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方宅十余亩[系统]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宁雁奴
真真是妙手回春!
以此,故事作出了结论:
鬼击者非神鬼作祟也,大力宣扬迷信不可取,奇症自有缘由,只需找到病源、弄明病机,对症下药则药到病除。
妥妥的“走近科学”之风范。
对天朝老祖宗心怀感念的郁容,忍不住夹带了“私货”。
用上一点字数,描写了张仲景的生平,及其著写的《伤寒杂病论》。
反正是“架空”,他就“任性”一把呗,爱咋写咋写。
一不留神,将全文读完了。
郁容……
颇感自我良好。
捧着书册暗自陶醉,好半晌,他才强自压下小小得意的心情。
照系统评价,这一篇也就不功不过,平庸之作罢了。
远不到自满的时候。
定了定心,郁容阖上《武林志》,想起周兄的“约稿”,开始思考起下一篇该写甚么。
一直推倒重写的“产论十说”,他一方面还是各种不满意,另一方面觉得,其与《武林志》当前的风格不相符。
暂不作发行考虑。
转而又想到了《鬼击》,说起张仲景,郁容自然而然就忆起了名医秦越人,亦即传说中的“扁鹊”。
同为四大经典之一的《难经》,尽管学术界对其作者与成书年代有诸多争议,但不少人倾向于是为扁鹊所作。
郁容个人也是赞同这一看法,或者说他认为,《难经》是辑录秦越人的佚文而由后世医家编纂成书的。
扯远了。
说起扁鹊,除了见蔡桓公,另有一比较经典的故事,便是其“起死回生”救回“已死”虢太子的事迹。
郁容轻拍了下脑门,心里一喜。
对呀,他可以继续发扬“走近科学”的神,以虢太子以及扁鹊的另一位病人赵简子为原型,照着《鬼击》的风格,再写一篇《尸》嘛!
尸之症,其实属于“中风”。
病源是各类原因所致的脑部严重损伤,进而神志丧失、其状若尸,或是心腹卒痛,癫狂肢厥,不省人事。
按照朝人当前的主流认知,尸者受鬼箭突刺,阴气侵体,阳气骤降,以至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引发卒厥。
尸与鬼击不是同一病症,但相关神鬼之说,却是大同小异,颇有几分相似。
拿来瞎编“聊斋”故事,不要太得心应手。
郁容忍不住给自己一个赞,自觉这主意太妙了。
确定了主题,换汤不换药地编了个神神鬼鬼的故事,便是下





方宅十余亩[系统] 分卷阅读315
笔开始写的事。
然而……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寻常喜欢看书的郁容,一想到让自己写东西,还得用文言文,做到文理与医理兼具,恨不得以头抢地。
尤其是他的文言文老师,聂昕之此刻不在身边,下笔之时真真心慌。
一整个上午,只写了寥寥几个关键词,诸如“尸”、“扁鹊”,加起来不到二十个字。
“公子。”
木板门被轻敲了敲,是专司本草的贺校尉。
郁容搁下毛笔,转身看去:“贺校尉,有什么事吗?”
贺校尉说:“乌云寨大王派了一位采药人,道可以给吾等做向导。”
郁容毫不迟疑道:“快请人进屋。”
“诺。”
采药人是个黑小子,郁容看着颇觉得眼熟。
可不眼熟麽。
就是第一天刚到,那个对着他和聂昕之吹口哨的小鬼头。
小鬼头其实不太小,有十五六岁了吧。
黑小子龇牙咧嘴,一见他便是叽里呱啦说了一大串。
郁容:“……”
有听没有懂,这边的方言听着根本就是外国语嘛!
好在,郎卫中能人无数。
便有一人,也是熟悉西琴地形,擅长这一带多种方言的人才。
他与郁容解说道:“此人唤马牙风,对白泥山,包括附近的龙岩山、牛舌山,药材分布极为熟悉。”
郁容有些。
叫什么不好,怎地起名“马牙风”?
不是他想吐槽,而是作为一名医者,实在不能忽视马牙风即是新生儿破伤风的中医病名。
一瞬的走神,郁容遂拉回跑马的思绪。
郎卫在继续说:“他适才对您说,每年在十月初,这里都要下上好几天的雨,建议如要采药,这一旬正是最好的时节。”
这样吗……
郁容沉吟了少刻,看了看门外天色,视线回到马牙风身上,温声问:“听闻龙岩山药材最多,去那里采药,可是得寻夜宿之所?”
马牙风听了郎卫的“翻译”,便是手足舞蹈,呱呱咕咕又说了好一通。
告知问话的年轻大夫,龙岩山有好几个可以藏身的山洞,还有两个猎户的木屋。
郁容颔首,遂望向贺校尉等人:“今日时辰尚早,我欲往龙岩山寻药,你们……”
一众人等异口同声:“吾等誓死保护公子。”
声如钟磬,亢亮铿锵。
郁容:“……”
煞有其事的,阵势够排场,但……
他又不是上战场!
还誓死呢……
黑小子在一旁倏而吹起了口哨。
郁容回神,对郎卫们微笑道:“便劳累各位力士了。”虽然搞得有些夸张了,但该感谢还得感谢。
转而他看向马牙风,浅浅一笑:“也麻烦你了,马……小哥。”
马牙风也不知听没听懂,口哨吹得更来劲儿了。
“等等,”周祯急匆匆地跑进,“还有我,我跟你们一起。”
郁容疑惑道:“周兄新婚大喜,怎么不多陪陪新……乌寨主?”
周祯满不在意地摆摆手:“乌云出寨子了,怕是得有好些日子不得归来。”语气一转,道,“我对采药一事颇有好奇,小郁大夫若不嫌弃我拖累,不如我也加入你们。”
郁容更觉奇怪了。
那位乌云大王搞什么?成婚第二日就不着家……
“……如何?”
听到友人之问,郁容不再乱想。
各人有各人的难处,乌云大王到底是一寨之主,说不准有什么急事,周兄作为新嫁郎都不在意,他一个外人瞎叨叨个啥?
“自是欢迎之至。”
险些忘了,周兄之志在于医之一道上,其对药材感兴趣不是理所当然麽!
浩浩荡荡的小二十人,带好数量足够又好用的采药器具,以及简单换洗衣物与干粮净水,直朝龙岩山而去。
郁容走在鸟道上,微有些许心神不属。
这一条路,正是聂昕之去往西琴经过的山道之一。
不管是钻着脑筋思考写文章,或者现在忙不迭地跑山上寻药采药……归根结底,是想让忙碌充塞一把脑子,不让自己胡乱散发脑洞。
也得心情烦躁难安,平白让自己难受。
为甚烦躁,又为甚难安……
一种莫名其妙的直觉罢!
郁容暗暗摇头。
甩开让人不舒服的直觉。
该改掉没事爱乱想的毛病,尤其直觉这玩意儿……
他的直觉就从没准过好麽!
想当年,为买奶茶过那条马路时,还莫名直觉自个儿会遇到福事呢,结果……穿越算不得祸事,但也谈不上是“福”吧?
当然,到了如今,不管是祸或者福,因着聂昕之的存在,转祸为福、福上加福。
“小郁大夫,凤仙草!”
周祯大惊小怪的呼声,让郁容回过神。
“周兄看花眼了,此为凤仙花。”
周祯默了默,语气迟疑:“这不是祛风湿的透骨草?”
郁容失笑:“凤仙花的草茎确有活血止痛祛风湿的疗效,药名为凤仙透骨草。”
周祯面上一松,不等他再出言,便听年轻大夫继续说道
“但透骨草是透骨草,若说倒刺草,周兄应该更熟悉。”
周祯恍然大悟:“我知道,也是能祛风胜湿的。”
郁容颔首:“确实,不过透骨草与凤仙花是两类植物,光是形态就相差很大。”
周祯遂又问:“那凤仙草呢?”
郁容没立刻给予回答,目光扫视了一圈,看到石头阴处一丛鳞毛蕨,指了指:“喏,那就是凤仙草。”
周祯皱了皱眉。
郁容笑了笑:“绵马贯众周兄想是十分了解。”
周祯点点头。
“凤仙草的大块根茎作药用,其名称即是绵马贯众。”
周祯露出了悟的表情。
为再各种瞎想,郁容果断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山道边上出现的药材上。
极为详细地为“纸上医家”的友人说明诸多药材的相似与不同,遇到相对罕见的,或者比较得用、品相好的药材,便就地采摘或挖掘。
譬如绵马贯众。
凤仙草也即粗茎鳞毛蕨,并非西南独有的植物,这玩意儿在湿润的山林谷地常能见到。
不稀罕,但胜在眼前得用。
处在换季易得流感的时候,正适合拿这玩意儿作预防。
反正随手挖掘一些备着用也不麻烦。
郁容半蹲半跪着地,左边是认真听讲的“好学生”周祯,右侧是此行的“助理”贺校尉。
他轻言轻语,主要是跟贺校尉说明着朝没发掘用途的药材。
有些药材也不是多罕见,或可能正是太寻常了,就是一路边野草,人们习以




方宅十余亩[系统] 分卷阅读316
为常了,反倒疏忽了用途。
譬如现在说着的白花蛇舌草。
在田埂之间不要太常见,其主治功能一大堆不提,现代时不少癌症患者喜欢拿它作泡茶喝,只因其有一定的抗癌效果,然后被传得神乎其神,都成“神草”了。
夸大之说且不提,白花蛇舌草确实是一味好用,关键是便宜的药材。
然,依照贺校尉的说法,朝尚没医者拿它入药,或者说,起码在典籍上没有有关白花蛇舌草的药用记录。
“大、大大”
郁容闻声转头,是进了山就撒了欢跟猴子似的乱跑的马牙风。
几日相处,让他与这位西琴小哥混得挺熟了。
郁容知晓了,马牙风原来在出生时真的得了马牙风。
幸亏得遇一国赤脚大夫相救,这才活下来了,故此就有了这样一个古里古怪的国姓名。
马牙风则跟着郁容学了些国官话,目前尚停留在“大夫”只会说“大大”的水平。
黑小子抱着一个毛茸茸的小家伙,手舞足蹈,给郁容炫耀,勉强说了几句国官话,便控制不住呱唧呱唧换了西琴方言。
郁容好笑地摇头,目光一转,看向其怀里的……土拨鼠?
小小的,大概是幼崽。
“马牙风,”相互熟悉了也便没顾忌,郁容直呼其名字,“快放了它吧,被你快勒死了,也怪可怜的。”
没说的是,这山间野生小动物,身上不了有些小虫子,咬着了可就不好。
马牙风也不知听没听懂,转身抱着土拨鼠继续玩着。
郁容摇摇头。
十五六岁的小子,有时候小大人般的鬼机灵,有时候又特别幼稚,跟个六七的小鬼似的,调皮捣蛋。
不过……
郁容疑惑,这西南又热又潮,有野生的土拨鼠吗?
可惜他对动物的分布了解,远不如对植物的认识。
想不出个所以然,便没再深究。
正待再劝马牙风发了土拨鼠,忽然看到一个好像是乌云寨子里的人直朝这儿跑来。
“公子。”
“翻译官”郎卫传达着来人的话语:“乌云寨主请大家即刻回去,说有急事。”
郁容不由得皱皱眉,视线飘到那位乌云寨人身上,看其神色有些紧张的样子,不由得生出些许不好的直觉。
遂不再犹豫。
“如此便下山罢。”
尽管想找的天麻没找到,但山在药材不会跑除非不巧全被人采挖了等有空暇,再上山寻药就是。
第179章
山道难走。
有些路段陡峭险峻,天色渐渐晚了,光线昏暗,行走在嶙峋山石间,众人不得不翼翼小心,以至严重耽搁了回程的脚速。
赶回乌云寨时天完全黑了,差不多是亥正。
乌云寨主一看到郁容一行人,连句客套的寒暄也省了,冲众人匆匆一拱手,神色严肃、语气干脆:“西琴出乱子了,或可能波及乌云寨。”
郁容闻言一惊。
周祯更是着急,抢先问出了口:“什么乱子?危不危险?”
乌云没直接回答他,目光掠过其夫,落在了一众的领头者的大夫身上:“夜里走山路危险,所以小郁大夫,”又看了看周祯,眼神有丝丝温柔,“劳你带上小红,明日起早尽快离开白泥山,只要能进仙门镇就好。”
仙门镇名为镇子,实为国在西南道的最后一座边陲城市,规模不大、颇是繁华,仅仅在籍住户便逾万户。
边城自有重兵把守,西琴、南蕃与国的交流往来,必得经过这一道重要关隘。
郁容并没立刻应答或拒绝,眉头不经意地轻蹙,拐弯抹角地问:“不知乌寨主接下来有何打算?”
乌云洒然一笑:“请小郁大夫放心,我乌云寨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郁容有点汗。
尽管不合时宜,仍是禁不住暗道,这位女大王此刻真真有“山大王”的风范。
乌云笑罢,话锋一转,正色道:“你们是人,西琴的事和你们没关系,何必平白搅入乱局,”稍顿,视线又落在了周祯身上,语气和缓了些许,“放心,便是再大的乱子,西琴没人敢闹到仙门镇去,诸位不必担心自身安危。”
郁容微叹。
比起自身安危,他更牵挂的是深入西琴的兄长,也不知乌云寨主所说的乱局,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望……
周祯的声音当即响起:“寨子有危难,我怎能在这时离开,抛下你独自回国?”
特别地义正言辞,铮铮铁骨。
乌云毫不客气地说了一句:“你不离开会拖累我,留下也帮不了甚么。”
周祯瞬间被梗着了,嘴巴张合了数次,讷讷不能言。
郁容同时也被了。
乌云大王说得可真扎心了,虽说也许是事实,可周兄怎么也是好心罢。
心里这样想想,看周祯没有一丝不虞的样子,便也没不识趣地多嘴。
敛起纷乱的思绪,郁容对乌云拱手:“累乌寨主神了,如此待明日破晓,即刻便出山。”说罢,补充了句,“乌寨主尽情安心,我等会照顾好周兄。”
周祯弱弱出声:“我自己能照顾自己……”
另外两人根本没听在耳里。
乌云复又回以一礼,感激道:“便拜托小郁大夫了。”
周祯插嘴:“我……”
郁容勾了勾嘴,直道:“不叨扰二位了。”望着友人嘱咐,“周兄今晚好生休息,明日赶路会很辛苦的。”
言罢果断不再滞留。
回到暂宿的木屋,郁容躺在草席上辗转反侧。
说着让周祯睡好,自个儿反倒无法入眠。
一会儿想到下落不明的小叔,一会儿忆起乌云寨主说的乱子……那种让人不舒服的直觉在心间萦绕不去。
也不知,兄长现如今到了哪里、在做甚么?
理智让他力图冷静,相信以聂昕之的能耐,面对无论什么样的乱局,皆是从容自如;
感情上真恨不能“胁下生双翼”,飞到兄长身边,亲眼看到对方平安无恙才好定下心。
算了算了。
还是别瞎想。
早说了西琴民风彪悍,寨子之间打架是常有的事,聂昕之也不是头回往西琴腹地,干啥子自己吓自己?!
挺尸!
郁容合紧双目,挺了半天的“尸”,猛然一个骨碌坐起身。
安安静静地躺着,根本没法控制住天马行空乱飞的思绪。
越想,心神越不宁。
郁容决定给自己找点事忙,最好忙得大脑满满的,就没心思胡思乱想了。
可这大半夜的,能忙个啥子?
接着写《尸》篇?思绪混乱,头脑根本是一片空白,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楞楞




方宅十余亩[系统] 分卷阅读317
地傻坐了小半晌,忽是灵光一闪,郁容快速拾好自己,动作小心打开门,悄无声息越过住了郎卫的屋子。
黑漆漆的天空骤然闪过一道青光。
郁容下意识地顿住了动作,遂闻得轰然一声雷鸣,不由微微一怔:
这深秋天的,时近孟冬,居然打起了雷?
民间迷信说法,“秋天打雷,遍地是贼”,是灾祸的预兆。
念头一转而过,便抛开了全然没科学根据的说法,郁容提起脚速,几个步子来到另一道木板门前。
轻手轻脚。
一间不大的小木屋,原本是空荡荡的,这时堆满了各色植物全草、果实或块茎。
既然睡不着觉,不如来处理一下药材罢。
有些根茎,诸如泽泻、党参,或是石斛、生地,一时半会儿没法作晒干或炕烘处理,铺些干沙放入箩筐里便能作新鲜药材的贮藏。
郁容绕屋转了一圈,发现以贺校尉为首的一干郎卫,行事极为妥帖。
干燥沙子层层铺就,看着规整不说,某些药材特地按照“对抗贮藏法”两两同贮。
譬如,这回遇到了在国罕见、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的龙脑树,从其树干中析出的龙脑香便是天然冰片,与灯芯草贮藏在一起,便有“藏留防耗坏”的作用。
除此,外围散放着花椒、白矾等可有效防虫的药材。
郁容左看看、右看看,感觉根本无需自己再做甚么。
贺校尉他们太能干了。
没活儿做也没所谓,本就是消磨时间。
便从储物格里取出一只手套戴好,郁容慢条斯理地挨次翻看着这回的获。
诸多药材,或是常用但着实好用,品相也好的,或是罕见名贵,甚至堪称是珍稀的。
比如前有提及的龙脑香。
不承想在龙岩山的北山麓居然长着好一片的龙脑树林,仅是获得的冰片便抵得上这一趟奔波了。
除了龙脑香,在白泥山的南山找到了正适合采的石斛。
尽管不是“声名卓著”、有仙草美誉的铁皮石斛,紫皮石斛作药用时与铁皮石斛没太大区别。
当然在功效上,紫皮石斛显得相对较弱。
但勿论如何,在这个时代,不管是哪一种石斛,都是名贵难得的药材。
哪怕比之铁皮石斛不如,这么多的紫皮石斛胜在数量够多嘛!
石斛补益气阴,归入胃、肾、肺经,十分适用官家与聂暄的病情,作滋养调理用不错。
还有三七,除了匡万春堂,当前大多数药局鲜少有供货的。
再如黄,这个世界倒是早有药用记载,可惜稀罕的程度堪比人参。
同样是大丰。
主要是这一趟带的人手够足。
除了贺校尉这样通本草的“专业人才”,剩余郎卫也是经由聂昕之有意识挑选的,皆对药材略知一二。
不需郁容怎么吩咐,这些能干的小伙子便在可见的距离内,分散四方,恨不得将地皮搜刮三尺。
加上向导马牙风,说其鬼机灵吧,却又挺实诚,特别会带路,在其指点下,一行人寻药采药的效率得以极大的提高。
获丰硕根本是理之当然了。
可惜临时有变,缩短了采的时日,否则这一趟的“行商”,说不准真得大发一笔了。
事实也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西琴,与资源丰富的国,交流往来主要依赖的就是药材买卖。
当然了,名贵药材之所以珍贵,便在于其稀罕了。
只能说这一趟运气极佳,正好又赶上了秋末接近冬初,是大多数药材的采季。
尽管最想要的天麻没找到,龙脑香与黄可谓是意外之喜。
除此,郁容没放过相对普通的药材,比如朝没药用记载的牛大力等。
诸多西南地以外也易寻到的药材,如连翘,正是黄翘采的时候,郁容没少采摘其果实。
包括山药啊,黄苓及党参等等,是为常用药。
作为倒卖药材的“行脚商”,大老远的跑一趟西南,当然要尽可能“”更多的“货”,再多药材也不嫌多。
伪装伪到底。既然说西琴出了乱子,他们这一行人数较多,多少有些打眼。
因着满屋子药材,而不由欢喜的年轻大夫,一时忘了此先的烦闷焦躁,拿起一枚“生姜”正是难得之极的黄细细翻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唰啦啦的雨声让陶醉在药材堆里的郁容回了神。
下雨了?
用干沙掩好黄,郁容端起油灯,走至门口,打开了木门。
劲吹的急风打灭了灯火。
郁容没在意,随手寻了个地搁下了油灯,赶紧出门关好木门,以防止风将雨水吹到了药材上。
木屋是有檐廊的,只是风急雨猛的,人在檐廊下站了没一小会儿,身上的衣服便被渐湿了。
1...100101102103104...1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