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东辽左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龙骧上将军

    面对如此不吉利的话语,崔武玄已经没有心思去指责了,因为这话并没有说错,面对这一突然情况,崔武玄自己也是脑海一片空白,那些新兵就更不用说了。

    果然,那些位于军阵后方的高句丽军新兵发现身后有东辽军杀出时,立刻骚乱了起来,根本没有抵抗的心思,纷纷丢下兵器四散逃去,这一逃离不要紧,让位于军阵前方的老兵和骑兵也出现了骚乱,虽然崔武玄此时在极力稳固阵脚,但是奈何人心恐慌,崔武玄此时做什么都是无济于事了。

    最后在数百人的侍卫亲军护卫下,杀出了东辽军的堵截,向汉城方向逃窜而去,见主帅逃跑了,剩下的高句丽军更没有斗志了,都丢盔弃甲逃窜了。

    在两个时辰的追击之后,战斗彻底结束了,王明绍寄予厚望的十万大军就这样没了,被斩首两万四千余人,俘虏一万八千余人,剩下的五万多人四散逃走了,东辽军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去追杀。

    而此战东辽军也伤亡不少,战死七百余人,负伤八百多人,但是和高句丽军的伤亡比起来,东辽军可以说的上是完胜。

    任齐将俘虏的高句丽军交给了卢都昊,让其从中挑选年轻力壮者五千人,因为按照之前的约定,只要卢都昊带路成功,任齐便会任命他为步兵副都督,可以统辖两所五千人的步兵。

    此举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对卢都昊的约定,任齐也意识到东辽军的兵马太少了,而高句丽人又太多,光靠东辽的汉人来管辖是不现实的,高句丽人管高句丽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任齐并不担心被整编的两所高句丽步兵会作乱,因为任齐知道对于高句丽这些底层士兵而言,跟谁卖命都一样,只要管饭管饷就行,再说了任齐自认为东辽对士兵的待遇可要比高句丽王室好多了。

    当崔武玄兵败的消息传到汉城后,王明绍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最后在几个近侍的搀扶下才缓缓回过神来,声音颤抖地问道:“右元帅的十万大军都完了”

    满身是血的军士哭着说道:“大王,全完了,十万大军,被斩杀和被俘的四万多人,剩下的五万多人都跑得无影无踪了,其中那些斩杀的都是几经征战的老兵!”

    “那右元帅人呢”王明绍继续追问道。

    “右元帅在侍卫亲军的护卫下冲出来了,但是去哪了,小的也不晓得!”

    王明绍此时万念俱灰,十万大军仅一天的功夫就土崩瓦解了,真是悔不该不听金如厉之言,这时王明绍心里对崔武玄是又气又恨,恨不得亲手斩了他。

    不过此时说这些气话也是没用了,在此之前,另外两路东辽军也是攻城拔寨,自己派去阻击的兵马都是大败而归,南境六道如今又丢了三道,再这样下去高句丽可真是要亡国了。

    在惶恐不安中,一众文武官员纷纷来到王宫,每个人的脸上都心事重重,王秉文率先发话了,“父王,眼下东辽军正连续攻城掠地,各地高句丽军纷纷不敌,儿臣以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根本无力与东辽军作战,那倒不如固守汉城以及周边的几座城池。”

    说着,王秉文拿来了地图,指着说道:“汉城、大田、龙江,这三座城池相互间隔不过二十余里,可以互为犄角之势,境内拥有百姓三十余万,再加上此时我们手中的十五万大军,三座城池可以坚守半年不成问题!”

    这时有人问道:“那半年以后呢”

    王秉文神情严肃地说道:“眼下东辽军兵锋正盛,我们高句丽根本无法匹敌,唯有先稳住阵脚,待到时机成熟后在伺机杀出,唯有如此才可以保我高句丽国祚不灭!”

    此时的王明绍也是心灰意冷了,他对于东辽军对战已经不抱有期待了,王秉文的办法无疑最符合自己的胃口,于是便满口答应下来。




五百三十九章 联军统帅
    “杀呀!杀呀!杀呀!”

    随着幽州州城的南城门被五国联军撞开后,西辽军的三千营率先冲杀了进去,见此情形,据守在城墙上的幽州兵马都知道州城是守不住了,于是顾不上守将的呵斥劝阻,纷纷丢下兵器就四散逃走了。

    在刺史府中,幽州刺史刘福隆仰天长啸道:“天啦!怎么朝廷的援军还不到真是天亡我也!”

    幽州别驾徐谦懿跌跌撞撞地冲进了刺史府,神色慌张地说道:“刘刺史,咱们快逃吧!那些藩国叛军都是直奔刺史府杀来了,他们打着诛佞臣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我们这些后党的官员,落到他们手中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听到这番话,刘福隆更是大惊失色,连忙问道:“伍司马呢他手上还有两千骑兵呢,快让他带兵护送我等逃离州城!”

    徐谦懿摇头叹气道:“姓伍的这个混账玩意早就带兵跑了,本来还指望带兵去据守南门,但是谁知道他没有去南门,而是从北门偷偷溜走了,估计这时他已经跑到安全的地方去了!”

    “啊!”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让刘福隆许久说不出话来,最后颤巍巍地说道:“那这该如何是好本刺史身边只有三百亲随护卫,而且都是步兵,哪里能跑的出去啊!”

    徐谦懿劝说道:“刺史大人放心,下官已经聚拢了一千多兵马,我们可以混在百姓人群里从西门逃出去,只要能够出城,那就安全了!”

    然而徐谦懿的话音刚落,刺史府门外就传来了阵阵喊杀声,原来是西辽军的三千营已经杀到这里了,刘福隆和徐谦懿已经顾不上考虑为什么西辽军动作如此迅速,连忙命人关上刺史府大门,在将全部兵马聚集在刺史府大门内后,刘福隆拉着徐谦懿,带上一些金银细软以及几个贴身侍卫,悄咪咪地从刺史府后门溜了出来。

    当杨顶天连同另外极为藩王来到刺史府时,刺史府的大门已经被撞开,里面到处躺着刺史府兵的尸体,但是这时三千营的一个统领来到杨道:“启禀王爷,这刺史府里里外外都搜遍了,叶没有发现幽州刺史和别驾的踪影,审问了几个抓获的俘虏,他们说二人原本还在刺史府内,但是当我们冲杀进刺史府时,却看不到人跑哪去了!”

    这时南燕王杨九路说道:“莫非是从刺史府后门溜走了那这样的话,可就不好办了,万一这两人要混在百姓人群中偷偷溜出城去,咱们可就难办了!”

    杨顶天觉得有这样的可能,于是转头对身边的传令官吩咐道:“传令下去,将各处城门都关闭了,告诉百姓们,只要他们能够高发幽州刺史和别驾的行踪,本王有重赏!”

    待到传令兵走后,杨道:“诸位,这刺史府暂且作为我们联军的指挥部,待手下人将此地收拾干净后,诸位带上各自的得力文武官员,本王有些事情要和诸位商议一下!”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很快刺史府就被打扫干净,地上的尸体都被丢出门外推积起来,血迹也被擦拭干净,在刺史府的议事厅内,也摆好了桌案。

    这时其余四位藩王都各带一个文官和一个武将来到了刺史府,而杨顶天则带着杨行御等候在议事厅内了。

    见人都来了,杨道:“今日我们五国联军共同拿下了幽州州城,这是一件大喜事,意味着我们已经彻底拿下了幽州,接下来就可以继续向冀州和并州进军了,但是在此之前,本王有些事情要和诸位说清楚!”

    北燕王杨行佐说道:“皇叔,这里的五位藩王中,属你辈分最高,你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了,我们这些晚辈都洗耳恭听!”

    杨顶天点了点头,满意地笑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不客气了,这第一件事就是要确定统帅问题,如今我们五国联军共计二十五万大军,在这次攻打幽州州城的行动中,本王发现各国兵马指挥体系各不相同,极其混乱,这就导致各路兵马只能各自为战,发挥不出全部的战斗力,所以本王认为我们各位应该选出一个统帅出来,统一指挥调动各国兵马。”

    杨顶天此言一出,其余四位藩王都沉默了,他们互相望着,眼神里充满了奇怪了目光,最后还是赵王杨行琥打破了沉默,率先说道:“皇叔起兵时间最早,出动的兵马最多,同时也是我们几位中辈分最长的,既然要选出一位统帅出来,本王认为皇叔最合适不过了!”

    赵王说完这番话后,其一三人也都点头说道:“赵王言之有理,那我等就共奉西辽王为联军统帅,指挥调动联军所有兵马!”

    杨道:“既然诸位信得过本王,那么本王也不推迟了,那么本王就继续说第二件事,那就是据可靠消息,如今司马氏已经囚禁了陛下,而且还将抽调安西、安北、北庭三大都护府以及凉州铁骑前来与我们联军作战!”

    杨顶天此话一出,惹得众人有些慌张,南燕王杨九路疑惑地问道:“西辽王这个消息千真万确这司马氏如今已经狂妄到这个地步了,居然敢囚禁陛下!”

    见杨九路不相信,杨道:“这封信乃是东辽王杨行熙安插在长安的密探传递回来的,如今陛下被囚禁在安天殿内,凡是忠于陛下的文武官员均被司马氏斩杀,如今的京城长安就是司马氏说了算!”

    杨行琥看完后猛地拍了桌子,怒声说道:“这司马氏真是胆大包天,竟然干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这不是要倾覆我们杨氏数百年的基业吗!我等誓要杀进长安,救出陛下,将司马乱党赶尽杀绝!”

    杨了,三大都护府和凉州铁骑的兵马最迟一个月后即刻感到京城长安,所以我们的时间紧迫,需要早做决断!”



五百四十章 汉城危机
    终于,东辽的三路骑兵,在汉城外二十里处汇合,至此高句丽王室龟缩在汉城、大田、龙江这三座城池内,据守不出。

    任齐此时心情大好,用时两个多月的功夫,高句丽几乎全部被东辽拿下,除了这眼前仅剩的三座城池,只要拿下这最后的三座城池,自己将完成一大壮举。

    然而摆在任齐眼前的局势也很严峻,虽然高句丽如今仅剩下这三座城池了,但是却还有百姓将近四十万人,还有兵马十五万,这些人都是在最后时间里逃进城里去的,与其他百姓不一样,他们大多都是高句丽各世家大族的族人,官员士兵的家属,总之都是认同高句丽王室的百姓,面对东辽的进攻,他们必然会同仇敌忾,这就给任齐出了难题。

    虽然此时杨行熙又增兵一万进入高句丽,但是这两个月以来,东辽军也伤亡了一万多人,在高句丽的东辽军总兵力不足六万人,而汉城等三座城池都是城墙搞到,护城河深宽的大城,易守难攻,即使东辽拥有抛石机和三弓床弩这样的攻城利器,但是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任齐知道自己此时暂且没有能力攻下这三座城池了,但是为了防止高句丽军会卷土重来,任齐在汉城附近留下了两万骑兵,专门盯着这三座城池,只要躲在城里的高句丽人敢露头,就狠揍他们。

    而任齐则赶到了平壤道,经过半个月的时间,五道各置制使都已经招募了不少高句丽士兵,于是任齐命各道置制使从已经招募的高句丽兵中抽调两万送到平壤道来。

    “老师,这些日子以来,我们都按照老师您的吩咐,在各地搭建粮站和福利局,收效很好,如今各地的高句丽百姓都已经和我们东辽军打成了一片,原本敌视我们东辽军的人都已经转变了态度,看来即使日后高句丽王在卷土杀来,他们也得不到人心了!”

    看着贾图南兴高采烈的样子,任齐心里也是十分高兴,但是他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对贾图南说道:“图南,光这样还是不够的,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谁都明白,王明绍他虽然昏庸,但是却不傻,这样的法子他也能够做出来,想要彻底得到高句丽百姓的人心,还要再加一把火!”

    贾图南听到这话就知道任齐又有新的招数了,于是连忙问道:“老师可是又想到了什么好法子,可否说来与学生听听”

    任齐笑了笑,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说道:“我们东辽军进入高句丽以来,不断地攻城掠地,入军打得高句丽王龟缩在仅剩的三座城池中不敢露头,同时那些原本散布在高句丽各地的地主和世家大族们也都跟着躲进了三座城池里,虽然他们带走了大部分的粮食和财宝,但是那些土地都拿不走的,要知道他们这些人手上的土地可都是上等的好田,如果我们把这些田地分给那些百姓们,你说这些百姓们最后是希望谁赢啊!”

    “妙啊!”贾图南听完后忍不住赞叹道。

    没等贾图南继续说出赞美的话,任齐直接打住了,说道:“这时候就少说这样的虚假话了,此事事不宜迟,就交给你去办了,记住务必要让所有百姓都可以占到好处,同时也要公平公正,不可让百姓们寒了心!”

    贾图南走了后,任齐盯着高句丽地图在思索着,汉城、大田、龙江三座城池其中要属汉城最大,而且里面的百姓和军队也最多,据混入其中的探子送出来的情报,守卫汉城的高句丽军足有七万人,而且韩城周围地势崎岖,根本不利于骑兵展开,东辽骑兵很难发挥出优势。

    另外大田有守军五万,龙江最少,只有三万人,三座城池互为犄角之势,如果东辽军进攻一座城池,另外两座城池可以赶来支援,这样的话攻城部队就会陷入劣势。

    原本指望新罗百济两国可以出兵一起攻打,即使分给他们一些利益也是可以的,但是令任齐十分失望的是,自从经历过一次战败,新罗百济两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力量出来,如此一来就指望不上他们了。

    所以任齐决定待各道组织的高句丽兵聚集平壤道后,再对汉城发动进攻,这样一来的话,任齐手上就有十万步兵,外加在高句丽的东辽军,有十六万兵马,如此的话,成功的几率会大许多。

    就在任齐思索如何攻破汉城等城池时,汉城内,高句丽君臣之间却产生了一丝破裂,原来是高句丽王室与汉城的大族李氏之间有了冲突。

    李氏的族长李昱原本是汉城留守,是汉城地区权势最大的官员,李氏实际上就是汉城的土皇帝,逍遥自在惯了,但是自打王明绍迁都汉城以来,这样的局势发生了改变。

    随王明绍一起来到汉城的,还有其他许多世家大族,汉城就这么大的地方,一下子间挤进来了真多人,难免会显得有些拥挤,在汉城内许多产业和宅院都是李氏的,王明绍来到汉城后,为了安置众多官员,征用了李氏的不少宅院和房产,这就引起了李氏族人的不满。

    之前因为王明绍是高句丽王,而且手中还有众多兵马,李昱对此是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如今自从崔武玄战败之后,王明绍所掌握的军队大多在此战被消灭了,而李氏手中却有两万精锐兵马,这时李昱的心思开始活泛了起来。

    一开始李昱只是称病不朝,到后来李昱直接懒得搭理王明绍了,王明绍岂会看不出来李昱的心思,但是碍于此时汉城局势紧张,汉城七万守军中最精锐的两万兵马被李氏所掌控,所以王明绍对此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李昱却以为是王明绍妥协了,行为开始变本加厉起来,命令李氏族人轰走了一些占据了他们宅院的官员,这让王明绍难以接受,于是王明绍开始决定谋划除掉李昱,汉城内即将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五百四十一章 王宫密谋
    汉城王宫内,王明绍秘密召集了王秉文以及几个忠于自己的臣子,准备神色凝重地对王明绍说道:“父王,如今这汉城李氏是越来越嚣张了,根本没有把我们王室放在眼里,还以为这汉城是他们的天下,真是太过放肆了!”

    一旁高句丽左副元帅卫东锡也王秉文语音落下后附和道:“就是,尤其是这个李昱,现在简直就是目中无人,驱使他们李氏族人大肆把那些官阶较低的官员和家眷们从屋里面赶出来,连大王派去劝解的内侍都被他们殴打了一顿,这还有王法吗”

    王明绍就这样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痛斥着李昱以及李氏族人大罪行,说到最后,竟然还有人痛哭流涕起来,场面一副凄凄惨惨的感觉。

    “够了,都不要再说了!本王秘密召集你们前来,不是为了告状诉苦的,是想着你们出谋划策,该如何处置眼下的局面,李氏一族的所作所为,本王比你们任何一人都要清楚!”

    王明绍一番话说完后,众人都沉默不语,互相望着对方,希望其他人可以先说话,看到这样的情况,王明绍颇感无奈,摇了摇头说道:“你们这些人平日里受王恩,如今本王有难了,指望你们出个主意都不成!”

    “父王,你莫要难过,这也怪不得诸位大臣,这李昱本就是汉城留守,他们李氏在汉城经营了近百年,本就根深蒂固,很难撼动他们,况且如今汉城的七万守军中,有两万是他们李氏一族的嫡系人马,而且皆是精锐,这样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这时高句丽御史中丞马林城上前对王明绍说道:“大王,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1...183184185186187...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