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左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龙骧上将军
五百五十章 藩王离心
杨顶天的样子让杨九路感到有些害怕,但是一想到如同凶神恶煞般的凉州铁骑以及三大都护府兵马,杨九路还是下定决心要撤兵返回南燕。
于是杨九路带着些颤音说道:“西辽王,你倒是说个话呀!”
“本王还能说什么呢!既然南燕王要走,本王也无话可说,不过眼下联军粮草物资供应紧张,本王央求南燕王,可否将南燕这些天以来缴获的粮草留下一半供联军使用”
“这个!”杨九路有些犹豫了,要知道这些时日南燕可是缴获了粮草辎重以及金银珠宝无数,这些东西可是南燕两三年赋税都收不上来的,要留下一半给联军,杨九路还真有些舍不得。
于是杨九路支支吾吾地说道:“西辽王,你看啊,我南燕此时正在发生叛乱,也是急需钱粮的,不如这样,待本王去清点一下我南燕军中到底还有多少物资钱粮,到时视情况而定,不过还请西辽王放心,本王绝对不会坐视联军缺衣少粮而不管的。”
杨道:“也罢,那就劳请南燕王了!”
见杨道:“那既然如此,本王就不叨扰西辽王了!”
说罢,杨九路就要转身离开,但是还没走出几步,杨九路突然觉得胸口一凉,当他低头看向自己胸膛时,赫然发现一把利剑已经穿透了自己的胸腔,那鲜血顺着剑上的血槽滴答滴答地直往下流。
杨九路艰难地转过头,看到杨顶天手持利剑一脸鄙夷地望着自己,杨九路此时再也忍不住了,一口鲜血从嘴里喷涌而出,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指着杨道:“你真是枉为皇室宗亲,如今国家有难,陛下蒙辱,尔身为宗亲藩王,却是只顾着自己的蝇头小利,别以为本王不知道,所谓南燕国的叛乱不过是你自导自演的丑剧而已,如今诛佞联军遇到困难,你就想着置身事外,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面对杨开了,反正自己这样子也活不了多久了,他一边喷血一边怒骂道:“这天策上国落到如今的地步,与本王又何干陛下宠幸司马氏,导致司马氏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凭什么要我们去收拾烂摊子,你是陛下的亲弟弟,而本王不过是皇室宗亲远支,此事本就与本王没有干系!”
杨顶天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直接将剑又往里插得更深,这让本就脸色苍白的杨九路更加难以忍受,嘴里大口吐着鲜血,没一会的功夫,杨九路的气息就越来越微弱,当杨顶天将剑拔出来时,杨九路已经彻底死去。
这时杨行御走进了帐篷,看到眼前的景象,被吓得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杨顶天则不急不忙地拿起手绢擦拭着剑上的血迹,面对杨行御的表情,杨了一句,“你来了啊!”
“父王,这是怎么回事啊”杨行御不明白自己的父王为何要杀死杨九路,对此他很费解。
对此,杨道:“御儿,你速速拿着这个南燕国的虎符前往大营,接收南燕军,如果胆敢有人不从,格杀勿论!”
在并州境内,北庭都护府副都护吴韵修正率领着两万五千北庭军向前挺进,一路上基本没有遇到什么阻碍,据说反叛联军自从接连遭遇两场大败后,开始将兵力收缩于幽州境内,意图与朝廷平叛大军决战。
在吴韵修的身旁,有一个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小将,虽然也是身披一身威武的皮甲,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够看出此人是一名女子。
吴韵修看着身旁的小将四下张望,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吴韵修摇了摇头,带着些无奈的语气说道:“穆婕,你就不能老实在马上待着吗说实话,我真是后悔带你一起来了,你父亲也真是的,这领兵打仗不是儿戏,怎么会同意你跟我一起出来的呢!”
穆婕的父亲穆岳乃是北庭都护府大都护,因为北庭境内势力盘根错节,一旦有变旁人无法镇的住,所以穆岳便让自己的部将吴韵修领两万五千北庭军入关跟随朝廷大军平叛。
不知道穆婕是用了什么办法居然让穆岳同意她跟随吴韵修一起出征,虽然吴韵修有一百个不乐意,但是奈何穆岳是自己的上官又是自己的恩人,也只能答应下来保护好穆婕。
“吴叔,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各藩国的叛军如今是鹤唳风声,根本不敢与我们都护府联军作战,所以说在进入幽州境内之前,我们都是很安全的!”穆婕满不在乎地说道。
吴韵修叹了一口气,说道:“小丫头,你说的是没错,但是还是小心为上吧!”
穆婕见吴韵修如此心事重重的样子,便问道:“吴叔,自打进入关内以来,你就一直闷闷不乐的,话说这叛军根本不是我们都护府联军的对手,你何必如此愁眉苦脸的呢”
“唉,傻孩子,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吴韵修环顾四周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于是说道:“据说,此次朝廷征调我们几大都护府兵马入关平叛,根本不是皇帝陛下的意思,而是皇后以及司马氏囚禁了陛下,以陛下的名义下的旨意,而且各路藩王们起兵的口号都是诛佞臣,清君侧,更有传言西辽王此次举兵起事是得到了陛下的密旨!”
“什么”这番话着实让涉世未深的穆婕大吃一惊,她追问道:“此事可信吗”
“如何不可信!难道你没注意到北疆各地的藩王纷纷起兵响应了吗!不过倒有一个例外。”
“哦,是谁”穆婕也好奇究竟是哪个藩国此时这样不合群。
吴韵修说道:“就是那个东辽,据说此时他们正在大举进攻高句丽,也奇怪,一个在东北边陲屹立了几百年的高句丽,竟然被几万东辽军打得溃不成军!”
五百五十一章 攻占全境
在抛石机和三弓床弩的轮发攻击下,大田城的城墙残破不堪,最后在进攻的号角声中,东辽军向大田城发动了总攻。
此时的大田守军已经毫无战心,见如潮水般冲过来的东辽军,纷纷丢下手中的兵器向城内逃离,在不费吹灰之力之力的情况下,东辽军顺利攻入了大田城。
大田城内已经是一片混乱,高句丽溃兵和城内百姓们拖家带口的四处逃窜,但是由于大田城已经被东辽军团团包围,他们也是无处可逃,只能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在城内乱窜。
在大田城的原守备将军府内,这里被卫东锡改为了新的高句丽王宫,被卫东锡奉为高句丽王的王建文瘫坐在王座上不知所措,而一旁的卫东锡也是在屋内来回踱步,面对当下的情况,卫东锡也是一筹莫展。
随着一阵喊杀声响起,打乱了卫东锡的思绪,还没等屋内众人反应过来,王宫的大门就被撞开,雍宫华率领着东辽军最先冲了进来。
卫东锡此时还想着要逃走,但是还没等他动身,几个身手敏捷的东辽军士兵已经冲到他们跟前,把刀剑架在了他们脖子上,卫东锡知道自己这下子是彻底大势已去了,叹息一声后,便放弃抵抗。
任齐见大田城已被拿下后,并没有进入城内,而是率领神机军左师和两万高丽步兵转而向龙江城开赴过去,据悉在龙江城,高句丽世子王秉文在拥护自己的高句丽将领支持下,也在龙江城宣布继位。
不过这在任齐看来,这样的行为太过于滑稽了,此时的龙江城,总兵力不过三万人,而且城内百姓不足两万人,如今高句丽就只剩下这一座小城了,任齐不明白这王秉文还在坚持什么。
来到龙江城下,武安国此时已经派兵将龙江城团团包围了,龙江城只是一座小城,只有南北两个城门,而且城池低矮,连护城河都没有。
城内的王秉文也是同样心急如焚,当他得知大田城破的消息时,他不是高兴,而是感到很凄凉,因为他知道随着大田城破,就意味着高句丽只剩下龙江城这最后一个据点了,一旦龙江城失守,就意味着高句丽算是彻底亡国了。
但是此时王秉文又能有什么办法呢,高句丽的情况王秉文是很清楚的,维持高句丽统制的一直都是王室贵族以及众多世家大族,但是在东辽大军的不断追击进攻下,众多高句丽王室贵族和世家大族被任齐杀戮殆尽,尤其是汉城被围困的那段时间,还接连爆发内乱,使得本就不多的王室子弟丧命于此。
可以这么说,大田城陷落后,王秉文已经是高句丽王室最后一个血脉了,此时的龙江城已然成为了一座孤城,纵使王秉文是天纵奇才,面对当下的困境也是无能为力的。
城外的任齐待神机军的抛石机和三弓床弩安置完毕后,便直接下令开始攻城,在任齐看来,拿下龙江城是易如反掌,没有什么计策可言,就是凭借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快速拿下龙江城,好彻底完成攻占整个高句丽的壮举。
龙江城的守军斗志要比大田城高昂许多,面对铺天盖地袭来的火石弹和巨箭,他们依托防御工事艰难地抵抗着,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
但是奈何龙江城的城墙年久失修,在几轮攻击过后,龙江城的北面城墙竟然倒塌了一大片,北门的城楼也是摇摇欲坠。
任齐见此情形,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下令武安国率领骑兵发起来冲锋,步兵在其后开始向龙江城移近。
见东辽军停止发射火石弹和巨箭,坚守在城墙上的守军开始起身准备守城,然而还没等龙江城守军做好准备,武安国率领的骑兵开始对准城墙上的高句丽士兵一阵齐射,很多没来得及躲闪的高句丽士兵纷纷中箭倒地身亡。
当龙江守军手忙脚乱地进入阵地时,却发现东辽骑兵已经冲到了城墙脚下,从城墙的缺口处进入了城内。
在经历了一个多时辰的血战之后,龙江城的三万守军被斩杀一万五千余人,剩下的人马见到大势已去,知道无论在如何反抗也是无济于事,索性就扔掉兵器向东辽军投降了。
当武安国带人找到王秉文时,发现其已经自刎而死,身边的护卫也都跟着王秉文一起自杀身亡,任齐迈步走在满是血迹的龙江城街道上,心里不知为何突然涌上一股失落感。
任齐皱着眉头,按理来说攻下了龙江城,意味着讨伐高句丽彻底成功了,自己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任齐叫来了武安国,得知王秉文已经死了,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对此说什么,而后吩咐武安国说道:“本帅已经上书王上,将高丽八道一分为二,汉城道、龙江道和清川江道为南三道,在南三道设置汉城将军府,府治设在汉城,由你出任汉城将军一职,会给你留下一万汉军骑兵和一万汉军步兵,在南三道你可以以汉城将军的名义招募六万高丽兵,你的主要职责就是严防境内高句丽旧部作乱,还有就是严防南部边境,防止新罗百济两国趁机混水摸鱼!”
武安国拍着胸脯说道:“大帅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任齐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本帅之所以这样做是有本帅的良苦用心,南三道是我们东辽最近才刚刚征服的,此地原高句丽王室贵族和世家大族的漏网之鱼还有许多,他们手下或多或少还有一些人马,但是本帅不能给你留太多的兵力,如今天策上国局势紧张,东辽五道也需要兵马驻守,所以你一切都要小心谨慎行事!”
武安国见任齐如此不放心自己,说道:“大帅,末将虽然是个粗人,但是却知道事情轻重,还请大帅放心,南三道交给末将,末将肯定会处理好一切的,如果大帅还是不放心,可以派几个文官来辅助末将!”
五百五十二章 退守原点
当任齐率领大军从高句丽凯旋而归时,整个神鹤城却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景象,这不禁让任齐倍感好奇,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神鹤城如此慌张。
来到东辽王府,见到杨行熙之后,任齐这才知道原来就在昨日,藩国联军与从三大都护府以及凉州调集来的兵马展开决战,结果藩国联军大败,二十多万藩国联军被斩杀五万多人,十余万人被俘,赵王在乱军中被杀,河间王被俘,只剩下西辽王杨顶天和北燕王带领着四万残兵退守至山海关。
任齐听到这一消息也是震惊住了,虽说藩国联军鱼龙混杂,战斗力参差不齐,但是也是有不少能征善战之士的,而且西辽王杨顶天也不是个庸才,怎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杨行熙此时甚至有些害怕,他说道:“任齐,据本王来看,山海关也坚守不了不久的,如今西辽和北燕的兵马不足四万人,面对都护府联军和凉州铁骑,即使西辽王想要拼死一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旦山海关被攻破,我们东辽也没有好下场,我们给西辽提供粮草和器械的事情朝廷恐怕已经知道了!”
任齐安抚着杨行熙说道:“王上莫慌,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我们切不可自乱阵脚,都护府联军和凉州铁骑固然骁勇,但是要知道这里可不是西域,也不是凉州,他们之所以能够大败藩国联军,也只是一时运气加持罢了,这辽河地区的地形地势我们比他们要熟悉,即使山海关被攻破了,我们到那时也是有办法可以对付他们的。”
听到任齐这么说,杨行熙的心才稍稍安定一下,但是他还是继续问道:“任齐,那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任齐此时也是头脑一团乱麻,他原本没有想到杨顶天这么快就遭遇如此大败,任齐还指望着西辽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待高丽八道境内彻底平定后,自己再与杨行熙亲率大军入关作战,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个想法是落空了。
任齐在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此时东辽可以调动的兵马,驻守在高丽南三道的两万步骑是不能调动的,因为高句丽已灭,此时新罗百济成为东辽南面新的威胁,虽然两国在之前与高句丽作战元气大伤,但是如果他们趁着东辽自顾不暇之时,侵占高丽南三道,那东辽可就吃大亏了。
而高丽北五道的至少也要驻扎一万骑兵,因为境内多多少少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如此一来可用的东辽军就只有一万骑兵,四万步兵,还有两万神机军,然而东辽的辽河防线也需要有兵力防守,起码需要两万步兵。
这样最后算下来,满打满算任齐能调动的兵马只有五万人,这还是在北方柔然和通古斯没有大举入侵以及高丽八道一切安稳的情况下。
不过这样做不稳定性太大了,任齐实在不放心,所以在思前想后之下,任齐想了还是先启用一部分高丽兵吧。
本来任齐是打算在高丽局势彻底稳定之后,再招募高丽兵的,不过现在看来只得暂且放弃这个想法,于是任齐向杨行熙提议道,在高丽八道招募精壮高丽步兵五万人,暂时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
“可是高句丽刚被我们东辽征服不久,人心未定,如此大规模地招募高丽兵,会不会有什么不稳定因素”杨行熙忧心忡忡地说道。
任齐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说道:“这一点国公大可不必担忧,我们这一次主要招募一些原本的高丽农民,他们对于高句丽国以及高句丽王室没有什么留恋,再说了他们主要是执行一些守卫任务,出不了什么大问题的。”
既然已经确定下来了,于是杨行熙立即下达了旨意传到高丽,此时贾图南已经开始总领高丽八道诸事务,根据任齐的意思,杨行熙命贾图南在高丽招募五万高丽兵,要全部从忠厚老实的农户百姓中挑选。
待到这五万高丽兵招募完毕后,任齐会从辽河防线调回一万步兵留守神鹤城,然后将两万高丽步兵派驻到辽河防线,一万高丽步兵派驻到安辽右道,防范通古斯蛮人。
最后两万人留在任齐身边,准备出征山海关,援防西辽,最后在旨意中,杨行熙着令贾图南要继续在高句丽招兵买马,招募高丽步兵十五万人,原本的高句丽军士兵一概不要,要全部忠厚老实的农户百姓。
在安排这一切后,任齐又派梁道因率领工匠士兵前往高丽,因为任齐看到高丽境内木材众多,都是打造抛石机和三弓床弩的上等木料。
任齐知道都护府联军和凉州铁骑都是善战之军,东辽军远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这就需要发挥东辽军的长处了,为此任齐给了梁道因一个任务,那就是在高丽境内打造抛石机五百架,三弓床弩两百四十架,要在十五天时间内完成。
此时的东辽已经是不缺钱粮了,在搜刮完整个高句丽的府库和官邸之后,任齐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得到可用的粮食在三百四十万担,铜钱六百五十万贯,黄金两千斤,白银三万斤,此外各式珠宝玉石无数。
最后兵器盔甲也是充足,高句丽军的武库里的兵器盔甲虽然很多都生锈了,但是只要时间足够,派人打磨修补一番还是可以用的。
此时在山海关城墙上,杨顶天似乎老了许多,他披头散发地看着不远处都护府联军和凉州铁骑正在安营扎寨,曾经不久就是这样一副景象,没想到转了一圈又回了原样。
北燕王已经派人前去国内招募兵马了,但是杨顶天对此并不抱有希望,藩国联军大败,北燕和西辽的精锐折损殆尽,即使招募了兵马也都是新兵,哪里是那些如狼似虎都护府联军的对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