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肖恩的奋斗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向家小十
他们聘用的那个专业公关团队负责人,不太看好这部片子,认为这部片子就是无聊地黑帮打打杀杀。但等耐心看到一半的时候,他说:“我觉得有一团火在胸膛里烈烈燃烧。”
绝非夸张。
显然,大多数男性总是难以拒绝一些让肾上激素炸裂的刺激玩意儿。
然后,这位负责人兴奋地开始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他打乱了制片方原订暑期档全国首映的计划,而是虽然也首映,但只安排在纽约和洛杉矶首映,目的是先取得奥斯卡提名的合法资格,但又避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电影。
纽约和洛杉矶首映的时候,他只邀请了大约一千来人,多是知名的媒体和影评家,全都是为了宣传和造势。这些人看完电影,又拿了制片方给的好处后,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发表了一些对电影来说,相对有价值的言论(这里的有价值,可不单单是指说好话,而是包括一些乍看像是批评,却能勾起人好奇心的文章)。
于是,人们能轻而易举地看到很多关于电影《安东尼》的评论,却始终找不到电影,顿时莫名其妙极了
他们纷纷在网络上询问,哪里能看到电影?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真的好看又有趣吗?
公关团队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他们继续运作,逐渐扩大规模,运用各种水军来吹嘘影片,类似什么‘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的经典。
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
但实际上,等推广到后来,全国上映后,大部分观众最感兴趣是影片对暴力的渲染。
尤其是在影片后半段剧情时,安东尼在失控的愤怒中,肆无忌惮地强行冲进乔伊的别墅,开枪打死他的那场戏,拍得很,而且,那种非常夸张的个人英雄主义,让影迷看得很爽。
剧组当时专门租下了一个别墅,来作为拍摄现场,又因为这场戏很有难度,不能一气呵成地拍完,只能分割成了好几段来拍,所以,别墅内地板上泼洒的血液,一直没有清理。
在那段时间里,全剧组的人员都不得不在满是血液的别墅中走来走去。
后来,因为这些血液,别墅的主人还朝他们专门多了一笔钱。
这段的剧情中,乔伊对安东尼再也忍不下去,又不敢打破‘家族成员之间不能内讧’的原则,只能在私底下,偷偷用买/凶/杀/人的方式,寻找亡命之徒暗杀安东尼。
结果,女主角不幸在那场暗杀中,还替代安东尼死去。
暗杀行动,自然功败垂成。
安东尼也许并不爱这位女主(在这方面,女性观众可能会有异议,她们看过后,普遍认为安东尼是深爱女主的,所以,才会一怒为红颜,是这部影片中少见的浪漫爱情)。
但他不能忍受失去,不能忍受属于自己的东西再次遭到掠夺,所以,决心不再忍耐。
被疯狂报复情绪主宰的他,发誓一定要像杀一条狗一样残忍地杀死乔伊。
他设下计谋,将家族中很多人的目光引开,胆大妄为又单枪匹马地去杀乔伊。
乔伊并不知死神在逐渐靠近。
他还在和自己的心腹手下们,在别墅中寻欢作乐,喝酒开party……
观众们看着屏幕中的安东尼,表情冷峻地突然闯进去,抬手就是两枪,杀死了守门的保镖。
被惊动的乔伊,匆忙地组织人手来反抗。
在有心算无心之中,哪怕是一对多,作为整个帮派中排在首位的杀手,安东尼依然近乎半机械地实施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强硬有力的bgm响起,伴随着一声声的枪声,所有人在猝不及防之下,连他的脸都没看清,就纷纷被击毙。
摄影师不断用慢镜头来展示鲜血从炸裂的脑袋中喷射而出的画面。
虽然从医学角度来讲,这种画面有一定的不科学性,但不得不说,这种一枪爆头的血腥镜头,在r级片中,确实给人以极端刺激的感受。
这一段太过瘾了!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看着安东尼在屏幕中大杀四方。很多男性观众握着拳头,代入主角,只觉得杀了一个酣畅淋漓。
安东尼杀光别墅中的每一个人,他慢慢朝着乔伊走去。
而在他身后,鲜血从一具被打烂的尸体上汩汩而出……
等杀死乔伊后,又是一场猛烈的爆炸。
安东尼毁尸灭
[美娱]肖恩的奋斗 分卷阅读299
迹地炸掉了这座别墅。
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在红色火光的映照下,安东尼的侧脸堪称英俊绝伦。
莱姆导演的构图功力十分惊人。
他擅长拍摄大全景,在这个镜头中,夸张的爆炸火焰和满身血色的安东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安东尼迷惘痛苦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他清楚地明白,在杀死乔伊后,代表和家族的最后一丝关系也被狠狠斩断,除了继续复仇这条路外,已经再也不能回头了。
这是一个枭雄的崛起之路。
观众都被肖恩这一刻展现在镜头中的神色给震慑住。
那种汹涌的痛苦和复仇的狂怒,达成所愿后却又难以避的迷惘。
特写镜头下,眼角肌肉的每一个细微的震颤,都让人感同身受,还不恰当地为他心生怜悯。
这全都是因为肖恩从出道以来,身上自带一种仿佛‘没妈孩子’的那种彷徨、脆弱气质。
此时,他那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感觉,哪怕明知道这个角色是刚刚屠杀一堆人的杀人狂,也足以让所有的女性观众心中母爱泛滥。
安东尼这个角色的矛盾之处也在于此。
他绝非那么单纯的复仇者,而是随时都处在一种内心的挣扎中……用阴谋诡计去算计,用杀戮去复仇,最终让自己也变成了仇人的模样。
为了这一段,好些观众已经愿意再次走进电影院了。更何况,电影的之处,不仅仅只这一部分。
看完这里的观众们,一边沉浸在他湛的演技中不可自拔,一边在心里感叹着:“太厉害了!卧槽!太厉害了,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但肖恩后来在采访中,开玩笑地说:“其实,要保持激烈的情绪一点儿也不难,因为,不管是罗德里克,还是贝尼尔图曼,都是混蛋。只要看看他们,我随时都能被气得七窍生烟。”
他特意提到了贝尼尔图曼喜欢‘临场改台词’的恶习。还直言不讳地说,拍摄的时候,他快被对方折磨死了。
事实上,好莱坞有很多人,但凡和贝尼合作,最后都会,或吐槽,或抱怨过他的这一习性。
绝大多数人说:“和贝尼一起合作,每次都是痛并快乐着。快乐在于,他是才华横溢、灵气逼人的演员,他的优秀会促使自己进步;但痛苦的地方在于,很多时候,他突然的临场发挥,让人根本不知道怎么配合……”
贝尼尔图曼完全是用生命和全部的表演技巧来放飞自己。他让剧情的发展随时都能如狂奔的草泥马神兽一样,呼啸而去,拉都拉不回来。
在演到电影临近结尾的时候,这家伙果然又来了一次发挥。
他饰演的角色和肖恩饰演的安东尼,有一段撕破脸后的对峙。
那是在安东尼掀起复仇之战,一张张打出自己暗藏的底牌,处于绝对上风的关键时刻……
这位黑帮的大佬神色安详地双手交叉,却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安东尼,你为什么要背叛我?”
然后,不等安东尼回答,他恍然大悟地脱口而出:“我想起来了!我艹过你妈妈。”
肖恩一口血快喷出来!
最后这句台词,又他妈是贝尼自己加的!!!
但这回拍摄,他的反应是正确地火冒三丈。
他按照剧本扑了上去,和这个仇人大打出手。
贝尼尔图曼当时非常兴奋,像发了情的公牛一样,毫不客气地挥拳相向。
肖恩向来不支持暴力,却被这老恶棍逼到了极限,也干脆地一脚踹了过去。
拍摄时,他俩一个年纪大了,体力下降;一个年轻力壮,但并不怎么擅长打架。一时间居然打了个难舍难分的平手,而且,完全是真打起来,越打越冒火……
虽然两个人技术不行,但因为真实的缘故,反而情绪格外到位。所以,后续再让动作替身来点儿高水准的对打,剪辑制作后,刚好能用上。
观众们看这一段的时候,果然没有发现破绽。
他们还为贝尼的流氓反应偷偷一笑。
按照剧情,这场略失‘体统’的打架,很快被人拉开了。家族中的元老们站了出来,试图调解他们两人之间的纷争。
毕竟,不管是家族最厉害的杀手,现在已经积蓄足够实力,可以和族长分庭抗礼的后起之秀安东尼,还是整个家族多年领导者,位高权重由贝尼饰演的角色,都是这个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所以,他们俩的内斗,不管谁输谁赢,都是一种损失,除了削弱家族力量外,别无他用。
但安东尼不认为在自己杀了乔伊后,他们还有和解的可能。
他被仇恨驱使,穷追不舍地想要赢得最后的胜利。
然而,贝尼扮演的角色,却选择了大度地让位。
当屏幕中,贝尼尔图曼扮演的角色,做出这个决定时……
影院中,一时哗然。
影迷们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认怂了吗?还是害怕了?不应该啊!
这并非惧怕,而是保全。
在贝尼尔图曼扮演的角色看来:家族利益高于一切。
他垂垂老矣,安东尼正当壮年,加之乔伊已死,继承人之位空缺。
一旦自己年老不支,家族会立刻变得群龙无首,所以,衡量利弊,内斗不可取,继承人也必须能者居之。
这个角色的魅力在于此。
尽管他流氓、恶棍,但他始终不愧为家族的领导者。
他果断立下遗嘱,把家族托付给能力最强的安东尼:“虽然你杀死我儿子,虽然我们互相敌对。但你绝非丧心病狂之人。而且,不管你如何恨我,你始终是家族的一份子。有时候,忘记仇恨才能让家族重新团结一致,走向昌盛。那么,我愿为此,做出表率。”
这位叱咤风云半生的老人,很快就在医院病逝了。在死亡的前一刻,他还在为家族的未来操心,为家族安排出新一任,足够有能力的领导者。
电影中,安东尼心情复杂地参加了他的葬礼。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黑色的棺木,慢慢消失在一层层的土壤下。
对于黑帮分子来说,这也勉强算是善终。
自此,尘归尘,土归土,所有的爱、恨、情、仇都随着他的死亡而烟消云散。
在结尾,当安东尼的母亲得知那个恶棍死亡的消息,欣喜若狂地从隐居的地方出来。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见一见儿子,诉说多年的心酸和大仇得报的喜悦。
但当她推开安东尼的办公室,却惊惧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
那个点燃雪茄,不动声色的男人转过身,不论是衣着、发型、姿态,还是气场,都仿佛那个死去的恶棍在世。
被贝尼饰演角色抚养,又教育了十多年的安东尼,已经深陷在一个黑
[美娱]肖恩的奋斗 分卷阅读300
色的深深漩涡中,再也无法自拔。
当他复仇的时候……
当他继承了那个恶棍位置的时候……
他已经不知不觉地让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恶棍。
安东尼的妈妈呆滞地站在门口,泪珠从眼眶中缓缓滚落下来,砸在地板上。
画面渐渐定格成黑白色。
背景音几近于无……
电影院中,一片鸦雀无声地沉寂着。
所有观众都被这个有些惊悚的结尾给惊出一身冷汗。
当他们稍微放松的时候,片尾音乐却又突兀地激烈响起,吓得人鸡皮疙瘩窜了出来。
然后,画面才开始一点点儿变黑,出现什么导演,制作人的介绍……
太恶趣味了!
影迷们气急败坏地骂起来:“临到结尾还故意吓唬人。”
等电影彻底结束,亮起灯。
他们一边用骂骂咧咧来掩饰自己差点儿被吓死的事实,一边又满脸激动地讨论着电影的种种刺激之处,兴奋地走了出去……
第163章影片后续的事情
电影《安东尼》的最初导演剪辑版本,并不是在这里结尾。
莱姆导演原本的计划,是在三个小时内,达成一场轮回。
安东尼成功夺权上位后,其实,还有一部分情节。
主要是讲,又过了很多年,安东尼也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但当他年华老去,却面临了自己昔日仇敌一样的境遇:年轻力壮的新生代,开始咄咄逼人地试图挑战领导人的位置,而他自己,像是狮子群中,年迈的老狮子王一样,渐渐无法压制下一代的野心和壮志。于是,为了家族未来的发展……一如贝尼扮演角色当年所做的那样,他也选择了退休和让位,然后,平静的离开了。
很多支持安东尼的下属和朋友们都盼着,他有朝一日发起反攻,击败夺权者,恢复往日的地位。
可这样的事情,直到他死,都没有发生。
他像贝尼扮演的角色一样,也从容地选择了安度晚年。
最后,死的干脆利落,没给任何人添一点儿麻烦。
这段正是肖恩当初刚拿到剧本时,看到的那部分内容。
但制片方拒绝这个有些‘嗦和平淡’的结局。
一来,是电影时长限制,短暂的电影时间,不足够演绎出那么多的内容,假如全部加进来,很可能会打乱电影较快的节奏;二来,他们认为比起看‘主角成功后又失败地老去’,观众应该还是更愿意看‘主角成功’的结尾。
所以,莱姆导演退而求其次地将结局定格在安东尼成功上位的那一刻。
制片方还安抚他:“如果影片反响好,我们可以拍第二部。”
但莱姆导演对第二部没太大的兴趣。
他认为自己想要表达的,已经在这一次的拍摄中,全部都拍了出来了,再去拍,也不会有更好的表现了。
于是,他选择了dvd影碟,把大约长达八个小时的被删减片段,和两三小时的幕后花絮,以及大约一两小时的主创团队表演思想、观点看法和一部分谈话,全部录了进去。
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影音资料。
其中,有罗德里克为了演好角色,在拍摄现场神经病一样的入戏;有贝尼尔图曼时不时狡黠一笑,挥洒自如的临场发挥;还有肖恩遇强则强,面对两名前辈演员,飞速成长的演技和始终毫不示弱的坚韧意志力,比如,在拍摄时,大家会经常听到他反复地说‘不不,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没有做到位,拜托请让我再来一次’这样的一句话。
除此以外,还有服装道具工作人员谈论角色的服装有什么暗示的潜藏意义;化妆师也提了几个镜头的妆容;导演谈自己的创作思想;编剧提及最开始的创作理念;主演们分析自己扮演角色的性格,包括罗德里克会讲述乔伊对安东尼的嫉妒和羡慕之情;肖恩则分析安东尼对贝尼的角色不是仇恨,而是迁怒,安东尼真正恨的是自己的无能;贝尼也提及了自己这个角色的特点……
这些,是给影迷最好的礼物。
他们想知道的所有问题答案,在里面全都应有尽有。
看完这个dvd,他们甚至很可能搞明白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
不过,这款dvd要在影片下映后,才会限量发售。
在影片上映的这段时间里,它获得的反响也是异常热烈。
贝尼尔图曼、罗德里克和肖恩的表演,也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不过,对肖恩来说,最有趣的地方可能在于,竟然没人发现理查德也出演了这部电影。
那个忠心耿耿给安东尼开车的小角色,戏份稀少的大胡子司机。
肖恩忍不住仔细地去端详了那几个镜头:“我现在相信超人戴个眼镜就能当伪装的事了,你明明没什么变化,仅仅只是戴个假胡子而已。”
理查德毫不在意地回答:“只要你能认出来就好,别人又关我什么事呢?”
肖恩立刻美滋滋地放弃讨论什么‘影迷的眼睛到底有什么问题’这个论题。
总之,很多人看了电影都兴奋非常。
那些随时出现的枪战、汽车在街道上竞速飞驰,子弹射出的耀目火光,安东尼步履蹒跚地走在黑暗中,鲜血从他的伤口中流出,染红了白色的衬衫……全都让人热血沸腾。
可社会舆论永远都是多样化的,从来不会一面倒。
《纽约时报》前一刻评价它‘节奏激烈,没有一丁点无聊的画面’;下一刻,《华盛顿日报》就评价‘无聊又暴力的低俗之作’。
显然,尽管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依然有一部分人对这部电影很厌恶。
他们甚至觉得,《安东尼》这部电影,像一只蟑螂,生命力顽强,却让人恶心。
这些人称该片‘充斥暴力和血腥’。
他们认为这会影响‘人们对美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认识’,给人一种‘美国黑帮猖獗‘的感觉。
为此,他们公开号召‘抵制这部电影’。
因为,它会‘带坏社会风气’。
这种逻辑似乎是‘人们看了黑帮片就会想去混黑帮’一样。
影片本身就是r级片,能看r级片的好歹都是有稳定三观的成年人了吧?
如果观众中真的有人因为这部电影,投身黑帮……
那也只能说白瞎活了那么多年,居然分不清现实和虚幻。
更何况,影片秉持的态度,也不是去歌颂黑帮伟大。主角安东尼哪怕成功夺权上位,可某种意义上,他一直是失败的,因为他彻底迷失了真实的自己。
说再多也没用,有些事情就是难以解释。
黑帮片这类型,总是不可避地要面对这种指责。
制
[美娱]肖恩的奋斗 分卷阅读301
片方早就习惯了类似的言论攻击,对此稳如泰山,沉着应对。
多数影迷们也不会去关注这些。男性观众沉迷于一场场的动作和枪战戏;女性观众的切入点较为神奇,她们比较在意影片中三个演员罗德里克、贝尼尔图曼和肖恩所扮演的三个角色之间复杂的感情关系。
影片中,乔伊和安东尼日常会在贝尼的角色面前假装兄弟义气。
贝尼的角色偶尔也会和安东尼联络所谓的‘养父子感情’,最后结尾时,他还不顾亲子的死亡,主动让位安东尼。
所以,乔伊和安东尼之间有没有兄弟情?
他俩算不算是相爱相杀?
贝尼和安东尼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贝尼和乔伊之间的父子情真的有吗?有的话,为什么不为他报仇?
所以,他们三个,到底是谁做错了?到底是谁辜负了谁?
在枪林弹雨的黑帮大背景下,这三个角色那种暗潮汹涌又复杂莫测的情感关系,成为了很多女影迷们迫切思考和想要知道的问题。
更为有趣的是,在影片外的现实生活中,三个演员的关系也是扑朔迷离。
罗德里克很长一段时间都嚷嚷着要和肖恩成为好朋友,还在社交网络发悬赏,曾有一度闹得太厉害,导致一些人酸溜溜地认为他和肖恩在轮番炒作。但等到《安东尼》这部电影结束,他继续我行我素地在各个综艺节目上‘花式夸肖恩’,称肖恩饰演的安东尼‘乍看平静的外表下,却会偶尔展露出的一抹冷酷,像是阳光下隐藏的阴影,极具优雅和危险,又有一种让人刻骨铭心的魅力’。
然而,肖恩在一些综艺节目中,面对‘你知道罗德里克说得……你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给出确切的回应。
多数时间,他都是装傻地回答‘呃,罗德里克过奖了,他可能是担心我表现的太差,所以给我鼓励,谢谢他’。
这个明显回避的回答,让一部分媒体猜测他和罗德里克的关系,也许很糟糕?
或者,没有很糟糕,只是,罗德里克一直单箭头肖恩?
只能说,人和人的关系是很微妙的。
不是说两个人都很好,就能做好朋友,还要看性格。
哪怕罗德里克确实是真心实意,自身对表演的热爱也值得所有人敬佩,但他那种过度癫狂的气质和特别高调的行事作风,让本质容易害羞,又有点儿轻度社恐症状的肖恩,始终都有些避之唯恐不及:‘做朋友什么的……悄悄的不行吗?如果非得让我像他一样站出来,对所有人来一场公开宣布,那还是算了。’
简单来说,肖恩接受不了太热情的人。
所以,相对而言,贝尼尔图曼和他的关系反而好一些。
贝尼尔图曼性格有些地方很无耻。
他身上有一种长时间混迹底层社会的那种小流氓一样的狡猾,但脑子足够冷静、清醒,不会突然发热,做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来。
而且,他不在乎身份地位,凡事都很放得开,玩得来。
莱姆导演曾提及,在剧组拍摄的时候,贝尼和肖恩是在拍摄现场号召所有人玩水枪的问题儿童。
每天在不拍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拉帮结派,互相射击。
肖恩是最‘坏’的一个,别人用普通自来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