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世子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而中书省中设有政事堂,也就是中书高官官的办公室,中书高官官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越大人。

    如果皇帝下达命令,会由中书省先审查,如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意,中书舍人也同意,便由中书舍人和翰林大学士一同起拟诏书。

    中书舍人负责诏书内容的审查,翰林学士则负责文辞筛选和下笔。

    之后,圣旨诏书交到门下省。由门下给事中审查是否有误,如果有误,门下省予以驳回,圣旨不得发布,所以门下省也有别名叫“封驳司”,意味驳斥,封存圣旨之意。

    一旦门下省审查通过,圣旨诏书就会交给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有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六部,虽有尚书令,但一直不设,怕分皇帝大权。

    所以天子的权力并不是毫无限制的,一道圣旨下达,丞相可以驳回,中书舍人可以驳回,门下给事中可以驳回,负责执行的尚书省也可以驳回。

    在明、清这样高度集权的时代之前,历朝历代皇帝的圣旨被驳回的情况并不少见。

    一大早,朝阳初升,大庆殿中书省院内,几位中书舍人正批阅各处关官员,还有各地送来的奏折。

    他们没有筛选之权,负责提出精要,注明处理办法,之后上交平章事王越大人审批。

    而王越才是有权决策的人,毕竟每天这么多奏折,如果全直接送上去,皇上根本不可能看得完。

    政事堂在中书左侧,是孤立小院,里面只有王越大人还有羽承安大人能出入。

    魏国安一边漫不经心的看着折子,一边为新来的同僚起栋解答一些问题。

    过了一会儿,有门吏送来几本新奏折,就要归柜,他一眼就看到其中角镶细红线的一本。

    瞥了一眼,见几位同僚正专注与奏本,连忙起身走过去,接过门吏送来的新奏折。门吏见此行礼退下,他悄悄抽出用蜡镶红线的那本,然后扣掉红线,自己看了一眼。

    一看,果然是羽大人奏本。

    他一边小心将羽大人的折子收入袖中,




两百五十四,烧钱养兵
    吃饱喝足之后,魏国安一直等着。

    直到下午些时候,同僚也陆续回来接着批折子,这时门吏进来,说是福安公公来了,大家脸色都不太好,也没人动作,显然都不想与太监打交道。

    魏国安趁机站起来出去迎人:“事情总要有人做。”

    说着他便出了门,去迎接福安公公。

    “公公远到而来,有劳了。”魏国安拱手,但也不敢对太监说过度客气的话,会受同僚排挤。

    福安公公点头:“咱只是奉命办事例事罢了,魏大人客气。”说着从袖口中掏出一张用细金线拴着的纸卷,打开后念道:“乙末十二、甲丑三、庚戌二、甲子九、己申一......”

    一听到“甲子九”,魏国安心中大松口气,随后一个小太监跟着他进去取对应奏折,以免有误。

    在小太监注视下,他一一照着纸条取出十本,而其中放在“甲子九”的羽承安奏折也不出意外的被拿出来,一旁边看着的小太监也不觉得有异样,只是一一接着。

    待到十本奏折抽完,福安公公告别,魏国安才终于松口气,事情成了!

    不经王越之手,将这奏折送到皇上手中,还真要费一番劲啊,好在也没人察觉不妥。

    .......

    “太子觉得如何”望江楼内,羽承安得意笑道。

    太子愣了许久,然后拉了拉旁边的方先生,问道:“江州的事真的没救吗”

    羽承安见过几次太子的这个门客,见太子如此信任,心里猜也该是什么智士吧,可又想到太子的水平,不经怀疑这什么方先生不会是什么溜须拍马之辈吧......

    方先生只是摇摇头,然后皱眉:“江州如今局面,如用猛药,说不定会乱上加乱,让百姓更反朝廷,若视而不见,只能慢慢糜烂,江州必然会大不如前。但事到如今也只能慢慢来。要想几个月或一两年内以求全功根本不可能。”

    听他说完,羽承安忍不住对这太方先生高看一眼,看来不是一般书生啊,他说得很有见地,也说到江州痛处,关键在于先是朝廷不断加征徭役赋税才导致江州如今局面的。

    人一旦尝到放纵的滋味,再想回去就难了......

    太子听了这话也高兴起来:“好,就按你说的来,今晚我便去找父皇!”

    羽承安见他这样,有些不放心,又交代道:“太子殿下千万记住,此去只能夸奖李星洲,多说好话,切不可意气用事。

    再者一定要一口咬定,王通与李星洲早已议定帮忙。若皇上问起从哪听来,就说咏月阁诗会传出的,已人尽皆知。

    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和皇上提起,治定江州,能得北方人心,此事若成,大涨天家脸面,事关天家威严。”

    羽承安明白,对于太子来说,为报复李星洲他什么都肯做。

    而对于皇上来说,天家威严才是最重要的!

    皇上也是人,若天家失天威,谁还能服天子统治,所以在皇上眼中,若能增天家之威,令天下服从,他必然会答应。

    但身为外臣,这事他不能说,只能是天家之人去说,皇上才会相信。

    羽承安心底笑起来,如此一来事情便天衣无缝了,他的奏折报江州之事,却故意将事情说轻巧。然后太子再一说,皇上想事情若成,还是一个天家之人做成的,宁江府一代百姓定然会对天家感恩戴德,大得人心,十有**就答应了。【¥# &#免费阅读】

    可实际情况却不是,江州局势糜烂,已到令人焦头烂额,束手无策的地步,就算李星洲去也没办法,到时事情不成,再如实报上江州糜烂局势,李星洲不仅有无为之过,还有越治越乱之嫌。

     



两百五十五、打炮
    新军训练场北面,这里地势宽广,人烟稀少,而且远离开元城,也没村落人家,是每天新军炮兵训练的地方。

    李星洲和赵四一起步行穿过作训场,巡视炮兵训练。

    炮兵训练场每天都如打雷一般,地动山摇,动静很大,也是所有士兵们最好奇的地方。

    李星洲和赵四一次来到北训练场。

    最近赵四家里老婆又怀上了,作为妻管严的他自然鞍前马后,照顾周到。但因为他得到平南王重用,如今赵四也变成街坊邻居口中的风云人物,在京城小有名气,受到亲朋好友追捧。

    不过赵四不擅长交际,而是迷上火器,自从王府开始生产火枪、火炮,他顿时也不干木匠了,天天往河边作坊跑。

    而且他就是个典型的老实人,以前帮邻居做木工从来不要钱,还惹得家里老婆生气,因此人缘比较好。

    现在虽然发达了,老毛病还是没改,对谁都和善。

    中秋前还被家里亲戚坑了一把。

    他有了钱也和妻子商量着换个住处,结果妻子那边的亲戚给介绍一处,说什么风水宝地,上好的寨子,因为是娘家亲戚,加上他天天在王府研究火器,没太多精力理会,就交给亲戚打理。

    结果最后买下房后搬过去一看,哪是什么风水宝地上好寨子,就是年久失修,荒草满院的老寨不说,还在京西一代,上次暗道堵塞,街上屎尿横流,那臭味直到现在还能闻到。

    之后匆匆忙忙再去找那亲戚,人家早拿钱跑了,哪还找得到人,三千多两银子,不管去哪都够他富贵一辈子了。

    妻子为此大哭一场,还生病了,赵四却一边照顾妻子,一边跟个没事人似的,还跟妻子说觉得那宅子至少比以前大,也不亏多少。

    要是别人丢了三千两,估计都能患得患失一辈子,他倒好,第二天又继续去王府作坊钻营火器去了。

    正是他这种不温不火,又喜欢帮助别人的性子,让赵四人缘挺好,而且因为他的那种几乎无欲无求的专注,能想到很多别人想不到的点子。

    比如他改良炮弹,用软木将炮弹和发射药固定在一起,契合炮管,这样一来火炮发射时不用先放发射药,再装炮弹,而是

    是一步到位。

    而且因为软木架契合炮管,起到封闭效果,气密性更好,火炮的射程和精度都大大提升。

    他还设计出用于测量炮口角度的象限仪,因为木工里本来就用用于测定角度的工具,他经过改良和创造,变成木质的象限仪。

    当然,象限仪这名字是李星洲起的,因为后世也有同样作用的仪器。

    因为这些,李星洲前前后后赏了他五千多两银子,羡煞旁人。五千两是一笔巨款,但比起他的贡献这一点都不多,甚至少了,因为这些改变,很有可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利,一个国家存亡。

    赵四也喜欢经常出城跑到新军营地来,考察士兵使用火器的情况。

    也因为这事,他被人为难,差点出事。十六那天他照例去新军大营,半路上路过禁军大营门口时被禁军的人当场扣押,理由是闲杂人等随意出入军队大营,怀疑他图谋不轨,所以要盘查一番。

    如果不是李星洲及时带人闯禁军大营,赵四差点吃了皮肉之苦。

    新军大营和禁军大营相隔不远,不过所属有天壤之别,新军直属枢密院;而禁军由三衙养训,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如今扣押赵四,李星洲闻到不同寻常的味道,显然是冲着他去的!

    赵四经常出入新军大营,已不是一天了天的事,谁会不知道他是平南王的人。

    殿前司的殿前指挥使杨洪昭还在苏州,那么做这事的人要么是侍卫军马军指挥使赵光华,要么是侍卫军步军指挥使童冠,他当初就意料到有人会对他动手,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忍不住跳出来了

    这也给李星洲提了个醒,那就是赵四这样不在王府籍内的重要人才要是无名无分,很容易被人迫害!于是他干脆加赵四为是新军一厢都虞侯。

    然后给铁牛,关仲,祝融加了副营指挥使。

    因为他是枢密院的人,又是新军指挥使,自然有权任命。新军没设厢,一厢都都虞侯



两百五十五、打炮
    新军训练场北面,这里地势宽广,人烟稀少,而且远离开元城,也没村落人家,是每天新军炮兵训练的地方。

    李星洲和赵四一起步行穿过作训场,巡视炮兵训练。

    炮兵训练场每天都如打雷一般,地动山摇,动静很大,也是所有士兵们最好奇的地方。

    李星洲和赵四一次来到北训练场。

    最近赵四家里老婆又怀上了,作为妻管严的他自然鞍前马后,照顾周到。但因为他得到平南王重用,如今赵四也变成街坊邻居口中的风云人物,在京城小有名气,受到亲朋好友追捧。

    不过赵四不擅长交际,而是迷上火器,自从王府开始生产火枪、火炮,他顿时也不干木匠了,天天往河边作坊跑。

    而且他就是个典型的老实人,以前帮邻居做木工从来不要钱,还惹得家里老婆生气,因此人缘比较好。

    现在虽然发达了,老毛病还是没改,对谁都和善。

    中秋前还被家里亲戚坑了一把。

    他有了钱也和妻子商量着换个住处,结果妻子那边的亲戚给介绍一处,说什么风水宝地,上好的寨子,因为是娘家亲戚,加上他天天在王府研究火器,没太多精力理会,就交给亲戚打理。

    结果最后买下房后搬过去一看,哪是什么风水宝地上好寨子,就是年久失修,荒草满院的老寨不说,还在京西一代,上次暗道堵塞,街上屎尿横流,那臭味直到现在还能闻到。

    之后匆匆忙忙再去找那亲戚,人家早拿钱跑了,哪还找得到人,三千多两银子,不管去哪都够他富贵一辈子了。

    妻子为此大哭一场,还生病了,赵四却一边照顾妻子,一边跟个没事人似的,还跟妻子说觉得那宅子至少比以前大,也不亏多少。

    要是别人丢了三千两,估计都能患得患失一辈子,他倒好,第二天又继续去王府作坊钻营火器去了。

    正是他这种不温不火,又喜欢帮助别人的性子,让赵四人缘挺好,而且因为他的那种几乎无欲无求的专注,能想到很多别人想不到的点子。

    比如他改良炮弹,用软木将炮弹和发射药固定在一起,契合炮管,这样一来火炮发射时不用先放发射药,再装炮弹,而是

    是一步到位。

    而且因为软木架契合炮管,起到封闭效果,气密性更好,火炮的射程和精度都大大提升。

    他还设计出用于测量炮口角度的象限仪,因为木工里本来就用用于测定角度的工具,他经过改良和创造,变成木质的象限仪。

    当然,象限仪这名字是李星洲起的,因为后世也有同样作用的仪器。

    因为这些,李星洲前前后后赏了他五千多两银子,羡煞旁人。五千两是一笔巨款,但比起他的贡献这一点都不多,甚至少了,因为这些改变,很有可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利,一个国家存亡。

    赵四也喜欢经常出城跑到新军营地来,考察士兵使用火器的情况。

    也因为这事,他被人为难,差点出事。十六那天他照例去新军大营,半路上路过禁军大营门口时被禁军的人当场扣押,理由是闲杂人等随意出入军队大营,怀疑他图谋不轨,所以要盘查一番。

    如果不是李星洲及时带人闯禁军大营,赵四差点吃了皮肉之苦。

    新军大营和禁军大营相隔不远,不过所属有天壤之别,新军直属枢密院;而禁军由三衙养训,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如今扣押赵四,李星洲闻到不同寻常的味道,显然是冲着他去的!

    赵四经常出入新军大营,已不是一天了天的事,谁会不知道他是平南王的人。

    殿前司的殿前指挥使杨洪昭还在苏州,那么做这事的人要么是侍卫军马军指挥使赵光华,要么是侍卫军步军指挥使童冠,他当初就意料到有人会对他动手,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忍不住跳出来了

    这也给李星洲提了个醒,那就是赵四这样不在王府籍内的重要人才要是无名无分,很容易被人迫害!于是他干脆加赵四为是新军一厢都虞侯。

    然后给铁牛,关仲,祝融加了副营指挥使。

    因为他是枢密院的人,又是新军指挥使,自然有权任命。新军没设厢,一厢都都虞侯
1...126127128129130...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