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郎未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羿宁
王季陵想了想,还是给孟萦说了李君成的事。王家女郎在怡和楼和有病的倌儿春风一度,这事儿王季陵已经告诉了李君成。
李君成气愤异常,他气得不是王家女郎流连秦楼楚馆,而是气她不该算计孟萦。孟萦何其无辜,完全是被他带累。他坚决不肯嫁到王家,并告知母亲——王家女郎可能会被传染上脏病。一时,李山长也有些犹豫。
可四月初十的时候,王家女郎让人给李山长带话,说她已怀了李君成的孩子,希望早些完婚。要不然孩子到时出生时被人质疑,于李君成名誉也是有损。毕竟李君成将来还要走科举之道,名誉自是万分重要。如果李君成不嫁过去,将来孩子生出来,王家女郎以此为胁,李君成将会吃不了兜着走。李山长无奈之下,只能同意婚事。
王家女郎将婚事定在四月十六,当天过来亲迎,也就是明天,而这天恰巧也是孟萦的生日。
前些日子,李家上下为了这场婚事忙得不可开交,如此仓促出嫁,李君成难免会被人诟病。这场婚约本就是王素媛算计得来,又哪来声誉可言。
今日正是发嫁妆的日子,王季陵过去给李君成送贺礼,李君成拜托他将孟萦的生日礼物带过来。
得知此事孟萦更是难过,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添妆礼——上好文房四宝一套和两刀澄心纸。这份贺礼价值不菲,就单澄心纸几乎都是一金难求,更别论那文房四宝中的端砚、紫毫和松香墨了,这几样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孟萦又取出一个盒子,里面是一个精致的金镶玉的男子发冠,外加一厚叠银票。
孟萦对王季陵说道:“季陵哥哥想办法让他收下,他自幼丧父,他父亲留下的嫁妆并不丰厚,还要分一多半出去给他姐姐,想必他也没太多的嫁妆。光靠李家公中出的那份嫁妆恐怕会被人看轻了去。那李家女郎家中夫郎众多,人多事杂,需要打点的地方多。如果没有银钱傍身,恐怕以后会寸步难行。再说以后他科考也需要银钱上下打点。这发冠是之前定制的,原本是想作为他及冠礼之用,现在提前给他,他的及冠礼我恐怕无法参加了。”
王季陵取出银
第九十一章 王孙不归
王季陵和五郎一同前往襄阳郡,临出发时,人员随扈较多,一路车马嘶鸣喧嚣。
刚到城门口,他看到孟萦身着樱草色紧袖骑装,怀抱柳枝,坐在那匹踏雪之上,显得英姿勃发。她笑着将折下的柳枝送给王季陵、李侃如和谢家郎君。
然后挥手告别,因人多,孟萦也不便多说。只是轻声吟唱:“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孟萦的声音清亮激越,穿透力强。她故意压低声音,浅吟低唱,更让人觉得如情人私语,缠绵悱恻,叩人心扉。
王季陵听着孟萦的歌声,马儿每走一步,都远离她一点,他的心头酸涩,双眼迷蒙,但始终相信自己终归会回到她身旁,与她相伴到白头。
孟萦清柔的歌声听得李侃如心头悲痛不已,明年春草绿,他也早已嫁为人夫,不知归路,也可能永生不见吧!
五郎听孟萦唱得回环往复,一咏三叹,宛如天籁。他想着和孟家女郎能得相识,却是有缘无分。他纵使心动,却是不能。他觉得心口似乎少了一块,是无法填补的空缺。他已查明孟家女郎十七之前不会订亲成婚,只待她到长安会试,如果那时自己能解了奇毒,将再续前缘吧!只是明年春草绿,王孙将不归。
四月二十五日,孟萦跟着爹爹带着家仆一行将近二十人往神药谷而去,张眉和七郎、九郎还有表姐和表哥们来给他们送行了,张眉笑着让孟萦早些归来。两人再一起骑马去郊游。七郎看着孟萦有些欲言又止,大郎君催促得紧,只得挥手告别,看着孟萦他们一路北上。
大曌水路四通八达,适合乘船,大郎君让孟北租了条舒适的大船,顺河北上。船上的日子总归是有些无聊。孟萦平日里和白芷还能说上些话,和其他人说话不多。
大郎君见孟萦无聊,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指导孟萦研习医术。孟萦对号脉总是有些不自信,于是在这段路上的时间,他只要一有机会就让孟萦去实践,由她来给人号脉、问诊、辩证、留方,大郎君在一旁教导。一段时间下来,孟萦的医术得到了飞速提升。
孟萦的进步让大郎君倍感欣慰,看着她一日日成长,大郎君怜惜她没有母亲教导,在感情上天真懵懂,容易受伤。他暗自决定在神药谷多待一段时间,请大师姐多教教孟萦。
四月初,定国公世子率领军队经过一冬休整,粮草充足,兵强马壮。他领兵奇袭西平郡,从大夏国手中夺回了丢失的领土,手刃大夏国战神沙依古,将大夏国的军队赶到祁连山以西,祁连山以东的千里沃野尽归大曌所有。
女皇听闻捷报,天颜大开,召定国公世子卫慎初回京领赏袭爵。女皇大赦天下,大曌总算渡过了这场天灾**的劫难。
等大胜得归的消息传到民间已经是五月中旬了,各地人们欢欣鼓舞,连孟萦都能感觉到女皇是民心所向。
这时孟萦一行已经快到神药谷了,再过一两日就可到达。一路上还算平顺,纵有小事,也是有惊无险。眼看就要到目的地,山水娱人,孟萦心情比临出发时已经好了很多。她想通了很多事情,不会再像刚开始那般随波逐流,而是觉得要积极进取,否则就娶不到自己心上人,也不能很好地照顾家人。所以每日行路之余她也会抽空温书,为明年的乡试做准备。
日暮时分大郎君一行到了雾灵山庄,这是连起来的一大片建筑,简直犹如一座小型的城镇。这里背靠雾灵山,离神药谷仅半日的路程。
今日雾灵山庄红灯高挂,婢仆皆着红衣,似乎是要办喜事。大郎君一行准备借宿雾灵山庄,管事听闻他们父女二人自南而来,高兴不已,将他们领到了一个精致的小院安顿下来。
大郎君招来一个小厮问道:“近日山庄是否有喜事要办”
“回郎君,明日少庄主要迎娶正夫,今日下人们都忙着安排客人和准备宴席。”
大郎君想着主家肯定忙碌,恐怕无瑕接见他们,便备上礼物,让管事代为转送。
管事推拒道:“奴家庄主的四郎君推算说今日日暮时分有贵客自南方来,是一对父女,让我好生招待,果真遇到了贵客。奴有幸招待贵客,是奴的荣幸,万不敢再收贵客的礼。一会儿,奴让人送上热水和饭食,今日忙碌,怠慢之处,还请贵客多多海涵!”
孟萦一脸懵懂,四郎君推算难道雾灵山庄庄主的四夫郎会周易五行八卦,推算到自己和爹爹今日要借宿于此那还真是厉害!
孟萦和大郎君连日赶路,也着实累了,父女俩用过哺食,洗漱之后就早早歇下了。
第二日,孟萦还是按时早早醒来,因为对雾灵山庄不熟悉,加上主家今日喜事盈门,她也不欲多事,就在院子里舞了一套剑法就停下了。洗漱过后,孟萦想着主家今日有喜事,既要穿得喜庆,又不能喧宾夺主。遂找了件鹅黄轻纱上襦,下配烟霞色半身纱裙。这身装扮既不喧宾夺主,又大方不失礼数,带着豆蔻少女特有的稚嫩和娇俏。
大郎君对于孟萦的装扮很满意,教导她道:“今日主家娶亲,既然碰到了,就不好随便离开。我们在此逗留一日,明日朝食之后我们再走。一会儿我备着礼物送上。今日人多,我们不用去观礼,只待用过午餐,我们就回自己院子。到时男女可能会分席招待,萦儿自己要注意安全。少说多看,不要轻易接触小郎君们,以免遭了算计。”
孟萦点头称是,有小厮带大郎君和孟萦往招待客人的院子走去。这雾灵山盛产贡茶,整个雾灵山附近大片的良田和山地皆归雾灵山庄所有,整个山庄甚是富裕。
雾灵山庄庄主姓左,三十五六,娶夫六人,正夫曾是皇商欧阳家族的嫡长子。今日是其长女娶亲,左家大娘子今日春风得意,娶得心上之人。
 
第九十二章 妙手回春
孟萦将欧阳静茹放平之后,又让人取了个抱枕将她的脑袋稍稍垫高一点,因为她刚吃了不少东西,怕她呕吐导致吸入性窒息。
孟萦一看欧阳静茹中风了,是脑卒中,如果处理不好,不是偏瘫就是呆傻,严重时会导致死亡。还好欧阳静茹穿着宽松的半胸襦裙,不需要解开衣服透气。这时吃饭的人都围聚过来,看到底发生了何事!
孟萦让大家散开,不要围聚在一起,以免影响患者呼吸。
孟萦连忙从袖兜里取出银针包,拿出最粗的那根银针,让欧阳静茹的侍奴脱掉她的鞋子,将她的十根脚指尖各扎了一针,让他挤出血来,将黑血挤干净,一直到挤出鲜红的血出来才可以停下。
孟萦又重新取出金针,对着欧阳静茹十根手指的指尖扎了下去,并开始挤血。她发现欧阳静茹的手指根本就挤不出血来,刚开始挤出来的是脂肪样的粘稠液体,孟萦恨不得使出吃奶的力气才在无名指上挤出十几滴黑血来。她又扎了欧阳静茹的耳垂,各挤了几滴黑血。
那侍奴到底年轻有力,将欧阳静茹的脚趾挤了不少黑血出来,一直挤到有新鲜的血液流出。
孟萦再看欧阳静茹脸色已经变过来,嘴歪眼斜也正了过来。
而这时,男客那边听说有女子中风晕倒,问宾客中是否有郎中,大郎君就站了出来,欧阳冉担心母亲身体,就领着大郎君来到女宾区。
欧阳冉发现自己母亲躺在地上,孟萦正在施救。大郎君看了孟萦的施救方法之后,暗暗点头。他从袖兜取出银针,开始给欧阳静茹施针,不过片刻,欧阳静茹就苏醒过来。
欧阳冉连忙过去扶着他母亲的脑袋问道:“母亲,可觉得好些了”
欧阳静茹有些茫然道:“我怎么睡到地上了快扶我起来,这么多人看着呢。”
大郎君道:“你先歇息片刻,然后慢慢坐起来,看能否活动自如。”
欧阳静茹动了动手指,又动了动胳膊,发现没有不适。她往上抬了抬腿,发现也没什么不适。就慢慢地坐了起来,然后扶着侍奴和欧阳冉的手站了起来。
众人见她没事了,一阵惊叹,特别是刚才看着她倒下的那帮女子。有人惊叹道:“这小女郎医术了得,简直是起死回生。刚才那娘子嘴歪眼斜,面色看着就不好了。没想到这才多大功夫,就被救了回来。”
“是呢,是呢,我家爹爹也是中风,嘴歪眼斜倒地不起,到现在还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若是当时能得这小女郎施救就好了。”
“那娘子还真是幸运,得到了及时救治,现在看着没事了。听李郎中说中风是疑难杂症,难救治。没想到咱们今日开了眼,长了见识,竟然看到中风被人给治好了。”
欧阳冉听人这么说,将母亲安顿好之后,忙过来向孟萦和大郎君道谢。
这时人群中走出位十八.九岁的青年郎君,那人身材修长,气度清雅,身着一袭青衫,如江南烟雨中走出的才子。
有人认出他来,轻声说道:“黄小神医来了。”
他径自走向大郎君,未语先笑,对着他行礼问道:“可是武陵来的孟家叔叔”
大郎君笑道:“正是,不知你是”
那郎君不疾不徐道:“孟叔不记得我了我是简然,当年你离开药谷的时候,我还去送你了呢”
大郎君这才想起来道:“简然小侄都长这么大了,当年你还是个七八岁的小郎。到如今已经与我齐肩了,当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孟叔这些年倒是没什么变化,和我儿时记忆中一般年轻。这位是萦妹妹吗”
大郎君点头对孟萦说道:“萦儿,这是神药谷黄大药师的六孙子黄简然,他比你大四岁,你叫她简然哥哥就是。”
孟萦对着黄简然施了一礼,叫了声:“简然哥哥。”
那黄简然也对着孟萦还了一礼,叫了声:“萦妹妹。刚才见妹妹施救,不知病人现在如何了”
“欧姨估计是脑卒中,尚需救治,并不能算痊愈。”
欧阳冉听人叫黄简然小神医,料想他医术高明,遂上前请他为母亲看诊。
黄简然推辞道:“你们放着真正医术高明的郎中不用,请我作甚孟叔是先孟神医之子,得孟神医真传,他才是最善于调理病人的神医。”
大郎君忙道:“不敢当,不敢当!”
欧阳冉被黄简然说得红了脸,不好意思地对大郎君说道:“小生有眼不识泰山,轻慢了郎君,还望海涵。多谢郎君对家母的救命之恩,还请郎君移步为家母诊治。”
大郎君推却不过,为欧阳静茹把了把脉道:“病人脉象虚浮,又兼风痰淤堵,需精心调养。鱼生痰,肉生火。以后饮食要分外注意,我且留下方子,吃上几天再说。”
大郎君写完方子之后,欧阳冉就安排人去捡药熬药,然后扶着她母亲去客院休息。
大郎君领着孟萦和黄简然往他们借住的小院而去。
到了院子,安顿下来。孟萦想起前世治疗脑中风最出名的药就是安宫牛黄丸了。她记得前世她老板为了买一粒真正的亚犀安宫牛黄丸花了差不
第九十三章 落尘仙子
第二日,欧阳静茹带着欧阳冉和两个弟弟来看孟萦父女俩,左庄主的正夫是欧阳静茹的双胞胎弟弟,她六弟作为陪媵成了左庄主的四夫郎。
左庄主的大夫郎和欧阳静茹不愧是双胞胎姐弟,很有些相像,也是胖乎乎的,红光满面。可能是昨天女儿娶夫,他非常高兴的缘故,让人感觉他眼角的细纹都在笑。
倒是左庄主的四夫郎看着二十六七,白净羸弱,一袭鸦青色长袍穿在身上显得有些清冷,一双好看的凤眼非常地干净纯粹,不染尘俗。
欧阳静茹说了不少感谢的话,又让欧阳冉备了份厚礼感谢大郎君和孟萦。并提出让大郎君在庄子里多住些时日,她想请大郎君帮她调理身体。
大郎君带孟萦离开武陵本就是为了散心,左右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在药谷和在雾灵山庄区别不大,也就应下了欧阳静茹的请求。
在闲聊中,不知谁说到四郎君善占卜算命,时人比较信命,也就聊了起来。原来前天四郎君就算出了有贵人自南方来,是对父女,果真凑巧孟萦救下了欧阳静茹。
其实如果没有孟萦和爹爹施救,黄简然也会救下她的。但他能推算出孟萦他们的到来,倒也有些真本事。孟萦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很有意思。
那一直沉默不语的四郎君突然提出要给孟萦算命,孟萦觉得自己的命运有些奇怪,所以从不算命。
大郎君也知道孟萦的命运非同一般,所以除了慧定大师,他从未让任何人给孟萦算过命,至于孟萦的生辰八字他也从不向外透露。大郎君婉拒了四郎君的好意,一时大家有些尴尬。
孟萦看了忙给父亲解围道:“四郎君神机妙算,真是神奇!也难怪您的眼睛不染纤尘,如孩童般纯净通灵。”
四郎君闻此,凄然一笑道:“这双不染纤尘的眼睛却看不到阳光和色彩,永远混沌一片。正是因为看不到,我才学得周易五行八卦。”
完蛋了,戳人心窝子了……
孟萦没想到他竟是盲人,因为他行走间自在闲适,和人说话时认真倾听的样子,根本不像盲人,更何况那双眼睛真的很干净,也很美!
孟萦只好自己找台阶说道:“哦,抱歉,说到您的伤心事了。四郎君的眼睛看着不像有问题的样子,怎么就看不见呢您是生来就看不见,还是后来才看不见的”
四郎君道:“无妨,我是后来才看不见的,三四岁的时候还能看见。后来从假山上摔了下来,磕破了脑袋,刚开始还能看到光,后来慢慢就看不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