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红楼梦】红楼之瑚不归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文姝
这个问题有点大啊。贾瑚咽了咽口水,他知道自己有时候表现的不像个孩子,但是再怎么聪明,他还只是个孩子啊。求放过~
贾瑚仰头,天真地问,“祖父,什么是朝代的变迁?是书里说的‘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吗?”
“哦?瑚儿的《三字经》记得很牢啊。你还知道什么吗?”贾代善考校道。
贾瑚为难地想了想,眉头纠结成一团,总不能让我把有关历史的都背一遍吧?应该不是,他开口道:“‘载治乱,知兴衰’?”对,“瑚儿想读史书,是因为史书‘载治乱’,读了之后‘知兴衰’。”
真是一个完美的借口!
贾瑚有些兴奋,贾代善闻言却把脸沉了下来,“胡闹!”
贾瑚焉了,不明所以,有些委屈地看着他。
看到贾瑚不知所措的样子,贾代善才醒悟过来。面前的不是军营里的糙汉,而是一蒙童。
他脸色放松了些,声音仍不失威严,“瑚儿,《三字经》只记得牢是不够的,还要把它放到心里。”
语重心长地说完上面的话,贾代善突然问,“‘为学者’后面是什么?”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贾瑚一边背着,一边思考有何深意。当背到这些承前启后的句子,贾瑚才羞愧地发现,自己果然是没把它放在心上。
读书也是有讲究的,什么时候该读什么书,《三字经》早已注明。现在他小学还没终呢,就要读史了。贾瑚明白祖父是让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还没学会走呢,就想着跑。尽管这不是他的本意,但是其中却让贾瑚认





【红楼梦】红楼之瑚不归 分卷阅读14
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古代读书人的三观,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是由这些看似不如四书五经重要的启蒙书籍塑造的。贾瑚仗着有现代人更广阔的眼界,不屑于接受它们的洗脑,却在这里跌了个跟头,才晓得它们的厉害。现在只是读书随心所欲,不遵教诲,被祖父看了出来,日后要是自己哪里让人看出对皇家的不敬,岂不是更糟糕?何止是糟糕,甚至会连累家族!
所以,过了这么久,他还是“三观不正”?而且,真讨厌封建君主制啊。
贾瑚心情有些微妙。
他对自己说,你还要把自己藏得更深,最好当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古人直到你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贾瑚乖乖向祖父认错,最后找了几本启蒙的书。
自那之后,在贾代善的书房学习时,贾瑚把书背的滚瓜烂熟之外,还默记上面自己的注释。有些和自己观念不同的地方,也一定指出来,和贾代善“辩论”,而不是憋在心里,默默地划上叉叉。
贾瑚一点就通,贾代善暗自高兴,觉得这孩子有悟性。接下来的几天,在读书时,贾瑚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也引起了贾代善的注意。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文章、诗词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他们管“断句”叫“句读”。
某日,贾瑚新学了一首诗。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贾瑚想起从前在网上看过的一件趣事,问道:“祖父,为什么一定是这样的句读(即断句)呢?”
贾代善示意他继续。
贾瑚根据模糊的记忆,说:“我想,它也可以这么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贾代善失笑。他问:“每句都押韵吗?”
“不严格押韵。可是它是词的形式。”
“的确,这样的诗用词的格式来句读,也别有一般风趣。但是这首诗是唐代的诗人写的,那个时候词还没有被文人认可,一直到宋,才是词人独领风骚的时候。现在虽然说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科举考核的时候也只要求写诗。如果说,对于治国经纶,诗词都是小道,那么词曲更是小道中的小道了,这样的句读呢,有意思是有意思,也可借此与朋友在谈笑间取乐,却难登大雅之堂。”
“那么,难道就没有人读错吗?”
贾代善很奇怪,“什么会有人读错呢?大家都是这样读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使先生没教过这首诗,熟读唐诗的人,也可以看出它押的韵,进而明白句读啊。”
“那要是像我这样的蒙童,认得几个字,却没有先生教,不知道句读,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人,连读书人都不算上,何须为此心呢?”
“天下人都想读书,难道解决他们读书的困难不值得心吗?”
贾瑚口气大得很,贾代善却不相信句读存在什么困难。
“哪里就到这地步了!不明句读,难道不会请教先生吗?若是请不起先生,又何必花钱去买看不懂、不会读的书籍?”
贾瑚无语,强说道:“要是能推行标点符号,那些即使不知道句读的人,不也可以看书吗?这难道不是件好事?”
贾代善好奇地问:“什么是标点符号?”
贾瑚就粗略地说用此来明句读的功能,只是提出这么一个概念,现代的标点符号,却是没有说出来的。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贾代善才说,“也许有用,却没必要。读书人读书靠句中的意思就能断句,标点符号是多此一举。”
贾瑚很沮丧,前辈们推广标点符号明明很成功啊,怎么到他这里就行不通了?
见自己看好的孙子失落地低着头,贾代善安慰他说:“瑚儿,你这年纪,能想出这样与人方便的法子,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过你可不要深入琢磨,因此玩物丧志,误了读书的大事。”
“是。”贾瑚闷声说道。
过了没几天,贾瑚才想到,好像前辈们举得都是“标点符号利于明晰文意”的大旗,而且举得是一个没有标点符号,很容易引起歧义的例子啊。肿么到我这里就变成了“多此一举”了?
一定是我举得例子不对!贾瑚泪奔。
不过,他还没有学到论语呢。这件事贾瑚也就埋在了心里,一直到今天。
贾瑚的手指在一排《论语》的各种版本上流连,琢磨着要不要告诉祖父自己提前看了论语。不过祖父要是误会自己是为了佐证“标点符号论”就不美妙了。贾瑚遗憾地想,看来这件事还是等自己长大了,再不经意地提起更好。
没忘记正事,贾瑚找到放着史书的地方,一本本地翻过去。
贾瑚的视线最终定格在手中这本《开国记事》,上面记载了本朝开国始末的一些大事。贾瑚发现,历史在元后拐了弯。本来是朱元璋坐拥天下,国号明,这里朱元璋只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将领,登上帝位的另有其人,国号也变成了周。
看来这里是周取代了朱家明朝。
“大周自开国到现在,已有七十载,周成祖开国,天下未定,传位于周英宗,一直到周英宗的晚年,天下初步太平,封四王八公。”
贾瑚看着书上的一段话,陷入了沉思。
东平、西宁、南安、北静,四王的封号,代表的未尝不是英宗的心愿。皇帝想要天下平定,却没有朱氏皇帝好战的神,从英宗晚年开始,就没打过什么大战,边界上的守将,和周边的小国时有摩擦,却没打起来,维持着和平的假象。西域小国、东南的倭寇、北边的蒙古,都不是好相与的,迟早有一天会打起来。
记得《红楼梦》里探春远嫁好像就是因为南安王爷打了败仗?
贾瑚心中计较着。
且不论他计较了什么,把看过的书放回原处,贾瑚拿着另一本《千家诗》出去了。
晚上守夜,欣赏过皇城的烟火,贾瑚就睡了。除夕过后,照常读书,并无其他可叙之事。
刘氏的预产期也就在正月里,整个年大房都是小心翼翼地,就怕她出事。贾赦也担心这个提前来到的贾琏,可能会把贾瑚夭折的时间也提前,把院子里盯得紧紧的,就连除夕守夜的时候神经也是紧绷着,元宵节也罕见地没有出门。
正月二十,刘氏发动了。
☆、刘氏生女
刘氏发动的时候正是午时,大家都在荣禧堂用饭。一片寂静中,刘氏突然抱着肚子哀哀地叫了起来。
贾母放下筷子,不悦地说:“行了,别叫了。不舒服就先回去,没人……”后面的半句话在刘嬷嬷的一声惊叫“太太要




【红楼梦】红楼之瑚不归 分卷阅读15
生了!”中咽了下去。
刘氏身边的一个丫鬟连忙跑出去叫人,其他则在刘嬷嬷的指挥下安抚照顾着刘氏。
鸳鸯轻声问道:“老太太,要不要奴婢们把暖阁拾出来?”
老太太不知道想到什么,迟疑地说:“也罢,拾出来吧。”
这时,察觉到这边动静的贾赦过来一看,只有刘氏的丫鬟兀自忙乱着,贾母和王夫人身后的丫鬟一动不动的,整个人都气炸了,贾母话音刚落,贾赦就硬邦邦地说:“不敢麻烦老太太,在此生产怕扰了老太太的清净!”
贾母挤出一个笑,干巴巴地说:“什么清净也比不上贾家的子嗣……”
一直都笑盈盈地看着的王氏凑过来,给贾母解围说:“老太太,大房那边产房都布置好了,稳婆和奶娘也都等在那里,生产没那么快的,不如先把大嫂送过去。”
见二儿媳递了台阶,贾母连忙顺着梯子爬下来,装作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说:“也是,这边什么都没有,太委屈你媳妇了,还是赶快送到产房吧。”
说实话,即使贾母想留刘氏在这里生产,贾赦也是不肯的,谁知道她们会不会动手脚。
说话间,唐嬷嬷带着丫鬟婆子们过来了。
她指挥丫鬟们,“把太太抬到担架上,轻点!小心!”刘嬷嬷也搭把手,小心翼翼地把正摊在椅子上哀叫的刘氏挪到担架上。担架很大,上面铺了棉被和好几层皮毛,刘氏躺上去的时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内院小厮们是进不来的,抬担架的是在兰芳院里做粗使活计的几个婆子。就这,贾赦还不放心,让丫鬟婆子们围成一圈,拱卫着刘氏,小心翼翼地前行。
贾瑚也想跟过来,贾代善却制止了,不让他去添乱。
那厢刘氏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这厢贾赦才发现贾瑚不在。贾赦的心一下子好像被人攥紧了,他脸色煞白,脑海里不由浮现出贾瑚满头是血,毫无生机地躺在假山底下的样子。贾母无意中看到贾赦眼睛赤红的样子,心突了一下,隐隐有些害怕。
被贾赦死死盯着的王氏更是有些瑟缩,不明白大哥和她有何深仇大恨。
好在贾赦很快就清醒了,他不断地对自己说,这都是前世的事了,现在瑚儿好好的。他记起贾瑚大概还在父亲那里,大步转过屏风,向四周一搜寻,果然,贾代善正压着贾瑚吃饭呢。
见到贾赦过来,贾瑚小脸一下子就亮了起来,不顾嘴里的饭粒,激动地叫到:“父亲!母亲怎么样了?”
贾赦安慰道:“无事,离要生还有一段时间呢。现下已经去了我们院子。”
闻言,贾瑚才放下心来。面前的桌子被他喷一些米饭,贾瑚不由脸红了。他努力无视那些饭粒,忐忑地看向贾代善:“祖父,下午的课程……”
即使拘着贾瑚读书,他也静不下心来。贾代善也不为难他,点头应允。贾赦就带着贾瑚告退。
临走时,贾赦被贾敏叫住了,“大哥,我想去看看大嫂。”刘氏出生书香门第,和这个小姑子一向谈得来,两人的关系比和王夫人密切多了,因此,王夫人没开口,反而是这个妹妹先说,贾赦也并不觉得奇怪。
自从刘氏嫁到贾家,贾母对她就一直是面子情,不过刘氏毕竟是长房媳妇,又是为贾家诞下子嗣的大事,还是要过去等着的。所以贾母开口让贾敏留下来,等下和自己一起过去。
依旧让王夫人伺候两人用饭。
贾敏坐立不安,据说女人生子就是到鬼门关转一趟,不由为大嫂担心不已。只是母亲没别的表示,依然不紧不慢地进食,贾敏只好按捺住内心的担忧,陪着吃饭。
几人用过饭后,贾母就带着贾敏向兰芳院走去。王夫人留下命人拾,自己也用了些吃食,才急急忙忙赶去。
兰芳院产房外,贾赦一刻不停地走来走去,贾母受不了地捂着头说:“老大,你转的我头都晕了。”
确定贾瑚好好地站在这里,贾赦不断地向神佛祈求,希望刘氏不要难产。又没有听到刘氏的叫声,总害怕下一刻就有人出来问“保大还是保小?”这个时候贾母的无病□□无疑是触到了贾赦那根脆弱的神经。
贾赦没有了对贾母的一腔濡慕之心,碍于“孝”字,也不能对贾母发火。贾赦憋得脸都红了,这时候王夫人姗姗来迟,便调转炮火:“弟妹来的可真快啊,吃了饭还换了衣裳,还好赶上你大嫂没生下来!”
大家的视线一时聚在王氏身上,鸳鸯附在老太太耳边说:“二太太吃饭的时候穿的不是这身。”声音不大,附近的丫鬟都听见了。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各人都知道,王氏生产的时候,刘氏在这里一直等到她生下孩子,期间连膳食也只是勉强吃了点点心。对比太明显,各色眼光都向王氏看来。
不知道贾赦发什么疯,王夫人很是难堪。
贾敏立刻过去安慰她,“二嫂,大哥也是一时冲动,还请二嫂不与他计较。”王氏掌心都掐出血来了,她却恍然未觉地笑道:“哪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大哥也是担心嫂嫂。”
这时,产房内有人挽了帘子出来,手里抱着一个包裹,喜气洋洋地叫到:“太太生了!母女平安!”
刘氏生了个女孩?!贾赦和贾瑚都蒙了。说好的贾琏呢?!贾赦先反应过来,他的妻子都不是那个人了,生的时间也都不对,自然不会和前世一模一样了。想来,贾瑚出生的时间也不是和前世一样,只不过贾代善准备的名字都是“贾瑚”罢了。
问过刘氏的情况,大家注意力都转移到刚刚出生的婴儿身上。
贾赦还是进不去产房,郁闷地抱着那孩子,颇为嫌弃地说:“皱巴巴的,红彤彤的,像个小猴子一样,真难看。”话虽然这么说,却一点儿也没有要放开她的意思,在嬷嬷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调整姿势。
贾敏好奇地凑过去看,一看就笑了,“小侄女的眉眼跟大嫂真是一模一样呢。”
贾瑚还是失魂落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贾琏哪去了?《红楼梦》贾琏明明没有嫡亲的姐姐,二房的元春是嫡长孙女啊。难道?贾瑚打了个激灵,这个妹妹和贾瑚一样夭折了?
很有可能!我一定要保护好妹妹!贾瑚下定决心。他回过神来,闹着也要看妹妹,完全没让人注意到他的异常。
贾赦抱着女儿,微微倾斜着身子让他看,贾瑚笑眯眯地说:“哇,妹妹皮肤好红啊。将来一定是个大美人!”
贾敏好奇地说:“这是个什么说法?”
贾瑚当然是有根据的,他理直气壮地说:“母亲说的!母亲说我小时候就是这样!”
贾赦哈哈大笑,“你母亲可不是这样说的。”他对贾敏解释道:“有一次母亲和你大嫂说,刚出生的婴儿皮肤越红,张开了后皮




【红楼梦】红楼之瑚不归 分卷阅读16
肤就越白,你小时候红彤彤的,长大后出落成美人了,也不知要便宜了谁。”讲到这里,贾赦猛地刹住了话头,但笑不语。
迎着大哥戏谑的目光,贾敏不由脸上飞上了红云,她气恼的瞪了口无遮拦的大哥一眼。贾敏今年及笄,贾母已经开始为她留意起婚事了。
荣国公的嫡长孙女的满月宴还是很隆重的,比贾瑚也就减了那么一成。贾赦和贾瑚认定刘氏肚子里的是男孩儿,因此原先置办的都是男孩的用具,这一个多月,大姑娘穿的衣服都是刘氏肚子大了以后,自己私底下偷偷准备的。
出了月子就忙着置办东西的刘氏有些无奈,她是问过大夫的,大夫也说过是个女儿,只是刘氏试探过贾赦,发现他一心再要个儿子,也就瞒下不说了。坐月子的时候,丫鬟嬷嬷们都说老爷和大爷都很爱护大姑娘,刘氏还是有些不放心,下定决心要养好身子,再给大房生个儿子。
关于大姑娘的小名儿,大房诸人也有一番争论。
贾赦说:“她是正月里出生的,合该叫元春。”贾赦这是和二房杠上了。
贾瑚知道贾赦的心结,却不赞同。他认为,我的妹妹就应该千娇万宠的长大,然后嫁个好男人,幸福开心的生活一辈子,叫什么“元春”?“原应叹息”,这寓意太不好了。不过这个理由不能说出来。
“‘元’这个字太贵重了,用在小名上怕折了妹妹的福气,‘春’这个字也不好,什太艳俗,而且母亲和我身边都有名字带‘春’字的丫鬟,这个字用的太滥了。”
这话很有道理,刘氏也表示赞同:“春、玉、红这些字时人都爱用,我们再用岂不是落了下乘?”
“那你们说该取什么名字?”
作者有话要说:求名字~贾瑚妹妹的小名和大名~小名不要那种现代气息太浓重的,比如天天、贝贝,大名要玉字辈的,最好单字。下一章今天晚上发,没发就是没码完。我周末一般有事,更不了,还请大家见谅~我尽量码好存稿~
这两天在看hp同人,被斯内普教授深深迷住了,看了很多主受的,接下来要看主攻的了,有同好吗?
☆、贾赦夫妻之间的私密话
贾瑚的妹妹的小名最终也没有定下来,不过贾赦已经想好了大名,叫“贾瑛”。
“瑛?”
“瑚儿这一辈都是从的‘玉’字,女孩儿用的字,我看‘瑛’就很好。”
“可是,大姑娘毕竟是女孩……”
贾赦打断她,“这有什么,瑛儿可是我的嫡长女!再说,敏妹妹也是和兄弟们一样,从的‘文’字辈。既然有先例,瑛儿和她姑姑一样有何不可?”
父母都盼着自己的孩子好,刘氏也是一样,她真心想让女儿用“瑛”字。
古代的女子大多都是没有名字的,没出嫁前是“某家的”“姐儿”,“姑娘”,顶多加上排行,若受父母宠爱,会给她取个小名儿,巧姐儿就是这样;出嫁了之后,是某某氏,娘家的姓前面冠以夫姓。也许她们有小时候的小名儿,及笄时长辈取的字,嫁人后夫君起的爱称,这些都是只在闺阁里流传的,不为外人知晓。她们被后人解说的时候,也不像男子一样,有名有姓,有字有号,就只有一个某某氏。
给女孩起这样的名字,代表的是贾赦会把这个名字写在族谱上,代表贾赦会像重视男子一样重视她。当然,后者有待斟酌。
既然贾赦这样说了,刘氏也不会反对,她担心的是别的,“只是……现在就起大名,是不是不太好啊?”刘氏很委婉地说。
民间有一种说法,小孩刚出生的时候,神魂不稳,不要给他取名,不然鬼怪喊着他的名字,就会把他带走。不起名,阴间的鬼差就不知道有这个人,小孩就不会夭折。
还有一种说法,是小孩人太小,起名怕折了他的福气。关于起名,还有些有趣地说法,比如说长辈叫着小孩的名字,叫着就会有感情,万一小孩夭折了,听着父母日日夜夜喊着他的名字,就会留恋不舍,徘徊在人间,不能去投胎。等等。
一般给小孩取名,都是在周岁或者更大一点。这个时候,小孩身体不再那么脆弱,夭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才给他取名。贾瑚、贾珠的名字都是贾代善在他们的周岁宴上取的。
虽然贾瑛生下来,身体很健康,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刘氏也有同样的担心。
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贾赦在这一方面看的很淡。他说:“我们小心护着,能出什么事?况且也要等她抓完周,才好开祠堂呢。”
刘氏闻言也就放心了。
刘氏坐完月子有一段时间了,贾母并没有开口让王夫人把管家权还给她。刘氏有些心焦,又不能自己先开口,不然会被他人认为不孝婆母。刘氏把这件事跟贾赦一说,问道:“恩侯,你看这可如何是好?”
贾赦眯起眼睛,想起小王氏放印子钱的事,问:“这段时间,王氏管家有没有出什么问题?”
刘氏仔细想了想,说:“弟妹管家,无论大小事都按前例来,有什么拿不定的,都来问我,倒是没出什么篓子。”
“那有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比如……下人的月钱发迟了。”
刘氏摇头,“没听说过。”又冷笑道:“人事倒是变动不少,不过,都是些小虾米,倒是弟妹的陪房嫁的那个捞了个好位子。”
“周瑞?”贾赦挑眉,“他怎么了?”
刘氏也不奇怪贾赦什么对隔房的弟妹的陪房这么清楚,早就在新婚的时候,贾赦就跟她讲了一个故事,到如今,故事的大半部分都已经应验,由不得她不信。
“周瑞原本是管花园子的,现在成了管厨房采买的了,可捞了不少油水。”
看来王氏手还没伸的那么长,眼皮子也就那么浅。贾赦讽刺地笑笑。
“让她捞吧。反正国公府家大业大的,也不差那一点,”而且她迟早要给我吐出来,贾赦说,“倒是老太太那里,你盯着点,别让人转了空子。老太太买人心的能力,可是一等一的。”
刘氏看起来有些吃惊,“恩侯你可是婆婆的长子,婆婆当真这样狠心?”
贾赦沉默半响。他跟刘氏坦白的时候,两人还没有交心,贾赦就隐瞒了一部分猜测。
1...3456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