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世子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如此,会招致人心惶惶,朝局动荡,平时还好,可现在大军在外,大战在即,禁不起这样的大乱。

    若不想如此,唯有答应召回太子,按祖制祭拜先祖。

    皇上还在犹豫不决。

    程禁看向前方年轻的平南王,心里默念“快反对,快出来反对啊太子一回来,你的势力必然弱了,此时不反对更待何时”

    程禁和孟知叶并立,都不着痕迹看着平南王举动。

    心里紧张,上方皇上踌躇不决,正下方的平南王突然迈出一步,程禁心中大喜

    成了大事成矣

    年轻的平南王在他注视中迈出一步,先作揖,然后才准备说话。

    程禁松口气,看向旁边的孟知叶,对方也一笑,眼神中尽是了然,一切尽在不言中,两人合作,仅凭几句妙语,就让年轻的平南王落入圈套,若是后世流传,必为一番智谋之士的佳话,心中难免自得

    “臣以为孟大人说得对,迎回太子对朝局有利,国事为大,希望皇上不要犹豫。”平南王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

    程禁心里一愣,清楚的看到对面孟知叶的笑容僵在脸上。

    不可思议看向前方的挺拔少年人,张口欲言,又不知该说什么,一时间居然僵住

    程禁呆呆的看着皇上问平南王“你确定”

    平南王点头。

    皇上加重语气“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什么心思吗你就胡乱答应。”

    没想年纪轻轻,给人轻浮暴躁印象的平南王淡然道“知道,但真金不怕火炼。皇上,如此危急关头,大局为重,若战事不利,就不是请不请太子回来能够弥补。”

    皇上定定看他一会,随后大声道“这事朕自有决断。”

    “皇上,清明时节将近,当早做决断。”孟知叶不死心。

    皇上根本没搭理他。

    “皇上”他还想说什么。

    皇上却直接道“退朝”

    瞬间,诸多官员跪拜,皇上退入后堂。

    不知道为何,看向前方身形高大的年轻人,程禁突然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心底也开始打颤,难不成他真错了

    退朝之后,李星洲被瘸腿小太监叫住,说是皇上要见他。

    经过这么多天,他的腿伤基本也恢复了,若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走路有异样。

    不一会儿,他被带到御花园,皇上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一见他,皇上脸色不是很好“你该知道今日程禁、孟知叶等人是何意图,为何还要答应枉朕对他们如此栽培”

    李星洲早就想到皇帝叫他来是问这个,其实他之所以答应,一来他觉得这可能是程禁、孟知叶等人的陷阱,政治上那些不见血的手段,他见得多了。

    二来是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如果北方战事如果彻底失利,景国将会面对怎样的处境。

    当年岳飞写下的千古名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还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他,所以在李星洲心中,北方战事高于一切,让太子回来就回来把,只要朝局稳定,不给北伐大军拖后腿就成。

    “皇上,国事为重,让太子回来吧,千万稳住朝局,不能给北伐大军拖累,这比什么都重要。”李星洲恳切的说。

    “哼,比你前程还重”皇上问。

    “我的前程靠我的实力,这些小把戏拦不住我。”他很自信。

    皇上听完定定看着他,苍老浑浊的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些东西,许久后才挥挥手低声道“翅膀硬了回去吧。”

    李星洲拱手告辞。

    第二天,皇上下诏,召回在江州思过的太子,重回东宫。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五百四十五、北方新动态
    悠阅书城a,免费看小说全网,ios需海外苹果id下载

    太子回京,到元门渡的时候有众多官员去迎接。

    他毕竟是太子,入主东宫这么些年,多少有自己翼羽,说不紧张是假的,可这件事上,他必须妥协,如果不妥协,去渡口接太子的人就要乱了。

    这些人一乱,朝廷就不能安宁,若是平时,可以花时间慢慢收拾,但是此时,大军在外,朝堂可千万乱不得。

    不然说不定就会酿成十几年前冢道虞伐辽时的遗憾,大军连战连捷,结果被自己人拖后腿,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想来都令人扼腕叹息。

    如果当年冢道虞没被国内之事拖后腿,早一举收复幽云之地,南京、西京不在话下,那还会有今天又要死许多人的麻烦事。

    太子的回归,必然对他平南王必然是削弱的,不过他当前要做的就是处理好枢密院事务,其余的等这场战打完再去考虑。

    这几天又有三个学徒从王府那边出师,阿娇、月儿兴致大发,带着几人每天在后山的新作坊里烧制玻璃,李星洲也没做限制,让她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其实从出土文物来看,早在东晋时期,琉璃器的制造工艺就已经非常厉害,差就差在加工技术。

    几个小姑娘高兴了,一天每人能出超过而十件成物,这并不奇怪,因为玻璃吹制不是什么体力活,厉害的师傅几分钟就能成型一件,难度在于高温,这本来是辖制这个时代师傅的在王府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

    这些透明的玻璃器皿,有杯子,有水壶,甚至还有阿娇特质的玻璃砚台,不愧是才女。

    不过砚台不是吹制,而是用模具造的,因为王府的高温似的沙子和口碱混合物能够直接烧成液状,而非勉强胶状,所以用模具制玻璃也就十分简单了,以后制成块的透明玻璃也简单了。

    枢密院办公衙门内,李星洲早就熟悉了这里每个人,众人也都乐意听他调度。

    温道离虽是文人出生,但却是镇守过边关的人,说他是武将,多了一分人情世故,说他是文人,又多了文人少有的刚毅。

    他明白李星洲的地位,也有意让开路,从来不拦,所以枢密院大小文书,直接到他案头,而不是温道离这个枢密副使。

    随后,皇帝直接下旨给他又加了一个“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和枢密副一样,同为二把手,为枢密使分忧,但枢密使不再,就是说他这个知枢密院事就是老大,与温道离同齐。

    因为之前皇上答应迎回太子,这次没人敢不识抬举的反对了,政治就是这样的权衡,李星洲为太子党让步,不反对太子回京,那皇上加他知枢密院事,太子党也明白不能跳出来得寸进尺。

    没想到冢道虞因意外顶撞皇上被下,结果是李星洲掌握枢密院大权,这点他自己也始料未及。

    枢密院跟几路大军都保持着联系,传信快马每天都会入京。

    中路大军已在杨洪昭率领下顺着太行山东侧北上,到达漠州,粮草辎重交接完毕,随时可以北上进入辽国境内。东路大军则在魏朝仁率领之下到达漠州以南五十里的瀛州城以北,也交接完毕,随时可以进入辽国过境作战。

    太行山以东,边关重镇是霸州和雄州,下一步,魏朝仁率领的东路军将从雄州进入辽国易州。

    杨洪昭率领的大军则将从雄州进入辽国易州,然后两路大大军东西并进。

    而杨文广的西路军则还在交接粮草,这点李星洲并不奇怪,因为成都府路到太原并不近,比其它两路大军慢是正常的。

    而杨文广在上给枢密院的书信中也透露了一些意图,说他没准备从太行山以西发兵,直接进入辽国京西路的蔚州,然后转辽国涿州,抄断辽人后路。

    这招十分老辣,涿州位于易州之北,如果杨文广攻入涿州,就等于断了易州后路,两州动乱,则胜券在握。

    另外一边则是吴正清匆匆的回信,说是春雨过后,梓州西北的蓬溪决堤,阻碍行进,为躲避洪涝灾害,粮队才打转圈回撤,道路修复之后马上就会北上。

    李星洲放心下来,他伸了伸懒腰,然后离开办公的桌子,推开门,天井假山上竹林葱郁,头顶却见不到阳光,差不多该回家了。

    他刚这么想着,就有人走进来,来者是个身着官府的年轻人,名叫钱曦,此人是前年的探花,分到枢密院办事,如今是枢密院下十二房中的“在京房”长史。

    这人本来就是科举出身,识文断字,懂得也多,所以是李星洲在枢密院中的得力助手。

    “怎么了”他抬头问。

    “王爷,是关北房发来的书信。”

    李星洲点头道“拿来我看看。”

    钱曦递上,他打开一看,是枢密院的火印,里面写的都是关北房枢密院下的探子打探到的辽国京西路情报。

    根据情报,金人已经围困西京路首府,西京大同,但始终无法攻克,已经增兵数次,起先是金主完颜乌骨乃的嫡二子完颜离的大军,随后又是庶长子完颜亮的大军。

    再随后,完颜乌骨乃的左膀右臂和他最得力的大将完颜宗弼也向西进军加入攻城,可大同镇依旧屹立不倒,连续两个多月高强度围城之下依旧没有被攻破。

    金国从景国买进粮食的价格已经变成去年的五倍以上

    看到这消息,李星洲心里是大喜的,西京大同,南京燕京,这两处险要关隘在太行山两侧,一西一东,上百年来死死的阻碍景国北上的道路。

    可不是那么好攻破的,只要金国久攻不下,对景国就是大好消息。

    西京不破,金国不会收兵,金国不收兵,辽国就无法集中兵力对付景国北伐,也不用担忧金国的突然倒戈,对景国不利,局势大好。

    一旦西京太早被攻破,金国停止进军,辽国最后的抵抗力量集中在南京,到时景国不只面对辽国举国抵抗,还要随时提防金国,一旦西京道落入金国手中,那么景国可就和金国是邻国了

    李星洲揉揉脑袋,头疼,到时候曾经与辽国毗邻的重镇,保定,宁化,交州三地,就会变成与金国接壤。

    “金国啊”李星洲自言自语道,“可比辽国难对付多了。”金人的战斗力是不容置疑的,对辽国碾压性的胜利,对北宋直接吊打,对蒙古起初也是连战连捷,直到骄傲自大的状态下被蒙古反杀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五百四十六、夏国臣服
    悠阅书城a,免费看小说全网,ios需海外苹果id下载

    三月二十二日,无朝会,天气晴朗。

    北方没什么大消息。

    李星洲难得清闲一天。

    诗语筹备的咏月阁学堂请了先生,已经开始上课了,府里超过六岁的孩子都送到那去学习识字。

    诗语和何芊跑去阿娇和月儿的作坊看制琉璃去了。秋儿忙着第二批两台蒸汽机的调试。

    李星洲没人陪,自己后山作坊查看众多工匠打磨自作镗刀的进程,他设计的镗刀图纸是镗孔刀。

    如今闻风来王府的工匠已经达到一百多人,王府在后山开辟新居住区,让一百多工匠能够入住。

    但到目前为止,依旧没人能打造出能够使用的镗孔刀,这点他还是能接受的,毕竟这样高精度,高工艺的东西,不是短时间内能造出来的。

    巡视是为了表达他对此事的重视,也让众多工匠放心,平南王在乎这件事,王府一直在意此事。

    几个时辰前

    早上王府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圆桌会议,这次严昆,起芳都赶上了。

    除去之前的各个管事,还多了一个新人,这个新人就是严昆收留的落魄文人方新,严昆看中他的才华,慢慢让他接管王府的听雨楼,这才几个月,就成听雨楼的管事。

    和严昆的看重密不可分,当然他自身必然有实力,严昆也私下跟他是说过好几次,这人确实有本事,算术不说,处理事情十分得体。

    李星洲心里记下,但也不好直接提用,因为他只是落魄文人,入王府不过一两个月,已经到听雨楼掌柜的位置,再快了不好。

    他第一次见这人,此人年过中旬,面貌并不突出,却也有五分俊朗,跟他比肯定是差了些的,从他汇报最近听雨楼营业情况,还说了一些改进方案来看,这人确实会做事,读过书,除此之外也看不出太多了,毕竟就是个酒楼的事。

    圆桌会议几乎每次都十分圆满,因为李星洲在安排这个会议的时候用了很多心理学上的知识以后有机会说,来保证大家畅所欲言。

    氛围十分好,提出问题,然后共同想出策略,加以辩论,最终合力解决。在其中,李星洲只是扮演一个引导者和最终总结归纳的人。

    方新显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想必根本没见过还能这样议事的,一开始没有融入进来,但融入之后就十分投入,好几个管事提出的问题都是他给出的最优解决方案。

    一时间,众人对这个第一次参加王府圆桌会议的新人都刮目相看,李星洲也高看起来,果然就严昆所言,这人极会办事

    会散后,李星洲想单独留下方新,方新也还没等他主动留下来。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方新上前就先拱手道“王爷,容在下冒昧,在下游历半生,也没见过这样议事的办法,不知道王爷是从哪里学来,又为何如此”

    李星洲一笑“这是我想出的法子,本王把他叫做王府圆桌会议。”

    方新一愣“王爷想出来的”

    “是啊,道理很简单,我是王爷,这点天生注定,不可改变,那要人别人如何才敢跟我说真话,讲真事”李星洲说着指了指厅堂正面“高高在上肯定是不成的,只有直面每一个人,如果交流时我们对等平齐,才会集思广益。”

    “对等平齐,集思广益”方新默默念着这两个词。

    是的,如此环境之下,平等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可以对等,孟子作为革命派,最强调的就是君主和百姓需要对等交流。所谓对等,并不是说一样了,而是就算身份悬殊,在地位上,经济上我们有差距,但至少在交流时,我们是对等的,二者动能畅所欲言。

    这种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把王府议事改为圆桌会议的原因。至少在交流谈乱时,我们是对等的。

    方新沉默许久才拱拱手,面色复杂。
1...205206207208209...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