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李从嘉发过火之后,也算是安抚了释雪庭好几天没有消息带来的焦躁。
毕竟马上就要过年,但是今年显然又不能跟释雪庭一起过,李从嘉表示十分不高兴。
结果新年一过,李从嘉就到了一个让他猝不及防的消息:蜀国国主孟昶在正旦日与民同乐的时候,当众被皇后割喉!
第132章
李从嘉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就是:释雪庭这次玩的有点大吧?
然而又觉得有点不对劲,难道释雪庭所谓的故友是蜀国皇后张太华?等等……蜀国皇后?
李从嘉整个人都是懵逼的,这不对吧?张太华这时候不应该早就死了吗?历史上记载应该是南唐升元五年就死了,算一算应该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这特么难道是诈尸?
李从嘉赶忙让人去查张太华的事情,以前他没关注过这些,毕竟就算他关注也应该是关注孟昶,没事儿打听人家皇后做什么?
释雪河仿佛知道李从嘉会问一样,轻声说道:“蜀国皇后在二十一年前的确在丈人观曾遭雷击而亡,只是在数十五年之后,丈人观道士李若冲偶遇张太华阴魂,张太华向他求救,李若冲便找到了他师父唐洞卿,唐洞卿便让李若冲在中元节为她修长生金简,能够救她脱离苦海,李若冲是如此做,而后张太华殒命之处忽然地动山摇,房舍倒塌,露出了一间地下囚室,囚室之中居然放着张太华的遗体,并且在李若冲修完长生金简之后,便又活转回来。”
李从嘉感觉自己的脑子都要不转弯了,这特么……是什么神展开?他穿的不是历史频道而是灵异频道吗?难道一直以来他走错了路线?
而且……十五年之后,保大十四年,这特么不就是他穿过来的那一年吗?原本应该死掉的张太华复活,他莫名其妙的变成了李煜,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关联?
李从嘉抬头看向释雪河问道:“国师识得张皇后?”
释雪河合掌说道:“当年少林遭逢大难,师弟外逃之时曾经路过蜀国,张太华藏身之处便是师弟找到。”
藏身之处?找到的?不是复活?
李从嘉顿时心中松了口气问道:“张太华……到底是怎么回事?”
释雪河摇了摇头说道:“具体我亦不知,想必师弟是知道的,只能等师弟的消息才是。”
李从嘉点了点头,他现在确定释雪庭所说的故友就是张太华,怪不得当初他有信心通过故友来改变蜀国的形式,皇后都是自己人啊!
可就算是故友,也不可能释雪庭让张太华杀了丈夫,张太华就干吧?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猫腻?
李从嘉第一个想法就是张太华对释雪庭有意,毕竟和尚什么都不用做,就那张脸在配上那样的气质,有多吸引人李从嘉十分清楚。
李从嘉知道他现在应该做的是先分析一下张太华杀了孟昶,会导致什么后果,是劝降蜀国还是直接让李景达兴兵进攻?
然而他脑子里总会闪过释雪庭跟一个女子窃窃私语的模样,李从嘉干脆将毛笔往旁边一扔,觉得今天这活的确是没办法干了。
他没办法干,那就让别人去动脑子,这个消息完全可以告诉内阁。
实际上,就算他不现在告诉内阁,内阁那边早晚也会知道,他们也有他们的消息渠道,很多大臣家人还在南边呢,也有不少人逃去了蜀国。
内阁辅臣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第一时间也是不怎么敢相信,若说历史上杀死皇帝的皇后……应该也不是没有,只不过,都不会做的这么大张旗鼓,就连韦庶人也是悄悄下毒,只不过被人发现了而已,这位皇后干脆当着民众的面直接杀掉了皇帝。
这……这得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啊?而且皇后这么做,她是不想要命了吗?这样做不值得吧?
内阁稀奇了一会之后,这才集体开始讨论到底要怎么做,他们还没讨论出个结果,李从嘉就让他们去宣政殿。
李从嘉也没办法,他脑子里想法太多干不了活,但也不能真的就放任自流,他怕一不小心自己会忍不住去蜀国见释雪庭!
不能真的让美色误国啊,李从嘉只好去见见内阁众臣。
因为之前内阁辅臣都讨论了一番,见到李从嘉之后,韩熙载直接说道:“蜀国如今自然是方寸大乱,殿下可以让白国公领大军压境,为他们制造压力,若是顺利,或许能够到降书。”
李从嘉想了想觉得也只能这么做,不过还没等他给李景达下旨,李景达的折子已经递了上来,中间还夹杂着释雪庭的信件。
在看到释雪庭的笔迹的时候,他本来还以为释雪庭是写给他的,还在纳闷怎么通过白国公给他,结果一看发现是释雪庭写给李景达,让他配合大军压境的!
李从嘉抿了抿嘴,知道给李景达写信都不知道给他写信!
等释雪庭回来他肯定要好好拾对方!
李从嘉恶狠狠地盯着信件,搞得内阁辅臣都有些心惊胆颤,因为李景达还没等李从嘉下命令就已经囤兵蜀国边境,势压蜀国,他不仅仅是做个样子,还意思意思的打下了两个小城来,真真假假,让蜀国不知道该如何分辨。
只是不知道蜀国那边到底在做什么,李景达连续打下了五个小城,蜀国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别说递降书,就连派兵防卫的措施都没有,至于蜀国的百姓……刚开始还有些惊慌失措,等到李景达接受城池之后,百姓发现唐军并不可怕,不会烧杀抢掠,只是会对当地一些世家富豪动手,普通百姓该怎么过日子怎么过日子之后,他们也都淡定了。
这烽火连天的年月,百姓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并不是很强,只要能够让他们安居乐业的统治者就是好样的,他们也并不十分在乎到底是谁在控制这片土地,不配合的只有世家和富豪,然后李景达对付他们的经验也算是足够,没等李从嘉指示,他就把能砍的都给砍的差不多。
李景达想的很清楚,他这样做的确会被世家骂,但是他被骂好过李从嘉被骂,不想被骂就要跟这些世家低头,李景达也算是吃过世家的苦,当初南唐朝廷智商世家子弟居多,结果是个什么样子?
还不如他现在把骂名背了,然后将那些不合作的人清理干净,剩下一些识时务的,等李从嘉接手的时候正好可以施恩。
可以说李景达在用自己的名声换李从嘉的名声,也换李从嘉的感恩。
对于李景达这样简单粗暴的作风,李从嘉还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他想了想,觉得依照目前的官职而言,李
复唐 分卷阅读276
景达的地位已经到达一定程度,再这样继续下去以后他立功就封无可封,还要担心功高震主,会不会被清算。
于是李从嘉只是给李景达写了一封信,然后转头给李景达的第二个儿子加荫职。
毕竟李景达虽然是国公是未来的亲王,可是能够袭爵的就只有嫡长子,剩下的儿子总要努力一把,所以不想让李景达封无可封,那李从嘉就只能将李景达的功劳分到他剩下的儿子身上。
这样也算是变相替他们分了家,也省的李景达的儿子将来为了世子之位争个你死我活。
李景达知道之后很是开心,他现在有六个儿子,两个儿子的前程不必担忧,剩下的儿子……他还是要再努力一把的。
李景达一边努力守住夺过来的城池,一边开始思考如果蜀国真的不打算递降书,这个时候他要怎么做?
不得不说,现在整个大军全靠他来指挥,看上去位高权重,实际上指挥这么多人很难不说,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啊。
蜀地多山,想要灵活就不能大部队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十几万大军至少要两到三个将领分别划下一块地盘,然后相互配合比较好。
李景达开始思考要不要让朝廷继续派人,李弘冀是个很好的人选,李平和朱元也不错啊,打如今的蜀国,也用不着多么厉害的将领。
就在李景达给李从嘉写折子的时候,就有人过来禀报说:“紫亭候醒了!”
李景达立刻停手,起身去看望赵匡胤。
赵匡胤也是命大,终于拖到了大夫找到解药,此时他整个人已经瘦了一圈,毕竟不能言不能动,吃的东西都只能是流食,若是毒再解不开,只怕他整个人都要废了。
赵匡胤现在整个人还有些虚弱,李景达看他这个样子,也不好意思再让他提枪上阵,只好问道:“紫亭候不如上书一封,回去休养吧。”
赵匡胤怎么可能同意?他出来是来打仗,是来立功的,然后仗没打,先把自己给差点作死,现在还要回去休养,整个就是一个笑话!
如今胜利才能洗刷掉这个耻辱,所以赵匡胤脸色苍白微笑说道:“国公不必担心,给我七日,不,五日时间,定当恢复如初。”
李景达自然知道赵匡胤的想法,只好叹了口气说道:“此事总是要禀报殿下的,你能不能留下来,还要看殿下的意思。”
赵匡胤略一犹豫问道:“可否稍等几日?若是我身体实在无法恢复,自然也不敢在这里耽误大军的。”
李景达一想也没什么,反正现在战事也并不吃紧,赵匡胤的事情瞒几天也不算什么大事,所以他同意了。
赵匡胤顿时神一振,接下来几天,他严格按照作息生活,锻炼身体,吃的东西也都是心配制。
李景达看着赵匡胤为了身体恢复做的训练,都不由得咋舌,觉得此人真是心狠,对自己都能这么狠,还真就用了五天的时间,将身体恢复的差不多,虽然无法到达巅峰时期,但他作为将领,也并不是时时要冲锋陷阵的。
李景达看他这个样子也差不多,干脆就去给李从嘉写了折子。
李从嘉接到折子一看就知道他们打了个时间差,赵匡胤解了毒肯定要休养,如今李景达却说他状态很好,赵匡胤自己呈上来的折子也做了忏悔,并且想要戴罪立功。
对此李从嘉倒是无所谓,他也能理解赵匡胤的想法,既然李景达都为赵匡胤背书,那至少说明赵匡胤现在的确可以带兵打仗,那就让他去,把那个乐不思蜀,哦,应该是乐不思唐的和尚给叫回来!
从孟昶被割喉到现在,李从嘉没有到释雪庭的任何消息,信没有一封,甚至连口信都没有!
李从嘉整个人都很闹心,不知道释雪庭到底在搞什么,他甚至都在担心,释雪庭是不是也陷在了孟昶被杀一案里面回不来。
李从嘉越想越是可能,否则就算释雪庭变心,他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总要给李从嘉一个交代,现在这种一声不吭就消失无踪的行为基本不会出现。
想到释雪庭可能被蜀国抓了起来,李从嘉就有些坐立不安,他很想立刻下旨让李景达和赵匡胤尽快攻打到江陵,好把人给救出来。
可是李从嘉又不敢随便指挥,他担心李景达和赵匡胤明知道这件事情不能那么做,为了完成李从嘉的任务还要咬牙上,到时候可能会耽误军机,这也就算了,万一过多折损士兵,只为了救释雪庭,李从嘉心里恐怕会很愧疚。
就算是释雪庭估计也不会开心,在他眼里,众生总是平等的,没有谁的生命更高贵一些,哦,李从嘉大概是例外。
李从嘉坐立不安许久之后,还是将李平喊了过来,秘密询问了一番,毕竟李弘冀还在巡视边境,如今枢密院中有经验有脑子的将领也就剩下了一个李平。
李平听了之后,略有些犹豫说道:“若是殿下心急,可以让白国公劝对方投降,若是蜀地坚持不投降的话,再打过去也无妨。”
李从嘉一想也是,既然对方不投降,那不打还等什么?
于是李从嘉直接就给了李景达一个旨意,不过,在旨意里他强调了好多遍小心行事。
李景达接到旨意瞬间会意,立刻写了一封信交给信使,让他送到蜀国。
赵匡胤在知道之后,一发狠连续打下了三座城,他也是没办法,万一蜀国认怂直接投降,他还去哪里找军功?
现在三座小城虽然不多,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一点军功,至少能够让他将功补过的。
然而谁都没想到,李景达的书信居然石沉大海,蜀国那边任何消息都没有,唯一的消息居然是孟玄灵前继位成为蜀国皇帝。
李景达估摸着李从嘉的耐心,觉得大概差不多了,跟赵匡胤商议一下,便兵分两路,打算直取江陵。
一开始他们打的很是小心谨慎,推进也不快,就怕蜀国打算投降了,结果他们打的太快,没给人家投降的机会,这就不好了。
结果过了一段日子,李景达到消息,就说蜀国要向北周俯首称臣!
李景达顿时觉得有些不能忍,凭什么是北周啊?北周又没有给他们造成压力,难不成他们还想引北周的兵来打自己吗?
不忍了不忍了,直接打下来算了!
就在李景达生气打算拾蜀国的时候,李从嘉到了一个惊喜快递大礼包国师一枚。
李从嘉在看到风尘仆仆的释雪庭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这才多久啊,释雪庭怎么就回来了?
释雪庭看到李从嘉之后,明显松了口气,整个人气势敛,坐在李从嘉身边抱着李从嘉说道:“总算是回来了。”
李从嘉回过神来摸了摸他的光头问道:“你……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你每天走多少里啊?这么快?”
复唐 分卷阅读277
释雪庭笑道:“紫亭候既然已经清醒,我就不留在那里了,不如回来。”
李从嘉看他一脸疲惫,咽下了到嘴边的许多疑问,直接拉着他说道:“先去沐浴,然后好好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别的问题都先放一边。”
释雪庭心中熨帖,他知道李从嘉肯定有很多事情想问,然而他一个都没问,只是催着他去休息,只能说明他这个人比那些事情都重要一些。
释雪庭也没有废话,他是真的累了,从蜀国一路赶回来,一共就用了十天,整个人都快要跑散架,现在也的确想要好好休息一下。
因为太过疲惫,就连沐浴都没有不老实,洗完之后匆匆吃了点东西,就抱着李从嘉沉沉睡去。
李从嘉仔细打量他半晌,这才确定,和尚真的瘦了一圈,之前的愤怒又化为了心疼,深觉释雪庭大概就是他的克星。
释雪庭睡下的时候天还亮着,李从嘉本来不,然而被他抱在怀里,感受着释雪庭的温度,被他身上的檀香味包围,李从嘉居然也渐渐染上了睡意,然后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亏了今天是休沐日,大小朝会一律没有,李从嘉心安理得的抱着释雪庭赖床。
释雪庭抱着李从嘉不撒手,细细密密的亲吻着他,李从嘉被他撩拨的有些意动,结果释雪庭自己却停了下来。
一时之间李从嘉颇有些不上不下的意思,忍不住瞪了释雪庭一眼。
释雪庭笑着帮他解放了一次,这才说道:“幸好你还在我身边。”
李从嘉一脸茫然:这是又抽了什么风?
哪里是抽风呢?
释雪庭这是感慨啊,他曾经听说过孟昶与张太华有多恩爱的,结果最后怎么样?
李从嘉见释雪庭主动提起,不由得问道:“张太华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是死而复生?”
李从嘉很纠结,十分想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超出了科学解释的范围,如果是真的,他需不需要试探一下张太华?
结果释雪庭却说道:“不是,张太华并没有死,当然,当时的确是有人想她死的。”
李从嘉第一反应:“有人想她死?后宫还是朝臣?”
释雪庭说道:“都有。”
李从嘉瞬间明白,也不去问到底是谁想要张太华的命,只是问道:“那她也算是死里逃生?”
释雪庭点头说道:“当时她没死,却无法再出现,毕竟当时所有人都坚持她被雷劈死,尸骨无存,张太华无奈只能苟延残喘。”
李从嘉有些惊奇:“所以她等了十五年?这也……”
释雪庭微微一笑:“机缘巧合罢了,她用了几年才跟自己家里联系上,只是想要重新出现在人前,总要有个恰当的理由,然而她已经死了,这个理由很不好找,我与李若冲曾有过些许交情,就跟他合谋给张家出了主意,这才有了皇后的复活,只不过……”说到这里释雪庭顿了顿,脸上难得的十分感慨:“只不过,就算她活过来了,依旧做了皇后,却已经物是人非。”
李从嘉想了想觉得也有些理解,毕竟过去了十五年,孟昶身边有了花蕊夫人,当年再怎么恩爱如今也被新人替代了。
“所以他们这是貌合神离?”
释雪庭点了点头:“不仅如此,孟昶还有意废后。”
毕竟张太华经过那么多年的蹉跎,青春不在,美貌也不在,怎么都比不上花蕊夫人贵妃。
李从嘉说道:“可是这也不至于让她杀了孟昶吧?”
释雪庭摇头说道:“不仅如此,孟昶还想废太子,这才是张太华所不能容忍的。”
蜀国太子孟玄,孟昶嫡长子,在没有大过错的情况下,废太子?这不可能吧?
李从嘉一脸不可思议,却也能理解,当初李是为什么死的?李的做法比孟昶还委婉一些呢,钟太后都已经无法忍受,更不要提孟昶要废太子!
李从嘉摇头说道:“就算是这样,张太华的手段也太极端了,她这样没准还会连累孟玄。”
释雪庭脸上的表情显得十分高深:“张太华杀的,并不是真正的孟昶。”
第133章
李从嘉瞪大眼睛,觉得今天这信息量有点让他消化不了,不是真正的孟昶?不是说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割喉?怎么可能不是真正的孟昶?
释雪庭见李从嘉一脸茫然,忍不住亲了亲他才说道:“孟昶喜欢打球骑马,也喜欢走访游历,只是他身为皇帝不好经常出去,张太华回宫之后就替他寻到了一名长相有八分相像的替身,正旦当日,孟昶突发奇想要去民间亲自看看百姓是否富足,张太华未曾劝阻,反而表示愿意配合替身,孟昶不以为异,带人微服私访。”
李从嘉顿时恍然大悟:“也就是说当天张皇后杀的是孟昶的替身?”
释雪庭点头,李从嘉又问道:“只怕这位替身已经做过好几次替他出面的事情了吧?”
释雪庭笑道:“若非如此,他怎么会这般轻易就同意让替身跟皇后一起出行?”
李从嘉……李从嘉佩服的五体投地,同样是宫斗,当许多人将同是女人的妃嫔们当成敌人的时候,张太华已经开始思考怎么解决这一切的源头了。
他可以想象得到张太华在找到这个替身的时候,就已经对孟昶起了杀心,或许一开始张太华是想利用替身来替代孟昶,只是这件事情显然不那么容易做,孟昶身边总是有人跟着,张太华不可能轻易下手。
所以张太华就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式,让孟昶“被死亡”。
或许会有人觉得既然是替身被杀了,那么找回真正的孟昶不就行了?
然而张太华既然出手就不可能还给孟昶回来的机会。
李从嘉问道:“真正的孟昶已经死了?”
释雪庭说道:“失踪了,下落不明,只不过孟昶当时身边只带了四个侍卫,如今已经找到了三个侍卫的遗体,只剩下一个人,孟昶未必还能活着回来。”
李从嘉笑道:“就算能活着回来也没用,等他回来,他的死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张太华完全可以一口咬定他才是那个替身!只不过,张太华诛杀孟昶……这是要被治罪的吧?”
释雪庭说道:“有理由的,虽然大家都知道张太华之前根本没死,而是东躲西藏了十五年,但百姓却大多相信她乃是死而复生,张太华的理由便是她死而复生为的就是诛杀不义之君孟昶。”
李从嘉咋舌,张太华也算是将自己身的所有底牌用的淋漓尽致了,这样就算大臣们都不相信,却也不会过分为难她,当然也会有保皇党想要为难,只不过张太华能够做成这件事情,背后如果没有张家和别的家族的支持,李从嘉才不信她一个人就能搞定,所以孟昶能不
复唐 分卷阅读278
能回来就看保皇党能不能打得过这些捆绑在一起的利益集团了。
李从嘉又问道:“你既然回来,就是说那边已经稳定下来了?”
释雪庭摇头:“没有,只是接下来的事情我再留在那里也没用,说来我应该去大营的,只是紫亭候既然已经痊愈,我就写了封信,让他们继续按照原计划行事不必管我,我先回来。”
李从嘉捏着他的下巴说道:“你啊,之前不敢让你去,怕赵匡胤他们觉得你失去抢功劳的,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你居然放弃了。”
释雪庭握住他的手亲了一口说道:“功劳够用就行,我如今已经是国师,位份随着国家的强盛兴衰而走,若是我功劳再大,你又要发愁如何封赏我了,不如不去。”
李从嘉失笑说道:“有什么不好封赏的?你立了功劳,我就帮你传道如何?”
岂知释雪庭当即摇头:“不好,我本来就志不在此,更何况你若为我传道,说不定千百年后,又要有人走上郭荣的老路,要灭佛了。”
李从嘉一想也是,不过他嘴上却说道:“其实无论是什么宗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会随着当地的情况改变,中原佛教自西传来,如今已经与天竺本土佛教有了许多差别,你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传播出去嘛。”
李从嘉本来就是顺嘴一说,结果释雪庭却认真思考之后说道:“如此也好,唔,篡改佛教教义并不容易,倒不如自创一教,引导民众。”
李从嘉顿时震惊:“你要干啥?”
释雪庭说道:“百姓愚昧却也固执,尤其是一些读书人,并不是朝廷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比较起来,他们似乎更信世家大族的话,如今大唐破而后立,倒是也能抑制世家话语,然而只怕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世家很快就能恢复活力,到时候想要统领他们依旧并不容易,倒不如趁着世家元气尚未恢复,创建国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