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虽然长安如今在北周手中,但李从嘉一直都在暗搓搓的打着那里的主意。
众人瞬间恍然,而后都有些兴奋,长安对于大唐的意义是成都所无法比拟的,哪怕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可依旧无法掩盖当初它作为国都的时候,大唐盛极一时。
周宗忍不住说道:“北周如今与契丹颇有龌龊,此时倒是出兵的好时候。”
李从嘉瞬间一惊:“不是吧?北周在抵御外侮,我们现在出兵是不是……”
韩熙载有些奇怪地看着李从嘉问道:“那又如何?”
李从嘉顿了顿,想想好像也的确不算什么,乱世之中,这些东西已经不是那么重要,能够一统天下才是最重要的。
李从嘉摸着下巴说道:“还是先让北周消耗一下契丹的兵力吧,我们再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若非蜀国事出突然,我也不愿意冬天让士兵们出去御敌。”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北周的兵力纵然不如之前,能够跟契丹抗衡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大唐只要趁着这机会出兵,目标肯定是让北周在这个世界上消失的,那将来就会直面辽兵,辽兵一向凶残,在这之前多做准备怎么都不会有问题。
徐铉皱眉说道:“北周如今未必还是契丹的对手,若是让契丹南下,届时只怕真要生灵涂炭。”
李从嘉笑道:“北周拿了我们的武器,还不是契丹的对手吗?更何况契丹皇帝耶律也不是什么明君,用兵也不怎么样,北周不至于一点抵御能力都没有,还是先安抚好蜀国的百姓吧。”
众人一想也是如此,便该干嘛干嘛去了,蜀国地方可不算小,再加上一想富庶,大唐的资源分配还是要重新规划一下。
这个时候,之前被拾了一顿的御史学乖了,干脆上书称李从嘉有“尧舜”之功,请李从嘉称帝。
李从嘉在看到折子的时候脸都要绿了,尧舜之功?这特么是在夸他还是在骂他?
释雪庭看到之后反而说道:“你不称帝大家也不放心,而且以后也不方便。”
毕竟无论南周北周甚至契丹,在称呼自家老大的时候不是陛下就是圣人,到了李从嘉这里变成了……殿下?感觉瞬间矮了一头啊。
李从嘉说道:“随随便便称帝也没什么好的,跟他们说,什么时候拿下长安什么时候登基。”
释雪庭看了李从嘉半晌才无奈的摇摇头,古往今来不着急做皇帝的大概就是这么一位了。
李从嘉放下手里批好的折子说道:“今晚你该回去睡了吧?”
释雪庭如今已经搬出了王宫,住进了他的国师府之中,国师府建的很漂亮也很庄严,只不过李从嘉总觉得里面实在没有人气,而且只住着释雪庭一个人,别说他一个,就算把他整个师门都放进去也不会显得拥挤,如今就更是空旷。
释雪庭伸手捏住李从嘉的下巴说道:“怎么?想赶我走了?”
李从嘉正色说道:“谁说的?只是你既然已经有了府邸,自然不好长时间留在宫中,要不然那些御史又该有话说了。”
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李从嘉说话的时候没有揉腰,大概会更有说服力。
释雪庭也不在意,他想要李从嘉的时候从来也没看过时间地点,想了就求欢,李从嘉不愿意就算,不过一般时候李从嘉都是愿意的。
“地道该修好了。”
李从嘉听到释雪庭这句话之后不由得了一下,他没想到释雪庭居然真的这么干,想了想他又问道:“那些工匠你打算怎么办?”
他有





复唐 分卷阅读282
点担心,这个地道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最好是只有他们两个知道,那些工匠作为知情人……在历史上都是要被处死的,可是李从嘉有些舍不得,释雪庭找来的都是手艺极好的工匠,这些人是能够将现在的技艺传承下去,不至于使技术失传的人。
释雪庭奇怪问道:“什么怎么办?”
李从嘉问道:“你要怎么处理他们?”
释雪庭这才明白李从嘉的想法,他笑了笑说道:“这些人我会送走。”
李从嘉又开始担心:“他们不会说出去吧?”
否则让别有用心的人知道,给释雪庭扣上一个谋反的帽子,那可就满身是嘴都说不清楚了,什么?不是谋反?不是谋反为什么要修一条地道通往王的寝宫?
王同意的?那王为什么要同意呢?
到时候为了不让释雪庭被杀,李从嘉都要曝光他们的关系,到时候恐怕又是一场地震。
释雪庭应道:“不会的,而且你也不要太在意,你也说了早晚是要去长安的,这里只不过是临时居所,就算他们知道也无妨。”
李从嘉哭笑不得,释雪庭对他倒是有信心,虽然他嘴上说着想要长安,但实际上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长安这种地方经过大唐两百多年的发展,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哪怕不作为国都,也是一个赋税大地,谁拿都会好好守住。
大唐想要拿下长安,十分不容易,至少现在李从嘉就在发愁。
当然最主要的是,长安的城池建设不是一般的城池能够比得上的,绝对的易守难攻,当然强攻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他们手里的武器很好,可是那样城墙绝对会破损严重,李从嘉舍不得。
见他发呆,释雪庭摸了摸他的头说道:“我先走了。”
李从嘉回过神来,又有些心疼他一个人住在偌大的国师府,便说道:“不如让杨新搬过去和你住吧。”
释雪庭愣了一下,李从嘉见他意外便说道:“杨新是你的弟子,跟你住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对,反正他家里也没什么人,住在外面,每天跟田家人打交道,看上去跟入赘似的,不如让他去跟你住了。”
最主要的是也让一些人长长眼,别没事儿找杨新麻烦。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李从嘉一直想要给杨新封个国公什么的,好歹也是前朝遗孤,李太作孽,他怎么也要善待杨新,更不要提杨新的功劳也不小,只是他太年轻,官位不好升而已。
现在封国公肯定不适合,毕竟就连李从嘉的叔叔哥哥也不过是个国公,至于之前没有封侯,李从嘉是想一步到位,这是对遗孤的优待,如果现在封侯,将来随着他称皇称帝,杨新也未必能够当上国公,反而是等一等,直接封国公比较好。
在这种时候,李从嘉的意愿重要,但是杨新背后有没有人支持也非常重要,毕竟封地就那么多,给了他总有人会少。
让杨新跟释雪庭住在一起,也是让那些人眼睛放亮一点,不提杨新的身份和功劳,就凭他是国师弟子的身份,李从嘉将不能继续给国师的封赏给他的弟子,也没人能够说出什么来。
释雪庭听了李从嘉的解释之后,略有些犹豫:“十一郎到底已经成亲,他们拖家带口的住进来,怕是有些不便。”
田五娘再怎么厉害也是个女人啊,释雪庭虽然是杨新的师父,实际上才比他大两岁,比田五娘也就大个三四岁的样子,瓜田李下,总有人会说什么。
李从嘉挑眉:“那又如何?田五娘又不是后宅妇人,她平时也跟十一郎同进同出要上班的,更何况国师府那么大,唔,如果实在不行,你多几个弟子算了,国教的事情你也可以开始着手做了。”
释雪庭见李从嘉坚持也不多说什么,其实他不怕流言蜚语,那些流言蜚语并不能影响到他,而且有脑子的都知道不能直接攻击他,他担心的是李从嘉会误会。
他可记得之前休息过来之后,李从嘉好好质问了一下他跟张太华的关系,最后释雪庭身体力行的表现了自己的清白一折腾就是一晚上,如果真的在外面有什么,肯定没有这持久力。
李从嘉这才老实了,但是释雪庭也不想再有什么误会,有的时候吃醋是情趣,但是有的事情就必须解释清楚才行。
说到蜀国……释雪庭忽然问道:“蜀国国库丰盈,你真不想过去?”
李从嘉微微扬起下巴说道:“现在已经没有蜀国了,只有蜀州,我在这里,那些东西就要跟着送过来,为什么要我过去?”
释雪庭看他这个傲娇的模样心里喜欢的紧,凑过去亲了亲他说道:“幸亏北周没有接受蜀州的投诚,恐怕他们也不知道蜀州如此富饶。”
李从嘉摸着下巴说道:“也不知道北周跟契丹打的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
北周都快被契丹给打死了!
第135章
李从嘉想过北周打契丹可能不太好打,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那么弱不禁风。
真的是弱不禁风,李从嘉得到消息的时候,契丹已经将北周打的节节败退,直接打到了太原府!
这才过了几天啊,李从嘉回过神来,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北周不是拿到了雷盒?他们拿过去是为了卖萌吗?”
释雪庭说道:“或许是不会用。”
李从嘉一怔,仔细想了想也的确是有可能,毕竟武器这种东西总是有各种运用方法,李从嘉卖武器只会卖一些简单的说明,雷盒很简单,不简单的是炸药的稳定性,配方才是关键。
至于怎么用那就看北周自己的了,可就算再怎么不会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做得到吧?总不至于输的这么快?
不过很快他就又得到了消息,北周打不过契丹纯属是因为根本没有用最新的武器,他们也不傻,知道雷盒这种东西最好是提前埋起来,或者是远远投掷,然后他们把买来的雷盒全部埋在了跟南周对峙的地方!
李从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不好,回过神来就想掀桌子,周国这是怎么了?别管南周北周,感觉郭荣死了之后就开始各种不正常,就算是郭荣雄才大略,可总也有大臣襄助才能得到今天这样的成就吧?怎么就抽风成这样了呢?
哪边才算是强敌你们不知道吗?
夭寿哦,买了武器先来坑自己人,李从嘉真是服气了。
生气过后李从嘉对桃符说道:“去将大家喊来宣政殿!”
当然这个大家特指的是内阁和枢密院的大臣,普通大臣也轮不到去宣政殿商议国事。
李从嘉阴沉着脸坐在御座之上,众人进来一看就知道北周要倒霉。
果不其然,等人到齐了之后,李从嘉开口就说道:“都商议一下,怎么打长安吧。”




复唐 分卷阅读283
妈的,什么君子作风,什么不能趁火打劫,都一边玩去吧,再让北周这么折腾下去,长安就要落到契丹手里了!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就知道了李从嘉的意思,李平说道:“是否要召回白国公和紫亭候?另肃国公还在巡行边境,是否也召回?”
李从嘉忽然问道:“孟玄是不是快到删丹了?”
周宗一怔这才说道:“据说已经在路上,大约再有半月就来了。”
李从嘉点了点头,他记得孟玄的弟弟孟玄珏似乎在打仗方面很有天分,孟玄……李从嘉有些犹豫,他好像不太稳定,历史上宋攻打后蜀的时候,孟昶让孟玄带人去守剑门关,结果孟玄还没跟对面打,就觉得守不住,带着人跑了。
这一跑就坑了孟昶,剑门关地势险要,是个十分重要的关卡,失去了剑门关后蜀面对宋的攻击再也没有还手之力,最后只能投降,但是投降宋朝之后,孟玄曾经几次跟着赵匡胤出生入死,替他打仗,又十分不错,无论攻还是守都有章法,弄的李从嘉也搞不明白这家伙到底能不能行。
保守起见李从嘉决定见见他再说,他手上的将领太少,或许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名将并不是特别多,但一个国家想要四处征战,并不是那几个就够了的,卫霍那样的还是太少。
韩熙载隐隐能够摸到李从嘉的想法,他说道:“孟氏兄弟名声不显,怕是并不合适。”
李从嘉笑道:“这次肯定是不会派他们去,国师走一趟吧。”
内阁辅臣们心下一顿,都有些异样,他们知道李从嘉这样的安排没有什么问题,毕竟现在朝中能够派出去的大将都已经派了出去,李平和朱元两个人在南唐的时候都未曾独当一面,现在也当不了行军总管,在朝的人从资历上数一数的话,似乎也只有释雪庭能够胜任。
他们倒不是怀疑释雪庭的能力,而是觉得以李从嘉对长安的看重,将来肯定是要定都长安的,这样一场战役说是载入青史也不为过,这样一锅汤,结果谁都没捞着?
内阁辅臣也会替出征在外那些大将遗憾好吗?
李从嘉摸着下巴说道:“拟旨,召紫亭候回来,让白国公和肃国公换防。”
蜀州是很重要的地方,李从嘉不可能放任李景达在那里太长时间,但又不想让他参与攻打长安,倒不是怕这个叔叔没有那个本事,主要是……真的打下来了,这份功劳要怎么算?将来李景达肯定是个亲王,他再有这样一份功绩,李从嘉到时候也只能给他更多的封户,可是跟功绩不匹配啊?
而且李景达过去,他和释雪庭谁主谁次?让谁当小弟都不好,干脆就让李景达去巡视边防好了。
他不知道的是李景达早就巴不得赶紧离开蜀州,尼玛,这里太富裕了,他以为以前的南唐就已经很富有,万万没想到蜀州居然更厉害,孟昶用的夜壶居然都是七宝所制,更不要提他平时吃穿用度,这么一对比,他侄子的生活简直朴素的让人同情。
这样富裕的地方,不好多呆,蜀国的朝臣们为了保住一家老小,尤其是那些之前提议向北周投降的臣子,为了不被清算卯足了劲的贿赂他跟赵匡胤,赵匡胤那里还好一点,谁都知道他的出身,也都知道他的经历,觉得他可能不被李从嘉信重,所以走他门路的不多。
然而李景达就不一样了,王的亲叔叔,还被委以重任,一看就是十分信任亲近的人,这样的人不去贿赂要贿赂谁呢?
李景达斟酌着了一部分,他所的那一部分都是他觉得这些人应该不会被清算,当然就算了他也没敢用,都封存起来,准备跟李从嘉报备一声,可是自己的帽子能摘掉,他手下的兵……总有不怕死的,他还真担心时间长了,有人看他不顺眼给他扣上一个纵兵掠民的帽子!
李景达在到旨意的时候笑道:“总算是没我什么事儿了,赵老弟,一起走吧。”
赵匡胤无奈,他跟李景达年纪相差不算太大,不过因为女儿被是未来的太子妃,所以他跟李从嘉是一辈的,李景达现在喊他老弟……这不是乱了辈分吗?
不过他也没有说出来,只是疑惑道:“殿下这是又要有什么动作了吗?”
李景达刚刚还在高兴终于能够走了,说实话蜀国真的是个能够消磨人的锐气的地方,来这里没几天,李景达已经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整个人都过的十分悠闲了!
此时此刻赵匡胤提出来之后,李景达才嗅到某些不同的地方,让他回去并不是休息,而是换防,也就是说要接受之前李弘冀要做的事情,而李弘冀被调到了蜀国,到这里都还算正常,然而问题是赵匡胤却只是被召还回朝,没有提到任何他的工作,这就让人疑惑了。
这次出兵蜀国,虽然赵匡胤出了点问题,但并没有对大局造成什么影响,唯一的影响也就是让国师跑了一趟……不过,这个……应该不算什么吧?
赵匡胤有些吃不准,忍不住请李景达给他分析分析,李景达想了想说道:“殿下并不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召你回去或许还有别的任务给你。”
别的任务?赵匡胤有些不信,这次攻打蜀国没有耗太多国帑是运气,也亏了孟昶被杀,后来蜀国被北周拒绝也没有硬抗,然而大军一动需要的粮草就不少,蜀州自然是能够补充许多,但是如今蜀州尚未安稳,依照李从嘉的个性不可能现在就等大肆横征暴敛。
回去……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就在赵匡胤猜测的时候,李弘冀已经风尘仆仆的回到了删丹。
将近一年未见,李弘冀脸上风霜之色颇重,可见外面的生活并不怎么好过,李从嘉见了他之后就留他一起吃饭,还细细询问了一下边境的情况。
李弘冀斟酌说道:“这边的情况太复杂了,于阗那边还好,与咱们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只要划定了疆界他们总不会太过分,但是吐蕃那里就有些难,那些小政权今存明亡,就算有所约定也没什么用,只能打回去,而如今大唐并不适合再大规模用兵,这就必须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又不敢太放松,怕他们尝到了甜头,到时候变本加厉,这其中的度不太好把握。”
李从嘉忍住了咬筷子的冲动,点头说道:“四叔应该是有分寸的,回头你跟四叔交接一下,然后就去蜀州吧,那里虽然是新下之地,如今正是气候宜人的时候,你过去也不用太操劳,好好养一养。”
李弘冀含笑问道:“真的什么不用管吗?”
李从嘉瞪眼:“什么叫不用管?只是让你不要太操劳而已,你到那里的主要任务是打击世家!蜀州拿下来的太容易也有隐患,那些世家都完整保存了下来,这其中肯定有不太配合的,或者是以世家身份而傲人,这些你




复唐 分卷阅读284
都想办法给我拾了,如果拾不了就记下来,告诉我,我去拾他们。”
李弘冀无奈:“也不知道你怎么就看世家不顺眼。”
李从嘉叹气:“没办法,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家,在遭逢国难的时候,这些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族,其次才是国家,他们的族人世代读书做官,无论是哪个掌权者都不可能完全不用,这就是他们的倚仗,这次蜀州为什么这么容易拿下?还不是那些世家大臣觉得打不过,所以不愿意耗国力耗自家的青年才俊跟国家捆绑。”
李弘冀说道:“殿下这样说又是偏颇了,世家弟子也是有忠臣义士的。”
李从嘉眨眼:“我当然知道,只不过,出现的几率太小了,否则那些忠臣义士为什么会被记录下来千古流传?不就是因为这样的品质太美好,这样的人太少,世人需要这样的榜样才会名留青史?”
李弘冀翻了个白眼:“总是你有道理,我说不过你,不过,你把四叔召回来就算了,赵匡胤怎么也召回来了?我看他也算是老实了,既然是未来太子妃的父亲,你对他也不要太防备了。”
李从嘉笑道:“这次召他回来自然是有好事。”
李从嘉将事情说了一遍,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瞒得住的,所以哪怕知道李弘冀肯定会失望,他也不会隐瞒。
李弘冀听了之后怔忪半晌才问道:“这就……去打长安了?”
李从嘉点了点头:“我也觉得有点快,只是北周那边未必能够抵挡契丹多久,中原不能落入契丹手中,所以我们只好努力继续推进了。”
李弘冀果然是有些失望的,李从嘉见他这样意有所指说道:“赵匡胤回来就是给我卖命的,长安攻打下来要面对北周的反扑,甚至还要面对契丹人,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打下来不是重点,守住才是重点,可惜现在能用的人太少了,只能让四叔和阿兄辛苦一下,不能让蜀州和边境出问题。”
李弘冀很快就回转过来,他心里多少清楚,李从嘉对他们是有防范之心,却也不是很重,只是想要将所有可能出现的事情扼杀在萌芽,否则他如果真的有心除掉他们,直接就让他们去复长安,让他们功劳盖世,将他们捧得高高的,等他们忍受不住得意忘形的时候,就是李从嘉对他们举起屠刀的时候。
李弘冀现在能够清醒分析,并不代表他在有了权柄之后还能一如既往,所以他现在反而觉得留在蜀州也没什么不好,更何况,据说蜀州富庶,李弘冀私心里还有点想要那里做封地。
反正李从嘉现在就一个儿子,也不存在给别的儿子留好地方准备分封的想法,以他的功劳,把蜀州给他也是可以的吧?而且说是封地,也不过就是讲税给他而已。
唯一不太清楚的就是李景达会不会也想要蜀州,毕竟那里是他打下来的,这就不好说了。
实际上李从嘉现在还没有想过将来分封的问题,反正真到那个时候,怎么都不可能少了封地。
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安抚,安抚李弘冀,安抚李景达,让他们不要因为不能去攻打长安而遗憾。
李景达比李弘冀更加豁达一点,他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会本能的选择保护自己,现在还没等他开口,李从嘉就给了他一个台阶下,这就说明李从嘉是有保全他的心思的,所以他将到的贿赂直接上交之后,就打算带兵去镇守边境。
李从嘉同样留了他一顿饭,不过这次就不是单独吃了,释雪庭,李弘冀,赵匡胤三个人都在。
李从嘉看都没看那个账本,只是说道:“四叔一路也辛苦了,既然她们有这份孝心,四叔下就是,若是四叔担心,就当我赏给四叔的,等等内库做个记录就好。”
李景达本来想要拒绝,在听到李从嘉说是赏赐给他的,并且细心的表示会做好记录,顿时整个人都舒畅许多,嘿嘿笑着也没再推辞。
李从嘉又说道:“这次四叔不是自己去,您带着朱元也走一趟,我看他在删丹快要憋出毛病了,之前在街上还差点跟别人打起来。”
李景达不由得说道:“他跟李平还算是有些天赋,李平比他好在就算不打仗还能做做文职,他……大老粗一个,怕是做不来细致活,这一辈子就是为了战场而生的。”
李从嘉点头说道:“这个我也知道,只不过朱元年纪也不小,戎马一生,我希望他也能善始善终,他的功劳也不小了,特别危险的前线就不让他去。”
李景达没再说什么,李从嘉心里有数就行,他跟朱元也没什么交情,纯粹是看李从嘉对他颇为优待的份上才会说两句。
李从嘉不能不优待朱元,李平和朱元是最早跟着他打天下的,甚至他们的兵马就是李从嘉最初的班底。
1...8788899091...2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