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世子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殿下,皇上命令已经下来,二月初必须离开京城,凸碧山庄那边也准备好了,属下安排的都是些做事麻利之人,听话懂事的下人,殿下尽管放心”福安道,他尽量说得客气些,心中十分紧张。

    没想到这差事最后会落到他头上来,还是皇上亲自嘱咐的,不过想想也是,别人来也不好,指不定会出什么事。

    东宫他不是第一次来,但是这次有所不同,太子被禁足东宫,东宫风光不似往日。

    “你骗人,不可能这不可能”太子不断摇头,身后的太子妃还有长子李环连忙扶住他,“父皇不可能这么绝情,父皇不可能不可能如此无情”

    “你以为我是傻子嘛福安,你以为吾是笨吗

    我要是去了江州,谁在京城就是那孽种潇王的孽种”太子神态癫狂,张牙舞爪想要冲上来,福安连忙后退几步,太子也被他的长子李环拉住。

    福安心里叹气,这来的要是其他人,只怕都难保全,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太子。

    福安板起脸,一字一句认真道“太子殿下,皇上口谕在此,殿下还是不要为难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去江州也没什么不好,皇上只是想让殿下在那休养身心,好好想想而已。”

    “哈哈哈哈哈哈哈呜呜呜”太子大笑,笑着笑着突然崩溃大哭起来了,手臂缓缓从儿子手中滑落,跪坐在地上“你们以为我什么都不懂

    狗阉人,到现在你还骗我,你还骗我

    呜呜呜,以前父皇眼里只有潇王,现在他眼里只有那孽种你给我滚,快滚吾不去,死也不去”

    福安脸色瞬间变得很不好,他向来不喜欢得罪人,身为宦官弄臣,他最明白自己处境,他的所有权利,恩宠,势力,都与那些朝臣不同,他们的权势来源于官职,而他的来源于皇上。

    而皇上现在年纪大了

    所以他低调处事,尽量不与人红眼,可这并不代表他毫无脾气,他最恨的就是别人叫他阉人。

    虽事实如此,可太监也有尊严

    福安冷脸,收起所有的好语气冷声道“太子殿下,皇上口谕在此从或不从你自行决断,但容在下提醒一声,上直亲卫就还侯在东宫外呢,太子若是想体面些走,还是识时务为好。”

    “你,你个狗下人狗阉人”太子气得咬牙,恶狠狠盯着他。

    福安公公作揖,然后将皇上口谕交给太子长子李环,甩袖面无表情带人退了出去。

    太子呆呆坐在原地,一脸懵逼,脸上泪痕还没干,这次他真正感觉到了恐惧

    他慌乱拉着儿子的手臂站起来,抹了抹脸,然后着急道“快,快去找方先生来,我有事要问他,让他快些过来”

    李环一动不动,低头不敢看他。

    “去啊”太子大怒,扯了儿子的衣袖,见他还是不动,“你t快去去啊”

    “父亲,方先生已经走了”李环低头道。

    “什么”太子一愣,随即不解的问“走了你说方先生走了什么时候走的怎么会走的”

    “前几天父王天天醉酒,无心管理宫里事务,所以”李环心虚的道。

    太子狐疑看着他,“酒醉那又如何,不是还有给方先生的供奉,吾不是一开始就交代过账房吗如此优渥厚待,他怎么会离我而去”

    李环低头,不敢看自己的父亲,眼神飘忽道“这,这个那家伙他老是顶撞父亲,还要天天好吃好喝伺候,又没什么用处。

    父亲不理事这些天我接管宫里的事务就就停了他的供奉,他是太子府幕僚,肯定有私钱的,吃喝不成问题,应该”

    “父亲,那姓方的在府里向来趾高气昂,跟他是谁似的。

    而且他一个人的供奉,都够多养十几个丫鬟了,何必护着他,对吧。”李环连忙心虚解释,他见父亲的脸色已经越来越不好。

    太子眼神几乎可以杀人,恶狠狠盯着自己最宠爱的长子,他一手带大,呵护有加,视为接班人的儿子

    “你也给我滚。”太子怒气冲冲道。

    “父”

    “滚”

    李环不敢说话,连忙行色匆匆离开,太子妃也不敢久留,跟着儿子离开了。

    众人一走,太子失了神一般呆在原地“潇王潇王当初我不如你,现在生个儿子也不如你,啊啊啊”




五百二十一、皇帝的莫名任命
    草长莺飞时节,距离出兵时间已经越来越近,整个景国上下都忙碌起来,特别是北方。

    皇帝起用大批人,如之前被贬的侍卫军步军指挥使童冠,还有皇后娘家的吴正清,启用为成都府转运使。

    当然,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大军北上粮草是最大的问题。

    在关键地区设立转运使为大军解决粮草补给问题。

    当然,景国转运使权不及前世,因为还有节度使,节度使掌一路或者数路之军事。

    转运使称某路诸州水陆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

    但因为节度使的存在,转运使“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是受限的。

    所以最大的作用还是掌一路或者数路财务赋税,所以才能为大军后勤补给。

    此次出征,共有成都府路,河东路,京北东路,京北西路,雁门路,关北路,京西路,京东西路,京东东路几路负责大军补给,大军粮草,辎重都是从这几路筹措。

    而更南方的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浙路,福建路,荆北路,荆南路,剑南路等等各路则会加重赋税。

    而负责大军补给的路都需要设转运使为之负责。

    当然,有些转运使是身兼数路转运之职责,比如李星洲的京北转运使,这个京北其实包括三路京北西路,京北东路,雁门路,只是因为三路地形狭长而且相连,所以当初皇上直接加他为京北转运使。

    但册印文书上却是写得清楚的,他掌的是京北西路,京北东路,雁门路三路之财务赋税,兼领三地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

    所以他这个京北转运使分量才会这么大,令很多人忌惮。

    除此之外,成都府路的转运使是吴正清,朝堂里很多人为这事吵开了,因为吴正清是直接空降的,就因为他是皇后本家人,和李星洲还是很亲的亲戚。

    不过李星洲其实心知肚明,不止因为吴正清是他表叔,还因为吴家给朝廷承诺了大笔钱粮。

    至于河东路,则由杨文官兼领,关北路魏朝仁本就是节度使,职权比转运使还大,就不须设转运使。

    京西路的转运使则是田何琳,这是个老人,曾经官至紫金光禄大夫,此次算是启用,众人都没意见。因为田家是京西大家,没人会比田家更了解京西路,也没人能比田家在京西路好办事,哪怕是皇帝都没有。

    而京东西路和京西西路,经过几天的争论之后才最终确认下人选。

    京东东路转运使为鲁达,原度支司副使,其兄长就是鲁节,盐铁司盐铁使。

    最令人没想到的是京东西路转运使居然是何昭

    皇帝前面一直都听汇总人意见,河东路,光北路,京西路,京东东路都是由大臣们商议出来的人选,结果到了京东西路,皇上一下就内定了,定的还是何昭,着实匪夷所思,连何昭自己听完也是一脸懵逼。

    不过皇上没有解释的意思,大臣们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前面的人选都是他们议,如今皇上突然指定,大家也不好说不。不过总感觉皇上是故意的

    虽然京东西路与开元府相邻,距离不远,但何昭是开元府尹,事关整个国家中枢区域的运转,现在又给他加京东西路转运使,能忙得过来吗。

    当然,这些都不是他操心的,他不要操心的是只是何昭的女儿,而不是何昭。

    至于皇帝的用意,他猜不透,也没继续去猜,因为他又自己的事。

    到二月初,大婚的风波慢慢平息,何芊终于不用避嫌,又开始往王府跑了。王府有趣,还有人陪她玩,她和月儿最能玩在一起,因为两个小丫头都很活泼好动。

    李星洲肩上的担子也慢慢重起来,不得不从阿娇和诗语的温柔乡中脱身。

    他这个京北转运使有很多事情要做,好在王府人脉很广,生意遍布京北西路,京北东路,雁门路,光北路,河东路等等北方各地。

    筹措军粮只需下令各地知府、知州、知县,他们做不做,如何监督才是大问题,可对于生意到处做,商业合作伙伴遍布北方的李星洲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他的信息和情报工作比枢密院都要好,简单的说,很多商品只有王府才有,成千上万大小商人想要从王府批发商品赚钱自然就会下意识想要讨好王府,王府就会处于主动地位。

    只要稍微提醒,即便不明说,众多商家也会自愿充当王府耳目,而王府则负责更加优先级的供货,这是一种交易,只是用的不是货币,而是情报换方便。

    众多商家都很愿意,对于他们来说经商途中一路见闻,不过无用的附加物,除去在酒楼青楼吹嘘之外毫无用处。

    结果现在居然可以换取实实在在利益,合乐而不为。

    对于王府,这些各地商人汇聚过来的见闻情报经过处理立即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络,清晰直观的让李星洲看清天下大势。

    商贸永远是最不会骗人的,各家兴衰,各国国力,无卵表面如何掩饰,从他们的买卖交易中就能看得清楚。

    金国根据各大渡海商家传回的消息汇总,他们正在大量买进粮食,而且价格居高不下,几乎是景国三倍说明他们表面强悍,虽然看起来势不可挡,可一年多的连续争战也到强弩之末,难以支撑大规模用兵,他们可能会攻下西京后开始修正,停止进攻,辽国会得以喘息。

    这并非好事,所以景国攻南京最好在金国攻下西京之前,否则辽国有喘息机会,能专心应对景国进攻。

    夏国大量买入奢侈的香水,将军酿,南方绸缎,而且基本都是皇商交易,而民间平均粮价却在不断上涨,说明夏国看似繁花似锦,还对景国用兵取得大胜,攻取唐隆重镇。

    可在表面繁荣之下,上层奢靡,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难。

    李星洲甚至想成立一个王府的情报部门,专门分析这个全国上下,国内国外各个商家的情报,以清晰的视野看天下。

    可他暂时找不到人能做这样的事。

    二月初,李星洲把起芳从南方调往北方协助严昆处理筹措军粮的事,因为王通的帮助,事情很顺利,而他负责与杨洪昭交接,也就是说京北三路,筹措的是杨洪昭中军粮草。

    调起芳北上,以来分担严昆压力,毕竟是其实是三路之地,二来也让她多经历经历,锻炼锻炼,这样的机会几十年只有一次。

    至于南方生意,暂时让小姑庆安公主照看。



五百二十二、郁金香计划
    “你这有什么用”诗语他一边说着意思,一边让阿娇帮忙组织文字,然后写成文书。

    “有大用。”李星洲神秘一笑,继续让阿娇帮忙写,他的水平能把大部分字写出来就不错,遣词造句,还需要阿娇这样的专业人士来。

    如今王府沿着大江,大运河,大河周边,已经设下众多分号,到今年二月,已经发展到二十六家,数量还在增加,其中北方八家,全由严昆总管。

    南方六家,全由起芳总管,剩下的十二处分号位于江西路,京北东路,京北西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距离开元比较近,由王府直接管理,其实就是诗语管,严毢也会时不时帮忙,但现在老了,精力有限,更多时间都是和家人在一起。

    每处负责与该地区的各个商家商贸往来,船只补给,每处分号设管事一人,李星洲给起了个时髦的称号,叫分号经理。

    这些人有些是严昆教出来的,他其实早就在着手作教下一代的任务了,在当初管理听雨楼期间就是,严昆还是很有远见的。

    另外一些是起芳和诗语举荐的。

    但更多的还是王府的潇王旧部中挑选出来的。

    王府的情报收集,人员招聘,消息散布,虽然是他做出决策,阿娇帮忙写文书,诗语传达给起芳,严昆两个总管,但最后具体执行都是靠着这些分号。

    等阿娇写完了,李星洲得意拿起来一看,“明天就发出去。”然后一脸得意的拉阿娇过来放在大腿上,又伸手去啦诗语,被她躲开了“可要记住这一天,二月初六,今晚过后,本王的伟大计划正式开始了”

    诗语白了他一眼,刹那间风韵迷人,令他心头一荡,这姑娘越来越有女人味了“尽瞎说,什么伟大计划,你又开始吹牛了。

    就是招些精明的小商贩,算什么伟大计划。再说你大费周章从全国各地招收这些人干嘛”

    诗语不解的问他。

    阿娇害羞,挣脱他的大手起身去给他们准备凉茶

    在景国,要招几个小商贩并不难,因为景国并不抑商,所以全国上下有数不清的商贩。

    “自有大用,你过来,我悄悄告诉你。”李星洲道。

    诗语走近两步,猝不及防一下被他拉到怀中,诗语小气,轻捶了他胸口一下“又来,没正形,你能不能别这样,你都已经加冠了,以后要有一家之主的样子。”

    “哈哈哈哈,好。”李星洲笑道,然后不老实的手背诗语抓住。

    没办法,年轻小伙正是阳刚热烈的年纪,在诗语这样的大美人面前很难把持。

    诗语叹口气,脸色微红,为他理了理衣领“你是朝廷王爷,是镇国大将军,是响当当的人物,哪能成天这样。”

    李星洲温柔将她抱起来,坐在腿上,“那是外面的事,在家里我是你们的夫君。

    你想想看,我家祖宗祠堂你也去过,里面供奉着直到祖上二十九代人,你想想,这其中要是有哪一代稍微出点差错,可就没有今天我李星洲这个人了,也不会遇见你。

    这各中至少有接近千年,千年前那是什么时候啊,还是东汉王朝,还要经历各种改朝换代,战火纷飞,才能传承至今,这是多不容易啊。

    每一代先祖的不懈努力,才有今天的我,今日李家,所以”

    诗语听得也有些感动了,“时光如浩瀚烟海,故去先人确实不易,每个人的努力传承至今,才有如此繁华景象,想想虽然记不得他们每一个人,知道每一个的事迹,可也是可歌可泣。”
1...191192193194195...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