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想到此处,长生也不迟疑,直接无视袭向自己后背的一掌,反手一挥刀砍掉了那个手持短刀冲到自己面前倭寇的脑袋。
之所以如此轻易的将此人头颅砍下,乃是因为在这个倭寇看来,他一定会躲避袭向自己后背的一掌,如果他不躲就会受伤,而他如果躲了,也就没有了出刀的角度。
这几个倭寇虽然不会策应和保护同伙儿,却懂得利用同伙的攻势为自己提供保护,但他们却忘记了利用别人和别人真心帮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在砍掉眼前倭寇脑袋的同时,长生后背也中了一掌,由于他事先已有心理准备,加上出掌的倭寇也没想到自己这一掌真能击中长生,因而并未尽出全力,不过这一掌的力道还是很大,长生在扫清前冲障碍的同时,强忍剧痛借助对方击向自己后背这一掌直接冲了出去。
虽然顺利脱困,长生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可是紫气高手的一掌,他虽然没有重伤吐血,却也是脏腑剧震,剧痛非常。
哪怕痛苦难当,长生也认了,而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他心术极正,愿意为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代价,也愿意为自己想做的事情承担后果,从不贪婪的追求尽得好处,却不受损失。
摆脱几人的围攻之后,长生立刻施出追风鬼步忽闪向南,遇到喊叫着冲上来阻拦的对手也不理会,接连避过十余人之后终于冲出了内层的包围圈儿。
由于追风鬼步是在地面上移动,速度再快也快不过凌空飞渡,而倭寇一方的紫气高手见他要跑,纷纷踏地凌空,抢先去到高处。
不过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长生有了凌空的机会之后却并未提气拔高,而是依旧在林中忽闪疾行。
长生之所以没有凌空飞渡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此时若是凌空拔高,势必成为众矢之的,还不如自地面上移动,追风鬼步玄妙非常,倭寇很难拦住他。二是他有意为杨开等人争取时间,眼下还不是抽身离开的时候。
疾行向南的同时,长生抬头上望,只见大量的紫气倭寇施展凌空飞渡自树林上空飞掠追赶,大部分紫气高手都比较分散,各自为战,只有七个倭寇同行向前。
这七个人共有五男两女,五个男子年纪都很大了,最年轻的也应该在不惑之年,而最老的那个跟瘦猴儿一般,毛儿都白了,八十肯定有了。
而那两个女倭寇一个是个身形瘦小的老太太,而另外一个则是三十出头的年轻妇人,倭寇的身形一般比较矮小,而这个年轻妇人却足有七尺多高,体态丰腴,长的也不难看。
施展凌空飞渡需要催动灵气,只要催动灵气就会显露气色,通过气色可以看出这七个人都是洞渊以上修为,不出意外的话应该都是七大家族的首领。
追风鬼步的移动速度很快,但长生在移动之时需要时刻闪躲前来阻拦的倭寇,如此一来速度免不得大受影响,好在山中多有高大树木,他可以利用这些树木躲闪高处倭寇抛下的火器和投掷的暗器。
最令长生忌惮的是倭寇之中有一部分人是用弓的,不时飞来的冷箭频繁的与他擦身而过,弓箭每个人都可以用,却不是每个人都用得好,这些使用弓箭的倭寇箭法都很好,极有可能是出自同一家族,而飞掠在高处的那七个敌方高手,也有一人背负弓箭,此人应该就是某个家族的头领或是族长,不过此人虽然带了弓箭在身上,却一直不曾开弓,这一情形也令长生压力巨大,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人一旦开弓,自己怕是很难从容闪躲。
片刻过后长生便向南移动了五六里,随即改为向东冲突,不是他有心转向,而是南方已经聚集了大量飞掠先至的敌方高手,他只能被动改变方向。
先前挨那一掌虽然不曾伤及根本,却也令得长生后背剧痛难当,疾行奔跑的同时催动灵气化瘀疗伤,此时他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正引着倭寇的大部队远离营地,而且这些倭寇的注意力全在自己身上,即便杨开等人与留守营地的倭寇动起手来,这里的倭寇也不会注意到营地方位的气色变化。
忧的则是不知道倭寇布阵的覆盖范围,也就无法确定自己有没有离开危险区域,再有就是直到此时七大家族的头领也只是居高观战,并未出手。
其他紫气倭寇虽然也能对自己产生威胁,但这七个人才是真正难缠的高手,这些人之所以一直没有动作,无疑是自重身份,不愿轻易动手,待得他们发现其他倭寇拦不下自己之时,他们势必会亲自出手。
急切的思虑过后,长生收回思绪,催动灵气加速移动,自己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带着倭寇往远处去,自己跑的越远,杨开等人就越安全……





长生 第五百二十二章 争取时间
此番参与偷袭的倭寇人数众多,少说也有两百多人,由于倭寇之中多有紫气高手,这些人可以施展凌空飞渡赶到长生移动的前方落地拦截,虽然大部分试图拦截他的倭寇都被长生使用追风鬼步快速避过,但总有一些倭寇需要他减速闪躲,如此一来速度自然大受影响,其直接后果就是这两百多个倭寇始终阴魂不散的跟在他后面。
虽然长生的目的就是调虎离山,但他却不希望对方跟的这么紧,可不能小看那些蓝气修为的倭寇,他们扔出的暗器和射出的冷箭同样可以致命。
倭寇此番倾巢出动,无疑是想将长生等人一网打尽,但此时杨开等人已经逃脱,只剩下了长生自己,对于倭寇来说其他人跑了也无所谓,只要将长生杀掉他们就大功告成了,毕竟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谁都懂。
长生的后身在先前的爆炸之中被崩飞的碎石多处擦伤,眼见长生后背血肉模糊,而且先前还挨了一掌,一众倭寇激动非常,只当胜利近在咫尺,长生的人头唾手可得。
人最怕亢奋狂热,因为狂热和亢奋会令人丧失理智和清醒,也正因为这群倭寇都处于亢奋和狂热状态,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紧盯着长生,这么多人竟然没人转身回顾营地,也没人怀疑消失的杨开等人去了哪里。
倭寇不回头,长生却回头了,他已经注意到西南方向六十里外有灵气闪动,那里无疑就是倭寇的营地所在,有灵气闪动就说明杨开等人已经开始动手。
练气之人在催动灵气之时会有气色显现,灵气修为越高,气色就越清晰,反而亦然,如果只有红色灵气,隔上两三里就几乎什么也看不到了。
倭寇营地出现的气色并不是双方激烈交战所引起的大量灵气的混杂和交缠,而是频繁出现,一闪即逝的深蓝色,杨开三人都是大洞修为,都是深蓝灵气,一闪即逝的深蓝色频繁出现有两种可能,那就是己方三人手起刀落,营地的倭寇挡者披靡,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余一在频繁的使用无箭神弓,余一的无箭神弓是以灵气化作箭矢,只要开弓就需要催动灵气。
见到倭寇营地出现了频繁闪动的深蓝灵气,长生心中大喜,看来倭寇留在营地的人为数不少,这些人可能灵气修为不高,但对七大家族肯定非常重要,如果不是非常重要,倭寇绝不会将他们带在身边。
为了尽量吸引倭寇的注意力,长生只能略微放缓速度,令更多的倭寇追上来,得让倭寇自认为胜利在望,有成功的可能,如果双方距离越拉越远,倭寇就会灰心丧气,斗志全无。
“长生君,能否留步说话?”高处有人出言发声,七大家族的头领有五个是男子,但为首的并不是年纪最大的那个老头儿,而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长生听到那人说话却不曾理会,对方这话比‘站住,别跑’还要愚蠢,由于他一直在快速移动,令得倭寇始终未能成功布阵,这时候谁停下来谁就是傻子。
“这个抱头狗窜的家伙就是你们所说的唐朝王爷?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年轻妇人言语之中多有轻蔑。
眼见那年轻妇人的汉话说的生硬拗口,长生本想出言讥讽,但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没必要与这些倭寇浪费唇舌,可不能小看这群倭寇的心智,这时候如果开口说话,倭寇就有可能通过他的言辞和语气猜出他此时并不惊惧紧张。
为了拿下长生,一众倭寇亦是尽出所能,除了前后拦截,左右封挡,各种毒镖火器也是拼命的招呼,冷箭暗器一刻也没闲着。
换成旁人,这时候怕是早就被各种五花八门的暗器给射成筛子了,好在长生的追风鬼步诡异玄妙,移动轨迹毫无规律可言,倭寇找不到规律也就做不到有的放矢,只能胡乱猜测,盲目出手。
长生虽然眼下未受重创,形势却也不容乐观,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前方的正面阻截他倒是可以从容应对,但那些自四面八方射来的大量暗器却令他防不胜防,他不怕对方推测判断,就怕对方胡蒙乱猜,推肯定推不准,但蒙却有可能蒙对,只这片刻工夫,他的左腿和左肋已经尽数挂彩,好在只是擦伤,与后身的伤势一样,都未伤及根本。
众人此时位于山区,山里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眼见前方不远处就是一道高高的山脊,长生突然发力,毫无征兆的加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避过几个拦路的倭寇翻过了山脊。
长生加速翻过山脊只是担心倭寇来到高处会转身回望营地,一众倭寇哪知道他在想什么,只当他要趁机逃跑,急忙大呼小叫的追了过去。
山的外面还是山,只不过在两座山峰之间有一条很大的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山谷之间的河道较为狭窄,但下游的河道很宽,急切的观察过后,长生立刻改道西南,朝着宽阔的河流冲了过去。
并不是只有唐人喜欢大呼小叫,倭寇之中亦不乏此类,眼见长生朝着河流冲去,立刻有人扯着嗓子乱叫,“快拦住他,别让他跑了”,“死到临头还想跑?”“丧家之犬,跑什么?”
听得倭寇聒噪鬼叫,长生瞬时火冒三丈,他先前之所以快速移动少有反击,并不是为了强行突围,而是引着倭寇远离营地,而今翻过了这座山脊,倭寇再也看不到营地区域气色的变化,他也再无顾忌,终于可以放开手脚随心反击了。
刚准备骤停转身杀他们个回马枪,转念一想长生又改变了主意,还是不到时候,眼下倭寇虽然看不到营地的情况,却仍然可以布阵将自己困住,好在阻隔地气的阵法无法横跨河流,因为流动的河水会令地气产生严重波动,只要自己冲到河边就再无后顾之忧……




长生 第五百二十三章 后撤受阻
长生之所以冲着下游的宽阔河流移动也只是为了误导倭寇,让倭寇误以为他要跳水逃生,这一举动成功的误导了倭寇,眼见他的移动目标是正南方向的宽阔河流,一众倭寇便抢先去到南方,层层设阻,严加防守。
倭寇此举正中长生下怀,眼见倭寇将阻截的重点放到了正南方,立刻改道向东,朝着东侧较窄的河道冲了过去,实则他只要靠近河流就能防止倭寇布阵,至于河流是宽是窄并不重要。
东面林中也有倭寇布防,为了尽快赶到河边,长生并未与他们动手周旋,而是将追风鬼步施展到了极致,忽闪挪移,避实就虚。
虽然长生改向南移动为向东疾行,却并未逃出倭寇的包围圈儿,眼见长生朝东去了,一众倭寇只当他南行受阻之后无奈改道,为首的倭寇立刻高声下令,整个包围圈儿都随之东移。
长生此时距东面河道不过两里,若是施展凌空飞渡只需一个飞跃就能赶到,但他却不敢施展凌空飞渡,因为一旦身在半空就会彻底失去遮蔽,届时便无法躲避倭寇的冷箭和暗器。
既然是逃,总是会多显狼狈,倭寇只当他急于逃命,慌不择路,纷纷叫骂嘲笑,这些倭寇大部分不会说汉话,但日语长生也听得懂,倭寇的叫骂和嘲笑可谓是声声刺耳,句句诛心。
没有人能将别人的辱骂和嘲讽视为耳旁风,哪怕明知不该往心里去,也难免愤怒生气,长生也不例外,他此时恨不得立刻转身砍死这些不知死活的倭寇,但此时距河边还有一段距离,若是自此处动手,倭寇仍有布阵的可能。
相较于火器和暗器,长生更忌惮对方的冷箭,箭矢疾飞之时产生的尖利破风声森然刺耳,令人不寒而栗,而且箭矢的移动速度更快,他很难在避开前方倭寇的同时从容闪躲。
在距河流不过一里之处,长生终于中箭了,中箭的部位位于左肩,箭矢由何人射出不得而知,但这支箭矢之所以能够射中他乃是因为射箭之人扯下了用来平衡箭矢的尾羽,失去了尾羽,箭矢的准头虽会大受影响,但在疾飞之时却几乎没有破风声,也就很难被感知察觉。
箭矢入体,剧痛刺骨,长生本想反手挥刀将箭矢斩断,但闪念过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儿,如果箭矢留在肉里,会严重影响其左臂的灵活,势必影响接下来的反击。
长生选择催动灵气将箭矢直接震飞,这么做也有弊端,那就是箭矢离体之后,伤口一定会大量流血,但好处是不会影响其左臂的灵活。
眼见此计可行,近处的倭寇纷纷如法炮制,纷纷撕下箭羽开弓激射,经过先前的观察和摸索,他们已经找到了规律,瞄准长生是肯定射不中的,只有朝着他所在的大致方位开弓才有可能误打误撞的命中目标。
为了继续误导对手,长生在躲闪前冲的同时催动灵气,发声长啸,杨开等人离开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倭寇很可能起疑杨开等人为什么在脱困之后不来驰援,长生此番提气发声就是为了让倭寇误认为他在冲先前逃走的杨开等人表明位置并寻求增援。
长生提气发声可以声传百里,但他并不担心杨开等人被自己误导,一来众人相处日久,已经多有默契。二来杨开等人都知道他可以浴火凌空,他如果真的想走,这些倭寇根本拦不住他。
穷追不舍的倭寇本就兴奋非常,眼见长生中箭且发声呼救,越发兴奋,只当胜利就在眼前,全然不知他们追赶的并不是一条丧家之犬,而是一头有意隐藏实力的猛虎。
百丈,五十丈,三十丈,长生冒着箭雨左右挪移,忽闪前冲,险之又险的冲到了河西十丈之外。
一众紫气倭寇唯恐长生疾冲过河,纷纷施展凌空飞渡抢先来到河边,转而全神戒备,意图阻截。
不曾想长生并没有朝着他们冲过来,而是转身朝着后面的追兵杀了过去,倭寇不知道的是长生并不需要过河,也不需要冲到河边,只需看到河边有没有倭寇在布阵就行。
由于没想到长生会突然回冲反攻,近处的倭寇首当其冲的倒了霉,长生有无坚不摧的龙威在手,撄其锋芒者无一不是一刀两断。
隐忍了这么久,长生终于卸下包袱,再无半点顾忌,倚仗着玄妙的身法和绝世神兵与倭寇正面相搏,为了防止倭寇施放暗器和冷箭,哪里人多他就杀向哪里,倭寇先前的辱骂和嘲讽令他憋了一肚子火,能砍头的绝不断臂,能断臂的绝不踹飞,所用全是杀招,所出尽是重手。
长生的突然反攻杀了倭寇一个措手不及,先前还在狂妄叫嚣的倭寇纷纷四散奔逃,见势不妙,几名紫气倭寇疾冲上前迎战,试图缠住长生,其中一人所用的兵器是一把太刀,由于锻造技艺和所用材质要好于寻常倭刀,在与龙威对斩之时竟然不曾断裂。
长生也没想到倭寇还有能够抵御龙威的利器,但他此时已经杀红了眼,一刀被对手抬刀挡下立刻回臂再补一刀,铿锵之下接连三刀,终于将对方的太刀就中斩断,不等其回身躲闪,再补一刀,直接将其横剖开膛。
眼见同伴被杀,另外一名紫气倭寇立刻打起精神准备迎战,不曾想长生并没有攻击他,而是横移转身,朝着外围冲杀了过去,此时近处只有他和那名紫气倭寇,若是他将对手杀掉,外围的倭寇没了顾忌,立刻就会抛扔暗器。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把绝世神兵在手,当真可以提供莫大助力,不但可以斩断对手的兵器,还可以弥补自己刀法的不足,毕竟对手没有可以与龙威抗衡的兵器,他想砍哪里就砍哪里。
就在长生虎入狼群,大开杀戒之时,西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震天巨响。
巨响传来,敌我双方全都愣住了,巨响传来的地方正是倭寇营地所在方位,而随着巨响一同出现的还有冲天的火光和浓烟。
长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倭寇也不是傻子,这声巨响传来的瞬间,己方的意图也就彻底暴露了,这对杨开等人随后的撤退是极为不利的,由此可见这声巨响并不是杨开等人故意弄出来的,而是留守营地的倭寇自忖必死,引燃了营地里的火器试图与杨开等人同归于尽。
震惊的不止长生,一众倭寇亦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到得这时他们方才知道长生是以自己为饵,有意将己方众人引走,以此为其属下争取偷营的时间。
短暂的愕然之后,倭寇率先回过神来,一阵歇斯底里的鬼哭狼嚎,一直不曾参战的七大家族头领亦是面色铁青,如丧考妣,因为每个家族都有人留在营地里,要知道家族不同于帮派,全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而今老弱妇孺被杨开等人一锅端了,其心中的悲痛和愤怒可想而知。
先前出现的巨响和冲天的烟尘说明营地里的爆炸异常剧烈,倭寇关心则乱,纷纷施出身法,想要返回察看。
“谁也不准回去!”为首的中年倭寇高喊发声,“杀了他,为族人报仇。”
听得头领高喊,一众倭寇纷纷驻足止步,随即疯了一般的朝着长生冲了过来。
到得这时,长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以抽身而退了,就在他急切思虑要不要回倭寇营地察看一下己方众人是否受伤滞留之时,突然心中一凛,随即感知到自己的一息灵气出现在了正北百里之外。
杨开等人离开山洞时他曾经给过杨开自己的灵气信物,并约定杨开等人去到安全区域之后就以灵气信物通知自己,而今自己的一息灵气出现在了正北方向,这就说明杨开等人已经全身而退,而先前倭寇营地的剧烈爆炸极有可能是他们使用某种方法设置的延迟机关。
想到此处,再不迟疑,不等狂叫杀来的倭寇近身便催动纯阳灵气,自周身催生火焰,转而离地升空。
正准备浴火加速,不曾想那名为首的中年倭寇突然现身近前,转而凌空起脚,直接将其踹了下去。
变故突生,长生惊诧非常,急坠落地的同时再度催生火焰,借助火焰,疾飞向东。
不等其飞出十丈,那名为首的中年倭寇再度现身近前,一股精纯的太玄灵气随即袭来。
此番长生终于看清了,此人所用的并不是身法,而是某种可以瞬间移动的法术……




长生 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围
长生的浴火凌空迅捷无比,他本以为只要施出浴火凌空就能从容离去,不曾想两次尝试都被这个太玄修为的中年倭寇拦下,第一次倭寇趁其不备踢中了他的肩膀,第二次他有了防备,不等对方灵气近身便反运灵气极速后退,险之又险的避过了对方击向自己三阳魁首的致命一掌。
长生对自己的浴火凌空很是自信,因为浴火凌空是凭借高温烈火破空加速,速度远比寻常的凌空飞渡要快的多,这个中年倭寇之所以能够拦下他并不是因为其身拥太玄修为,也不是因为其身法异常玄妙,而是此人能够施展一种瞬间移动的法术。
长生急退之时背西面东,恰好看到此人再度施展这种瞬间移动的法术,不同于余一施展正眼法藏时需要抬手环臂,此人只是双手交叉胸前,做了一个怪异的指诀,随后双臂外探,彷如开门一般无中生有的推开了两扇由深紫灵气幻化的方形大门。
余一的正眼法藏乃佛门神通,开启的虚空玄门为圆形,外围有银光闪动,而这个中年倭寇开启的两扇方形大门当是道家的某种法术,因为由深紫灵气凝聚的两扇大门上隐约可见两条黑白分明的阴阳鱼正在急旋游动。
当年朝廷武举比试时长生一直在场外观战,由于比武的胜败关系到门派的存亡,三清各宗便不敢有所藏掖,对阵之时无不尽施所能,但是似这中年倭寇所用的这种法术,中土的道人貌似并不会,由此可见此人所用的这种法术极有可能是某种中土已经失传的上古法术,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这种法术是由这个倭寇的先人或是其本人自创的。
可不能小看日本,要知道眼下大唐不过七千七百万人丁,而根据礼部的记载,此时的日本至少也有一千万人,一千万头猪里面也有几只聪明的,更何况是一千万人,其中出几个旷世奇才也在情理之中。
推开紫气玄门之后,中年倭寇立刻疾冲入内,在其进入玄门之后,两扇深紫色的玄门随即消失,由于正面相对,长生便看的真切,中年倭寇进入紫气玄门之后,两扇紫气玄门虽然很快消失却不是瞬间消失,其间还持续了不到一滴水的工夫,这一点与余一的虚空玄门极为类似,在余一进入虚空玄门之后,闪着银光的虚空玄门也会稍有持续。
长生原本正在疾飞向西,眼见那中年倭寇冲进了紫气玄门,知道他要来阻拦自己,急忙骤停转向,改飞正北。
长生刚刚凌空转向,中年倭寇便现身近前,中年倭寇的大力踢踹与长生的浴火加速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长生险之又险的避开了中年倭寇灌注灵气的一脚,朝着北方疾飞而去。
由于不曾与对方对掌互攻,长生便不确定对方的灵气是否异于常人,不过自己在施展浴火凌空之时炙热烈火萦绕全身,这个中年倭寇竟能近身强攻而不惧烈火高温,这便说明此人有避火护身之法。
七大家族虽然分属不同门户,但是这个中年倭寇却能指挥众人,统一调度,由此可见此人极有可能是七大家族推举出来的头领,此人会说汉话,眼见长生向北飞去,立刻故技重施开启紫气玄门,与此同时用汉话高声骂道,“可恶的唐狗,残杀老幼,屠戮妇孺,今日不将你碎尸万段,我雾隐青一当剖腹自裁!”
长生听到此人言语的同时,中年倭寇已经出现在了他的正前方,长生见状心中猛然一凛,由于对方出现的异常突然,双方相距太近,此时已经来不及减速转向,情急之下只能兵行险着,改横飞为侧飞,试图自中年倭寇右侧贴身飞过。
1...199200201202203...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