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寒暄之后,李星洲直接向他介绍严昆和起芳,并且说明用意。
说到严昆时,说他以前是三家王府酒楼主管,之后又管理王府北方生意,杨洪昭对此很满意,觉得严昆是个能办事的人。
可说到起芳时,杨洪昭看了他一眼,脸色不太好,李星洲明白他的顾忌,直接道“杨将军务须多虑,本王不是见色心起,毫无原则之人。
起芳是曾经的淮化府知府之女,统领过当地厢军,我在南方打仗的时候,数万大军辎重补给,伤病安置都是她主持的,很有能力,以后你自会知道。”
起芳也不卑不亢的拱手。
杨洪昭这才迟疑点头“那好,既然王爷举荐,老臣也就放心,但话说在前面,起姑娘到底有没有能力,要需要见后分晓,届时如果达不到老臣要求,劳请王爷”
“哈哈哈,要是达不到,我给你换人。”李星洲豪迈笑道。
“如此,老臣也放心了,王爷办事令人放心”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大多都是说起北方的战局。
毕竟两人一起打过仗,对彼此都有认同,在李星洲看来,杨洪昭虽有圆滑一面,可其人有大将风范,用兵稳重谨慎,没有冢道虞那么灵活多变,但稳扎稳打,打正面战,正规战是一把好手。
“杨将军用兵当然轮不到我指点,我只是有点小小担忧,从我王府商人给出的消息来看,金国如今大量从渤海走海路买进粮食,还从高丽、西夏等地买进,价格翻了三四倍也在所不惜。
说明一年多连续打仗,金国已到强弩之末。
他们能取用辽国继续的金银,但粮食,牛羊不会凭空一下长出来,没了吃的,他们再想用兵都没办法。”李星洲道。
“我觉得只怕攻下西京之后,金国会暂停大规模用兵,停留在南京北面,休整喘息。”
杨洪昭听到这皱起眉头“王爷的意思是”
“必须抢在金国停止用兵之前攻下南京,不然金国停止进军之后,辽国就能全力以赴,应付我们的进攻。”
杨洪昭思索了一会儿,缓缓点头“多谢王爷提醒。”
随后,他又说到“王爷可知道,辽国南院大王耶律大石,还有辽国新帝耶律惇派使发来文书,说只要景国帮助他们击退金人,以后辽国世世代代臣服景国,向景国缴纳岁贡。”
“还有这事”李星洲讶异,这几天去上朝,他一直神游天外,因为新军不出征,也没他什么事,他只要操心京北转运使的分内之事就行,所以大事都没怎么关心。
“千真万确,老臣也没想过辽国有朝一日居然会服软,当初冢大将军打过南京城他们都没服软。”杨洪昭感叹。
李星洲摇头“现在服软有什么用,他们要是早点,在金人攻下上京之前就来服软,皇上还有可能出兵,如今辽国打到这步田地,不过是块摆在案桌上的肥肉,谁都想咬一口。”
随即,他又皱眉道“不过这个耶律大石要小心,此人不是善茬。”
“耶律大石”杨洪昭念着这个名字,默默记在心中。
五百二十四、北国之春,风起云涌
南京城,开春后更加忙碌了些,过往行人百姓络绎不绝,几条饥肠辘辘的野狗躺在墙角,对来往行人虎视眈眈,可人都吃不饱的时候,何况是狗
墙角水沟里泡着发白的尸体,没人理会,都是好奇张望几眼,然后行色匆匆走开,这种事见怪不怪,谁会在乎。
直到被耶律大石看见“找人清理一下吧。”他无奈道,几个卫兵不愿意,但还是领命了,现阶段没有人手和精力管理这些。
金国已经开始进攻西京道,城中人心惶惶,每天从西面随快马而来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金人依旧势如破竹,西京道东北部各州县纷纷头想金人投降。
耶律大石痛骂那些软蛋,可也毫无办法,如今固守南京就是他最后的胜算。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城中烧杀抢掠,抢夺子女的事情时常会发生,人心惶惶,士气低下,他每天都如履薄冰。
对外,要提防金国,对内,要防止军民顶不住发生哗变。
完颜乌骨乃用心歹毒,他怀柔的对待所有辽国叛徒,导致如今他们的处境被动。
耶律大石一边巡查,一边监督城防情况,他不希望有任何疏漏。
正当他亲自巡视时,有人匆匆来汇报道“大王,去景国的使者回来了。”
耶律大石一听,立即道“走,回去”
皇宫设在南京正中府衙,虽换了牌匾,但也只是临时的,别说皇城,就是上京的府衙也差远了。
他匆匆进门,后院中侍从铺设好今辇地毯,十几个侍女站立两侧,使得本就不大的庭院显得更加拥挤。
他们的新皇帝,年轻的耶律惇正高作金玉镶制的黑檀木椅上。
耶律大石微微皱眉,他向新可汗提议过,危急时刻,应以身作则,处处从简,以军事为重,不能浪费钱帛,但显然小可汗没有听进去。
想了想还是算了,十几个侍女,这些金银珍宝,虽然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的,毕竟他是可汗。
耶律大石单膝跪地“拜见可汗,听说去景国使者回来了。”
耶律惇点头“景国人太狂妄了,他们不只回绝我们,还准备出兵和金国夹攻我们”
耶律大石皱眉,看向旁边的使者。
使者连忙点头“是的大王,每个景国人都知道,他们的大军已经集结,从京城附近的禁军,到边关他们皇帝没说,但我特意在街上打听的,我会说汉话。”
“你确实没听错”耶律大石又问一遍。
使者再次点头。
耶律大石仿佛瞬间全身失去力量,他呆呆看向四周,抬起手,却找不到可以抓住的地方,一时间居然有种无力感。
金人近在咫尺,景国又要出兵,难道这是上天注定吗。
“可汗,老臣有些不舒服,我想回去休息”他轻声道,感觉有些有气无力。
前两天,金人再次派使者给他带来耶律雅里公主的手镯,证明他们确实抓住了公主,并且再次向他保证,只要他投降,就能受封异姓王,并且将让金国长皇子完颜亮迎娶公主。
他当场杀了金人使者。
耶律惇可汗点点头“那你早点回去。”然后他又补充“对了,大石叔,城南大营的军队暂时由本可汗接手,我已经跟你手下的潇达说好了。”
耶律大石一愣,没等他反应过来,耶律惇就道“朕如今也是可汗,手里怎么能没有亲卫大军呢。”
他语塞说不出话,城南大营在南京城正面,驻扎的都是韩德让将军留下的精锐,当初能与金人精锐交手而占据上风的也只有这些人,而现在
小可汗似乎没错,但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和凄凉,只能叹气道“可汗至少应该先跟老臣说一声。”
“朕才是可汗。”耶律惇道,“对了,北面诸州不安全,我怕金人会趁机来犯,我想让将军离开南京,到北面驻防,堤防金人。”
“臣听从可汗调遣。”耶律大石无奈道,心中凄凉无以复加。
“开春后进军一直顺利,西京道好几个州县直接降我天军。”军中大帐,完颜乌骨乃高兴道,“话说回来,盈歌怎么还没回来。”
旁边用刀插着烤肉的完颜宗弼道“哥你别担心,侄女的本事你又不会不知道。”
“我就是怕她有本事,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完颜乌骨乃大笑,笑了几声就剧烈咳嗽起来,连忙扶住案边,去年接连征战,他其实因为颠簸奔波,加上风餐露宿受寒,生了好几次病,但因为战事不能停下。
没想今年开春,气候变化,又有病起的征兆。
完颜宗弼向来粗枝大叶,也没注意到兄长不适,只是一边烤肉一边道“哥,我跟你说,千万别听那姓刘的胡说八道。
等收拾完辽国,我们接着收拾景国,我早就听说南方平坦肥沃,我大金的军队,还没打过一次败仗呢,辽国不是问题,景国当然也不是”
完颜宗弼放开手,发现手心已经因为咳嗽染成红色,他连忙拿过手帕擦去,然后大笑道“哈哈哈哈,你懂什么,你打起仗来我放心,没人打得过你,可要是想事情,你就是十个脑袋也没刘先生想得多。”
完颜宗弼不服气的道“就他就那又老又弱的汉人,有本事让他披挂打仗去”
“你呀”完颜乌骨乃好笑摇摇头,他知道自己这个好兄弟的性子,也不生气,只是到“你知道我大金国士兵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
“抢辽人的,从东京运来的呗。”
完颜乌骨乃认真的说“从辽国缴获的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我们大批粮食是从高丽人,渡海经商的景人手里买的,还有一些是从西夏弄来的。
景国人卖给我们的粮食,价格是去年的三倍以上,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完颜宗弼摇头。
“意思是再打下去,我们就要没吃的了,必须让士兵回归耕种畜牧,不然等到冬天没吃的,军队就要哗变。”完颜乌骨乃意味深长的道“刘先生让给景国南京及其以南两州,看起来是示好,其实是让他们互相耗,互相打,反正我们已经没余力去打南京了,不能让辽国有喘息机会。
对于景国,大量最后的抵抗力量汇聚在南京,辽国国祚最后的壁垒,南京也会成为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我们就坐山观虎斗,看他们打个两败俱伤”
完颜宗弼终于明白过来点味道,连连点头。
五百二十五、未雨绸缪
“哥,那我以后都听姓刘的”完颜宗弼一脸不满的说。
完颜乌骨乃大笑,拍拍好兄弟的肩膀“胡说什么,刘先生是厉害,也不是神,不可能事无巨细都不出错。再说我才是金国皇帝,你听我的就行。
比如刘先生说的那个景国平南王,如果他是三十岁,我还或许会在意,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而已,再厉害总会有疏漏,有弱点。
想想你我十六岁在干嘛,虽然可以马上争强斗胜,率军冲锋陷阵。但要说大局,说兵事,说天下大势,呵呵,简直开玩笑,他要是真如刘先生说的那样,除非神童转世,无师自通。”
他仔细想了一下,“我估计就是个莽撞小子,确实有几分悍勇,但不足为惧。要注意的反倒是景国的老将冢道虞,还有杨洪昭,魏朝仁,杨文广几个才对。”
“哥,那怕什么,我大金就没打过败仗。”完颜宗弼大口咬着刀插的肉食。
完颜宗弼摇头“不一样,别人我倒不怎么在意,但那个冢道虞,景国最能打的一个,打过的仗不比你我少,也是一次没输过。
不过要是算算,应该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拿得动刀。”
“七十岁的人能干嘛,牙都没了。”完颜宗弼不在乎,“哥,那我们不打南京,就看着景国打吗,要是他们轻轻松松就打下来怎么办。”
完颜乌骨乃一边伸手烤火一边笑道“哈哈,当然不只是看着,等打完西京道,我们就找机会让辽国知道,我们无力出兵。”
“让他们知道”
“对,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放心下来,全心全力对付景国,看他们打个两败俱伤。”完颜乌骨乃微微笑道,仿佛一切都在他股掌之间,他向来豪爽,很少会笑得如此收敛,但每是收敛之时,都是他认真思虑。
他认真对完颜宗弼道“接下来就是子孙后代的事了,我们能做的做的都差不多了。”
“哥”
“不说了,当务之急还是拿下西京道,很多事还要你亲自去我才放心,亮儿、离儿还太年轻。”
“放心哥,我一定在景国人打南京之前把西京道拿下来。”完颜宗弼信誓旦旦拍胸脯说。
“杨洪昭的话你不用太过在意,他人不错,只是说话直了些,毕竟关乎大军生死,也不能马虎。”李星洲道。
听雨楼三楼,好酒好菜,对面坐着的是起芳。
起芳微微一笑“王爷多虑,又不是第一次,我已经见怪不怪。”
“你不在意就好,本王相信你,也知道你的能力。”
李星洲确实有些没想到杨洪昭一上来就直接表示不信任起芳,因为她是女人。
不信任是肯定的,可没想说得如此直接,毫不遮掩,也没权衡考虑。这说明杨洪昭心中对于此次出兵胜负十分上心,他也是借此机会传达一种公事公办的态度。
这其实反而让李星洲放心许多,至少杨洪昭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对出兵是有利的。
“我只是不解,你招这么多商贩干嘛”起芳一边吃东西一边问他。
“有大用。”李星洲神秘道,然后突然想起来“你家世代泸州在泸州称王称霸,应该认识很多这样的人吧。”
起芳白他一眼“王爷说什么话,什么叫称王称霸,我们起家在泸州立足也没多久。不过要说认识人,我倒认识得多,王爷不会想让我来主理这事吧”
李星洲点头“相信我,这事很重要。”
起芳狐疑看着他“真有这么重要”
他再次点头,探身郑重的道“比北伐还要重要。”
起芳将信将疑点头“那好吧,我会亲自去办这件事,要多少人。”
李星洲想了一下“文书我已经发出去了,人数不需要太多,五人以上就行,主要是机灵,会经商,还要随机应变。”
“我记住了,等这次北方事情一完,我就亲自帮你去办。”起芳道。
“你做事,我放心。”
“哼”
和杨洪昭事情谈妥之后,起芳、严昆北上,负责接收各地筹措的大军粮草,最后与杨洪昭交接。
这事本身就需要大量钱资,人力物力,好在京北各地官吏刚刚被他收拾一顿,恩威并施,现在听话配合得很,事情会更加顺利。
之后,李星洲匆匆忙忙见了来拜访的薛芳,他与薛芳的冲突,无非就是酒楼之间的生意,在王府酒楼生意压制之下,薛芳家中的酒楼几乎已经活不下去了。
两人谈了许久,李星洲最终给他两个选择,要么把望江楼卖给王府,要么无偿将望江楼交给王府经营打理,而望江楼每月的三成收益都归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