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日月风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沙漠
永平城外有护城河,城中有六十万之众,商贸繁荣,城中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丝帛行、生铁行一应俱全,商行是同类行业的商业组织,一旦行业达到一定规模,自然而然地就要组织起商行,规范约束。
普通的小城虽有铺面,但极少能组织起商行。
永平城的商行众多,由此便可见永平城的商业和手工业之发达。
而且幽州刺史朱丹阳才干出众,虽然武将出身,但却能够将幽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幽州七郡在刺史大人的治理下,百姓却也算得上是丰衣足食。
刺史朱丹阳在百姓的心中,自然也是威望极高。
朱丹阳不但重视民生,而且也十分注重幽州的商业发展,不允许任何人欺行霸市,尽可能让商贸环境健康发展,任何商贾想要一家独大控制幽州的商贸,都会迎来朱丹阳的打压,所以幽州也就很难出现几家商贾独大的局面。
夜色深沉,昨晚一场大雨过后,永平城内的青石板街道就像是被洗刷过一番,变得干净起来。
座落在城中的幽州刺史府,大雨过后却依然一片肃穆。
不少人都知道,刺史大人现在正处于昏迷之中。
那日刺史大人正与众官员议事,突然晕倒,十分突兀,尔后找来大夫救治,经过大夫的诊断,确定刺史大人是疲劳过度,这才导致刺史大人突然昏倒。
按照大夫的说法,刺史大人需要休养一段时日,所以在此期间,黄奎也就当仁不让地暂行刺史之权。
刺史大人文武双全,就因为才干太过出众,而且又是军人出身,凡事几乎都是一言九鼎,手下官员平时也不敢有任何违抗,哪怕是身为长史的黄奎和别驾乔玄素,对刺史大人也是唯唯诺诺。
近些年刺史大人的精力都放在政务之上,军务方面过问的反倒不多,所以黄奎手中还有些实权,而别驾乔玄素就成了隐形人,这样的结果,也导致乔玄素这位别驾大人大部分时间只是个摆设,手中没什么实权。
所以等得刺史大人昏迷不醒之后,黄奎也就直接成为了众人的主心骨。
朱丹阳已经昏迷近十天,这十天来,虽然有不少官员登门欲要探视,却都被刺史夫人谢绝,这些天刺史夫人也几乎是寸步不离朱丹阳身边,日夜照顾,每日里亲自喂食汤水。
朱丹阳年近六旬,夫人比他只小几岁,也是五十出头,夫妻感情极为深厚,朱丹阳昏迷过后,夫人担心不已,得知朱丹阳是因为操劳过度才导致昏睡不醒,需要好生调养,于是拿出了私房银,买了几颗老山参,这几天都是用参汤来喂食朱丹阳,再配上其他一些汤水,这才保障朱丹阳不至于饿死。
只是夫人也清楚,如果一直如此沉睡不醒,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昏睡中的朱丹阳气色明显一天比一天差,而且肉眼可见的脸颊凹陷下去,情况越来越糟。
她愈发怀疑朱丹阳这种状况,可能不只是太过疲累那般简单,连续找了几个大夫,诊断的结果都是一样,便是疲累过度,需要休养才能慢慢恢复。
“夫人,邱统领求见!”朱夫人一脸愁容,一名侍女过来轻声禀报。
朱夫人微微点头,吩咐侍女先照看朱丹阳,自己走出房,到得外厅,一名将官正在等待。
这是刺史府的侍卫统领邱翼,也是朱丹阳手下心腹,朱丹阳昏迷过后,邱翼便再没有离开过刺史府,日夜披甲,带领手下侍卫保障刺史府的安全。
“夫人!”见朱夫人出来,邱翼立刻躬身行礼。
朱丹阳才干出众,朱夫人也是贤惠异常,夫妇二人深得众人的敬畏。
“何事?”
“方才黄长史过来了一趟。”邱翼轻声道:“他询问大人现在情状如何,是否醒过来。得知大人还没醒,他留下了两根山参和一些上等药材。”将一只参盒和一份药材包放在桌上,道:“长史的意思,山参和这些药材一起熬出汤水,可以补血养气,对大人的身子有益。”
夫人皱眉道:“不是嘱咐过,老爷醒来之前,任何人不见,什么东西都不能收,你怎地明知故犯?”
“属下也早就对黄长史说过。”邱翼立刻道:“此前黄长史也没说什么,但这次他态度坚决,说别的官员也就罢了,他送来这些药材,不是为了溜须拍马,而是希望大人尽早醒过来,刺史府这边不能不收。幽州诸事繁杂,大人如果迟迟无法醒转,只怕会生出乱子来,这对幽州大大不利,所以必须尽早恢复。他说夫人是个识大局的人,明白此中的关窍,然后也没多说什么,留下这些东西就走了。”
夫人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桌上的药材,终是道:“难得他一片苦心。”回头吩咐道:“月娥,你将药材拿下去,熬汤待会儿送过来。”
屋里那名侍女立刻出来,拿了药材下去。
“邱翼,老爷这两天的气色越来越差。”夫人蹙眉,一脸担忧道:“而且气息也比之前明显弱了许多。如果只是疲累过度,这躺了许多天,而且每天都用参汤喂服,不该是这个样子才对。”神色凝重,叹了口气,道:“可是请来几位大夫,他们诊断的结果都是一样,我.....我琢磨来琢磨去,总觉得这里面有些蹊跷。”
邱翼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夫人是怀疑大人昏迷另有缘故?”
“我也不好说。”夫人道:“按理来说,请来的这几名大夫,都是永平城名望极高的名医,他们应该不会诊断差错。而且就算有一人误诊,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诊断出问题.....!”想了一下,向邱毅招招手,邱翼凑近上前,夫人轻声问道:“你可认识城中其他的大夫?不
必名声太大,只要医术还可以就成......!”
邱翼立时明白意思,低声道:“夫人,天快黑了,待得夜深人静,属下亲自去请一名大夫过来诊断.....!”
夫人微微点头,道:“如此甚好。”压低声音道:“老爷昏睡不醒,城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是了,你前次和我说过,魏旭去了涿郡,要将崔统领请回来,他们还没有抵达永平?”
“按时间来算,应该快到了。”邱翼道:“不过这两天一直在下雨,到今天雨势虽小,但还没有完全停下来,想来途中也因为大雨耽搁了。”
夫人想了一下,才道:“你派人去西门等候,只要见到崔统领,告诉他说,先不要进城,暂且回去幽州大营等候老爷醒转过来。老爷没有醒转之前,他不要踏入永平城半步。”
邱翼隐隐感觉到什么,轻声道:“夫人,难道......?”
“只是以防万一,但愿是我多虑。”夫人叹道:“晚上请到大夫,立刻带来见我。记着,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尽量不要让其他人知晓。”
邱翼也不废话,拱手退下。
夫人这才起身回到屋内,坐在床边静静看着朱丹阳。
许久过后,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有侍女进来点上了油灯,随即退了下去。
片刻之后,便见到侍女月娥已经端着参汤进了来。
“放在桌上凉一凉。”夫人吩咐道:“你先退下吧。”
月娥放好参汤,这才向夫人道:“夫人,您昨晚也没有好好休息,要注意身子,奴婢来照顾老爷,您先好好歇息一晚吧。”
“不用。”夫人摇头道:“你退下吧!”
月娥也不敢多说,行了一礼,退了下去,随即顺手带上了房门。
夫人靠在椅子上,颇为疲惫,迷迷糊糊之中感觉一阵凉风吹来,睁开眼睛,扭头看过去,才发现窗户不知何时被风吹开,起身过去关上窗户,走到桌边,端起参汤,正欲过去喂食朱丹阳,刚走到床边,就听身边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你为他服用下去,他只会死的更快。”
夫人陡然听到声音,大吃一惊,扭头看过去,却见到在自己身侧,不知何时多出一道人影。
那人头戴斗笠,边缘垂着黑纱,整个面容都被黑纱遮挡,一身褐色长裙,腰间一根紫色的带子系着,如此却是显得她腰肢颇为纤细,但胸脯处却是鼓囊囊的,十分丰硕。
若换作一般人,陡然见到此景,必然大声惊呼,好在夫人也是见过世面之人,虽然变色,却还是竭力保持了镇定,打量那人一番,这才问道:“你是谁?为何擅闯刺史府?”
那人却没有遮遮掩掩,直接摘下了斗笠,露出一张颇为美艳的面庞,一双眼睛宛若星辰,冷漠之中却带着一丝天生妩媚,淡淡道:“有人想让朱丹阳活下去,所以我来将他从鬼门关拉回来!”





日月风华 第一三一零章 内鬼
朱夫人神色诧异,见得眼前这美貌女人盯着自己手中的参汤,忙问道:“你说这参汤喂服老爷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里面应该有毒。”美貌女人神情冷漠,她额头饱满,光洁如玉,一双眼睛颇有韵味,冷漠之中带着一丝婉约,圆圆的脸庞显得珠圆玉润,那朱红色的嘴唇亦是柔软漂亮,朱唇轻启之间,声音却也十分悦耳:“夫人可以检验一下的。”
朱夫人更是吃惊。
美貌女人却已经走到床边,微一沉吟,回头向朱夫人道:“夫人可以出去了。”
朱夫人一时间还真不知如何应付,终是问道:“我不认识你,是谁让你来为老爷诊断?”
“夫人不必担心。”朱夫人身后再次传来一个声音,惊了朱夫人一跳,回头看过去,见到角落处的木椅上竟然坐着一人,那人已经起身走过来,手中竟然还拿着一把刀,不过神色和善,面带浅笑:“夫人看看是否认识这把刀?”走上前来,横握大刀,送到朱夫人面前。
这人却正是秦逍。
朱夫人打量几眼,皱眉道:“有些熟悉......!”
“这是崔长恭统领交给在下的信物。”秦逍低声道:“崔统领说过,这把刀本是刺史大人收藏的一把宝刀,四年前崔统领升任幽州大营统领,刺史大人为了激励,特将这把宝刀赠送给了崔统领。”
朱夫人这才想起来,点头道:“不错,我认出来了。”更是疑惑道:“这把刀怎地在你手中?”
秦逍也不隐瞒,当下将自己在途中遇见崔长恭被袭击之事说明白,又道:“老大人突然昏迷,崔统领半道被袭击,这背后绝不简单。崔统领怀疑这一切都是长史黄奎在背后搞鬼。”
朱夫人神情凝重,问道:“长恭去了哪里?”
“我们与崔统领兵分两路,他赶往幽州大营控制兵权。”秦逍解释道:“我们答应崔统领,前来永平救治老大人。”
朱夫人将手中的参汤放到一旁,将信将疑,看着昏迷不醒的朱丹阳道:“老爷昏迷近十日,前后有四名大夫过来诊断过,他们诊断的结果都一样,老爷是疲劳过度。只是我怀疑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我不懂医术.....!”
“夫人放心。”秦逍含笑道:“这位我影姨,她医术了得,就算患者只剩一口气,她都有办法能够将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有我影姨在这里,老大人肯定很快就能醒转过来。”看向朱雀,笑道:“影姨,你说是不是?”语气亲热得很。
朱雀瞥了他一眼,也不理会,吩咐道:“翻开他的眼睛。”
秦逍收起手中战刀,向朱夫人一拱手,道:“冒犯了。”上前去,用两指翻开了刺史的眼皮,朱雀凑近看了看,又吩咐道:“手掌!”
秦逍立刻从被中拿出此事的手臂,托住他的手腕,朱雀却已经取了一根银针在手,十分干脆地扎入了刺史的掌心,随即拔出银针细细瞧了瞧,似乎早在预料之中,轻声道:“确实是中毒了。”扭头看向朱夫人问道:“夫人平时是和刺史大人一起用餐?”
“老爷如果在府
中用餐,便会与我在一起。”夫人点头道:“你确定老爷真的是中毒?”
朱雀微蹙眉头,显然对夫人这句话有些不悦,但还是问道:“最近这两个月,是谁伺候你们用餐?你与刺史大人用餐之时,可有刺史大人单独食用之物?”
朱夫人若有所思,秦逍提醒道:“夫人,老大人可饮酒?”
“不错。”朱夫人立刻道:“老爷喜欢饮酒,不过他公务繁忙,早上和中午不饮,但晚上定会饮上两杯。”
朱雀道:“那就没错了,毒在酒里。”
朱夫人急忙道:“这怎么可能?后厨是老爷专门从老家请过来,就是担心外人不可靠。”
“老大人和夫人用餐之时,自然是有仆人送上饭菜。”秦逍道:“是谁负责此事?”
朱夫人身体一震,随即摇头道:“那也不可能。从后厨取餐过来的都是我贴身婢女月娥,她也是我从老家带过来,而且还沾亲带故,她.....绝不可能在酒中下毒。”
“刺史大人体内的毒不是一朝一夕所致。”朱雀道:“他应该连续服用了一个多月,每次进入身体的毒液不多。这种毒需要日积月累,如果服用十天半个月,对身体无法造成致命伤害,但时间越长,累积在体内的毒液也就越多,如果我判断无误,在他昏迷之前,至少已经连续服用了近两个月时间。那次他突然昏倒,是因为体内毒液累积过重,突然发作。”
朱夫人慌忙道:“那.....那现在怎么办?”
“刺史大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行伍出身,体质与一般人不同,否则这两日必死无疑。”朱雀气定神闲,语气也是平缓无比,这是见多了生死才有的从容淡定:“但即使如此,如果不及时救治,最多也就再撑上四五天了。”
夫人惊骇无比,想也不想,跪倒在地,恳求道:“求求你们,无论怎样,都要救回老爷,我......!”
秦逍却已经伸手扶起,道:“夫人千万不要如此,我和影姨过来,就是为了救治刺史大人。”
“那.....那我该做什么?”夫人有些手足无措,想到什么,马上道:“对,凶手,我.....我让人先将后厨和月娥都抓起来,不能让他们跑了.....!”
秦逍立刻道:“夫人,先不要打草惊蛇。一切等老大人醒转之后再做计较。”低声道:“如果一切都是黄奎所为,现在抓人,很可能会惊动黄奎,黄奎手握永平城内的兵权,他敢作乱,身边必有党羽。老大人尚未醒转,如果他狗急跳墙,城中无人能阻,后果不堪设想。”
“是是,我糊涂了。”夫人道。
朱雀却冷冰冰道:“你们还要继续在这里商议下去?”
秦逍忙道:“夫人,我们先出去,这里就交给影姨。”搀扶着朱夫人离开,朱夫人却还是担心不已,回头看了两眼,终究是在秦逍的搀扶下出了房间,到得外厅。
秦逍顺手将门带上,扶着老夫人坐下。
“你是什么人?”老夫人看着秦逍问道。
秦逍拱手道:“晚
辈曾是黑羽将军麾下,与老大人渊源极深。”
“哦?”老妇人眉宇间显出欢喜之色:“你是长生军的人?”
秦逍含笑点头,轻声道:“夫人,还有一桩事情,要劳烦夫人帮忙。”
“什么?”
“据我所知,老大人与崔统领感情很深,情同手足。”秦逍道:“你们两家人也是时常走动。崔夫人也是经常前来刺史府探望老夫人。”
朱夫人点头道:“不错。长恭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跟随在老爷身边,这已经是二十多年了。当初老爷在幽州站稳脚跟后,就将长恭调来幽州,这些年长恭帮了老爷许多,两人的交情那是极深的。”
“听说崔统领的几个孩子,都认了刺史大人为义父?”
朱夫人笑道:“有这事。多年前老爷和长恭一起饮酒,喝得酩酊大醉,两人便约定,各自收对方的孩子为义子。我为老爷生了两个男丁,都被老爷送到了沃野镇边军当兵历练。长恭的长子也去了沃野镇,还剩下一子一女在永平,因为年纪还小,所以留在父母身边。不过再过几年,等年纪大一些,自然也是要送到沃野去的。”
秦逍心中感叹,暗想长生军出来的人,果然对黑羽将军感情极深,哪怕是后代子嗣,也是送往沃野边镇,无论是朱丹阳还是崔长恭,骨子里长生军的烙印是永远也无法消失了。
秦逍和朱雀今晚突然出现,朱夫人自然是心中吃惊,哪怕是秦逍拿出宝刀信物,她对秦逍也是将信将疑,不过她心忧朱丹阳,也知道朱丹阳绝非疲劳过度那么简单,既然知道朱丹阳的性命危在旦夕,这时候自然也顾不得其他,只要秦逍二人能救回朱丹阳,那是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此刻与秦逍谈起家常,夫人对秦逍的疑窦之心又去了几分。
“夫人,黄奎派人刺杀崔统领,又派人在崔府附近盯着。”秦逍低声道:“一旦情况有变,他定然会以崔统领的家眷威胁崔统领,到时候即使崔统领不会被他胁迫,但崔统领的家眷必然身处险境.....!”
朱夫人身体一震,怒道:“黄奎到底想干什么?”
“现在着急没有用。”秦逍道:“其实如果我出手相救,也能救出崔统领的家眷。但黄奎掌握城中兵权,一旦有人营救崔统领的家人,必然会引起黄奎的警觉,他立刻就会有大动作。我思来想去,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确保崔统领的家眷无恙,但却需要夫人出手相助。”
朱夫人立刻明白过来,道:“你是让我派人去将他的家眷找过来?”
“正是。”秦逍道:“夫人大可以派人去崔府,就说刺史大人情况急转直下,危在旦夕,崔统领也没能赶回来,所以你想让崔夫人带着孩子过来探视老大人。义子探望义父,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会引人怀疑,黄奎在狗急跳墙之前,也不敢明目张胆阻拦。”
“不错。”朱夫人点头道:“让他们过来之后,就留在刺史府。除非黄奎敢带兵攻打刺史府,否则有刺史府的庇护,无人能伤到他们。”看着秦逍,夸赞道:“你年纪轻轻,但却聪明过人,等老爷醒转过来,必然重重谢你!”




日月风华 第一三一一章 生死攸关
夜色如墨,长史府内一片死寂。
长史府侧院的书房之内,幽州长史神色一片冷峻,眉头皱起。
“黄大人,如果崔长恭还活着,这事情可就麻烦了。”一张大椅子上,一位年过四旬的男子尖着嗓子低声道:“崔长恭死里逃生,而且抓了魏旭为口供,魏旭肯定什么都招了。”
长史黄奎冷笑道:“当初将魏旭列入计划之中,就是以防万一。崔长恭拿不出直接的证据,只有魏旭的口供又能如何?我们反倒可以职责是魏旭与崔长恭有私人仇怨,魏旭才是主谋。这次行动的人手,都是暗中招揽,他们并非我麾下直属兵将,牵连不到我头上。”
“胡云又如何?”那男子皱眉道:“胡云可是你的心腹部下。”
“魏旭也是刺史府的侍卫副将。”黄奎冷笑道:“他们敢用胡云牵扯到我身上,我便可以用魏旭牵扯到朱丹阳身上。反正朱丹阳今晚必死无疑,没有谁能翻过天来。”
那男子道:“崔长恭一直没有进城,那就只能证明他已经去了幽州大营。你派到幽州大营的那两个人,恐怕已经是死人了。幽州大营的将士只认崔长恭,崔长恭只要回到大营,立时就能拿住兵权。”
黄奎道:“幽州大营有两千人滞留在涿郡,大营不过三千人上下。崔长恭拿了兵权,他难道敢领兵杀到永平?没有朱丹阳和我的手令,崔长恭调动一兵一卒,都是谋反。”看着男子道:“孙公公,你是钦使,是朝廷派来的人,只要你拿出圣人的旨意,谁都不敢乱来。”
那孙公公摇头道:“黄大人,京都那边有过嘱咐,要颁布旨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你黄大人必须控制了幽州,其次,朱丹阳和崔长恭必须已死。只有幽州群龙无首,你又能掌握局面,旨意才能颁布,否则必然会引出大乱。崔长恭还活着,这道旨意颁布下来,此人非但不会奉旨,很可能会起兵造反,一旦幽州陷入战乱,我们都无法向京都那边交待。”
“那该怎么办?”黄奎皱眉道:“崔长恭拿回了大营的兵权,我现在就算派人召他回城,他也肯定不会奉命。”
孙公公淡淡道:“京都那边再三嘱咐,幽州乃是重地,非比寻常。咱们要拿住幽州,不但要速战速决,而且决不能引起任何兵变。幽州一旦发生叛乱,再想掌握其他州郡,也就困难重重。”盯着黄奎道:“此事谋划多时,按理来说,应该是万无一失,我实在不明白,为何会出这么大的纰漏。你不是夸下海口,崔长恭的人头一定会被送回来,如今非但没有除掉他,反倒让他返回幽州大营拿回兵权,这事情可就麻烦了。”
“孙公公,我也没有想到会出变故。”黄奎也是焦躁不安道:“本来崔长恭必死无疑,可是.....突然蹦出一位高手,他们说那人刀法了得,就像是疯子一般....!”
“五十名精锐刀骑兵,竟然对付不了一个疯子,说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孙公公冷哼一声,语气带着不屑:“黄大人,你心里明白,京都那边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幽州之地,对接下来的计划至关重要,如果无法彻底掌控幽州,后果不堪设想,京都许多计划都要做重新调整
。你知道要调整如此大的计划,会损失多少人力物力?”
黄奎额头渗出冷汗,轻声道:“孙公公,事到如今,您看可有什么好办法?”
“崔长恭虽然知道是你策划,却拿不出有力证据,仅靠胡云一颗人头,无法证明就是你派人袭击。”孙公公微一沉吟,才道:“眼下只要你不动,崔长恭那边也不敢轻举妄动。目下不能从崔长恭那边动手,只能用朱丹阳做文章。”
黄奎拿起茶壶,给孙公公斟上茶,请教道:“公公的意思是?”
“你确定朱丹阳一定活不过今晚?”孙公公盯着黄奎问道。
1...557558559560561...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