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舟自横
最后,定下的方案就是翼州大规模扩军,同时在各个交通要道以及旧城池建筑新城或是扩建旧城,为了交通方便,同时修建一条道路联通青州翼州。当然,这些工作大抵上还是采用徭役的方式,不过徭役待遇与青州徭役相差无几,管饭同时还有一些粮饷。
等城池和路都修的差不多了,便开始正式挖矿炼铁打造兵器铁甲。另外在城池距离比较近的地方修建堡垒和烽火台,同时这些田地修建水渠,进行耕种。
随后,众人又将这个方案的某些细节进行讨论修改,等真正定下来后,方有人谈笑,主公执掌之地,鲜少出现闲人懒汉,各个都有无数的活儿要干。
另外有人附和,那些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的人却并不觉得这有多么辛苦,他们都认为,此刻辛苦不过是为了未来更幸福,是为了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天下太平,不再流离。
这也是所有有识之士共同的愿望。
时间倏然而过,此时已经是建康三年了。
司马越携帝南迁,原本是打算定都广陵,但是最后因为陈敏之乱,便先在建康安顿了下来,可是等到陈敏被灭,建了大功的司马睿便不肯让出广陵了。所以司马越不得不妥协,改建都广陵为建都建康,并且为了表示新都新气象,还改了年号名为建康。
司马睿的封号便是广陵王,说来曾经的皇帝,死去的太子,封号都是广陵王,司马睿觉得这个称号非常重要,而广陵作为一个大城,每年为他提供的税是难以想象的,他可不想就这么拱手让给司马越。
司马越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其他人有效,对司马睿可没什么作用。
并且,比起曾经封号是东海王的司马越,司马睿在南方的人脉要多得多,绝大多数南方世家,基本上是支持司马睿的,而某些北方世家,也不一定就是支持司马越的。司马睿心中嘲笑,不知道当初建议司马越迁都的家伙到底是谁,简直就是脑壳坏了。
的确,迁都之后,北方门阀士族势力大减,影响力也比过去削弱许多,当然最顶级的那几家并非如此,他们就算是来到了南方,手中也依旧有着足够的部曲佃户,只要找到一块足够大的土地,便能够与在北方一样,依旧是最顶尖的世家门阀。更有甚者,他们甚至早早就在南方布局,不仅与南方士族交好,更家中已有弟子投靠了南方王侯司马睿。
这就是士族门阀,想要他们举家忠于一人是很困难的,除非那人是一统天下的皇帝。但是正是这种多方投资的举动,让这些士族门阀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就算是一脉断绝,还有另外一脉可保。否则,又哪里来的百年王朝,千年世家之说。
不过很快,司马睿的脸便被扇肿了。
虽然大家都说,过江龙不压地头蛇,但是抱团的过江龙,并不比地头蛇差劲。
司马越的确是个英明的诸侯。他开始实行侨置郡县。
什么叫做侨置郡县?就是原有的郡县不去动,而是选择新建郡县用来安置北方跟着乔迁过来的士族和民众。
其实就是北方人离乡背井,争不过南方人,但是可以另起炉灶,北方人再度聚集在一起生活,相当于将北方郡县直接移植到了南方。
非常无耻的一种寄生方式,可是这种寄生式的利益输送,让北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300
方士族门阀缓过了一口气,暂时稳定下来。
但是这种稳定的背后,是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隐藏在水波之下的矛盾争斗。
这个方法的确不错,解决了当时最大的危机,要知道司马越的权利来自于皇帝,而皇帝却是由各个士族门阀支持才有了正统的皇权,北方士族失利的话,皇权也将变成一纸空谈。
司马越建康城中的王府,占据了半条街,而司马越依旧嫌弃王府不够气派,这倒也不怪他,自司马越出生起,他住的房子就没有如今这么小的,府中的妻妾都快没地方安排了。
好在他想到皇帝如今住的地方还没有他一般大,就好似找到了什么心理平衡,便不再为此多花心思。
推行侨郡侨县这一招,打蒙了朝廷内外包括司马睿在内的所有人,林司马越难心中带了一丝得意。可是到的一些线报,却让他的心情快意不起来。
他选择迁都,原本便是为了避开刘渊此人。刘渊出身匈奴,手下兵强马壮,更有匈奴铁骑在手,他亲自出马与此人交锋了三次,却次次败退,最后为保下朝廷元气,不得不选择迁都,避开锋芒,寻求反攻契机。
但是迁都三年,那北方却并未如他所想,彻底沦为匈奴铁骑下的牧场,当年他随后挑出来的一个青州牧,不知如何便窃取了翼州,并且还有能力阻挡住刘渊的铁骑,将他的汉国疆域限制在了草原与半壁并州内。
若是早知道此人有此能为,他也许可能不会放弃北方。
原本他想着,将这郭溪招至麾下,听说此人也是洛阳郭氏旁支。谁知等他想起洛阳郭氏,一打听,竟然发现迁徙过程中,洛阳郭氏随军迁徙却遭遇了匈奴攻击,一家数百口,竟然只剩下了九人,偏偏这九人还都不是能用的人,要么是孩子太小,要么是老人太老。而那郭溪的家人很不幸,竟然全数阵亡。
这个消息难让司马越又气了一通,这郭氏没有什么用处的时候贴了上来,等到真正有用的时候,却彻底废了,自己过往一番投资,算是白了。
但是即便没有了这些关系,司马越觉得以皇帝的名义招揽,应当也是可行的,要知道正统皇命的威力,是非常大的。
谁知一封书函送出去如同泥入大海,司马越这才确认,郭溪坐拥两州,手中又有能够抵御匈奴的兵将,怕是早已打定主意,做第二个陈敏了。
只是,江东陈敏有司马睿协同南方士族来对付,这北方郭溪又要靠谁?
幽州的王浚么?
司马越不由嘲笑,如今那王浚怕是根本自身难保,又如何对付郭溪呢。
如今只希望,那刘渊与郭溪,两败俱伤了,这样他晚上做梦都会笑醒。
虽然他理智上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第212章名士风流(三十九)
“乱臣贼子!”幽州刺史府,王浚暴跳如雷:“他郭溪到底想干什么?造反吗?!”
身边属下低着头,并不敢抬头看与他对视,见身边那一群唯唯诺诺的无能软弱属下,王浚原本阴狠刻薄的脸上就更不好看了。
可是,现在不是将火气发泄在属下身上的时候,王浚勉强敛了自己的脾气,说:“诸位先生有何妙计?如今道路被封,我幽州已经变成了天悬孤岛,四面环敌,就连与帝都的消息沟通都断了。”
众人许久不开口,眼见王浚又要炸了,其中一位门客硬着头皮说:“牧公,如今幽州境内受灾严重,连续三年不曾有成,普通百姓家中存粮早已消耗一空,因此出现了大量流民流入翼州。”
王浚冷哼一声:“我是让你们想办法,不是让你们来复述问题,我眼睛还没瞎呢。”
在幽州王浚掌握军权,有着绝对的权利,偏偏他这个人越老越没谱,庶子出身心眼狭隘,行事早已放弃了世家的规矩,变成了一个刚愎自用的暴君。
若不是离开说不定命也会没了,刺史府内一干门客说不定早就离开了,现在虽然没有离开,却也暗地里抱怨连连。
然后又有门客开口;“此时幽州道路被截断,但是天下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又不是翼州这一条。听闻刘渊自立为帝,建立了汉国,吞下了半壁并州,原本早已想挥军南下,如今却被翼州一直阻拦。俗话说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也许我们可用和刘渊化敌为友,先解决郭溪这个大麻烦。”
什么人带出什么兵,王浚本人就不是个端方君子,他手下的门客也大多是不拘泥手段的狠辣之辈。
至于引狼入室、与虎谋皮之类的危机,在他们看来都不重要,这种做法明明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才对。
商讨了半天,终于有人拿出了计策,王浚将这个解决方案仔细思考了许久,觉得,这种办法的确是如今现状下最适合幽州的方法,便拍板:“既如此,出使汉国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那出主意的门客不由得额头冷汗直冒,在拼死富贵和自己的小命之中,他选择了自己的小命:“还请牧公见谅,在下并不擅合纵连横之道,怕是会坏了大事。”
王浚看了他许久,回想了此人平日里的表现,的确是比较口拙,才勉强相信此人并非是故意推辞不去,然后开口询问其他人:“不知诸位可有大才之人替本官分忧?”
众人面面相觑了许久,才终于有一人被众人‘推荐’出来,做了出使大臣,代表幽州和刘渊去谈合作之事。
那人名余奎,见木已成舟,自己推脱不掉,便提起昂扬气势,慨然道:“奎三生有幸,定会为使君达成所愿!”
王浚见状,倒是对此人有些刮目相看,觉得此人有勇有谋,又颇有气节,算是一位人才,所以出使之前,便替余奎配备了一队护卫,得这人半路遇险。
而余奎出发前,也没客气,借口刘渊出身匈奴,必然也留下了匈奴之主的通病,他们非常仰慕中原文化,也喜欢汉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东西:酒、瓷器和书法。所以余奎要了美丝绸、幽州美酒、美瓷器、当世著名字帖、各种金器等等礼物,有几样,比如瓷器,甚至是王浚府中颇受喜爱的东西,却都被余奎要了过来。
然后在王浚的期盼中,余奎带着一队兵士人马,终于上路了。
只是行至半路,刚出了幽州势力范围,突然便见一队骑兵倏然而至,负责余奎安全的那队人与这骑兵交手不过几个回合,便已经被人打得七零八落,哪里还记得自己的职责,忙不迭的逃窜进了路旁的树林之中,将其他一切都抛之脑后。
余奎见状,明白自己不可能逃得过,垮下肩来,苦笑连连:“虽然在下还抱着一丝希望,郭使君的手没有那么长,伸到幽州刺史府,现在看来,一切不过是我们一厢情愿的逃避现实了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301
。”
既然郭溪已经摆明车马打算将幽州变成孤岛,又怎么可能不关注幽州刺史府中的一举一动。其实从对方不声不响就让翼州换了主人的手段就能看出,郭溪此人绝对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人。什么串联刘渊,一切不过是他们这些人坐井观天的假想而已。
君不见,自己这一队方出了幽州,便被人一锅端了么,想必那些送信的队伍,就是这么一去不返的。
“带走。”领队的骑兵并未多言,也不去追击那些逃跑的幽州护卫,而是立即将人连带着诸多礼物,一起带回去。
余奎并未反抗,这队不知是翼州军还是并州军的骑兵也算是有礼貌,依旧让他坐在马车内。不过一路上思考良久,余奎掀开车帘,道:“不知将军可否通融一下,让在下见一见主事者?”
那王浚安排使者之时,也是并未多思考,这余奎乃外投而来,在幽州并无眷属,所以,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其实他早已不想在幽州待下去了,而眼前就有一个改换门庭的良机。
当然,这种不忠诚之举的确会为自己带来不良影响,名声也不会太好听,但是听闻郭使君用人并不拘于一格,自己终归还是有机会的。
然后余奎便见到了名满天下,誉满九州的陆云陆士龙。他听过这位的名字,也知道陆士龙的青眼相看,让郭溪这位原本不值一名的刺史名声大噪,吸纳八方贤才来投效。
陆云似乎与郭溪并未在一处,他暂时居于河间城,看见河间城那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规模,余奎并未有多惊讶,这一路行来,他早已见识过翼州如今那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这种变化,坚定了他改换门庭的决心。
其实,只要不是傻瓜,大家就能看清,谁才是真正的明主。学文读书这么多年,所谓何来,不就是投效一位明主,实现自身抱负么。他并非那些惊才艳艳之辈,想要辅佐一人,对自己能言听计从,所以即便郭溪如今身边人才早已不缺,说不定根本没有自己的位置,却也不妨碍他的投效之心。
等陆云和胡危下完棋,两人觉得外头那位幽州使者也晾好了,便一起去见。
如今游鸿吟手上有大本营青州,发展迅速已经完全掌握的翼州,还有和汉国打了两次仗,夺过来的半壁并州。目前刘渊国内出了些问题,后方的鲜卑不太稳,所以暂时没有功夫来找游鸿吟的麻烦,游鸿吟自身地盘还未发展完全,便也不去主动挑衅。
而趁着这个空闲机会,陆云觉得想要和汉国对恃,必须先要解决背后隐忧,幽州放在自己卧榻之侧,实在是太碍眼了。所以陆云携手胡危外加王弥,正式成立了项目组,准备解决幽州之事,为主公再夺一州。
原本按照王弥的意思,幽州之兵虽然素质颇佳,却也难敌青州铁骑,只要翼州背后再做些步兵以及后勤支援,他有把握以极快的速度攻城略地。
陆云却否决了这种做法。
虽然这样实打实攻打下来的地盘是最为稳固的,没有什么刺头,也不需要花大力气治理,但是如今主公麾下州郡人口不丰,花大力气训练出来的铁骑如果消耗在这种战场中太浪了,这些骑兵是要将来对付刘渊的。
所以陆云已经早早将幽州当做了自家地盘,开始思考该如何兵不血刃的拿下幽州。
首先,为了塑造紧张焦虑的气氛,陆云借助胡危手中鹤鸣的力量,全力监控幽州刺史府,然后截断了幽州与外界的所有联络方式。
而等到某些机会成熟了,便是各种谣言、离间等计策上场了,如果效果好的话,便要请王弥直取幽州城了。
不错,陆云的计策便是擒贼擒王。
幽州虽然是王浚主导,但是此人无论是出身、性格还是能力,都不足以服众,让他坐上幽州刺史宝座的,却是他背后的太原王氏。
所以一旦幽州城被破开,幽州境内能真心追随此人的少之又少,那时候就是他们各个击破之日,要比如今一个个去攻打要省力的多。
而幽州城虽然城墙高,守军多,却难敌内外夹击,幽州城内不仅仅是刺史府内有间人,早在翼州尚未拿下的时候,自己那位神秘莫测的主公便已经派遣了一队死士潜入了幽州城了,只等来一次里应外合,凭借王弥的本事和他手下那群锐骑兵,拿下幽州城并不是难事。
所以,今日俘虏来的幽州使者,陆云和胡危都不曾太过看中,因为幽州城内的情况,这两人怕是比王浚更清楚,这使者就算是带了情报过来,也属于无效情报。
不过,两人倒是没有想到,这位名叫余奎的幽州使者,刺史府门客变节变得这么快,并且,还真的带来了一个有用的情报。
这个情报便是太原王氏已经准备逃跑了。
胡危听到这个情报,原本是不太相信的,要知道,他对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属下十分信任,这么重要的问题鹤鸣的间人怎么可能不上报。
而随着余奎的解释,大家才明白,这个消息是余奎自己根据诸多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并不是明确消息。
但是他将这条消息的推测过程说的非常清晰明了,陆云与胡危听完便知晓这个消息应当是真的。
“哼,太原王氏。”胡危冷哼一声,语气有些不屑,要知道,如今公认的规则是不杀世家之人的,在安全有保证的情况下,却选择逃离,只有两个可能。
一者,太原王氏觉得郭溪不会遵守不杀世家之这条规则。
但实际上,主公虽然并不喜世家如今的风气,但是明面上对待士族还是十分礼遇的,除了当初借助青州乱民之手,除掉了青州本地不少士族之外,其余时候都不曾对付过士族。所以,这个原因的可能性很小。
而另一条,就是太原王氏知道幽州会面临胡族兵祸。
无论是汉国刘渊,还是幽州北方的鲜卑诸部,可不会遵守中原人的规矩,什么士族,什么世家,什么门阀,有钱就抢,有女人就夺,看不顺眼的就杀,这就是胡人的规矩。
陆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眉头紧皱:“看来太远王氏是铁了心要把幽州拱手送给胡人做屠宰场,也不愿意落入主公手中。”
他简直快气笑了。
世家得高位,一部分是家底雄厚,传承不绝,另外一部分是名声清贵,行事端正。
太原王氏逃离之举,便暴露了他们可能不仅是想要和刘渊结盟,更是与鲜卑诸部有了勾连,若是抵挡不住翼州方面的进攻,怕是直接就将国门打开,迎胡人进来了。
蠢。
真蠢。
除此以外,陆云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第213章名士风流(四十)
可是太原王氏此举并无实际把柄落人口实,也就是他们打算打死不认这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302
件事情了。
陆云气愤的情绪不过在脑海中停留了数息,很快就看出王氏的背后用意。
他也是世家出身,这种手段见的多了,怎么可能不知道,不过他从未想过,未来有一天,会有世家如此堕落,用这种近乎无赖的方法来对付有天下之主运势的主公。
“先生?”胡危看着陆云,语气中有询问之意。
陆云看了他一眼,心中明白,说起来,胡危也不是汉人,对于世家的畏惧心理是十分淡薄的,所以,若是王氏太过不识相,胡危是不介意替主公用特别的方法除掉这块绊脚石的。
可是陆云并不能这么做。
王氏是绝对不能死于暗杀的,否则就算不是主公做下的,也会有人将这件事扯到主公身上,成为主公名声上的一个污点。
皇帝又称圣人。
何谓圣人,便是毫无瑕疵,这也是许多皇帝重视名声的根本原因,是要完美名声不破,身下的皇位就稳如泰山,而未来主公想要争夺天下,一个洁白无瑕的名声是必要的。
陆云皱着眉头,思考了许久,仔细推敲各方面的问题,最后对胡危说:“还请胡统领配合王氏行动。”
胡危说:“先骗他们来么?”
陆云失笑,最后道:“不是,配合他们的行动,将他们先带出幽州,若是我猜的不错,太原王氏虽然和琅琊王氏早已分宗,但是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所以,他们一定是要去广陵投靠司马睿,因为司马睿是琅琊王氏选出来的下一任皇帝。”
琅琊王氏要比太原王氏昌盛的多,已经是最顶尖的世家,琅琊王氏甚至许多支脉都未曾出山,只有数人出仕,却已经惹人夺目。如今掌控皇帝的司马越身边有一位王衍,而年轻被众人看好的司马睿身边则有一位王导。
因为王姓位高权重的人物太多了,坊间甚至流传着“王与马公天下”的说法,王衍、王导虽并非同一脉,却终归都是出身琅琊王氏。
胡危不懂这其中的纠葛,反而奇怪的问:“为何?他们做这种事情,我们还要保护他们。”
陆云却在想着王氏之事,虽然说陆氏自认并不比王氏差到什么地方去,但在如今,几乎所有世家的光芒都被王氏占据了。
散开脑中胡思乱想,陆云微微一笑,虽然如今王氏达到巅峰时期,但陆云这一年多与主公相处以来,心中越发肯定,自己这次的选择要比王导、王衍更正确。
“非是要统领将他们安全护送到广陵,而是离开翼州之境之后就想办法让他们不从青州去广陵,而是兖州。”陆云说:“他们想要去广陵,只有两条路,一者从青州走,一者便是途径兖州。而如今兖州是什么样子,想必你也知道,若是不给他们一点压力,他们怕是就要厚脸皮的从青州了,而主公明面上并不能拒绝他们的请求,所以需要统领想办法。而后续王氏一族只要出了翼州,到底会遇上什么事情,就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了。”
兖州不似幽州那般,民众生活苦归苦,至少还是有政府管理机构存在的,也不似翼州原本一盘散沙,行政维护全靠各个郡守县令,兖州是将领掌权。
而此人名为石勒。
此人最为人诟病的便是出身,乃是奴隶。
前两年天下大旱,闹饥荒没饭吃的也不只是喊人,许多胡人同样流离失所,死于饥饿。
石勒少年之时就显出勇武之气,但是脾气却很暴躁,所以哪怕是同族也有些怕他,但是因为他身手高强,众羯人怕他却信任他。
所以在干旱闹饥荒的时候,他带着一干胡人自卖其身,只为求得活命,从而成为了奴隶。
而几经碾转,石勒最终却在兖州成为了一名小将,原本麾下也只有他的同族之人,但是后来恰巧遇到刘渊攻下并州半壁版图,无论是并州军还是兖州军都出现了溃散等情况,而石勒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将这些残军甚至一些当地的普通农人都拢起来,成为了一支实力强劲的军队。
但是胡族出身的人,一般都是不识字的,他们弓马娴熟,却并不懂如何治理领土,所以石勒即便是拥有了军队,却并不懂该如何为他们找来军饷,找来养活自己的口粮。
不过石勒有自己的想法。
他将草原上的那一套彻底拿出来治理军队,没有粮食?那就抢。兖州残存下的官仓基本上都被他扫荡光了,而之后,他就开始将目光放在了各个乌堡上。
如今兖州境内还存在的乌堡大多是早已建立了许多年,基本上以一族为主,兵力也有一两千人左右,这样的实力才能在乱世之中为堡中所有人保有安身立命之地。
而正因为这些乌堡建立的时间够长,所以堡中必然有着大量存粮,一两年的干旱是影响不到他们的。
所以石勒将自己的目光就放在这些乌堡上。甚至,石勒军中还有人笑曰,那些乌堡就好比是老鼠洞,没有将它们都翻过来,都不知道里面究竟藏着多少东西。
1...9293949596...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