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七零年代彪悍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蓝天蓝蓝
“怎么会没关系。”顾羡可不服这一点,“三岁的孩子同十岁孩子比,差距可大了。”
贺博言笑了,满脸愉悦,又摸摸她脸颊,“乖,媳妇儿,咱别说这么幼稚的话。”
顾羡抖了抖身子,朝他胸口锤了下:“肉麻兮兮的!”
贺博言抱着她低低的笑起来。
……
客人零零散散的,一直忙活到十一点钟,董问萍几人终于有空坐下来歇息,哪怕董问萍长期干活的,也累的不愿动,甚至连兜里赚了多少钱,她也没劲儿数一数。
更何况孟琴这种没干惯活的,坐那儿连话都懒得说。张妈和贺美玉到没怎么累,毕竟两人来得晚。
顾羡见大家都挺辛苦,本以为中午没了客人,让她们回去好好睡个午觉,歇息歇息,哪里想到一到十二点,就来了一群吃饺子的学生,既然是开饭馆的,来了客人总不能赶走,只能拖着疲惫的身子招待。
张妈见董问萍实在太累,就亲自去下饺子,贺博言在旁边端碗。
吃饺子的学生还没送走,又紧跟着来了不少客人,他们不是吃饺子就是吃面条,到没有吃包子馒头的。
饺子有现成的,面条昨天董问萍也擀了很多,这些都不力气,他们人又多,轻轻松松的就把中午饭应付了过去。
顾羡见几人累的实在不愿动,得了,咱们中午就吃饺子吧。
孟琴很是不好意思,饺子三毛五一碗,哪能就这么吃?多浪,她还是吃面条吧,即便是面条,也两毛钱一碗呢?思来想去她也不知道吃啥了。
等到张妈把饺子端上来,她也顾不得多想了,因为实在太饿了。
午饭过后,顾羡让董问萍还有孟琴去隔壁床上休息,她则带着张妈等人回家休息,这里离家很近,十几分钟就到了,临走前董问萍把今天卖的钱全都给了顾羡。
顾羡把钱一把全都揣在她背的包里,打算回到家里再数。
稀饭胡辣汤这些便宜,赚不了什么钱,主要卖钱的还是包子,饺子,面条。
今天第一天营业,包子买十个送一个,很多人都是十个、二十个的买,光包子就卖了将近五百个,馒头两百个,这里差不多就有九十块钱。
昨晚包的饺子今天都卖完了,上千个饺子,十二个盛一碗,得有八十多碗,这里得有二十七八块钱;面条卖的也多,昨天婆婆擀的那几斤面条不够,中午张妈和了好几道面,也卖了一百多碗,这里又是二十多块钱。
今天早上加中午到底卖了多少钱,根本不用算,顾羡心里就大概有了底数。
不过坐到床上,顾羡还是把钱倒了一床,一张一张把它们整理好,数到最后竟有一百七十八块钱。
面粉、猪肉还有其他配料的成本差不多有五十块钱,刨除她婆婆、贺美玉、孟琴还有张妈几人的人工二十块钱,那么她差不多净赚一百块钱。
她脸上竟是笑意:“今天生意还不错。”
贺博言黑眸锁着她颊边的梨涡,不由得俯身亲了亲。
两人在屋里睡到下午四点钟,出来后,贺美玉刚把衣服洗好,说道:“沈奶奶还有顾外婆都去铺子那儿了,咱们也走吧。”
这时候张妈也从房间出来,几人笑了下,相携着往铺子走。
到了铺子,董问萍和孟琴正在擀饺皮子,沈奶奶还有顾外婆两人包,案板上摆满了包好的饺子。
顾羡脚步微微一顿,拧眉道:“娘,让你们休息休息,怎么没休息呢?”
董问萍手下没停,大声道:“休息了,咋没休息,我和小孟睡了一个钟头左右呢!”
顾羡颔首,“钱肯定要挣,但也不能把身体累坏了,还有孟嫂,到时候累坏了,你家郑大哥该找我算账了。”
孟琴微微笑了笑,知道顾羡说的是玩笑话,轻声道:“哪里能呢!”
贺博言斜眼瞥了自家媳妇儿一眼,你能想到劝说别人,怎么就不会照顾自己呢?
顾羡察觉出自家男人的眼神,在他腰上掐了下,贺博言面不改色的任由她掐。
顾羡哪里还能掐的下去,只能瞪他一眼松开手,偏他还含笑而问:“怎么不掐了?”
顾羡转身坐到案板边包饺子,懒得理会他。
贺博言摸摸鼻子,董问萍把面擀子递给他,“你来擀饺皮子,我去和面擀面条。”
纯手工面条,和面还是用手比较筋道好吃,所以不管是饺子皮还是面条,都是她们用手和的面。根本没用和面机。
今天人多,两个多小时就把饺子包完了。
晚饭时间,顾羡早早的把餐厅门关了,得还有客人上门。即便如此,她也看到几个学生在门口徘徊。
不过,顾羡也不打算开门,早上中午都营业了,晚上再营业,人受不住。
次日,贺博言去上学,顾羡几人早早的到了餐厅,今天周一,学生回校,肯定忙活。





七零年代彪悍媳 分卷阅读184
刚过六点,许多高中生就路过餐厅往校门去,其中一部分没来得及吃早饭的学生,见到这家早餐店,以及门口热气腾腾的蒸笼,就会停下脚步买几个包子或者时间不赶的,煮碗饺子,再或者下碗面条,喝碗胡辣汤皆都有。
几个人分工合作,顾羡钱,董问萍卖包子,贺美玉给客人端碗,还要碗洗碗,孟琴和沈奶奶以及顾外婆包包子,张妈煮饺子煮面条,几个人忙活的热火朝天,一直到了八点钟,人才稍稍少了些,顾羡赶紧让几人吃点包子垫垫肚子。
她自己也拿个包子在手里啃着,董问萍从锅里捞出一个煮鸡蛋剥皮递给她,这是博言临走前交代她的,羡羡不喜欢吃鸡蛋,让她一定把鸡蛋煮好剥好放到她手里,不然她不会吃。
董问萍牢牢的把儿子话记在了脑海里,不记也不行,儿媳妇怀的可是双胞胎,吃的一定不能差了,不然营养跟不上。
心理则嘀咕着,王婶说华侨商店有卖奶粉的,原先她儿媳妇怀孕时就在里面买了几桶回来吃了。她想人家王婶儿媳妇怀了单胎,都要喝那玩意,她儿媳妇儿怀了双胎,更该喝。儿子放假了得让他去买一桶回来,别在把她大孙子饿到了。
顾羡望着碗里的鸡蛋苦笑,不过还是庆幸婆婆没给她煮两个,而是一个,想到肚里的孩子,哪怕不喜欢吃,也得捏着鼻子往腹里咽。
沈奶奶忍不住就是一笑,指着她:“这孩子跟她爸一个模样,都不喜欢吃鸡蛋,你爸那时候让他吃个鸡蛋,都要追老远。”
顾羡苦着脸看她。
张妈在旁边搭腔:“是啊,不愧是父女,长的像,吃饭的习惯也差不多。”
顾羡睁着杏眼,看向两人,董问萍又把一个包子塞到她手里,“再吃个包子。”
顾羡看着手里的包子,有点想夺门而出:“娘,我已经吃了一碗稀饭,三个包子,一个鸡蛋,真吃不下了。”
董问萍眼睛都不眨的:“再吃一个。”
顾羡咽咽口水,包子好吃,可吃太多,也是种负担啊!
沈奶奶怪不落忍,白了眼董问萍:“你这老婆婆可真是,眼里只有孙子没有儿媳妇。”
董问萍无辜的看向沈大娘,“我这不是担心她没吃饱吗?”
沈奶奶哼了声:“她不是三岁小孩子,吃没吃饱,难道自己还能不知道?”
张妈见两人又吵上了,无奈的道:“董家妹子,既然羡羡不愿吃就不吃吧,咱们自己就是开饭馆的,饿了的时候,想吃再吃,没必要把胃撑到了。”
董问萍觉得这话说的舒适,赞同的点头,又去交代顾羡:“既然吃不下就别吃了,等会饿了可一定记得吃东西啊?”
顾羡赶紧把包子放下,生怕婆婆再让她把这包子吃下去。
董问萍哭笑不得,也知道她确实吃不下了,她头一回做奶奶,还是着急了。
今天哪怕没有开业活动,生意也比昨天好,下午关门后,他们光包子就卖了七百多个,馒头卖的跟昨天差不多,饺子还有面条直接卖的一点儿不剩,最后有几个学生还没吃上,抱怨不停,直到顾羡答应他们明天给他们算便宜点,他们才悻悻的离去。
顾羡把钱拿回去一数,二百五十八块钱,除开成本,她也能挣一百五六十块钱,照这个势头,她一个月最少能挣三千块钱,不过她也知道,刚开业生意肯定好,再过段时间,才会稳定。
沈奶奶还有董问萍听她这样一算,都觉得这生意能做,即便能做,沈奶奶也从中看出了问题,饭店人手少,加上孙女肚子越来越大,她每天看着她挺着大肚子在那里来来回回钱,都玄乎的很,恨不得上去替代她,可她性格强的很,愣是说自己能行。
顾羡也知道她在餐厅忙不了多久,昨天博言就跟她说了找人的问题,这事他说他来管,既然他把招人的事情揽去,她索性就不再过问,擎等着他把人领来就行了。
第104章
省大。
中午放学时间。
贺博言让陶舒城先去用饭,他有点事要和班上的刘利民还有赵庆伟谈。
刘利民、赵庆伟两人平时同贺博言关系没有陶舒城亲近,也绝对不远。
几人学习比较勤奋,吃得苦耐得劳,且这两人家里皆以结婚生子,他们年龄比贺博言大了十多岁,同贺博言交流,非但没有隔阂,反而有种惺惺相惜之感。
更兼之这两人以前在东北插队,妻子在家里,十来年间也见不了几回面,考上大学了,一家子才算团聚,两个大男人就把妻子孩子接到了省城,不过他们并没有博言运气好,遇到了牛鹏,有人帮衬。也没有郑海洋家里条件好,有老人贴补。
两人的孩子都已到了上学的年龄,找学校老师托关系把孩子安排进了学校,家里媳妇儿就闲了下来,天天找工作,也没任何头绪。
贺博言想到两人的情况,试探下他们愿不愿意他们媳妇去他家铺子帮工。
贺博言的性子不可能在学校宣扬家里开了饭馆,所以两人乍一听说,博言家开了铺子要招人,他们还以他在开玩笑。待看到他认真的神色,他们才正视起来。
按理有工作做,他们应该立马应下来。可他们又怕博言在照顾他们,他们虽然穷,却并不愿给同学带来麻烦,刘利民感激的看了眼博言:“你能想到我们,我们很感动,可你们家铺子多大,需得着这么多人吗?”
贺博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淡淡得点头,说道:“不过你们也该知道,饭馆里的活比较累,到时累到你们媳妇,你们心疼可不能来找我算账。”
赵庆伟惊奇的望着贺博言,没想到这人也会开玩笑。
刘利民直言道:“博言,既然你们那里真的需要人手,那我们媳妇儿肯定会去的,至于累不累的,哪家媳妇在家不干活?厨房里的活都是干惯了的,你尽管放心。”
贺博言轻轻嗯了下,又道:“至于工钱,你们放心,我媳妇不会亏待你们媳妇儿的。”
这些都是自家媳妇儿管的,给多少钱他也不知道,到时让他们去和他媳妇儿谈吧。
两人也理解,哪能活还没干呢,就谈工钱的?何况有博言在这里呢,他们也没啥好担心的,毕竟博言人虽清冷,品性却是扛扛的,他们信得过。
两人既然同意了,贺博言也没多说,让他们媳妇儿明天中午过来,趁着中午休息时间,他把她们领到家里铺子里去。
刘利民两人欣然同意。
晚上,贺博言回家,就跟顾羡说了此事。顾羡没说啥,只道让他明天把人带来就是,至于工资,就和孟嫂一样多。
次日中午,顾羡边钱边坐在门口等着他们,十二半,饭馆正是忙的时候,贺博言就带着他们过来了。
顾羡




七零年代彪悍媳 分卷阅读185
没去管三个大男人,而是观察两个女人,这两人年龄看着都有三十岁左右的样子,一位个子高些有一米六五,一位个子矮些可能还没有一米六,两人身材都消瘦,眼神伶俐,看着就像是机灵人。
看到此,顾羡就放心了,他们家饭馆虽不大,到底是做生意的,孟嫂就过于内秀了,从来不敢招待客人,这就不行,她在这里也只能干些体力活。
有了这两人,她和婆婆不在,她们也能帮着招呼客人,对于贺博言帮忙找的这两人,还是挺满意的。
昨晚顾羡就在思考给孟琴开多少工资,其实像他们这种在餐厅打杂的伙计,一般工资都不高,但顾羡不是那苛刻的人,她自己挣了钱,孟琴也挺勤快。所以她考虑了下就给她开四十块钱一个月,管三顿饭。这工资绝对算高了,就是工人能有这工资,也属于高级职工了。
当下,她就把贺博言带来的两人以及孟琴喊到了旁边门市,跟她们谈了下工资待遇的问题
通过介绍顾羡知道矮个的是赵庆伟媳妇,叫徐梅,今年三十二岁;高个的叫郑海花,男人是刘利民,今年三十岁。
三人听了顾羡的话,都挺不敢置信,四十块钱还管饭?这到哪儿找这么好的活儿啊?别说还管三顿饭了,就是不管饭,一个月给二十块钱,她们都脚底抹油的跑过去。
顾羡一看三人表情,根本不用问,就知道她们同意了。
孟琴同她婆婆住在一个院子,离这里近,每天上班下班方便。就是不知道这两人住在哪里?
于是她又问两人离这里近不近,毕竟饭馆的活,起早贪黑的,远了不方便。
好在她们男人都是省大的,租房子也租在附近,顾羡一问之下,两人的孩子都在附近上小学了,再一问他们的学校,这下好了,就在博文的学校。
甚至徐梅的儿子也是四年级的,顾羡就笑着同她说,让她回去问问她儿子是哪班的,她弟弟也在那个学校上四年级,徐梅笑着应了,言道回去一定问,周末的时候让她儿子过来找顾羡弟弟玩儿。
事情就这么定了,顾羡让他们明天六点半准时过来,问她们能不能到?
她们哪里不能到,肯定能到。
谈好了工作的事情,顾羡看了眼贺博言,贺博言大步走过来,低声问:“怎么样?”
顾羡微笑着,故意打趣他:“你介绍的哪怕不行,也得行呢!”
贺博言捏捏她脸颊,挑眉:“我给自己媳妇儿找的人,肯定得行,不行我也不会往这儿领。”
毕竟两位同学的媳妇儿来过学校,他远远地看过一回,有大致的印象,知道这两人的媳妇儿还算靠谱,不然他也不会贸贸然提出来。
顾羡斜眼瞥他一眼,说道:“中午就让你同学在这里吃饭吧,没啥好吃的,就下饺子吃吧。”
大中午了,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去。
贺博言黑眸里含着笑,语调却一如既往的清冷:“听媳妇儿的!”
顾羡瞥他一眼,去了后厨让张妈下几碗饺子出来,让她份量下足点儿,给博言同学吃。
刘利民四人哪里愿意在这里吃饭,忙挥手说他们要走了。
贺博言脸色淡下来,不悦地道:“都来了家里,哪能不吃饭?我媳妇儿已经让他们下饺子了,不过想吃别的肯定没有,饺子管饱。”
赵庆伟就忙道:“有饺子吃还不满意,还要吃啥?我最喜欢吃饺子。”
刘利民几人也纷纷说,喜欢吃饺子。
贺博言勾起唇,说道:“喜欢吃就多吃点儿,我们家就是卖饺子的,不怕没饺子吃。”
饺子并没装碗里,而是直接装了五个盘子,张妈拿了几个碗过来,给他们打好蘸料,让几人先吃着,不够她再煮,刘利民边吃边说,够了够了。
几个大男人每人一盘饺子肯定不够,董问萍又捡了一盘包子端了上来,还是没吃饱,张妈笑着又给每人煮了一盘饺子,直吃的两人的老婆羞愧的不行,真丢人,像几辈子没吃过饺子似的,要知道人家这饺子可都是卖钱的,他们就这么一盘一盘的,吃了那么多盘,这得卖多少钱呢?
顾羡看出两人的尴尬,直言道:“再是卖钱,也有招待客人的。”
两人的老婆还能说啥,只在心里想着明天来上班了,手脚勤快点儿,别给人家拖了后腿,再对不起那份工资。
送走了贺博言几人,差不多到了下午一点多钟,饭馆没什么客人了,顾羡就让张妈随便炒了几个菜,煮了米饭吃了。
又是一天过去,回去一数钱,算算账,挣的钱没有前几天多,也有一百块钱左右,顾羡没有失落,反而觉得很正常,如果今后都能维持住这个入,她还担心什么?
早上,徐梅和郑海花还不到六点半就来了餐厅,不过董问萍和孟琴来的更早,她们是五点多钟就到了,两人听了孟琴的话,心里同时决定明天也五点多钟过来,同样的待遇,不能人家孟琴早早的来了,她们却来那么晚,这样的话在老板眼里,肯定有不同看法。
有了她们两人的帮忙,餐厅差不多有了四个正式的帮工,顾羡每天在家里吃了早餐才慢悠悠的晃过来,没办法,随着天气变冷,她愈加睡不醒,也起不来,每天早上博言什么时候走的,她都不知道。
到了铺子,店里只有零星几位客人,顾羡也没说啥,洗了手坐在案板旁边帮着包饺子,这两天饺子卖的特别好,天天增加饺子的数量,还天天不够卖,没办法,顾羡只能减少包子的数量,增加饺子的数量。
董问萍拾完后厨,一出来就看到她儿媳妇又在包饺子了,大声道:“羡羡,你没事出去溜达溜达,不然去华侨商店看看,买一桶奶粉回来,也行呢,家里这么多人,哪里需要你包饺子。”
顾羡回过头看她,疑惑得问:“娘,谁要吃奶粉?”
董问萍瞥她一眼:“谁吃,当然你吃呗。”
顾羡皱眉看她:“我吃奶粉做什么。”
哪怕后世的奶粉多种多样她都不喜欢,何况现在的奶粉,便是进口的,她也不觉得那味道能有多美味。
董问萍坐在顾羡身旁,同她说,王婶的儿媳妇怀孩子时就喝了奶粉,咱们也买了试试。
试什么试!
顾羡根本不同意,奶粉是挺有营养的,但那玩意不用她打包票,她都知道,她喝不进去,原因她当然知道,上辈子她侄女就觉得她年龄大了,给她买了中老年奶粉喝,当时就被她吐了。
那时她还没怀孩子呢,口味也不挑剔,现在肚里有两个小家伙,就是平常肉丝炒不好,她都吃不下,何况那腥味奇重的奶粉。
如果有纯牛奶她或许还能喝的下去,奶粉,拉倒吧。
沈奶奶知道孙女不喜欢喝奶粉,不知道在哪联络了一家送鲜奶的,




七零年代彪悍媳 分卷阅读186
每天早上给顾羡送过来,董问萍一看这架势,得,不喝奶粉就不喝奶粉吧,有鲜牛奶喝也是一样的。
还真别说,自打喝了鲜牛奶,顾羡每晚也没抽筋了,走路也有力气了。
第105章
饭馆招了两个人,顾羡空闲下来,午后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就把铁门半拉着,端了筐柿子,用铁刨子给柿子去皮。贺美玉知道嫂子要晒柿子饼,丢下手里的饺子,看稀奇似的,过来帮忙。
顾羡坐在那里刮柿子皮,也不累,看了眼她动作,就让把她鲜柿子的外表硬皮削净,保留接近柿子萼盘和果梗的梗皮,这样晒后的柿子才好捏饼。
贺美玉觉得这简单,只削柿子中间的皮,两头留着就行了呗,她拿着水果刀,像模像样的削了起来。
顾羡撩起眼,看了她的动作,嘴角勾起,好吧,她说的也算对。
那边,刘利民媳妇儿拎着面擀子,边擀饺子皮,边笑着道:“前头几天我们家利民拿了两个柿子回来,说是同学给的,不会就是你们家的柿子吧?”
顾羡抬眼看了她一眼,颊边含着笑:“我奶奶家院子里有几棵柿子树,摘了十几筐柿子,送了人,家里还有七八筐,我们家博言平时在学校多亏同学们照顾,就背了半口袋柿子到学校给班里同学分了。”
赵庆伟媳妇徐梅在旁边说道:“你们家柿子不仅大、还甜,这柿子核小,做柿子饼好吃,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削好皮,好晾晒。”她顿了顿又道:“柿子多吗?等会儿我们包完饺子帮你削皮。”
顾羡刚想开口,董问萍就接话了:“多,还有好几筐呢,羡羡说都弄来做柿子饼,过年过节的,算个零嘴。”
“那能做不少柿饼!”徐梅笑着道,“咱们今天加点班,看能不能把这几筐柿子都削了,刚好这几天天气好。”
徐梅觉得东家对她们仁义,她们也应该投桃报李,多为东家着想,东家对她们满意,才会长久的用她们,给她们丰厚的报酬。
如果大家都抱着私心,最后害的还是自己。
顾羡当然高兴,这么多柿子她和美玉两人要削到什么时候去?
心里暗自点头,对于博言找来的两个帮工非常满意,她们不仅手脚利索,处事大方,还会设身处地的为她着想,相较于她俩,孟琴就差了一截,倒不是说她不勤快,而是她不会来事,只闷头把属于自己的事情做好,其他的她完全不管。
这样的人,不能说不好,但如果顾羡再另开一家饭馆,从熟心里,她不会从外面招人,但提拔的肯定不会是她,绝对会从徐梅或者郑海花两人中选。
在顾羡看来,孟琴当个干活的杂工还行,让她做主管理一个饭馆,别说赚钱了,能把本赚上来就不错了,当然如果她愿意改变,也不是不可为。
饺子每天的卖量基本稳定在一百二十碗左右,面条一百碗左右,她们依照这个来准备明天的需求量,准没错。几人手脚快,不大会儿就把活做完了,又转移地盘,去削柿子皮。
五六个人一同削柿子皮,速度非常快,每筐柿子差不多一百个,五筐柿子五百多个,三个多小时,就把这些柿子削完了皮。
1...5657585960...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