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秋水晴
身为后宫女子,娘家便是她们的脊梁骨,那定然是要亲近娘家的。
皇后殿下若是娘家能让她依仗,那定然也是会亲近的,只是可惜皇后殿下的娘家不仅不能为她撑腰,还要往她心中添堵,她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将娘家之人尽数贬出长安。
杨玉秀的娘家就是武则天母亲的娘家。
杨氏本就是高门望族。
杨玉秀亲近娘家是很正常的事情。
武则天倒也不反感杨玉秀亲近娘家,武家的人指望不上,她自然就只能指望母亲的娘家人了。
她若是没指望杨家人能为她所用,当初又为何要选杨玉秀入主东宫
如今杨玉秀入宫了,杨家就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地位。
杨思俭既能为皇后殿下所用,也能为圣人和皇太子所用。这几个人之中,他总不能哪边都不靠。
而刚才皇后殿下轻飘飘的一句话,却也让库狄氏听出了几个意思——
皇后殿下跟杨思俭地嘀咕着要把武家的子侄召回长安。
杨思俭将此事告诉了太子妃杨玉秀。
而杨玉秀或许是在闲聊的事情又将此事告诉了小公主李沄。
以上几个意思,层层递进。
杨思俭是不是因为不乐意武家人回来,所以才会去跟太子妃嘀咕的他是不是想要借太子李弘,阻止皇后殿下召回武家的子侄
太子妃得知此事后,为何要将此事告诉小公主
虽然皇后殿下如今已经打消了要将武家的子侄召回长安的念头,但心中的疑虑却并未褪去。
朝堂之上,深宫之中,步步惊心。
若不能小心谨慎,便会为他日埋下祸患。
库狄氏略微沉吟了一下,便笑着跟武则天说道“库狄记得公主尚未满四岁时,第一次出宫,是奴陪着她一同到了骊山脚下的梨花苑。那是奴和公主第一次见到太子妃,太子妃那时不过十三、四岁,容貌清丽绝伦,性情端庄温婉。皇后殿下还记得吗那时贺兰小娘子也在梨花苑中。”
武则天冷笑,“怎么不记得”
贺兰那个小妮子入宫不成,便对她怀恨在心。
当初长姐与母亲去世,杨思俭受她所托,到国公府帮着贺兰敏之处理国公府的庶务。那时贺兰氏骤然失去了外祖母和母亲,贺兰敏之与杨思俭说担心贺兰氏伤痛过度,希望杨玉秀多去国公府陪伴阿妹。
杨思俭欣然同意,便时常带着女儿到国公府去。、
谁知后来杨玉秀被选为太子妃之后,贺兰敏之与贺兰氏二人包藏祸心,想要坏了杨玉秀的名节。
幸亏那时李沄淘气,要苏子乔半夜三更爬墙进贺兰氏的屋子装鬼,才撞破了贺兰氏兄妹的奸计。
库狄氏望着武则天的脸色,温和笑道“奴至今还记得太子妃得知贺兰小娘子想要害她时的神色。太子妃是个温顺纯良的年轻娘子,在家中时听从父亲的安排,如今入主东宫了,每日到清宁宫晨昏定省,风雨不改。她对周国公和公主是发自内心的爱护。”
武则天望向库狄氏。
库狄氏迎着皇后殿下的目光,笑着说道“皇后殿下与杨侍郎说过要将武家的子侄召回长安之后,杨侍郎心中大概也惦念着周国公。毕竟,周国公到长安之后,便是杨侍郎帮扶着,人心肉长,周国公性情聪颖讨人喜欢,杨侍郎和太子妃待他总与旁人有些不同。大概是怕武家的那些郎君们回来长安后,会欺负年龄尚小的周国公吧”
武则天心中的疑虑稍退。
库狄氏又说“皇后殿下本是太子妃的表亲姑姑,如今她入主东宫,您与她便是亲上加亲。日后若是太子殿下有什么事情令她委屈了,能为她主持公道之人,除了皇后殿下还能有谁呢她亲近娘家,不也是亲近皇后殿下么”
皇后殿下也是杨家的人。
如果不是皇后殿下念着自己母亲的娘家族亲,杨玉秀纵然是国色天香,性情好得能被人夸到天上去,也入不了东宫啊。
李沄出宫,自然是不知道进宫的库狄氏和母亲说了什么。
如今已经八岁多的小公主和永安县主出宫都是小郎君的装扮,既然是小郎君,出宫当然也就不爱待在马车里。
李沄骑着父亲给她的白雪,惊鸿还站在白雪的背上,跟着小公主一起出宫。
周季童骑着高头大马,但是已经靠近护国寺,几人的坐骑都不能疾驰,周季童牵着白雪的缰绳,回头看着站在白雪背上的惊鸿,笑着说道“我时常听永安说起惊鸿,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它呢。”
李沄坐在马背上,看着站姿十分神气的惊鸿,也笑了。
“是么反正季童表兄都在宫里,等哪天四兄要敲羯鼓的时候,让他喊你去承乾殿。惊鸿会踩着鼓点摇头晃脑,很可爱。”
“我听说过的。”周季童微笑,“其实惊鸿小时候,我也喂过它的。”
李沄有些惊讶,“真的么我怎么从来没听季童表兄说过”
周季童呵呵地笑,“那时我已经在宫里了,平日在宫里当值,我住的屋子跟子乔的屋子相邻。惊鸿小时候,天一亮就要嘎嘎乱叫,那时我晚上当值,翌日还要被它吵得不得安宁,真想剃光它的毛。”
站在白雪背上的惊鸿似乎是听懂了什么,一双懵逼的眼睛瞪向周季童。
李沄伸手,轻轻抚摸着惊鸿背上光滑的羽毛。
想起从前的时候,周季童嘴角忍不住微微扬起,“那时候我以为是子乔这个家伙非要养的,差点因为惊鸿跟他干架。可苏子乔这家伙,一点都不客气,他有时候当值,便将惊鸿扔给我看着,那时宫里还有野猫出没,他还威胁我说若是惊鸿少了一根羽毛,便要找我算账。”
李沄从周季童嘴里听着关于苏子乔从前的事情,倒也感兴趣。她啊了一声,然后好奇问道“那季童表兄是被威胁了,还是奋起跟子乔决斗了啊”
旁边的周兰若咯咯笑,“肯定是被威胁了啊。狭路相逢勇者胜,四兄的功夫虽然厉害,可子乔的更厉害!”
周季童没好气地看了自家阿妹一眼,“是是是,什么事情就你知道得最清楚。”
周兰若哈哈大笑。
李沄也没忍住笑意,想起苏子乔,小公主又不免多说了一句,“我已经两年多没见过子乔了。”
周季童笑道“很快就能见到了,今年过年子乔要从西域回长安述职。”
李沄闻言,眼中一亮,“是么我怎么没听说”
“大概是因为西域军务繁忙吧。我昨日见到了苏奉御,他说圣人赐给子乔的府邸已经建好,他打算抓紧时间整理一下,好让子乔回来后便正式迁进去。唔……我还听说苏奉御和裴尚书为子乔定下了一门亲事,未免夜长梦多,苏奉御打算趁子乔回长安述职的这段时间,抓紧时间按照六礼提亲迎亲。”
李沄瞪大了眼睛,随即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怎么感觉苏子乔成亲的事情,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子乔再不成亲,他的阿兄急得都快哭给他看了!
第95章 有匪君子25
095
李沄听说苏子乔过年的时候会回长安,心里有点高兴。
于是一路上嘴角都是微扬着的。
已经两年多没有见过子乔了,他如今是什么模样
李沄站在护国寺的大雄宝殿中,前方佛像供奉着香火,小公主双手并拢,闭上眼睛向佛像许愿。
一愿父母安康,二愿盛世太平,三愿身边亲人平安喜乐,岁岁长相见。
唔……末了,李沄没忍住又多许了一个愿望,希望在西域吃沙子的子乔,早日功成名就。
李沄和周兰若拜完菩萨,照例要去找妙空大师。
不止是李沄要去找妙空大师,李显也是要去找妙空大师的。
自从李显在护国寺这儿得了番薯种子之后,对种地之事便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番薯种好了,推广了,父亲和母亲也不逼着他读书写字了,还能时不时往百草园里跑。李显的百草园在周国公武攸暨的设计下,妥妥是长安周边数一数二的度假胜地,皇家宗亲的子弟,都视能被周王李显邀请到百草园为无上的荣幸。
周王李显大概是早些年的时候被阿妹敲竹杠敲多了,因此如今看到种番薯种香料可以有暴利,干脆就在百草园种起了香料。
番薯是父亲和母亲说了要推广的,推广番薯没有钱,可是有父亲和母亲的赞赏,李显十分乐意。
种茶树,那是必须的。李显跟父亲讨百草园的时候,父亲本是犹豫着是否要划给他的,后来是阿妹听说他要种茶树,去父亲的长生殿撒娇卖萌,不仅让父亲把百草园拨给了他,初始两年还有司农寺的人在百草园帮忙。
如今茶树种好了,小周国公武攸暨在煮茶喝茶上又玩出了新花样。
李显琢磨着改日让阿妹宴请长安的小贵女,显摆一下煮茶分茶之术,就不愁茶叶卖不出去。
李显都想好了,如今有斗鸡斗狗斗蛐蛐,也可以有斗茶啊!
武攸暨煮茶分茶的时候,能用茶汤分出不同的字体和图案来。李显就琢磨着改日让小贵主们都学了煮茶分茶,然后让她们一块儿玩的时候,就煮茶斗茶,看谁在分茶时用茶汤分成的图案维持的时间比较长。
在年轻的贵女圈里推广煮茶分茶之术,得靠阿妹帮忙。
李显想到每次找阿妹帮忙的时候,都会被阿妹狠狠地敲竹杠,就愁上眉头。
当然,这想法暂时还不太成熟。
而且李显觉得将这事情交给武攸暨去办,难度会降低许多。
周王李显在跟妙空大师说起他的这些想法的时候,妙空大师没忍心说周王掉钱眼里去了,只是很是含蓄地念了声“善哉”。
李显望着妙空大师,突发奇想,“妙空师兄,你不是要去西域么自从三年前,吐蕃大军被薛仁贵率领的大军打败之后,如今西域诸国总体平静。两年前,苏子乔还给朝廷上了折子,说如今大唐与西域形成的商路安定繁荣来之不易,为了鼓励大唐和西域诸国进行交易,他还特别请求朝廷在商路沿途加强兵力,保证商人安全。妙空师兄要去西域,除了给我带一些香料回来,不如也带一些茶叶去。”
妙空大师“……”
妙空大师微笑,“周王,何必要小僧带茶叶去呢小僧一路风餐露宿,饿一顿饱一顿的,带了茶叶到西域,约莫那茶叶也该变味儿了。苏将军驻守安西四镇也有好几年,西域诸国的贵族定然也与他有相交。这等高雅之事,平民也欣赏不来,您何不准备几份包装精美的茶叶以及茶具,让苏将军带到西域,送给西域诸国的贵族”
李显一听,觉得此话有理,便不再提让妙空大师带茶叶到西域的事情。
妙空大师暗自松了一口气,这几个小郎君,个个都不是省事儿的主。
尤其是李显,一天一个想法,再这么折腾下去,妙空大师觉得自己早晚能被这个顽主折腾得油尽灯枯。
要不是看在李显在百草园把番薯种好了,还在大唐境内推广了,妙空大师哪能这么好耐心跟他凑一起聊香料。
由此可见,有的人一辈子只需要做成一件事情,便已足够了。
李显跟妙空大师唠嗑的时候,武攸暨去找妙手大师了,春天之后,妙空大师要去西域,妙手大师则是打算去巴蜀一带。
当初由武攸暨和雍王李贤一起交给妙手大师的那张路线图被妙手大师改了许多,改完之后妙手大师觉得还是得按照画好的路线图,从巴蜀走到长安考察一下。
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亲自走一趟会更好。
武攸暨听了妙手大师的说辞,觉得此举不错。
他的老师阎立本在世前,曾跟他说,从巴蜀修路到关中的想法是不错的,但如今边境不定,大唐的壮丁们都被抽去打仗了,不宜大兴建筑之事。妙手大师从巴蜀走到长安,还要实地考察,说不准也要几年的时间,到那时,说不定大唐边境已经安定,将士们可以解甲归田,自然便可以种田修路。
等到妙手大师回长安,说不定他也已经被皇后姑姑安排了差事。
但修路这件事情,他会一直记得的。
太平说,希望西域到大唐的商路,不仅仅是到长安而止,她希望大唐与西域的商路,一直从西域诸国,贯穿大唐东西。商路要贯穿大唐,谈何容易,但他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推进此事。
至于薛绍,他和李旦两人在大雄宝殿拜完菩萨之后,便去跟护国寺的方丈商讨出资修佛祖真身的事情。
几个小家伙在护国寺忙乎了大半天,在快到黄昏的时候,才转回长安城中。
武攸暨要回国公府,至于李沄和两位兄长,他们要跟着薛绍一起到城阳长公主的公主府去。
城阳姑姑生病了,他们都想去看望一下姑姑。
至于周季童,这些长公主的孩子们,从小就是混在一起长大的,城阳长公主的几个儿子跟周季童都很熟,再说周季童即便是不去看望城阳长公主,身为羽林军护送公主的小分队队长,他怎么着也是要到公主府的。
几人离开护国寺的时候,护国寺已经不接待香客了。
可有一辆马车却径自从后山的山路直奔护国寺。
李沄和周兰若都有些惊讶,谁在这时候去护国寺
周季童看了一眼那辆马车以及跟在其后的几十个随从,笑着说道“这好像是常乐长公主府的马车。”
常乐长公主府的马车
众人的眼睛齐刷刷地落在了周王李显身上。
李显被看得一愣,“看我干什么”
李旦抿着唇笑,说道“上次我和三兄到护国寺的时候,便看到了清平带着侍女们到护国寺上香。她上香很有讲究,必须要上当天的第一炷香,如今这么晚去护国寺,想来是要在护国寺过夜,要上明日的第一炷香吧”
李旦的话才说完,,前方的马车迎面便险些撞上了挑着扁担的农夫。
马车却停都没停一下,扬长而去。
农夫虚惊一场,却也忍不住骂骂咧咧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