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对于太子的感慨,宇文温给予了肯定,但随后话锋一转:“为父兴海贸,劝工商,不代表着要重商轻农,因为这不现实,即便如今海贸、工商矿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朝廷也不能掉以轻心,为什么”

    宇文维城见父亲看向自己,便回答:

    “因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工、商、矿业快速发展,意味着脱产(脱离农业生产)人口越来越多,如果粮食供应不上,快速发展的工、商、矿业,不过是朝露,迟早要烟消云散。”

    宇文温点点头:“对,二郎说的对,大郎有什么补充”

    宇文维翰回答:“父亲,若一味地开荒种粮,治标不治本,因为现在粮食供应充足,天下太平,所以百姓生儿育女的速度也会加快。”

    “再过三、四十年,很可能人口增长的速度,要超过粮食增产的速度,人多地少的矛盾会出现,所以必须现在就想办法,加大力度开发辽东、河套、南中、广南、交州,容纳中原多出来的人口。”

    “大郎说得没错,四郎有什么要补充”

    宇文维乾回答:“父亲,澳州迟早也要开发的,不是说,勘探队发现澳州东部气候适宜,也可以开荒种田么将来可以让更多的百姓到澳州安家落户。”

    宇文维乾说完,想了想,补充:“可能将来,还有美洲”

    宇文温点点头,对儿子们的回答很满意:“对,眼光要放远些,不要老是盯着中原这一亩三分地,世界那么大,那么多好地方,凭什么都给野人占着”

    “海外有许多好地方,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野人们却不知道开发,宛若捧着金饭碗乞讨的乞丐,凭什么吃苦耐劳的中原百姓,就要挤在家乡一日两餐都吃不饱”

    “作为执政者,不要老想着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眼光要放长远些,国内土地不够,那就向外扩张,为中原百姓寻找新家园。”

    “朝廷,为河南、荆襄百姓准备了荆湖地区,为河北百姓准备了辽东,为并、朔几关中百姓准备了河套地区和草原,为蜀地百姓准备了南中。”

    “为两湖百姓准备了广南东道、广南西道,又为中原,准备了交州这个大粮仓!”

    “交州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水网纵横,能轻松做到水稻一年两熟,亩产还很高,只要朝廷持续移民、开发交州,其外销的粮食,完全可以撑起南中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粮食需求。”

    “至于澳州和美洲,那是为了将来,即便现在开发不了,也得把地先占了。”

    “民以食为天,这才是朝廷的根本国策,所以这些年来对外用兵,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肥沃土地种粮食,安置剩余人口。”

    “只有粮食供应充足了,国家才能正常发展,繁荣发展的工、商、矿业,不过是漂亮的羽毛,若没




第五百一十三章 万事开头难
    碟子里,放着几个红色、长条、尖头的果实,有小手指大小,拿起来仔细一闻,就能闻到辣味。

    很明显,这东西闻着就辣,吃下去会更辣,方才被这玩意辣得喉咙几乎要喷火的宇文维乾,心有余悸的看着这果实,又看看兄长。

    宇文维城和宇文维翰也看着他,方才两位都看到弟弟那痛不欲生的模样,所以对于这“辣椒”的威力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就像火种。

    这“火种”一旦进入人的嘴里,就会瞬间“燃烧”,烧得嘴巴、舌头、喉咙发烫,好一会才消停。

    比茱萸还辣上数百倍!

    辣,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为热(烫)与痛的混合体。

    自古,人们就知道蒜、姜、茱萸等果实或者根茎带着一种刺激性味道,其中尤以茱萸为甚,所以烹饪时,为了加入辣味,会加入茱萸作为调料。

    茱萸是一种果实,在人们看来,天下最辣的常见果实,茱萸必属其一。

    现在,红彤彤的辣椒,比茱萸要辣上百倍。

    “夏初,从美洲返航的船队,顺利抵达吕州,和去年一样,把辣椒带回来了。”宇文温开始向儿子们介绍新大陆的消息。

    “这辣椒,产自美洲,是探险队从当地人手中获得,这在人家那里,是寻常可见的辣味果实,宛若茱萸在中原一般。”宇文温说完,拿出几张素描,让儿子拿去看。

    “看看,这就是人家的城池,风格与中原迥异,但各种日常用具上的图案,却又有类似先秦时的饕餮纹...”

    “这些人的打扮,与中原相差甚大,更像南洋诸邦,不过确实常以玉器做装饰....”

    因为没有相机,所以不可能有相片,但探险队成员通过素描,将自己的所见画了下来,宇文温由此得知这个时代美洲的些许风土人情。

    去年春末,张鱼率领三艘海船自美洲返航,与此同时,探险队继续在美洲探索。

    终于在张鱼船队回航海域附近、距离海岸不算太远的内陆地区,遇见了大部落,并且成功和当地人接触,进入对方的城池,有了个好的开始。

    那是一座规模尚可的城,建筑多为石砌,似乎属于一个很大的势力集团,这个势力集团是国家还是一方诸侯、其中枢在哪里,探险队还没弄清楚。

    因为语言不通,所以大半年来,截止到今年的返航船队出发时,双方都处于打手势、画图案交流的状态。

    但是,他们确实遇到了有城池的势力,还进入这座城池做客,在那里,当地人招待他们用餐,于是,探险队成员们看见了一种果实。

    那就是探险队携带示意图册上所绘的一种果实——辣椒。

    “辣椒,这在中原可是闻所未闻之物,即便是极西之地的罗马国、波斯国,同样也没有,所以,当为美洲原产。”

    宇文温说着说着,很高兴:“此次海船回来,带回大量辣椒果实、种子及植株,从今往后,辣椒就要在中原生根发芽,取代茱萸,成为“辣”的来源。”

    “当然,辣椒不算什么,探险队终于遇到当地番邦,想来经过不断交流、学习,能与对方语言沟通之后,新天地的情况,渐渐就能摸清楚。”

    宇文维城颇为感兴趣的问:“父亲,这..这番邦国民是否为殷人后裔?”

    “还不知道,毕竟探险队无法和对方进行语言、文字上的交流,还需要时间,若对方真的是个国家,还得看看何时有机会觐见其君主,才能慢慢打听。“

    宇文维翰看着素描画,同样十分感兴趣:“父亲,看这人物素描,似乎身上首饰不少,莫非是穿金戴银的酋帅他们拿什么特产与皇朝探险队做买卖”

    宇文温笑眯眯的回答:“他们用黄金、白银,换探险队手中的五彩玻璃珠。”

    话音刚落,三位皇子目瞪口呆:黄金白银换五彩玻璃珠这买卖硬是划算得紧啊!!

    宇文温随后补充:“当然,毕竟要做长久买卖,得留住回头客,探险队也不好做得太过分,把带来的玻璃制品、丝绸、棉布、纸张,都按照合适的价格转卖了..”

    “大概卖得黄金千余两,白银近万两。”

    皇子们闻言哑然:这个数字听起来不错,但考虑到船队是横跨大洋、来回走差不多六万里,将大量中原产品带到美洲做买卖,结果卖东西才卖得这点金银,感觉很亏...

    辛辛苦苦才赚回这点金银,还不如和倭国做买卖....



第五百一十四章 叹息之墙
    “陛下,这玉米莫非是病变的籽粒怎会如此稀疏,微臣记得...记得只有病变的玉米,才长这模样。”

    “朕一开始也觉得这玉米有问题,可是思来想去,觉得恐怕..你想想,人家为了换五彩玻璃珠,连真金白银都拿出来了,没道理拿病变的玉米充数吧”

    “呃...这...陛下说的是,可是...可是..莫非是品种不良”

    “唉,大概是吧....”

    殿内,宇文温和杨济交谈着,作为“不正常人类”,他们当然知道玉米,不仅知道,也见过、吃过玉米。

    所以,当美洲航线开通后,两人都翘首以盼,盼着高产作物玉米能够提前来到中原。

    日盼夜盼,终于盼来了玉米,结果却是个“瘌痢头”。

    这种籽粒稀疏的玉米,要么是病变玉米,要么本身品种就不行,而种种迹象表明,至少探险队去的那个城池,周边地区种植的玉米,很大概率都是这鬼样子。

    很显然,这样的玉米不会和高产有任何联系,但宇文温先要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这种玉米只是美洲少数地区的劣质品种,还是说那地方的玉米都是这德性。

    如果是后者,那就尴尬了。

    杨济看着手中玉米,思索片刻,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要么这是劣质品种,要么.....莫非这个时候,美洲玉米的优良品种尚未选育出来”

    宇文温听了之后,呆了半响,随后长叹一声:“只希望是前者....”

    原本的历史里,哥伦布发现美洲,应该是十五世纪末,而产自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原,大概是中原的明朝中期。

    而“现在”,是公元七世纪初,所以,玉米出现在中原的时间,提前了近九百年。

    也许,原本历史里,七世纪的美洲,土著虽然已经将玉米从野生状态选育为主粮作物,一如中原(南方)将水稻驯化为主粮作物那样,但玉米的高产良种,实际上还没出现。

    又经过九百年的驯化,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时,欧洲殖民者看到的玉米,才是不断优化后的品种。

    这样的品种传到中原,才给中原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到了“现代”,世界各国种植的玉米,应该是经过现代技术科学选育的优良品种,所以宇文温才有“玉米都是粒粒金黄、饱满”的印象。

    如果说宇文温记忆中的玉米是“美少妇”、杨济记忆中的玉米是豆蔻年华的“少女”,那么现在,七世纪的玉米,搞不好是流着鼻涕、一脸婴儿肥的“童年玉米”。

    若美洲各地玉米真都是这模样,宇文温之前那引入高产作物的“小目标”怕是要破碎了,至于另几种高产作物土豆(马铃薯)、红薯...

    首先得找到,其次,美洲土著对土豆、红薯的选育程度有多好,还是个问题。

    不过不要紧,宇文温又不是窘迫到要靠美洲作物来救急、解决粮食问题,若玉米果真是这鬼样子,那也无所谓,反正有了辣椒,探索美洲也算是有成果了。

    但杨济却不死心:“陛下,臣请陛下继续派人在美洲探索,争取能探索出好品种来。”

    宇文温意兴阑珊的摆摆手:“此是自然。”

    “陛下,臣..臣请陛下派差遣,臣愿组织人手,试着对玉米进行选育。”

    “嗯你”宇文温看着杨济,良久,笑道:“莫非你要毛遂自荐,做...玉米使”

    “呃...是,臣觉得,即便以船队运回来的玉米进行试种,也一样有机会选育出较好的品种。”杨济一脸郑重的说,“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

    宇文温听着听着,叹了口气:“二十年运气好,也许探险队明年就能带回来优良品种的玉米,如果运气不好,即便在中原选种育种,怕是要过上好几代人哟。”

    “陛下,前人种树,后人纳凉,自现在开始,数代人不断努力育种,那就一定会选育出优良品种来。”

    宇文温被杨济的干劲打动,沉吟片刻,说:“既如此,玉米选育,要群策群力,单打独斗效率太低了,你这几日拟定个章程,然后组织几支队伍,在各地同时开展这项工作。”

    “既然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那么这件事必须定下制度,以便后继有人,不能人走政亡。”

    说着说着,郁闷的气氛一扫而尽,杨济见探索队在美洲打开局面,又带回辣椒,自然也来了兴趣:“陛下,美洲那边究竟是何情况能否找到宜居之地”

    “西夷当年,以美洲为发家之地,运大量美洲白银入中原,以至于白银通行于中原,



第五百一十五章 叹息之墙(续)
    烛光下,宇文温看着一张素描画,这张画由探险队成员所绘,画中是一艘航行在海上的海船,距离海岸至少有三十里,而这艘海船,是由草杆编制而成的。

    没错,由无数草杆捆编织成的海船。

    当时,周国的海船位于赤道附近海域,东南方向可以看到陆地,而数艘草杆编成的海船,正在近海地区打渔。

    这些渔民,自然是当地渔民,船身为草杆编成,但每艘船的尺寸都不小,看上去宛若芭蕉。

    大小和中原沿海普通渔船类似,所以当周国探险队船员看清楚这些船居然不是木板搭建而是由草杆编织而成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位于赤道地区,天气炎热,当地土著渔民肤色略深,衣着异于中原,探险队员们用赠送五彩玻璃珠的方式表达善意后,小心翼翼登上这种草船,仔细研究了一番。

    发现这些船是由芦苇制成,大概是先把芦苇捆成一捆捆,然后再将其编织起来,构成船身。

    土著的渔船身虽然为芦苇编织,却能保持必要的强度,根本就不需要铁钉,而船帆有芦苇编织的硬帆,也有布制成的软帆。

    布是棉布。

    棉布的经纬还算密集,看得出是合格的棉纺织品,要么这些渔民所属地区有一定棉纺能力,要么这些人能够通过交易,从别处买到质量尚可的棉布。

    这样的发现,让周国探险队员错愕,因为大家没想到在万里之外的极东地区居然也有棉花,当地土著居然有棉布。

    对方的航海技术也让人匪夷所思:没能力建造木板船,却能用高超的编织工艺,用芦苇编织出能在近海打渔的海船,大一点的船,甚至能搭载将近二十人。

    土著们被突然出现的大海船震撼,却因为不速之客赠送漂亮的礼物,所以热情邀请周国探险队员登岸,到其聚落做客。

    虽然语言不通,双方靠打手势、画图案交流,但至少有了好的开始。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探险队员见识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对方的聚落以木栅栏为墙,没有文字,结绳记事,又有类似文字功能的一些图案符号。

    因为聚落靠海,所以靠海吃海,主要靠鱼获和岸上采集的果实、猎物作为食物来源。

    与此同时,用捕捞来的海鱼,和内陆聚落做买卖,棉布就是通过做买卖换来的。

    这个聚落,似乎缺少铁制工具,多用石斧、石刀、石矛、石镞,所以对于探险队半卖半送的铁制品十分欢迎。

    但即便如此,对方的兵器却不错。
1...11801181118211831184...1243
猜你喜欢