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毕竟从头到尾,他跟李从嘉之间或许有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却从来没有生死大仇,他作为将领领兵在外作战,最怕的就是君主的不信任,他必须将这种危险消弭于无形。
事实证明,哪怕没有了当宋□□的机会,赵匡胤依旧是赵匡胤,他赌对了!
无论赵匡胤之前做过什么,历史上对李后主做过什么,至少现在李从嘉不想再怀疑他,毕竟人家连命都可以不要了,还要求什么?
赵匡胤没有等来圣旨,反而是等来一封信,看到信上李从嘉激烈的措辞,赵匡胤摸着胡子嘿嘿笑了两声。
再看到李从嘉送来的各种解□□材的时候,赵匡胤的心就落在了胸腔里,他知道只要这次的仗打的漂亮,他在大唐的地位就再也无人能够撼动,甚至还能更进一步。
外姓王现在不敢想,毕竟就连李从嘉现在也不过称王,还不敢自立为帝,但是国公什么的……总能想一想吧?
实在不行,能够让侯位世袭罔替也行啊,是的,赵匡胤身上这个爵位如今是降等袭爵,等到他儿子继承爵位的时候就是伯爵了。
赵匡胤神抖擞,之前□□对他造成的损害似乎一瞬间就不见,整个人又生龙活虎的跳起来说道:“来人,备车去大营,我要与白国公商议军情。”
赵匡胤去找李景达,李景达是一点也不敢怠慢他,敢对自己下毒的狠人,惹不起惹不起,而且不管怎么说李景达年纪已经不小,就算能带兵估计也没几年可以熬了,可他的儿子只有最小的那个继承了他的一些天赋,剩下的当个纨绔子弟还可以,别的就别指望了。
李景达觉得很有必要跟这些年轻一辈的将领打好关系,只不过……李平和朱元比他也小不了多少,李弘冀是自家侄子,释雪庭……他是个和尚,并且长时间住在宫里,走的太近恐怕还会被怀疑探听宫中秘闻,所以看来看去,也就赵匡胤合适了。
所以赵匡胤在李景达这里得到了礼遇,赵匡胤也很客气,两个人客气过之后,赵匡胤便问道:“国公,您看我们要不要多招些兵马?”
李景达摇头说道:“现在数量已经很不少,在多招也都是新兵,训不过来的。”
赵匡胤搓了搓手说道:“不是,您看啊,蜀国跟南周是接壤的,殿下会不会在拿下蜀国之后,一鼓作气将故土打下来?”
李景达拿着茶杯的手一顿,继而深深看了一眼赵匡胤,他居然都忘了这一点,难道李从嘉





复唐 分卷阅读269
这次这么激进的打蜀国,为的就是打下南周?
李景达思考半晌之后才说道:“不妥。”
赵匡胤一脸了然:“末将也知道不妥,只是……担心殿下心有执念啊。”
毕竟是故国旧土,不是谁都能放得下的。
李景达叹息说道:“我会试着劝劝殿下的。”
赵匡胤顿时放心,他过来找李景达,为的就是这么一句话,他一直在揣测李从嘉为什么定准了蜀国,当然有一部分是因为这里有井盐,跟蜀国太嚣张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李从嘉也不是没忍过,当年在西域他忍了多久?可见不是不能忍的人,这次不再忍肯定是有原因,赵匡胤觉得南唐故土可能就是李从嘉的执念。
不过这个话他不好跟李从嘉说,毕竟南唐的灭亡也有他的努力,这个话说不好就会让李从嘉回忆起之前的事情,这种事情他能不出头还是不出头的好。
只是在这里商议的两个人根本没想到,李从嘉压根就想过先打南周,跟李景达想的一样,他也觉得不太合适。
北周比南周强大很多,留着南周还能消耗一下北周,把南周打下来,到那个时候南唐已经经历了很多大战役,国力肯定也不如现在,到时候面对北周几乎没有优势。
所以李从嘉的想法是拿下蜀国,如果可以的话,就再打下南汉,如果不合适那就休养生息。
蜀国虽然跟南周结盟,但是李从嘉一点也不担心,南周不可能倾尽国力去帮蜀国打仗,他们还要防备北周呢。
而且……李从嘉开始思考,北周拿到了雷盒,肯定是要对付南周的,如果让他们那么快拿下南周,北周的兵力几乎没有消耗,那怎么行?要不要也援助南周一波?
可以卖给他们雷盒,但是让他们不要插手大唐跟蜀国之间的恩怨?
李从嘉觉得这个可以有,至于之前交恶的事情,人与人之间还有缓和的时候呢,更不要说国与国了,毕竟南周跟大唐现在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李从嘉将想法跟释雪庭说了一下,释雪庭问了一句:“南周之所以跟蜀国结盟或许就是在忌惮大唐。”
李从嘉茫然:“为啥啊?”
释雪庭说道:“你看看舆图,南周现在的国土与当年大唐几乎一模一样,南周自然要当心你打下蜀国之后会打他们的主意。”
李从嘉恍然,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点,也巧了,释雪庭刚说完这个话,李景达的折子就递了上来,里面正是说关于南周的事情,千叮咛万嘱咐让李从嘉不要冲动,只要稳扎稳打,将来总有回去的一天。
李从嘉看完之后有些无奈,怎么这么多人都觉得他在打南周的主意呢?
不过这份折子来的正好,他需要用这份折子去跟文臣说明跟南周做交易的原因。
内阁辅臣对这个结果倒是比较能接受,他们虽然也很想回归故土,但是如果以天下为志向的话,先放弃南周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南周那边对大唐的突然示好有些不解,当然李从嘉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理由,大唐不希望南周插手他们跟蜀国之间的战争,为此不仅愿意卖武器给他们,甚至还能定下君子协定,互不侵犯什么的,为了取信于南周,李从嘉甚至承诺若是能将蜀国入囊中,届时便于南周划定山河疆界!
南周满腹疑惑,纵然有这么一个理由,他们也觉得西唐的态度转变有点快,嗯,是的,在这些人眼里,大唐就是西唐。
然而李从嘉的诚意是真的,南周如今也的确骑虎难下,当初跟蜀国结盟之后,北周就一直在跟他们虎视眈眈。
当然南周也不是没有明眼人,朝臣江兴说道:“如此,西唐果然志在天下,他将武器卖给我们,不过是让我们与伪周互相消耗,到时天下西唐一家独大,哼,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与他一直看不顺眼的李维说道:“西唐如今偏居一隅,志在天下?你未必也太看得起他们,更何况,就算西唐不怀好意,他们的武器可是已经卖到伪周了,我们不买,到时如何抵抗伪周进攻?”
江兴咬牙说道:“这就是西唐的阴谋!”
李维一甩袖子说道:“就算是西唐的阴谋,我们如今占据天时地利,西唐有什么?西域有什么?西唐能够制造出的武器我们就弄不出?先买来,到时候让匠人研究就是,江侍郎太过杞人忧天!”
江兴瞪着李维说不出话来,是啊,现在南周无论从哪里看都比西唐要好,他们何必担心那么多?
无论南周的朝堂上吵得多么热闹,到最后李从嘉到底是达到了他的目的。
孟昶在发现南周不会给他任何支援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李从嘉用了什么手段,为此他不惜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南周写国书写信,各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而南周都没有回应。
孟昶心都凉了,他也不明白,南周为什么会突然变了态度,南周那边也没有给他解释,总不能说为了一点武器,他们就掉节操的撕毁盟约了吧?
不过,南周那边装模作样的站出来要调节大唐和蜀国之间的纠纷。
李从嘉知道的时候,险些笑喷,南周从上到下都是哪个窟窿里钻出来的逗比?当自己是世界警察呢?还调节纠纷?
不过这么一点小事,李从嘉也懒得去管,反正蜀国肯定要打,军都花了那么多了,在当地也招了许多兵,怎么可能不打了?就这样停下来,高继冲简直是死不瞑目啊!
李从嘉不仅没有让赵匡胤他们停下脚步,甚至还多给他们拨了一些军过去,然后又让吏部选人去接管荆南,再三强调不能惊扰当地百姓,最好能够让百姓快点继续劳作生产,现在南边正是丰的时节,耽误了那就相当于丢了好多粮食啊!
要说地盘大了也不好,李从嘉现在时常都要考虑到西域跟中原气候的不同,然后再判断要怎么处理,一想到中原地大物博……还有一个大理独立在外,李从嘉就觉得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快点把李仲寓培养出来!
可说是这么说,李从嘉又舍不得让李仲寓太过早熟,这孩子又不是没爹没妈,他爹也不是窝囊废,远不用让他这么辛苦,只要保持正常学习进度就好了吧?
然而李从嘉所谓的正常学习进度却被太子的老师们一致批评,都说李从嘉对孩子太过放纵,最后李从嘉每次带李仲寓去玩的时候,都被这些大佬们用谴责的目光看着,仿佛他带坏了孩子一样。
就在李从嘉为了李仲寓的教育头疼的时候,李景达传回来一封八百里加急告诉李从嘉-:赵匡胤真的快要把自己玩死了!
李从嘉:?????
第130章
李从嘉接到信的时候还在纳闷:赵匡胤最近没干什么吧?
他转头看向释雪庭:“赵匡胤最近又在




复唐 分卷阅读270
作死?”
释雪庭难得有些茫然:“什么?”
李从嘉将折子递给了释雪庭,释雪庭拿过来扫了一遍之后,无奈说道:“白国公这是怎么了?这信写的没头没尾的。”
李从嘉将信放在御案上说道:“估计也不是什么大事。”
如果真的是大事就不是写信而是写折子,李从嘉也就没在意,毕竟白国公这封信更多的是跟李从嘉聊家常。
是的!李从嘉从来没想过李景达居然是这么一个接地气的人,居然给他写信聊家常,不过到最后重点就是:多找几个女人吧,好歹多生两个孩子啊。
李景达也是操碎了心,如果李从嘉的儿子太多,他也要担心将来皇子们争位,现在只有这么一个独苗,他又担心万一有个什么好歹……要传位给谁啊?
李从嘉看过之后也不生气,李景达也是一片好心,只可惜,他这个愿望李从嘉注定达不成。
李从嘉也不是没想过李仲寓挂掉的可能性,哪怕历史上李仲寓活的时间还不算短,也不代表现在没有变数,只是再生一个儿子什么的……这种事情释雪庭同意,他也不可能同意,万一真的给他弄来几个如花似玉的美人,结果他对着人家硬不起来,这是要出事情的。
李从嘉现在唯一能够坚持的就是深情人设,他就说自己对周娥皇一往情深了,谁能说不行?至于为啥没有孩子……这个问题李从嘉觉得自己也不用回答,谁爱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去吧,反正不会觉得是他的身体有问题,毕竟李仲寓这个证据还在呢。
李从嘉没放在心上,结果过了没两天释雪庭就一脸凝重的告诉他:“赵匡胤身受重伤,白国公下令封锁了消息。”
李从嘉抬头看着他半晌才问道:“身受重伤?被偷袭了?不是暂时没打?”
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不着急打蜀国,等到赵匡胤和李景达两个人将手上的兵训练好之后,再出兵,怎么会现在就身受重伤?难道是被蜀国偷袭了?
释雪庭摇了摇头说道:“白国公说的没错,他还真是自己作死。”
李从嘉心里十分好奇,伸手接过了释雪庭递过来的密折,打开看了一遍之后,半天没说话。
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神奇,高继冲因为赵匡胤用手段谋取荆南,悲愤之下自焚而死,在许多人心中高继冲的怨念肯定大的很,如果变成鬼也应该是厉鬼。
只不过一般人谁也想不到这里,可偏偏前些日子有传言说在王宫的废墟之上曾经见过高继冲的鬼魂,说得煞有介事,一时之间整个江陵人心惶惶,都担心昔日的皇帝过来报复他们。
赵匡胤原本只是当个笑话听的,但是当他手下人真的在废墟之上看到了一身白衣披头散发的高继冲之后,就算是赵匡胤也不由得不信了。
白国公在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找到赵匡胤说道:“此事必定有人在背后搞鬼,说不定就是高家后人,还是当不知道吧。”
白国公之言老城持国,赵匡胤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觉得对方可能就是想要利用这件事情来攻心,只要将他们手下的兵搅的夜不能寐,就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至于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这其中肯定有蜀国的手笔。
只是这个主意在赵匡胤到高继冲的亲笔信,邀他在王宫见面的时候做了更改。
赵匡胤觉得对方既然这么有恃无恐的要见他,说不定还真有点猫腻,他决定去看一看,顺便揭发对方。
而李景达当然不愿意他去,对于鬼神之说李景达是相信,相信却并不是那么敬畏,李景达觉得这件事情不去理会是最好的方法,只要赵匡胤去了废墟,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相当于进了人家的套,这种事情当然最好不要发生。
可是赵匡胤的好奇心却是被勾引了起来,作为武将,他自认身上煞气足够,高继冲活着的时候他不怕,死了就更不怕了!
不过赵匡胤并没有马上过去,而是找来了在军中散播小道消息的那个士兵,本来那个士兵被抓起来之后是要严惩的,只是那个士兵信誓旦旦的说道:“我以前见过高继冲,上次我偷偷去王宫废墟看了一眼,真的是他!若有假话,遍让我天打五雷轰!”
这年头对于赌咒发誓还是很相信的,就算是骗人一般也不会这样发誓,赵匡胤听了之后心中越发好奇,更是要去看看,谁劝都不行。
于是赵匡胤去了,他倒是没有傻到非要跟信上说的一样独自赴约,自然是带着自己的亲兵去的,而且人数还不算少,足有六个人。
一群人算上赵匡胤有七个,无论是壮胆还是随机应变都已经足够,最主要的是事先赵匡胤已经派人将那里搜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任何可疑之人,并且派人将方圆几里围了起来,确定当晚不会有人偷偷摸摸进去。
做足了万全准备之后,赵匡胤去赴约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做了这么多,对方就算想要搞鬼估计也进不来,这一次说不定就是白跑一趟。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他到了那里之后,居然真的看到了人们口中那个披头散发,身着白衣的高继冲!
高继冲在见到赵匡胤之后冷笑着说道:“我信上明说要将军独自前来,将军若是怕不来便是,何必又带这许多人?既然将军不遵守约定,那么……你们就都去死吧!”
对于高继冲放狠话,赵匡胤一点也不在意,只是打量了半晌之后说道:“你是活人,你没死?”
高继冲没有说话,只是一甩袖子,赵匡胤经验丰富,一看就知道对方大概是要下毒,瞬间后退,然而那毒烟居然飘散过来,沾染到皮肤上之后,赵匡胤头脑一昏,等到再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白国公那张满是焦急的脸。
赵匡胤睁开眼睛之后想要说话,却发现根本张不开嘴,想要动一动身体,身体也僵硬的不行,根本不听指挥。
赵匡胤瞬间有些慌乱,这毒简直闻所未闻!
那个大夫听了之后立刻说道:“这毒乃是高家所特有的毒,名为“棺材”。”
李景达问道:“棺材?何解?”
“据说高家曾有分支世代看守皇陵,这毒就是给盗墓者所准备,中毒之后口不能言,身不能动。”
李景达立刻问道:“可有解药?”
大夫犹豫一下说道:“解药应该是有,只是需要时间配好。”
需要时间……也就是说赵匡胤一时半会并不能出现在众人面前,如果是短时间内李景达还能帮着隐瞒一下,这么长时间……赵匡胤手下带的那些兵只怕会有疑问。
李景达无奈只能通过情报部将消息递给李从嘉,让李从嘉去搞定,并且又派人去抓“高继冲”,希望从他手上能够拿到解药。
在知道整件事情之后,就连释雪庭




复唐 分卷阅读271
都觉得十分离奇,神鬼之说大家都信,然而真正见到的没有几个,赵匡胤不仅见到了,还中了鬼下的毒,这就让人十分好奇了。
然而李从嘉的重点却不在这里,他觉得所谓高继冲的鬼魂,或许根本就是假的!
当时的情况因为赵匡胤和他带去的卫兵都已经中毒,所以没有人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然而李从嘉却说道:“如果是鬼魂,为什么能用阳人所用的毒?”
释雪庭挑眉问道:“那你觉得会是什么情况?那人到底是谁?”
“是高继冲啊。”李从嘉淡定说道。
释雪庭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耳朵说道:“不要卖关子。”
李从嘉笑道:“次高继冲非彼高继冲。”
释雪庭看着他,李从嘉说道:“你们的重点都在高继冲身上,却忘了他还有个弟弟了!”
释雪庭顿时恍然:“是他弟弟冒充他?可就算是兄弟,除非是双生,否则长相不可能一模一样,那个士兵信誓旦旦的说见到了高继冲,这本身就有问题,或者那个士兵也已经被买?”
李从嘉一脸高深莫测:“可以说是冒充,也可以说不是。”
释雪庭觉得手有点痒,于是顺着李从嘉的衣领衣摆探进去。
李从嘉握住他的手瞪眼说道:“说正事呢!”
释雪庭淡定说道:“你继续说,不耽误我听。”
李从嘉顿时磨牙,这和尚真是越来越不要脸!
然而他在面对释雪庭的时候,抵抗是什么?能吃吗?
他知道估计是自己卖关子卖的太厉害,让释雪庭失去了耐心,只好快速说道:“高保融的第二个儿子就叫高继充!”
释雪庭手指灵活挑逗,脸上却一本正经问道:“什么意思?”
李从嘉喘息一声,干脆靠在他身上说道:“还能是什么意思?同音不同字啊。”
要说高保融也是坑爹,两个儿子一个叫高继冲,一个叫高继充,如果只是叫名字不写出来的话,估计喊一个人两个都会答应!
李从嘉说完之后,将高继充三个字写在了纸上,只不过那三个字写的有点扭曲。
释雪庭看完之后瞬间恍然:“也就是说那个士兵说的是高继充,而不是高继冲?”
李从嘉点了点头,此时他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已经不剩下什么,不由得看了一眼外面说道:“天还亮着。”
释雪庭凑到他耳边轻轻咬了一下说道:“白日宣淫,殿下做的还少吗?”
李从嘉双目湿润,瞪了他一眼,这和尚还好意思说!
这一眼的威力有点强,释雪庭居然不废话了,无论李从嘉说什么他都充耳不闻。
等到完事之后,李从嘉有气无力的坐在椅子上说道:“赵匡胤中了毒,看样子短时间内好不了,阿兄还在西南那边防守边境,你说……派谁去好呢?”
到底还是缺人啊,大唐的西南方就是吐蕃,虽然现在吐蕃分裂的厉害,但也不能不防,所以现在朝中只剩下了李平和朱元,可京城防卫,李从嘉是交给李平的,他绝对不能走。
朱元又有些不合适,赵匡胤毕竟是紫亭候,比朱元官位高,让朱元去领导赵匡胤带的兵,那些兵并不一定听话。
释雪庭拦着李从嘉的腰,听了之后转头亲了亲他的额角说道:“我去吧。”
李从嘉有些犹豫,他对释雪庭倒是十分放心,然而虽然之前想着让释雪庭出趟差什么的,好给他时间养养自己的肾,可真到了需要释雪庭出马的时候,他又有些舍不得。
儿女情长终归没有国家大事重要,更何况又不是以后见不到,当然让李从嘉最终下决定的是释雪庭开口说了句:“棺材这个毒,我以前只是听说,还真没见过,倒也想去见识一番。”
李从嘉说道:“□□有什么好研究的?”说完之后,他突然就想到了生化武器,下毒从来都是最快速的赢取战争的方式,当然前提是有合适的□□和合适的手法。
不过,就算是李从嘉这种不信鬼神的人,他都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太极端太阴损了,他纵然不在乎青史留名,却也不希望将来人们提起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恶毒武器的发明者。
释雪庭摸了摸李从嘉的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继充还没抓到,他手上有这样的□□终究是个祸患,若是能够提早配出解药,我们也好放手去抓捕高继充。”
李从嘉转头抱住他说道:“那你小心一些,等等我让人给你拾出点药材来,带过去,荆南那里都是靠抢劫发家,未必有多少好东西。”
释雪庭应了一声说道:“不用担心,一旦有了解药,我就将兵权交还紫亭候,快马加鞭赶回来。”
李从嘉眼睛转了转说道:“你回来的时候,能不能顺便去个地方,探探路?”
李从嘉这个要求很突兀,然而释雪庭跟他同床共枕也算不短的时间,对他十分了解,没等他开口便说道:“你是说京兆府?”
李从嘉用力点了点头:“我不太在乎江宁府和江都府,若是让我选的话,我会优先选择京兆府。”
京兆府就是长安所在的行政区域,李从嘉对于长安这个诚实是非常有感情的,毕竟这里见证了大唐二百九十年的强盛兴衰风风雨雨,这个城市有着不一般的象征意义。
不过,到了大唐后期,长安作为京城已经有些不合适,人口太多,生活环境大不如前,所以才有了陪都洛阳。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长安的粮食运输不太方便,可这些都无法阻止李从嘉复京兆府的心,可以说从一开始,他的目标并不是蜀国,而是京兆府。
1...8384858687...2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