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郎未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羿宁
(剩下几百字请看作者的话。感谢一仙难求的2张月票,感谢头推荐票的小天使们,祝大家周末愉快!)
。
第二百一十六章 鸳梦重温
一听皇上要去乾元殿看谢正君,添福心下惊讶,果真是帝心难测。这谢正君沉寂多年,无欲无争,一心向佛。皇上感念睿亲王护驾之功,给谢正君也多尊崇。但谢正君这些年如苦行僧一般自苦,让皇上有时也不知该怎么对他才好。
女皇并未乘坐步辇,而是缓步而行。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便走到了乾元殿。
大殿外门无人值守,整个大殿寂然无声。女皇的视线扫过殿中院子,西南角的花坛中菊花争艳,为这沉寂的大殿添了丝活力。她再看向正殿,临窗的榻上,谢正君正拿着书稿,在那里默读。他的侧面看起来还是那么温润清朗,如同他们第一次相见。
那时,女皇还是敬公主,虽是嫡女,却非嫡长,她是继正君之女,上面还有先皇正君留下的嫡长姐。论继承皇位,那时占据嫡长的英公主比她更有优势。母皇对于先正君之死,心怀愧疚,自是疼惜他留下的子嗣,对英公主青睐有佳。父君有心争宠,却也争不过一个死人。
敬公主纵使心中不服母皇的偏心,却也不敢表露分毫。她一时气闷,也是在这样的一个黄昏,她去了国子监,在国子学的花园里,看到正在夕照里读书的谢攸宁,她一时惊为天人,一见倾心。
后来,敬公主让暗卫打听到那天在夕照里读书的谦谦君子是长安玉公子,谢家嫡长子谢攸宁。如此出身,做皇正君都够格。只怕谢家还不一定舍得将世家嫡子下嫁给她这样继正君所出的公主。
自此,谢家攸宁便住进了敬公主心中,敬公主尚未及笄,正值情窦初开,年少慕艾,情深似海。她以国子学学子的身份去接近谢攸宁,一番交往下来,那颗名为爱情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后来,敬公主立功之后,央求母皇赐婚于她和谢家嫡长子。当时她母皇的脸色非常难看,觉得她娶这么一个大世家的嫡子为正夫时别有用心,才不会相信她为了爱情,求娶心上人。母皇认定她居心不良,肯定是要觊觎英公主的太女之位。最后还是父君求了皇祖父她才顺利娶到谢攸宁。
少年夫妻,如漆似胶,两人婚后的日子甜蜜得让人沉迷,可美好的日子总是太短暂。婚后三月,她又被母皇赐婚。不到半年,这和美的日子便被人打破了。
那时,她初尝男女之情,难免沉迷。为了联姻,她相继又娶了几位夫郎。没想到会被人算计,丢了一双尚未出世的儿女,也伤了夫君的心。后来,两人好不容易和解,又忙着与嫡长姐争夺皇位,在谢家的大力支持下,她才有如今的皇位,英公主便成了如今的顺贞长公主。
女皇站在殿门口,看着谢正君的侧颜,想着他们失去的嫡长女和嫡长子,就连五郎也因救她而伤了根本。是她,对不起谢正君,有负他的一腔情义。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她双鬓已染了白霜,谢正君的眼角也爬上了细纹,多年的恩怨也该放下了,他们还有多少年华可以虚度今生能陪伴彼此的时光只会越来越少。
女皇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殿中,守在正殿的暗卫虽早就发现了女帝,但发现并无危险,便未出言提醒。
女皇一直走到榻前,在谢正君对面坐了下来。
谢正君抬起头,见女皇坐在对面,便笑着说道“敬娘来了。”一如二十多年前,两人在国子学一般。
“宁郎在看什么”两人如普通夫妻一般交流,好似这大殿不再是皇宫,而是民间草庐。
“最近这几个月国子学月考的文章,年轻人锐意进取,让人不敢轻视啊!”
“哦,能得宁郎的夸赞实属不易,看来是有大才之人。”
谢正君将文章递给女皇,她接过去之后,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看完之后再看文章是何人所写,见到孟萦二字之后,问道“这孟家女不过二八年华,却有如此之才,实属难得。”
随后,她又读了三四篇孟萦写得策论,越看越心惊,不无感慨道“江山代有人才出,真是后生可畏!”
“敬娘高瞻远瞩,难得如此赞赏一个人。”谢攸宁意味深长地说道。
“那还不是因为玉郎难得开窍,竟然为了这个外地寒门士女,费尽心思地护着。不过,她倒是有几分才气,令得玉郎折服。”
“哦,我久居深宫,难得关注外面的消息,倒是不知玉郎何时有了心仪之人,敬娘说来听听。”
看着谢正君难得露出几分八卦的神情,女皇觉得自己成功地勾起了他的兴趣,便带着几分少年得意之感,述说起五郎萧瑾瑜的事来。
于是一个有心诉说,一个用心倾听。一时殿中氛围温馨祥和,帝后如普通民间夫妇一般,关心自家儿郎的婚事,商量他们孩子的嫁娶问题。
女帝手中关于孟萦的消息,当然不如萧瑾瑜,甚至不如谢正君,了解得那么详尽。但孟萦的过往信息,被萧瑾瑜安排暗卫处理过,女皇手里得来的消息,截去了孟萦与定国公府交集的内容,但这些消息并不会影响女皇对一个人的基本判断。她对孟萦的感觉不错,在才华上认可她,毕竟国子学和太学中汇聚了全大曌的有识之士,她能从中脱颖而出,并非一般人能做到。
善于读书的人不少,但能做事,会做事的人却不是那么好找。女皇通过靖安候府事件,甚至觉得孟萦行事章法甚得她心。只不过现在她的玉郎看上了,那她只能忍痛割爱,给他们赐婚。
后来女皇又想到玉郎的身体有恙,难有子嗣。这样并不妨碍她重用孟萦。毕竟孟萦纵使娶了玉郎,却不能生出子嗣,不影响大曌的基业继承。至于孟萦愿不愿意娶她的玉郎,和可能终生不能生育自己子嗣这种事,她是不需要考虑的。谁让她被玉郎看上了呢!
“五郎今年二十有三,着实不小了。宁郎,你说我现在就给玉郎赐婚怎样”女帝慈母般地说道。
“不太好吧!不若等到来年殿试之后,到时那孟家女郎若能金榜题名,再洞房花烛,倒是可以双喜临门。那时,她的出身也会好看一些,玉郎下嫁也能成为佳话。若是现在赐婚的话,于孟家女郎和玉郎的名声有碍。敬娘若是想要玉郎早些成婚,不若现在就让礼部早些准备着,给玉郎多备些嫁妆,到时也不至于让他仓促出嫁。”
“这个主意好,让礼部早些准备玉郎的嫁妆很有必要。明天我让人整理我的私库,看哪些东西可以拿来给玉郎做陪嫁。明年殿试一放榜,打马游街后,我立马就赐婚。然后让钦天监提前看好日子,不对,现在就该让钦天监合一合他们的生辰八字,这样也好早些选好日子。”
“还是敬娘考虑周到,早些合一合八字很有必要。下月初一我想去大慈悲寺礼佛,到时再请无相大师给他们合一合八字,若得吉兆,倒也不失为一桩喜事。”
“唉,都是我这做母亲的无能,玉郎的毒一直都不能解,这些年苦了你们父子,是我愧对宁郎。”
“敬娘说这些做什么,我们夫妻二十余载,一路风风雨雨走来,能得如今的平静生活已属不易。这些年我惫懒偷闲,大曌的重担都压在敬娘一个人身上,敬娘辛苦了。如今我早已年过不惑,都快到知天命的年龄。早看开了,以后陛下若有需要,宁郎当践他年诺言。”
“真的宁郎可不许诳我!”女皇若怀春少女一般撒娇。
“不会,宁郎何时对敬娘毁诺过”
是的,宁郎不曾对敬娘毁诺,对皇上却不一定。
女皇摇了摇头,说道“宁郎还是一如当年!变得是我,是我对不起宁郎和我们的五郎。以后我会补偿你们父子的。”
“敬娘无须如此,这些年敬娘何曾亏欠过我们”
对于女皇的补偿,谢攸宁并不放在心上,他想要的向来都是自己去争取,才不会要别人的施舍,这是身为世家子的底气与傲骨。
“以后好了,有宁郎相助,我又能偷闲了。”女皇满心欢喜地说道,恍若她又回到了年少之时。
女皇没想到谢正君沉寂十余年,竟然还会再愿意帮她。有他帮忙批改奏折,处理复杂的朝政,她也能轻松不少,鉴于五郎的身体,她对谢正君又多了一重信任。毕竟五郎没有子嗣,他们父子便不会觊觎她的皇位,谢正君就会比其他侍君,诸如贵君等人多了份公正。
(未完几百字请看作者的话。感谢投推荐票的小天使们,周末愉快!)
。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万花赏晏
自谢五郎和孟萦决定合伙开银楼之后,两人联系日趋频繁,谢五郎手下管事能人多,办事得力,孟萦除了静心画出图样和制定开业计划外,别的事情就不需要她操心,自有谢五郎那边的管事来处理。
七月二十,孟萦同时收到睿亲王府和谢家谢含蕴的帖子。睿亲王府送来了七月三十万花园赏花宴的帖子,那日正好休沐,孟萦本不想再参加任何宴饮,但睿亲王府管家专门转告睿亲王的口谕,让孟萦务必参加。孟萦知道自己无法推脱了,这赏花宴哪怕是鸿门宴,她也必须得去。
至于谢含蕴邀请她八月初一去大慈悲寺,孟萦想着初一正好是月考改卷时间,这一天基本无正课,都是自修,外出并不会影响课业,遂就应了来人。
七月二十八日是元郎的生辰,孟萦早早定制了一顶白玉发冠,又让人缝制了蚕丝袍服、皮毛斗篷,并定制了两双厚底的牛皮靴,外加一大包炮制好的上好药材。她让人给简然和四郎也带去了两套蚕丝袍服和厚底皮靴。孟萦知道这些东西送到,就能用上,毕竟西北是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气候。
七月二十八日这天,孟萦收到了元郎、简然和四郎的信,元郎收到孟萦的生辰礼当然是十分高兴,信中满篇都是思念之情。这简直出乎孟萦的意料,她没想到这钢铁直男还有化为绕指柔的一天。
简然的信则是给孟萦介绍了西北的风土人情,以及他和四郎一路急行时看到的风景。他到了西北之后,找到了他从孟神医医案中看到的新药材,并用在了病患身上,检验了效果,只是惊喜万分,最后是感谢孟萦送给他的袍服。而四郎的信还是一如既往地玩世不恭,他笑话连连地给孟萦讲了,他们在西北军中苦中作乐的生活。
孟萦看着他们在外,只觉得逍遥自在,比在京中更有活力。她恨不得也离了京中是非,去畅游一番。孟萦想着若是明年会试之后,再另做打算,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总能出去看看。
现下,她根本就没有经历去做这些事情,只能想想。随着忙碌的月考结束,一年一度的万花园赏花宴在长安城青年男女的望眼欲穿中来了。
孟萦拿到万花园赏花宴的帖子时,还问过谢五郎去不去,五郎却说他那几天要外出办差,不在京中。还说他特别关照过十一郎,让孟萦进了万花园之后,不要离开十一郎的视线,有事他会护着她。
萧瑾瑜请谢含蕴邀请孟萦一同去万花园,三十日一早,谢含蕴便去了韦曲大道的孟府,在孟萦那里赖了一顿朝食,让孟萦亲自下厨给她做了一碗阳春面才罢休。饭后两人又收拾一番,这才出发往万花园而去。
万花园离曲江芙蓉园不远,距离孟萦的宅子并不是很远。两人乘着谢含蕴的马车,摇摇晃晃地去赴宴。
谢含蕴不是第一次参加赏花宴,对宴会的流程早已了然。孟萦虽通过谢五郎了解过这一年一度的赏花宴,只是她每到宴会便会遇到各种难料的情况。难免会让她提着心,放松不下来。
孟萦不知道睿亲王为何一定要她参加这等宴会,她已经了解到这场宴会就是变相的相亲宴,没什么意思,她又不想在这样的宴会上结识那些别有用心的郎君。
不管孟萦内心如何纠结,也不管马车是如何地平稳缓慢,最终还是到了万花园。谢含蕴见孟萦如临大敌地绷紧了身体,笑着安抚她道“萦妹妹为何如此紧张你放松些,只当这是普通宴会即可。会中的安保应该没问题。”
谢含蕴只当她害怕别人的算计,孟萦也不解释。她只是单纯地厌恶这种人人带着假面的宴会,并非担心安全问题。
两人下了车,被人领进了万花园中。万花园顾名思义,花色种类繁多,一年四季都能见到花开。整个花园分成春夏秋冬四园,每个园又分花色种类分成若干不同的小园。另外还有个奇珍园,那里有暖房,里面种的都是奇花异草,每株价值千金也不为过。
今日万花园开园待客,园中花团锦簇,芬芳四溢。园中人员众多,往来熙熙,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低声私语。
在万花园里孟萦碰到不少熟人,孔萱和楚沅、王曦结伴而来,招呼过后。竟然又碰到晏归云与个陌生女郎一起游园。孟萦还感慨许兰芝回了秦州,不在京中。否则有她在,估计要热闹得多。
谢含蕴身娇体弱,不爱动弹,两人随意地逛了几个园子,便准备去会客厅歇息。
“萦娘,好久不见啊!”突然一个阴森森的女声说道。
孟萦回头一看,原来是丁燕婉站在她身后不远的树下。丁燕婉从六月份初在清荷山庄被人捉奸之后,就再没去过国子学,可能是她觉得大庭广众之下丢人了吧。这次再见,孟萦见丁燕婉瘦了不少,显得又黑又瘦,远不如之前好看。
清荷山庄那事之后,丁燕婉回去仔细想了想当天发生的事,又抓了王源陌的贴身小厮。严刑拷问之后,才知王源陌原计划是想算计孟萦。没想到十一郎那么绝情,竟然与孟萦合谋将计就计,凑成了她和王源陌。那王源陌如同牛皮糖一般,甩都甩不掉。祖父身为右相,怕王家闹起来不好看,只得同意王家的亲事,等丁燕婉娶正夫之后,再娶王源陌为侧夫。
之前,祖父已明确拒绝了丁燕婉求娶十一郎的想法,表示丁沈两家绝不可能联姻,让她死了那条心。如今丁燕婉郁气冲天,特别是见白芳芷的夫郎,姜文正比王源陌强了不止一星半点,更是对孟萦心怀怨气。同样是被人算计,孟萦给白芳芷安排个还不过的夫郎,给自己安排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孟萦若知道丁燕婉的想法,肯定会说,这锅我不背,白芳芷是歪打正着。你是罪有应得)
清荷山庄接风宴那天,丁燕婉大庭广众之下,丢了那么大的丑,回去之后便被母亲禁足了,连国子监都不让她去了。好不容易父亲求情,母亲才解了她的禁足,她才能带着妹妹来这赏花宴,否则还不知道她要继续禁足多久呢这让她怎能不恨孟萦
孟萦见丁燕婉神情抑郁,满腹怨气,如同怨妇一般,便本能地想要远离她,谁知她却缠上来了。孟萦对上次算计丁燕婉一点都不愧疚,若不是她推自己入水,自己又怎么会差点丢了性命。自己与他们丁家无冤无仇,就因着他们想要与靖安候府联姻,而痛下杀手,自己有何其无辜。既然他们做得了初一,就别怪别人做十五。
上次的事,孟萦不光算计了丁燕婉,也甩掉了缠人的王源陌,就让这两个渣人相爱相杀吧,省了再祸害别人。
“原来是丁家大娘子啊,好久不见!”孟萦应付地说道。
丁燕婉听孟萦叫她丁家大娘子,不像从前那般客气地叫她丁家姐姐了。看来两人是生分了。
若是孟萦知道她的心里戏,肯定会说咱们从来就没有亲密过。
“我病了好长时间,妹妹也不说过来看姐姐”丁燕婉压下愤懑,撒着娇向孟说道,她向来会掩饰情绪,演技一流。
孟萦心说我可没有背后捅刀子的姐姐。但面上却笑着说“真不知丁家姐姐病了,若是知道,大家肯定会去看望姐姐的,不过听说右相家的门槛极高,恐怕不那么容易跨过去呢!”
“看妹妹说得是哪里话,又打趣姐姐了。”说罢,丁燕婉走过来,竟然想要挽着孟萦的胳膊。
孟萦装作扶发钗躲过了丁燕婉伸过来的胳膊,但她不死心,好像要跟定孟萦一般,一直跟在她和谢含蕴的身边。园子那么大,又是在别人的地盘做客。她硬要跟着,孟萦也不能赶她走。谢含蕴有些无语地看了一眼丁燕婉,轻轻地叹了口气。
丁燕婉知道谢含蕴不喜欢她,但她知道,这些世家大族的贵女自诩富有教养,她们的教养决定她们做不出有损颜面的事情来,于是便厚着脸皮跟着。她知道今天十一郎肯定会来,十一郎百分百会找孟萦和谢含蕴。只要跟着她们,就能见到十一郎,说不定还能说上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