进行地、首位上任后不坐镇长城……的守夜人总司令,将遥控指挥整个赠地,尽一切可能将这片七国最北疆建立成继七国、铁群岛及狭海列岛后的维斯特洛第十大地区。
***
有雄心壮志是件好事,但现实是骨感的。粮食不能自产看似是艾格正组建独立势力的最大阻碍,但赠地现在面临的事实是:它不是“仅不产粮食”,而是“什么也不产”。
它实际上还没能进行任何称得上是“生产”的活动:到目前为止,全体赠地居民及整个守夜人军团的一切运作,都是在靠守夜人产业和北境诸侯的输血进行,而所谓的工作,也全是在打基础、搞建设、整军备战……
这些事情当然得做,但问题在于,如此并未创造财富、产生效益,没办法确保一个体系持续运行。
守夜人军团可以而且也本就该不事生产,但赠地却不行!
铁金库向守夜人批了十万金龙的贷款,这笔数字看似庞大,但平摊到赠地眼下四万人的头上,也就是约莫每人两个半金龙……在粮价只会愈来愈高的眼下,即使乐观预计,也仅能保障赠地不断粮。至于将其发展成维斯特洛第十区,并在不大伤元气的情况下独立面对并撑过接下来的异鬼入侵什么的……这盘大棋所需要的资金、工具、武器、铠甲等物,靠守夜人产业那每月几百上千的收入,绝对连个水花都砸不起来。
想让被迫打开黑城堡仓库,贡献出战略储备充实赠地流通市场的黑衣弟兄们对艾格的命令信服,而不是像原剧情那样对新任总司令产生抵触乃至敌意,艾格就必须带领子民们想法“开源”。
通俗点讲,他这个总司令不仅得指挥长城守军与异鬼对峙,还得像原先世界里一些下乡的技术型、知识型干部一样,带领大家致富。
***
路已经修好,赠地的土地也足够肥沃,可惜凛冬已经降临,种植、饲养这类农业相关的主意皆可以直接略过,于是艾格转而将目光转向了出售人力和资源。
人力,现在赠地有的是等活干的人,艾格一上任便下令行走各地的守夜人浪鸦留心需要人手的地域或活动。只是——在这个生产力落后、人命又贱如纸的时代,并不只是新赠地民们没事干。出售廉价劳力多半只是个美好的梦想,艾格作了其它安排。
他写信给君临的守夜人产业,下令龙石岛的黑曜石矿加快开采速度,并开始逐渐将原矿石往长城输送——打磨龙晶制
第318章 “后冠城”
后冠镇作为赠地物资、人口和各种活动的聚集地,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和上次离开这里时相比,它又已经大不一样。
最明显的不同便是“外城”的逐渐成形。
……
“后冠镇”在维斯特洛通用语中的名字,其实只有“后冠”的意思,原本单指亚莉珊坦格利安王后访问赠地时居住过的那座塔楼,引申开来才是其所处的小村……至于后面这个“镇”字,纯属知道这是个地名的人在思索时脑补出来的。
第一道围墙环着湖边的原小村遗址构成一个类似城堡的结构,保护着内部物资武器仓库、马厩、士兵员工宿舍和多功能大厅这几个最核心的建筑。这里“只允许内部人员”进出的准则将永远不会改动,但随着安置计划的不断深入推进、聚集滞留后冠镇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堡墙外的空地上很快开始变得拥挤而混乱,管理难度大增……
这时候,艾格对自己大本营建设的第二步便到了启动的时刻:他要以原后冠镇遗址上建成的城堡为核心,开始扩建这个据点——将城堡扩张成城镇,让后冠镇乃至后冠城这个称呼,变得名副其实。
***
经过仔细规划后,扩建行动开始动工。之前那支修路的大军重新集结起来,将那些围绕城墙铺开、混乱得像贫民窟一般的临时帐篷土窝统统清走,转而建起一栋栋整齐划一、由土、木、石等各种材料构成的平房。
这些房子,便将是第一批“后冠城市民”的居所。
而想要获得这身份,有两种方法:要么哼哧哼哧地工作n年,攒齐一大笔钱后买房获取市民身份;要么,通过参与艾格指挥策划的重要行动,作出重大贡献、立下功劳后,通过奖励的形式获取若干年到永久不等的居住权——只需支付象征性的低廉租金,便可以一直住分配到的那间房子,直到期满或主动搬出为止。
第一批新居民已经诞生:之前应征而来参与了艾格南下驱逐铁民作战的山地民及新赠地民中——受伤者及阵亡人员家属,以及立下战功或在战斗中表现积极的,基本都获取了一到十年不等的居住权。
居住区一建成,便立马按照优先级顺序分配到了这些功臣们名下。
除了给闲人们没事找点事干干这个大背景目的,这种方式还能在填充新居住区的同时,在极大限度上保证第一批后冠城居民的素质和忠诚度。除此以外,如此按贡献分配引起、会不断加大的生活水平差距……还能增加赠地居民的劳动热情、并在不知不觉地削弱降低原先塞外部落领袖们的影响力:
为艾格办事并立功的人能从那些散落在赠地的破落小村中搬出,来到繁华且易于寻找工作机会的后冠镇外城享受便利和服务。这种切实的利益是最强的统治工具,原先的部落酋长们若敢阻挠便是触犯了赠地法律,而若是不闻不问,便很快就会发现:艾格对自己部落成员的影响力,很快就将超过了他们本身。
后冠镇的长官们挑雇工,必然是选那些身强力壮、脑子也灵活的青壮,而无论到了哪个世界、什么时间……这样的“族群中坚力量”、“顶梁柱”,都必然是家庭或社会中话语权较高的组成部分。在资源紧张,无法满足所有人需求的情况下,艾格选择了最高效的做法:在分配中稍作倾斜,先笼络这些最有可能“出现想法并实施”的人,确保自己在赠地的统治稳固,再徐图后计。
……
居民区固然一栋接一栋、连片成区颇为壮观,但其实重复而单调,实在没什么好瞧。艾格点点头,示意前往紧贴着内城的功能区。
学校、医院、商圈以及广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功能性建筑,这里基本全都有或在建。
所谓的商圈,自然就是原先后冠镇大门外的一条街的扩展和挪位。医院嘛,比周围其余建筑稍微大一号、双层,已经建好,只缺足够的医者入驻……但学校,却已经早早地开始了运作。
上百名各新赠地民部落统治家族的孩子,从**岁到十几岁不等,分成了大小两班,已经开始接受包括通用语读写、算数等各项基本教育。
这是挺罕见的一幕,别说是赠地的居民,就是整个七国上下,都不常见如此一堆人聚在一起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景。
在这个季节不规律的世界里,文化领域的发展要无条件地为“和生存相关的其它事情”让路,“受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部分人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拥有城堡的领主级贵族们有服务自身的学士能为后代和接班人启蒙,而那些稍微混得差些的骑士或破落户们,以及更多的平民百姓,便只能指望通过被选中进入“教会”或“学城”,才有机会摆脱整日为生存而奔波劳碌的命运,接触更多的知识。
说服新赠地民这帮彻底的化外众“坐下来学习算数和读写与干活和锻炼身体一样重要”是件麻烦事。幸好,野人们在通过长城时按照约定交出了人质。莫尔蒙原本的计划是让这些孩子在黑城堡当守夜人们的“事务官”即侍从和保姆,通过朝夕相处来看管他们并培养感情,但艾格有别的想法。
这些野人中较高阶层家庭的孩子中,将来有许多也会成为部落中的话语权掌握者。反正守夜人要费粮食来养活人质,还要花时间通过影响野人们的下一代来缓慢同化新赠地民,那何不干脆两件事并成一件做——直接以这批“质子”作赠地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将笼络和洗脑的操作,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进行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假以时日,这些学习并了解过“文明世界”,又已经熟悉后冠城内生活、习惯或接受了七国文化,还被灌输了一堆艾格自己价值观和想法的质子们回到了部落中,就算不是自己的狂热支持者,也至少不会是拦路石和反对派。
……
通过制造一个努力和忠诚能更快换来好生活的大环境,艾格将逐渐扩大渗透自己在最底层新赠地民中的影响力。而通过洗脑那些部落首领们的孩子,艾格也将能把自己的声音和理念悄悄送入了原塞外民的上层。
如此双管齐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塞外民们便会被彻底同化为赠地居民。
……
&
第319章 工业区与火药
在规划中外城的最边缘,由一道两米高的围墙与其它区域隔离开来,独立运行的,是为工业区。
一大堆各式各样、皆高大无比的土制窑或炉占满了视野。
艾格来自文明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已经无比细致的现代世界,故——尽管从事金属材料相关工作,却对最源头的“冶炼”这一步不甚了解……幸好,冰火世界虽然落后,毕竟不是原始社会,从矿石中还原出金属这样简单的操作,早已掌握并改进得大差不差。只要稍有些经验的工匠,便能把冶炼区指挥筹建起来。
前往山中矿石原产地去勘探的队伍尚未返回,但后冠城“工业区”的一小部分却已经开工:除矿石外,冶炼所需的最大量材料——木炭的生产。
冰火世界的工匠早已总结出木炭冶金得到的产品质量较高这条经验,于是,尚未正式开工,这准备工作便已经养活了无数新赠地民:赠地没有如狼林或鬼影森林这般大规模到在地图上也要标出的森林,但这边一块、那边一块……零零散散的小树林却一点不缺。在人较少的情况下,木材虽然完全够用,可要收集却颇为麻烦。
后冠镇的主事人们采取的措施是发布“集木令”,让各处无事可做的闲人们收集木柴,送到后冠镇来,由接收人称重并按照干湿和木种分类后折算成钱付给报酬……和其它正式的征召和工作相比,这活既累又挣钱少,但好在男女老少都能上阵,这让后冠镇既不用操心木材,又能名正言顺地养活不少人,也算是好事一桩了。
木材到位后,工人们便上阵将它们按照长短粗细挑选分类,搭建成一个个高大的中空柴堆,在外部贴上粘土包成一个土窑……将内部点燃后进行烧制。闷窑熄火法——待火烧到一定程度便堵住一切开口,熄火并自然冷却后,将外层粘土刨开,里面便是成品的黑炭。
简单而重复的操作,最耗时的步骤就是等待……但赠地别的没有,最不缺的就是地方。封好一个炭堆后工人们便可立即到另一片空地重复以上步骤,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形成了面前这好多个大土窑的场面。
到处都是来来去去、用简陋推车将木柴和烧好的木炭往返运输着的工人。而除了这些一线的劳动者,还有数量较少但相当显眼的指挥和监督人员,甚至若干前来送餐的山地民小贩,他们带来的自制杂粮粥和粗面包在寒冷的空气中冒着热气,甚至还飘散着淡淡的食物香。
这绝不是做出来给艾格看的表演,分工与合作进行得如此顺畅而自然,让人完全相信,一等铜矿石运抵,这里立刻便能化作口吐金属的工业巨兽。
“大人,这是烧好的木炭。”按理说该拿冶炼出的铜块展示才是,可惜实在没有,亚姆只好拿了块黑乎乎的炭,递到艾格面前。
“嗯。”烧炭取暖艾格没问题,至于分辨炭的成色和好坏那就太看得起他了,装模作样地将手中的黑色轻质块状物捏搓揉按一番,他点点头,岔开话题:“看,这可比木柴、泥炭或煤什么的好烧多了,晚上你屋子里取暖,可就是用的这个。”
艾莉亚白了他一眼:“切,这哪里有趣了!”
“呵呵,确实,这个不有趣。”艾格点点头:“请来负责冶炼铸造的师傅呢,带我去见一见。”
……
说来也巧,大概因为亚姆家中曾经为兰尼斯特管矿、人脉也全在西境的原因,这个从冶炼到铸、锻造样样精通的工匠也是从兰尼斯港请来的。看上去年纪有四五十的他有着古铜色的肌肤和结实的身材,一看就像是干这一行。
艾格向他打了招呼,询问一番相关相关准备工作和具体信息后,遗憾又轻松地发现,这个世界在冶金方面,还没落后到自己这个外行人就能进行指点或改进的程度。
“炼出来铜后,大人打算拿来干嘛”工匠随口问道,“铜虽然还值点钱,但现在兵荒马乱的,更紧缺的是做武器的好钢……而且你这赠地也离南方太远,把东西运过去卖,折腾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不过若能找到锡矿,我倒还能帮你们搞点青铜,凑合着用,也比铁差不了多少。”
“若能找到锡矿,那自然是最佳,采购成本可就太大了。”艾格摇摇头:“此事可以慢慢来,第一批冶炼出来的铜,我打算用来铸币。毕竟,钱币对材料的韧性硬度什么的,没什么要求。”
“啥确实,纯铜也能铸币。”工匠瞪大了眼睛:“但这可不是材料的问题,铸币……可是要国王认可的,您可得到准许了”
“暂时还没有,但此事我自会摆平。这里只铸造铜币,名字就叫代币好了。主要用于向赠地居民和守夜人发放劳动报酬和津贴用,不考虑流出赠地,价值就定在与铜分等同……在这种情况下,每枚铜币需要多少量的铜,制模和浇铸,您能搞定吧”
“我得承认,我从没做过那么小的铜制品。”被提问者脸上的轻松消失,郁闷地摇摇头:“但应该不难,毕竟就是那么个东西罢了。你给我足够的工具和时间,多试验几番,总能成功的。”
停顿一下后,他才继续问:“那……那个所谓‘代币’上,要印什么图案和文字呢守夜人有纹章吗,或是谁的脸”
若真要在钱币上印谁的脸,那非艾格自己的莫属了,但那种狂妄且大逆不道的事情,想想就好,不可能来真的:“这个,你与后勤部的负责人商量吧,把最后方案给我瞧一瞧便行,一切以简单、易于铸造为原则。反正我们只铸铜币,往上依旧用银鹿和金龙,无所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