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桐华记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诗染锦缎
    他只能来回来去的在议事厅里边兜圈子,问大家:“你们说这可如何是好!”

    大家左右看看,开始议论纷纷。

    有的说反正城里粮多,就拖着好了。

    有的说要偷营,只要能烧了他们的粮草,对方自然不战而败。

    有的说要修城墙,挖战壕。

    有的说要对外求援的。

    就是没人说要主动应敌的。

    看来韩镇带来的一万人已经吓破了他们的胆子。

    杜鸿飞感觉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碰到韩镇,他也不敢说必胜。这群将领还不如他呢。被韩镇给吓住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留下帝怎么那么蠢,就能让韩镇走了呢!”杜鸿飞此时只能这么恨恨地磨牙。

    他可不知道,韩镇只身带了二十多名亲兵离开铖州。留下帝此时还在急着招人,以为韩镇是被死对头给绑了呢。




111四郡
    看到下边一片的鸦雀无声,杜鸿飞又想踹东西了。

    看到下边的人迟迟没有给出一个好主意,杜鸿飞怒了,大吼:“既然如此我们干脆投降行不行。”

    下边的众将纷纷变了脸色。他们在昌城为将,家眷可是都留在了平辽。这要是他们投降了,等着的就是家里人的人头落地。在外边挣命,求的不就是一个封妻荫子。这要是家眷都没了命,他们再争下去也没了意义。所以宁可战死也不能投降,这是所有将领心中所想。

    可是带兵的是韩镇,出了名的战无不胜的杀神。又有真定万人上下的兵马。他们也就五千来人,怎么跟人家拼。

    “要不我们求援吧……”一个将领哆哆嗦嗦地提出。

    “是啊!大帅,我们求援吧。”

    “求援吧,大帅。”

    众将纷纷附和。

    杜鸿飞看过去,见到了宣辰逸微不可见的点头,问众将:“你们说向哪里求援,怎么求援。”

    杜鸿飞这样一开了口子,马上就有人回应。

    “大帅,我们昌城和惠谷孟埠向来是守望相助。而且这两郡兵多将广,又负有维护昌城的职责。只要我们能像这两郡求援,肯定能求来援军。”

    “是啊,大帅。我们昌城的地位本就重要。但是因为被三郡环饲,不能驻兵太多。这两郡可是各有一万人呢。只要这两郡肯支援,我们的危机立解。”

    “大帅,求援吧!”

    “是啊!大帅,求援吧!”

    杜鸿飞又看了一圈当看到小舅子点头后,咬了咬牙,应声:“好,求援。只是怎么求援还需要有个稳妥的方法,别求援的人被人家给截回来。”

    其实他心中有点悲哀的。如果是战无可战,不得不求援也就罢了。如今一场仗还没打呢,韩镇只是在外边叫嚣了一番,留了个三天后攻城的宣言,大家就纷纷要求援。如此斗志,这场仗还有的打吗

    杜鸿飞想到自己今天亲自出阵,看到韩镇因为太惊讶,就那么让对方从从容容回了本阵,又有些后悔。

    他当时应该试试来个万箭齐发,看能不能把韩镇射死来着。

    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他是一员猛将,并不是什么儒将,只能是看着众将商量如何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如何派人出去求援,又准备派谁出去求援。

    等大家都商量好了,觉得没有问题,来向杜鸿飞禀报的时候,杜鸿飞听都没有听,只是对宣辰逸说:“你决定就好了。”

    说完,径自出了议事厅。

    他的身后,一群将领面面相窥,却没有人追出来。

    ……

    昌城这边有些愁云惨淡,真定军营这边确实笑语晏晏。

    程嫣求了刘敏,又保证不乱跑,不随意上战场,只是远远看着的情况下,刘敏同意了她随军。

    此种情况下,十九和二十都不太方便再隐藏身形,就变成了她的亲兵跟在她左右。毕竟是行军打仗,程嫣就把梅兰竹菊四个都留在了昕宁,没带出来。

    等韩镇回营,程嫣就和一干将军一起等在了中军大帐里边。

    众将军都知道她是个小娘子。本身小娘子进军营多少有点忌讳的。可这个真定明珠在真定王府多受宠,这里就没人不知道的。再加上程嫣改穿的男装,平常不说话,不惹事,只是看,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无谓的困扰。跟着他们行军又不叫一声苦,也就没人去多嘴说什么了。

    韩镇和众将讨论了一番,觉得杜鸿飞一定会向外求援,定下了内紧外松的计划,就等着昌城的动作。

    果然,第二天,昌城派人从北门出城叫阵,求援的人从南门潜出。

    到了第三天,刘泌和郭兴庆到了阵前叫阵。昌城高挂了免战牌,没人理会。刘汋、刘沂、弓夷、吕沛四个则留下帅旗,带了亲兵离开大营,和自己埋伏在外的队伍会和去了。

    围点打援,只要昌城被围住了,甘州就不能不派兵救援。而打援能不能真的打掉对方才是此次大战的决胜之局。

    所以韩镇的计划是刘泌和郭兴庆负责围住昌城,时时攻城,给予对方压力,让他们不断对外求援。而自己和程谨将率军随时支援左右路大军的打援。

    第七天,刘汋弓夷碰到了惠谷的援军。惠谷带队的将领看来是没有把真定军放在眼里,斥候只放出去了二十里。带着队伍一路疾行。这人连进了峡谷都没叫人防备,让弓夷一个火攻,把两千多人几乎都丢在了峡谷里边。逃出来的四五百人再没了支援昌城的能力,灰溜溜回去了。

    弓夷和刘汋并没有去追。

    第九天,右路的吕沛和刘沂照样大胜了孟埠派出的援军,只是没有左路这么轻松罢了。

    第十天,昌城二次求援。

    除了惠谷孟埠派出援军,左近的甘州两坝、长坊也派出了援军。

    有比较有眼光的将军已经看出了真定军这是在围点打援。可就算看出了有什么用。昌城一直被他们甘州视为插入洪州的一颗钉子。这根钉子如今要是被真定王府拔了,他们今后可是要被动很多。而且庄文林在得到昌城的信息以后已经下了命令,命他们不惜代价的解昌城之围。

    这场围点打援的大战就这样打了下去。

    后来,真定又派来两万兵马,四位将军。

    直到三个月后,昌城粮绝,被城中百姓打开城门迎了真定军进城,此战才算是结束。

    韩镇带着战胜之威势,重整了军队,清点了损失。就直接扑向了惠谷。

    围了惠谷后,韩镇不再采用什么手段,直接正面对阵。一个月后,惠谷沦陷。

    半个月后,孟埠沦陷

    再两个月后,长坊沦陷。

    接近半年的时间,真定军打下甘州四郡地盘。

    这四郡和平渡,昕宁连成一片。

    占领长坊后,韩镇不再向前推进,而是把军队驻扎在了长坊郡城之外十里处。

    这半年,收编了大量的甘州逃散士兵。所以真定王府一开始是派出了四万人,如今韩镇所率军队,除去留下守城的,还有五万五千兵马。

    韩镇这场仗,打得庄文林再也坐不住了。不止是他坐不住了,苏全和更始帝都坐不住了。



112婚事
    此时,刘勇已经夺回了怀远,正和赤眉军在下邳战事胶着。

    韩镇带领真定军,驻扎在长坊城外,也不说撤军,也不前进,和庄文林派来的甘州军队隔了五十余里遥遥对峙着。

    杨丽华把公公洗脸的水端出来,交给在门口候着的婢女去倒掉,就看到刘阿满蹦蹦跳跳地自外边进来。

    “阿满,这一大清早的,你又跑到哪里去了”杨丽华有些不满地问她。

    原来在下邳的时候,刘阿满一直是乖巧懂事的,除了偶尔的时候嘴馋一点,也没啥和别的小娘子不同的。如今到了真定城,许是真定比下邳更加繁华更加吸引人的原因,刘阿满渐渐的就不肯再老实地待在家里了,经常偷跑出去。一开始,出去的时候她还会记得叫婢女跟着。后来,她干脆甩开婢女,自己跑出去玩。

    杨丽华管了她两次。甚至因为这个,两人还吵过一次。可是吵完了,刘阿满表面答应地好好的,只要一扭头,就抛诸脑后,该怎么玩还怎么玩。杨丽华也就不再管她了。

    反正勇郎已经和真定王府定了亲。阿满就是程嫣的小姑子。在真定的地界上,杨丽华相信就算是真定王府的人也不敢让阿满真的出点什么事。既然如此,她还管个什么。

    如今世道开放,并不限制小娘子自己出行。所以刘阿满一点也没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她上来摇着杨丽华的胳膊:“嫂嫂,人家不是去吃个早饭而已嘛。”

    杨丽华为“嫂嫂”这个称呼心酸了一下,看了看左右服侍的人,还是开口说:“说了你几次了,以后不能叫我嫂嫂了。”看到刘阿满皱着鼻子的样子,杨丽华转移了话题:“家里没早饭吗你干嘛又要跑出去吃。”

    “可是家里没有王嫂做的馄饨好吃嘛。”

    看到刘阿满一副我有话说,快问我的样子,杨丽华只能是叹口气:“你除了去吃馄饨还做了什么”

    刘阿满立刻兴奋起来:“嫂嫂,嫂嫂,哥哥已经打到下邳了。听说怀远已经夺回来了。照这个样子,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就能回去了。”

    杨丽华眼睛一亮,瞬时又暗淡下来,问刘阿满:“你想回下邳吗”

    刘阿满抓了自己一根小辫子,把发梢绕在手上玩,边玩边说:“当然了。哥哥又是下邳郡守了。我当然要回去,让那些笑话我哥哥的人都看看,我刘阿满又回来了。”

    杨丽华觉得刘阿满一个已经十七八的大姑娘了,还和小孩子一样喜欢炫耀,就有些失笑,“然后呢”

    “什么然后”刘阿满眨着一双丹凤眼,“然后当然是在这里等哥哥迎娶嫂嫂啊。到时候我……”

    话还没说完,刘阿满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双手抓了杨丽华的双臂:“嫂嫂对不起啊,我不是故意的。”

    杨丽华摇头,看看周围站着的婢女,拉了刘阿满的手,“到我屋里说话吧。”

    见刘阿满点头了,杨丽华又嘱咐了旁边的侍女一会儿要服侍刘老爹吃早饭的事情,才拉着刘阿满回了自己的屋。

    她们回了杨丽华的屋子,正好婢女前来问早饭摆在什么地方。

    杨丽华让婢女就把早饭摆在屋子里。等婢女们忙好退下了,拉着刘阿满到案几边一起坐下,问她:“你要不要再吃点”

    刘阿满揉了揉自己已经鼓鼓胀胀的肚子,咬了咬唇角,才勉强摇头:“不了,嫂嫂,我吃不下了。”

    杨丽华看着她日渐圆润的身形也不多让,自己吃起来。

    刘阿满就一边看着杨丽华吃,一边说着自己今天在街上听到的消息:“我听他们说真定军已经把甘州打下来了。还有的说是已经打了一半甘州。说什么的都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听说真定军领兵的是真定王府的外甥,叫程谨的。应该是嫂……是她的哥哥。”

    看到杨丽华好像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口误,刘阿满悄悄拍拍胸口,继续说:“我还听说,二哥调任到了平渡。五月的时候就已经和赤眉军开了战。打到现在,怀远已经回来了。下邳十二个县也打下来七八个。估计在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消灭赤眉老儿了。嫂嫂,你说我们到时候要不要回下邳去看看”

    “这天寒地冻的,有什么好看的。”杨丽华摇头。

    这都快进了腊月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她在真定都住了一年了呢。

    再看看面前的刘阿满,似乎还是和在下邳一样,还是那么没心没肺的。

    只是这又要过一年,人也又大了一岁了。她是不是应该给阿满找个婆家了

    想到刘勇走之前的嘱咐,杨丽华问刘阿满:“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刘阿满不明白,问:“什么什么打算”

    “你也不小了,也该找个婆家了。你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我好帮你物色。”

    刘阿满有些泛黑的面皮顿时浮上一层酡红。

    “嫂嫂,你说什么呢!”

    这是有什么想法了吗

    想到一年前刘阿满还在追着伍先生前前后后不停地跑,后来却慢慢不再提这个人了,杨丽华有点明白,问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总不能一辈子在家当个小娘子。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我帮你。”

    刘阿满抬头,眼睛亮晶晶地,急着追问:“嫂子,你说真的”

    这是真的有人了吗

    杨丽华点头。

    刘阿满又害羞地垂了头:“我挺喜欢吃街角王嫂家的馄饨的。”

    街角有户姓王的人家,寡母带着一个儿子,在自家院子里开了个早餐铺子。被人换做王嫂子的寡母手艺很好,所以母子俩的日子并不难过。

    那个儿子杨丽华倒是见过两次。挺沉默寡言的一个人,个子很高,很听母亲的话,孝顺,对邻居也很有礼貌,应该是个不错的人家。

    只是这样的人家,看着儿子也很不错,为什么一直没有成亲呢。

    杨丽华在心里琢磨开了。

    刘阿满看到嫂嫂不说话,摇着她还拿着筷子的手:“嫂嫂,嫂嫂”

    杨丽华回神。想到刘勇说过这个妹子太直爽,最好找个人口简单的人家,就笑着回应她:“这个事情你让嫂嫂想想好不好。”

    刘阿满看着杨丽华的样子,有些不甘不愿地点了头。



113传书
    杨丽华怎么说也是出身乡绅家的小娘子,对于婚丧嫁娶这些事情是手到擒来。尤其是在手上有人可用的时候,办事更是利索。

    很多人都知道刘勇在榆树胡同置了宅子,安顿他原来的夫人。可这个很多人指的是那些世家大族。榆树胡同的人都以为这家是一个老头带着两个小娘子过活,家里边曾经有点家底,才能雇佣得起奴婢。而这家的大娘子是大归的。

    等人听说了这家要为小娘子说亲,就有人上门来打听。打听清楚了情况,自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了一杆秤。
1...474849505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