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天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帅哥剑之晶
几年下来,渔傲将**习了一半,更适应水下岸上,在二者之间自如转换宛若两栖族类。
相较而言,渔傲更喜水中生活。
他向师父学习,将居所安置水下洞窟,入口看似凹凸嶙峋,抚上礁石却光润冰洁。
每日醒来,几剑阳光直泄海底,幽幽暖暖从不刺眼;眼前水草更是柔美,细细软软的身骨,海水轻拂下千娇百媚;五颜六色的小鱼在身前无声游动,它们摆动翼鳍,时而向前、倏忽静立,畅意非凡。
行在水中全不似岸上走动甩膀踢腿、铿锵有声,而是轻歌而来、曼舞而去,飘飘而至的样子更似梦似幻。
数年后,老者又想重新觅块秘地独居幽静。他不便说烦躁徒弟的骚扰,对渔傲只说要去云游一番。渔傲洒泪与师父做别。
渔傲绝技已得窥门径,待师傅走后招了几只海豚轮换骑乘赶往意念大陆。
途中累了就与海蚌共挤一壳,饿了捉些小鱼与海豚分食,渴了更不用说,可以直接饮用海水。
回来后,渔傲又将师父所传意技勤修苦炼,不仅让自己意力高强,更使家乡水族快速生长,渔业极度繁荣,实现了小时造福一方的梦想。
而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见过师父。
渔傲讲到海中生活时,李小剑羡慕不已,说到师父离去时也跟着神伤,他想家了。
竹界七人中最后一位天宗前辈,李小剑从未见过,冬稼阿姨说他一直在闭关修炼。
第124章 天宗的创业史
天宗在竹界也有几间草屋,李小剑和玄凌寒骑着伏地蟒去过。每次都是空无一人,家俱陈设却是纤尘不染,好像常有人打扫一样。
冬稼、夜刺等六人已是业界神话,而天宗更是神话中的神话。
让李小剑颇感意外的是,前六者都是意士高人,唯有天宗却以学士成名。
天宗来自学士大陆,也修行意力,不过一直都是意教。他界内外、竹界封开,他都是意教级别,外界环境变化对他本身修行没有什么影响。
如果以为他只是一名普通意教就可以随便拿捏的话,那真是狗眼看人低了。
七人巅峰时刻,另外六人就是一拥而上也未必是天宗的对手。
无他,天宗层出不穷的法器禁制就能让六人绝望。防御无懈可击,攻击更是滴水不漏。
天宗不仅拥有诸多法器,还能制造各种法器。就算法器一时用完,要不了多久他又能制造出许多法器,更何况他还常备众多法器。
身为学士,他又对天文地理星象占卜等,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让闻者折服、令见者观止。
天宗是唯一一个主动进入竹界的,否则比试起来菖兰境内真怕难有敌手。
学士长期钻研努力下来,似乎无所不能。然则尺有长短、寸有所长,学士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寿命的延长颇为不易。
意士只要突破层级,寿命就会与级俱加,如冬稼、妙手等七八百岁之人,虽然稀少却不是绝无仅有。
而对学士大陆的人来说,修炼意力殊非专长。所以群体之中能发现个超过三百寿命的那就是大神高照,像天宗这种也活了七八百岁之人简直就是人间奇迹,举世难找。
天宗是学士大陆之人,让李小剑更为感兴趣的是,天宗却是意念大陆“优优”束修馆的创始人之一。
与菖兰皇室平起平做的一个人物,竟也对束修馆大感兴趣,李小剑觉得真是匪夷所思,当然他也听得津津有味。
炼制丹药、制造法器等固然是大买卖,却超出了李小剑的能力范围。
创建束修馆这种辅助普通裔民学习,顺便赚些零用的生财之道正合李小剑的脾胃,当然这也有利于他的修炼。
天宗青年时代师出孝陵学院。
在学院就读的第一个热假,天宗在家闲来无事,被开束修馆的表姐叫去帮忙。
表姐与表姐夫同为学馆老师,两人在学馆工作认真负责,回家后也是努力拼搏,因此短休及热假期间均开办束修馆。
因为两人的认真、讲课的风趣、以及赚钱的十足动力,导致学生堂堂暴满。手头宽裕人就大方,他们分了十几个学生带着天宗一起发小财。
天宗年轻、经验欠缺,但实力却是雄厚。表姐与表姐夫勉强算是四阶学士,天宗却正尔八经的六阶初级。
而严格说起来,六阶之前都不能算是学士,五阶脸皮厚点还敢自称是准学士,四阶借他两个胆都不敢在外行面前称学士。
但是因为四阶文士就已少见,更别说货真价实的四阶学士,所以在普通大众眼中他们都是学士,顶多为了区分称为学士前。
像李小剑这种只是将来准备做学士的,连称呼为预科都怕他承受不起。
六阶学士自然非同凡响,学生们更是兴趣盎然,家长们就差顶礼膜拜。
当时收费标准,一个学生20天,共收费一两半银子,10个学生,一共收15两银子。
虽然相较李小剑而言,这收入纯属毛毛细雨。
但是考虑到几百年前,中等收入的月钱也不过5两左右,另外学士大陆的学士虽不说俯拾皆是,却也随处可见,所以刚成为学士的天宗能够月赚他人3倍收入就相当难能可贵了,一时被誉为商界奇才。
原本没有收入来源全靠家族供养的天宗,突然多了15两银子,那一年就活得异常快活,把妹泡妞夜夜笙歌。
第二年热假不待他人招唤,天宗自个就开始广收门徒了。
天宗开束修馆可不是简单地找个地方,放个鞭炮就算开张大吉了。
他领行业之先,印了许多传单,骑着头小毛驴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做起了地推宣传。
许多山里人家一看花花绿绿的宣传单,抢着拿回家当挂历挂着。
从这些他们当宝贝似的挂历中,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除了学馆之外,假期还有束修馆可以授业解惑。
他们觉得价格也不是太黑,还能承受地起,更重要地是能解决孩子在家惹是生非的烦恼,于是报名踊跃地像公主抛绣球。
这年热假,晒地黑不溜秋的天宗净赚了100多两银子。接下来整一年的时间,他潇洒地都快要被学院开除。
第三年热假,天宗身在外地的堂姐又召唤天宗。
堂姐嫁在春申的一个小镇,本身职业也是学馆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开办束修馆比表姐更为疯狂。
她曾软磨硬蹭地将整个学馆班的学生招集到家中,完全不用像天宗那样,还要费劲巴拉骑个毛驴翻山越岭、走街串巷。
堂姐招唤天宗正是因为太过疯狂,被春申衙门警告不得再从事束修馆营生,否则要开除公职。若是没了公职,堂姐可吃不了被毛驴颠簸的苦,只得忍痛将这只金蛋转到天宗的被窝里。
春申较为富裕,人均收费3.5两,天宗轻松赚得了300多两白银,成功地被学校列为试读生。
有了300多两银子撑腰,六阶学士最后一年,天宗小心翼翼地打点完老师,就肆无忌惮地过起了酒池肉林的生活。
当然,兔子不吃窝边草,他可没敢再祸害孝陵学院的小师妹们。而勾搭别的学院小美眉,在明急暗斗的学院之间,反而更有一长本院威风的效果,让天宗莫名其妙成了教陵学院校草级的人物。
天宗整日不是呼朋唤友推杯换盏,就是招朋引伴游山玩水,各门科目若不集体大亮红灯实在有违他有如流水般流淌的银子。
好在天宗悬崖勒马,没命地赶工加点,最终在毕业考试中涉险过关。
完成学业后,天宗不打算再去深造,也实在是不愿再受几年清贫之苦。
第125章 天宗束修馆的波折
他更不打算进入衙门,每日卷宗高垒头晕眼花,消磨几年后再想办法加官进爵。
当然,法制健全的学士大陆,他也不能没事就制几个法器乱丢,更何况他学得也不怎么样。
最后,果不其然,他一头扎进已操练三个热假的束修馆大业。有了三年不俗的经历,再小打小闹就愧对他六阶学士的头衔,尽管这头衔因为他忙于交好孔方兄而水得很。
天宗说干就干、毫不含糊。那年热假,他舌灿金花忽悠了两个同窗好友助阵,三人成功招集了一大批六阶学士新生,在春申的各个小镇开办起了如火如荼的束修馆事业。
大干第一年势不可挡,天宗和两个好友一鼓作气开办了27家束修馆。
热假结束,每人分得一万多两白银,白天不敢,晚上雇了镖队偷偷运转到钱庄换成银票。
说到这里,文状前辈两眼放光,仿佛他就是天宗本人,正沉浸在那热火朝天的青春激情中。
李小剑也深受感染,一股豪情也是油然而生:若是有朝一日能够出去,他也要开办束修馆,并将束修馆开遍白霜帝国。
有此雄心自然要未雨绸缪,李小剑向文状前辈细细讨教,天宗前辈哪来那么大本钱,一夕之间开了27家束修馆。
再想想自己,为了多去几次谷家书楼,开了一家束修馆就差把裤子给当了。
文状和天宗相交甚久,对其诸事了如指掌。
天宗和伙伴们开办27家束修馆,每家合计总成本,包括房租、桌椅及学士新生的报酬,平均约100两银子一家,即总成本约三千两银子。
这三千多两银子并不是先拿出来的。
天宗的家庭并非豪门大贵,也就比乡间殷实地主强些,自然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
这里就看出天宗的聪明伶俐、狡猾刁钻了。
文状前辈的原话:热假即将来临之时,天宗骑着匹租来的白银天马,身揣坑蒙拐骗来的几百两本钱,就大摇大摆地在春申各个小镇上招摇忽悠。
天宗每到一个小镇就去学馆附近或居民密集之地,找附近的商家、住户、甚至宾馆洽谈。
天宗说要开办束修馆,先付对方一两银子做定金,余钱在一周内付清。若是一周内他不付足,那定金就不要了。
各店家或住户由于房屋众多,一楼出租而二层一般空着。
他们一看对方付了定金,反正房子在这也跑不掉,对这意外之财无不欣然同意。
文状记得最少的时候,三个束修馆的定金天宗才付了1两银子。那些店主就怕天宗不来,若不是上赶着的不是买卖,都巴不得倒贴给天宗一点钱。
谈好地方定好时间,天宗风急燎火地去订购桌椅。
订购桌椅时天宗如法炮制还花样翻新,他和对方约定只用一个热假,然后再低价将九成新的桌椅回卖给他们。
面对满屋卖不出的桌椅像个怨妇似的老板们自然眉开眼笑。
搞定硬件,还有软件。
天宗对着学士师弟师妹们发挥忽悠最大本色,慷慨激昂地让人以为他真是天下为公。
大意无非是师兄弟们上下同心团结一致,跟着他在商海开疆拓土攻城掠地,要不了几年就能功成名就腰缠万贯,比毕业后按部就班、醉生梦死要强上不知多少倍之类。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弟学妹,显然经不起天宗振奋人心的蛊惑,尤其是边上那匹高价租来的白银天马还时不时地嘶吼几声,更让他们热血沸腾、如癲似狂。
学弟学妹们不仅争先恐后地要跟随大师兄们共图大业,甚至有许多手头稍微宽裕的殷实子弟掏出数十两银子,哭着喊着要求入伙同举。
接下来的又一年不用想像都知道,天宗更是气贯长虹,在亲朋好友拼命阻拦下还开了50多家束修馆。
而就是这一年,春申大地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出几百家束修馆,连带着隔壁的无铁、全广等州县也是馆馆林立。
这一季下来天宗他们所赚虽不似想象那般豪多,各人分下来也有近万两白银。
这万两白银也是常人几十年辛苦未必能够得到,所以利润仍是丰厚地让人义无所顾地铤而走险。
次年,也就是天宗从事束修行业的第六个热假开始了。
依照祖宗经验,好事不会一人独享,竞争乃是寻常之事。
天宗这次没敢一意孤行地扩大范围,小心谨慎地仍如去年一年开了50家。
但这一年天宗非但没能像往常那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把之前所赚全部赔了个干净利落,另外又倒加了不少债务。
两个想纵横天下的兄弟也在父母的钳耳铁手温劝下,嚎叫着离开。
如此暴利行业,吸血群雄们在耐着性子观望一段时间后,自然纷纷尖角而来、赤膊而上,束修大业一时间人满为患。
场所主人们眼见清高的学士们像疯子似的抢钱,也不附庸风雅了都原形毕露,坐地起价的让人以为前面来了拨假土匪,后面这才是真强盗。
他们不但毫不手软地将房租断崖式拉高数倍,还厚颜无耻地要求一次性全额付清几年。
各学院的老大龙头们,本身就是教育行业的执牛耳者。
他们眼见各学士一到热假临近就无心学习,如过江之鲫般前赴后继地跳水搂钱,将教育外围束修大业搅得乌烟瘴气。
他们担心长此以往将要动摇帝国之根本,更会影响他们的广进财源,就不约而同地加大管理力度,发布史上最严学习令:热假不开始谁也不许离校去抢钱。
而这之前天宗振臂一呼,这些学弟学妹们就算考试不参加,也会蜂涌而出,街头宣传、街尾讲解,干得可比黎民百姓们卖力地多。
现在这些招财童子们迫于龙头们的淫威,只得耐着煎熬等到热假正式开始再辗转来到各自道场,却发现附近早冒出了林立的本土束修馆。
那些先期毕业的学长们也撕下斯文的标签,趁着他们自顾不暇,早把学生收得滴水不剩。
像之前邻镇没有开办束修馆,家长们执弟子之礼再三恳求天宗,次年也去隔壁为他们子女授业解惑的情景再也没有出现过。
第126章 “优优”束修馆
而本土束修馆因为长年扎根,不像那些流动的抢钱童子,所以可信度更为高大上。再加上乡里乡亲的人脉故交,更是天宗他们拍马也无法望其项背。
抢钱童子们望着空空的教室只能无声泪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