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逼王的自我修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观冥
忽必烈何等机敏,立刻就想到这宋军之中,也许并没有那么团结。
他打量着萧昊身后的玄甲苍云,杀气腾腾,目光凶狠,每人手中的陌刀与玄铁盾都有几十斤重,这样的兵队伍,只消两三千就足以匹敌万数。他在战场上见过这些苍云军的厉害,大宋报称有十五万兵,若都是这等水准,他们凶多吉少。
但他已知道了这位萧将军与那位贾枢密使似乎不怎么合得来,宋人还是交给宋人自己去拾吧。
“将军胆识过人,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也要将我围杀在此地,真令我刮目相看!”
萧昊不会同他真的正面打起来,忽必烈能透露点朝廷的动向,他不妨借坡下驴:“这是何意?”
忽必烈“哦?”了一声,反问道:“将军不知大宋已同我们商讨议和?你违背你们皇帝的命令出兵,就算拿下了三关又能怎样?还不是要被扣上违令的罪名?”
“……”萧昊沉默半晌,在心中骂娘起来。贾似道这小人,皇帝怎么就派了这么个人来接应苍云!这么长时间不给守军传半点消息,不给兵不给粮,他还说为何朝廷的反应这么慢,原来是背后鄂州的总指挥早在偷偷密谋议和求荣!
他冷笑起来,对忽必烈道:“天子远在临安,不能事事俱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141章折戟沉沙新埋骨十
忽必烈同他对视,两人眼神交锋,毫不相让。
这大胜关的守将是个人物,无论统兵还是用兵,都颇有独到之处,此番能将他围困在这道口,当属他平生军中一大劲敌。
可惜了。
宋人文官巧舌如簧,这不惜违背军令也要让他折在这里的耿直武将,怕是留不长久。
英雄惜英雄,忽必烈大笑三声,正色道:“大宋同我们议和,已经多次送来和约,将军今日是不能杀我!而且我此番回国,正是为了汗位!我知将军是人中龙凤,也不忍将军白白断送在大宋,若我此番回去夺得汗位,我给将军一个面子,让你们皇帝不追究你今日过失,我们各退一步,如何?”
萧昊纹丝不动,一字一句道:“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忽必烈笑道:“你们宋人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今日挡得住我,我死后,汗位就落在我弟弟阿里不哥手里。到时候你们皇帝斩了你的脑袋,你们宋人中还有谁挡得了我蒙古铁蹄?”
萧昊沉默许久,问道:“和约内容是什么?”
忽必烈嗤笑道:“割江焉界,且岁奉银、绢二十万。”
萧昊深深叹出一口气。
他知道,等这雾散去,就再没有机会讨价还价了。
他们本就拦不住蒙古大军,也没打算真的拿下他们多少人,诈敌之策,能谈到这里已经是个奇迹。
他板住脸道:“淮水为界!否则今日之后,我即便被杀头,也要留你一条命在这里。”
这和约签不签得了还是个问题,贾似道议和之事,丧权辱国,皇帝未必就真的知晓。和谈没准会成为一纸空谈,皇帝不知此事,岁币自然也不会交,但国土疆界却关系到宋蒙边境划分,能让蒙军多退一步都是胜利。
管他三七二十一,寸土不让才是根本!
忽必烈像一只瞪着猎物的雄鹰,目光紧紧锁在萧昊身上,一字一句道:“将军胃口真大。”
萧昊昂首挺胸,毫无惧意:“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原话奉还。至于圣上那里,生死有命,就不劳心了。”
忽必烈给他提了个醒,南宋奸臣当道,想要保全自己身后这支军队,他不能给人留下把柄。
忽必烈盯了他许久,遂妥协允诺道:“好!我欣赏将军气魄,这个面子,给了!”他纵马踏上北行的道路,回首对萧昊道:“待我继承汗位归来,愿与将军拼死一战!一决雌雄!”
萧昊座下的霸红尘打了一个响鼻,他站在一片血色玄甲里,眼神有灭世一般的威压:“我在地狱深渊中,静候君来”
【叮!一盾四方立,绝刀平三关!侠士用兵如神,诈退蒙军二十万,逼格+2000。】
【当前成就:隐元秘鉴如愿以偿,进度7046/10000。】
萧昊带着众人一动不动地立在原地,直到山间雾气散尽,群山之中真正再没有蒙军身影,才高举手中陌刀大喝一声。
蒙军退了。
狂喜的将士们一同跟他举起手中盾刀,高喊起来。
跟石之轩一起来的那些江湖人热泪盈眶,不敢相信这神话般的一战竟有自己亲身参与。方才萧昊同蒙军对峙时,他们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瞧出破绽来。
苍云军的胆色,当真天下无双!不服不行!
此等大捷战役,当传为千古佳话!
“报”
远处一人快马而来,奔至两拨人马中央,快步翻身下马,递上一纸军令:“将军,鄂州总指挥有信!”
萧昊皱起了眉头,接过书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贾似道知道了他贸然出兵的事,担心他坏了自己和谈的计划,激怒忽必烈,条列他二十几条罪状,并且威胁他说已上报皇帝,让他交出苍云军,立刻回京领罚,不得耽误。
萧昊将那纸传信捏碎成粉末,扬灰在无边青山中。
他纵身下马,对石之轩道:“我得去一趟临安。”
石之轩立刻警惕起来:“信中写了何事?朝廷有变?”
萧昊点了点头,朝他身后张望了一番,没能看到青衣的身影,心头失落了几分,又有几分庆幸。“我”
“他老人家和无惧去了冢子坡。”石之轩接道。“我没得你消息,就没有同他说你的事情。”
萧昊张了张口,欲言又止,遂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罢了,我先回京探探,万一有什么不测……”
石之轩瞪了他一眼,萧昊立刻住话头,笑道:“等安然从临安回来,再同他老人家一叙。劳烦之轩看好苍云,别让他们损在奸人手里。”
*
义阳三关大捷!
此消息一出,举国沸腾!
苍云军以势不可挡的势头传遍街头巷尾,俨然是大宋百姓心中第一强军,萧昊更是军民心中第一战神。
蒙军大举撤退,贾似道向赵昀报告:“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汇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福!”[注]
赵昀大喜过望,赐贾似道卫
[综]逼王的自我修养 分卷阅读212
国公与少师,贾似道大肆宣扬自己“空前绝后”的战功,却对议和之事只字不提,隐瞒不报。
萧昊一个弃卒自立为将,又丝毫不对他服从,贾似道听得一路军民皆对苍云赞不绝口,心中妒火滚滚,既眼馋这非同一般的苍云军战力,又恨不能尽快弄死这个不听话的守将。
当日在双河岔口,有不少江湖中的义士,萧昊当日那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传到贾似道耳中,就如同公然宣布了和他立场对立。
他向赵昀进言,说大胜关守军虽然骁勇,但多次贪图战功,打草惊蛇,甚至险些葬送他驱逐蒙军的大计,还狂妄无礼,请求赵昀治罪萧昊。
然而这军名册一查,符合条件的卒子竟没有一个,赵昀不动声色,彻查了大胜关原守军的名单,这才发现那凭空多出来的二百余人,竟是早在上面标了战死的将士。
死而复生自然不可能,大胜关守将弃关私逃一事,再也兜不住了。
赵昀冷着脸将名册丢在贾似道面前,语气平平道:“贾相要治罪,这大胜关守将首当其冲。”
贾似道心头一喜,沉痛诉道:“那守将萧昊狂妄自大,我数次命他谨慎行事,他都置之不理,甚至带着两千江湖草莽就去攻打蒙军北路二十万主力,实在不可理喻!”
赵昀眉头一挑,他本指的是大胜关原守将,这贾似道挺会顺杆儿爬。他不动声色道:“哦?谁给他的胆子?”
“可不是吗!听说他一人带着五十苍云将士出城,夜袭九里关,这莽撞不要命的性子,偏偏还在军中结党营私,实在是军中毒瘤大患!”
赵昀脸上浮现几丝笑意,手指在书案上有节奏地叩打着,边笑边想:果真是先帝千叮万嘱的忠臣良将,无兵无粮,凭着一身傲骨胆气和出神入化的兵法,就能逼退强于自己百倍的敌人。
忽必烈的北路大军一路畅通无阻,唯独到了义阳三关再不能进半步,他是怎么做到的?真想见见这旷世奇才啊!
贾似道接着道:“他还在军中四处散播谣言,动摇军心,对臣无礼至极!此次臣九死一生,鞠躬尽瘁,方得凯旋呐!”
赵昀“呵”了一声,猛地一袖子将案上笔架杯盏挥落在地,大发雷霆道:“混账!你真当朕老眼昏花了不成!居功也不打打腹稿!天下皆知的事情拿来糊弄朕!贾似道,你有几个脑袋?!”
贾似道骇了一大跳,连忙跪倒在地上,磕头不止,“圣上息怒!圣上息怒!”
赵昀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好像刚才一通怒火是他的幻觉似的:“贾相是军事奇才,朕在文武百官前大力赞扬你,爱卿可知‘知足’二字?”
贾似道心头一凛,大气不敢出,颤巍巍做出恭敬的模样,俯首应是。
赵昀泄了通火气,背过身道:“传令下去,丁大全隐瞒鄂州战事不报,若非天怜大宋,传大胜关天音,吾等被人打上门来还蒙在鼓里,此等耽误边防、断绝言路的大罪,不可赦!即日罢,改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镇江府。”
贾似道舒下一口气,赵昀没有动他,反而替他铲除了丁大全,看来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他斟酌言辞道:“圣上,这……大胜关新任守将该如何处理?他未死上报,是为逃兵;私自称将,是极为不妥也;违背军令,擅自出兵,更是视军规于无物。前日传来消息,他已主动入临安请罪听候发落了。”
赵昀瞥了他一眼,远目望天,忽而笑道:“此子以五十人之功拿下九里关,残兵两百余震慑敌军二十万,比之二十余年前刘整十二骑拔信阳城亦不逞多让。天降悍将卫我大宋,何须言过?择日对御赐宴,命百官恭迎其凯旋归京!”
贾似道心中窝火,气得胡子都要歪了。
归京,圣上这是打算给这卒子加官进爵了。
他冒着硝烟战火入援鄂州,却给他人作嫁衣裳,赵昀对他大加封赏不假,可他已经高居相位,这些虚衔并没什么实际用处,只有金银颇为受用。赵昀为他打压丁大全,心中天平理应已倒向自己这边,但这个萧昊……
如今大权在握,不必为了一个小卒跟赵昀冲突起来。朝堂中多的是想要讨好自己的人,回头等那没眼色的毛头小子入了京,不怕揪不出他的错处。
到时候满朝文武一齐弹劾,赵昀孤掌难鸣,根本罩不了他。
虽不知道为何赵昀对萧昊似乎格外偏爱,但这等公然跟自己对着干的兵头子,早点捏死了好。贾似道全然已忘了蒙军退兵至淮水、令鄂州解困的根本不是他,而是萧昊手下那区区两百余苍云军。
他深深低下头,把所有表情都埋进黑暗中:“遵旨”
作者有话要说:注:来自史料。
==========
第142章折戟沉沙新埋骨十一
临安,明霞晚照,歌舞升平。
萧昊牵着霸红尘入京,看惯了巍巍关山、皑皑重云,如今见这京华中暖风醉人,远不似关城里的风飒沓,眼中心头,徒生感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注]
这临安城中的繁盛,到底不该属于他们这些背负着兄弟白骨与国家天下的人。
他一身苍云朔雪铁衣,牵着换了踏炎马具的霸红尘,与周围香车宝马颇为格格不入。
路人们好奇又畏惧地看着他,这牵着马的年轻将军面容冷肃,颇为俊朗,只是浑身透着一股子凶狠的杀气,让人不寒而栗,只敢远远观之。
腿上突然被个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萧昊低下头,见一团软软的小不点儿滚在脚边,抱着脑袋“哎哟”了几声。
小不点儿一抬头,看到萧昊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顿时全身一个激灵,吓得哇哇大哭起来,边哭还边喊:“呜哇大大大大大魔王!别吃我……”
“……”萧昊心情莫名,想了想,从包里掏出一只糖葫芦,举到这一团小东西面前。
那小东西愣了愣,泪珠儿还挂在脸上,犹豫地看了看萧昊面无表情的脸。
萧昊举着糖葫芦纹丝不动,小鬼试探性地抓住颗红果舔了一口。
噫,好吃。
他眼睛一亮,接过了萧昊手里的糖葫芦,一串儿喊话自动从嘴里蹦了出来:“萧昊哥哥对我最好了!”
话一出口,他就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惊惶地左顾右盼,奇怪自己怎么会突然说话。抬头又见萧昊一直盯着他,立刻就怂了,咬着糖葫芦远远朝小伙伴的方向跑去,边跑还边回头看了几眼。
行人们大约是察觉到这看上去可怕的将军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吓人,甚至还有点儿呆木可爱,气氛顿时又欢快起来。
面前忽然落下些细碎的花瓣,萧昊微微一愣,抬头见头顶小楼之上,几个女子
[综]逼王的自我修养 分卷阅读213
嬉笑着掩着面娇羞扭过了脸。
萧昊:“……”他好像被调戏了。
迎面走来一个宫人打扮的人,看到萧昊长出了一口气,连忙迎上来行礼道:
“您便是萧将军了罢?可算找着您了,官家得知您入京,已经早早在宫内设下御宴,命百官相迎。您赶紧随我入宫吧!”
萧昊怔了一下,贾似道说将他罪状呈予皇帝,他还以为此次入京不了一番唇舌开罪,却没想到皇帝竟然对他设宴相迎?这是玩儿的哪一出?
他心中疑惑,对那宫人点了点头,应道:“有劳了。”
赵昀设下的晚宴自是非同一般,能出现在场中的都是大宋高官,贾似道也在其中。萧昊将他们头顶名字一个一个看过去,竟然有半数都是红名,剩下的多是黄名,绿名仅有皇帝赵昀一个。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他敛眉低目,南宋将士面见天子该是个什么礼节,他也一点儿不清楚,唯有努力做出诚恳恭敬的样子,打算跪地行礼。
所幸赵昀见了他很是喜悦,根本不在乎他礼数不周,还没等他跪下去就已经自己跑到前面扶他起来了。
赵昀上下打量着他,抚掌笑道:“你便是萧昊?果真是青年才俊!好,好极了!”
萧昊很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个绿名,又感受到贾似道那边有如实质的恶毒目光,心中问号更多了。
赵昀特许他坐在御前,对他以少胜多之事大加赞赏,文武百官纷纷应和称颂,气氛竟然很是和睦。
萧昊本以为这是一场鸿门宴,处处小心,生怕在这红名堆里被人揪到什么把柄,但直到御宴结束,都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
赵昀莫名的很是欣赏他,当场宣布授予他鄂州观察史与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之职,犒缗钱百万,萧昊想了想,趁势提出想要扩充苍云军,赵昀欣然允诺。
这似乎顺利得有些让人懵了,萧昊在宴会散去之后,还在不知所措中。
赵昀看出了他的紧绷,笑着拍了拍他肩头,对他道:“御宴散了,将军不妨同朕去御花园散散步,放松一下心情。”
萧昊心头微动,从容应是。
赵昀有话要跟他说,他且瞧瞧这些人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到了御花园,赵昀遣退左右宫人,唯剩下萧昊与他两人。宫人们恐有不妥,面面相觑,却都被赵昀强硬赶了出去。
萧昊于是静静等着这皇帝的下文。
赵昀转过身来,极为好奇地打量着他,“论年纪,将军比朕年长,但这外貌却真真半点瞧不出来,看上去反似壮年,蓬莱真不愧是仙人之所啊。”
萧昊心中满是懵逼,面上仍旧绷着一张不苟言笑的脸。赵昀怎么会知道秀太时候的事情,他离开的时候这人还没出生吧?
赵昀并未看出他的震惊,边闲庭漫步边道:“先帝在朕幼时,就常暗中提及你的事情,百般叮嘱若有朝一日你从仙山归来,要竭力助你,将军果真未让先帝和朕失望。”
萧昊至此方才明白这绿名是怎么来的,脑中浮现起赵扩那张老狐狸似的脸,默默在心底“呵呵”了两声。
他恭敬低下头,行礼道:“臣惶恐,不知陛下在说什么。”
赵昀平淡瞥了他一眼,摇头笑道:“朕知你为什么不想承认。你放心,朕虽然也向往长生不老,但对朕来说,还是仙姿美女更能令朕心悦。朕知道自己荒疏朝政已经很多年了,这烂摊子一时半会儿拾不完,不如剩下的时日就好好享乐,得活得太久,总因此事被那些顽固不化的老臣们戳脊梁骨。”
萧昊眉头微皱,这皇帝……该说他胸无大志好,还是该说他真有自知之明?
纵情荒淫还能这么恬不知耻的明说出来……萧昊十分一言难尽。
赵昀接着道:“朕知你有大才,但你自蓬莱而归之事,不可让第三个人知晓,这是朕同你的秘密。你若能守口如瓶,这大宋的江山,可以任你施展。朕听闻你座下有两百余苍云军,骁勇无匹,未尝一败,如今蒙古退兵,大宋至少可得数年休养生息,这段时间,练兵之事,还请将军多加上心。”
萧昊边应边不赞成道:“陛下怎可置江山于不顾,只图自己安逸!”
赵昀无所谓地笑了笑,“今夜只你我二人,朕不怕同你说。这朝堂中的事又有几人拎得清楚?我深爱婉容,却也知道她和董宋臣等人勾结乱政,沆瀣一气;贾似道同他们明争暗斗,为人虽然好大喜功了些,但留他在朝中同他们互相牵制,亦是一种制衡。”
“朕年轻气盛时,也是和权相斗智斗勇才得来亲政的权利,但朝中真正可信任之人,到底如凤毛麟角。若朕雷霆手段,做个自修颇高的明君,朕推出什么,座下群臣集体反对,又如何能掌控实权?小人虽恶,却有可利用之处,他们党羽相争,反能为朕做些实事,好过朕与整个朝堂为敌。”
“但你是真令朕头痛。”赵昀苦笑着看着萧昊,“你这么凭空冒出来,在朝中没有根基,朕想为你做荫庇,需要设计方方面面。这次贾似道吃了你的大功,朕默认了他的功绩,只嘉奖了你的悍勇,你心中不要对朕生出怨怼才是。”
萧昊垂着头,赵昀对局势倒是看得分明,他有些能够理解赵昀的做法,但对他毫无自修之操的事,依然不能苟同。
“朕若此次赐你高官厚禄,这临安城中不知有多少贵胄会盯上你,观察史一个正五品的虚衔,无职掌无定员,不至于引来太多嫉恨。重要的是,朕希望你能不要那么引人注目。朕也不打算留你在临安,你且回义阳安心练兵去,不在漩涡深处,日子一长他们自会忘了你。”
萧昊有了几分感动,这皇帝虽然好色,又放任奸臣当道,头脑却是清醒的,也一门心思在保全自己这个素未谋面的卒子。仅因先帝一句嘱托,能偏护他至此,已经很是不易了。
他诚恳躬身谢道:“承蒙陛下厚爱,臣铭记在心。”
赵昀神色微整,难得正经严肃道:“朕有几件事要交托与你。”
萧昊立刻竖起耳朵,恭敬单膝跪地。
“其一,朕不想看到忠臣良将折在权利斗争中,但朕能做的毕竟有限,你必须学会敛自己,这是在帮朕,也是在帮你自己。你现在锋芒太露,虽为明珠,却易蒙尘。”
“其二,朕不是一个明君,摆脱不了宫闱牵制,可你不同。你是高飞的自由雄鹰,离了这朝堂,可以替朕施展。朕要你守住疆土,驱逐蒙军……”他顿了顿,目光深沉道:“如有机会,徐图北地。”
萧昊心中叹了口气,赵昀胸无大志,却把报负统统委托给他,这担子……真重啊。
“其三……”赵昀转过身去,顿了顿道:“你随我来。”
萧昊疑惑跟上,一路到了御书房,
[综]逼王的自我修养 分卷阅读214
赵昀从架上取下一对颇为眼熟的双剑,萧昊看到那对90帮贡武器,脸色就是一黑。
“早年先帝观你剑舞印象颇深,命人依样打造了这对双剑。今日起,朕将它赐予你,上至宗亲贵胄,下至奸佞权臣,可以先斩后奏。”
“……”萧昊内心十分拒绝,这娘娘腔的双剑跟他高冷苍爹的形象一点儿都不符合!
这两任皇帝是故意的吧,恶趣味都是会遗传的吗!
赵昀脸上也有几分忍笑的样子,清咳了一声正色道:“它的意义不需我言说,虽有咎之能,却实为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擅动之物,将军慎用。”
萧昊接过那对双剑,他暗暗决定,这剑还是进背包里,能不掏出来就不掏出来!
“朕身在临安,享乐之姿麻痹世人,你就是朕的远飞关外的心。朕飞不出这囚笼,望将军能一飞冲天,扶摇万里。”
作者有话要说:注:出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第143章折戟沉沙新埋骨十二
第二日,赵昀与萧昊相谈甚欢、同游御花园、甚至还在御书房中畅谈了一夜的事情就传遍了临安城。
听说萧昊颇会讨皇帝欢心,引龙颜大悦,大喜之下将先帝的宝剑都赐给了他,俨然是个极为受宠的爱将。
这消息传到贾似道耳朵里,就很是难受了。
赵昀给萧昊安了个区区虚职,多半是听说了萧昊的战绩,一时兴起。但那先帝之剑,却实在是个麻烦。
他想要动萧昊,反倒真有几分忌惮。
那小子在义阳三关的时候就敢公然跟他对着干,又身负绝顶武艺,万一惹毛了他,这不知规矩的草莽直接一剑砍了他……贾似道缩了缩脖子,冷脸哼了几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