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古当大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满格的信号
打仗是一个烧钱的买卖,尤其是对齐国这种定居形的农业国来说,战争除了拼的是士兵的悍勇,更拼的是钱。
无论是士兵的盔甲刀剑,还是粮草用度,只要一打仗这钱就如同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
可是周边这些穷的叮当响的氏族,对杨浩来说根本没劫掠的价值,这种感觉就好比,古代华夏对那些蛮夷的战争一样,打一场对外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一群叫花子厮杀半天,打赢了除了赢得一些威名之外,毛的利益都都没有。
可是万一打输了,那些蛮夷就会像吸血的蚂蝗一般,粘在身上让人烦不胜烦。
齐国现在的状态虽然还不至于到那种程度,但与周围的这些穷邻居比起来,齐国算是一群乞丐中颇为富裕的一个。
虽然打仗烧钱,但这仗杨浩知道他必须要打下去,不是他喜欢穷兵黩武,而是齐国想要生存便不得不这么做。
战争的理由可能是为了土地,为了人口,不管为了什么都要以齐国的利益出发。
杨浩虽然想要成为千古一帝,想要成为这个时空的始皇帝,但急功近利的下场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清楚。
将火药的配上整理出来了,记载在天工开物上,然后抄写了一份,并将这份配上标注为绝密,让人将工部尚书卫工叫了过来。
杨浩弄出了百家姓中有卫这个姓,为作为齐国的高层之一自然是看过百家姓的,见到有与自己一样名字的姓,自然便向杨浩申请,以此为姓,与自己的职业组合在一起,便成了卫工这个名字。
至于其余的尚书,对姓这东西并不太过于热衷,以他们的身份只要向杨浩一提,杨浩肯定是会同意的,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姓这玩意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
卫工知道杨浩叫自己过来绝对是有什么见了不得的东西被发明出来了,因此在与杨浩见礼之后,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大王此番唤臣过来,可是有又做出了惊人之物。”
杨浩闻言笑了笑:“卫卿到是猜的准确,的确是有好东西,要你们去生产。”
卫闻言眼神一亮,四下打量一下,没见到周围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心中更加的好奇起来。
杨浩神秘兮兮的将写有火药的配方的那卷兽皮拿了出来,交给卫工。
卫工见此连忙恭敬的接过,连忙查看起来。
杨浩见其神情先是不解,然后变得有些凝重,最后露出惊讶无比的表
第三百七十二章 计划启动
有仍氏的形式上的都城仍,虽然有仍氏属于半农半渔猎的族群,不过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不少部落也选择了定居方式。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仍城已经是颇具规模的大城了。
只不过与长安城这种有规划的城市比起来,仍城便显得有些混乱不堪,街道乱糟糟的,牛羊的粪便随处可见,城中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
不过这样破财的城市,在有仍氏的附庸势力中,仍然属于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生活在仍城周边的大小部落加起来将近五万余人。
而在主城之中便有超过五千余人的常住人口,虽然比起长安城数万人的规模,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但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说,仍城是能排进一手之数的大城之一。
仍城之中,一座略显得奢华的院子里,臾与其余几名派来保护齐国质子须句的勇士比拼力气。
这些人都是从军中精挑细选的好手,不过和须句这个天生“神力”的人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
臾重重的将一名勇士摔倒在地后,伸出一只手将其拉了起来。
这种切磋形式的较量成了这些武夫们闲暇之余的一个消遣游戏,毕竟齐国与有仍现在还处在蜜月期,须句的人身安全暂时没有威胁,他们这些保镖们便没了多少用武之地。
只不过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假象,腹黑的杨浩自然不会白白的让征服在这里混吃等死,无论是须句还是谢谢勇士都有着自己任务。
作为明面上的齐国驻有仍代表,须句的任务就是交好有仍的高层,如果有可能尽可能将这些人拉拢到齐国这一边,就算是不成,最起码也要让这些高层表情亲齐份子。
而臾这些人的受限于身份的问题,只能再底层活动,交好那些有仍的勇士,而这并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做为护卫的首领,臾在离开长安城的时候,杨浩秘密交代过他一个任务。
就是所谓的杨浩叔叔小屋计划,这个计划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有扔的底层奴隶中隐晦的宣扬齐国对待奴隶的政策,但为了避嫌,杨浩并没有让他们亲自带着这些奴隶逃到齐国。
只是让奴隶自发的向齐国逃去,毕竟奴隶的腿长在自己身上,你有仍氏管不好自己的奴隶,让他们跑了,这就和齐国没关系了。
只要奴隶逃到齐国,杨浩就来个死不承认装傻充愣,想来任喾也不会为了一些奴隶而与齐国翻脸。
毕竟奴隶的逃亡也不是有组织的,零星的逃亡根本不会引起有仍太大的反应,真到了有扔察觉到不妥的时候,到那时恐怕齐国早已经羽翼丰满了。
臾和这些护卫切磋完后,拿着自己的佩剑,除了院落在城中闲逛起来。
只不过这闲逛也是带有目的性的,在仍城这么长的时间,臾也结交了一些有扔氏的酒肉朋友。
在喝酒吃肉吹牛逼的时候,臾便对他们吹嘘齐国如何如何,正所谓说者无意听着有心,就在这闲谈之中,齐国的一些消息慢慢的在这些有仍氏中下层人士之间传播开来。
而这些人的家奴们只要耳朵布隆,智商还算正常就不会没有什么触动。
只不过这个杨浩叔叔小屋计划是个水磨功夫,多时间没不会看出太大的效果。
只不过臾对这些并不在意,他只是按着杨浩的要求去做,至于结果怎么样就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
他把该做的都做了,回去后杨浩不给他些好处怎么也说不过去,毕竟自己跟着对于离开长安的时候,杨浩可是亲口对自己许诺过的。
&nbs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官道
对于那些奴隶的遭遇,杨浩虽然同情,但只限于同情而已。
他早就不是那种为了一腔热血为了正义而与罪恶作斗争的热血青年了,站在他的角度,他看的是整个文明,一个数千年历史沉淀下的历史进程。
个人的荣辱与兴衰,在这样的文明面前便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小屋计划,杨浩只不过是顺手而为之,成功自然是好的,即便是不成功也影响齐国的正常发展。
将此事放在一旁,杨浩现在还是比较关心齐国今年的发展与蒹葭肚子里即将出生的孩子。
今年的耕种面积比去年翻了数倍,如果一切顺利,保守估计所收获的粮食足够齐国目前的人口用上数年之久。
只不过粮食保存不易,以目前的条件,谷子就多能保存两年之久,便不能食用了。
而多出来的粮食,杨浩必然要考虑好如何使用他们。
好在杨浩的脑海中有些很多种粮食加工后的产物。
比如酒就是其中之一,酒这种东西杨浩很早以前便想要酿造了,只不过一直苦于粮食的稀少而无法实行罢了。
如果今年粮食能够像去年一样,酿酒计划便要纳入到齐国的朝廷的下一年的目标之中。
如今的齐国除了种地之外,一切有关的作坊商铺,都属于国营的性质,长安城中民间虽然私下里有着零星的交易,但与齐国朝廷支持的商铺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了。
分散在齐国县城村镇的大小商铺,所拥有的商铺基本上囊括了这个时代一个如同民众的生活所需。
大到食盐粮食金属器具,小到首饰陶器,可谓是应有尽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间的贸易很难发展起来。
只不过杨浩对此也不想改变什么,有着繁荣的商业虽然能让民间的交流更为活跃,促进这个文明的发展。
只不过杨浩现在需要的不是那种虚假的繁荣,而是实实在在的强大,也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用自己所能掌握的力量,将齐国的优势发挥出来,用最快最有效率的办法完成自己的目标。
从目前来看,这项政策的效果执行的还是很不错的,有了国家的调控,齐国虽然看上去有些死板,凡是都讲究一个规矩,不过如果让齐人在绝对的自由与民主之间选择,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举双手要求维持目前的状态。
这种心态也不难理解,就像是另一个时空的太祖时代一样,虽然在那个时代远不如改革时代那么繁荣,但在改革时代依旧有很多人怀念太祖时代的生活。
这种感觉与物质条件无关,而只与幸福度有关。
而杨浩统治下的洪武元年的齐国,不说所有人都幸福,至少绝大多数人是幸福的。
这种幸福建立在政治清明,贫富差距极小,阶层之间的流动极为活跃的前提下。
杨浩整理了一下目前齐国的生产建设进度。
目前仅有的两条官道还在紧张的修建之中,这两条官道都是从长安城出发,连通齐城与顾城,这两条道路不是简单清理一下杂草与石块,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
这种高速公路自然不是柏油马路,而是用大量的青石板铺设而成,可想而知这个工程量是多么的庞大。
从修建官道这个计划启动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半年有余,但铺设了青石板的道路仅有长安城的三四里路而已其余的地方都是较为平坦的土路,即便是那些土路但目前为止也不过造成了三分之一的建设进度罢了。
按着这个速度来算,这两条官道完全建好最起码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花费这么长的时间建设这两条道路,杨浩认为是完全值得的。
如果官道修通,无论是兵力的投送速度,还是物资的转运速度都提高数倍不止。
这提高速度也许就决定了一场战争的成
第二百七十四章 艰难的生产
在杨浩焦急的等待中,齐国的朝中重臣们,很快也得到了消息。
杨浩又有后代诞生,这些大臣们不能不重视,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放下手中的政务,连忙备好马车匆匆的赶往王宫。
在宫廷侍卫的带领下,众臣来到此处,见杨浩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躁不安的踱着步子。
而房间中传出的阵阵惨叫声,说明生产并不顺利。
群臣脸色一变,都有些担忧起来。
“大王,淑妃娘娘受神明保佑,不会有事的,还请大王安心。”
寅上前安稳道。
杨浩点点头,朝屋子的方向看了看,眉头依旧紧皱。
这个时代女人生孩子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只要有一点意外就是一尸两命的下场,杨浩虽然是一国之君,但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医生,听着蒹葭痛苦的惨叫声,他也毫无办法。
甚至于他也想这个时代的人一样,对着天上的诸神祈祷了一番,比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等等等,只要他能想到神明,都默默的祈祷一遍。
蒹葭的生产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依旧没有完成,杨浩的心一点点的沉了下去。
如果不好的情况出现,大人与小孩只能保一个,他决定要蒹葭活着。
只不过这种期盼还不是最坏的结果,那种结果杨浩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
侍女们送来食物,可是杨浩站在哪里有心情吃饭,只是默默的守在这里,看着房屋的方向。
侍女们已经换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水,这些产婆都是生过几个孩子的经验丰富之人,有一些还曾经为三朡贵族们服务过,这些人可以说是齐国能找的最专业的接生一个人。
为何要用热水,杨浩在女娇生完杨志后,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大致想明白其中的蕴含的道理后,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
在古代没有好的医疗条件,产妇生孩子的地方就是居住的卧室,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血液或羊水会弄得整床都是,而且接生婆接生手法不娴熟,只能通过热水来改善当时的环境。
除了这一点之外,杨浩还猜测这种做法应该也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与顺产效果。
当然这只是他大致的猜测,具体是何原理只能等到齐国医学发展起来以后才能做出结论了。
黄昏时分,蒹葭的痛苦的声音渐渐平息了下来,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杨浩一颗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
“恭贺大王有得一子!”
群臣也都松了一口气,纷纷上前恭贺道。
杨浩好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看着房间的方向,没过一会儿,一名壮硕的产婆,满头大汗的走出了房间,顾不得擦一下汗水,匆匆的来到杨浩身前,恭敬道:“大王,淑妃娘娘产下一女贵人。”
杨浩闻言点点头,他也不是重男轻女之人,并么有因为是个女孩而有什么不满的情绪出现。
他现在还年轻,而且他的齐国是大肆估计生育的,男孩多生几个总会有的,更和况他的长子便是男孩,这让他更没了别的想法,只是对自己又多了一个孩子而感到高兴。
而在群臣之中,刑部尚书原却是暗暗松了一口气,看向女娇那边不知在想着什么。
杨浩独自一人走近房间,看着蒹葭母子躺在床上,放轻了脚步,走到床边。
蒹葭见杨浩过来,想要起身,却被杨浩一把扶住。
“你现在身子虚,不易乱动!”
蒹葭轻轻的笑了笑道:“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远方的强国
西部地区,自从夏启派出的使节团到了周人部落后,这些尚且处在原始会的周人对夏王朝的强大感到震惊。
为了保证自己族人的安危,周人们选择了服从,成了夏王朝的附属部落。
夏启对这个结果很满意,搞定了这些周人,便意味着通往西南方向的道路彻底被打通。
只不过西南蜀国,被崇山峻岭所阻隔,夏朝的使团们,几经辗转在当地部落的指引下,才跋山涉水来到西南地区,从出发到抵达目的地,却用去了数月之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