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夫郎威武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北风吹
看姜嬷嬷的眼神就知道他误会了,顾晨一阵黑线:”姜嬷嬷想哪里去了,那小子……在我看来就是个装大人的小屁孩。“姜嬷嬷愣了好一会儿才低下头抽动肩膀,半晌才抬起头抹抹眼角:”你当你有多大,文小子已经比同龄的小子稳重得多。“顾晨张张嘴,又不甘地闭上,好吧,这个身体的确不大,可让他怎么说他实际的年龄真的不小了?”你不说我还真没意识到,晨哥儿你的确过于少年老成了,唉,这样可不好。“可不是这样,就连跟生哥儿相处,都觉得是晨哥儿处处照顾生哥儿,带着生哥儿的性子也放开了不少。”难道是文小子自己相中谁了?那他阿爹岂不是要白忙活一场,不行,你得跟我说说,我去给阿青透个气,阿青也不是那不顾孩子意愿非讲究个媒妁之言的爹亲。“姜嬷嬷正经道。
顾晨才不肯轻易透露:“反正就是同村的,还是等杨文成自己回来跟他阿爹说吧,再说别人家也不一定答应呢。”
姜嬷嬷这下惊了,在他看来杨文成是条件再好没有的小子,要不是之前杨夫郎放出话,不知多少人家去他家说亲了。
不行,他真得跟阿青提个醒,别好心办坏事,文小子也是,才夸过他稳重,没想到就出了这么一回,也不知道提前透个信。
“阿爷,杨文成考中秀才了?”常生给他阿爷端来茶入在他面前。
“是啊,”常郎中敲敲烟杆,“这孩子可真争气,给他阿父阿爹涨脸面了,唉,也不知会被哪家的哥儿得了去。”
常生坐在旁边,脸红一阵白一阵,常郎中是个粗心大意的,一点没注意到自家乖孙的情绪,光顾着高兴了,扯了半天杨文成自小到大的事情:“……还别说,刚回村那会儿,那小子还常带你出去玩,别的孩子不爱跟你玩,他就连别的孩子都抛下了。你有阵子也整日提阿文,可后来长大了就不能再像小时候往来了。”
常郎中记得那里文小子还因为他家生哥儿跟别家的孩子打架,闹到杨夫郎那里,后来那小子不知怎的就长成现在这副模样了,倒没小时候好玩。
常生咬着嘴唇不说话。
常郎中此时一门心思地想为乖孙招个汉子进来,他没想过让生哥儿再回到县里,在那对不尽职的双亲身边讨生活,生哥儿也不稀罕他们的挣来的富贵,以后这平阳村的房子和地就留给生哥儿,再有一个汉子就能把门户支撑起来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活得长久一些,可多几年看着孙婿,别像晨哥儿的外公俞掌柜那样让个白眼狼给糊弄了。
他把眼睛睁得大点,就淮自家乖孙会日子过不好。在他眼里,乖孙里里外外一把手,村里的那些未婚的哥儿有谁比得上他家生哥儿能干?
呃,先把晨哥儿排除在外,那个哥儿,才真正是生错了性别,常郎中心里暗搓搓地认为还是生哥儿乖巧体贴。
消息传开,村里村外不少人家惦记着这门好亲事,殊不知,德昌县里,也同样有人惦记上了。
杨文成与同样高中秀才的学子一同回到德昌县,便被县令赵栋邀请了过去设宴款待,杨文成所在的学堂仅他一人前去府城,教他的夫子与杨大成一样也一路陪同,在杨大成回村通报喜事的时候,夫子与他的学生一样得到了县令的招待。
夫子蓄着山羊胡须,杨文成是他最喜爱的学生,原本没指望杨文成能通过院试,这次的结果可谓惊喜,所以夫子连走路都是打起漂来,这可是给整个学堂涨面子的大好事,今年出了个少年秀才,下半年会有更多的人家愿意将孩子送到他们学堂。
县令赵栋设宴招待这一行学子的同时,也将县内有名望的人家都请了过来。
之前在尚家的事情上没有办好,上面也一直没有动静,尚家同样没消息传来,可这不能让赵栋放下心来,指望借着这些学子来提升他的声望,毕竟本县出了这些得中的秀才也是他的政绩之一,说明他治下有方,当然要大肆宣扬。
此次本县一共出了六位秀才,最让越栋看中的便是年纪最小的杨文成,赵栋看向少年秀才的眼光要多慈祥就有多慈祥,一副恨不得将他当成自家子侄来看待的模样。杨文成脸上带着宠辱不惊地随着越栋接受众人的祝贺,宴上也到了不少本县乡绅与商户送出的贺礼。
在旁人眼中,杨文成也是最受瞩目的,年纪最大的秀才都有三十多了,别的也都有二十多岁,年纪上占了优势不说,生得那也是清清秀秀,面对众人的恭贺也没有流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让人怎不赞叹后生可畏,于是互相打听了一下,这个少年秀才还没有成亲,于是家中国适龄的哥儿的便打上了主意。
“老爷,”常夫郎推了一下自家的老爷,眼睛却粘在杨文成身上,“你看那小秀才跟咱家欣哥儿可相配?两人年纪相当,再加上咱家的地位,这门亲事何愁不成。”
他在看到杨文成时心里便喜欢上了,又打听到他出自庄户人家,就觉得这门亲事更好,对方家境贫寒,往后还不是自家说了算,有自家替他上下打点往后再高中,欣儿说不得还有有个诰命加身,常夫郎越想越觉得这门亲事就是为他家欣哥儿准备的。
常大夫摸了摸心留起来的胡须沉吟了会儿说:“你们只知道小秀才尚未成亲,可打听到他家长辈是否给他订亲了?咱家欣哥儿又不是嫁不出去,在县里找个富贵人家欣儿下半辈子不愁吃喝。”
常夫郎嗔怪了相公一眼:“还不是奔着他的前程去的,这时候咱家多提携提携他,以后欣哥儿的好日子长远着呢,再说了,就算订亲了,可咱家是一般人家吗?只要咱家让人递个口
穿越之夫郎威武 分卷阅读188
风过去,他家长辈自然知道什么样的亲事才是最适合的,除非不想让小秀才出人投地。”
常大夫到底稳重一些,虽然被夫郎说得有些心动,但毕竟自家是嫁哥儿,还需矜持一些,也要再考量了一下对方。
他是大夫虽然与县内包括县太爷都说得上话,又因夫郎家中是做药材生意的,银钱也不差,但士兵农工商,地位到底还是差了一截,如果能与官户人家结亲,自家的地位自然能更进一层。
不过与官户人家结亲,别人家自然看不上自家,但提前投资在一个前程有望的秀才身上就不一样了。
常大夫想想也是,这才十几岁的少年就得中了秀才,将来举人定然少不了,就算得中不了进士,凭常家这些年积攒的人脉与财势,为他谋个官职还是能做到的,如此一来对方对自家当然是感恩戴德,全力帮扶自家。
不过常大夫也未与夫郎说出这番想法,如夫郎这般做法只会在对方面前掉价,还需另想办法从中周旋。
留下夫郎与其他夫郎说话,常大夫一圈酒敬下来就自然地来到了赵大人这儿。因为平时多有孝敬,加之又常出入赵府为府中人看病问诊,所以赵大人对常大夫还是非常熟悉的。
“赵大人。”
“常大夫。”
“赵大人,哈哈,我来向杨秀才讨杯酒喝,沾沾喜气,你知道我家那小子正是求学的年纪,就指望他能有杨秀才一半的学识能给我掐个秀才功名回来。”常大夫对赵大人说着话,眼睛却看向站在一旁的杨文成,近看了越发觉得小秀才生得好,身上并没有庄户人家出身的土气,要不是他自己透露,多半以为是县里哪个大户人家的孩子。
“是吧,那你得好好向文成讨教一下了,本县十几年了都没有出过这么年轻的秀才了,哈哈,”赵大人开怀大笑,为杨文成引见,“文成,来,见见咱德昌县有名的大夫常大夫,他们是子承父业如今青出于蓝面胜于蓝了。”
杨文成在听到赵大人称呼来人为“常大夫”时,目光微微一缩,抬眼一打量,更加确信来人的身份了,虽然身材比常郎中高大些如今显出几分富态,但仍能从轮廓中看出常郎中的几分影子。
想到生哥儿在自己双亲那里遭受的待遇,杨文成对这位常大夫半分好感都没有,皮笑肉不笑地说:“原来是常大夫,久闻大名。”
“看来常大夫你的名声果然响亮,连文成都听说了,以后文成进了县学,有什么事常大夫可得照顾一下。”赵大人没察觉出杨文成那句话中的别有意味,以为当真是听说过常大夫的名声。
不仅赵大人没察觉,常大夫也没能听得出来,虽然总觉得这个小秀才仿佛话中有话笑得也与之前不一样,但也未多往心里去,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再老成到底还嫩了些,因而一脸温和慈祥地笑道:“哪里用赵大人提醒,常某只会问诊,倒是希望杨秀才少来几趟医馆才好。”
“对,对,还是少生病为妙。”
杨文成垂眸不语,其实心里只想早早离去才好。县令赵大人在德昌县的名声官望,他不算全部知道便也了解一些,可算不上一个好官。
一场宴席结束,杨文成饮了些酒人有些昏沉,便告辞回住处休息。住处也是县令赵大人安排的,就安置在赵府的外院,他们几人都住在此地。
夫子稍后才回来,与杨文成不同,他面目仍留有兴奋之色,兴冲冲地跑到学生房间里问:“文儿,你家中可有与你说亲了?夫子我今日可是得了不少人家的暗示,如果你家阿父没有为你安排,倒不如观望观望这些人家,赵大人也有意为文儿你做个媒人。”
杨文成扶着脑袋,脸上可没丁点兴奋之色,可也不好拂了夫子的兴致,只得说:“家中阿父已有打算,文成是庄户人家出身,实不敢高攀,还是门当户对来得更好。”
“哎哎,你……”夫子没想到自己学生是这样的想法,“要夫子我说还是在这些人家中择一位夫郎来得好,往后你有了更好的前程,岂会一直留在平阳村。夫子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可你不能不为以后打算,不是得中秀才举人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人脉家势一样都不能缺。”
夫子也是真心实意为自己的学生考虑才会说出这般实心的话,他对杨文成很看好,他这个学生绝不会终止于秀才,至少得是举人,更进一步那就是金榜题名会被朝廷派官,到那个地步他就会知道现在的门当户对就会变成门不当户不对了,他觉得自己的学生值得更好的。
“夫子,”杨文成起身恭敬地对夫子行了礼,再抬起头来时脸上露出害羞之色,说,“其实是学生已有意中人,本想得中了秀才就告知家父为学生提亲,学生不是不知道夫子的好意,可……”
夫子愣了半晌才哈哈大笑,如此一来他倒不好再劝说什么了。
在回去的马车上,常夫郎就迫不及待地问常大夫是不是跟赵大人提了,他看到自家相公与赵大人还有那位小秀才一块儿说话,就以为自家相公是想通过赵大人做中人,在他看来小秀才更不可能拒绝了,心中还颇为自得,他相中的哥婿果然不会有错的。
“可惜了,了不少银钱跟赵大人之前的宠侍打好关系,转眼就不知道犯什么错被关在后院不许再见人了,否则我就可以捎个话让他给赵大人吹吹枕头风,由赵大人亲自做媒,这门亲事就是板上钉钉了。”
常夫郎犹有遗憾道,他倒是想跟赵夫郎攀上关系,可惜赵夫郎一来不得赵大人欢心,二来那人面上冷情得很,在常夫郎看来就是自恃身份瞧不上他们,所以也不愿意往这位赵夫郎身边凑。
“行了,这事我自有主张,你别乱插手。”
“我还不是为着欣哥儿打算嘛,你也想他嫁得好以后带契咱家不是。”常夫郎说道,甭以为他不知道相公心里是什么想法,否则当初也不会向他家求亲了,可惜那个老的一向不喜欢他,幸好没留在县城碍他的眼。
第120章婉拒
夫子没有再劝杨文成,毕竟人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前程做出背信弃义之事,况且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是个很有主见的人。现在还年少,前程慢慢求,未必就不能闯出一条路。
因此夫子在临走有婉转地跟赵大人提了提,赵大人虽然也觉得可惜,但也不能强求,只说县学里已经交待好了,让杨文成以后在县学里碰到麻烦事只管来寻他。
六位秀才一一告辞离开,互相之间也道了声珍重,倘若进了官场,同年同乡的关系
穿越之夫郎威武 分卷阅读189
也会让他们比旁人更紧密一些。
回去时杨文成拒了赵大人的相送,自己雇了马车,之前让大哥提前回去便说了不用他再来接人,只管在家安心等着。
车内,夫子捋着胡须语重心长地说:“往后与赵大人能少接触还是少接触的好,不过也无需得罪他,毕竟官官相护,他有的是办法让你出不了头。”夫子比杨文成知道的事情更多一些。
“夫子,学生明白,学生会谨记夫子教诲。”杨文成恭敬道。
“夫子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最好亲事定下来,那就是双喜临门了。”夫子开怀大笑,杨文成难得的露出了窘意,让夫子看了又一阵摇头叹笑。
他们这边刚走,赵大人那边便透出口风,杨小秀才已经有中意的人家,回去不久便要订亲,闻者大多惋惜,但很快便抛开,他们看中的也是杨小秀才今后的前程,但谁也不能保证今后就一定出得了头,止步于秀才的人多的是,一个穷酸秀才还是配不上他们家的哥儿。
常夫郎一听就着急上火了,他回去后就与常欣提了此事,常欣虽然有些不满杨文成的庄户人家出身,但听了阿爹对小秀才的仔细描述和今后的安排,便也动心了。
尤其是阿爹说如今靠自家帮扶,今后家中还不是他说了算,如果能够金榜题名,他岂不是要成了官家夫郎了,美妙的前景让他越发满意了。
“什么?阿爹,什么人敢跟我抢相公,阿爹,我不要,我就要嫁给杨秀才,阿爹你也说了我今后要做官家夫郎的。”常欣一听阿父带回来的消息就不依不饶地冲他阿爹叫道。
也许抢来的东西更加合胃口,此时的常欣原本的七八分的意愿也变成了十成十,他常欣看上的不管是人还是东西岂能被旁人抢了去,尤其是听阿父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杨秀才订亲的对象很可能是同样的庄户人家,输给一个处处不及自己的哥儿,常欣越发不能容忍。
“老爷,你有没有打探清楚杨秀才家住哪里,一个孩子说的话又哪能算得了数,还不得听长辈的安排,凭咱家的条件选那样的人家还用得着迟疑吗?”
常夫郎心说,且不说还没有订亲,就算订了亲了不是难事,自家的条件开出来,杨秀才的双亲还不赶紧把那门亲事退了主动求上他常家的门。
常大夫觉得杨秀才这样的拒绝有些不识好歹,心里的意愿倒不如夫郎和常欣强烈,但见常欣一心想要嫁给对方,只得说:“那我去打探打探,再请人去给对方家中透个口风。”
“阿父你快去。”常欣催促道。
常大夫没去向赵大人打听,这种小事哪里需要赵大人出手,托人向刚刚报了喜信回转的官差打听了一下,得到的结果让他当场就愣住了,那杨秀才竟然是青宜镇下面的平阳村?!
他虽然极少回平阳村,但不代表连自家的根在哪里都不知道,而且杨秀才姓杨,不正出自平阳村大姓家庭杨家么。
感情自家人不识自家人了,常大夫有些好笑,早知道就该提前打听一下,自己就有名义对出自同村的小秀才多加照顾,到时亲事还不是水到渠成,在他眼中,常欣的相貌属于中上之姿,平阳村出来的小子能见过多大世面,相片久了怎可能不动心。
又觉得奇怪,自己父亲这些年一直在平阳村,难道没说常家在德昌县的情况?那杨秀才竟没有认出自己?
转头又觉得自己多想了,出生在平阳村那样的地方,小小年纪便考中秀才,定是心思时间都花在学业上了,才能有现在的成就。
常大夫心中把杨文成定位成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形象,不通人情世故也是可能的。
回去将事情一说,常夫郎与常欣的面色都是有些古怪,在他们感觉中,常老爷子与常生回去的地方就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山沟沟,他们是宁死都不愿意去那样的地方受累受苦,因而这些年也只是打发了下人送些东西过去,这爹子二人从未去过那个乡村。”咳咳,相公,欣哥儿他阿爷有好些年没见过他了,我也没好好给他老人家尽过孝,不如我与欣哥儿拾一下回平阳村看望一下老爷子?“常夫郎借这样的名义回平阳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却一口没提及同在平阳村的另一个儿子。
这话倒勾起常大夫对老父的一点愧疚心理,羞愧道:”夫郎说得不错,这些年让阿父一人生活在乡里,是我这个做儿子的不孝,赶紧拾一下,我去医馆里安排一下,过两日就动身回平阳村。对了,多准备一些礼品,给村里的里正和一些族老家送去,阿父不肯跟我们回来的话还要有劳他们多加照顾。“这说法虽让常夫郎不快,但回平阳村的意思已经达到了,但也同意,心说要准备就要好好准备一下,也让乡间人好好看看他们常家的富贵。
却说平阳村,在官差上门报过喜信后,里正夫夫连带大成小夫夫俩都更加忙碌了,杨家辈分最长的二爷爷发话了,要庆祝,要好好庆祝一下,还要告祖宗,他们老杨家也出了秀才了。
说起来就一把辛酸泪,之前老杨家出过的最高的不过是个童生,可那样老杨家也当个宝供着,如今那老童生早过逝了,却等来了二小子。
二小子才多大就给老杨家挣来这么大的荣耀,二爷爷拍桌子中气十足地吼道:“摆流水席,要摆上三天三夜,银钱不凑手的我老头子来填。”当场就转身回屋取了五两银子出来。
杨大成哭笑不得却又推拒不了,只得让人将自家阿父叫来:“父子俩好说歹说才让二爷爷将赞着的棺材本了回去,里正心有余悸地说:”二叔你放心,我跟孩子他阿爹会好好请村里和附近有名望的人家来吃酒席的,我这就回去准备,等阿文从县里回来就可以摆上了。“”那快去,不用在我这里耽搁功夫,要是银子不够……“二爷爷又要旧话重提。
里正赶紧表态:”家里银子够的,不用动二叔的老本,真的!二叔就等着阿文回来坐席去。“二爷爷满意了,挥挥手让人赶紧忙去,里正父子俩才抹了把汗赶紧溜,二爷爷的儿孙将他们送出来时也是笑着的。
顾晨听到里正家在忙酒席的事,挥手让人送去了十坛酒,说是给杨文成的贺仪。
杨夫郎抽出时间亲自上门来道谢,心知顾晨不会银子,可这份人情却大了,镇上的酒馆时酒卖得多贵他岂会不知,村里总有那几个眼红的说酸话。
杨夫郎抽空过来还有一事想从顾晨这里打探,听姜嬷嬷跟他提了后他非常惊讶,他这做阿爹居然都没发觉儿子的心思,这小子不声不响地也不知道看中哪家的
穿越之夫郎威武 分卷阅读190
哥儿,还藏着掖着不说,难道说他这做阿爹会是不讲理的长辈非要拆散了他们?
杨夫郎心里把一向懂事的二儿子怪责了一通,可对于二儿子看中了哪家的哥儿还是好奇不已:”晨哥儿,我家文儿真自己相中了哪家的哥儿?“顾晨乐了,姜嬷嬷还真是,转头就告诉杨夫郎了,乐不可吱地摆手说:”我可不能透露,我猜啊,你家阿文肯定是想等这次考试成绩出来了再提,到时好给对方一个惊喜和体面,再说了,他过两日就回来了,杨夫郎连这点时间都是等不了了?“姜嬷嬷瞪了顾晨一眼,推了一把杨夫郎:”我看你还是回去忙吧,指不琮是这哥儿自己一人瞎琢磨的。“杨夫郎哭笑不得,只得回转,心里做了打算,等阿文回来非要他老实交待清楚。
不过如果真如晨哥儿所说他自己相中了人家也好,这几天他可被上家里来提亲的人烦得头都大了,他一个都没松口,不仅因为一些人说的人家以往没有来往过,哥儿的品性如何都不清楚,再说他还是希望文儿能找个情投意合的哥儿过一辈子,所以这事还得等儿子回来跟他商量了才行。
为了将这些流水席办得隆重一些,里正家通过顾东请来了镇上酒馆的大厨,又跟村人订好了桌子凳子碗筷。
庄户人家办酒席大多如此,各家的多碗碟桌凳都会做好标记,好办完事再领回去,不会跟旁人家弄混淆了,否则一家人要办个几桌菜,哪里拿得出那么多碗碟,那也需要不少银钱才能置办得起来。
该做的准备都做好了,就等着平阳村的小秀才归家,在众人和里正夫夫的期盼下,终于看到了村口的马车。
杨文成先将夫子送了回去,知道自家肯定要办酒席,因而预先说好了,时间定下来就让他大哥来接夫子过去坐席,夫子没有不应的。
杨文成探头看到热情的村民围过来,抽了抽嘴角,耐着性子与人一一打招呼,以前可从来没享受过这等待遇,不过出去见识了一圈,这等场面也能就付自如。
看到阿父阿爹还有大哥哥么在门口等着,杨文成连忙下车,杨三儿先抢着从后面蹿了出来,险险吓了他一跳,伸手弹了一记他的脑袋,然后拉着这个弟弟上前给阿父阿爹作揖,看到双亲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光,杨文成淡定的心情也跟着激动了。”回来就好,跟阿父阿爹讲那么多规矩做什么,快来见见你二爷爷,你二爷爷听到消息的第一晚乐得觉都没睡好。“里正将儿子拉起来带他进门,给他指着等着的二爷爷说。
杨文成又忙见礼,二爷爷人年纪大了虽然有时候也会办些糊涂事,但对自己一向极好。二爷爷也忙将他拉起来,乐道:”我那是开心的,咱杨家和平阳村多少年没出来秀才了,一路累了吧,快回屋洗洗换身衣裳。“杨夫郎无奈,他的话都让二爷爷给抢去了,灶上一直备着热水,屋里也摆好了干净的衣裳,杨文成听话地对着一圈人见了礼才进屋去,大家在院子城说笑了阵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对杨文成再熟悉不过,可今时不同往日,多看一眼也是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