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宅十余亩[系统]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宁雁奴
“是小鱼大夫吧?”开口的正是坐着的那位,“可算回来啦,我快疼死了。”
可真看不出来。郁容暗想。待他卸了背篓,走近那人跟前,才发现对方约莫没说笑。
二十出头的青年,娃娃脸自带笑意,给人一种倍感亲近的感觉。看他还能开玩笑,好似十分轻松的模样,实则脸色煞白,大概疼得厉害,嘴唇都在发抖。
郁容没心思纠正他对自己的称呼,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其病情上。
一边问询症状,一边把脉。得知其一天都在快马赶路,因觉腹中饥饿,半途中在一家路边小店,吃了两大碗冷食。等再次上路后不久,就感到腹痛,一开始是忍了,谁知越来越疼,已经忍耐不了了,在路过镇子时,让药房坐诊大夫扎了几针。
哪想那几针根本没效果,当时是止了痛,上马没走半个时辰,又一次腹痛难忍,甚至比先前更疼了。不仅疼,身体开始发热,胃里还恶心,差点没吐出来。
实在撑不住了,哪怕知道再走几十里就有一座城……路过青帘时,还是选择了下马休息,打算碰一碰运气,看村里有没有大夫,然后就被人介绍到了这儿。
听罢,郁容心中大概有数,嘴上没多言,移开了诊脉的手,直接要求按压一下病人的腹部。
疼得那人直抽着冷气。
“怎、怎么这么疼,大夫……”
郁容手,淡定说道:“没什么大碍,肠痈罢了。”
“肠痈?”病人有些惊讶,“之前那个大夫说是胃寒,吃了冷食才发作的。”
郁容呵呵一笑,不做评述总不好说人家遇到了庸医吧?
之前的男人,也即自称是病人兄长的那位,这时开口了,没头没尾的:“四逆散?”
郁容微怔,继而摇头:“肠痈将起,还是用大黄牡丹汤吧。”
四逆散确实可以治肠痈,不过也得看情况。说起来,据他目前了解到的,国医者特别爱用四逆散,简直快奉其为万能药了。
“我这正好有药,现在就可以煎上一剂。他的情况不算坏,不出两剂应能恢复如常。”
幸好,今天去镇子上补充了药材,否则,就算弄明白了病症,还得浪时间去抓药,病人可要受罪了肠痈,亦即现代人熟知的“阑尾炎”,疼起来真真是要人命。
娃娃脸病人面色灰白:“大夫,你有没有法子先给我止个疼啊?”
等煎药……可得还要好半天。
郁容颔首道:“也好,我先给你针刺一下。”
中医有时候确实挺麻烦的。像阑尾炎这种病,放到现代,病人疼得受不了,很多都是直接做手术,把阑尾割了。
好在,这一位的情况确实不算严重,要是化脓甚至穿孔了,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情况就危险了,治疗起来会非常麻烦。
郁容倒没太担心,治疗别的病,他不能说怎么随心所欲,但是阑尾炎嘛……他的外祖父极为擅长这个,他从小就见识过不少病例,现在自己行医了,应对起来很有一套章程,也算得心应手。
要给病人针刺,最好让对方躺在床上。
义庄里只有郁容一个住户。没等他纠结,要不要让病人躺他的床上,那一直没作声的两人,十足具有行动力的,快速将隔壁拾好了,用不知道做什么的布料铺在了木板上。
病人脱衣躺了上去。
郁容不由得对这一行人好感大增……行动有素,特别有纪律的感觉。想了想,他没怎么犹豫,唤着那两人:“两位力士,竹篓里有专门煎熬药的瓦罐,还请你们帮忙清洗干净,找些柴禾,待我为这位……针刺之后,正好可以煎药。”
倒不是他不客气,为了尽快缓解病人的痛苦,不得不赶时间罢了。
“倒是忘了,在下姓赵,小鱼大夫唤我烛隐即可。”
显然,聂昕之的昕之,或者赵烛隐的烛隐都是表字。
郁容年龄不满二十,理应无表字,便道:“敝姓郁,幼名为容。”
“小鱼大夫竟是还不及弱冠吗,当真是英雄出少年。”
刚才含蓄地纠正称谓的“
方宅十余亩[系统] 分卷阅读11
小鱼大夫”,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拿出系统奖励的金针……长长的金针,在灯火前,闪耀着寒光
“开始吧。”
取穴阑尾、足三里、阿是,有发热恶心之症,配穴曲池、尺泽加上上脘、内关。
“……怎么没用,还是很痛哎!”
郁容瞥了眼安安静静地等在旁边的聂昕之,再看这咋咋呼呼的家伙,心里纳闷这对兄弟的差距还真大。
“小鱼大夫,你没弄错吧?”
瘫着脸的“小鱼大夫”,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就是打麻醉止痛,效果也没这么快好不好!
只道:“再忍忍吧,我现在去煎药。”
“喂,小……”
“赵烛隐。”
一直沉默的男人突然出声了。
“是,老大。”
“噤声!”
“……”
赵烛隐霎时蔫了。
郁容忍俊不禁,觉得这对兄弟蛮好玩的,兄长看着严肃古板,弟弟则太跳脱了,不过……
都不是普通人吧!
别看赵烛隐吵闹闹的,须知,这家伙可正忍着阑尾痛呢,如此举重若轻的表现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郁容回了房间,竹篓里今天买的东西,在他吩咐之后,被那二人一一拿出,放在桌上整齐摆好了。
煎药的瓦罐刚洗净,柴禾也准备充足了。
没急着拾其他的物件,他打开装药的布包不同的药材又分别用了不同的纸包好挑出大黄牡丹汤的主药。
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及芒硝,又加了一点白术、甘草……说起来,这不是传统的大黄牡丹汤的方子,是他根据系统的药典,学到的更奇妙的一种搭配,会比原方更有效果。
“有需要帮忙的吗?”
郁容回过神,看向不知何时走近的聂昕之,默了一会儿,忽是笑开了:“如此,就劳烦昕之先生帮忙堆个灶罢!”
这个灶,可不是用来熬药的厨房有个土炉正适合瓦罐煎药而是用作煮晚饭的。
还没吃晚饭的小郁大夫表示他肚子饿了。厨房的灶太大,不适合他才买的用作烧饭的吊罐。
不想去客栈买吃的,下午在镇子上得来好东西,晚上不烧好,既怕隔夜不新鲜了,又想吃得心痒难耐。
所以须得新搭一个火灶才行,可一时又抽不开身……现在有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聂昕之未见丝毫推辞:“好。”
郁容顿时愉悦了:“门口就有土基,随便用。”
聂昕之颔首,当真出去搭灶了。
作者有话要说:聂普,字昕之。
赵是,字烛隐,熙和大长公主之孙,聂普的表弟,逆卫副指挥使。
第7章
没有月色的夜晚,天黑得彻底。
小院里,火光跃动。“噼啪”几声,正是柴禾燃烧的声响。
土基上架着一个吊罐,伴着蒸腾的热气,屡屡肉香弥漫了开来。不远,土炉上的瓦罐也冒起了阵阵热气。中药特有的气味,与肉香纠缠,糅合在了一起,形成一种殊异的香味儿。
郁容下意识地深呼吸了几口,只觉这香味儿沁人心脾,十分好闻……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对这种气味敬谢不敏。
待药煎好,给赵烛隐喝了,就将盛药的瓦罐起、保存好。
这样的一剂药,可以熬煮三顿,然后再煎第二剂。
现今,该做的都做了,只等着汤药起效。对此,郁容毫不担心。
便有了闲心,忙活起自己的晚餐了。
吊罐里的肉,烧的差不多七成熟。取今天买到的香料,按照不同分量,一一搁进去。
自然,晚餐光有肉不行,还需主食。
郁容装模作样地回了房间,从床底下实际上是储物格里找出了一个大号的砂锅和一小袋粳米。
总共就两升粳米,全部淘洗了,砂锅就着土炉,烧煮了起来。
都是今天下午在镇子上买的。说什么买药材,实际除了那一布包的药,余下的都是跟吃有关的,器具、食材,买得有些多了……最后,不得不悄悄挪移了两样,放进储物格里,才没把竹篓直接压坏了。
为自己准备着晚餐的郁容,没忘客人的存在,邀了几人等会儿一起用饭。
既客已临门,又是吃饭的时间,留人吃一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虽说一下子消耗光了本打算分几天吃的储备。不过,他对这几位的印象颇佳,纵是萍水相逢,若能结下一段善缘,不啻为妙事一桩。
以聂昕之为首的三人,推辞了好一番,得知郁容直接煮上了五人份的晚餐,便也不再忸怩,接受了他的好意。
郁氏独家秘方的卤肉终于好了。
砂锅里的米也在这时烧开。
郁容先去揭了砂锅的盖,用勺子在沸腾的米汤里,搅拌了一小会儿,遂捞出半熟的米,逼掉汤,盛入洗净放在一边的陶罐。原本两升的米,只留了不足半升的分量。
将陶罐封好口,埋入另一边吊罐下烧得正旺的柴火里。
便掩了火,让肉继续焖着。郁容放手不管,注意力集中到砂锅这边,挑挑拣拣的,寻了几味药性极为温和的草药放入,少许的米与充足的水汤,正适合熬上一锅粥。
待吃了药的病人觉得腹痛好转,十分不安分地从床上爬起,跑到院子里围着肉香四溢的吊罐打转时,郁容觉得是时候吃晚饭了。
屋内窄小,不方便一伙大男人用餐。
不知名姓的两位力士主动帮忙,将郁容房间里的简易方桌抬到院中。
那一位聂昕之也没有干坐着,很自觉地替看着就“弱不禁风”没力气的小大夫,把滚烫的装满汤汁与大肉的吊罐提到了桌上其上放置了石板,用来隔热,防止烧坏了木质桌面后又帮着从余烬尚存的火堆里,掏出了焖着米饭的陶罐。
被抢了活的郁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揭盖了。
打开陶罐。粳米煮成的白饭,光闻着味,就觉清甜香醇。虽然分量略少了些,不过还有一大砂锅的粥,够几人吃饱了。
砂锅里的粥,稠而不浓,够盛上六七碗的,尽管添加了药材,量却不多,又养胃滋补身体,正常人吃了只有好处。
最后,郁容揭开了吊罐的盖子。
两斤的大肉,又加了小半斤的干香菇,浸没在半大锅的汤汁里,看得人食指大动。原就四溢的香味儿,在这一瞬间引爆了嗅觉,引得人恨不得直接扑上去抱锅狂吃……郁氏独家秘方,绝对不是开玩笑的话。
至少,几人当中性格最跳脱又特别自来熟的赵烛隐,已经馋得不行了,目光灼灼地等着主人家正式开饭……倒不能指责其太过失礼,毕竟这大半天的他实在被折腾狠了,肚子里的东西吐了泄了,早已空空,偏偏还是个大食量,乃至,腹痛还没
方宅十余亩[系统] 分卷阅读12
彻底消去,他就忍不住想吃饭了。
郁容同样饿了,没特意讲究个什么一二三的饭桌礼仪,随意招呼着几人,便正式开饭啦。
也是苦了他,这国只有早晚两餐,先前他没法自己烧饭,一天只吃两顿,虽然也不是真的被饿着了,可总觉得心里慌。今天更是忙了一天,原想吃个午饭的打算,最后尽顾着瞎忙活了没实现。
“那个,小鱼大夫,我为什么只能喝粥?”赵烛隐看着自己碗里的清汤寡粥,不由得皱了皱脸。
“你还在病中,最好还是喝粥。”
“……一口肉也不能吃?”
迎着娃娃脸可怜巴巴的视线,郁容十分“冷酷残忍”,拒绝道:“肉太油腻,且香料会刺激到肠胃,你现在只适宜吃清淡的。”
赵烛隐闻言,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搅着碗中散发药味的清粥……左看看,右看看,几人吃着米饭嚼着肉,对比之下,愈发觉得自己凄凉了。
“小鱼大夫的手艺真好,”娃娃脸有一下没一下地挑着米粒,不甘寂寞地开口,“这肉闻起来好香啊,比我以前吃过的肉都香。”
郁容矜持一笑:“肉是好肉,烧起来才会这么香。”
“是吗?”赵烛隐的眼睛一个劲儿地瞟向吊罐,“那什么肉啊?我瞧着不像猪肉,味道也不像羊肉。”
郁容有问必答:“是肉。”
羊肉吃不惯,这里的猪肉不太好吃,国又禁屠耕牛,牛肉基本买不到。市面上有一些野味交易,不知真正肉源,他可不会买。
故而,来到这个时代后,郁容吃的最多的肉,是客栈煎燠的鸡肉。
今天运气不错,在镇子上巧遇了准备去京城买肉的屠户。
是自家驯养的,郁容之前就听说过,亦知,肉是真正的“价值千金”,尤得京中贵人们喜爱,别的地方想买也没处买。这回碰着了,自是忍不住好奇之心,跟屠户打探了一番,发觉肉质看着果真很不错,便一口气花了两贯钱,十分豪气地买了两斤。
郁容是标准的天朝人,美食绝对不可辜负。
事实证明,这肉确实值得千金之价。
赵烛隐半信半疑:“肉?我以前吃过,可没这么香。”
郁容不由得轻笑了,自是明白真正的问题,不在这肉是什么肉。
不等他再回答,一直保持“食不言”的聂昕之忽然出声:“赵烛隐。”
只是唤了这一声,效果立竿见影,原本蔫耷耷的娃娃脸顿时正襟危坐,捧起碗,安安分分、认认真真地喝着他的粥。
郁容目睹着这一切,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坐在左手侧的男人,悄悄地打量起来。
说起来,“聂”这个姓,在国不是很常见吧?
第8章
说到“聂”这个姓氏,国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皇家……今日之国,可不正是聂氏的天下吗?!
郁容并非国“土著”,可他在现代认识的人里也没有姓聂的,故而与这里的人一样,听到“聂”姓,理所当然联想起了皇室。
倒不会,真以为眼前这位聂昕之可能是什么皇亲国戚。毕竟,平民百姓不乏有姓聂的只是不太常见罢了朝帝王一向开明,不至于因为自己姓聂,就责令他人更名改姓。
但考虑到一些特殊的历史因素,一般情况下,初识聂姓之人,大多人在不知其底细的前提下,皆以谨慎的姿态相待,就怕万一不小心得罪了真正的“贵人”。
究其原因,还得追溯到国建国之初。
当初太祖论功行赏,有不少文臣武将被赐了聂姓。
后,国国力愈发强盛,就有不少胡戎部落主动投诚,大片疆土被纳入国版图。曾经的胡戎首领、贵族,心向朝,得圣人恩典,许多都弃了胡姓,改而姓聂。
因此,诸多聂氏,便是同姓不同宗,亦皆勋贵之后。
朝建国已有百余年了。这些聂氏家族,有的仍继续着祖上的荣光,甚至更上了一层楼;也有不少没落了,便想维持一份体面,或许都有些勉强。
郁容觉得,聂昕之有可能就来自某个聂氏家族。
他当然不是光凭着一个“聂”姓,就胡乱做出这样的推测的。且看这一行四人,乍一看挺普通的,可每一个人的进退行止,都堪作可观有度,即使是最跳脱的赵烛隐,行站坐卧也不失规矩……他们应是出身于教养良好的家庭。
显然,包括赵烛隐在内的三人,唯聂昕之马首是瞻,可谓令则行、禁则止……这让郁容一下子就想到了军人。细心留意一下,除了娃娃脸的赵烛隐,外表相当具有迷惑性外,包括聂昕之在内,几人都有一种军人的气质。
尽管吧,气质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幻存在。不过,郁容对自己识人的眼光还是有几分自信的跟在外祖父身前身后那么多年,他也算开了眼界,见识过来自各行各业、地位各有不同、性格各种各样的病人,久而久之,就懂得了些许识人的门道。
对一行客人的来历有个模糊的猜测之后,郁容便没再继续深究下去。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不是什么好事,反正只要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管他们是怎样的来头?
不过,郁容再如何早熟,年龄终究小了点,到底尚存了少年心性,偶尔有些好奇心,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便有了现下这般暗中观察的行为。
自以为不动声色。
他这一打量,就不由得生起了羡慕之心,羡慕聂昕之的外形与气质。
聂昕之的外形和气质如何?
一个词形容:非常的男人!
好像不止是一个词了,无视之。
什么又是“非常的男人”呢?
以郁容的标准,一是个子高,二是长得糙,三是身材魁梧、结实有力,气质阳刚,就是“男人”。
这几点,聂昕之全占齐了。先说个子,比身高一米七七的郁容还高大半个头;长的嘛,五官过于硬朗而俊美不足,皮肤接近古铜之色,以现代人见惯满荧屏的“鲜肉”、“小生”的审美看,当真是挺糙的;身材看着偏削瘦了,不过是因为个子太高,不显衣物之下的强壮罢了。
气质就不必说了,冷硬而刚毅,似有一种浩然之气。
郁容最羡慕的正是这点。他才十七岁,个子还能再长,身体经过系统的优化,不再“弱不禁风”,只要持之以恒地练武,总能强健起来……可气质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想改都不知道怎么改。
具体怎么回事,可以用事实说话
在郁容小的时候还好,长得讨喜,容易得大人喜欢,不是坏事;上了小学,老师还只是隐晦提醒,让他不要经常与女孩子玩在一起;到了初中,班主任就不加掩饰了,盯着他强调杜绝早恋;至高中、大学
方宅十余亩[系统] 分卷阅读13
,同学们都不信他没谈过女朋友,甚至因为不知谁传出的谣言,让广大女同学坚信,郁容长得虽是人模狗样的,其实是个“花花公子”……绝不可深交。
从小到大,基本没交过女性朋友,甚至都没怎么与亲属之外的女性说过话的郁容,简直想喊冤。
长得好看也有错吗?而他的问题,却不是一个“长得好看”就能说清楚的。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长得好看的人。有些男性,长得好,就是翩翩佳公子,还有的看着“坏坏的”或者有些“邪”。
郁容长得虽不“乖”,但也不“坏”不“邪”。
可别人第一眼看到他,总会下意识地觉得,长这样的男孩子,应该比较轻浮,肯定特爱与女性一起“玩”……还是特别会玩的那种。
用小伙伴们的话,这就是气质问题。
谁让他,长着一双“桃花眼”,眉尾还有一点“桃花痣”,不笑也带三分笑的是“桃花唇”……天生就是一副“桃花相”,不算阴柔,却太过“风流”,合该是犯“桃花”的命呀。
郁容对这种说法,哭笑不得。
好在,别人在印象上的误解,对自己实际生活影响不大。且,长相在引来一点麻烦的同时,不少时候同样能带来便利。比如,来到国后,他这副长相,似乎颇易得人好感……
扯远了。
小院里十分昏暗,豆大的灯火微微摇曳,权当照明了。
郁容视力绝佳,同桌几人的五官轮廓,基本能分辨清楚,“暗中观察”起来没什么阻碍。
他自觉小动作做得足够隐蔽。
哪料下一刻,被观察的对象忽然看了过来。
晦暗不明的光线里,男人的眼神分外锐利,目光极具穿透力,如利剑,如惊电,直让被其注视的人不敢与之视线相交。
便是郁容,一个猝不及防,对上那样的眼睛,心跳也险些停了一拍……面上却不改色,十分自然地冲对方微微笑了笑,又坦然转移了视线,神色自如地夹起一块肉,继续享受这美好的晚餐……
几个青壮年汉子的食量相当可观。
看得出来,几位客人都挺节制的……便是这样,一烧罐的白米饭和一大砂锅的粥,都被吃得干干净净,二斤肉与半斤香菇,也只余下小半吊罐的卤汤。
郁容怀疑他们会不会没吃饱是他将几人的饭量估低了只好告知众人,如果没吃饱,村头的客栈应该还有些吃食。
自然,大家不可能当着主人家的面说没吃饱。
除了病人赵烛隐,聂昕之等三人主动接手洗刷锅碗、打扫院子等善后之事。
郁容不爱计较这些小事,便没怎么客气推辞,由着客人帮忙,他则去了隔壁屋子,确认病人现在的情况。
汤药的效果十分卓越,没出现什么意外。
嘱咐了一通后,郁容回了自己的房间。
天黑夜渐深。
几位客人简单地在隔壁打点了一番,这夜就暂宿在里面了。
考虑到有病人在,郁容改变了一下计划,打算等赵烛隐吃完第二剂汤药后确诊无恙,再去城里逛。
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翌日一早,郁容按照作息起身,开门正要去水井边洗漱时,发现了门底缝里塞了一封信笺,信笺之下是一锭白银。
信是聂昕之留的。
寥寥几句,大意是,他们有要事在身,急着赶路,半夜三更,不便惊扰,就不告而别了,失礼之处,深感抱歉。又感谢了大夫对赵烛隐的救治,以及昨晚的款待。由于身上没有带多少现钱,只留一锭银,权当医药了。另外,鉴于赵烛隐的腹痛没完全好,瓦罐里的那一剂汤药被打包了……
郁容有些。
的是,自己睡得可真死,完全不隔音的屋子,他竟没察觉到半点动静……这警惕性,着实得提高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