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彪悍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蓝天蓝蓝
贺高俊阴着脸望她一眼,转身回了他自己的房间,贺美玉以为他还是不愿给爹擦身子,哪想到他戴个口罩过来了。
贺美玉抿住嘴,微微一笑。转身把门关上了。
走出门,她看到院子里的郑悦华,手伸向她。
郑悦华满肚子火气,哪里会给她好脸色,扭过身子不看她。
贺美玉走了几步,站在到她眼面前,挑眉道:“给钱,我去给爹买疮药。”
郑悦华不可思议的望向小姑子,语气不好的问:“你找我要钱?”
有没有搞错?
贺美玉睁大眼睛,手依旧伸着,见她迟迟不动,催促说:“你快给我钱,我给爹买药。”
郑悦华翻翻眼睛,学着她刚刚的语气:“不给。”
心里却在想,也有你求我的时候。
贺美玉瞅她一眼,这女人怕还不知道村里人的厉害,问她要钱给公公买药,她竟然不给,她笑着看向她:“如果村里人知道大哥不出钱给爹看病,你觉得大哥在村里还待的住吗?”
这女人根本不知道,她哥原先在村里名声多差。
郑悦华疑惑,“这管你哥什么事?你在外面工作了这么久,我不信你兜里没钱。”
她兜里当然有钱。
可在有人出钱的情况下,她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钱掏出来?
贺美玉找她勾勾手指,说:“你不妨去打听打听村里那些不孝顺儿媳妇的下场,那时你就不会想着让我出钱给爹买药了。”
郑悦华将信将疑,她到底对这里不熟悉,不甘愿的从兜里掏出钱,问她:“需要多少?”
贺美玉看她一眼,想不到这女人挺好骗,说:“就先给十块吧。”要多了,这女人该有警惕心了。
郑悦华抿抿嘴,把孩子放到地上,数了十块钱给她,不忘交代:“用不完,要还给我。”
贺美玉撇撇嘴,放心,她肯定用得完。
村医那里的疮药一块钱能买一大瓶,贺美玉想着她爹一直要用这药,就给他买了五大瓶,放在家里慢慢用。又让村医给她配了些泡冻脚的
七零年代彪悍媳 分卷阅读209
药,这又去了一块多钱。想着还剩四块钱,她转身去了生产队,生产队在杀年猪,猪肉八毛一斤,她割了五斤猪肉,拎在手里回家了。
陈雪红看着她手里的猪肉,心疼肝肺疼,她怎么就生了这么个败家女。
郑悦华审视的望着小姑子:“钱用完了?”
贺美玉扬扬手里的猪肉以及药包药瓶,睁大眼睛,十分无辜的:“是啊,用完了一分没剩。”
郑悦华虽然不知道这里的药多少价格,却知道部队的药多少价格,那么点点药,绝对不值这个价。
贺美玉瞪向她:“药钱当然没有这么多,这不是买了猪肉吗?”
郑悦华噎住了,你买猪肉不会用自己的钱买?我存点钱容易吗?
贺美玉回望她,她凭什么要自己买猪肉,她能吃多少?你们一家子在家里住着,自己不出钱买菜,反过来指望她买菜,想的美。
贺高俊端着盆从屋里出来,面色不好的问贺美玉:“药呢?”
贺美玉把疮药拿出一瓶递给他。
陈雪红上前一步,瞅着盆里的脏污,说:“你这孩子,咋想起给你爹洗身子了,我跟你说,根本不用洗,洗了用不了多久他又会屙湿,你也不嫌脏。”
贺美玉翻个白眼,看向陈雪红说:“娘,你可真会说话,你咋就不想想今后你老了,也这样子怎么办?难不成你儿子儿媳妇也不给你洗?”
陈雪红脚步顿了顿,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郑悦华到底反应快了些,忙说:“当然要给洗,高俊快给爹把药拿进去抹了。”
她说完看向贺美玉,她会做个孝顺儿媳妇的。
贺美玉撇嘴,孝顺儿媳妇可不是光说就成了的。
给他们爹抹好药,贺高俊让贺美玉陪着去二房,这次她没说什么,同意了。
不过还是不耐的问:“难道你回来这么久都没去看看爷爷奶奶?”
贺高俊当然去看过爷爷奶奶,那时候博源去了镇上卖豆腐,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所以他去了。
贺美玉不知道她哥还有这样的一面,简直像个女人,太扭捏了。
哪怕他现在跌倒了,不如人了,难道就不见人了?
在她看来,跌倒了爬起来就是了。
至于跌倒时,摔破的那点伤疤,谁会在意呢?
这样逃避事实,只会让她觉得,他是个输不起的人。
第114章
顾外婆几个月没见大闺女,挺想她的,早饭后就提议去大闺女家走亲戚。顾羡也挺想大姨的,暑假回来都没跟她好好说说话,就急急忙忙走了。既然要去大姨家,顾羡就把给大姨买的东西拾拾,等会都给她带过去。
正忙着呢,就听到院子里贺美玉的大嗓门在喊:“嫂子在家吗?”
顾羡拾东西的手顿了顿,朝贺思璇看了眼,贺思璇走了出来,见到来人,她嘴巴一撇,招呼着说:“进屋来吧。”
郑悦华抱着孩子走了几分钟路,胳膊酸胀痛,打算把孩子递给旁边的贺高俊,在家里的时候贺高俊愿意抱孩子,不代表出了门,尤其等会要见到博言,他还愿意抱孩子,就指了指贺美玉说:“让美玉帮着抱。”
郑悦华抱着孩子看向小姑子。
贺美玉双手插羽绒服兜里,给手捂暖,听到她哥的话,翻翻眼睛说:“让他自己下来走呗,都两岁的孩子了,哪能时刻抱着,多累人啊。”
村里这么大的孩子哪个不是满地跑着玩,都让抱的话,还要不要干活了?孩子养的太娇气。
丈夫不抱,小姑子不愿帮忙抱,她儿子也不愿下地走路,郑悦华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自己憋着劲抱着,抿着嘴不吭声,垂着头眼睛润润的。
贺思璇走出来奇怪的瞅她一眼,怎么还流眼泪水了?她没说什么,望向她怀里抱着的孩子,说道:“进屋里坐吧,我嫂子他们正在拾东西,打算去走亲戚。”
贺高俊就问道:“是去周家村吗?”
贺思璇看他一眼,语气不是很好的:“去周家村做什么?”
去看顾美娟怎么偏心她继女吗?
贺高俊皱眉,怎么两年没回来,这些姑娘都这个脾气,什么态度?
贺思璇不把他赶出去都是好的,还能给他什么好态度?
郑悦华也觉得这些姑娘脾气大,竟然比城里姑娘火气还足,不都说农村人重男轻女吗?这一个个的脾气像是重男轻女的结果吗?她一点儿没看出来。
几人进了屋里,顾羡已经拾好东西,一群人从顾羡屋里出来,贺博言双手拎的满满的,见到贺高俊,淡淡的打了声招呼:“回来了?”
贺高俊先是把目光放到他身旁的顾羡身上,接着又飞快的转移,说道:“嗯,你们这是?”
贺博言偏过头看了眼顾羡,说:“去羡羡大姨家,爷爷奶奶都在家里,你们坐吧。”说着就大步走了出去。
顾羡什么也没说,跟在博言身后走了出去。
贺高俊看到走出来的顾外婆,想跟她打招呼,顾外婆却当没看到他,沈老太太是客人,也不认识这几人,更不会理他们,两老太太相携着迈出了屋。
贺思璇和贺美玉就跟在后面送他们。
一群人说走就走了,屋里一下子空荡荡的,贺爷爷贺奶奶对大孙子有想法,但孩子却没错,看着两人在这里大眼瞪小眼的,让他们坐,贺奶奶进屋拿了些糖果递给郑悦华,让她剥给孩子吃。
郑悦华也没客气,一把接了过来,光光自打来了丈夫老家,就没吃过这些零嘴,整日里在家里闹腾她,她兜里没糖票,问婆婆,婆婆更是没有。
她都快憋死了。
在这里真是过不惯,过不惯则没办法,嫁都嫁了,还能反悔那?
这糖果看包装就很好,甚至比她在部队她妈买的糖还要好。
刚刚她就瞧见了,高俊堂弟一家子穿的都是华侨商店的高档衣服,要知道这些衣服可不是光有钱就能买到的,必须要华侨券才行。
堂弟一家都是农村人,即便有个大学生,她不认为他们就能弄到华侨,那么他们家华侨券在哪里弄得?
如果多的话,她可不可以跟他们换点儿?毕竟她也十分眼馋华侨商店里的衣服。
她剥颗糖喂到儿子嘴里,小孩子嘴里有了嚼头,老实很多,她捏着金色糖果纸,试探地问:“奶奶,这糖果挺贵的吧?”
贵不贵的,都是孙媳妇儿弄回来的,贺奶奶哪里知道这些,她说:“这我不太清楚。”
郑悦华看了眼手里的糖果纸,不死心的又问:“这糖果一般地方可买不到,只有华侨商店才有卖。”
贺奶奶年龄大了,不大爱吃糖,听大孙媳妇儿这么一说,从兜里拿颗糖剥了,放嘴里试了试,浓浓的奶甜味瞬间充斥着口腔,她看向郑悦
七零年代彪悍媳 分卷阅读210
华,笑着道:“确实挺好吃,没啥怪味。”
郑悦华脸上带着笑,好似找到了同路人,问道:“好吃吧?”
贺奶奶嘴里化着糖,微微点了点头,“一分钱一分货,这糖贵点也值。”
贺思璇和贺美玉送走了顾羡一伙人,回了家里,后面跟着贺博文。
听到奶奶的话,她挑挑眉,望向郑悦华手里的糖果纸,说道:“这糖是嫂子大爷爷送的,博文这小子可喜欢吃了。”
郑悦华好奇的问:“你嫂子大爷爷是谁?”
由于顾羡原先和贺高俊的关系,陈雪红还有贺高俊有意无意的没在她面前提起过顾羡,郑悦华刚来大山村,人生地不熟的,出屋的时间都少,更何况跟村里人聊天了,所以这么长时间,她根本不知道贺高俊和顾羡原先的关系。
贺高俊也不知道顾羡哪里来的大爷爷,还能买的起这么贵的糖果,陈雪红知道儿子心里的疙瘩,怎么可能跟她说顾羡在城里找到奶奶的事情。
贺高俊落魄回家,生怕被村里人瞧了笑话,能躲在家里就绝不出门,但凡他往村里走一趟,他都不会对顾羡的事情一无所知。
贺思璇存着一份显摆的心思,洋洋得意的说:“你们可能应该听说了吧,我嫂子在省城找到了亲人,原来嫂子的爹竟是省城人。”
贺高俊猛然抬头看向她,满脸的错愕。
郑悦华倒没多余的想法,反而觉得这位堂弟媳妇儿的事情传奇的可以写书,她问:“竟然会有这么凑巧的事情,省城这么大,他们怎么遇到的?”
她比较好奇这点儿,这么大的城市,找个人都如大海捞针,何况他们本就谁都不认识谁。
贺高俊看向贺思璇,他也很想知道其中的缘故。
贺美玉却在旁边笑了起来,说:“这事我知道啊。”
贺高俊两口子转身看向她,贺思璇撇撇嘴,没说话。
贺爷爷贺奶奶虽然知道孙媳妇儿找到了奶奶,其中关键也不清楚,兴致极好的看着她。
贺美玉清清嗓子,说:“博言哥的教授是嫂子的大伯母,事情就是这么凑钱,暑假的时候,咱们去公园玩,碰到了李教授,李教授认识嫂子的爹,她一看到嫂子就说嫂子像一个人,原先咱们都没当回事……
后来李教授来了家里跟顾外婆谈了很久。后来嫂子就认了沈奶奶,你们不知道,开办认亲宴那天,他们请了多少桌客人,那场面……”
贺思璇咳了咳打断了她的话,贺美玉一愣,才发现自己讲的多了些。
贺思璇最后说道:“不管怎么样,嫂子算是找到了家人,在省城有了依靠,再不是谁想欺负就欺负,谁想算计就能算计的人了。”
说完她瞥了眼贺高俊。
贺高俊没把思璇的眼神看在眼里。他神色复杂,没成想顾羡竟还有这身世,到让贺博言捡了便宜。
郑悦华若有所思,从小姑子话里话外,她觉察出堂弟媳妇儿刚认的家人,在省城绝对不普通,说不定家里还有什么大人物,她瞅了眼高俊,高俊平白无故被退伍,连她爹都讳莫如深,摇摇头表示帮不了忙,那么找找堂弟媳妇儿,行不行?
大家都是贺家人,想来她会帮忙吧?
回到家里,郑悦华就把这想法讲给贺高俊听,贺高俊想都没想就厉声拒绝了。
郑悦华吓了一跳,她和高俊结婚后,高俊什么时候朝她发过火?
她也来气了,指着他的鼻子:“我一心为了你,你朝我发什么火,有本事你出去找份工作啊?”
贺高俊也知道刚刚朝媳妇发火不对,再说他还想着让悦华爹给他弄回部队呢,他揽住她的肩膀说:“悦华,我是个男人怎么能去求女人呢?她是堂弟的媳妇,我去求她不好吧?再说咱爹都没法子,找别人,你觉得他们会帮忙?”
丈夫伏低做小跟她陪不是,她心中那点火气也就散了,不过还是说道:“亲戚间不都是你帮我,我帮你,这有什么?再说,你问都没问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帮忙?”
贺高俊怎么可能会找顾羡帮忙,更何况他也不愿去求他们,那不是送上门让他们打脸?
他把儿子从媳妇儿怀里抱过来,柔声道:“爷爷奶奶打小偏向二婶家,我和几位堂弟关系一般,所以……”
郑悦华瞬间懂了,世上不缺偏心眼的爷奶,如同她爷奶就偏爱大伯家几个孩子,从而导致他们堂姐妹、堂兄妹间并不亲近,反而处处较劲儿,她还曾幼稚的发誓一定要过得比他们好,让爷爷奶奶后悔,对此她有种同仇敌忾的感觉,说:“天底下的爷爷奶奶为什么都偏心?”
贺高俊拍拍媳妇的胳膊:“你爷爷奶奶偏心那是因为你们家没男孩,这点大家都可以理解,我们家情况则不同,同样是他们孙子,怎么就要喜欢堂弟多些?这没道理。”
郑悦华想到贺家爷爷奶奶,看着那么慈祥,没想也是对偏心眼子的老头老太。
贺美玉不知何时站在了堂屋门口,双手抱胸,讥笑的问:“大哥这样说,不觉得良心不安吗?”
爷爷奶奶一直跟着他们住,可以说他们几个孩子打小到大吃穿上学一切花用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出的,哪怕爷爷奶奶更偏爱博言哥一些,他们也没给博言哥出过学。
也就是博言哥他们大了,要娶媳妇儿了,爷爷奶奶才出钱给他们盖了房,怎么就成了哥哥眼里的偏心眼了?
他真敢说。
贺高俊满脸不耐,怎么哪里都有这个妹妹?
郑悦华不解的看向小姑子,贺美玉挺看不起这个嫂子的,按理她父亲是部队干部,这当闺女的不该这么单纯,可她还是被她哥骗的团团转,她觉得她身为妹妹应该做点什么,不能让她哥在这样错下去,好心的说道:“爷爷奶奶是挺偏心,至于偏向谁,这里面可有说头了。”
贺高俊扬声喝道:“贺美玉!”
贺美玉神色自若,根本不把他的喝声当回事,继续说:“同样是孙子,我就不明白了爷爷奶奶为什么要给我们家几个孩子出学,而不给博言哥出学,嫂子,你文化高,你跟我说说这算偏心吗?”
郑悦华懵了,她看向贺高俊,见他满脸羞恼,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贺高俊恨不得把贺美玉脑子掰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不是豆腐渣,有这么坑哥哥的妹子吗?
贺美玉说完转身就走,根本不管她哥怎么在里面讨好诱哄郑悦华。
……
娘家来人了,顾美霞特别高兴,割肉杀鸡宰鱼,忙活个不停。顾羡肚里孩子六个月了,这会儿她没其他反应,就是饿的比较快,于是躲在厨房帮着烧火,贺博言帮着砍鸡块。
顾美霞边洗着菜边同顾羡聊天:“你说开了年你又要开家饭馆?”
“那家饭馆就在博言学校旁边,已经装修好了,开年
七零年代彪悍媳 分卷阅读211
只要有了帮工就能开业。”顾羡剔了剔火。
顾美霞不懂啥装修,却能想到羡羡开这么多餐馆,来年又要生孩子,她一个女人太辛苦,皱着眉说:“如果你娘是个好的……”就能过去给你帮忙。
顾美霞说着说着自己都觉得怪没意思,自家妹子如果是个拎得清的,就不会说些亲闺女没用,指望继女的话出来。
顾羡也不想提她娘,说道:“大姨,不如你和大姨父去帮我吧?”
在家种地固然稳定,却没啥大盼头。她今后会定居省城,如果大姨他们搬去省城,她也就没啥好担心得了。
“去帮你?”
顾美霞想:如果能帮到羡羡,她肯定会去帮她,关键她没开过饭馆,做饭家里人吃还能糊弄过去,让别人花钱买,她没信心。
顾羡就给她解释:“大姨,咱家饭馆只卖包子馒头,还有饺子面条,这些不用说,你肯定都会做,早上还卖些稀饭、胡辣汤,不需要啥手艺。”
顾美霞洗菜的手停顿下来,北方人大多吃面食,他们家孩子爹不喜欢白米饭,馒头顿顿要有,不是她吹牛,全村都找不出谁有她蒸的馒头绵软好吃。
至于肉包子,过年过节或是嘴馋的时候,他们家也经常割肉包包子吃,只要猪肉够了,她包出来的包子,小儿子一顿就能干三四个。
饺子面条也尝尝出现在饭桌上,农村老娘们,谁还不会包饺子,擀面条?至于胡辣汤还有稀饭,那些根本不用说,蒙着眼,她都能做出来,就是她家宝强都会做。
所以,她去帮羡羡,真的没问题?
“行,我去给你帮忙。”顾美霞忽然大声说道。
顾羡一愣,大姨这么轻易就同意了?她反而有点踟蹰不前:“你不同大姨父商量商量?”
“这有啥好商量的?秀荣也出嫁了,宝强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家里就我们两个老家伙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给你帮忙,你还能亏待我不成?”顾美霞理所当然的说,接着她又迟疑了下:“就是宝强这孩子在县城,我有点不放心。”
为啥不放心,顾羡也知道,宝强是大姨家唯一的男孩,宝贝蛋子。虽然娇生惯养的,但学习却非常好,大姨不放心他,她完全理解。这小子上辈子能考上大学,这辈子肯定也错不了。
她玩笑着说:“大姨父今年卖鱼挣了不少钱,到时候在省城买套房,把宝强的户口迁到省城,让他转学去省城念书,你看博文才去省城半年,这回考试就考了双百分。”
在省城买房?
这事情,顾大姨就是做梦都没想过,不过侄女这么一提,她心里这个念头,就隐隐往外冒,侄女不仅在省城买了房,还开饭馆,她在省城买房,或许真的能行?
“这事不着急,你大姨父还说要盖大瓦房呢。”顾大姨挺为难,大瓦房她喜欢;省城买房,她更喜欢。家里只有那么多钱,只能顾一头,到底怎么办,她也不知道了,“等你大姨父回来跟他商量商量再说吧。”
顾羡颔首,盖房买房都是件大事情,确实要同大姨父商量明白了,她说道:“大姨,我说句实在话,宝强成绩好,将来考大学应该不是问题。哪怕在家里盖了瓦房,他结婚也不能住在里面,如果在省城买了房,他大学毕业,工作结婚,都方便。”
上辈子宝强考上了外省的大学,大学里谈了个对象,毕业后要结婚了大姨却掏不出钱买房,女方父母挺仁义,说为了自家女儿好,答应给他们买房,结果孩子一生,上户口时,却随着女方姓的。大姨为了这事,一气之下晕过去了,输了几天水,才慢慢好了。
听到顾羡夸宝强,顾大姨就笑着道:“还考大学呢,能考上高中都不知道了多少力。”
不过心里却在想着侄女的话,如果宝强将来真能考上大学,那在家里盖瓦房,确实不合适,要不就在城里买房?
顾羡见大姨有点意动,就不在多说,她该说的说了,愿不愿意买房还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思。
大姨父每天都要去湖里打鱼,刚炒了几个菜,顾羡就让大姨帮饭装好,让博言给大姨父送过去,回来差不多就可以开饭了。
饭菜刚摆上桌,贺博言就骑着大姨家自行车回来了。
饭桌上,顾大姨不停的让沈奶奶还有沈明悦、张叔多吃点,多吃点,饭桌上几乎都是她洋溢的声音。
沈奶奶唉唉的应着,沈明悦也是头一回遇到这么热情的人,虽然不怎么习惯,但被人这么热乎的招待,她还是觉得心暖。
顾羡无奈的望着她,说:“大姨,你快点吃吧,菜都凉了。”
顾大姨唉了声,又继续招呼餐桌上的人吃饭。
顾羡夹了块鸡肉放她碗里,“大姨,你累了一晌午了,快坐下吃饭吧。”
沈明悦也如是说道:“是啊,大姨不用招呼我们,我们不会客气的。”说她也夹了块肉放进了顾大姨碗里。
顾大姨这才坐下来吃饭。
饭后,顾羡和沈明悦帮着拾碗筷,顾大姨忙说:“你们歇着,我来吧,就着几个碗一会洗完了。”
两人还是挽起衣袖,起了饭桌上的碗,洗好碗筷,拾妥当,顾羡把给大姨买的衣服拿了出来,让她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顾大姨嗔怪的瞥她一眼:“挣了钱就存着,买衣服干啥?”
顾羡嘿嘿笑了下,就把羽绒服递给大姨,催促道:“大姨,你快快试试。”
凡是女人,不管老的少的,就没有不爱新衣服的,顾大姨嘴上说着,看着手里的衣服,却很是喜欢,摸了摸,问顾羡:“这咋穿,就这样罩在棉袄外面穿着吗?”
顾羡就跟她说,把棉袄脱了穿。
顾大姨掂了掂衣服,不是很重,起码没有棉袄重,能暖和?她将信将疑,不过还是把身上旧棉袄脱了,把羽绒服套了上去,还别说,这么一穿,还真暖和,她笑着说:“衣服看着轻薄,没想还挺暖和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