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之超时空兵团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华丽的虚伪
伊朗人的热情,德黑兰街道上,更是贴满了各种标语,亦或是神领袖哈梅内伊的肖像,各种欢呼的人群,行走在人行道上,气氛热烈,到处都是欢呼呐喊的声音。
沿街标语,除了对国家的美好的祝贺,更多则是民众们自己自己执着的标语:打倒美国、打倒以色列,类似的标语是最多的,有的民众直接高举这些标语,走到哪里都有人在欢呼迎接。
当车队来到聚会的现场,也是伊朗首都的广场前方,整个广场都是人群,高举着伊朗三色旗的民众,舞动着双手,现场人潮起伏,热闹非凡。
樊奕泽已经有想当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如此热烈的场景,上一次见到这么多人的聚会,还是在另一个世界,当他走上世界最高领袖的讲台,下面数百万的民众欢呼鼓舞的场景。
此刻,当年的一幕,仿佛历历在目。
广场上的贵宾通道前,樊奕泽的车队慢慢停了下来,当樊奕泽走下指挥车的时候,附近的伊朗民众,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同车的伊朗女外交官,带着樊奕泽走入了贵宾通道。
说是贵宾通道,其实就是在广场边上拉起的一条红地毯,两边用移动围栏阻隔开,防止人群拥挤。
在通道两边,站着伊朗的三军仪仗队,既是体现礼仪和军容,也是维持贵宾通道畅
红警之超时空兵团 分卷阅读569
通。
樊奕泽的脚步刚刚踏上了红地毯,两边围在栏杆边上的伊朗民众,便全都伸出自己的双手,仿佛是迎接什么天皇巨星般,欢呼着想要与樊奕泽握手。
面对兴致冲冲的伊朗人,樊奕泽没有拒绝伊朗人的友谊,走上红地毯之后,也如同要召开演唱会的巨星,与那些歌迷一个个聊天,这个过程之中,甚至还被好几个伊朗的女孩子拉近一起拍照。
看着四周激动的人群,樊奕泽颇有些担心要是发生骚乱,踩踏、挤压的话怎么办?
毕竟现场看不到多少个在维持秩序的伊朗警察。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在贵宾通道的尽头,樊奕泽看到了伊朗新总统鲁哈尼。
鲁哈尼是伊朗温和保守派的人,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内,伊朗都是由强硬派执掌政府,这是相隔多年之后,温和保守派赢得了总统大选。
当然这种大选结果,也是伊朗上下的一种意愿和态度。
当今伊朗的核问题,处于胶着的状态,联合国已经开始第四轮对伊朗进行制裁,而西方国家的各种单方面制裁,也进一步让伊朗面临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
因此伊朗也需要开始修复与全球的关系,修复与美国的关系,让联合国放宽对伊朗的制裁,只有这样,伊朗才能够进一步的发展起来。
尽管这条道路充满了困难,作为伊朗核谈判代表,鲁哈尼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伊朗在全球的外交环境。
这一点是和上任总统内贾德有根本性的区别,内贾德代表的是强硬立场,要求西方和联合国解除制裁;而鲁哈尼则是一个无视主义者,好斗无益于伊朗人民的利益。
这本身也体现了伊朗人民的诉求,被制裁的这十几年来,伊朗被孤立,得不到外部的资源和技术合作,也难以让国内的经济发展增速,社会民众也自然难以接受。
贵宾通道的尽头,鲁哈尼看到了樊奕泽之后,也亲切的迎接了过来。
“樊先生,果然十分的年轻。”
两人轻轻握手分开,樊奕泽也说道:“总统先生,您太客气了。”
简单的招呼寒暄,鲁哈尼也不能放着现场两三百万的民众,与樊奕泽打了一个招呼自己,便告退,走到准备好的讲台上,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这个月的这一天,是伊朗的光明之日……我们是胜利者……***会战胜一切……”
被迎接到主席台上的樊奕泽,听着鲁哈尼的话,看着下面百万伊朗民众响彻大地的回应,每到鲁哈尼演讲的高.潮段落的时候,天空之中,便有伊朗革命卫队的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飞过,无人机在聚会现场,撒下了大量的鲜花。
持续了几分钟的演讲落下帷幕,鲁哈尼走下了主席台,深入到民众之中。
而这个时候樊奕泽也看到,聚会现场大量的伊朗人正在陆续的离场。
对此樊奕泽有些不解的对身边的女外交官问道:“上百万人来聚会,但总统演讲刚刚结束,就有这么多人离开,是否说明他们对鲁哈尼执政的不满?”
女外交官顿时一脸的尴尬,说道:“演讲结束了,大家也都可以走了,毕竟总统先生不可能与现场的每一个人接触到。”
对于这样的回答,樊奕泽报以微微一笑,对于这样的聚会,他已经了解过了。
这种聚会并不是对宗教的狂热,而是更多为了好玩来聚集了这么多人,是一种典型的娱乐色在里面。
人是社会动物,需要群居,需要仪式来释放自我情绪,寻求认同与归属,所以伊朗的自杀率和抑郁症远远少于那些发展直属全球最高的北欧国家。
今天这样的聚会能够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在樊奕泽看来,目的和结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聚会的那个时刻。
在过去的几十年来,伊朗国内每年都有数次超过百万人的聚会,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生踩踏或者其他伤亡的事件。
这已经充分说明了很多问题,如果可以进行比较的话,对比那些欧美国家的足球赛,罢工,大型聚会就动辄骚乱踩踏斗殴,可要好太多了。
第594章伊朗民情
伊朗这场纪念霍梅尼发动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的周年庆典,从喧闹之中开始,悄然之中结束。
整个过程,根本分不清楚什么时候是聚会的高.潮,全程都很热烈,结尾却又出奇的平淡。
中午,在享受了一顿伊朗原滋原味的美食之后,广场上,已经看不到聚会的伊朗人,整个德黑兰都仿佛一下子放空了,变得十分的宁静和祥和。
餐厅之中,樊奕泽意外碰到了一个老乡,一个来自老家的国际新闻记者。
只是樊奕泽拒绝了这位老乡的采访要求,还看了一下这位老乡刚刚完成了一篇有关伊朗的新闻报道草稿。
草稿的内容很有趣,用了很多十分现实的词藻来形容伊朗社会,对于今天的聚会,也花了不少笔墨描写。
出发点也十分的新鲜,标题也十分的有意思:
《鲁哈尼比***安全》
文章的草稿上写了很多伊朗内部的安全情况,都是这位老乡记者的亲自见闻。
在今天的这场聚会之中,他写到:“在伊朗革命日,总共有四道安检关卡,在当地外交官的陪同下,我没有接受安检就过了前面的两道关卡,后面两道安检关卡则是在人群拥堵之中蒙混过关,并且最终站在了距离鲁哈尼不到三十米的地方。
庆典持续了几个小时,而这几个小时的时间之中,鲁哈尼站在现场上百万的民众面前,讲台上以及鲁哈尼的身边,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也没有用防弹玻璃与民众隔开,不像***在白宫就职演说之中,在大场合的演说之中,都是站在防弹玻璃的后面进行的……”
看了一下全篇的报导,樊奕泽对于这个记者老乡印象不错,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
“你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报导。”樊奕泽放下了人家的新闻草稿,问道。
“我想要让国内看到真正的伊朗,不是西方媒体渲染下的伊朗,以后我也会让国内看到外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真实世界。”年轻的记者激动的说道:
“如果不是这一次亲自来到伊朗,我也不敢相信,伊朗这个国家真正的模样,居然和我想象之中差距如此巨大。
一年前,我在五角大楼边上散布,随便拍了一些地铁站两边的宣传画,结果在十分钟之内,受到实枪实弹的美军士兵三次盘问,并且每一次都要求打开相机,检查照片。
对比过去一年在美国的见闻,我感慨颇多,你知道吗?哪怕是在纽约,我晚上出门的时候,我朋友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带枪了没有,没有的话,要带上枪。
那时候我才了解到,美国的警
红警之超时空兵团 分卷阅读570
察没有义务保护某一个美国公民,而是保护整个美国,因此出门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报警之后,也不能指望警察会全力帮助你。”
樊奕泽问道:“那你认为伊朗怎么样?”
“伊朗的警察都很懈怠,就算你对警察局拍照,他们都懒得理你,就算你走进警察局,再走出来,都不会受到盘问,平时也很少巡逻,有警讯的时候才会出警,各个都很清闲。”年轻的记者想了想,总结说道:“对比美国,伊朗的警察幸福多了。”
“你是怎么看伊朗现在的国情?核问题对伊朗人真的那么重要吗?”樊奕泽是越问越觉得有意思,继续问道。
年轻的记者对樊奕泽的问题,是来者不拒,虽然樊奕泽没有答应采访,但是在他看来,有时间与这样的人聊天,本身就是巨大的获。
“樊先生,在这个问题之前,我还可以加一个问题,为什么伊朗这个国家,是整个中东世界,最全面反美的?
对这个问题,我来到伊朗之后,问过很多伊朗人,他们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媒体人,还有伊朗的学者,普通的百姓。
我得到的回答都是出奇的一致:‘我们是独立、有尊严的国家。为什么美国、以色列有那么多核武器没有人追问,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源就会被质疑?’……”
“如果美国打完伊拉克再回来打伊朗,你认为伊朗会赢吗?”樊奕泽又问道。
“这个问题我在与伊朗国家电视台,英语频道新闻主管聊到的时候了解到,伊朗并不是一个小国,对伊朗人来说,伊朗是一个大国,伊朗的国土面积是西欧八国总和,人口与德国相当,在世界上国土面积和人口都排在全球第十七,首都德黑兰是西亚最大城市,也是全球第十九大城市,伊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排进世界前二十。
因此在聊到会有战争的话题时,我最经常听到的一个回答是:‘伊朗不是伊拉克,不是阿富汗,我们没有那么容易被征服。’
对此我坚信,伊朗还不是南斯拉夫,不是巴拿马,在我的感觉之中,如果美国真的要进攻伊朗,那伊朗很有可能就是上世纪的朝鲜、越南,美国有很大的赢面,但是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那你认为伊朗战争会到来吗?”樊奕泽又问道。
“会不会到来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在伊朗,完全没有战争到来的感觉,在德黑兰北边的厄尔布尔士山,许多伊朗人还在滑雪嬉戏,山顶欣赏城市的茶餐厅内依然人满为患,上下高峰期拥堵堪比全球任何一座大都市,加油车辆一字排开都有上百米,各个博物馆内游客熙熙攘攘,伊朗各个城市的商业和闹市区,人群摩肩接踵。
这不是战争到来的景象,没有三步一岗,空中没有呼啸的战斗机,街道上也看不到装甲车辆,城市之中没有随时响起的警报声。”
接连几个问题,得到的回答都很具体,不愧是专门搞新闻的记者,了解的就是全面透彻。
而最后一个问题,也是问出了这个时期的关键,在国际上,随着伊拉克战场上,伊拉克军队无力回天的时候,国际上有很多声音都在喊着,美国马上就会调转枪口,对准伊朗。
第595章伊朗民情
在樊奕泽来到伊朗的之前,有关于伊朗政府到整个社会,都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对于现在的伊朗民众来说,是完全不担心战争会爆发,因为美国不会打伊朗。
首先现在的伊朗,并不是伊拉克,伊朗虽然遭受制裁,但也艰难的完成了自身工业的现代化,能够生产研发一定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从整体国力上,已经甩开了伊拉克很多。
而伊朗内部没有类似伊拉克内的矛盾,虽然也有一部分库尔德人,但是在伊朗的库尔德人,却与伊朗其他民族,并未有什么冲突。
内部团结稳定的伊朗,至少不会出现伊拉克军队那种大规模的投降和溃败,美国想要攻打伊朗,就要做好承担更加巨大的损失。
而且在伊朗人看来,美国攻打伊朗,本身就是十分愚蠢的决定。
伊朗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战争会让整个中东陷入一片混乱。
用伊朗人来说,美国一旦打我,那我会竭尽权利,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灭掉整个以色列,所有的导弹,所有的武器,都会不留余力的打击以色列。
伊朗国内的导弹部队,从飞毛腿到几种战术弹道导弹,都能够全面覆盖以色列,还有大量的远程武器,伊朗人有信心,一旦战争爆发,绝对可以让伊拉克伤筋动骨,而在中东以色列最不缺少的就是敌人。
而有这样的想法的伊朗人,绝对不是小部分,而是普遍存在的想法。
我伊朗打不过你美国,还打不过你这个中东小超人,大不了大家一起完蛋,到时候中东依然是阿拉伯人笑到最后。
而战争一旦爆发,那伊朗必然会全面开始核武器的研制,以伊朗现在掌握的核技术,几个月的时间内,绝对能够生产出能够用以实战的核弹头。
这一点上,伊朗人也全都普遍认同,到时候战争必将会涉及到核武器,美国人敢赌吗?
事实上,美国一直都给伊朗人画出了两条红线,一条是拥有核武器,一条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这两条红线,只要伊朗触及到哪一条,美国才有出兵伊朗的可能。
但是现在远远没有达到那个时候。
首先伊朗不会寻求于完全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当年两伊战争在最艰难的时候,伊朗都没有封锁过霍尔木兹海峡,现在就更加不会主动封锁了。
鲁哈尼在上台的时候,也宣称,伊朗不会寻求拥有核武器,和平利用核能才是伊朗人想要的,并且也会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实现和平利用核能。
其实在伊朗内部,民意以及民情和社会反应,伊朗与当年的伊拉克有本质上的区别,伊朗人对研发核武器并没有什么决心。
因此美国到目前为止,是没有找到突袭或者进攻伊朗,发动一场大型战争的理由和准备。
当然,伊朗有没有核武器,要不要发动战争,并不是伊朗人说得算的,毕竟伊拉克就摆在面前,真正说的算的是美国人自己。
美国要是想要打伊朗,谁也拦不住。
但是美国真想打伊朗吗?
现在伊拉克战争都还没有结束,国际社会上各种舆论消息,层出不穷,甚至已经有西方国家在伊朗的大使人员,都准备撤离伊朗了。
然而事实上,伊朗现在比谁都安全,美国从一开始到现在,就没有真的要打过伊朗,对美国来说,中东需要平衡。
打伊拉克是为了平衡,毕竟伊拉克和伊朗联合起来,平衡就会丧失。
中东要是安全稳定下来,也就没有了美国人需要的
红警之超时空兵团 分卷阅读571
平衡,阿拉伯世界也就不需要美国人的军火,美国也就在中东难以立足。
美国是出了名的离岸平衡手,平衡了远东的局势,平衡了俄罗斯和北约,平衡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平衡伊朗与整个阿拉伯世界,也是美国中东长远战略的核心。
而现在,美国对伊朗的所作所为,无非只是以压迫促进变通,通过强制制裁让伊朗屈服,让伊朗变得乖一点。
下午的时间,樊奕泽是自由的,目送来自老家的记者离开,樊奕泽也起身离开了餐厅。
走出餐厅的樊奕泽,也打开了停了好几天的推特直播,一时间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千万人进入到直播间。
这就是十几亿人关注的好处,樊奕泽能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第一时间传到全世界。
而樊奕泽的推特,关注人数也在持续的增长之中,已经比得上那些主要的国际媒体了。
打开直播的时候,樊奕泽便对直播间说道:“现在我就站在德黑兰的街道上,将会带给大家一个真实的伊朗,会与伊朗人进行接触,听听他们的声音。
在我来到伊朗的时候,也对伊朗的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几十年年来,联合国的制裁,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制裁,正在给这个国家带来不少的创伤。
我了解到一个简单的数据,制裁到现在,已经有超过五十万的儿童,因为西方国家的药品出口限制制裁,导致得不到医治而死亡。
而各种制裁所引起的非人道主义后果还有很多,比如说在过去的三十年时间当中,伊朗航空公司因为无法进口到新的航空设备,导致机型老旧,十几年来,有十五架民航飞机坠毁,造成一千七百多人丧生。
我的一句家乡话说得很有道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伊朗,该有钱的人依旧是名牌豪车,而百姓衣着破旧过时,看到的时候难一股心酸感而生。
联合国的制裁,我无话可说,可是以美国为首的一次次制裁,到底是在制裁谁?
这一次我来到德黑兰,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而来,制裁不应该让无辜的平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我宣布,未来科技集团将会向伊朗提供所需要的民用运输设备和所需要的一切配件,也会向伊朗提供所需要的一切药品、医疗设备和幼儿所需要的各种疫苗。”
第596章樊奕泽热闹的直播间
欧式的咖啡馆,西式的穿着,西方来的电器与汽车,美国的音乐……
这就是德黑兰。
这是伊朗人深感水漫脖颈的时代,几个月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展开了对伊朗新一轮的制裁。
美元兑换伊朗货币里亚尔的官方比例已经高达一比两万多的地步,但是在伊朗购物的时候,商场通常都还在以一美元兑换一万七千里亚尔来折合商品的美元价格。
伊朗实际上的失业率已经高达百分之二十,通货膨胀率也超过了百分之四十。
德黑兰的批发市场上,一公斤的羊肉高达二十五美元,干巴巴的馕每个售价一美元,稍微有点样子的餐厅,人均消至少而是美元,而生活在德黑兰内的普通人,月薪不过三五百美元。
然而对于这样的经济,至少大部分的伊朗人都是乐观了,对他们来说,这样的生活早已经习惯了,毕竟伊朗已经被西方世界制裁了三十年,被联合国制裁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
行走带德黑兰的街道上,樊奕泽看到了隔着几百米就有烂尾楼,距离机场不远的霍梅尼幕,十几年来就修建了不到一半。
首都德黑兰的马路都还只是双车道,高楼,新楼十分的罕见。
没有那些真正国际大都市的购物中心,最繁华的商业区多数,也都只是如同其他国家乡镇的购物中心,百余平方米的商铺,商品种类也不齐全。
大多数的街道两边都有明沟,躺着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或者污水,路上奔跑的汽车,也都相当抵挡,很少看到普遍价格超过两万美元的车子。
而这是人口高达一千六百万的德黑兰,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城市。
在直播的过程之中,直播的摄像头记录下了这个城市的所有细节,记录下每一个行人的面孔。
当然也记录下这个城市的好客,一开始,樊奕泽每到一个地方必然会被大量的围观。
不得已,樊奕泽也只能给自己戴上了面巾,这才能够真正的看到这座城市的样子。
每一次对德黑兰有进一步的认识,总能够引起樊奕泽直播间内的不少共鸣。
在大量的弹幕评论之中,樊奕泽还特地置顶了好几条的评论:
“被妖魔化的伊朗,我承认像樊先生这样行走在德黑兰,所看到的只是浮光掠影,不可能真正的深入,但类似的恰巧也充分说明,欧美媒体在报导意识形态差异较大国家的时候存在着偏差,或者用误导来形同更加的贴切,许多时候,这些误导便成为了主宰全球霸权的信息。”
“几天前我还看到过一篇来自国际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从十年之前,全球有百分之四十八的人不喜欢伊朗,现在已经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国际上,那些对伊朗的妖魔化报导,被各国媒体转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讨厌伊朗,倾向于跟随西方逻辑。这也包括我,在几个小时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伊朗是一个专.制,封闭,混乱,非理性甚至是流.氓,邪恶的国家。”
“我去过伊朗,伊朗给我的感觉是一个自由,民主,独立,有尊严的国家,****的体质相对完善,目前伊朗的反美战略从根本上来说,是被美国压迫所为,也因此伊朗人普遍支持自己的政府也拥护政府,伊朗在中东也有大量的国家和阿拉伯人在支持。”
……
大量的留言和评论,令人眼花缭乱,在直播间的评论区,更是掀起了一大片讨论的热潮,有不少伊朗人,也都出来说出自己家乡真正的模样。
当然,也有不少人质疑,各种言论都有。
对此樊奕泽的态度是相当明确,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
而有不少西方的团体,也在直播间内带节奏,樊奕泽则是让基地反过来带节奏,引发了一场对伊朗问题的全球性大辩论,甚至为此吸引了大量的专家学者进来参与。
作为直播的主角,樊奕泽也偶尔会说一些与伊朗有关的话题,比如说伊朗的历史,或者是有什么杰出的贡献。
“自古以来,伊朗就为世界做出了不少的贡献,礼拜日、耶稣诞辰都是来源于古波斯的光明神,而伊朗更是全世界最早主张思想自由的国家,善待犹太人也是伊朗人率先提出的,而且在现在的以色列政府高层官员中,很多人的祖国便是伊朗,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