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郎未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羿宁
“请女郎赐名!”他又坚定地说道。
孟萦见他实在固执,便知他心诚,笑着说道:“郎君既然生在月圆之夜,你母亲又叫你月奴,那叫你倾月如何”
“倾月,倾月,好名字,我很喜欢。”
说罢,他起身对着孟萦施了一礼说道:“倾月谢女郎赐名。”
午饭后,孟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四郎窃香
欧阳冉很会调节气氛,他愿意哄人时,很会说话,总能逗得人哈哈大笑。他见孟萦情绪低落,想到今日大年三十,孟家就她独自在长安,虽然不缺少人陪,但毕竟亲人都不在身边,而自己又不能时常来陪她,愈发珍惜和她相处的时光。
他不露痕迹地开解孟萦,再加上孟萦本就不是那种过于纠结的人,她多数时都是积极乐观,朝气蓬勃的。
等到欧阳冉告别离开时,孟萦已经散了心中的郁气,平静下来。送走他之后,孟萦开始守岁。
虽然有白芷陪着,还有一大帮从武陵带来的人陪着,孟萦始终觉得有些孤单。她想爹爹了,不知他一个人在武陵过年又是怎样的形单影只。
孟萦觉得应该给爹爹找个伴,不管大曌的家庭如何复杂,人是群居动物,总害怕孤独。如果爹爹愿意,她会想办法帮爹爹找个好一点的娘子,等他嫁了人,就是大家庭的一员,过年人多,总不会觉得孤单。
孟萦看着大家吃着干果炸货,嘻嘻哈哈地打着叶子牌,很开心的样子。她突然想吹吹风,便爬到了屋顶上。
夜幕低垂,寒星闪耀。看着偌大的长安城,万家灯火,家家户户都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
她想着元郎远在边关,不知道会在哪里过年。有没有像她一样想着远方的心上人
孟萦一直在房顶呆到,新年到来。各家各户都放了鞭炮和烟火,欧阳冉给孟萦准备了一大堆烟火。白芷跳到房顶,将孟萦抱下来,让她点燃烟火,迎接新年。
放完烟火,大家笑嘻嘻地给孟萦拜年问安。白芷提前准备了打赏的荷包,每个人都领到了自家女郎的封赏,乐滋滋地回房休息了。
众人散去,正院只剩下孟萦和白芷相对而坐。
孟萦让白芷先下去休息,她坐在书房的桌前,想着前世这么大的时候,刚上高中,每年新年守岁,她都要写来年的学习计划。最后发现,每次计划得挺好,最后做到得很少。但当时写新年计划时的心情却是激情澎湃,热情万丈的。
孟萦对于自己的在大曌的一切,总有一种恍如梦中的感觉,她突然想要像前世那样,写一份新年计划,看看来年能实现多少。于是便拿出纸墨,开始写新年计划。
一动笔才知道有那么多的事要做,等到明年殿试,她娶亲,便要作为孟家的家主,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许多事情都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才是。
随着她将一条条计划写下来,她脑子愈发清醒。她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将来年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觉得可行,便放下纸笔。
随后她又拿本书看了起来,不大会儿竟然趴在桌前睡了过去。
且说定国公府,卫慎微这个新年如同往年一般,又是自己一个人过的,虽有部曲相陪,他仍是思念远方的兄长们和已经逝去的亲人们。
从欧阳冉一回京,他的暗卫便得了消息,知道卫平和卫安陪着孟萦到了京城。他早就想去拜会她,没想到,她自小年便入了欧阳家,一连多日都不曾出来。她好像忙着帮欧阳冉那厮干活,等到二十九日下晌,回到孟家已是倦极。
紧接着大年三十,他要祭祀卫家先祖,还要给部曲们论功行赏,如今偌大的定国公府,只有他一个主子,他自是离开不得。好不容易,迎了新年,又给部曲们打赏了银钱,让他们下去休息。他才得空,便又开始思念孟家女郎,去年春天一别,虽是七八个月未见,但如今已是两个年头了。
于是他提气上了房顶,开始在房顶上飞奔,径直往孟萦的宅子而去。待他到了孟宅,还未进门,便被卫平拦在了门外。
卫平一见是昔日的旧主四郎,便笑着问候了新年好。卫平恭恭敬敬地给四郎行礼请安,四郎赏了他一个鼓囊囊的荷包,便入了院子。
卫平本想拦着,但想到卫家向来都是兄弟娶妻,如今自己的主子孟家女郎与卫家大郎相惜相知,嫁入卫家是迟早的事儿,到时四郎还是自己的主子,便没有纠结四郎擅入孟宅之事。
四郎在正院的卧房没看到孟萦,便径直去了隔壁的书房,她果然在书房里,却是趴在桌上睡着了。
孟萦睡得迷迷糊糊,梦见和爹爹像往年一样守岁,又梦见与元郎走在郁江江畔。
四郎看着她沉睡的容颜,小脸更小了,她又瘦了。他已经知道她中了举,又遭遇了绑架,后来随兄长去了西南,一直都在路上奔波。肯定辛苦,也难怪那么消瘦。
四郎走过去,轻轻地将她抱了起来。她可真轻啊,抱在怀里轻飘飘的。四郎抱着她走到卧室,将她放到床上。
孟萦犹在梦中,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了四郎一眼。还以为自己在梦中,轻声叫了声元郎,蹭了蹭他的胸膛,抱着他的胳膊,窝在他怀里。
四郎有些嫉妒大哥,她对大哥是如此信任亲昵!以前自己每次靠近她,她都会不动声色地躲开。现在却主动亲昵大哥,如此姿态,他都不曾见她对欧阳冉和黄简然这样,看来她心里大哥比其他人更重要、更亲密吧!
四郎搂着孟萦胡思乱想,也可能是最近熬夜太多,他竟然也安心地睡了过去。
孟萦一觉醒来,觉得被窝里热烘烘的,分外温暖。她动了一下,发现自己竟然睡在人怀里。她以为是白芷夜里起来,抱她入睡,自己睡糊涂了,拉着他上了床。便有些心虚,抬头看了床上人一眼。
&
第一百五十六章 乐不思蜀
长安城初一出门拜年的人不少,大多都是给没住一起的家中长辈或左右邻居拜年。整个都城都弥漫着新年的祥和气氛,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孩童们更是喜气洋洋。
看着大家的笑脸,孟萦都觉得心情愉悦。看来是要多出来走走,一个人憋闷在家里,容易胡思乱想。
孟萦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子,看着外面的景象,一脸安然。四郎本来骑着马,半道上又上了马车,他想与孟萦更亲近一些。
四郎正讲笑话,耍宝一般逗趣孟萦,突然,马车停了下来。听到马车外有人说道:“哟,四郎开窍了,知道哄女郎开心啦!”紧接着就是一阵起哄声。
四郎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平日里一起玩耍的伙伴们,他还不想让孟萦出现于他人之前,这是一种保护。他顺手放下车帘,从车门跳了出去,下车后,还顺便关好了车门。
孟萦见他如此,就知道他不想让众人见她,现在形势不明,她便静静地坐在车里等着马车继续前行。
“四郎去哪里找的小娘子如此绝色倾城,我等从未见过长安城中有此贵女,难道是养在深闺之中吗”其中一个郎君说道。
“不可能,京城贵女哪有养在深闺之中的谁家有此美貌的女儿还不是到处炫耀,以期获得高门郎君的青睐。”
“就是,今日这女郎不会是四郎拐来的吧”有人取笑道。
四郎听他们说得越来越离谱,便笑着说道:“哪里是真的女郎啊是我春风楼的新人,尚未和大家见面。正月十八正是登台献艺,各位去捧场啊!”
“真的假的我怎么看那女郎不像小倌儿呢倒像是真正的女儿身。要不先让我等见见吧!”
“拉到吧,我楼里的头牌是谁想看就看的,要想看,正月十八酉时去春风楼里看去!走了,不奉陪了!”
“欸,欸,四郎别走啊,找地方我们喝一杯去。”
“不啦,我家中有事,不像你们,家中又长辈照应,日子过得逍遥快活!走了,回见!”
众人见留不住四郎,便让开了道路。马车缓缓启动,不一会儿跑起来,很快就到了定国公府。
四郎惊了心,没让孟萦下车,走正门进府,而是让车夫将车直接从边门赶进了府里的车马处,这才打开车门接孟萦下车。
孟萦就着四郎的手下了马车,四郎对她说道:“萦儿,咱到家了。府里安全,咱们可随意走动。刚才委屈你了,这群人比较复杂,不知背后都是谁的人。如果让他们知道你的存在,恐怕会算计你来牵制定国公府。我们要小心应对。”
孟萦点点头,随着四郎在府里走动起来。一会儿,管家来回事,四郎叫来两个能说会道侍奴,陪着孟萦参观定国公府。
这定国公府是第一代定国公,跟随后大曌开国皇帝萧维桢打天下,建功立业后,赏赐下来的。面积很大,历经几代定国公的修葺完善,整个庭院显得幽深而有底蕴。
那两个侍奴是定国公府的家生子,生于斯长于斯,定国公府的故事讲起来头头是道。讲到家中四个郎君的故事,带她去看每个郎君住的院子。又领着孟萦参观了花园,此时的花园已是百花凋零,只有梅花香如故。
管家见自家主人领着女郎回来,欣喜异常。想着主子的交待,便让府中众人管好自己的嘴巴,又着人去安排饭食。务必要让将来府中的女主人满意。
四郎与孟萦年龄相差不大,只比她大两岁。四郎很会玩,自诩为长安城中一纨绔。和他在一起一点也不无聊,倒是非常有趣。孟萦得了乐趣,愿意与四郎一起玩耍。
定国公府地方大,能玩耍的地方也多。有时两人乔装一番,由四郎领着一起去逛庙会和坊市。四郎不愧自称是纨绔,长安城好玩的好吃的,他恨不得都带着孟萦体验一遍。
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宴请
且不论文宣公府情况如何,孟萦在思索赴宴该做哪些准备。大曌是文有文宣公府,武有定国公府。文宣公府是整个士子士女的代表,是精神文化的符号象征;定国公府握有大曌战斗力最强悍的兵权,掌管天下三分兵马。
前几代的文宣公府家主都是纯臣,纵使娶皇子为夫,也不会站队于任何一个皇女身后。当今陛下无女,其长姐顺贞长公主府也后继无人。于是各个皇子所出的嫡女就显得尤为珍贵,大家都心知肚明,将来陛下必定会从众皇子的女儿中选一位过继。而七皇子的嫡女出身优渥,也是备选之人,文宣公府相当于自动站队了。
定国公府由于世代掌握兵权,一直都是只忠于帝王,从不站队。孟萦因着元郎的关系,肯定要小心应对,避免被人算计,给元郎带去麻烦。
欧阳冉见孟萦思前想后,唯恐行差踏错。便笑着安慰道:“萦儿小心应对没错,但也不用忧心,孔府约你一见,也可能是为了表达谢意罢了。他们并不知你底细,还用不到那么多算计。”
听欧阳冉如此分析,孟萦觉得自己有些太过于谨小慎微,束手束脚了。她总要试着接触长安的世家显贵,虽然小心谨慎一些没错,但为此束手束脚就过了。
大年初七,孟萦带着白芷按时赴宴,天香楼在朱雀大街上,所处位置繁华,是这长安城数一数二的酒楼。
孟萦一进去,报上文宣公府的名号,就有小二领着她进了二楼的蓬莱阁包厢。
包厢里坐着两女三男,那年过四十的中年女子便是文宣公孔楠,她中等身量,微胖。一身紫色锦缎文士服,坐在那里威严有气势。
另一位双十年华的艳丽女子便是孔萱,她长得美艳,比她母亲稍高一点,可能生育时间不长,身材看起来还很有些丰腴。一身大红色的高腰广袖长裙,露出胸前的大片肌肤,满头珠翠更是显得富贵逼人。
三位男子中,那看起来年近四十的中年男子,风度翩翩,看起来温和有礼,便是孔楠的继夫君,孔萱的父亲谢家郎君。
另外坐在孔萱身旁的,便是七皇子萧瑾卓。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与靖安候府世女之子钟维朗,面相有四五分相似,再加上两人都是身形高大健壮,如此一来,便有六分相像了。
坐在那中年男子身边的,是一位尚未及冠的白面书生,文弱俊秀,乃孔萱的同胞兄弟孔礼,他们是双胞胎。他比孔萱晚出生一会儿,女子十八之前必须娶夫,男子十八成年可婚配,但一般男子都是及冠之后才成婚。如今孔礼正在议亲,今日母亲答谢长姐孔芝的救命恩人,他正好有空,便想着一同见见长姐的恩人。
孔礼一小与孔芝感情就好,他喜欢性子温婉如水的长姐,对于自己的胞姐孔萱倒是一般,因为小时候孔萱总是抢他的东西,嚣张霸道,他都得避其锋芒。倒是温柔的长姐,一直对他照顾有佳。
长姐娶夫多年不育,他也忧心。后来长姐有孕,他很高兴。只是没想到此次生育,几乎要了长姐的性命。幸亏这孟家女郎路过零陵郡,要不然长姐岂不要一尸三命
孟萦被小二领到二楼的包间,众人一见孟萦,神色各异。就连位高权重,惯于不动声色的孔楠都有些惊讶。她知道孟萦救了长女,但没想到她如此年轻出众,体态婀娜,样貌惊人。
一身浅碧色广袖襦裙,鹅黄色的腰带束在腰间,显得纤腰盈盈一握。孟萦身量高挑纤细,但身材极好。飞仙髻上插着一根蓝宝石簪子,显得简洁大方,让人见之忘俗。
孟萦走到中年女子跟前,盈盈下拜行礼道:“山南东道武陵孟萦见过文宣公夫人。”
孔楠站起来,托起孟萦的双臂道:“免礼,孟家女郎客气了。来,我给你介绍我的家人。”
孔楠一一介绍今日在场的几人,孟萦和他们相互见礼问安。
由于今日人少,大曌的男女大防并不像后世那般严厉,再加上又有长辈在场。所以众人便围坐一桌,一起用餐。
因为和他们都不熟悉,孟萦在席上话并不多。孔楠问孟萦如何救得孔芝,孟萦只是轻描淡写地一言带过。她想孔芝肯定会在信中细述,如果她再描述其中凶险,难免会给人邀功之嫌。
&nbs
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步试探
回到席上,不知道是不是孔萱说了什么,孔礼清隽的脸庞有些泛红,耳尖也有些红,坐在那里表情不太自然。
孟萦一眼扫过之后,便垂下眼帘,静默不语。
“会试明年春天才举行,孟家女郎已有举人功名,可想入国子监读国子学如果想去,某可为你举荐。”文宣公孔楠突然出言说道。
孔萱一脸惊讶地看着母亲,她知母亲向来谨慎,不爱多事,却不知为何主动提及帮孟家女郎入国子监读国子学。
大曌的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几科。学科的差别,与学生资荫身份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
大曌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国子监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时进士不由国子监出身,则深以为耻。
早就听何夫子讲过国子监,以孟萦的身份想入国子监读国子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她家中无官爵。她虽有正四品清源乡君的封号,但并无实权。她如想进国子监学习,勉强能读太学或四门学。如果国子监不认账,那就只能学律学、书学、算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