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夫郎威武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北风吹
“至少还是有好消息的,四弟那边的人同样没有得逞,恐怕现在四弟也恼了吧,我们还是稍安勿躁,看看四弟会有什么动作吧。”三皇子眼睛一转就想出了好主意,要他放弃还是不甘心。
第185章惊人
夏夫郎已经带着他的儿子和嫁妆离开了夏家,俞晨正奇怪怎么还没有夏家的消息传来,因为和离一事,夏长尘可是已经离开了京城,当然,其实他留在京城对夏家目前的境况来说也与事无补。
他本来想问尚亦澜的,但想了想,还是先问了骆晋源,毕竟他也要努力适应两人之间的新关系,不能单让他一人努力,就现在与未来来说,骆晋源才会是他最亲密的人。
“夏家?我本来想等确切的结果出来再告诉晨哥儿你的。”骆晋源听俞晨问起,坦白道:“从南边的消息传到京城会有些滞后,不过按照计划,这个时间已经有几户人家联手状告夏家了,背后是尚亦澜和尚家推的手。”
骆晋源又仔细说明了情况,以前不是没人告过夏家,但夏家势盛依仗颇多,被打压下去的人家可能连状纸都没递上去,就会被逼得在本地生存不下去,更可能被当地官员草菅人命判那糊涂案子,但这次有尚家插手便大大不同了。
有夏夫郎提供的那些证据,再加上尚家也派了人下去查证,搜罗出更多的证据,所以掰倒夏家根本不需要旁门左道,等夏长尘发现官员不再偏向他夏家时,恐怕要着急上火,旁的事情都无暇过问了。
“这么说其他的东西就先压下去不拿出来了?”俞晨一听并没有那些贩卖私茶的事,想想他和尚亦澜手里的由夏夫郎送来的东西,担忧地问。
骆晋源喝着晨哥儿递过来的茶,灯光下看着晨哥儿柔和的眉眼,心里温暖一片,他能感觉得出晨哥儿在努力维系两人间的新关系,不,他要说,其实对他来说,晨哥儿做得已经够多了,只要想到每天都有人在等着他回府,时常亲自动手做好饭菜等着他一起用,他心里就无比快活。
也因此,他希望自己尽可能地为晨哥儿将危险排除在外,声音不自觉地放柔了说:“我与尚公子还有六皇子几番商量,还是决定暂时把这些东西压下来,一旦捅出来,不说朝野会有多大的震荡,就是陛下,恐怕也会怀疑上我们的用心。”
俞晨想了想说:“你是说陛下会怀疑六皇子别有用心,想加入夺嫡之列?那我和你也可能被他怀疑是站在了六皇子身后支持他?”
那些东西表明,三皇子四皇子都牵扯进去了无法完全洗白自己,佑德帝在
穿越之夫郎威武 分卷阅读304
怀疑甚至恼怒上这两位成年皇子后,再放眼剩下的能使得上力气的皇子,恐怕六皇子就会第一个入了他的眼,他会想六皇子是不是真如表现出来的一般没有心机不想夺位,心找出这些证据是不是就为了将三皇子四皇子扯下来,好让他独树一帜?身为皇子怎可能不想再进前一步的。
六皇子有心机吗?
俞晨认为是有的,但他也相信六皇子真的绝了夺嫡的心思,许是当年佑德帝的做法让他寒了心,也死了心,索性破罐子破摔,对佑德帝也并没有表现出来的一般孺慕,只不过一方面要让佑德帝放心,另一方面则需要抱紧这根大腿,才能乐哉地过他的小日子。
天家无亲情,他不过才来了几个月,就能感受到这内里的冰冷无情。
不过也因为有夏夫郎提供的那份东西,他在考察琉璃合作商的时候,直接就将名单中凡有涉及的商家都排除在外,在这些商人眼中只有利益而毫无底线原则。
他却不知道,他这样的做法触到了三皇子还有四皇子敏感的神经。
骆晋源认真地看向俞晨,没想到晨哥儿这么快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自从心里有了这个人后,他也在慢慢地发生改变,学会了在佑德旁面前耍心眼,不再事无巨细都会向佑德帝坦白,当然在不牵扯到晨哥儿的身家性命的时候,他还是将忠心交付给这个给了自己活下来的机会与能力的陛下。
“是六皇子提醒我和尚公子的,他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只不过是在时间上会向后拖延。”
俞晨挑了挑眉,意思他继续说下去,骆晋源接着说:“顺着夏夫郎提供的这条线顺藤摸瓜,可以在边关斩断他们伸出去的手,还可以清除一部分怀有异心甚至里通外敌的将领,就是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分开来将实地抓到的人证物证送到陛下面前,陛下也不会起太大的疑心。”
“如此可真是煞苦心了,而且,边关也不是你一人说了算的吧,可不是所有将领都同你一样的心思。”俞晨笑道。
骆晋源点点头,财色动人,的确有些人暗中投靠了三皇子四皇子,与不法商贩勾结在一起,从中谋取暴利,骆晋源以前也不是没得到过旁人的拉拢与暗示,但在他治下绝对不允许自己军中有任何人沾染这些不法之事。
起初几年还好,如今随着一个个皇子成年野心增大,便是在边关见不得光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陛下对朝堂的控制都不及以前,更何况是不在眼前的边关。
陛下为何重用自己,除了与自己的战功相关外,何尝不是自己与任何势力都没有牵扯,他能依靠的,只有陛下一人而已。
“慢是慢了些,不过的确保险一些,我是无所谓,不过你们动作的时候小心一些。”俞晨叮嘱道,“看来六皇子还是挺可靠的,不是只知道吃喝玩乐。”最后又忍不住打趣道。
骆晋源勾起嘴角“嗯”了一声:“六皇子的确比其他两位看得分明,也许是不想参与其中游离在外,反而旁观者清。”
得知了这些内情后,俞晨又抛开不管,提笔给姜嬷嬷去了封信,交待了对夏家的处理结果,不过未将与夏夫郎的交易作详细说明,只模糊地提了两句,想必姜嬷嬷也能猜得出来。
在他看来,姜嬷嬷是个极聪慧的人,卖身为奴的时候可是大字不识的一个人,在夏家,在了衍大和尚身边,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丰富自己,便是大家公子也未必有他学到的东西多,放到现代,那是妥妥的一个学霸型人物。
他倒是想让姜嬷嬷过来自己这边,不过也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自己也知道不现实,一来姜嬷嬷不想再露迹人前,在别人眼中他可是已经死去的人,尽管现在大家都猜到他并未死在火场中,二来平阳村那边也需要人打理,在自己归期不定的时候,那边真正让他放心的,也就卫衡和姜嬷嬷了。
青家镇酒馆的账册按月送来,每月的利润都呈上涨的趋势,想必有吴熊这个大嘴巴替自己的宣传,那边的人也不也动小心思,但俞晨还是参照了现代管理模式,结合这边的现实情况,逐步地建立修正规章制度。
青宜镇的掌柜书信中提到,德昌县不少高家还有那边特意过来喝酒的客人,都希望能将酒馆开到县里去,前者是为了寻求合作,后者则希望能在县里就喝到美酒,不必大老远跑到静宜镇。
俞晨算了算酒馆累计下来的利润,划去平阳村园子和山头用去的用,也的确足够再开一家酒馆了。
想了想,他把尚亦澜找过来,问给他两成分子,愿不愿意在德昌县继续合作开酒馆,他毕竟人不在那边,还需要借尚家的势力,但其他方面自己则可以一力承担了。
尚亦澜哪可能会拒绝这个白白送银子上门的机会,他是没想到除了京城这边,俞晨还会继续与你了合作,拍胸脯担下了不少开新酒馆方面的事,于是,他和俞晨的信一起送到了德昌县及青家镇。
那边的掌柜乐得见牙不见眼,因为县里酒馆的掌柜会是他本人,则镇上的这家酒馆就由这段时间培养起来的二掌柜接手。
信送出去没多久,吴熊又亲自押着船来到了京城,熟门熟路的来到了英武侯府,之前樱桃酒也是他押送过来的,门房早知道了这位看上去像土匪的人是给县主办事的,每次见了都会感慨一番县主服人的本事,连这样的混人也能老老实实地为县主办差。
“县主,大丰!平阳村和庄子那边快要疯了,不过县主放心,有我老吴在,不会闹出事情的。”吴熊挺着胸脯说,眼睛却窥着县主的神色,他老吴之所以抢着押船的差事,还不是为了在县主面前拿表现。
俞晨轻笑一声:“我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你放心,你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了,不会亏待你的。”
吴熊立即得意起来,笑得像个大傻瓜,让一旁的杨柳看得忍俊不禁,而吴熊一看到旁边的俊俏小哥儿,脸顿时轰得通红,眼睛不敢斜视了。
“嘿嘿,”吴熊不好意思地挠头笑道,“也不全是老吴我的功劳,还有卫大哥以及县主后来派过去的几位大哥们。”
俞晨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在他和骆晋源差不多决定了后,他用起骆晋源的人来再没有什么顾忌了,担心平阳村那里被人捣乱,他又派了几个孔武有力的人过去震慑,不过吴熊也继续用着,从之前承恩公府的事情来看,这些帮派和道上混的人,往往能起到其他人办不到的意想不到的作用。
吴熊又激动起来:“县主,你不知道平阳村的村民和庄子里的人多激动,一亩地能到将近千斤的土
穿越之夫郎威武 分卷阅读305
豆,那些跟着县主种土豆的人高兴坏了,那些没种的人则后悔得直撞墙,嘿嘿,知道老吴我要来京城,他们都让我来问问县主的意思,还有人悄悄给我塞了些东西。”
“千斤?!这么高的产量?”杨柳本来一直安静地在边上听着,听到这个数字他都忍不住场声惊讶地叫起来,就算原来不懂田里的事,可跟着县主在庄子上住了段时间,也听庄子上的人说起田里的事,之前获的春小麦,一亩地的产量不过两三斤而已,这还是高的。
第186章土豆
土豆亩产能达千斤,完全在俞晨意料之中,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他有意识地控制住的产量,否则获个几千斤的土豆,在目前的情况下估计能成为神迹了,未太过打眼。而且一代代的繁殖下去,第一代产量过高,以后的几代就会逐渐下降,会将第一次的产量突显出来,到时要如何解释?
就现在这个产量,以后再有所下降,也不会降得太过,亩产七八斤完全不成问题,毕竟在末世的种植基地内,土豆亩产量能高达一吨。
按照俞晨的要求,村里和庄子上产的土豆一半留在了园子里,一半则运送来京城。
而送来京城里来的,府里留了一小部分后,就全部送到了庄子上。
想到土豆的生长期,他后来在吴熊离京后又跑了趟庄子,利用异能回忆催芽育秧苗,吩咐人栽种下去,应该能再获一季。
如吴熊所说,平阳村和庄子里的人真的疯了,他们什么时候见识过亩产能达千斤的作物,在获时产量报出来时,纷纷拥过去,看到堆成小山一样的土疙瘩,他们再没有怀疑,不少人捶胸顿足,当时怎就没跟晨哥儿求些秧苗一起种植呢,看看那几家跟着一起种的,都乐得嘴巴裂到耳朵根了。
里正从获那天开始笑声就没停过,时不时地就跑过去摸一遍土疙瘩,直到杨夫郎揪着他的耳朵将他提溜出来:“你再看也不看不出一朵花来,当初让你种你还有些不乐意呢,现在后悔种得少了吧。”
“没事,明年多种一些就行了,呵呵……”依旧傻乐,庄户人家都是靠地里淘食,地里产得越多庄稼汉越高兴,这么高的产量,就是逢到灾荒之年也不用担心会饿着肚子了,在里正看来,晨哥儿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粑粑,粑粑……”杨三儿抱着小四出来,小四冲着他阿父直流口水。
这可不是要拉粑粑,而是小四想吃土豆泥了,俞晨留了几个做食的法子,小四尝过土豆泥后就喜欢上了。
杨夫郎一看就指派起里正:“还不快洗净了手蒸土豆去,小四饿了要吃你做的土豆泥。”甭说小四了,就连他吃了都觉得很不错。
“好咧,阿父这就去给小四做去,小四乖。”里正凑过去用胡子扎小四,逗得小四一阵依呀呀直叫。
杨文成从书房里出来,他比里正看得更远,说:“县主这回可是立了大功了。”
“咋说?”杨夫郎问,他还是习惯称晨哥儿。
“阿爹你想,等县主将这两样作物献给朝廷,朝廷再在整个大周朝推广开来,会有多少吃不饱的老百姓感激县主,便是给县主供长生牌位都不为过,就是朝廷也得嘉赏县主。所以这时候阿爹你和阿父还是约束好村里人,不要将这事传出去,还是由县主来安排的好。”杨文成解释了后又提醒道。
“你说的也是,我这就跟你阿父说去,可别给晨哥儿添麻烦,他一人在京城也不容易。”杨夫郎拍拍衣裳往厨房走去。
顾家一家子的结局传到村里来,大多数人家都拍手叫好,这叫恶有恶报,幸好老天开眼,没让这些烂了心肠的一家子把晨哥儿的身份抢了去,为此村里不少人都说陛下和后君英明。当初这家人既想抢了身份又派人来谋害晨哥儿的性命的事,也终于传了出来。
谁能想到当初俞掌柜的夫郎会有那样的身世来历,如今镇上有以前见过俞夫郎的人说起他时,都说难怪当初觉得俞夫郎跟别的哥儿就是不一样,瞧着就气派贵重,话传到平阳村杨夫郎的耳朵里时,不过是笑了笑,这时候那些人肯定是捡好听的话说,恨不得将人捧上了天,以前怎就没听他们这么说过。
姜嬷嬷和卫衡也忙了好一阵才将回来的土豆贮藏起来,这其中还要不断接受村里人的热情“骚扰”,因为其他几家在获后留了自家吃的以及做种外,都卖给了园子里,这是当初就说好了的,当然园子里也开出了一个较高的价格,单种植一亩土豆就比这些庄户人家忙碌一年的入还要高,谁家不乐意出手。
看别人家挣钱,这些村里人哪个不心痒痒,只怪自己当初看走眼不识好人心,否则也能早一步发财了。
所以这时候多是向园子里约来年的秧苗的,这时候不可能像年初的时候都是晨哥儿白送出去的了,这么值钱又产量高的作物,花再多钱他们也心甘情愿,就怕园子里不给他们提供。
姜嬷嬷被他们烦得头都大了,这其中还有姜家的人过来想蹭便宜,姜嬷嬷直接将晨哥儿拖出来当挡箭牌:“你们是不是忘了这园子的主人是谁?来年什么章程还得晨哥儿拿定主意才行,所以你们也不要一趟趟地跑来问我了,现在这里的土豆都是有用场的。”
也因为姜嬷嬷这番话,才会出现吴熊在村里被村民堵截的局面,一个个都叮嘱吴熊给他们说些好话,将他们的请求传达给县主,更有那机灵的往他车上塞鸡蛋和老母鸡,说他一路辛苦,拿回去补补。
杨文成那番话也被杨夫郎转给了姜嬷嬷,后者听得也是眼睛一亮,之前因为茶酒让晨哥儿跟夏家对上,他一直提着心,担心给晨哥儿带去不好的影响,让陛下与后君觉得晨哥儿一朝得势就容不下旁人,他在夏家的那些年知道茶酒给夏家带去了多大的名声跟实惠。
等杨夫郎走后,他又去找了卫衡,将这些话说了一遍,并问卫衡是不是真的如此。
卫衡可不知道姜嬷嬷的担心,这时候听了有一瞬间像看傻子一样看他:“姜嬷嬷你实在不必担心县主对付不了一个夏家,等县主献粮有功,除非卷进谋逆事件中,朝廷都会供着县主的,嬷嬷只管看看如今村里人的模样,就可以想象整个大周朝的百姓到时会如何感激县主。”
连卫衡都这样说,姜嬷嬷总算彻底将心放下,这时才想起卫衡刚刚的眼神,瞪了他一眼说:“我其他不知道,就知道等这两样作物推广开来,百姓想要饿肚子都不容易,晨哥儿可是做了件大善事,朝廷嘉奖他也是应该的。”
姜嬷嬷走了,卫
穿越之夫郎威武 分卷阅读306
衡站在原地摸摸下巴,没一会儿也去忙了,看他的背影,跛得竟没原来那般厉害了,他自己也感觉出来了,心说也许是有事可干整个人神了,这身体自然也受到了影响了吧。
他如今对县主是发自内心的敬畏,在旁人看来,这园子最多不过是各种作物生长得比旁处好一些,可又有谁知道这内里隐藏了一些什么。
那日将贼人捉住后他就疑心上了,那几人实在是栽得太过莫名其妙,肩负园子的防卫他又怎能不追查到底。
黑子的态度也很可疑。
有几次,他故意将受了伤的野兔野鸡扔在那角落里,等第二天再去时,愕然地发现连骨头都找不到了。
直到有一次,他发现一块土地泥土是新覆盖上去的,便挖了开来,结果挖出来的结果让他几天几夜都保持晕乎乎的状态,醒过神来后就决定再不追究到底了,不过每次走过那角落时,他的眼神都诡异得很,几乎和园子一个样了。带黑子巡逻黑子的时候也特别留意,黑子会在哪几处地方反应异样。
黑子只是警惕并没有作出其他反应,想必是早知道的,卫衡就不得不联想到县主身上,加上园子里的作物与旁处的差异,他就越想越心惊,并对向县主下手的追你肃然起敬。
俞晨可不知卫衡的发现与心理活动,因为当初也没料到来到京城后会归期不定。
不管怎么说,异植再如何得了他的指令不得曝露形迹,可那毕竟仍脱离不了植物的范畴,就连小绿这等智商较高的都不能做到完全隐藏形迹,又何况这些等级低得多的异植呢。
当然如果不是卫衡这样的上过战场有一定程度的侦察能力的人,也不会发现园子里的异常,毕竟能想到那方面都会觉得匪夷所思,又何况接受呢。
在土豆亩产量出来后,他除了考虑土豆的利用外,也在想怎么将它送到佑德帝面前。
与琉璃不一样,在决定将这两样作物拿出来时,他就考虑过可能引起的后果,毕竟在上辈子,无论是三年自然灾害,还是后来的末世危机,土豆红薯以及另一样作物玉米,都是平头百姓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伴着他们度过了多少的饥荒,没有这几样作物,恐怕要饿死更多的人。
而这个年代,粮食产量如此低,碰上灾荒之年对老百姓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明明他有能力为什么不能提前将这几样作物带到世上来?
没进京前如何将这些作物推广出来可能还要仔细思量谋划一番,可现在却非常容易让它们出现在佑德帝面前,他不信佑德帝会看不到这两样作物的巨大价值。
骆晋源都说过,边关的将士连吃都吃不饱的,更不用说,几乎看看都有灾荒出现。
骆晋源对晨哥儿的决定是非常支持的,原先知道这两样作物时,他更多的是考虑大周朝的百姓和边关的将士,这时候也想到了会给晨哥儿带来什么,有这两们作物呈到陛下面前,再在大周朝全面推广开来,到时便是陛下想对晨哥儿不利,也在顾虑到天下老百姓的态度,这无异于给晨哥儿增加了一层保护。
与骆晋源商量好后,由他选定某一日将陛下与后君请出宫,而俞晨则在俞家酒馆准备上一桌菜,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土豆了,而且会将六皇子也邀来,毕竟六皇子也是见证了这两样作物的“发现”,来自大山深处被时常进山的俞晨所发现。
第187章请客
佑德帝得了骆晋源的话稀奇不已,说来骆晋源与俞晨二人,其实甚少有事情来求他的,这次却破天荒地请他微服出宫,还要将后君带上,偏偏问吧,骆晋源却一副任你怎么哄骗威胁就是不开口的架式,心说这小两口到底在打什么鬼主意。
就因为难得,他才乐意配合一下,如上次三皇子文馆开张,看上去是为读书人做了件大善事,可他却借口政务繁忙给拒绝了,因为他看得透,如果他真的出现了,朝堂中必定会有更多的官员倒向三皇子一边,他还没死呢,这些个人就等不急地站队,是嫌他活得太久没早点将屁股下的位置让出来吗?
也因如此,他更怀念早丧的二皇子,如果这个嫡皇子能够活下来,他也不用担心这些个儿子都盯着这张位置了,有嫡皇子在还轮不到他们,何况二皇子早早就显出聪慧之相,再加上他的亲自教养,他日必定能成为一位不亚于自己的合格继承者,也能将他辛苦打造出的大周朝中兴的局面保持下去。
他不是不后悔的,因之看待几个小折子的眼光可比成年皇子和蔼多了。
可如果俞晨知道他这番想法定会嗤之以算,要是嫡皇子真活下来还被册封为太子,估计日子更加难过,康熙朝有名的废太子很可能就会是他的前景,尤其是有这么一位长寿的皇帝,任何一个太子都难得善终。
佑德帝此刻的心态属于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早丧的二皇子在他心目中被美化了。
听到陛下派人过来的传话,后君二话不说就准备起出行的行头,早前几天俞晨进宫时跟他透露了些信息,因而非常淡定地期待起这次出宫。
骆晋源骑马肃然立在一起,见后君到来,佑德帝亲自将他扶上马车,打趣道:“你说这两个孩子又在折腾起什么,看看最近,又是酒馆又是琉璃作坊,咱这干孙认得好啊,等哪天咱们两个老的没银子使了,跟他借了凑凑手。”
后君坐好马车动起来后,怪嗔道:“明明是我认的干孙,陛下是硬凑上来的,你说说晨哥儿哪一样没想着你,还没挣上多少银子就被你盯上了,晨哥儿以后还想有好日子过?不是我说,这满京城里有几个像晨哥儿这样老老实实交税的。”
佑德帝立即正色道:“这倒是,唉,也就晨哥儿有孝心,知道朝廷缺银子使。”
想想满朝的官员以及宗室勋官,手底下点了点头多少良田和商铺,南来北往的生意也多有插手或是占分子,自己过着挥金如土的日子,却从没见他们上缴过国库一分锐,导致每年下面上来的各样赋税越来越少了,可开支却不见缩小。
他也希望晨哥儿开个好头能带动其他人主动一些交税,不过眼下看来难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