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娇商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流星下的愿望
她这个想法一说出来,村里的妇人一个个挽起袖子,抢着帮忙。
但是第一次,谁都不知道具体的方法,找了村里酿过粮食酒的老汉前来指点,谁知没过两天,就散发出来酸味儿。
一罐罐水果被扔出去,王氏心疼的不得了:“啧啧啧,这可都是金贵的东西,咱们也太浪了。”
苏宛芷深知农家人勤俭节约的习惯,看不惯这种浪也理解:“王奶奶,没有付出哪会有获?咱们现在浪了,等满山的果子成熟,就不会浪,岂不更好?”





娇商 分卷阅读111
“理儿是这个理儿,可我就是心疼,不行不行,我看不下去了,你爱咋折腾就咋折腾吧。”王氏说着拍了拍屁股走了。
苏宛芷那个青砖瓦房的小院子里,满是被浪掉的好东西,她眼不见心不烦得了。
苏宛芷笑着挽起袖子说:“婶子们,咱们接着试。”
在苏宛芷忙着研究的时候,苏宛如早已经和苏家村的孩子们混熟了。
特别是苏有德家的几个孙女菊香梅香,几个小姑娘天天聚在一起,总有玩儿的游戏。
直到天色昏黑,才慢慢悠悠的回家:“我说三妹,你是玩儿疯了吧?不是说跟我学东西吗?”
“嘿嘿嘿。”小丫头不好意思的笑笑,“姐姐,我明天就开始跟你学,我不去玩儿了。”
可是,好不容易释放天性,好不容易这么自由,她的心有点小纠结。
苏宛芷仿佛看不到她那微蹙的眉头,说道:“你玩儿的时间也不短了,明天跟几个婶子好好学学,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技多不压身,以后走哪儿都不怕。”
她这是真心实意为苏宛如着想,苏府那样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苏宛如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庶女,将来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现在多学点手艺,总是没错的。
至于之前为什么不说?是因为她知道苏宛如在苏府后宅压抑久了,需要发泄出来。
现在时机差不多,她自然不愿意苏宛如浪时间。
果然,接下来的日子,苏宛如敛新型,勤勤恳恳的跟在苏宛芷身边学习。
这边苏家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
京城亦是张灯结朝堂欢庆。
早朝,凌奕玄眼角的笑意怎么都遮掩不住:“近日我凌北国大喜,国土扩张,增加了北边边境的三座城池,朕深感欣慰。”
乍暖换春的时节,距离姜离国动乱已有两个月之久,之前姜昌签订的盟约得以兑现,自此与黑潼关相连的姜离国三座城池,正是纳入凌北国的国土。
凌奕玄怎能不高兴?
这个消息众位官员私底下早已有猜测,凌奕玄这么一说,他们立刻下跪,高声齐呼:“皇上英明!瑞王神武!天佑凌北国,凌北千秋万代繁荣昌盛。”
凌奕玄听得是心花怒放,这都是他在位时的功绩,他恨不得告知全天下人。
而被称颂的另外一个人,面容平静无波,身着黑色官服,不悲不喜的接受众人的赞扬,没有一丝不满。
此人正是凌奕寒,接连三个月夜以继日的奔波,以及对敌人的对决,终于得到这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他仅仅躯身行礼,复又站直身体,像木桩子一样,一动不动。
朝廷官员知道凌奕寒的脾气,自动忽略了对他的赞扬,转头歌颂凌奕玄去了。
谁知还没等众官员从马屁中回过神儿来,居于高位的某人立即变了脸色。
“众位爱卿说的很有道理,只是不知你们做了什么?瑞王外能领兵打仗,内能处理朝中要事,你们呢?除了拍马屁除了歌功颂德还会什么?”
凌奕玄看到这些人的嘴脸心里就不舒服,朝廷养这么多人干什么吃的?除了溜须拍马还会什么?
真正遇到事情,每一个能当得起重任的?
想想就来气儿,虽有好消息,却依然挡不住凌奕玄心里那股子憋屈。
这一群人堪称朝廷的蛀虫,拿着俸禄却不干实事儿。
如果不是凌北国和周边国家关系复杂,战乱时有发生,他早就腾出空儿来拾这些倚老卖老的官员了。
偌大的金銮殿里,任谁都没有想到九五至尊的脸色说变就变,文武百官顿时噤若寒蝉,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声儿。
生怕气头上的凌奕玄做出疯狂的决定,他们的脑袋可就不保了。
凌奕玄冷哼道:“众位爱卿平日做的事情,想来自己心知肚明,你们对朝廷的贡献有多少?计策又有多少?回去以后扪心自问想清楚再来上朝。
没什么要事的话,就退朝吧!”
他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站起来就走。
有事儿的话一个比一个缩得快,遇着好事儿一个比一个会溜须拍马,简直就是凌北国的蛀虫。
一直到回到御书房,他的火气都还没消。
凌奕寒随意找了个宽椅坐下:“皇兄今日是何意思?”
“你不是知道了吗?还用问?”凌奕玄没好气的说。
这个弟弟领兵打仗,处理外忧没有任何问题,就是有些时候太不懂人情世故太不会说话了。
凌奕寒却丝毫不在意对方大大的白眼,该干什么该说什么完全不藏着掖着:“此时处理确实是好时机,刚刚拿下三座城池,想来羽襄国和罗烨国已经得知消息,近日不敢再挑起与我国的战乱。”
“朕正是考虑到此,才有如此安排。”
不得不说,多年以来兄弟两人诚合作早已心有灵犀。
不用交流就能领会对方意图。
☆、第一百二十一章丰的季节
现如今朝廷官员,大多数是从先帝那会儿就入朝为官,多年来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处理起来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凌北国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年轻的力量,这也是近几年朝廷科举制度越发严格的原因。
凌奕玄有了肃清朝堂的想法后,快速的行动起来,最需要快速处理的是在其位不干其事,净想着捞钱倚老卖老的官员。
“皇兄,目前外乱既已平定,黎民百姓的生活亦十分重要,臣弟请辞南下,继续推广红砖事宜。”
凌奕玄放下奏折,点了点头道:“行,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经过这几个月的推行,苏安城效果颇为明显,知府梁仲才递上来的奏折,大为赞扬此行。”
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是目前苏安城周边的百姓,全都开始建造砖瓦房,比青砖足足少了一半儿的价钱,即使盖不起来的大院子,两三间的能力还是有的。
凌奕寒像是早已料到这样的结果,丝毫不觉得吃惊,思绪飘到了苏安城。
只是此时的苏宛芷并不在城内,而是回到最初她来到这个世界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尝试果子酒。
和村里酿酒的师傅一次次探讨,半个月后,罐子里发酵的果子不再发酸发臭了。
王氏忍不住为她捏了把汗:“哎呦,可算是有点想头了,要不然这么些天,我看的心疼的不得了。”
苏宛芷但笑不语,没有前期的付出哪儿会有以后的获?
在果子酒酿制摸索出来一点点思路的时候,一个苏府的小厮匆匆忙忙的赶来,送来一封火漆密封完好的信。
孔飞凤舞遒劲有力的大字,唯有一人有此笔力。
果然!读完信中内容,苏宛芷叹道。
原来年前和凌奕寒商议好的派人前去南方




娇商 分卷阅读112
开始推行红砖,后来不了了之,她为此还担心了好几日。
没想到这会儿信来了,信中凌奕寒提到,大概需要三个工匠,前往南方,不日他派来迎接的人就该到了,希望苏宛芷挑选几个能力强的。
“那个啥,向露,你去苏爷爷家跑一趟,就说我有事儿找她。”苏宛芷不等放下信件,就吩咐道。
而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因为接下来的安排停滞,一个个检查正在发酵的果酒。
不到一刻钟,苏有德就匆匆忙忙的赶来:“宛芷,你找我什么事儿?”
“村长爷爷,之前跟您提过,需要几个工匠去男方,要不您和郑有叔商量商量,看看派谁去合适?大概这几日就得出发,一去就是大半年,您事先和大家伙说一下,咱们不强求。”
苏有德一听,机会来了啊,对村里人来说,多好的机会,这可是为朝廷效力,指不定将来还能留个名儿,求之不得的好事儿,怎么会有人不愿意。
“你等着吧,今天下午我就给你信儿。”
苏有德不做停留,风风火火的找人去了。
接下来一系列事情的安排,和温蹈等合作的砖窑,所有的事情都陆陆续续走入正轨。
眨眼间,又是四个月过去了。
漫山遍野的果子挂满枝头,沁人心脾的果香散发开来,闻之令人神清气爽的同时口水四溢,恨不得立刻摘几颗尝尝。
苏安城,苏府
花草树木装点的每个角落,处处散发着幽静神秘,置身于其中,不像商人的居住之所,反而更像是读书人。
颇有世外桃源的感觉,特别是夏天处处郁郁葱葱。
苏宛芷午饭过后,带着向露往寿玉院那边去了。
孟氏在内室休息,孟嬷嬷正要去叫,苏宛芷忙拦了下来:“嬷嬷您不用着急,让祖母好好休息吧,我没别的事情,就是苏家村送来一些新打下的水果,我送些过来。”
苏宛芷说话的空荡,向露挎着篮子走上前来,篮子用抽干净的荆条编制,装点多的图案,衬着红红绿绿的果子,越发诱人。
“嬷嬷,祖母睡着,我就不打扰她了,这些水果留着祖母吃。”她指着向露放下的水果说,然后悄悄附耳到孟嬷嬷耳边,“嬷嬷,外面还有两篮子给你们吃的。”
“你这丫头。”孟嬷嬷点点她的脑袋,“真是机灵,行了,你回吧,那些我给大家伙儿分。”
“嘿嘿,那就辛苦嬷嬷了,您要是喜欢我回头多送些过来。”
苏宛芷在这一点上从来都不吝啬,因为苏家村满山的水果陆陆续续成熟,今天这些是苏有德特意派人送来的,总共半马车,全都是心挑选出来的,足够她送人了。
这不,刚到手就先给老太太送来了。
不等她和孟嬷嬷说完,内室就传来问话:“送些什么过来呀?”
原来是孟氏醒了。
孟嬷嬷忙掀开帘子,边往里走边说:“老夫人您醒了?这不大小姐送来好些水果,说是自己种出来的好吃,给您心挑选了好些呢。”
“哎呦,我说咋闻着这么好闻呢,原来这丫头送来了好吃的,扶我出去,我去看看。”
苏宛芷随孟嬷嬷进了内室,两人一左一右搀扶着孟氏,梳洗妥当后进了正堂。
“哎呦,看起来不错。”孟氏看着红彤彤的苹果,心情大好。
苏宛芷很有眼色,忙拿起水果刀削了起来:“祖母,这全都是苏家村种出来的,因为种在山上,昼夜温度相差大,果子比平常的甜许多。”
她说话的空当,就已经削出来一个苹果,切成小块放到果盘里,用小小的牙签扎起一小块送到孟氏嘴边:“祖母,您尝尝!”
孟氏细细品了品,赞不绝口:“不错不错,很甜,也不硬,我这把老骨头吃着正好。”
“祖母喜欢吃,以后我就派人长给您送。”
“这感情好,原来你爹买回来那些还没这个好吃呢。”孟氏接连吃了好几块,“对了,你爹那儿送了吗?”
“正准备去呢,水果也是刚刚送来,我这不第一时间给您送来了。”苏宛芷嘴甜的不行,强制性压到了苏宛若的风头。
原来孟氏那点对苏宛如的好感,也因为年前梁府发生的事情烟消云散,对那个孙女又回到以前不冷不淡的态度。
☆、第一百二十一章准备进京
苏宛芷绝对不承认她是故意的,苏宛若层出不穷的拙劣手段令人反感到极点。
偌大的苏府中,对几个孙子孙女有感情的也就孟氏了,但这些感情都是建立在你有用的基础上。
一个什么都不会,还四处惹事坏了名声的孙女,在她这儿可得不到什么好脸色。
苏宛芷经历过生死,鬼门关走了好几遭,对苏府这点弯弯绕绕了解的十分透彻,孟氏就是这样的。
不过这位老人并没有做过损害她利益的事情,反而对她有诸多关照,不管这些关照是在什么基础上,带来的效果却是一样。
所以苏宛芷有什么事情都会想的起来这个祖母。
孟氏提及苏永光,她正有去前院的意思,索性起身说道:“祖母,您慢慢用,我去给爹送点。”
“去吧去吧,别忘了你大哥二哥。”
临踏出门槛的时候,苏宛芷还听到了孟氏的交代。
她回头笑了笑:“祖母您就放心吧,忘不了,大哥二哥读书辛苦,少不了他们的。”
这么一圈送下来,包括苏永光的,宋姨娘的,还有其他和苏宛芷关系不错的,已经接近半下午。
等她来到苏文远和苏文晨院子的时候,兄弟两个早已等不及了。
“我说妹妹,府里都传开你四处送水果了,怎么这会儿才到我们这儿?”苏文远声音低沉,夹杂一点点不满与抱怨。
“可不,大老远我们就闻到了香味儿,就是看不见人来。”苏文晨也酸溜溜的。
苏宛芷无奈的耸耸肩:“没办法啊,你们两个太嘴馋,得放到后面。”
“还是不是亲妹妹啊?还有没有爱了?”苏文远差点跳脚,伸手就夺走了苏宛芷的篮子。
苏宛芷摊手:“不就是跟你们开个玩笑嘛,真是的,赶紧吃吧,吃完好好读书。”
“读啥书啊,听到就头疼。”苏文远忍不住哀嚎出声。
话说去年考中童生,今年二月份参加院试,绞尽脑汁总算吊车尾考中秀才,再接下来读书,可就伤透脑筋。
和苏文晨不一样,他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就那个秀才都要了老命了。
明明和苏文晨一样上课,一样认真听讲,一样读书,两人的成绩却截然不同,真是没天理呢。
苏文晨好像没什么力气,就考中前三名,简直就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如果苏文晨不是他亲弟弟,他不敢保证会不会动粗。




娇商 分卷阅读113
苏文晨自始至终唇角就挂着浅浅的笑容,不反驳也不解释。
只见他放下书,修长的手指轻轻捏起一颗葡萄,优雅的吃了下去。
入口滑腻酸甜的口感令他食指大动,双手快速的一颗又一颗送进口中。
等苏文远抱怨完了,一大串葡萄就剩一小半儿。
“哎哎哎,我还没吃呢,赶紧给我剩点。”说着伸手就抢。
看着他那模样,还有苏文晨誓死不从的样子,苏宛芷情不自禁的笑了。
“你们两个可都是秀才老爷,能不能有点形象?”
“形象?什么东西?”苏文远表示并不知道,他就知道苏文晨全部拿走的那些水果好吃。
兄妹三人闹了许久,才总算平静下来,谈及正事。
“大哥二哥,你们考中秀才也有些日子了,你们下一步是什么安排?”
苏家请的夫子已经是苏安城数得着的了,跟着学习这么些年,也学的差不多了,若想更进一步,想来苏安城并不是最好的归宿。
此问题兄弟两人有所考虑,苏永光亦是。
今年秋天苏文晨并不打算参加乡试,一是学无止境,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
二是即使乡试成绩突出,想拿到头三名也不容易,还不如韬光养晦,多学习三年再参加,以图一举拿下乡试会试。
故而父子三人商议的结果是进京求学。
众所周知,凌北国的泰斗都在京城,苏安城自立一城,设置府衙,已然算是比较大的行政地区。
即使这样,仍然和京城没有可比性。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距离他们离开苏安城进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妹妹,如果我们两个都走了,你一个人在府中怎么办?”苏文晨少不了担心,现在明里暗里有他和苏文远派人的保护,不会出什么问题,一旦他们离开,苏府吃人不吐骨头,苏宛芷能受得了吗?
此话一出,苏文远立刻站起来,高举双手道:“我留下我留下,我留下保护妹妹。”
苏宛芷一个巴掌拍在他肩头:“大哥,你可拉倒吧,麻溜的跟二哥进京,要是爹知道你为了我不进京求学,可就有我好日子过了。”
“你们放心,我不是小孩子了,能照顾自己也能保护自己。大哥你去京城,即使不想读书,也有别的事情做,有时间帮我盘两个铺子下来。”
“啥?”苏文远忍不住挠头,“妹妹,我没干过这种事儿,我怕干不好啊。”
别说,打打架什么的他擅长,生意啥的他完全一窍不通。
“又不是什么难事儿,不会可以学啊,我这边果子成熟了,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果子酒就酿好了,咱们能随随便便贱价处理吗?
当然不能,京城是个好地方,咱们在那儿做生意,比苏安城不知道好了多少,所以我的腰包可就靠您了啊大哥。”
“那...那好吧。”虽说苏文远还有些忐忑,但总算鼓起勇气接了下来。
为了妹妹的生意,做生意怕啥?这么大个人了,难道两间铺子就联系不上?买不到?
想到这里,苏文远重重的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妹妹别担心,我一定给你办好。”
接下来,在兄弟两人的准备中,苏宛芷焦头烂额的安排里,进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同一时间,苏家村丰的果实,全都按照之前探索出来的方法处理,密封在罐子里发酵。
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第一批酿造出的果子,就差不多可以拆封了。
为了盛放坛子,苏家村村民们特意建了座院子。
时间悄然而逝,十天时间扎眼就过去了,正式到了兄弟两个准备进京的日子。
老夫人和苏永光为首,苏府众人遥遥相送。
载着苏文远和苏文晨,载着苏府盼望的两人,正式踏上另一条路途。
☆、第一百二十二章初见世面
马车缓缓行驶在通往京城的道路上,十天后,巍峨的城门出现在面前。
掀开车帘,苏文远和苏文晨瞳孔微微放大,闪过一道莫名的震撼。
高耸的城墙足有三丈,城墙之上的门楼前助力一排排守卫的士兵。
钢铁打造的城门厚重质朴,远远望去,犹如天兵天将,守护一方城池的安宁。
车夫吁的一声,马车缓缓停下:“大少爷二少爷,咱们到京城了。”
一路行来,很是顺利,然而在马车上颠簸十天,即使兄弟两人平日里十分注重锻炼,身体素质相当好,依旧有些体虚无力。“咱们先进城找个地方住下,明日去联系学堂。”苏文晨吩咐道。
虽说进京之前苏永光已经托相熟的人帮忙介绍了先生,但他们两人还是得放在心上,初次上门要留下个好印象。
车夫点了点头道:“两位少爷稍等,我们需要排队进城。”
事实也的确如此,京城守备森严,凡是进京之人,必须检查所带物品。
此时的城门前,排起了长龙。百姓们焦急的等待,前方的士兵一刻都不得闲。
一刻钟后,马车终于来到士兵面前。
守城的士兵细细盘问:“你们哪儿的人?来京城干什么?”
“回这位官爷的话,车上的两位是我家少爷,我们少爷考中秀才,想进一步考举人,所以来京城是为了寻一位好先生。”
一听不是京城的人,士兵又多看了两眼,直至确定苏文远和苏文晨的通关文牒没有任何问题,这才放行。
京城的街道,全部采用青砖铺砌,街道两旁各种店铺林立,来来往往的行人,比之苏安城多了一倍有余。
即使身为秀才,兄弟两人算是见多识广,也不得不为京城的繁华所震撼。
苏家,作为苏安成的首富,衣食住行皆为品,出行之前,苏永光给了兄弟两人每人两千两银子,再三交代,出门在外别委屈了自己。
除此之外,苏宛芷更是给两位哥哥偷偷塞了一大沓银票。
经常作为凌北国的都城,繁华程度和消水平都不是苏安城能比的。
苏文远和苏文晨兄弟两人都不是毫无节制消的性格,出门在外住的舒服就行,不求奢华的享受。
在最初的震惊以后,兄弟两人很快回过神儿来。
苏文晨稳了稳心神道:“大叔,咱们找一家干净卫生的客栈就行。”
车夫连声应答,快速掉了个头换了一个方向。
不多时,马车停在一家小小的两层楼面前,前面的车夫陈大爷好似和掌柜的十分熟悉,刚一进门就和里面的人打招呼。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啊大掌柜。”
被陈大爷唤作掌柜的人抬头一看,瞬间爽朗的笑了起来:“原来是老陈啊,咱们老哥俩可是许久未见了,这么长时间你都干啥去了?”
“哎呀,跑了大半辈子了,临老想




娇商 分卷阅读114
找个地方安定下来,这回随我家两位少爷进京读书,可不来照顾你生意了吗?”
原来随苏文远和苏文晨从苏安城一路行到京城的陈大爷,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后来到了所安全,索性歇下脚来。
这次进京,苏永光从未有过的上心,挑选好几天才看中对京城颇为熟悉的陈大爷。
1...3435363738...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