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诸天大道图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太元仙尊
章余歌神色淡淡:“谢夫子乃是一代大儒,更是南方文坛宗师,不可能欺骗我们。不过,这事暂且得等我们回去后仔细修炼一番,才能知晓‘文道’究竟是有什么奥妙了!”
花镜辞闻言,点了点头:“说得也是。”
三人回到宿舍后,便各自开始钻研起了谢文渊传授的‘文道’。
当然,不仅仅是花镜辞三人在讨论‘文道’,但凡是上过谢文渊的文道课的人,都在讨论谢文渊传下的文道。
在这过程中,那些没能进入‘文道课堂’的学子,也通过这些学子的讨论,知道了‘文道’的存在。
因为没有上过课,这些学子们并不知道‘文道课程’的究竟,不过,一些简略的信息还是能够得到的。
当听到‘文道’是一条有别于道术和武道的修行之路时,这些没有上过课程的学子们,第一时间对此产生了怀疑。
也不怪他们会怀疑,只因为‘文道’的概念实在是太悬乎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说什么创造了全新的道术或武功,而是要在道术和武道之外另外创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体系!
连上古圣皇和中古诸子,都没能开辟出全新的修炼道路,你区区一个大儒,难道能超越中古诸子?
不过,还是有学生冷静地指出了关键:“谢夫子不可能说谎,因为这事很容易就能证实,只要有人炼出了文气,就能证实夫子的话了。”
确实!
听到这话后,所有没有上过文道课程的学子,都在静静等待着。
等待着第一个修炼出‘文气’的人出现。
当然,他们没有等待多长时间,只不过半个月的功夫,就有书院的学子,成功修炼出了第一缕文气。
,兰香院内,花镜辞垂眸望着萦绕于指端的纯白文气,一时间心中念头止不住地翻滚着:“谢夫子说得是真的,他确实在道术和武道之外,另辟一道,开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想到谢夫子说得,修炼文道能长生久视,能施展出不逊色于道术和武功的‘文术’,花镜辞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
“事不宜迟,必须得立刻给父亲去信,将这事告诉父亲!”花镜辞手指一蜷,握手成拳,将指尖的文气收回后,立刻动身前往了书房。
就在花镜辞寄出家书的第二日,作为书院两百多位学子中,名次仅次于花镜辞的陈勇义,也修炼出了第一缕文气。
在这之后,像是打开了某种开关,第一批得授‘文道’的学子们,陆陆续续地修出了第一缕文气。
见证到了‘文气’的存在后,诸多学子对再也无法对‘文道’的真实性产生质疑了。
话分两头,花镜辞将家书寄出去后,便默默等待着家里的回信。
却说花家这边,花家家主花应明接到儿子的来信后,首先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等到仔细看过儿子的书信,略作思索之后,他便立马动身赶向了琳琅书院。
在底蕴和传承上,花家拍马也赶不上那些诸子世家。
不过作为传承了五百多年的世家,花应明有着相应的敏锐直觉,他从儿子花镜辞的来信中,觉察到了一种能够引发世界变革的苗头。
花应明套上车架,急急忙忙地向琳琅书院赶去:“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花家崛起的时代要来了!”
与花应明有同样举动的,还有南州庐阳省的陈家,南江省的白家和湖江省的兰家。
且不说接到这个消息的几家家主,如何火急火燎地向琳琅书院赶来。却说书院这边,距离第一批学子修出文气的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多月,第二部分学子中,也有人陆续修出了文气。
第二批的学子表现稍差了一些,因为没有把心思真正放在钻研学问上,他们只是把‘学习’当做晋升的敲门砖,所以修出文气的速度,比第一批学子足足晚了半个多月。
如果有精通望气的道术高手,在书院外施展望气术的话,就会发现琳琅书院的上空,被一股文华之气所笼罩。
文华之气冲霄而起,仿佛狼烟一般,荡漾着一种智慧通明的味道。
这股文华之气的正体,便是那些养出文气的学子们,无意中散发出的文气。因为养出文气的人多,所以这些文华之气才能积累起来,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景象。
有了这一层文气的笼罩,整个书院就像是一片净土,虽不能说诸邪辟易,万邪不侵,但在文气的滋养下,生活在书院里的众多学子,也会逐渐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后山观月亭中,望着下面的书院,以及笼罩在书院上空的文气,书院长捋了捋花白的胡子,说道:“文道之妙,果真是无法言语说清,每次看这文气,我都不禁想问一下,谢夫子和他口中那位大贤,究竟是如何创出‘文道’的?”
“是啊。”一旁的副院长附和道。
两人沉默了一阵后,书院长首先拿出了一叠纸张:“来来来,你我再来一场‘斗诗词’,看看谁的水平更高。”
“来就来,怕你不成!”
副院长也不甘示弱,从怀中掏出一叠纸,啪的一声拍在石桌上。
书院长拈起一张纸,张口念诵起上面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文气涌动,寒光闪烁间,一位身穿铁甲,身形壮硕魁梧的将军,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副院长看到这一幕,也跟着拈起一张纸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月氏终不还。”(月氏,西域百国之一)
一座雄关拔地而起,雄关之外是滚滚黄沙,铺天盖地般涌向书院长召唤出的将军。
刹那间,黄沙淹没了将军。
书院长作为诗词召唤者,清楚地感觉到了滚滚黄沙中所携带着磨灭之力。
随着黄沙不断落在将军身上,仿佛砂轮打磨,一点点地消磨着将军的身躯。原本坚固无比的铁甲,在无穷无尽的黄沙销磨之下,很快便被磨穿。
铁甲被磨穿后,将军的身体暴露在了黄沙中,很快便被磨掉了血肉,然后便是骸骨,最后整个人你都被彻底磨灭。
等到将军‘死’后,雄关和黄沙随即消散一空。
紧接着,书院长又拈起一张纸,开始召唤新的诗词。
就这样,双方各自端坐在位置上,两人分别你拿起一张纸,催动文气召唤诗词文章,我拿起一张纸催动文气召唤诗词文章,你来我往地斗在一起。
两个年过百半的老人,各自操控着自己的诗词,相互攻击着对方召唤出的诗词文章。
每当自己的战诗击溃了对方的战诗后,作为战诗战词的主人,都会开始嘲笑对方的战诗战词太过弱小。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向小孩子一样玩得不亦乐乎!
当然,如果真的以为他们是在玩耍的话,那就太过想当然了。
作为文道修为仅次于谢文渊的存在,两人通过这种‘斗诗词’的方式,熟悉着战诗战词的各种妙用和特性。
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快速掌握战诗战词的特性,还能钻研出更加多样化的手段。
……
嘚嘚嘚嘚……
一连串的马蹄声,远远传来。
几个山间的乡民,看到几辆装饰精致的马车,从官道上疾驰而来。
虽然他们不知道这马车的来历,但从这马车上的装饰可以看得出来,这些马车里的人物,肯定是他们惹不起的大人物。
行走在官道上的乡民们立刻退到了官道两旁,将道路让出来让马车通过。三辆马车鱼贯而过,掀起阵阵烟尘,很快便远去,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你们说,这车架里的是什么人物?”有路上行走的乡民,好奇地看着马车的去向,对于马车里的人的身份极为好奇。
“不知道,反正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是去琳琅书院的。”另一位路人看着马车远去的方向,笃定无比的说道。
“那个方向往左拐弯,便是琳琅书院所在。而且这急急忙忙的架势,除了琳琅书院,恐怕也没什么能吸引他们纷纷赶过去了吧?”
事实就如这人所猜测的那样,三辆马车停在了琳琅书院的门前。花费了五六天的时间,花应明终于从家里赶到了琳琅书院,刚从马车上下来,他就心有所感,猛地抬头朝书院上空看了一眼。
这一看,便看到一股白气覆盖了整个书院,柔和的白气中,凝聚成一股直冲云霄的精芒。
这股冲霄精芒,如同天柱挺立,仿佛能够镇压心神,看到这股精芒的一刹那,花应明感觉自身所有杂念,全都消散一空。
“这是……”花应明看到这一幕,立刻想到了儿子花镜辞在家书中所提及的东西,“难道说……这便是辞儿所说的文气吗?”
花应明看了一阵后,便手持拜帖,向守在书院门前的门房说道:“烦请通禀顾院长,就说南州花家花应明前来拜访!”
那门房接过拜帖一看,就对花应明说道:“原来是花先生,院长吩咐过在下,只要花先生来了,无需通报,请您直接进去便是!”
一边说着,门房叫来了一旁的小厮,让他带着这位花家家主,前往了书院长居住的‘抱节轩’。
花应明和门房略一拱手施礼,跟着小厮走向了书院深处的抱节轩。
前往抱节轩的路上,小厮和花应明说道:“花先生,早前几日就有几位先生前来我们书院拜访院长,如今那几位先生正留在抱节轩,还请先生知晓。”
听到早有人前来拜访,花应明心中一动,忙问道:“你可知道前来拜访的人,都有谁呢?”
这小厮没有隐瞒,将陈家和白家,兰家到来的消息,都告诉给了他。
“陈家,白家和兰家吗?”花应明闻言,不禁若有所思,“看来,这几家也是发年了文道的妙处!”
花应明环顾了一下笼罩书院的这股特殊气息,心下暗暗有了计较。
来到抱节轩,小厮敲响了院门,向里面通传了花家家主来访的消息后,便请花应明进去:“先生请进!小的告退了!”
花应明摆了摆手,跟着门内前来引路的仆从,一起走进了抱节轩。
进入抱节轩,穿过一片竹林,花应明来到了一处隐藏在竹林深处的竹屋前。
只见眼前的竹屋翠绿如玉,丝毫不见枯黄之色,仿佛整座竹屋是天然生长而成,构建竹屋的竹子仍然具有活力。
竹屋门前是一座竹子搭建而成的广阔平台,平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几张竹椅,竹椅上坐着五个身影。
花应明仔细分辨,穿深蓝色长衫的是陈家的家主,传白色儒衫的是白家的家主,传着月白长袍的,衣袍上绣着兰花的是兰家的家主。
认出三人的一瞬间,花应明的心中便有了许多猜测:“没想到,‘文道’竟然把他们三个都给引来了!”
花应明的到来,吸引了竹台上的五人的视线。
看到花应明到来,作为主人的书院长连忙起身迎接:“花家主来了!”
一旁的陈家家主陈炳书笑着接口说道:“这是什么风,把应明兄给吹来了?”
花应明登上竹台,笑着对众人拱手见礼道:“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我这次接到辞儿的家书,特地为了‘文道’而来!”
花应明的毫不遮掩的行为,反倒让一旁的白梦轩和兰若生闪过一丝异色。不过,两人很快便把这一丝异色掩了下去。
“既然花老弟是为了文道而来,那便先入座罢!”书院长将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邀请最后才到来的花应明一起入座。





诸天大道图 第四百八十五章 教化之道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诸天大道图最新章节!
花应明入座后,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询问起了‘文道’之事。
书院长看到花应明如此直接,眼中不禁闪过一丝笑意,随即没有隐瞒地把所有文道之奥妙,一五一十地向四位家主娓娓道来。
听着书院长的讲授,旁边的白梦轩和兰若生的眼中闪过一丝懊悔——他们不该为了试探而浪费时间!
不过,此时也没有时间让他们去懊悔了。
书院长讲授着文道奥妙,四人也没心思再想些旁的,务必仔细聆听书院长的讲授,以免遗漏掉什么重要内容。
书院长这边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才将谢文渊当初课堂上传下的内容,毫无遗漏地传授给了四人。
得到书院长的传授,这几位书香世家的家主,只花了顿饭的功夫,便成功修出了第一缕文气。
就在他们修出第一缕文气的瞬间,谢文渊这边立刻心生感应。
谢文渊能感觉到,有一道无形的力量,从冥冥中降落下来,加持在了他的身上。
这股力量比起教导诸学子时的收获,几乎相当于为一整个书院学子启蒙所得到的总和还要多。
“是顾延钊那边。”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谢文渊,心念一转,便知道了这股力量的来源,“看来,他给那几个家主传授了‘文道修炼法’,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大股‘教化之力’临身!”
教化之力,是谢文渊对刚才降临下来的那股冥冥之力的称呼。只有为众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才能得到教化之力的回馈。
教化之力也是有等级之分的,最底层的解惑,只能得到极其微量的教化之力。此境界有教喻文位便可做到。
更上一层的是‘授业’,若能完成授业之举,所得到的教化之力回馈,是‘解惑’的百倍千倍之多。此境需祭酒和学士才能做到。
至于教化的最高之境,则是传道众生。此境只有形成了自己道理的大儒才能做到。
每一位接受传道的生灵,都会持续不断地回馈给传道者大量的‘教化之力’。
谢文渊如今是大儒文位,养成了浩然丹心,他已经将自身的学问体系梳理成形,形成了自己的道理雏形。
若是他能更进一步,将自身道理升华,便可凝聚圣道,修成圣魂,成就半圣之位。
可是,想要凝聚圣道,修成圣魂,却不是那么简单。以谢文渊的累积,起码还要在积累数十年,才能凝聚圣道,修成半圣。
不过,若是有教化之力作为辅助,这个时间便可大大缩短。如果谢文渊能传道天下,只需数年功夫,他便可凝聚圣道,修成圣魂,成为半圣之尊。
要知道,教化之力可是非常难得,便是以谢文渊的境界,也需要三四年的功夫,才能攒到足够的教化之力。
他本来都以为,自己需要耗费不少时间,才能攒到足够的教化之力呢。他也没想到,其他人传播文道时,自己这边也会有教化之力反馈。
“原来其他人传播文道时,我这里也会获得‘教化之力’。”谢文渊暗暗思索道,“如此一来的话,此事大有可为啊!”
略作思索之后,谢文渊有了计较。
下课后,谢文渊让人把书院长、副院长和那四位家主请了过来。
几人接到谢文渊的邀请后,不禁大喜过望。连忙放下参悟修炼文道的事务,来到雍翠斋拜见谢文渊。
两方见过后,谢文渊先询问了书院长和副院长二人的文道修炼进度,然后便就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最后,谢文渊把目光转向了花应明四人。
和书院长与副院长不同,这四位家主才踏入文道的门槛,就算是学问积累颇为深厚,也没法在短时间里做到把积累转化成为修为。
眼下他们不过是刚刚开辟出文宫,连文心和文骨都没有。
“倒是正适合施为!”谢文渊心下暗忖道。接着,他便开始和花应明四人就诸子经典闲聊起来。
通过一番谈论交流,谢文渊很快便摸清了四人的学问积累情况。
比起琳琅书院的书院长和副院长来说,四位家主在学问的钻研上要差了一筹。按照他们眼下的积累,最多只能够成就祭酒的文位。
若是再经过数年的钻研和积累,倒是可以踏足学士之位。
可若想晋升大儒的话,希望就有些渺茫了。也许数十年的积累,都不足以让他们踏入大儒之境。
“可惜,没有机缘的话,也许这几个小家伙终生都无法踏足大儒之境,能够成为学士就顶天了。”
谢文渊很清楚,想要在文道体系中,踏入大儒之境到底有多难。
他自己积累了近百年的学问和智慧,才能踏足这一境。其他人想要成就大儒之境,起码也要积累下和他差不多的积累,才有可能晋入大儒之境。
而这,还只是最宽泛的要求。
文道修行者想要踏足大儒之境,在学问上必须要完成自己的大道之理的雏形,这个大道雏形事关封圣根基,所以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想要踏足大儒之境,还需要修成浩然正气和碧血丹心,没有这两样作为支撑,大道之理的雏形无所寄托,最终也会落至空亡,一事无成。
除了这两个大条件之外,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小的条件。总之,成就大儒的难度,几乎不比去渡七重雷劫的难度要低。
不过,在成就大儒之后,就会获得千年之寿,光是这一点,便足以吸引天下所有学子了。
在谢文渊看来,眼前这六个人当中,只有书院长和副院长二人拥有大儒之基,前者有五成的可能踏足大儒之境,而后者便只有一成的可能。
至于其他人,若无机缘的话,终生只能在大儒境的门前徘徊。
“罢了,不必太过强求。”谢文渊心下暗道,“只要能教出两个大儒来,对我封圣都会产生巨大帮助,更别说其他人都有学士之姿,也不能太过挑剔。”
当然,教出一个大儒的收获,自然要比教出十个大学士要强。
可惜,天下间有大儒之姿的人终归还是少数。谢文渊能寻摸到两个大儒之姿的人才,可以说是运气不错了。




诸天大道图 第四百八十六章 文道大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诸天大道图最新章节!
谢文渊想要封圣,可是以他现在的积累,距离封圣还差了一线。
只这一线的差距,却如同天堑一般,难以逾越。即便是再积累数十年时间,恐怕也未必能够达到封圣的要求。所以,谢文渊便把目光转向了‘教化’上面!
文道修行,首重学问积累,次重教化传播。
‘教化’作为文道体系的另一种修炼方式,对于文道修行有着巨大的辅助作用。谢文渊想要封圣,在学问的钻研和积累上若是不够的话,可以用教化之力来弥补。
如果他能教导出一位大儒,可以大大缩短他封圣所需的时间,若是能教出两位以上的大儒的话,这个时间还能再缩短。若是他能教导出十位大儒,反馈给他的教化之力,足可以让他立地封圣。
眼下,琳琅书院的书院长顾延钊有大儒之姿,副院长苏兰舟虽然差了一些,但也有一成的希望,能够晋升为大儒。
花应明四人的资质比苏兰州更差,却也未必不能晋升大儒,只是这个希望非常渺茫而已。
谢文渊也不嫌弃,大儒之姿的人才难找,但有大学士资质的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既然质量不够,那就数量来凑!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谢文渊留在琳琅书院,指点着书院长几人修行。
……
文道修行前面三重非常简单,蒙童积累知识,开启智慧,学子思考知识,化为己用,儒生钻研知识,参悟道理。
儒生参悟的道理越多,文气产生的越多,文宫也就愈发广阔。
不过,参悟再多的道理,也不及亲身践行道理来的重要。
如果说,文道修行的前三境的核心重点是‘学’的话,那么从修炼文心的教喻文位开始,文道修行将转向‘用’的方面。
正所谓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从修成文心开始,文道修行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就能满足了。必须通过‘用’来提升自己对道理的理解。
‘教谕’文位正是通过教导学生,践行着自己的学问道理,以此来提升自身学问积累。
顾延钊和苏兰舟早就跨过开拓‘文宫’这一境,迈入了凝结‘文心’的层次。
文心者,文道之心也。
文道修行者积累学问道理,可以不断开拓文宫。只是,学文道理参悟得再多,若是没有一个核心重点来统合这些道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和道理仍旧是一盘散沙而已。
所以在将文宫开拓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梳理知识和道理,找到一个核心重点,并以这一点为中心,将所有道理统合于其中。
简而言之,所谓文心既是学问道理的核心。
譬如诸子所说的仁、义、礼、智、信之五常。许多诸子的道理,都是围绕着‘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展开,故而儒家五常可作为核心,演化出相应的文心。
顾延钊和苏兰舟凝结文心的过程非常顺利,他们只花了一个月,就凝聚成了‘仁、义、礼、智、信’五种文心。
作为书院山长顾延钊,甚至额外凝聚出了浩然文心与公正文心,比苏兰州还要多出两种。
谢文渊知道后,还颇为意外。
不过,能够凝聚出七种文心,就说明顾延钊学问积累深厚,否则便不可能凝聚出七种文心来。
倒是花应明他们就差了许多,他们只能选择一种或两种文心来凝聚,再多的话就会因为学问积累不足,难以调合各种道理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文心崩溃。
修成文心后,便是塑造文骨。
文骨有虚实两幅,虚文骨便是将自身的学问道理统合之后,将其梳理明白,建立起一个学问道理的框架,以后的所有学问道理,都会化作框架的一部分。
1...189190191192193...2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