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撩汉日常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九小二
回视线看向皇帝,黎绍只盼着他能快些说完。
与前些年相比,皇帝看起来苍老了许多,也没有了曾经的意气风发,坐在御案后眉头紧锁,不再胸有成竹,不再运筹帷幄,也不再杀伐果断,只看着手上的奏折念念叨叨地对黎绍说了许多,说完之后却还做不出一个满意的决定。
“三郎,你说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咳咳……”
黎绍起身,拿起皇帝半个时辰前脱下放在一旁的斗篷,转手罩在了皇帝身上:“与丁灵国的外交之事,父皇还是问大皇兄吧。”
闻言,皇帝长叹一声,道:“他若是能想出什么好主意,朕又何必将你召进宫来?而且他现在学会了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他在朕面前说的话,朕也只能听个三分,余下的七分便都是他身边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教给他的,与国无利。”
他到底是哪里做错了?这两年所有的事情都不顺利,连征儿都脱离了他的掌控,就只有三郎还在他的身边。
“皇兄也只是急于求成,因为不想辜负父皇,所以才迫切地想要做得出点成绩给父皇看。”黎绍走回自己的位置上重新坐下,随口安慰皇帝一句。
皇帝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冷哼道:“他若真的不想辜负朕,那就该听朕的话,按照朕所说的去做,朕是他的父亲,待他会比那些阳奉阴违的臣子差吗?可他怎么就是不肯听话呢?”
黎绍在心中暗笑。
当年他肯对父皇千依百顺,那也只是因为他还小罢了,等到他长大些有了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恰巧父皇也觉得他学有所成,可以有自己的小想法,对他的束缚便放松了一些。而皇兄是成年之后才被父皇带到身边来的,哪里受得了父皇所谓的教导?
“皇兄大概只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吧。围绕在皇兄身边的左右都是朝中的大臣,父皇让青琅多盯着些便是了。”
皇帝盯着黎绍看了看,突然问道:“三郎,你……想回到朝堂吗?”
黎绍一愣,抬起头来直视着皇帝,半晌后才摇头淡笑
俘虏撩汉日常 分卷阅读214
道:“儿臣不想。”
“不想?”皇帝狐疑地看着黎绍,“那你就愿意一辈子都这样偷偷摸摸的?”
“这样清闲,能多陪陪伯毅。”黎绍又垂下了眼。
他会偷偷摸摸地进宫还不都是拜父皇所赐?现在黎征不听话了,父皇就又想起他来了吗?他不会再回到朝堂的,就算是为了给父皇添堵,重回朝堂所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些,太不划算。
皇帝看着黎绍,沉声道:“三郎,你变了,若是以前,你一定会选择来替朕分忧,可现在比起我这个亲生父亲,你将长孙家的那小子看得更重啊。”
“怎么会,”黎绍看着皇帝,淡然微笑,“父皇若用得着儿臣,只管召儿臣入宫,不管是什么事情,儿臣都一定会给父皇办得妥妥当当,可参朝理政的事情就算了吧。儿臣许久不接触那些事情,也有些生疏了,何况大皇兄对儿臣一直心有芥蒂,儿臣再入朝参政,大皇兄该生气了。”
一听黎绍说起黎征,皇帝就哀叹一声:“那孩子也不知道是像谁,心胸狭隘,急于求成,贪财好色,他这样,叫朕如何能放心地把黎氏江山都交给他?”
只这几年,征儿就惹出了多少祸事?他是紧跟在征儿的身后也来不及替征儿拾掉所有的烂摊子,眼看着他一手创下的盛世日渐衰败,他急啊!
见再这样聊下去就要没完没了了,黎绍忙说道:“父皇别急,要么儿臣去找其他兄弟聊一聊,让他们去劝一劝皇兄。”
思忖半晌,皇帝才点头道:“也好,你去吧。”
“是,”黎绍立刻站了起来,“那儿臣告退。”
皇帝疲惫地闭上了眼睛,怎么想都想不出自己到底是哪一步走错了。
黎绍快步离开御书房,想了想还是径直往出宫的方向去了。
黎征现在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是“不听话”的事儿,黎征是见父皇总也不给实权,怕父皇还惦记着想要立他为储的事情,因此才急着拉拢朝臣,一点点夺走父皇手上的权利,好叫父皇再也无法改变心意。这事,谁能劝?他何必这个力气。
若换做几年前,父皇早就该察觉到黎征的别有用心了,可这些年不顺的事情太多,叫父皇也露了怯,学会了自欺欺人。
出宫之后,黎绍先绕去了雍府,偷偷潜入了雍宁的书房。
雍宁恰巧就在书房里,听到响动还给吓了一跳,结果转头就看见了黎绍。
“殿下?”雍宁赶忙起身,“殿下怎么来了?可是有急事?”
“没什么急事,你坐吧,”说着,黎绍也毫不客气地寻了个位置坐下,“我才从宫里出来,顺路来你这里问点儿事情。”
雍宁依言坐下,颇有些担忧地看着黎绍:“殿下要问什么?”
“父皇的病是怎么回事?”
雍宁的眼神一闪,盯着黎绍看了看,又站了起来,转身打开身后书柜里的暗格后,就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匣子,将匣子打开后,雍宁又从匣子里取出一封黑皮的折子,转身递给了黎绍。
“这是宫里打探到的消息。”
黎绍没急着接下折子,反倒是盯着雍宁手上的匣子看了看:“你那匣子里有多少折子?”
雍宁一愣,啪的一声就把匣子的盖子给扣上了:“这个暂且不能告诉殿下,待殿下来问了,我自然都会拿给殿下看。”
“要等我来问?”黎绍挑眉。
雍宁将匣子放回暗格,再一次在椅子上坐下后才回答黎绍道:“必须要让殿下知道的那些事情,我是一定会知会殿下的,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重要,对殿下来说却并非是必要的,殿下若来问了,那就是殿下在做的事情刚好与此相关,不得不知晓其中详情,可若殿下没来问,那这些事情不知道也罢。”
黎绍撇撇嘴,道:“别跟我说你的那些理论,我听着头疼。”
这话说完,黎绍便走到桌前拿走了雍宁先前放在桌上的折子,回到座位上细细翻看。
那一本折子很厚,详细地记载着皇帝的这两年的身体状况,包括太医每一次的诊断结果和皇帝服用过的药方,而折子的最后是雍宁的批注,只写了三个字:慢性毒。
当看到这个批注时,黎绍的心里意外地平静,不震惊,不心痛,甚至不难过。黎绍这才觉得他对皇帝是真的一点儿感情都没有了。
“是黎征干的?”
“查到是皇后的人,无法断言黎征是否知情,但皇后与黎征母子一向亲密,我想黎征八成是知道的。”
黎绍合上了折子,又问雍宁道:“那你觉得父皇能撑到什么时候?”
雍宁想了想,道:“若他们不再增加□□的剂量,按陛下大概还能支撑一年,若增加了药量,那就不好说了。我会让人盯着的。”
黎绍点点头,嘱咐道:“千万要小心,若有危险,就不要去打探了。这是他们两个的争斗,就让他们斗去吧,他们早一日分出胜负,我们就能早一日离开长安。”
中了毒而不自知,这场父子之争父皇已经没有胜算了,而一旦父皇不在,那他想去哪里都可以,黎征根本不足为惧。
“是啊,”雍宁长舒一口气,“之后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就只等……只等他们分出个胜负了。”
雍宁想说只等皇帝驾崩,可想了想还是改了口。
“这事你跟长孙将军说过吗?”雍宁有些担心地看着黎绍,“你若要离京,长孙伯毅那小子是一定会跟着你的,他在长安城也没有什么牵挂,可长孙将军他……”
“我会找一个恰当的时间与长孙将军谈谈的,”黎绍淡笑,“对长孙将军来说,要弃黎国于不顾兴许十分困难,可长孙将军还有三个儿子。何况在如今的黎国,即便是将军,也不能保家卫国了。”
父皇这一世英名也就毁在了这两年,因为他的阻碍,所以暗部要办的事情都进行得不顺利,父皇也终于被人抓住了小尾巴,那些暗杀朝臣的事情也逐渐被人查出来广告天下,就算没有人能查到铁证,这也足以叫父皇在百信心中的威信一落千丈。黎征这两年又不老实,父皇急于替黎征拾烂摊子,结果却惹出了更多是非。
黎国已经大不如前,如今在朝为官也只能助纣为虐,真是一心为民,就该辞官离京,另谋出路。
第109章
这一年下第一场雪的时候,皇帝又派黎绍离京办事,而且去的还是岭南,黎国之内离长安最远的地方。
长孙伯毅一开始嚷着要跟黎绍一起去,可长孙将军要去山南道剿匪,想
俘虏撩汉日常 分卷阅读215
带长孙伯毅一起去,长孙伯毅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跟着长孙将军去剿匪。
长孙伯毅觉得自己虽然是天生带着富贵的,可若想要做一个配得上黎绍的男人,他怎么也要立点儿军功,靠自己的实力闯出点儿名堂来,他不能永远只是个少将军,他得做个大将军,那样他才有资格成为黎绍的依靠。
黎绍也觉得他不能将长孙伯毅拴在身边走哪儿带哪儿,于是也十分赞成长孙伯毅的决定。
从长安到岭南的路途遥远,就算是快马加鞭也要半个多月,更不用说黎绍沿途还要办点儿其他的事情,这一耽搁就要花更长的时间。
以往黎绍从不在意这些事情,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长途奔波,可这一次黎绍却有些焦急,越是接近岭南,黎绍的心里就越是焦躁,人都还没到地方,黎绍就一心想着要快些办完事情好早日赶回长安。
然而就在黎绍抵达岭南的那一天,黎绍先是到了青琅委托暗部转达给他的消息,紧接着又到了雍宁飞鸽传书,而且这两个人跟他说的还是同一件事情,那就是长孙氏通敌叛国,阖府上下都被押进天牢。
黎绍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长安的,回过神时,那座巍峨的皇宫就已经近在眼前,于是黎绍就横冲直撞地闯进了御书房。
“父皇!”
御书房里,皇帝正在跟黎征和几位大臣意识,一听到黎绍的声音,皇帝就蹙起了眉。
“你们都退下吧。”
一听这话,几位大臣立刻就退出了御书房,难得的是这一次黎征也没表现出任何的不悦,笑吟吟地跟其他人一起离开。
然而此时的黎绍无心去想黎征的事情,冲到皇帝面前就慌张地喊道:“父皇,长孙将军怎么可能会通敌叛国?一定是有人诬陷他!”
皇帝板起脸来,冷声问黎绍道:“三郎,岭南的事情你办完了吗?”
黎绍一愣,仔细回想了一番才摇头道:“没有……”
皇帝冷哼一声,道:“三郎,你真是长大了,翅膀硬了,竟也能买朕身边的人了。”
“儿臣没有!”
“你没有?那是谁把长孙家的事情告诉你的?”
“我……”黎绍哑然,随即就有些后悔了。
他不该就这样横冲直撞地来找父皇,明知父皇明,他应该再冷静一些,他应该计划好了再来的……可他来都来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父皇,长孙将军怎么可能会通敌叛国?这中间一定是有什么误会!长孙将军忠心耿耿这么些年,父皇您要三思啊!”
皇帝沉声道:“长孙将军他是不是真的通敌叛国自有大理寺和刑部调查审理,这件事情不需要你来担心,你现在立刻启程回岭南,去把朕吩咐的事情办好。”
盯着皇帝看了看,黎绍突然坚定地说道:“儿臣不会离开,在长孙家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前,儿臣不会离开皇城一步!”
就算父皇已经年迈,这长安城里也没人能骗得过父皇,有青琅和暗部在,没有人可以在父皇眼皮子底下构陷忠臣,换言之,长孙一家之所以会被押入天牢,这一切都是父皇设计的,是父皇要除掉长孙家。
“三郎,你是连朕的话都不听了吗?”皇帝脸色阴沉地看着黎绍。
黎绍毫不畏惧地答道:“儿臣当年没能救下母妃,如今儿臣决不能袖手旁观,再让长孙家重蹈母妃的覆辙!”
皇帝眯起眼睛,冷声道:“若叫长孙家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是朕的心愿呢?你也不愿帮朕完成心愿?”
黎绍毫不犹豫地摇头:“儿臣不会帮您的。父皇,您不能这样做,以前不管您要除掉谁,儿臣都不曾反对过,可唯独长孙将军您动不得,您若动了,朝堂必会动荡,黎国将无宁日!”
“好一个黎国将无宁日,朕倒要看看我黎国少了一个将军又能怎样!”皇帝怒喝一声,“来人啊,将三殿下押入天牢,严加看管!他既然不想离京,那就让他好好看着!没有朕的圣旨,谁都不许去探望他!”
黎绍大惊失色:“父皇,求您了!求您放过长孙家吧!日后儿臣什么都听您的,求您了!父皇!”
可皇帝没再说一句话,甚至还转过身去,背对着黎绍,任由黎绍被人押走,带去了天牢。
尽管皇帝下了命令不许任何人探视,可第二天雍宁还是伪装成狱卒的模样,进到了天牢里面。
彼时,黎绍正坐在牢房的暗影里,无声无息,若不是眼尖看到黎绍的一双腿,雍宁都要以为这牢房里是空的了。
“殿下……”
听到声音,黎绍缓缓抬头,见牢房外面站着的是一个狱卒时还愣了一下,再看一眼才看出那是伪装成狱卒的雍宁。
黎绍起身从阴影中走出,然后背靠着栏杆又坐下了:“怎么样了?”
雍宁也蹲下,在黎绍背后低声道:“大理寺已经做出了判决,刑部也定了刑罚。”
“要怎么处刑?”
竟然这么快就做出了判决……
雍宁有些难以开口。
半晌没听到雍宁的声音,黎绍又道:“说吧,我知道父皇不会放过他们的。”
雍宁叹一口气,道:“长孙将军将于两日后被斩首示众,长孙家的其他人则将被流放到岭南去。”
闻言,黎绍闭上了眼,心痛道:“是我的错,若不是我昨日莽撞,父皇不会这么快就要大理寺做出判决……雍宁,想办法弄我出去。”
雍宁的眼神一凛,紧张地问道:“殿下您要做什么?”
黎绍坚定地说道:“就是劫法场,我也要将他们全都带走!”
“殿下!”雍宁吓得心脏差点儿停跳,“殿下您冷静一些,太傅和太尉他们都在帮长孙将军求情,事情说不定还有转机!”
“不会有转机了,”黎绍哂笑一声,“替长孙将军求情的人越多,父皇越是不会改变主意。
父皇再也不是曾经的父皇,曾经他胸怀广阔心怀天下,可如今他只担心自己手上的那点权势会被人抢走。说到底还是我的错,若这几年我没有刻意与父皇作对的话,父皇也不会急躁至此……
雍宁,帮我这一次。”
“我知道了,”黎绍所说的这些,雍宁的心里其实也很清楚,他只是不想让黎绍以身犯险,“殿下放心,我会安排好的。”
“连累你们跟着我担惊受怕,帮我跟清河说一声对不起。”
听黎绍提起林清河,雍宁轻笑一声,道:“殿下放心吧,比起我,清河更热衷于帮您排忧解难,从长孙将军被押入大牢
俘虏撩汉日常 分卷阅读216
那天起,她就催着我去劫狱,因为我迟迟没有行动,所以她这几日就跟我怄气呢。”
听到这话,黎绍也忍俊不禁。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只是两天的时间,黎绍却有种已经在牢房里待了两百年的错觉,只觉得自己都快在这阴冷潮湿的地方生根发芽了。
好不容易等到来劫狱的人,黎绍跟着来人一路畅通无阻地跑出了天牢,可还没来得及欢欣鼓舞,前方的去路就被青琅带人该拦住了。
“殿下。”青琅有些尴尬地看着黎绍。
黎绍一愣,继而无奈地笑了:“被父皇发现了啊。不过没想到父皇竟会要你来拦我,他还真是看得起我。”
青琅握紧了手上的剑,低声道:“不是陛下,是……是大殿下。”
黎绍又是一愣:“罢了,怎样都无所谓,今日我是无论如何都要过去。”
“我知道,”青琅看着黎绍笑了一下,“殿下重情,怎么可能会袖手旁观?我把墨阳带来了。”
说着,青琅便从身后的一个人手上拿过墨阳剑,扬手扔给了黎绍。
黎绍抬手接住墨阳,却有些为难地看着青琅:“青琅,我不想……”
“殿下,”青琅打断黎绍的话,“我也很想就这样放殿下去救长孙将军,可……可大殿下像极了如今的陛下,我们若就这样放殿下离开,必定生不如死,倒不如死在殿下剑下,也能得个解脱,只是对不住殿下,要让殿下心里难受了。”
黎绍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时便拔出了墨阳:“既然如此,便来吧,我没有多少时间。”
虽然青琅说了那样的话,可真的打起来后,也没有谁是一心求死的,等黎绍将墨阳□□青琅的心口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而雍宁为了保证劫狱和劫法场的事情进行顺利,特地命人在行刑前一个时辰来带黎绍离开天牢,然后再赶往刑场劫人,可被青琅这么一耽搁,黎绍就只剩下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
第110章
去劫狱的人都在与暗部的撕斗中丧命,于是从天牢往刑场去的这条路就能由黎绍一个人走完,但这注定是一条充满阻碍的路,当看到本该在天牢里的黎绍一身是血地出现在眼前时,巡逻队的第一反应就是拔剑相向,而黎绍既没有与人一一解释的时间,也没有那样的心思。
才刚杀了青琅,黎绍觉得再多杀一些人也没什么大不了了。
可当黎绍踏过无数人的尸体和鲜血来到刑场时,刑场上也已经被猩红浸染,长孙将军的躯体一动不动地趴在血泊正中,而头颅却滚到了一旁。
黎绍呆然地望着长孙将军的躯体,眼前却只有一片猩红。
他来晚了,他还是来晚了……伯毅呢?伯毅去哪儿了?仲诚和叔明呢?
黎绍突然在空荡荡的刑场上东张西望起来,然而这刑场里却连半个人影都没有,安静得有些诡异。
黎绍的脑子里乱糟糟的,明明知道长孙伯毅兄弟几人是要被流放去岭南的,却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追,明明看出这刑场里暗藏的杀机,可却又想不出这到底是个怎样的陷阱。
没头苍蝇似的在刑场里来来回回地转了好几圈,黎绍终于是胡乱地选了个方向奔出去,可没跑出几步,身着铠甲的羽林军就从黎绍的四面八方涌了出来,将黎绍给围在了中间。
黎绍倏地停下脚步,怔愣地看着围在身边的羽林军。
“三皇弟,你不老实地待在天牢里反省,这是要往哪儿去啊?”黎征站在刑场一旁的高台上俯视着狼狈的黎绍,一脸得意。
黎绍循声望去,见说话的人是黎征,便冷声呵道:“让他们滚开,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不客气?”黎征哂笑,“你还想怎么不客气?父皇心培养的暗部都被你给毁了,你以为自己还算客气的是吗?”
“难道不是你命令他们去拦我的?”黎绍怒。
“是啊,当然是我,”黎征笑着从腰间摸出一块令牌,“难得父皇给了我这么好的东西,我当然要好好利用,刚巧我也看那个青琅不顺眼很久了。”
“青琅可是父皇的人,害死了青琅,你以为父皇会放过你吗?!”
黎征耸耸肩,不以为意道:“杀了青琅的人可不是我。不过我倒是没想到三皇弟你的心竟然这么狠,你与青琅认识了那么多年,听说交情匪浅,怎么说杀就杀了呢?”
“你闭嘴!”黎绍歇斯底里地大喊一声,“伯毅在哪儿?伯毅他们在哪儿?!”
“恩……在哪儿呢?”看着怒不可遏的黎绍,黎征开心极了,“我不告诉你,三皇弟你聪慧过人,自己猜猜看啊。不过你就算猜到了也没有用,他们是不会让你过去的。”
不想再跟黎征浪时间,黎绍转头看向周围的羽林军:“你们让开!”
羽林卫们面露犹豫,可却没有人敢退后。
“殿下,您还是回牢里去吧。”羽林军的副将一脸为难地看着黎绍。
“闭嘴!”黎绍抬手就刺了那副将一剑,“你们让是不让?!”
那副将摸了摸黎绍刚刚刺下的伤口,缓缓举起了手上的长剑:“殿下,对不住了,咱们虽然也替长孙将军感到痛心,可……可咱们也是有家人要养的。”
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的军人多半都是士族出身,因为衣食无忧,所以才能有多余的理想,可军中大多只是走投无路才来从军混口饭吃的,也有人是花了大价钱才被编入羽林军,为的就是能留在长安这个少有战乱的地方混完这一辈子,他们的理想很卑微,根本就经不起什么皇权争斗,他们不想跟着遭殃。
黎绍冷笑道:“你们以为就凭你们杀得了我吗?”
话音落,黎绍就提剑冲了上去。
事实证明,与暗部的人比起来,羽林军简直不堪一击,眼看着黎绍就要杀出一条血路逃走,黎征急了。
“废物!通通都是废物!打断他的腿!杀不了他就给我打断他的腿!你们今日若敢放他离开这个刑场,我就诛你们九族!”
听到这话,羽林卫们咬紧牙关,不要命似的冲向黎绍,没有招式,没有策略,全凭着一股蛮力和人数上的优势,可还是花了一番功夫才将黎绍擒住,羽林军的副将从一旁找来一根手臂粗的木棒,犹豫半晌才扬了起来。
“殿下,对不住了。”
话音落,副将把两眼一闭就轮着木棒狠狠砸了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