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得到长生肯定回应之后,青龙立刻开始释放自己的木属灵气,青龙不比人类,体内灵气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宣泄,青龙五行属木,山上的树木在青龙木属灵气的控御感应之下,纷纷拔地而起,急飞上天,
大量参天巨树突然急飞上天,情形异常诡异,敌我双方见状纷纷惊愕仰望,当众人抬头上望之际,更加诡异的情形再度出现,原本完整的树木离地之后极速分解,化作漫天木屑。
不等众人回过神来,那漫天的木屑便彼此吸附,互相聚拢,眨眼之间化作无数根半尺多长的尖锐木刺。
待得看到漫天木屑化为万千木刺,倭寇立刻反应过来,纷纷发声高喊,与此同时四散躲避。
但他们反应还是慢了半拍,不等他们寻到藏身之处,尖锐的木刺便如雨点一般急落而下。
由于此前青龙聚势不曾彻底完成,此番凝变的木刺便没有笼罩姑婆山的所有区域,只笼罩了山顶和后山,长生之所以急于神授青龙施展法术,乃是因为南坡的倭寇正在向北坡移动,此时正好来到山顶附近,此时催生木刺箭雨,可以将青龙的法术施展到极致,如果等到倭寇全部来到北坡,与己方众人混战一处,他就会投鼠忌器。
空中的木刺异常密集,疾落而下,几乎覆盖了整个山顶和北坡山腰以上的大部分区域,由于青龙凝变木刺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倭寇都毫无防备,更来不及寻处躲避,漫天木刺落地,整个姑婆山瞬间一片惨叫,凄厉哀嚎声传四野,上冲天际。
由于山中大部分树木都被分解毁去,长生自高处便能清楚的看到地面上的情况,不过群攻之后,大部分倭寇都趴伏在地,短时间内他也无法准确判断敌方具体的伤亡人数。
就在长生低头俯望之际,青龙的神识缥缈传来,由于心灵感应传递的只是想法情绪而不是具体的语言,便无法准确的用言语描述,大致意思就是契约已经完成,自己即将离去。
不等长生送出感谢的意念,青龙便消失不见,它已超凡入圣,灵识可以自由来去,自别处再聚肉身。
失去了落脚之处,长生便不得长时间凌空,下落之后急切四顾,倭寇知道危机已经过去,纷纷离地起身,目测估算,死在木刺箭雨之下的倭寇至少也在千人以上,而被木刺所伤者亦有千人左右,按照半数重伤计算,大约还有两千五百个倭寇仍有再战之力。
这样的结果长生并不满意,但是没办法,北坡的倭寇有很多围聚在少林武僧周围,他无法精准掌控木刺落下的位置,只能确定个大概,再加上姑婆山范围很大,倭寇站位较为分散,如此一来漏网之鱼自然很多。
身为己方统领,长生必须前瞻远顾,统揽全局,但急切的观察和权衡过后,他所得到的结论却无比糟糕,交战之初是六十对四千,敌我双方是一比七十,而那时自己还不曾召唤青龙,而今杀手锏已经使用,敌我双方是四十对两千五,差不多是一比六十,而且己方还多了不少伤员,这样的结果已经不能用糟糕来形容了,简直是必败无疑。
长生落地之后立刻拔刀参战,与此同时再度自心中斟酌估算,奈何越是细算,心情越是沉重,幸存的这两千五百个倭寇都是没来得及参战的,但凡参战的大部分都被己方杀掉了,也就是说这两千多个倭寇体内的灵气都是盈满状态,而己方众人的灵气却多有损耗,自己当年在新罗的战绩是一比一百七,但是除了自己和同尘,己方参战之人估计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虽然估算结果非常不理想,长生却不曾灰心沮丧,因为类似恶劣的情况他此前经历过好多次了,知道情况越是不利,越是要打起精神,什么哀兵必胜,纯属胡扯,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决不能垂头丧气,长吁短叹,那样只能死的更惨,只有强打精神,迎难而上,才可能扭转劣势,走出困境。
就在长生杀掉几名倭寇与大头等人会合之时,身后不远处突然传来了少林武僧的唱佛之声,“南无阿弥陀佛。”
起初长生并未在意,只当山中各处此起彼伏的倭寇惨叫令哪个武僧又动了恻隐之心,不过很快又传来诵佛之声,一声接着一声,声调各不相同,明显不是出自同一人之口。
长生皱眉回头,却发现一众少林武僧都在浴血厮杀,根本无人唱诵佛号。
就在此时,又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再次传来,此番长生听清了,诵佛之声出自处于众人保护之下的重伤武僧之口,只是一声,随后便没了动静。
眼见近处的几个武僧面露悲伤,长生陡然皱眉,冲距自己最近的武僧急切发问,“怎么回事?”
“我们来时已经商议好了,若是伤重不治便提前圆寂,绝不拖累他人……”
长生 第六百一十章 永不言败
听得武僧回答,长生心中猛然一颤,他没想到这些身受重伤的少林武僧竟然如此决绝,除了无比的震惊,亦有满心的愧疚和自责,少林武僧是他请来的,这场战事原本与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今却血洒岭南,战死他乡,身为始作俑者,他难辞其咎。
不止长生震惊愧疚,大头等人亦是如此,他们原本对少林武僧多有不满,倒不是看不上僧人的品行和修为,而是不认同他们的迂腐和古板,只因一群女倭寇褪去衣裳就令他们阵脚大乱,损兵折将,在这些重伤的少林武僧自行圆寂之前,他们还在为这些无端出现的伤员会拖累己方众人而犯愁,不曾想这些重伤的少林武僧却选择了自行圆寂,此举直接颠覆了他们对少林武僧的印象,少林武僧的确优柔寡断,古板守旧,但由此产生的恶果他们却没有让他人替自己承担,自己犯下的错误自己扛,自己酿下的苦酒自己喝,他们可能不果断,但他们很勇敢。
待得回过神来,长生急忙高喊制止,“诸位大师,无需如此,我等并肩作战,理应共同进退。”
长生喊罢,身后再无南无阿弥陀佛传来,不是那些重伤的武僧听从了他的劝告,而是处于武僧保护之下的那些人大多已经战死,重伤的不过五六人,在长生发声之前已经尽数圆寂。
没有了后顾之忧,同尘立刻沉声下令,“布少林罗汉大阵!”
听得同尘言语,一众少林武僧立刻改环形防御为进攻阵势,少林寺的罗汉大阵并不是无形的阵法,而是一种彼此协作,互相配合的进攻阵势。
此时的姑婆山依旧是一片哀嚎,大量被木刺所伤的倭寇一直在凄厉惨叫,所受伤势不足以致命的倭寇并不会大呼小叫,负痛惨叫的多是重伤濒死的倭寇,而濒死时的惨叫撕心裂肺,凄厉非常,正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各处传来的惨叫令得那些并未受伤的倭寇心惊肉跳,士气大减,而少林武僧则是满腔愤慨,越战越勇,下手也越来越重。
同尘领军阵前,距长生等人较近,见长生面有愧疚,同尘便出言说道,“王爷无需伤怀,肉身本是皮囊,我等比丘并不看重。”
听得同尘言语,长生心头略轻,他是道士,道家和佛家对肉身的看法截然不同,道家将肉身视为修炼鼎器,求的是金身永存,但佛家却并不看重肉身,他们追求的是元神不灭。
临阵对敌,最忌分神,长生强定心神,回头冲同尘等人大声说道,“这姑婆山周围有倭寇布下的阵法,而今布阵之人已经被我们铲除,我们与倭寇都被阵法困在其中,谁也不得抽身,稍后我们会近身为诸位大师补充灵气,以备久战之需。”
倭寇之中有不少听得懂汉话的遣唐使,长生大声说话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若不提前跟少林武僧打好招呼,杨开靠近之后他们便会不明所以。
长生言罢,回头看向杨开,杨开会意,转身后退,而大头三人亦随之而去,三人联手重伤活捉,转而交予杨开转移灵气。
在此之前长生的心情一直很是沉重,前瞻估算的结果也不甚理想,但细想之下,自己已经做到了物尽其用,青龙虽是龙属,却毕竟不是神仙,在灵气不曾盈满的情况下,一记木刺箭雨杀伤倭寇一千多人,这已经是极为恐怖的事情了,对于这样的结果,自己不应该遗憾不满,若是完全随自己的心意,恨不得风雨雷电和各种法术都让青龙施展个遍,将倭寇杀的片甲不留才好,但凡事不能尽如人意,青龙在只有七成灵气的情况下,能杀伤倭寇一千多人已经很不容易了,做人不能欲求不满,贪得无厌,恨不得所有的好事儿都让自己占了才好。
此外,他此前也只是对双方实力进行了估算,却忽视了很多细节,首先就是转瞬之间死伤了一千多人对倭寇士气的影响,此举对倭寇士气影响极大,直到此时倭寇仍然惊魂未定,心有余悸,而此起彼伏的凄厉惨叫更是令他们心神不宁,士气萎靡。
再者,此前自己还忽视了杨开的存在,杨开的周天神功可以夺他人灵气为己所用,有杨开在,己方就有用不完的灵气,而大头等人亦明白杨开的重要性,不需他出言叮嘱便随行协助,贴身保护,如此一来己方胜算大增。
长生手持龙威,专挑敌方紫气高手和那些试图施放暗器的倭寇下手,与此同时自心中总结梳理,有些道理只有亲身经历之后才能明白,面对巨大的困难,永远不能胆怯悲观,只要迎难而上,总能找到机会逆转翻盘。
由于长生此前已经与少林武僧打过招呼,故此杨开靠近之后他们便暂停攻击,主动配合,由于他们体内的灵气并未耗尽,故此每个武僧补充灵气所需的时间都不长。
倭寇本就惊魂未定,再见己方同伴被大头等人抓走并吸取灵气,心中越发惊慌。
眼见己方分明占据了人数上的优势却被长生等人打的节节败退,分队领兵之人情急之下高喊呵斥,试图阻止己方颓势,但此举也直接暴露了他的头领身份,长生施出追风鬼步自人群之中穿越而至,手起刀落,先断倭刀,再枭其首。
类似的分队头领共有九人,此人一死,其统领的那队倭寇瞬时群龙无首,本就无心恋战,而今失去了头领的督战和统领,瞬时作鸟兽散,溃败奔逃。
这队倭寇一直与少林武僧近身混战,受木刺箭雨影响较小,还余下数百人,数百人同时后撤,场面瞬时失控。
见此情形,长生心中大喜,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哪怕敌人占据了人数上的优势,只要他们溃败,再多的人也没用。
眼见倭寇溃逃,杨开等人和一众少林武僧便暂停补充灵气,乘胜追击。
长生冲在阵前,类似的情况他此前曾经多次经历过,知道此时若是高喊缴械不杀定能起到极好的效果,但几番思虑,他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原因也很简单,他对倭寇深恶痛绝,有心全歼,不愿受降……
长生 第六百一十二章 重整旗鼓
长生的想法是乘胜追击,全歼倭寇,不过很快他就发现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倭寇溃败之后四散奔逃,想要追上他们倒也简单,但是在杀掉几人之后,其他人已经趁机跑远,看似己方占据了上风,实则杀敌数量远不如先前。
见此情形,长生自心中急切思虑,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趁倭寇斗志全无穷追猛打,尽可能的扩大战果。二是放缓节奏,拦下一批倭寇,为己方众人补充灵气。
凡事都有利弊,这两条路亦是如此,如果一味地穷追猛打,倭寇无处可逃,势必狗急跳墙,亡命反扑,要知道己方目前所占据的优势并不是实力上的优势,只是士气和势头压过了对方,倘若倭寇亡命反扑,己方很快就会陷入劣势。
若是放弃追赶,拦下一批倭寇为己方补充灵气,倭寇就能得到喘息之机,待得他们回过神来,必定大举反击。
急切的思虑之后,长生最终选择了后者,倭寇在逃无可逃的情况下一定会进行反扑,届时己方众人灵气多有损耗,单靠杨开一人,来不及为少林武僧补充灵气,
想到此处,长生便催动身法疾掠向南,转而挥舞龙威横移拦截,将几十个跑在后面的倭寇拦了下来。
大头等人与长生多有默契,不需长生开口便洞悉了他的意图,立刻兵分两路,左右合围。
“诸位大师,拿下他们,补充灵气。”长生冲随后赶到的同尘等人高声说道。
听得长生言语,一众少林武僧立刻一拥而上,少林寺的点穴功夫精妙非常,一阵捶打戳点,几十名倭寇或瘫软倒地,或呆若木鸡。
杨开见状立刻催动周天神功,将倭寇的灵气转移给少林武僧,此番出战的少林武僧皆为紫气修为,而被拿下的倭寇多为蓝色灵气,一个倭寇的灵气不足以将一名武僧的灵气补满,有些武僧灵气耗损严重,杨开需要吸取三四个倭寇的灵气才能为其补满。
杨开此时被少林武僧围在中央,不虞受到倭寇暗算,长生和大头等人便没有守护在旁,而是疾掠东南,将近处的倭寇捉拿带回。
就在己方众人忙着捉拿倭寇补充灵气之时,山顶传来了倭寇的高声呼喊,“列队集合,伤重不治的武士,别让他们为敌所用,立刻动手,送他们一程。”
“王爷,这家伙在鬼叫啥?”大头问道。
“他在召集倭寇重新列队,”长生随口说道,“担心咱们吸取伤兵的灵气,他们要将伤兵尽数杀掉。”
“他娘的,这都是群啥人哪,自己的同伴也杀?”大头鄙夷撇嘴。
二人说话之际,各自拿住了一个倭寇,眼见其他倭寇已经逃到了远处,四人便带着抓来的倭寇调头回返,大头个子太小,带不了人,他抓到的那个倭寇便由释玄明拎着。
此时倭寇已经开始屠杀己方伤兵,山中各处的惨叫哀嚎正在逐渐减少,分散在各处的倭寇纷纷向高处移动,重新站位列队。
倭寇需要时间稳住阵脚,己方也需要时间转移灵气,倭寇知道己方在做什么,己方也知道倭寇在做什么,但眼下双方谁也没有精力前去干扰对方。
“他们知道杨开的周天神功能够吸取并转移灵气,”长生冲大头等人说道,“接下来一定会不惜代价杀掉杨开,你们要全力保护。”
待大头等人点头应声,长生又看向同尘等人,“诸位大师,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战事短时间内不会结束,如果谁的灵气即将耗尽,就高声唱诵佛号,我们会设法转移补充。”
眼见长生说完,己方武僧并未尽数给与回应,同尘便沉声说道,“此战我等众人皆听王爷调度。”
听同尘这般说,一众少林武僧这才点头回应。
长生与众人说话之时,杨开一直在为少林武僧补充灵气,不曾有丝毫耽搁,他很清楚虽然此时敌我双方暂停厮杀,却并非偃旗休战,哪一方先准备好,哪一方就会率先发起进攻。
就在双方紧锣密鼓进行准备之时,姑婆山西南方向突然传来了轰鸣雷声,青龙归去之后姑婆山上空的乌云也随之散去,但此时雷云却再次自西南方向凝聚。
“是不是张真人跟倭寇的法师在斗法?”大头仰望长生。
长生缓缓点头,身为上清道士,他自然分得清作法感召的天雷与寻常天雷的区别,根据时间推算,赶去黑水沼泽召请玄蛇的倭寇法师这时候也应该回来了。
“张真人为啥跟他们斗法?”大头疑惑追问。
此番长生没有回应,因为大头的疑惑也是他的疑惑,根据事先的约定,张墨将布置看守阵法的倭寇杀掉之后任务就完成了,接下来只需作法生风就行,她没理由与倭寇短兵相接。
“如果张真人不想露面,他们应该找不到张真人。”余一出言说道。
长生知道余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在宽慰自己,但他却不愿自我安慰,“所有的阵法都有阵眼,他们斗法的区域很可能就是阵眼的所在,谁掌握了阵眼,谁就掌握了阵法的关闭和开启。”
长生言罢,大头等人恍然大悟,尽皆点头,长生所说确有道理,此时双方主力都被困阵中,阵法之外的张墨和倭寇法师没有拼命的理由,除非是争夺阵法的阵眼,谁控制了阵眼,谁就能为己方主力留下退路。
严峻的形势本就令长生心情很是沉重,而张墨与倭寇法师的斗法更是令其忧心非常,因为开战之初他是自南面攻进来的,赶往黑水沼泽的倭寇法师恰好自其不远处经过,他清楚的看到赶往黑水沼泽的倭寇法师有七个人,其中三人为紫气修为,张墨以寡敌众,处境堪忧。
就在长生为张墨担忧之际,倭寇一方抢先有了动作,一队先前不曾参战的倭寇,四五百人,狂吼着自山顶疾冲而下。
眼见倭寇率先发难,长生急忙收回思绪,转身回头,只见杨开仍在为少林武僧转移灵气,眼下还有十几个倭寇不曾被吸取灵气。
长生回身拔刀,冷视敌群,“准备迎战…...”
长生 第六百一十三章 近朱者赤
由于同尘先前已经明确告知少林武僧此战听从长生调度,故此听得长生言语,除了几名正在等待补充灵气的武僧,其他武僧纷纷拿起兵器,开始凝神戒备。
见少林武僧一字排开,长生急忙出言说道,“倭寇居高临下,俯冲加速,我们人数较少,横队拒敌对我们多有不利,改竖列!”
长生的本意是让这些少林武僧站到自己和大头等人身后,不曾想听他这般说,一众少林武僧竟然争先恐后的跑到了他们前面,此时大批倭寇已经冲了过来,长生有心冲锋在前也来不及换位调整,无奈之下只能由少林武僧居前。
少林武僧冲在前面无疑是出于好意,但这种做法却并不明智,因为倭寇经过助跑加速,冲到近前时速度很快,惯性也大,此时最佳的应对方法就是快刀斩乱麻,将冲在前面的倭寇快速斩杀,以此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少林武僧用的都是寻常兵器,很难将倭寇及其所用的兵器一刀两断,如此一来,后方的倭寇就会趁机近身,与己方展开混战厮杀。
事实证明长生的担心并非多余,由于倭寇人数众多且来势迅猛,前面的少林武僧虽然打杀了几个倭寇,却也让随后冲上来的倭寇找到了近身的机会,这些倭寇也知道自己不是少林武僧的对手,近身之后并不与武僧拆招对攻,而是直接揽腰抱腿,用上了市井泼皮的群殴手段。
俗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少林武僧怎么也没想到这些身为日本武士的倭寇竟然会使出如此下三滥的手段,一时之间被倭寇搞的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见此情形,长生等人立刻疾冲上前,施以援手,释玄明绿沉枪急挥环舞,将所有试图硬冲上前的倭寇尽数刺杀。而大头则将阴阳双轮反扣双臂,令其自旋急转,急闪腾挪,为受制于倭寇的少林武僧解围。
长生将灵气灌注刀身,催生刀芒大肆砍杀,利用倒地的尸体牵制后方倭寇。余一则是频繁开弓,将那些试图抛掷暗器的倭寇逐一射杀。
四人合力,不但顶住了倭寇的亡命前冲,还将几个深陷重围的少林武僧自敌群之中救了出来,由于出手及时,少林武僧大多毫发无损,身上不但没少什么东西,反倒多了东西,其中一人背后多了一具抱着自己腰身的无头尸体,还有一人袈裟上多了两只胳膊,另有一名武僧的腿上多了一颗死不松口的人头。
清理掉身上多余的物件,几名武僧顾不得喘息,立刻加入战团,而此时杨开也将最后几个倭寇的灵气吸走并转移给了少林武僧,随即抽出工布杀到了长生近前,与长生等人并肩作战。
此番短兵相接,这些倭寇明显改变了打法,拼命前冲,全然不管什么招式,只求能抱住己方众人的腰身和腿脚,令己方不得随意移动。
虽然倭寇的这种打法近乎无赖,却极为有效,倘若己方众人被其抱住,随后冲上来的倭寇立刻就会痛下杀手,而想要应对倭寇这种无赖打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冲上来的倭寇一击毙命,不给他们同归于尽,玉石俱焚的机会。
长生等人用的都是绝世神兵,一刀下去连人带兵器,直接一刀两断,摧枯拉朽,干脆利索。
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曰: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也的确厉害,而身为少林寺的紫气高手,这些武僧虽然低调谦逊,内心深处却也知道自己是武林高手,自傲不会有,但自信却是有的,不过在亲眼见到长生五人并肩作战之后,他们方才知道自己真的差的很远,平日所学只适用于寻常的比武较技,临阵杀敌当真多有不足。
长生也察觉到少林武僧临阵对敌之时存在缺陷,但他并没有因此小看了这些少林武僧,因为这些武僧所用的少林功夫虽然不尽相同,却无一例外的炉火纯青,已趋化境,想要做到这一点,非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不可为之,这些武僧之所以在临阵对敌之时多有被动,也并不是学艺不精,而是始终存有慈悲之心,佛门严禁杀生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东西,不会因为他或是张墨的一番告诫,亦或是与倭寇有旧仇就能彻底更改。
己方先前暂停追击,利用抓来的倭寇为少林武僧补充灵气,而与此同时,倭寇一方也趁机稳住了阵脚并对倭寇下达了明确的命令,此时倭寇的进攻简单直接,就是拼命前冲,无法自正前方靠近便绕到左右或是后方,冲上来就抱,抱住就咬,形同疯狗。
由于心存慈悲,遇到类似的情况少林武僧第一反应就是设法挣脱亦或是将对方踢出去或甩出去,最狠的也不过是重创敌人头颅,但长生等人不管这套,枭首毫无迟疑,断臂眼都不眨。
长生等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乃是因为多经战事,已经习以为常,再有便是心中清明,没有无谓的纠结,任何试图伤害自己的人都是自己的敌人,别说是一群穷凶极恶的倭寇,便是一群老弱妇孺,他们也绝不会有丝毫迟疑和些许手软。
经历的战事越多,长生等人越能感受到神兵利器的不可或缺,此时武僧所用的朴刀早就卷刃,而己方众人所用的兵器却依旧锋利无比,这几件兵器都得自倪家,每一件都是绝世珍宝,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世人没有能力拥有很贵的东西,于是只能自欺欺人的欺骗自己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哪怕很廉价也是最好的,真相其实不是这样的,真相是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最好的一定是最贵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